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4 ,大小:52.79KB ,
资源ID:598368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98368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现代校对的理论与实践.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现代校对的理论与实践.docx

1、现代校对的理论与实践现代校对的理论与实践主讲人:周 奇探讨八个问题:现代校对的性质、任务和作用现代校对的两种功能 校对两种功能的消长变化 校是非与文字加工的区别校是非的基本方法校对的阅读方式校是非的思维方式校对人才的基本素质和自我修养一、现代校对的性质、任务和作用现代校对是由古代校雠演变而来的。从古代校雠到现代校对,经历了两千八百多年的演变,演变的动力是出版生产力的发展,现代校对是出版生产现代化的产物。校雠演变示意图 校(先秦) 出版方式:甲、金、简 校雠(西汉) 出版方式:简牍、缣帛 纸抄本(东汉以后) 校勘(南北朝) 出版方式:纸抄本 校对(隋唐宋) 出版方式:雕版印刷(隋唐) 活字印刷(

2、宋) 近代校对 (19-20世纪) 出版方式:铅活字排版 机器印刷我国校书活动,有文字可考的,可以上溯到周宣王时代,距今2800多年。国语记载:“昔正考父校商之名颂十二篇于周太师。”正考父,西周宋国的大夫。宋是商后裔的封国,民间保存有商代祭祀活动配曲的歌辞,这种歌辞叫做“颂”。正考父搜集到十二篇商代的名颂,恐有讹误,请朝廷掌管礼乐、精通音律的太师帮助校正。这是我国历史上已知的最早的校书活动。正考父之后,最著名的校书家,是正考父的七世孙孔子。孔子办学,为了传道授业的需要,编校了被后世尊为“六经”的诗书易礼乐春秋。编即选编,校即订正,那时编校是合一的。“校”的含义有两说:其一,校,本义“木囚”,即

3、木制的刑具桎和枷。桎和枷都是两片对合囚人的,借其“对合”义表示对古籍的比勘订正。其二,校,本义“门闩”,后作“榷”的假借字,表示推敲、订正。两说共同点:“校”用于校书活动,含义是“比勘订正”。到了西汉,出现了新概念:校雠。“校雠”这个概念是西汉大夫刘向提出的。他给出的定义是: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缪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故曰雠也。雠,会意字,左右两个隹字,隹是短尾鸟的象形字,两隹中间夹个言,会意为“对鸣”。引申为对答、对比、对头、仇敌。校雠又作校仇,表示视谬误如仇敌。刘向用“雠”替代了先秦“校”的概念,同时赋予“校”“校其上下得缪误”的新内涵,因而突破了“比勘订正”的单一功能

4、。刘向创造的“校雠”概念和他的校雠实践,是我国校对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发展。刘向创造“校雠”这个新概念,是有其历史背景的。春秋之后,经历了五百年的战乱;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推行“焚书坑儒”,烧毁大量书籍;楚霸王打进咸阳,火烧秦宫廷,宫廷藏书也被烧毁。先秦的古籍连遭浩劫,汉朝建立后面临文化断绝的危机。朝廷用了一百多年的时间,从民间搜集残存古籍,搜集上来的古籍虽然不少,但都残缺不全。到汉成帝河平三年(公元前26年),刘向奉命校正整理这些残缺古籍。刘向校书,有别于孔子校书,需“备众本,辨异同,订脱误,删复重,准经义,究得失,述疑似,存别义,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只用“校”(比勘订正)涵盖不了如此繁复的内

5、容。所以创造了“校雠”这个新概念,用“雠”表示“比勘订正”,同时赋予“校”新的功能:校其上下得谬误。这样,校书就有了两种功能:比勘订正,通读纠谬。刘向之后,出现广义校雠和狭义校雠的新概念。广义校雠为编校合一的“治书之学”,狭义校雠则专指文字比勘订正。至南北朝,狭义校雠更名为“校勘”。勘,从甚从力,会意为“覆定”,即再三推察而后定。东汉发明了纸,至隋唐,又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使书籍批量复制成为可能,出版生产力发生了重大革命。汉以前,古籍出版程序是:搜集不同版本,通过校雠而改错补漏,再抄在竹简或缣帛上,这就是简策或帛书。隋唐以后,古籍出版程序变了:校勘定稿写样校对雕版印制校勘与校对成了两道工序,出现

