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45单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983883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0.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45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45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45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45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45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45单元.docx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45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45单元.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45单元.docx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45单元

新庄中心学校(小学部)导学案

课题

P33-34例1、2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课时

第1课时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的意义,能在方格纸上把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

2、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变换,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的意义,能在方格纸上把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

难点:

感受图形的放大、缩小,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变换

教具

准备

教学课件、方格纸、直尺

课型

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个性设计

一、学案引导自主学习

指导学生观察P33例1中两幅长方形照片,让学生从题意中明确:

第二幅照片是把第一幅照片放大后得到的。

也可以说第一幅照片是把第二幅照片缩小后得到的。

生活中你见过这种现象吗?

(显微镜是把物体放大的,建筑物效果图是把物体缩小的),怎样把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图形放大或缩小后发生了那些变化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板书课题)

二、发现问题合作探究

教学例1:

根据题意在两幅照片中标出长和宽:

第一幅,即图1:

长8厘米,宽5厘米;图2:

长16厘米,宽10厘米

1、教学图形的放大

指导学生观察:

从左到右看:

图形是放大的。

因此,图1叫原来的图形;图2叫变化后的图形。

由于图2和图1长的比是2:

1,宽的比是2:

1,所以可说成:

图2和图1对应边长的比是2:

1;反之,如果两个长方形对应边长的比是2:

1,说明,长的比是2:

1,宽的比是2:

1

★注:

在把一个图形按():

()放大或缩小时,比的前项表示变化后图形的边长;比的后项表示原来图形的边长。

因此,在2:

1中,比的前项2表示变化后图形的边长是2份;比的后项1表示原来图形的边长是1份。

由2:

1可知:

变化后图形的边长是原来图形边长的2倍。

因此,把一个图形按2:

1放大,就是指:

变化后图形的边长是原来图形边长的2倍。

同理,把图形按4:

1放大,意指变化后图形的边长是原来图形边长的4倍(因比的前项4代表变化后图形的边长;比的后项1代表原来图形的边长)

练习:

把图形按3:

1放大,意指()

2、教学图形的缩小

从右往左看:

图形是缩小的。

由于图1和图2长的比是1:

2,宽的比是1:

2,所以可说成:

图1和图2对应边长的比是1:

2;反之,如果两个图形对应边长的比是1:

2,说明,长的比是1:

2,宽的比是1:

2

因此,在1:

2中,比的前项1表示变化后图形的边长是1份;比的后项2表示原来图形的边长是2份。

由于1:

2的比值是1/2,且小于1,所以图形1是把原来的图形2按1:

2缩小的。

“按1:

2缩小”意指:

变化后图形的边长是原来图形边长的1/2。

同理,把图形按1:

4缩小,意指:

变化后图形的边长是原来图形边长的1/4(因比的前项1代表变化后图形的边长;比的后项4代表原来图形的边长)

练习:

①把图形按1:

3缩小,意指()

②P33想一想

★注:

在把图形按几:

几放大或缩小时,前项是变化后图形的边长;后项是指原来图形的边长。

3、教学例2(P34)

指导学生说出:

按3:

1放大;按1:

2缩小的含义。

按3:

1放大,意指:

变化后图形的边长都是原来的3倍;

按1:

2缩小,意指:

变化后图形的边长都是原来的1/2

指导学生画图:

放大后图形的长应画12格,宽应画6格;缩小后的图形长应画2各,宽应画1格。

小结:

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每条边都要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即变化后图形的对应边长都是原来的几倍或几分之几。

放大时,变化后图形的边长应是原来的几倍。

缩小时,变化后图形的边长应是原来的几分之几。

★指导学生比较图1和图2可知:

变化后的图形和原来的图形比较,只是大小变了,但形状不变。

教学P34“试一试”

师指导:

先根据2:

1来确定变化后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长度。

学生独立画出。

度量检验:

变化后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也是原来的2倍吗?

小结:

把一个直角三角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时,只看两条直角边,斜边可直接连接。

三、课堂训练巩固完善

1、P34练一练

2、P36T1

四、总结归纳扶正方向

怎样放大或缩小一个图形呢?

