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校对的理论与实践.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983687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52.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校对的理论与实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现代校对的理论与实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现代校对的理论与实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现代校对的理论与实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现代校对的理论与实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校对的理论与实践.docx

《现代校对的理论与实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校对的理论与实践.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代校对的理论与实践.docx

现代校对的理论与实践

 

现代校对的理论与实践

主讲人:

周奇

 

探讨八个问题:

现代校对的性质、任务和作用

现代校对的两种功能

校对两种功能的消长变化

校是非与文字加工的区别

校是非的基本方法

校对的阅读方式

校是非的思维方式

校对人才的基本素质和自我修养

一、现代校对的性质、任务和作用

现代校对是由古代校雠演变而来的。

从古代校雠到现代校对,经历了两千八百多年的演变,演变的动力是出版生产力的发展,现代校对是出版生产现代化的产物。

校雠演变示意图

校(先秦)

出版方式:

甲、金、简

校雠(西汉)

出版方式:

简牍、缣帛

纸抄本(东汉以后)

校勘(南北朝)

出版方式:

纸抄本

校对(隋唐宋)

出版方式:

雕版印刷(隋唐)

活字印刷(宋)

近代校对(19-20世纪)

出版方式:

铅活字排版

机器印刷

我国校书活动,有文字可考的,可以上溯到周宣王时代,距今2800多年。

《国语》记载:

“昔正考父校商之名颂十二篇于周太师。

”正考父,西周宋国的大夫。

宋是商后裔的封国,民间保存有商代祭祀活动配曲的歌辞,这种歌辞叫做“颂”。

正考父搜集到十二篇商代的名颂,恐有讹误,请朝廷掌管礼乐、精通音律的太师帮助校正。

这是我国历史上已知的最早的校书活动。

正考父之后,最著名的校书家,是正考父的七世孙孔子。

孔子办学,为了传道授业的需要,编校了被后世尊为“六经”的《诗》《书》《易》《礼》《乐》《春秋》。

编即选编,校即订正,那时编校是合一的。

“校”的含义有两说:

其一,校,本义“木囚”,即木制的刑具桎和枷。

桎和枷都是两片对合囚人的,借其“对合”义表示对古籍的比勘订正。

其二,校,本义“门闩”,后作“榷”的假借字,表示推敲、订正。

两说共同点:

“校”用于校书活动,含义是“比勘订正”。

到了西汉,出现了新概念:

校雠。

“校雠”这个概念是西汉大夫刘向提出的。

他给出的定义是:

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缪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故曰雠也。

雠,会意字,左右两个隹字,隹是短尾鸟的象形字,两隹中间夹个言,会意为“对鸣”。

引申为对答、对比、对头、仇敌。

校雠又作校仇,表示视谬误如仇敌。

刘向用“雠”替代了先秦“校”的概念,同时赋予“校”“校其上下得缪误”的新内涵,因而突破了“比勘订正”的单一功能。

刘向创造的“校雠”概念和他的校雠实践,是我国校对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发展。

刘向创造“校雠”这个新概念,是有其历史背景的。

春秋之后,经历了五百年的战乱;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推行“焚书坑儒”,烧毁大量书籍;楚霸王打进咸阳,火烧秦宫廷,宫廷藏书也被烧毁。

先秦的古籍连遭浩劫,汉朝建立后面临文化断绝的危机。

朝廷用了一百多年的时间,从民间搜集残存古籍,搜集上来的古籍虽然不少,但都残缺不全。

到汉成帝河平三年(公元前26年),刘向奉命校正整理这些残缺古籍。

刘向校书,有别于孔子校书,需“备众本,辨异同,订脱误,删复重,准经义,究得失,述疑似,存别义,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只用“校”(比勘订正)涵盖不了如此繁复的内容。

所以创造了“校雠”这个新概念,用“雠”表示“比勘订正”,同时赋予“校”新的功能:

校其上下得谬误。

这样,校书就有了两种功能:

比勘订正,通读纠谬。

刘向之后,出现广义校雠和狭义校雠的新概念。

广义校雠为编校合一的“治书之学”,狭义校雠则专指文字比勘订正。

至南北朝,狭义校雠更名为“校勘”。

勘,从甚从力,会意为“覆定”,即再三推察而后定。

东汉发明了纸,至隋唐,又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使书籍批量复制成为可能,出版生产力发生了重大革命。

汉以前,古籍出版程序是:

搜集不同版本,通过校雠而改错补漏,再抄在竹简或缣帛上,这就是简策或帛书。

隋唐以后,古籍出版程序变了:

校勘定稿——写样——校对——雕版——印制

校勘与校对成了两道工序,出现了最早的定稿后的校对,编校开始了分工。

至宋,发明活字印刷术,校对成了排版后的独立工序,编校进一步分工。

到了近代,铅活字排版和机器印刷术的引进,催生了近代出版企业,编校从此彻底分离,产生编辑专业和校对专业,校对成了编辑工作完成之后、图书印制之前的一道重要工序,成了图书出版系统工程的一个关键环节。

我国最早的出版企业商务印书馆,在建立伊始就设置了校对部门,独立承担编辑后的校对任务。

校对概念的演变,不是名称的变更,它反映的是出版生产力的发展而引发的生产关系的变更。

现代校对的特征是同编辑工作分离,成为编辑后的独立工序。

现代校对是出版生产现代化的产物,是历史的进步。

现代校对的任务和作用:

1.校对是最重要的出版条件。

出版物本身不过是一种物质载体,其价值在于其负载的内容,即思想文化信息。

而出版物负载内容的功能,是通过文字符号来实现的。

南朝刘勰说:

“心既托声于言,言亦寄形于字。

”清代学者戴震说得更明白:

“经所以载道、所以明道者,词也;所以明词者,字也。

学者由字以通其词,由词以通其道。

”所以,用字用词乃至符号使用的准确无误,直接关系着图书价值的实现。

即便一字一词一符的错误,都可能影响图书载道明道的功能,影响图书价值的实现。

出版物当然是作者的创作成果,是编辑创造性劳动的结晶,但是,如果没有校对的创造性参与,就不可能准确无误、完整无缺地转换为印刷文本,从而具备出版条件。

因为如果出版物存在错漏,其负载的信息就会失真,而失真的信息是没有传播和传承价值的,甚至会产生负面影响。

所以说,列宁指出:

“最重要的出版条件是:

保证校对得很好。

做不到这一点,根本用不着出版。

”南宋诗人陆游认为:

“错本散满天下,更误学者,不如不刻之为愈也。

2.校对是对编辑工作的补充和完善。

出版物质量保障体系有两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由编辑把守,编辑以作者原创作品为对象,以审读加工为手段,改正原稿差错,提高作品的质量;第二道防线由校对把守,校对以编辑发排文本(通称原稿)和依据原稿排版打印的样张(通称校样)为对象,通过对校改正排版的错漏,保证原稿不错不漏地转换为印刷文本;再进行通读检查,发现并改正原稿差错,从而为出版物的出版创造条件。

从出版程序来说,校对是出版物质量保障体系的最后防线,编辑工作的疏漏,由校对来弥补和完善,校对工作的失检,则无可挽回地成了出版物的差错,甚至使作者创作和编辑工作前功尽弃。

所以,鲁迅说:

“校对和创作的责任是一样重大的。

从本质上讲,校对是编辑工作的必要延续,是对编辑工作的补充和完善。

3.校对是实现文化传播、文化传承价值的重要保证。

近代学者叶德辉这样评价校雠的作用:

“有功古人,津逮后学。

”古人,指原著作者;改正了传抄、翻刻的错误,当然有功于作者。

津,渡口或桥梁;逮,到或及。

津逮后学,即为读者获取知识提供可靠出版物。

由于出版物超时空的特质,优秀的出版物不仅有益于当代读者,而且传承后世惠及子孙。

如果最后防线没有把守好,出版物里错误百出,其负面影响也是超时空的,不仅危害当代而且贻害子孙。

现代学者钱钟书也说:

“亦知校书如扫落叶,庶免传讹而滋蔓草尔。

结论:

校对是出版生产流程中的独立工序,处在编辑工作完成后、印制生产开机前的特殊环节,其作用是将文字差错和其他差错消灭在出版物出版之前,补充并完善编辑工作,从而保证出版物的传播价值和传承价值,因而是最重要的出版条件。

二、现代校对的两种功能

校对的功能是校对理论的重要内容,所以研究校对学不能不研究校对的功能。

何谓功能?

《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释义的:

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的作用。

那么,现代校对在图书出版过程中能够发挥什么样的“有利的作用”呢?