6、了最早的定稿后的校对,编校开始了分工。至宋,发明活字印刷术,校对成了排版后的独立工序,编校进一步分工。到了近代,铅活字排版和机器印刷术的引进,催生了近代出版企业,编校从此彻底分离,产生编辑专业和校对专业,校对成了编辑工作完成之后、图书印制之前的一道重要工序,成了图书出版系统工程的一个关键环节。我国最早的出版企业商务印书馆,在建立伊始就设置了校对部门,独立承担编辑后的校对任务。校对概念的演变,不是名称的变更,它反映的是出版生产力的发展而引发的生产关系的变更。现代校对的特征是同编辑工作分离,成为编辑后的独立工序。现代校对是出版生产现代化的产物,是历史的进步。现代校对的任务和作用:1.校对是最重要的

7、出版条件。出版物本身不过是一种物质载体,其价值在于其负载的内容,即思想文化信息。而出版物负载内容的功能,是通过文字符号来实现的。南朝刘勰说:“心既托声于言,言亦寄形于字。”清代学者戴震说得更明白:“经所以载道、所以明道者,词也;所以明词者,字也。学者由字以通其词,由词以通其道。”所以,用字用词乃至符号使用的准确无误,直接关系着图书价值的实现。即便一字一词一符的错误,都可能影响图书载道明道的功能,影响图书价值的实现。出版物当然是作者的创作成果,是编辑创造性劳动的结晶,但是,如果没有校对的创造性参与,就不可能准确无误、完整无缺地转换为印刷文本,从而具备出版条件。因为如果出版物存在错漏,其负载的信息

8、就会失真,而失真的信息是没有传播和传承价值的,甚至会产生负面影响。所以说,列宁指出:“最重要的出版条件是:保证校对得很好。做不到这一点,根本用不着出版。”南宋诗人陆游认为:“错本散满天下,更误学者,不如不刻之为愈也。”2.校对是对编辑工作的补充和完善。出版物质量保障体系有两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由编辑把守,编辑以作者原创作品为对象,以审读加工为手段,改正原稿差错,提高作品的质量;第二道防线由校对把守,校对以编辑发排文本(通称原稿)和依据原稿排版打印的样张(通称校样)为对象,通过对校改正排版的错漏,保证原稿不错不漏地转换为印刷文本;再进行通读检查,发现并改正原稿差错,从而为出版物的出版创造条件。从出

9、版程序来说,校对是出版物质量保障体系的最后防线,编辑工作的疏漏,由校对来弥补和完善,校对工作的失检,则无可挽回地成了出版物的差错,甚至使作者创作和编辑工作前功尽弃。所以,鲁迅说:“校对和创作的责任是一样重大的。”从本质上讲,校对是编辑工作的必要延续,是对编辑工作的补充和完善。3.校对是实现文化传播、文化传承价值的重要保证。近代学者叶德辉这样评价校雠的作用:“有功古人,津逮后学。”古人,指原著作者;改正了传抄、翻刻的错误,当然有功于作者。津,渡口或桥梁;逮,到或及。津逮后学,即为读者获取知识提供可靠出版物。由于出版物超时空的特质,优秀的出版物不仅有益于当代读者,而且传承后世惠及子孙。如果最后防线

10、没有把守好,出版物里错误百出,其负面影响也是超时空的,不仅危害当代而且贻害子孙。现代学者钱钟书也说:“亦知校书如扫落叶,庶免传讹而滋蔓草尔。” 结论:校对是出版生产流程中的独立工序,处在编辑工作完成后、印制生产开机前的特殊环节,其作用是将文字差错和其他差错消灭在出版物出版之前,补充并完善编辑工作,从而保证出版物的传播价值和传承价值,因而是最重要的出版条件。二、现代校对的两种功能校对的功能是校对理论的重要内容,所以研究校对学不能不研究校对的功能。何谓功能?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释义的: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的作用。那么,现代校对在图书出版过程中能够发挥什么样的“有利的作用”呢?要找到准确的答案,必须

11、从校对的对象和任务入手,研究校对活动对图书出版的意义和作用。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校对活动的过程:校对过程示意表原稿 校样眼知识 脑 经验 比较 质疑 推理 查找依据判断改错补漏现代校对活动的过程,是校对主体生理的、心理的转换过程,是信息流通和处理过程,是校对主体创造性的思维过程,是校对主体自始至终处在主导地位,按照出版要求精心改造客体的过程,是为作者和编辑的劳动成果创造出版条件的过程。现代校对的基本对象是校样,任务是把校样上的差错消灭在图书付印之前,使之具有出版的完备条件,从而保证图书的传播价值和传承价值。因此,校样上的差错类型、出错原因就必然成为研究校对功能的切入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明确校对的