五、检查反馈反思延展

课堂作业:

P36T2

 

拍照片是把物体缩小的

 

把握住意义

 

把握住意义

 

1、一个正方形按4:

1放大后,周长和面积都放大到原来的4倍()

2、一个长方形按3:

1放大,周长变为原来的3倍,面积变为9倍()

3一个直角三角形按5:

1放大,两条直角边放大到原来的5倍,斜边也放大到原来的5倍()

 

★要注意“梯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放大或缩小的画法

板书

设计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把一个图形按2:

1放大,就是指:

变化后图形的边长是原来图形边长的2倍。

“按1:

2缩小”意指:

变化后图形的边长是原来图形边长的1/2

变化后的图形和原来的图形比较,只是大小变了,但形状不变。

教学

后记

教学中借助直观图形,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在讨论中获取新知。

学生积极动手、动脑,主动参与,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很快掌握了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为突破教学难点,专门组织学生对“等腰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的放大或缩小进行探究:

等腰三角形要考虑底边和高;圆只需考虑半径;平行四边形则要考虑底、高和角三个方面。

课题

P35例3比例的意义

课时

第2课时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比例的意义。

2、能根据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

重难点

理解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具

准备

P35两张照片、课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个性设计

一、学案引导自主学习

什么叫比?

关于比的知识你了解哪些?

(两个数相乘又叫两个数的比,比号前面的数叫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比的后项;比的前项÷后项=比值;比的后项不能是0;比值可用分数、小数或整数表示;两个数的比也可写成分数形式,但仍读作几比几,如3:

2=3/23/2读作3比2)

二、发现问题合作探究

教学例3

让学生分别写出每张照片长和宽的比,并求出比值,再比较两个比的比值有何关系?

因为6.4:

4=1.69.6:

6=1.6

所以6.4:

4=9.6:

6(板书)或写成分数形式6.4/4=9.6/6

小结: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生齐读)

如6.4:

4=9.6:

66.4/4=9.6/6都是比例

6.4:

4=9.6:

66.4/4=9.6/6都读作:

6.4比4等于9.6比6

6.4/4=9.6/6这个比例叫分数形式的比例,仍读作:

6.4比4等于9.6比6

由比例的意义可知:

比例是由两个比组成的,并且这两个比的比值必须相等。

要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关键是看这两个比的比值是不是相等。

补例:

判断10:

12和35:

42能否组成比例?

因为10:

12=5/635:

42=5/6

所以10:

12=35:

42(或≠)

小结:

只有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时,这两个比才能组成比例

教学比和比例的区别:

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有两项;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项

尝试练习:

你能写出两张照片长的比与宽的比。

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

为什么?

长的比是9.6:

6.4宽的比是6:

4

因为……所以……

三、课堂训练巩固完善

1、P35练一练2、P36-37T3-6

四、总结归纳扶正方向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检查反馈反思延展

课堂作业:

1、P35练一练T1

2、写出比值是2/9的两个比,并组成比例

帮助学生梳理

 

观察、比较后发现结论

 

1/4:

1/8和()能组成比例

A1:

1

B1:

2

C2:

1

 

板书

设计

比例的意义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只有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时,这两个比才能组成比例

比和比例的区别:

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有两项;

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项

教学

后记

比例的意义是在学生学习比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学时,引导学生借助直观图,让学生分别写出放大前后两张照片长与宽的比,通过求比值,发现比值相等,可写成一个等式,由此揭示比例的意义。

让学生在“观察——计算——比较——概括——应用”中掌握知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题

P38例4比例的基本性质

课时

第3课时

教学

目标

使学生认识比例的“项”,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能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探究并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具

准备

课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个性设计

一、学案引导自主学习

1、什么叫比例?

什么样的两个比才能组成比例?

2、你能写出一个比例吗?

