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江西专版中考物理总复习第十一讲简单机械分层精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982965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7.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江西专版中考物理总复习第十一讲简单机械分层精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精选江西专版中考物理总复习第十一讲简单机械分层精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精选江西专版中考物理总复习第十一讲简单机械分层精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精选江西专版中考物理总复习第十一讲简单机械分层精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精选江西专版中考物理总复习第十一讲简单机械分层精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江西专版中考物理总复习第十一讲简单机械分层精练.docx

《精选江西专版中考物理总复习第十一讲简单机械分层精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江西专版中考物理总复习第十一讲简单机械分层精练.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选江西专版中考物理总复习第十一讲简单机械分层精练.docx

精选江西专版中考物理总复习第十一讲简单机械分层精练

精选江西专版2019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第十一讲简单机械分层精练

 

一、填空题

1.(2018·赣州中心六校联考)思维导图是一种归纳总结知识的方法,如图所示请填写出对应的内容:

A________,B________。

第1题图

2.(2019·原创)如图所示,撬起瓶盖的起瓶器是属于________(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其支点是图中______点。

第2题图

3.(2018·江西样卷)小晖同学分别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法挑着同一个物体行走,甲图中肩受到的压力________乙图中肩受到的压力;甲图中手施加的动力________乙图中手施加的动力。

(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第3题图

4.(2018·吉安一模)在对汽车的发动机做检修时需要将引擎盖抬起,抬起过程应用了杠杆原理。

图乙为引擎盖的受力分析模型图:

引擎盖可绕O点自由转动,A为引擎盖重心位置。

由图乙可知,该杠杆属于________杠杆。

在引擎盖抬起过程中,重力G的力臂逐渐________。

5.(2018·抚州八校联考)步入温馨的物理考场,回想学习物理的乐趣,生活中处处有物理。

你安装水龙头时,生胶带应该__________(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绕在外丝上,旋紧水龙头时,水龙头属于________(选填“等臂”“省力”或“费力”)杠杆。

6.(2019·改编)用相同的滑轮和绳子分别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把相同的重物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若不计绳重及摩擦,则绳子受到的拉力F1______F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______η2。

(均选填“>”“<”或“=”)

7.(2018·贵港改编)如图甲、乙所示,分别用力F1、F2匀速提升重为10N的物体,图______中的滑轮可以看作省力杠杆;图甲中,若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力,力F1的大小为__________N。

8.(2018·广州)小明用图中的动滑轮匀速拉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A,测出A移动的距离s、水平拉力F和A的重力G。

第8题图

(1)以上条件能否求出此时滑轮的机械效率η?

________,如果能,写出η的表达式;如果条件不足,写出还需补充的物理量的测量步骤和符号,并写出η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η用题目已知及补充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2)若A在10s内运动了4m,A的速度为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9.(2018·河南)下列工具中,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10.(2019·改编)如图是一种切甘蔗用的铡刀示意图。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第10题图

A.刀刃很薄可增大压力

B.铡刀实质上是一种费力杠杆

C.甘蔗放在a点比b点更易被切断

D.手沿F1方向用力比沿F2方向更省力

11.(2019·原创)现代生活节奏紧张,钓鱼是人们喜爱的休闲活动。

周末,爸爸带小明去钓鱼。

鱼上钩后,小明感觉鱼在水中时很轻,拉出水面后“变重”,在把鱼逐渐拉出水面的过程中,鱼受到的()

A.浮力增大,鱼竿是省力杠杆

B.重力增大,鱼竿是省力杠杆

C.浮力减小,鱼竿是费力杠杆

D.重力减小,鱼竿是费力杠杆

12.(2018·淄博改编)骨骼、肌肉和关节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最基本的运动都是肌肉牵引骨骼绕关节转动产生的,其模型就是杠杆。

如图所示是踮脚时的示意图。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第12题图

A.脚后跟是支点,是省力杠杆

B.脚后跟是支点,是费力杠杆

C.脚掌与地面接触的地方是支点,是省力杠杆

D.脚掌与地面接触的地方是支点,是费力杠杆

13.(2018·福建)如图,用同一滑轮组分别将物体A和物体B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

与提升B相比,提升A的过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较大。

若不计绳重与摩擦的影响,则提升A的过程()

A.额外功较小B.额外功较大

C.总功较小D.总功较大

14.(2018·无锡改编)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滑轮组机械效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14题图

A.弹簧测力计通常要竖直向上匀速拉动

B.测量机械效率的原理:

η=×100%

C.机械效率与动滑轮重力的大小有关

D.提高机械效率可以通过减小钩码的重力来实现

15.(2019·改编)如图所示,在斜面上拉一个重为G的物体到高处,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为F。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15题图

A.有用功为Gs

B.额外功为Fs-Gh

C.总功为Gh

D.斜面的机械效率为×100%

16.(2018·乐山)图甲中用力F1水平拉着重为G的物体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移动s的距离。