12、功能,找到消灭差错的有效方法。校样上的差错有两大类:一、排版(包括改版)过程发生的错漏;二、从原稿复制过来的错误。排版、改版过程发生的错漏,是疏忽或操作失误造成的,是“无心之误”。这类错误同原稿有差异,因此最有效的方法是将校样同原稿逐字逐句比照,发现了差异,包括错和漏,就依据原稿改错补漏,从而使校样与原稿完全相同,不错不漏,完整无缺。在这个校对过程中,原稿是判断正误的标准,也是改错补漏的依据。这种以原稿为依据、以对照为特征的校对功能叫做“校异同”。从原稿复制过来的错误就不同了,是原稿本身存在的错误。从错误产生的原因分析,这类错误有五种情况:其一,作者写作错误,而编辑认同了;其二,作者从他书、他

13、文转引的引文存在错漏,编辑加工时未核对原著;其三,由于作者误读引文所致不准确的释义或不恰当的发挥;其四,古籍校订者的妄改,改不误为误;其五,编辑加工错改,也是改不误为误。前四种发生在创作或校订过程,属于作者、校订者写作错误;后一种发生在加工过程,属于编辑写作错误。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写作主体(作者、校订者、编者)以误为正、以非为是,所以说是“有心之误”。这类错误复制到校样上,跟原稿没有差异,用比照的方法发现不了,必须通过是非判断才能发现。这种以通过是非判断辨误改错为特征的功能叫做“校是非”。由于校对对象存在两类错误,校对活动必须同时发挥两种功能,才能将校样上的一切差错消灭在图书付印之前。因此,我

14、们可以得出结论:校对的功能有二:校异同,校是非。对于“校异同”,出版界没有异议;但是,对于“校是非”,出版界的认识却不一致。曾经有一位校对员,写了一篇几万字的论文,引经据典,得出的结论是:校对的功能只有一项,就是“校异同”。曾经有两位出版界的重量级人物这样质疑“校是非”:要求校对员校是非,还要编辑干什么?他们得出这样的结论,根本原因是他们对校对的对象和任务缺乏全面的认识。“校异同”“校是非”两个概念,是我们从古代校雠学中引用的。古籍经历代传抄翻刻,出现众多版本,多数已失去原著本来面目,由于很难找到原著,后代校订者只能搜集各种版本,从中挑选一种比较接近原著的版本充当“底本”,而将其他版本作为“别

15、本”,然后将“别本”与“底本”比照,发现了差异,则“择善而从之”。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复归其正”,即恢复或接近原著本来面目,所以校雠学家称作“正底本”。做到了“正底本”,还不一定就是“善本”(没有错讹或错讹极少),因为底本(原著)本身还可能存在错讹,只有通读检查发现疑点,再进行是非判断,从而改正错讹,所以校雠学家称作“断是非”。清代校雠大家段玉裁总结古代校雠历史经验,用“校异同”和“校是非”来表述“正底本”和“断是非”这两种功能。何谓校异同?段玉裁定义:照本改字,不讹不漏。现代校对的“照本改字”,就是依据原稿改正校样上的错漏。何谓校是非?段玉裁定义:定本子之是非。现代校对的 “本子之定非”,

16、就是原稿上的错误。段玉裁认为:校书之难,非照本改字,不讹不漏之难也;定其是非之难。段玉裁明确指出:“不正底本(不校异同)则多诬古人(原著作者),不断是非(不校是非)则惑来者(后代读书人)。” 校样上的两类差错,出错的原因不相同,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才能有效地消灭差错。所以说,两种功能缺一不可。三、两种功能的消长变化校对的两种功能缺一不可,但它们在校对活动中的意义和作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发生消长变化的,消长变化的决定因素还是校对对象的状况,即校样上的差错类型及出错原因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正是出版生产力发展的反映。我在前面已经分析了,先秦时代校书是“比勘篇籍文字异同而求其正”,目的是“使学者知其