3、写出比值是1.5的两个比,并组成一个比例。

二、发现问题合作探究

教学例4启发学生根据图中的数据独立写出比例

3:

6=2:

4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都叫做比例的项。

比例中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3:

6=2:

4

内项

外项

练习:

指出下列比例的内项和外项:

35:

7=45:

90.8:

0.4=2/5:

1/5

在3:

6=2:

4中,分别求出两个内项的积和两个外项的积3×4=126×2=12

由计算可知:

3×4=6×2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规律。

Ⅰ、小结: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或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这叫比例的基本性质

如a:

b=c:

d可写成ad=bc或bc=ad

比例式也可写成分数形式3:

6=2:

4也可写成3/6=2/4,同样可得出3×4=6×2

Ⅱ、在分数形式的比例中,等号两端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积相等。

如5/6=4/4.8→5×4.8=6×4

注:

Ⅰ、Ⅱ都叫比例的基本性质

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除通过求比值来判断外,还可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进行判断,(判断方法:

先把两个比看作能组成比例,再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如果不相等则不能组成就写出这个比例式。

如P39试一试:

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能否组成比例

3.6:

1.8和0.5:

0.25

因为3.6×0.25=0.91.8×0.5=0.9所以3.6:

1.8=0.5:

0.25

7:

8和6:

10

因为7×10=708×6=48所以7:

8≠6:

10

三、课堂训练巩固完善

1、P39“练一练”

2、P41T2(指导分析:

先把每题中的四个数分成两组:

最大和最小的两个数为一组;另外两个数为一组,看它们的乘积是否相等。

如果不相等,则不能组成比例;如果相等,可写出8个比例式。

写法:

先把相乘的两个数同时做外项,再同时做比例的内项。

如:

想5×21=7×15

(1)把5和21作外项5:

7=15:

2121:

7=15:

5

5:

15=7:

2121:

15=7:

5

(2)把5和21作内项7:

5=21:

157:

21=5:

15

15:

5=21:

715:

21=5:

7

四、总结归纳扶正方向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检查反馈反思延展

课堂作业:

p46T1(提示:

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较简便)

 

→让学生掌握思考方法

 

判断:

1、交换比例的两个外项,比例仍然成立()

2、如果ab=cd,则a:

c=b:

d()

3、比例的两个外项乘积是1,两个内项一定互为倒数()

板书

设计

比例的基本性质

Ⅰ、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或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这叫比例的基本性质

Ⅱ、在分数形式的比例中,等号两端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积相等。

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除通过求比值来判断外,还可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进行判断,

教学

后记

在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时,先让学生根据教材所提供的两组数据,独立写成比例,再联系比的前项和后项的知识激趣:

“我们学的比例中的四个数也有自己的名字,请自学第38页的内容。

”让学生自学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认识内项和外项。

然后再进行激趣:

“比例中的内项和外项还有个有趣的规律,请大家分别算出它们的内项和(差、积、商)与它们的外项和(差、积、商),看看你能发现了什么?

”从而发现其中的规律,总结出比例的基本性质。

为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新问题,探索新知识去发现比例的“秘密”,归纳出规律性的结论。

课题

P40例5解比例

课时

第4课时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理解解比例的意义,学会解比例的方法

2、让学生在经历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学

重难点

学会解比例的方法

教具

准备

小黑板

课型

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个性设计

一、学案引导自主学习

口述比例的基本性质

二、发现问题合作探究

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求出比例中的未知项

求比例中未知项的过程,叫解比例

解比例的根据是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例5(P40)(多媒体出示)

指导分析:

“按比例放大”意指放大后和放大前长的比、宽的比一定能组成比例。

如果把放大后的宽设为ⅹ,可列出比例式6:

4=13.5:

ⅹ,只要求出ⅹ,即可解决问题。

让学生找出比例中的内项、外项,第四项是ⅹ,充当外项,要想求出ⅹ,可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

外项之积等于内项之积,把比例变成6ⅹ=13.5×4,而6ⅹ=13.5×4是方程,只要解方程就可求出ⅹ的值。

注:

解比例前,应在左边写“解”字

师生同做

解:

设……

6:

4=13.5:

6ⅹ=13.5×4——---比例的基本性质

6ⅹ=54————计算

ⅹ=9

交流:

你是怎样想的?