要找到准确的答案,必须从校对的对象和任务入手,研究校对活动对图书出版的意义和作用。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校对活动的过程:

校对过程示意表

原稿校样

知识—→脑←—经验

↓↓↓

比较质疑推理

查找依据→判断→改错补漏

现代校对活动的过程,是校对主体生理的、心理的转换过程,是信息流通和处理过程,是校对主体创造性的思维过程,是校对主体自始至终处在主导地位,按照出版要求精心改造客体的过程,是为作者和编辑的劳动成果创造出版条件的过程。

现代校对的基本对象是校样,任务是把校样上的差错消灭在图书付印之前,使之具有出版的完备条件,从而保证图书的传播价值和传承价值。

因此,校样上的差错类型、出错原因就必然成为研究校对功能的切入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明确校对的功能,找到消灭差错的有效方法。

校样上的差错有两大类:

一、排版(包括改版)过程发生的错漏;

二、从原稿复制过来的错误。

排版、改版过程发生的错漏,是疏忽或操作失误造成的,是“无心之误”。

这类错误同原稿有差异,因此最有效的方法是将校样同原稿逐字逐句比照,发现了差异,包括错和漏,就依据原稿改错补漏,从而使校样与原稿完全相同,不错不漏,完整无缺。

在这个校对过程中,原稿是判断正误的标准,也是改错补漏的依据。

这种以原稿为依据、以对照为特征的校对功能叫做“校异同”。

从原稿复制过来的错误就不同了,是原稿本身存在的错误。

从错误产生的原因分析,这类错误有五种情况:

其一,作者写作错误,而编辑认同了;

其二,作者从他书、他文转引的引文存在错漏,编辑加工时未核对原著;

其三,由于作者误读引文所致不准确的释义或不恰当的发挥;

其四,古籍校订者的妄改,改不误为误;其五,编辑加工错改,也是改不误为误。

前四种发生在创作或校订过程,属于作者、校订者写作错误;后一种发生在加工过程,属于编辑写作错误。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写作主体(作者、校订者、编者)以误为正、以非为是,所以说是“有心之误”。

这类错误复制到校样上,跟原稿没有差异,用比照的方法发现不了,必须通过是非判断才能发现。

这种以通过是非判断辨误改错为特征的功能叫做“校是非”。

由于校对对象存在两类错误,校对活动必须同时发挥两种功能,才能将校样上的一切差错消灭在图书付印之前。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校对的功能有二:

校异同,校是非。

对于“校异同”,出版界没有异议;但是,对于“校是非”,出版界的认识却不一致。

曾经有一位校对员,写了一篇几万字的论文,引经据典,得出的结论是:

校对的功能只有一项,就是“校异同”。

曾经有两位出版界的重量级人物这样质疑“校是非”:

要求校对员校是非,还要编辑干什么?

他们得出这样的结论,根本原因是他们对校对的对象和任务缺乏全面的认识。

“校异同”“校是非”两个概念,是我们从古代校雠学中引用的。

古籍经历代传抄翻刻,出现众多版本,多数已失去原著本来面目,由于很难找到原著,后代校订者只能搜集各种版本,从中挑选一种比较接近原著的版本充当“底本”,而将其他版本作为“别本”,然后将“别本”与“底本”比照,发现了差异,则“择善而从之”。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复归其正”,即恢复或接近原著本来面目,所以校雠学家称作“正底本”。

做到了“正底本”,还不一定就是“善本”(没有错讹或错讹极少),因为底本(原著)本身还可能存在错讹,只有通读检查发现疑点,再进行是非判断,从而改正错讹,所以校雠学家称作“断是非”。

清代校雠大家段玉裁总结古代校雠历史经验,用“校异同”和“校是非”来表述“正底本”和“断是非”这两种功能。

何谓校异同?

段玉裁定义:

照本改字,不讹不漏。

现代校对的“照本改字”,就是依据原稿改正校样上的错漏。

何谓校是非?

段玉裁定义:

定本子之是非。

现代校对的“本子之定非”,就是原稿上的错误。

段玉裁认为:

校书之难,非照本改字,不讹不漏之难也;定其是非之难。

段玉裁明确指出:

“不正底本(不校异同)则多诬古人(原著作者),不断是非(不校是非)则惑来者(后代读书人)。

校样上的两类差错,出错的原因不相同,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才能有效地消灭差错。

所以说,两种功能缺一不可。

三、两种功能的消长变化

校对的两种功能缺一不可,但它们在校对活动中的意义和作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发生消长变化的,消长变化的决定因素还是校对对象的状况,即校样上的差错类型及出错原因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正是出版生产力发展的反映。