17、所归”,“校异同”是校书的基本功能。到了西汉,经历几百年战乱之后,先秦的大量古籍毁于战火,幸存下来的已经残缺不全,错乱相糅。奉命主持校书的学者刘向认为,仅仅“比勘文字”是不够的,还需做大量的查考、判断、审订工作。因此,他创造了“校雠”这个词来表述校书的两种功能。现代校对可以分为两个时期:铅排时期;电子排版时期。由于这两个时期写作、编辑和排版方式的变化,校对的两种功能也发生着消长变化。在铅排时期,作者交给出版社的是纸介质书稿,编辑审读加工定稿后,先发给印刷厂拣字拼版,打出校样后连同原稿一并返还出版社,进入校对工序。拣字拼版容易发生错漏,通常错差率高达20/10000以上,因而校对的首要任务是将校

18、样与原稿逐字逐句对照,依据原稿改正校样上的错漏。这个时期的校对工作,强调“对原稿负责”,保证原稿不错不漏地转换为印刷文本。据此,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制定的出版社工作暂行条例规定:“校对工作应对原稿负责,消灭一切排版上的错误。发现原稿有错漏和不妥之处,应及时提交编辑部门解决。”在当时的条件下,排版错漏是校样上的主要差错,是影响图书质量的主要矛盾,因此要求校对“对原稿负责”,校对的主要功能是“校异同”,“校是非”只是校对的辅助功能。到了电子排版时期,由于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写作、编辑和排版,使校对的对象发生了质的变化,导致校对两大功能此消彼长。首先,校对对象由纸介质书稿变为电子介质书稿,电子书稿无需重新

19、拣字拼版,因而不再存在由于拣字拼版而造成的排版错漏。其次,编辑加工方式也发生了变化,通常在打印稿上做文字加工,类似过去在校样上的修改。再次,排版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排版人员只需将电子书稿打开,根据编辑在打印稿上的修改,进行改错补漏,然后按照版式设计要求进行版式转换。版式转换后打印出来的校样,在很大程度上将传统的原稿和校样“合二而一”了。校样与编辑发排文本之间,除了编辑修改的部分外,两者并无二致,因而只需核对编辑修改的部分,其功能类似传统“二校”前的“核红”。如果编辑加工很少,校样和原稿就几乎没有差别了。校对主体阅读校样,实际上是进行“无原稿”校对。电子书稿的校样,将传统的原稿和校样“合二而一”了

20、,也将录入差错和写作差错合二而一了,因而校样上可能存在5类差错:(1)作者录入差错;(2)作者写作错误;(3)编辑错改;(4)排版人员修改电子书稿时的错改、漏改;(5)版式转换过程可能发生的内容丢失和错乱。这5类差错中的(1)(2)(3)类差错,均系“有心之误”,以是非形式隐藏在校样的字里行间,用对照的方法发现不了,校对主体必须通过是非判断才能发现差错。这样一来,“对原稿负责”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校对的两大功能发生了此消彼长的变化:“校是非”上升为校对的主要功能,“校异同”则降为辅助功能。当然,校对功能的这种变化是相对而言的,有些书稿如文件汇编、政策法规、教科书等,原稿一般不会存在错误,也不会

21、存在编辑加工错误,校对工作的重点是防范版式转换发生的错乱,所以要求“对原稿负责”,保证不错不漏、完整无缺。但就一般书稿而言,从二校开始就要以通读检查的方式进行校对。校对主体如果固守“对原稿负责”的传统理念,就意味着校对实际上只做“核红”工作,排除改版错漏和版式转换可能发生的错乱,保证编辑对电子书稿的修改不错不漏,而对电子书稿本身存在的差错不负责任。现代校雠家陈垣早就指出:“校异同”是“机械法,优点是不掺己见,缺点是不负责任”。“校异同”的这种弊端在书稿电子化后,显得更为突出。有些校对员拿到校样,只用“核红”的方法,核对编辑修改部分的内容,而不去花气力通读检查,往往造成大面积差错。这是典型的不负

22、责任的表现。校对界有些人不同意把“校是非”作为校对的主要功能,主要是缺乏现代校对的新理念,害怕承担消灭原稿错误的责任。现代校对必须从“对原稿负责”的传统理念中跳出来,树立对读者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新理念四、校是非与文字加工的区别现在出版界对“校是非”有一种误解,把“校是非”等同于“文字加工”,有些出版社甚至将校对室改制为“文字编辑室”,把本应在编辑工作环节完成的“文字加工”,推给后续的校对工序,让校对员承担编辑加工任务。这种“编辑职责后移”是造成“无错不成书”的重要原因。“校是非”和“文字加工”是不能也不应该等同的。首先,工作性质不同。“文字加工”属于编辑工作,是编辑的重要职责;“校