小结:

解比例的方法①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为方程(把含有未知数ⅹ的积写在方程的左边)

②解方程

教学“试一试”:

解比例1.2/75=0.4/ⅹ

分析:

属分数形式的比例。

师生同做

三、课堂训练巩固完善

1、P40练一练

2、4:

2.4=1/2:

ⅹⅹ/3=7:

6(想:

先变形)

解:

ⅹ:

3=7:

66ⅹ=3×7或

ⅹ/3=7/6

3、T5、7、8、9(T8①先写出比,再判断②“照第……的比计算”意指300毫升水中所加的蜂蜜和300毫升水的比等于第一杯中蜂蜜和水体积的比)

T9(①按比例分配;②根据比例的意义:

24:

ⅹ=3:

4)

4、思考题: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乘积相等的四个数改写成比例,再化简m:

n=8:

15

四、总结归纳扶正方向

解比例的方法:

①②

五、检查反馈反思延展

课堂作业:

P42T6

 

解比例的根据是比例的基本性质

 

判断:

①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和两个外项的积的差是0()

②方程就是比例()

③含有未知数的比例也是方程()

板书

设计

解比例

求比例中未知项的过程,叫解比例

解比例的根据是比例的基本性质

解:

设……

6:

4=13.5:

6ⅹ=13.5×4——---比例的基本性质

6ⅹ=54————计算

ⅹ=9答:

……

教学

后记

本课时新内容不多,主要把新知识融入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依靠学生已掌握的知识自己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在本课设计时重点展示如何将新知识(解比例)转化成学生原有知识(解方程)的过程,并且这个转化过程完全建立在学生的自主探索上,教学中运用“同学们能运用原来学习的知识求出6:

4=13.5:

ⅹ中x的值吗?

”的提问,密切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建立用原有知识推动新知识学习的策略,然后运用“独立思考—相互交流—归纳总结”的学习方式,把学生推上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帮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课题

P43例6比例尺

课时

第5课时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看懂线段比例尺,会求一幅平面图上的比例尺,

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会进行转化。

2、感受数学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

重难点

理解比例尺的意义,会求一幅平面图的比例尺。

教具

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个性设计

一、谈话导入新课

如果要绘制教室的平面图或中国地图,按实际尺寸来画是不可能的,于是人们就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缩小或扩大,再画在图纸上。

因此,画图前,先要确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这个比就叫比例尺(板书)

二、发现问题合作探究

教学比例尺的意义

出示例6(P43)(多媒体出示)

师说明:

题中平面图上的长5厘米,宽3厘米都叫图上距离;草坪的实际长50米,宽30米都叫实际距离。

指导学生按要求写出比:

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比,要先统一单位,写出比后还要化简。

师生同做:

50米=5000厘米5:

5000=1:

1000

可以说,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是1:

1000或1/1000

小结:

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师:

怎样求一幅图的比例尺?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比例尺或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如1:

1000就是长方形草坪的比例尺,这个比例尺也可写成分数形式1/1000

像1:

10001:

1000001/501/1501/30001/400……这些比例尺都叫数值比例尺。

由比例尺的意义可知:

图上距离是比例尺的前项;实际距离是比例尺的后项。

如1:

1000→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

注:

比例尺仍按比的读法去读。

如1:

1000或1/1000读作1比1000

在生产中,有时由于某种零件比较小,需把实际尺寸扩大后,再画在图纸上,如一种零件的比例尺是2:

12是图上距离,1是实际距离

由比例尺的意义可知:

比例尺是一个比,并且是最简整数比。

★注:

比例尺与一般的尺不同,它是一个比,不能加写单位名称。

比例尺的前项或后项通常化简成1。

如1:

10002:

1

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下面的比例尺各表示什么意义?

1:

10001/1001/101:

15002:

1

1:

1000是指图上距离是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是1000厘米;

1:

1000可理解为:

图上距离占实际距离的1/1000

1:

1000也可理解为:

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1000倍。

其余,学生互说,师指导

讨论:

1:

10和1:

100哪一个比例尺大?