我在前面已经分析了,先秦时代校书是“比勘篇籍文字异同而求其正”,目的是“使学者知其所归”,“校异同”是校书的基本功能。

到了西汉,经历几百年战乱之后,先秦的大量古籍毁于战火,幸存下来的已经残缺不全,错乱相糅。

奉命主持校书的学者刘向认为,仅仅“比勘文字”是不够的,还需做大量的查考、判断、审订工作。

因此,他创造了“校雠”这个词来表述校书的两种功能。

现代校对可以分为两个时期:

铅排时期;电子排版时期。

由于这两个时期写作、编辑和排版方式的变化,校对的两种功能也发生着消长变化。

在铅排时期,作者交给出版社的是纸介质书稿,编辑审读加工定稿后,先发给印刷厂拣字拼版,打出校样后连同原稿一并返还出版社,进入校对工序。

拣字拼版容易发生错漏,通常错差率高达20/10000以上,因而校对的首要任务是将校样与原稿逐字逐句对照,依据原稿改正校样上的错漏。

这个时期的校对工作,强调“对原稿负责”,保证原稿不错不漏地转换为印刷文本。

据此,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制定的《出版社工作暂行条例》规定:

“校对工作应对原稿负责,消灭一切排版上的错误。

发现原稿有错漏和不妥之处,应及时提交编辑部门解决。

”在当时的条件下,排版错漏是校样上的主要差错,是影响图书质量的主要矛盾,因此要求校对“对原稿负责”,校对的主要功能是“校异同”,“校是非”只是校对的辅助功能。

到了电子排版时期,由于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写作、编辑和排版,使校对的对象发生了质的变化,导致校对两大功能此消彼长。

首先,校对对象由纸介质书稿变为电子介质书稿,电子书稿无需重新拣字拼版,因而不再存在由于拣字拼版而造成的排版错漏。

其次,编辑加工方式也发生了变化,通常在打印稿上做文字加工,类似过去在校样上的修改。

再次,排版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排版人员只需将电子书稿打开,根据编辑在打印稿上的修改,进行改错补漏,然后按照版式设计要求进行版式转换。

版式转换后打印出来的校样,在很大程度上将传统的原稿和校样“合二而一”了。

校样与编辑发排文本之间,除了编辑修改的部分外,两者并无二致,因而只需核对编辑修改的部分,其功能类似传统“二校”前的“核红”。

如果编辑加工很少,校样和原稿就几乎没有差别了。

校对主体阅读校样,实际上是进行“无原稿”校对。

电子书稿的校样,将传统的原稿和校样“合二而一”了,也将录入差错和写作差错合二而一了,因而校样上可能存在5类差错:

(1)作者录入差错;

(2)作者写作错误;

(3)编辑错改;

(4)排版人员修改电子书稿时的错改、漏改;

(5)版式转换过程可能发生的内容丢失和错乱。

这5类差错中的

(1)

(2)(3)类差错,均系“有心之误”,以是非形式隐藏在校样的字里行间,用对照的方法发现不了,校对主体必须通过是非判断才能发现差错。

这样一来,“对原稿负责”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校对的两大功能发生了此消彼长的变化:

“校是非”上升为校对的主要功能,“校异同”则降为辅助功能。

当然,校对功能的这种变化是相对而言的,有些书稿如文件汇编、政策法规、教科书等,原稿一般不会存在错误,也不会存在编辑加工错误,校对工作的重点是防范版式转换发生的错乱,所以要求“对原稿负责”,保证不错不漏、完整无缺。

但就一般书稿而言,从二校开始就要以通读检查的方式进行校对。

校对主体如果固守“对原稿负责”的传统理念,就意味着校对实际上只做“核红”工作,排除改版错漏和版式转换可能发生的错乱,保证编辑对电子书稿的修改不错不漏,而对电子书稿本身存在的差错不负责任。

现代校雠家陈垣早就指出:

“校异同”是“机械法,优点是不掺己见,缺点是不负责任”。

“校异同”的这种弊端在书稿电子化后,显得更为突出。

有些校对员拿到校样,只用“核红”的方法,核对编辑修改部分的内容,而不去花气力通读检查,往往造成大面积差错。

这是典型的不负责任的表现。

校对界有些人不同意把“校是非”作为校对的主要功能,主要是缺乏现代校对的新理念,害怕承担消灭原稿错误的责任。

现代校对必须从“对原稿负责”的传统理念中跳出来,树立对读者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新理念

四、校是非与文字加工的区别

现在出版界对“校是非”有一种误解,把“校是非”等同于“文字加工”,有些出版社甚至将校对室改制为“文字编辑室”,把本应在编辑工作环节完成的“文字加工”,推给后续的校对工序,让校对员承担编辑加工任务。