23、是非”属于校对工作,是校对的一种重要功能。其次,在出版流程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不同。“文字加工”处于审读后、发排前的环节,对于保证书稿的内容和文字质量具有决定性作用;“校是非”处于编辑定稿发排后、付印前的环节,是对编辑工作的补充和完善。其三,工作对象不同。“文字加工”的对象是作者的原创作品;“校是非”的对象是校样。其四,工作任务不同。“文字加工”的任务是对作者原创作品进行全面系统的加工,解决的是篇章问题,目的是为了全面提高原创作品的水平;“校是非”的任务是消灭复制在校样上的原稿错误,解决的是字、词、句等局部问题,是为了弥补编辑加工的缺失。综上所述可知,把“文字加工”和“校是非”等同,让校对取代编

24、辑的文字加工,既混淆了两者的性质、地位、作用和任务,又打乱了出版工作的正常程序,其结果必然是“文字加工”和“校是非”都做不好,既削弱了编辑工作,也削弱了校对工作。一些人主张以“校是非”取代“文字加工”,还因为他们不了解文字加工的真正意义,以为文字加工就是改改错别字,不少编辑就是这样对待文字加工的。现在许多书稿加工粗放,其认识根源正在于此。文字加工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技术加工,例如改正错漏,标注版式,这是低层次加工;第二层次是文字润饰,提高文字表达水平,这是中层次加工;第三层次是创造性加工,不但改正错漏,做好文字润饰,而且力求思想、品位提升,达到思想内容和表达形式的完美统一,这是高层次加工。真

25、正的文字加工应该是创造性加工,全方位地提升书稿的质量,这是“校是非”不可能替代的。什么才是真正的文字加工?给大家讲一个文字加工的经典案例。加工者是著名语言学家朱德熙先生,加工的对象是一篇说明文,题为冬令珍品胡萝卜。原文共六段,下面介绍朱先生评改的前三段。第一段:胡萝卜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作物,在瑞士就发现过它的化石。四千多年前人们就食用它,所以古代的罗马人和希腊人对它就很熟悉。人们栽培胡萝卜那应是更久以前的事了。到了14世纪,也就是相当于我国元代的时候,胡萝卜又广泛地传布到各地,同时传入了我国。并且它在各个地方以顽强的适应性毫无计较地生活着。朱先生评改:胡萝卜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作物,在瑞士就

26、发现过它的化石。“一个植物”中量词“个”使用不当,应改为“种”。“历史悠久”与“古老”意思重复。四千多年前人们就食用它,所以古代的罗马人和希腊人对它就很熟悉。人们栽培胡萝卜那应是更久以前的事了。“四千多年以前人们就食用它,所以古代的罗马人和希腊人对它很熟悉”,前后两件事之间没有因果关系,用“所以”把两件事联系起来,不合逻辑。按照历史顺序,希腊在前、罗马在后。罗马在公元前6世纪中期才形成阶级社会国家,晚于古希腊。“罗马”作为国家名称,指的就是古代罗马,现代的“罗马”是意大利的一座城巿,所以“罗马”前不必加“古”字;希腊就不同了,古希腊是巴尔干半岛南部、爱琴海诸岛及小亚细亚西岸一系列小国(城邦)的

27、总称,这些小国产生于公元前8世纪前6世纪,古希腊在公元前146年并入罗马版图后就不复存在,前面不加“古”字便可能跟现代希腊混淆。所以,“古代的罗马人和希腊人”应改为“古希腊人和罗马人”。“四千多年以前人们就食用它”,“人们栽培胡萝卜那应是更久以前的事了”。这么说,好像是先“栽培”后“食用”,不合情理。“栽培”是为了“食用”,先“食用”野生的,后来才驯化栽培,才合乎情理。到了14世纪,也就是相当于我国元代的时候,胡萝卜又广泛地传布到各地,同时传入了我国。并且它在各个地方以顽强的适应性毫无计较地生活着。“到了传入我国”不流畅,“到了”“也就是”多余,可以改为“14世纪时(我国元代),胡萝卜从欧洲辗

