学习桂林话.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001692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桂林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学习桂林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学习桂林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学习桂林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学习桂林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习桂林话.docx

《学习桂林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桂林话.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习桂林话.docx

学习桂林话

桂林话与普通话的比较研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普通话是国家通用语言,因此,作为一个中国人来说,能说好普通话是应该具备的基本的语言技能。

从世界范围来看,说普通话的人数是最多的——有将近十四亿人口。

从我们的整个国家来看,近来也在积极的推广着普通话。

从桂林自身来看,在人们的日常交往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桂林人所说的普通话并不标准,为了塑造好桂林人的形象,为了使桂林这座旅游名城锦上添花,为了让桂林这一颗璀璨的明珠更添光彩,让桂林人能说出一口漂亮流利的普通话将显得尤为重要。

但是,我们在提倡普通话的同时,也应保护好地方的文化,在桂林话与普通话日益影响、掺杂的今天,我们试图找出桂林话与普通话之间的差异,当然,亦包括其文化差异。

桂林方言属于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地方方言。

在长期的传习过程中,逐渐演变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桂林话”。

由于桂林方言的声韵调系统与北京方言差不多,对应关系亦较为简单,因此,桂林人学普通话比较容易,而且,全国许多地区的人也都能听得懂。

在广西,桂林话基本上是各族人民都能听得懂的语言,所以,它是历来南方科场、官场的通用语言,固有“南方官话”之称。

[1]

为此,本研究性课题小组旨在弘扬桂林历史文化,推广普通话,对桂林话与普通话的关系作了以下几点的调查研究,结果如下:

第一,发音——我们主要从声母、韵母、调值三方面进行了比较:

声母:

在桂林话中,z、c、s与普通话中的发音完全相同,而zh、ch、sh在桂林话一律读成平声,j、q、x发音不变。

桂林市和桂北一些县的方言,常混淆声母是n、l的字音,例如“南宁”nánníng,说成lánlíng,“老路”lǎolù又说成nǎonù。

桂林话把h声母发成f声母,例如:

划huà读成fà,灰huī读成feī。

由于桂林话中没有翘舌声母,所以桂林人读r声母时,存在两种缺陷:

一是翘舌不到位,即舌尖翘得不够高不够厚,听起来翘舌音不明显,这是说桂林话人的毛病。

二是把r音读成y或[z],例如把“然”rán读成了yán,把“热”rè读成了yè。

广西不少方言(包括桂林话)有ng声母,读ng声母的字在普通话中均已变为零声母。

例如:

例字

广西方言

普通话

ngai

ai

ngou

ou

egen

en

韵母:

桂林话中,对于韵母a、ao、an、ang的发音,音值不够饱满,原因主要是开口度不够大和动程不够。

没有ueng韵母,说普通话时常常ueng、ong不分,例如:

“翁”“梦”等字,发成“ōng”、“mòng”音。

桂林话中还存在“丢韵母”的现象,例如:

“堆”duī误读成dēi。

除此之外,改韵母也是桂林话的一个特点,例如:

将“论”lùn读成luèn。

在桂林话中,像ing和eng等后鼻音读成in和en等前鼻音。

声调:

针对桂林话与普通话的声调对应关系问题,我们先从声调的基本性质以及调值、调型这些基本概念谈起。

首先,声调的构成主要取决于音高(语音的“高低升降”),这是声调的基本性质,是普通话与桂林话的声调所共同具有的一物理属性。

其次,调值是指声调的实际读法(即语言的“高低升降”),但他们的“高低升降”形成是不尽相同的。

语音学上通常用“五度标调法”来描述声调高低升降的变化形成。

我们把桂林方言与普通话做一个比较:

调类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例字

普通话调值

55

35

214

51

桂林话调值

33

21

54

24

由此不难发现:

普通话与桂林话的调值各不相同,但是其调类可以完全对应。

其次,调型不等同于调值。

调型即调形,是声调变化曲线的表现形态。

例如,普通话的上声,调值上是214,其音高变化过程是先降后升,是为了“降升调”,但降声调可以是214或412。

可见,调型并不能十分准确的反映调值。

这正如桂林方言的去声是个上声调,调值为24,上升幅度为2度,普通话的阳平也是个上声调,调值35,上升幅度同样为2度,二者的调值虽不同,但它们的音高变化曲线的形状是一样的,即二者调值相同,调型相同。