这种“编辑职责后移”是造成“无错不成书”的重要原因。

“校是非”和“文字加工”是不能也不应该等同的。

首先,工作性质不同。

“文字加工”属于编辑工作,是编辑的重要职责;“校是非”属于校对工作,是校对的一种重要功能。

其次,在出版流程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不同。

“文字加工”处于审读后、发排前的环节,对于保证书稿的内容和文字质量具有决定性作用;“校是非”处于编辑定稿发排后、付印前的环节,是对编辑工作的补充和完善。

其三,工作对象不同。

“文字加工”的对象是作者的原创作品;“校是非”的对象是校样。

其四,工作任务不同。

“文字加工”的任务是对作者原创作品进行全面系统的加工,解决的是篇章问题,目的是为了全面提高原创作品的水平;“校是非”的任务是消灭复制在校样上的原稿错误,解决的是字、词、句等局部问题,是为了弥补编辑加工的缺失。

综上所述可知,把“文字加工”和“校是非”等同,让校对取代编辑的文字加工,既混淆了两者的性质、地位、作用和任务,又打乱了出版工作的正常程序,其结果必然是“文字加工”和“校是非”都做不好,既削弱了编辑工作,也削弱了校对工作。

一些人主张以“校是非”取代“文字加工”,还因为他们不了解文字加工的真正意义,以为文字加工就是改改错别字,不少编辑就是这样对待文字加工的。

现在许多书稿加工粗放,其认识根源正在于此。

文字加工有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技术加工,例如改正错漏,标注版式,这是低层次加工;

第二层次是文字润饰,提高文字表达水平,这是中层次加工;

第三层次是创造性加工,不但改正错漏,做好文字润饰,而且力求思想、品位提升,达到思想内容和表达形式的完美统一,这是高层次加工。

真正的文字加工应该是创造性加工,全方位地提升书稿的质量,这是“校是非”不可能替代的。

什么才是真正的文字加工?

给大家讲一个文字加工的经典案例。

加工者是著名语言学家朱德熙先生,加工的对象是一篇说明文,题为《冬令珍品──胡萝卜》。

原文共六段,下面介绍朱先生评改的前三段。

第一段:

胡萝卜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作物,在瑞士就发现过它的化石。

四千多年前人们就食用它,所以古代的罗马人和希腊人对它就很熟悉。

人们栽培胡萝卜那应是更久以前的事了。

到了14世纪,也就是相当于我国元代的时候,胡萝卜又广泛地传布到各地,同时传入了我国。

并且它在各个地方以顽强的适应性毫无计较地生活着。

 

朱先生评改:

胡萝卜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作物,在瑞士就发现过它的化石。

“一个……植物”中量词“个”使用不当,应改为“种”。

“历史悠久”与“古老”意思重复。

四千多年前人们就食用它,所以古代的罗马人和希腊人对它就很熟悉。

人们栽培胡萝卜那应是更久以前的事了。

“四千多年以前人们就食用它,所以古代的罗马人和希腊人对它很熟悉”,前后两件事之间没有因果关系,用“所以”把两件事联系起来,不合逻辑。

按照历史顺序,希腊在前、罗马在后。

罗马在公元前6世纪中期才形成阶级社会国家,晚于古希腊。

“罗马”作为国家名称,指的就是古代罗马,现代的“罗马”是意大利的一座城巿,所以“罗马”前不必加“古”字;希腊就不同了,古希腊是巴尔干半岛南部、爱琴海诸岛及小亚细亚西岸一系列小国(城邦)的总称,这些小国产生于公元前8世纪—前6世纪,古希腊在公元前146年并入罗马版图后就不复存在,前面不加“古”字便可能跟现代希腊混淆。

所以,“古代的罗马人和希腊人”应改为“古希腊人和罗马人”。

“四千多年以前人们就食用它”,“人们栽培胡萝卜那应是更久以前的事了”。

这么说,好像是先“栽培”后“食用”,不合情理。

“栽培”是为了“食用”,先“食用”野生的,后来才驯化栽培,才合乎情理。

到了14世纪,也就是相当于我国元代的时候,胡萝卜又广泛地传布到各地,同时传入了我国。

并且它在各个地方以顽强的适应性毫无计较地生活着。

“到了……传入我国”不流畅,“到了”“也就是”多余,可以改为“14世纪时(我国元代),胡萝卜从欧洲辗转传到我国”。

“并且它在各个地方以顽强的适应性毫无计较地生活着”费解,这类人格化描写笔法,不适合写说明文。

可以删去。

朱先生将这一段改为:

胡萝卜是一种很古老的蔬菜作物,在瑞士就发现过它的化石。

据说远在4000年前,人们就已经种植胡萝卜了。

根据文献记载,胡萝卜是古希腊人和罗马人很熟悉的一种蔬菜。

14世纪时(我国元代),胡萝卜从欧洲辗转传入我国。

第二段:

就是在食用植物日益增多的今天,胡萝卜还是根菜类中分布最广的。

在许多国家中大面积栽培,成为冬春季主要的蔬菜和牲畜的珍贵多汁饲料。

这都是由于胡萝卜有许多独到之处的关系,首先是它适应性强,病虫害少和耐贮运。

其次是含有多种营养,食用方法多,生食炖炒,无不相宜。

 

就是在食用植物日益增多的今天,胡萝卜还是根菜类中分布最广的。

在许多国家中大面积栽培,成为冬春季主要的蔬菜和牲畜的珍贵多汁饲料。

“就是在……多汁的饲料”应该独立成为一段,把前后两句的次序颠倒一下,语气上显得顺畅一些。

“饲料”当然对“牲畜”说的,“牲畜的”三个字是多余的。

 

这都是由于胡萝卜有许多独到之处的关系,首先是它适应性强,病虫害少和耐贮运。

其次是含有多种营养,食用方法多,生食炖炒,无不相宜。

“这都是由于胡萝卜有许多独到之处的关系”应另起一行。

“独到之处”用得不恰当。

“独到”通常总是指人的技能或见解说的。

可以改为“优点”。

“贮存”、“运输”不能省略为“贮运”。

“耐旱”、“耐寒”、“耐用”是常说的,但从来不说“耐贮”、“耐运”。

“首先是……耐贮运”这句话的谓语是由“适应性强、病虫害少和耐贮运”三个并列成分组成的,并列的谓语之间通常不用“和”字来连接,“和”可以改为“而且”。

朱先生将这一段改为:

现在食用植物日益增多,胡萝卜仍然是冬春两季的主要蔬菜。

许多国家都大面积栽培胡萝卜,它是根菜类蔬菜里分布最广的一种。

胡萝卜有许多优点。

首先是它适应性强,病虫害少,便于贮存和运输。

其次是含有多种营养,食用方法多。

第三段:

更主要的是它含有一种超于任何蔬菜的养分──胡萝卜素。

这种黄色色素在许多植物体中都有,但以胡萝卜中的含量最多。

并且在一百二三十年以前,人们就是从胡萝卜中首先发现了这种色素,所以一直就称为胡萝卜。

 

更主要的是它含有一种超于任何蔬菜的养分──胡萝卜素。

接下来说胡萝卜素,也应独立成一段。

原文先说胡萝卜里含有胡萝卜素,再说胡萝卜所含的胡萝卜素比其他植物的含量高,最后才说胡萝卜素得名的由来。

胡萝卜素是什么东西,一般读者不见得知道,应该在提到的胡萝卜素之后,立即说明它得名的由来。

“它含有一种超于任何蔬菜的养分----胡萝卜素”,从字面上看,是说这种养分“超于任何蔬菜”,可是养分和蔬菜是不同的东西,没有办法比较。

这种黄色色素在许多植物体中都有,但以胡萝卜中的含量最多。

并且在一百二三十年以前,人们就是从胡萝卜中首中发现了这种色素,所以一直就称为胡萝卜素。

“从胡萝卜中首先发现了这种色素”,好像下文接着要说其次又发现了什么。

“首先”显然用词不当,可以改为“最早”。

“并且在一百二三十年以前……”以下说的是另外一件事,不能用“并且”跟上文连接。

朱先生将这段文字改为:

胡萝卜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营养价值很高。

胡萝卜素是一种黄色的色素,因为这种色素最早是在胡萝卜里发现的,所以叫做胡萝卜素。

别类植物也有含胡萝卜素的,但是含量都不如胡萝卜高。

朱先生改正了用字用词错误,挤掉了文章里的水分,还纠正了知识性错误。

修改后,通顺流畅,言简意赅。

再举一个例子,第二届全国出版社青年编校竞赛“校对改错”题中有如下一段文字:

太阳能发电有两种基本方式:

一(种)是光热发电方式;另一种是光电直接转换方式,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太阳能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