28、转传到我国”。“并且它在各个地方以顽强的适应性毫无计较地生活着”费解,这类人格化描写笔法,不适合写说明文。可以删去。朱先生将这一段改为:胡萝卜是一种很古老的蔬菜作物,在瑞士就发现过它的化石。据说远在4000年前,人们就已经种植胡萝卜了。根据文献记载,胡萝卜是古希腊人和罗马人很熟悉的一种蔬菜。14世纪时(我国元代),胡萝卜从欧洲辗转传入我国。第二段:就是在食用植物日益增多的今天,胡萝卜还是根菜类中分布最广的。在许多国家中大面积栽培,成为冬春季主要的蔬菜和牲畜的珍贵多汁饲料。这都是由于胡萝卜有许多独到之处的关系,首先是它适应性强,病虫害少和耐贮运。其次是含有多种营养,食用方法多,生食炖炒,无不相宜

29、。就是在食用植物日益增多的今天,胡萝卜还是根菜类中分布最广的。在许多国家中大面积栽培,成为冬春季主要的蔬菜和牲畜的珍贵多汁饲料。“就是在多汁的饲料”应该独立成为一段,把前后两句的次序颠倒一下,语气上显得顺畅一些。“饲料”当然对“牲畜”说的,“牲畜的”三个字是多余的。这都是由于胡萝卜有许多独到之处的关系,首先是它适应性强,病虫害少和耐贮运。其次是含有多种营养,食用方法多,生食炖炒,无不相宜。“这都是由于胡萝卜有许多独到之处的关系”应另起一行。“独到之处”用得不恰当。“独到”通常总是指人的技能或见解说的。可以改为“优点”。“贮存”、“运输”不能省略为“贮运”。“耐旱”、“耐寒”、“耐用”是常说的,

30、但从来不说“耐贮”、“耐运”。“首先是耐贮运”这句话的谓语是由“适应性强、病虫害少和耐贮运”三个并列成分组成的,并列的谓语之间通常不用“和”字来连接,“和”可以改为“而且”。 朱先生将这一段改为:现在食用植物日益增多,胡萝卜仍然是冬春两季的主要蔬菜。许多国家都大面积栽培胡萝卜,它是根菜类蔬菜里分布最广的一种。胡萝卜有许多优点。首先是它适应性强,病虫害少,便于贮存和运输。其次是含有多种营养,食用方法多。第三段:更主要的是它含有一种超于任何蔬菜的养分胡萝卜素。这种黄色色素在许多植物体中都有,但以胡萝卜中的含量最多。并且在一百二三十年以前,人们就是从胡萝卜中首先发现了这种色素,所以一直就称为胡萝卜。

31、更主要的是它含有一种超于任何蔬菜的养分胡萝卜素。接下来说胡萝卜素,也应独立成一段。原文先说胡萝卜里含有胡萝卜素,再说胡萝卜所含的胡萝卜素比其他植物的含量高,最后才说胡萝卜素得名的由来。胡萝卜素是什么东西,一般读者不见得知道,应该在提到的胡萝卜素之后,立即说明它得名的由来。“它含有一种超于任何蔬菜的养分-胡萝卜素”,从字面上看,是说这种养分“超于任何蔬菜”,可是养分和蔬菜是不同的东西,没有办法比较。这种黄色色素在许多植物体中都有,但以胡萝卜中的含量最多。并且在一百二三十年以前,人们就是从胡萝卜中首中发现了这种色素,所以一直就称为胡萝卜素。“从胡萝卜中首先发现了这种色素”,好像下文接着要说其次又发现了什么。“首先”显然用词不当,可以改为“最早”。“并且在一百二三十年以前”以下说的是另外一件事,不能用“并且”跟上文连接。朱先生将这段文字改为:胡萝卜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营养价值很高。胡萝卜素是一种黄色的色素,因为这种色素最早是在胡萝卜里发现的,所以叫做胡萝卜素。别类植物也有含胡萝卜素的,但是含量都不如胡萝卜高。朱先生改正了用字用词错误,挤掉了文章里的水分,还纠正了知识性错误。修改后,通顺流畅,言简意赅。再举一个例子,第二届全国出版社青年编校竞赛“校对改错”题中有如下一段文字:太阳能发电有两种基本方式:一(种)是光热发电方式;另一种是光电直接转换方式,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太阳能光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