最后,从调类来看,桂林方言的四个调类和普通话的四个调类一一对应,桂林话的第二声,也就是普通话的第二声;从调值看,桂林话的24和普通话的35都只是本方言系统中的相对音高变化情况,二者调类、调值各成系统。

音变:

在读音方面,上声在阴平、阳平、去音和上声前,调值都要发生变化,如:

上声变成半上声。

上声在阴平、阳平、去声以及非上声改念轻声的字音前,调值变为半上升211。

即把上声214调值的上升部分4去掉,只念21这个下降部分。

变调调值描写为214→211。

“一”的变调。

普通话的“一”字,有两种变调:

“一”在去声音节前读阳平,调值变为35,例如:

一半yíbàn;“一”在非去声前,即在阴平、阳平,上升前读去声,调值变为51。

例如:

一般yìbān。

“不”的变调。

普通话的“不”字只有一种变调。

“不”在去声音节前读阳平,调值变为35。

例如:

不必búbì。

[2]

第二,语流——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都具有某种线性特征,也可说成串流为一条线的意思,但是那种线性只是一种简单的肤浅的说法,字母也好,汉字亦好,都是论个的,也就必然是离散的。

有声语流一样,既是一条线,有时离散单元串流在一起的线。

语流中的声音,但从音节和音位组合来说,也可简单说成线性的,尽管它们都是离散单元的组合,但是加上重音和语调,汉语还加上了声调,就不再是一条线了。

语言在发展演变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相应的,它亦会找到相应适当的途径来解决,如普通话用双音节来解决同音词的问题,应该说,试图让语言尽善尽美是不可能的,而逆语言发展的事实规律,如在北方话中加入声是不可取的。

同音词的问题是每一种语言都要面对的问题,不独普通话,事实上,在语流中因同音词的原因而产生的歧义是不多的。

再如,主持人在无需借助某种语气词表达的情况下为使自己赢得一些时间思考,往往用一些语气词“呢,啊”来拖延时间,这样便造成了语言阻塞,像:

“今天呢,…这个结论啊…”而这样的现象在桂林话日常交流中就显尤为突出。

常以“这个呢,那个呢”等等的词语使语流不畅。

对此,我们出了一道读音题对桂林市民进行调查,题目如下:

请分别用桂林话和普通话读出下面一段没用标点的话:

语言运用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从交际过程来说听说读写是理解语言的过程属于接受信息说写是语言表达的过程属于发送信息理解和表达虽属于交际过程的不同阶段但受制于同一个因素语言环境简称语境[3]

许多桂林市民对这段话的断句存在问题,比如把“接受信息”与后面的“理解”连读,“因素”与后面的“语言环境”连读,等等。

并且,在用桂林话读“听说读写”时,语速普遍较快,之间的顿号停顿体现不出来。

桂林话的语速比普通话的语速快,这也与前面提到的桂林话读音音值不够饱满有关。

有些人单念字音咬得很准,但是,一旦连字成文,说出来普通话怎么也不像,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就是桂林人说普通话时语流和普通话的语流有差别,主要是因为没有注意音变问题,诸如轻声、儿化等。

再加上发音音值不够,升降不到位,如:

阴平发成44,阳平发成34,上声发成21调职,去声发成53调值,读起来自然缺乏普通话的韵味。

第三,用语习惯——用语习惯往往是显现出地方特色的主要方面之一,这些习惯语言或表达方式是随着方言的特点产生的,是字典中很难找到的,就如我们桂林方言中把“聊天”表达为“谈板路”,“小孩子”为“小把爷”、“西红柿”为“毛秀才”。

说话的语序也有一些不同,比如普通话说“你先走。

”桂林话表达成“你走先。

”这些不仅是桂林的地方特色,也是一个历史遗产,因为在我们的实地调查以及日常生活中,越来越感受到这些语言传统,已经渐渐消失了。

随着普通话与桂林话互相交融贯通,我们不仅仅是失去了桂林人所应拥有的宝贵遗产,同时普通话说得也并不标准,甚至出现了“桂林普通话”。

而在实际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有过半数的人承认自己的普通话不标准,也不乏许多学生。