指导分析:

1:

10是指图上距离是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是10厘米

1:

100是指图上距离是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是100厘米

因此,1:

100这个比例尺大;1:

10这个比例尺小。

(不能看数值)

小结:

比例尺大,画出的图形小;比例尺小,画出的图形大。

如画教室的平面图,应选1:

100,而不能选1:

10

补例:

P44T2

分析:

题中量出的2.5厘米叫图上距离,15千米叫实际距离,要求比例尺,可先把15千米化成厘米后,再利用比例尺公式进行计算。

15千米=1000000厘米

2.5:

1500000=1:

600000(或1/600000)(结果也可写成分数形式)

教学线段比例尺

线段比例尺是指在图上附有一条注有数量的线段,从中可看相应的实际距离。

如(P43下)

0102030米

就是一条线段比例尺。

这条线段比例尺上有0、10、20、30几个数,后面还注有单位“米”。

这些数和单位各代表什么意义呢?

通过度量可发现:

0到10这条线段是1厘米;10到20这条线段也是1厘米;即每段都是1厘米。

所以,这条线段比例尺的意义是:

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是10米(只看第一段);同理,图上2厘米代表实际距离是20米(可用乘法计算得到)

可利用线段比例尺直接求出实际距离。

补例一:

在有线段比例尺的地图上,沈阳到长春的距离是5.5厘米,求沈阳到长春的实际距离。

分析:

根据线段比例尺的意义,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是50千米,因此,5.5厘米表示有5.5个50千米,可直接列式为50×5.5=275千米

可把线段比例尺和数值比例尺进行相互改写。

把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时,可根据线段比例尺的意义,找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化成厘米后再相比。

补例:

如“补例一”中,50千米=5000000厘米

数值比例尺是1:

5000000

★补例二:

把1:

30000改写成线段比例尺

分析:

把数值比例尺改写成线段比例尺时,只要把数值比例尺中的实际距离化成合适的单位后,再画出线段比例尺

3000厘米=30米

0306090米

三、课堂训练巩固完善

1、P44T1

2、P46T2

四、总结归纳扶正方向

你学会了什么?

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五、检查反馈反思延展

课堂作业:

P46T1

 

扩大比例尺

 

→求比例尺的书写格式

 

明确线段比例尺的意义,能看懂线段比例尺

 

→★

 

一个精密仪器零件的实际长度是4毫米,画在一幅设计图上是2厘米。

求这幅设计图的比例尺

板书

设计

比例尺

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比例尺或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1:

10001:

1000001/501/1501/30001/400……这些比例尺都叫数值比例尺。

线段比例尺:

0102030米

教学

后记

教学中注重体现新课标理念,灵活运用教用,整节课以思考、交流贯穿全过程,让学生在观察、对比、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获取新知,尤其是特别注重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空间。

教学中,无论是学生观察、发现或是“探索创新”或是“巩固深化”或是“联系实际”都是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合作或再组织讨论交流,这样才能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能说,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自主探索的能力,也大大提高了合作学习的效率。

学生本课知识掌握较好,对比例尺也进行了多角度的认识,对其应用价值也进一步得到体验,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有用的数学”的乐趣和好处。

课题

P44-45例7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课时

第6课时

教学

目标

1、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按给定的比例尺求相应的实际距离或图上距离。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比例以及比例尺的应用价值,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

重难点

能按给定的比例尺求相应的实际距离或图上距离

教具

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课型

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个性设计

一、学案引导自主学习

1、什么叫比例尺?

2、说出1:

10001/501/3001:

8000这些比例尺的含义

理解指导:

在1:

1000中,“1”是图上距离;“1000”是实际距离。

因此,1:

1000可理解为:

图上距离占实际距离的1/1000

1:

1000也可理解为:

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1000倍。

同理,1/50表示图上距离占实际距离的1/50

★小结:

凡是比例尺都可理解为:

图上距离占实际距离的几分之一

二、发现问题合作探究

如果知道一幅地图的比例尺,就可根据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教学例7:

明确题意

引导分析:

比例尺已知,1:

8000可理解为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营销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