且认为自己说得一口标准的普通话的仅占调查总人数的8%。

然后,对于目前,桂林人的日常用语习惯,我们的社会调查结果如下:

[4]

人群

桂林话

普通话

看情况

老年人

76%

5%

19%

中年人

62%

12%

26%

青年人

60%

24%

16%

可见,随着普通话的普及,人们说普通话的意识也正日益增强,使用普通话的人也越来越多。

当然,说桂林话的人群也占绝大多数,特别是老年人,习惯说桂林话与普通话的人比例悬殊,相反青年人则比较平均。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桂林话与普通话的历史趋势。

第四,桂林话的历史差异——由于时代的进步,又受到大革命的影响,有许多词语已经不再流传,还有音调、发音方面也有变化:

如“狗肉”的“肉”(ròu)过去一般发“rù”或“yú”的音,“觉得”的“觉”字过去一般发“què”、“zhuó”的音,更有如:

牛肉(yōu,rú),纯白(sún,xún),“者”(zhǎ),手工业(niè)……而这些字音对于我们来说已经十分陌生了。

随着时代的变化,桂林话日渐融入了许多普通话的读音,例如:

桂林话以前读“日(yí)子”,现在不少桂林人已经读成“日(rì)子”了。

桂林话以前没有51调值的“去声”音,“去声”全部读成“阳平”,现在年轻的桂林人(尤其是在校学生)的桂林话中已融进了去声。

桂林话是桂林人的特色文化,我们应当保存和发扬。

桂林的语言颇具表现力,不似其它地方语言的咿呀难懂,而是吐词很准确清晰,与四川湖北方言很接近。

许多闾巷老人与外地人交谈,根本无需说普通话,只要适当控制语速,就可方便地与外地人进行交流。

桂林话的最大特点,就是以尾音的长短高低来传达语言的感情色彩,但较之柳州方言尾音略短。

听桂林人说话很像在唱歌,语调绵软细腻,颇有软语呢侬的韵味。

     大学时,睡在我上铺的姐妹叶子曾好奇地向我学习桂林话。

这还是我第一次系统思考如何通过普通话的发音教授桂林话,还小有收获。

去年十月去南京还把这“研究成果”又验证了一回:

让西安的弟妹三分钟内学会正宗桂林话。

哈哈,谨记于此,莫失莫忘。

     桂林因处桂北地区,与桂南的粤语语系截然不同,吐字发音与普通话非常近似。

     就亲缘关系来看,桂林话与柳州话、四川话、云南话、贵州话、湖北话、湖南话比较相近。

     桂林话的音调完全可以用普通话的发音去学习,也是四声,而且可以将普通话的四声有规律地重排顺序即可。

     理论如下:

     一、音调学习:

            普通话第一声(阴平,如“妈”mā),桂林话也为第一声(阴平,如“妈”mā);

            普通话第二声(阳平,如“麻”má),桂林话则为第三声(上声,如“马”mǎ);

            普通话第三声(上声,如“马”mǎ),桂林话则为第四声(去声,如“骂”mà);

            普通话第四声(去声,如“骂”mà),桂林话则为第二声(阳平,如“麻”má)。

           规律即:

1、普通话第一声,桂林话也为第一声;之后的二、三、四声在桂林话

                            中依次为“四、二、三”声,即可视为在这三个音调中,第四声提前,

                            二三声依次后推;

                       2、另外,当两个第三声相遇,桂林话发音不遵从普通话中把第一个

                             第三声变为第二声的规律。

     二、声母学习——几个特殊的声母和韵母:

           

            1、普通话的声母翘舌音zh\ch\sh,桂林话发音永远为平舌音z\c\s(例如:

“注意”

                 的桂林话发音为“足移”;“处理”的发音为“醋丽”;“曙光”的发音为“素光”);

            2、普通话的声母n,桂林话发音为l(例如:

“年糕”的桂林话发音为“敛糕”);

           3、普通话的声母r,桂林话发音为y(例如:

“任务”的桂林话发音为“银无”);

           4、普通话的声母h,桂林话发音为f(例如:

“话剧”的桂林话发音为“乏局”;

                 但并非所有以h作声母的字都变为以f发音,如“河水”的桂林话发音为“火岁”,

                仍保留h为声母);

           5、普通话的韵母ing,桂林话发音为in(例如:

“明天”的发音为“敏天”);

          6、普通话的韵母e,桂林话发音为uo(例如:

“可以”的桂林话发音为“阔意”),

                (不过这个韵母的变化在个别字上有例外,比如“客”的e音不变为uo音);

           6、除此以外,其他的声母、韵母发音基本一致。

     三、一些特殊的表达:

           1、“一直”=“麻直”(发音“马子”)

                  典型例题:

“你顺着马路一直往前走。

               桂林话发音:

“利孙(发音为第二声)倒骂炉马子望浅奏。

         2、“烫”=“赖”(发音“来”)

                 典型例题:

“水太烫了。

               桂林话发音:

“岁抬来乐。

               (但,桂林铁道那一块的人,仍然读为“热”,也即桂林话发音为“也”)

          3、“怎么”=“廊子”(发音“浪字”)

                  典型例题:

“作业没做完,怎么办?

               桂林话发音:

“昨爷美昨晚,浪字班(发音为第二声)。

          4、“知道”=“晓得”(发音“笑德(发音为第三声)”)

          5、还有一些特有的对小孩子说的方言,如:

               ⑴“瘦肉”读为“尬尬汝(声母“r”发“y”音)”;

               ⑵“出血了”要说“出马马血”;

               ⑶“吃饭”要说“带芒芒(读第四声)”;

     四、用事实说话,桂林话实战演习:

            普通话:

“愿作桂林人,不愿作神仙。

            桂林话发音为“圆昨瑰(发音为第二声)凛引,补圆昨森(发音为第三声)仙”     

     五、初学者注意:

练习巩固后,要随意放松地去说,方才在讨价还价中可以乱真。

∙哈哈。

很强悍的桂林话教程!

服了。

补充一下:

普通话h的发音,桂林话发为f。

如:

开花,桂林话发音为:

开发(发,第一声);又如:

黄河,桂林话发音为:

访火(访,第三声;火,第三声;且两个第三声相遇,不遵从普通话中把第一个第三声变声为第二声的规律)

天气很热,桂林话发音为:

天气好也(也,第三声)

自然,桂林话发音为:

自演(自,第二声)

桂林话一般不用“说”字,而用“讲”。

如:

他说,桂林话为:

他讲;说话,桂林话变为“讲话”,桂林话发音为:

酱阀。

  目前只想到这些啦。

YOYO2005-08-1908:

02:

52 [举报]

茶姐姐这样问,应该是没看过《印象刘三姐》了?

有机会去看看吧!

新浪网友2005-08-1909:

44:

30 [举报]

强,可惜只会听,不会说。

茶2005-08-1912:

18:

14 [举报]

YOYO:

真高兴你把这个典型的特点补了上来。

不过“黄河”里的发音倒提醒了我“e”音在桂林话里一般用“uo”来说。

如“河”、“和”都发音为“火”,“可”发音为“阔”……呵呵,真开心呀,又找到一个(桂林话发音为“果”)。

茶2005-08-1912:

31:

27 [举报]

闲人,昵称不短了:

呵呵,上了你的个人空间,知道原来能与YOYO同享印象刘三姐的是你。

为了既能听又能说,你可要好好学习,day day up啊

[分享][转帖]。

学讲桂林话的进来啊!

[复制链接]

【桂林话四级考试题】

毛秀才      =西红柿

上该      =逛街

麻直麻直往前走    =一直向前走

女(男)把爷      =女(男)孩子

一大啪啦      =很多

拿里拿它      =脏

雾树      =恶心

三醒      =蠢

  

老兜吧      =老鬼

镇子      =这样子

廊子      =为什么

烧      =伊妖=漂亮或者是风骚

牛鬼      =厉害=NB

克      =去

棱子      =廊子=怎么

扯*谈      =不可能的事

*抛      =没有的事

过      =个

偶      =答应人家

摁      =硬

豆把鬼      =小把爷

讨*嫌      =好讨厌

莫瞎拜      =别乱说

八锅寨      =*院

外婆炸蛋      =拣便宜

谈对象      =姹武

*五      =找女朋友

醒水      =明白

没醒水      =不明白

晓得晓不得      =知道不知道

你个人好哈的      =好傻的

板火      =做爱

歹      =吃

小屁眼      =小巴爷=豆子(巴)鬼=小孩子

两跟婆      =两夫妻=两口子

孩子      =鞋子

浪子搞      =怎么办

流泪      =哭赖

卯锅      =很蠢的男人或者被宰的男人

卯妈      =很蠢的女人或者宰男人的女人

俺洞      =岩洞

醒里醒导      =脑袋秀抖

抠拜      =抠们的人

胖该      =胖子

哈该      =醒仔

改手      =上厕所

狗肉两个讲这些    =朋友兄弟的意思

毛山      =茅山。

打牌的时候讲毛山,就是指  搞鬼仔=抽老千平常的时候讲毛山,就是搞板路,搞板路又指学过两手的,有点神奇,有点明堂的,有点明堂==有点来路

来板路      =这两天她来板路。

意思不想讲了,有点雾素

喔驷      =解决大便问题

吗拐      =青蛙

莫      =不,不要

搞幽      =搞笑,幽默

歹马老板      =吃空子

嘎嘎      =指熟了的肉,生的不这样叫

克料子      =死了;完了。

cà(第四声)5      =相当于现在的泡妞

丁丁      =指男女的性行为;丁丁虫指老嫖客。

保爷(báoyē)    =吸毒

麻直      =一直

密密      =形容转的很快;小时候的一种玩具。

勒杯      =垫圈。

蒙蒙娘      =捉迷藏。

歇凉      =乘凉;捉迷藏游戏中被抓者没有被发现,而先回到抓人者的出发地。

扮古古靓      =扮家家的游戏

木倒(dáo)      =停住不动;形容傻傻的样子。

挨嗲了      =被抓了。

lià(第四声)开    =非常不文明的形容分开这个词。

bòngbòng(第四声)=非常厉害的角色。

顶顶广      =牛蛙的一种。

桃舅娘      =一种野生的果实。

(同捻子)

醒昂醒昂      =形容人笨头笨脑。

嚼牙      =吃东西。

打彪枪      =拉稀;拉肚子。

秧子      =木屑;小刺。

燎菜      =挨打。

军干      =军舰。

开边      =(河)中间。

拢边      =(河)旁边。

雷dēi      =罗嗦。

爆秧      =用刨子刨木头形成的木屑卷。

料了克      =丢了去。

内码      =内裤。

枪银      =欺负人。

老派      =警察。

gǎi起      =抓起来。

蒿(hāo动词)      =抓。

药费(桂林话读音)  =约会。

雾树(桂林话读音)  =恶心。

赶单      =简单。

鼓dēi      =猜;大概。

俺(án)色      =颜色。

彪油      =跑了;离开。

wō拜      =缺口;凹下去的地方。

少(sáo)倒      =当住了。

醒龙      =清醒。

兜gái      =头头;排名第一的人。

板火      =做爱。

巴麻油      =沥青;形容很缠人的那种人。

àn鼓      =眼睛。

ǎn十      =岩石。

代销店      =小卖部。

赖豪      =耍赖皮。

拐子      =肘。

产马      =跳水的一种姿势(扎猛子)。

嘎子wō      =掖窝。

空档      =指没穿内裤。

精杂      =结实。

背食      =倒霉。

压马路      =逛街。

血狗      =非常非常好的朋友

岁告      =睡觉。

烂麻包      =*子。

灭食      =最小的。

老发      =对和自己同姓的人的称呼。

搞屎棍      =调皮鬼。

炉子      =男朋友。

炮子扩      =子弹壳。

飞铜      =子弹头。

米赖      =文胸。

剪diào      =死了。

醒橄榄      =一般用来指做了傻事的人。

猫tài      =指做事不行的人或指没有本事的人。

裸水      =形容不修饰边幅;不讲究。

bò裸      =破烂不堪;不结实。

打狼当      =一丝不挂。

甩脱      =潇洒。

级管      =吸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化宗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