图乙中用动滑轮拉着它也在同一路面上匀速移动s的距离,水平拉力为F2。

使用动滑轮的过程中()

A.总功为W总=F2s

B.有用功为W有=Gs

C.机械效率为η=

D.额外功为W额=2F2s-F1s

17.(2018·临沂)如图甲所示的杠杆是水平平衡的。

如果在支点两侧的物体下方分别加挂一个等重的物体,如图乙所示,则杠杆()

A.右端下沉

B.左端下沉

C.要保持平衡应将左端的物体向右移动

D.要保持平衡应在右端再加挂一个物体

18.(2018·黄石)为探究动滑轮和定滑轮的特点,设计如下两种方式拉升重物,下面关于探究的做法和认识正确的是()

第18题图

A.用动滑轮提升重物上升h高度,测力计也上升h高度

B.若拉升同一物体上升相同高度,用动滑轮拉力更小,且做功更少

C.减小动滑轮质量可以提高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D.若用定滑轮拉重物,当拉力竖直向下最省力

19.(2019·原创)如图所示,用不变的拉力F匀速拉动重力为G的物体A,使物体A在t秒内沿水平方向移动了s米,在此过程中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

第19题图

A.B.C.D.

20.(2019·改编)(不定项)如图所示,大人利用滑轮将重物吊到二楼,孩子想帮忙,却把自己提了上去。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第20题图

A.该滑轮是定滑轮,使用它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B.孩子受到的重力小于重物受到的重力

C.大人拉绳的力所做的功是有用功

D.孩子被提起,他的重力势能变大

21.(2017·陕西)如图所示,某工地用滑轮组将重为5000N的货物匀速提升

6m,所用时间为20s,在绳末端所用拉力为2200N,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第21题图

A.M处滑轮的作用是改变力的方向

B.提升货物过程中的有用功是3×104J

C.拉力的功率为660W

D.若只增加货物所受的重力,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增大

三、简答与计算题

22.(2019·原创)2018“我要上省运健康江西人”龙舟选拔赛在于都开赛。

如图所示是比赛时的情景,运动员划船时手移动较小的距离,就能使船桨在水中移动较大的距离,请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船桨的这个特点。

第22题图

23.(2018·一模)如图所示,工人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500N的推力将重800N的物体匀速推上高1.5m的车厢,所用的斜面长是3m。

求:

第23题图

(1)推力做的功;

(2)斜面的机械效率。

(3)若想增大此斜面的机械效率,可采取什么方法?

(答一种方法即可)

24.(2018·呼和浩特)如图所示,用甲、乙两种滑轮组,分别匀速竖直向上提升同一重物,从相同位置开始提升至同一高度处,求:

(1)若不计绳重,滑轮重及摩擦,两次拉力F1和F2之比;

(2)若不计绳重及摩擦,重物质量为400g,动滑轮质量为100g,匀速拉动过程中甲、乙两装置的机械效率。

第24题图

四、实验与探究题

25.(2018·萍乡九年级摸底考试)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不考虑杠杆自重和摩擦)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小周发现杠杆右端下倾,则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调,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三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如下:

实验

序号

动力F1

(牛)

动力臂L1

(厘米)

阻力F2

(牛)

阻力臂L2

(厘米)

1

2

4

2

4

2

4

6

3

8

3

3.6

8

4

6

【分析与论证】

(1)小周用如图所示进行第3次实验,分析三次实验数据,发现第3次实验中______________(选填“F1”“L1”“F2”或“L2”)示数偏大,检测弹簧测力计发现完好无损,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5题图

(2)小周通过实验探究,得出了杠杆平衡条件。

生活中的钓鱼竿应用了该实验中的第______次实验原理。

【交流与合作】

在许多物理实验中,通常也要进行多次实验,如:

①“研究凸透镜成像”时要多次改变物距找像;②“测量物体长度”时多次测量;③“研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时换用不同灯泡多测几组数据;④“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测量多组电压和电流值。

其中与小周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相同的是()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①③

26.(2018·景德镇九年级第一次质检)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钩码的方法,分别做了甲、乙、丙3组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2)进行第2次测量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______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进行第3次测量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__________N,滑轮组做的有用功是____________J;

(4)分析实验数据,实验小组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5)分析表中数据可知,F≠,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某次实验时将绳子自由端匀速拉动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记为F,钩码重记为G,动滑轮重记为G′,绳自由端移动距离记为s,钩码被提升高度记为h,不计绳子重及摩擦,则下列关于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计算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

A.η=B.η=C.η=D.η=1-

1.(2019·原创)“五一”假期,小华外出旅游,发现了如图甲所示的水龙头,他很难徒手拧开水龙头。

原来,用水时需用如图乙所示的钥匙,安装并旋转钥匙才能正常出水(如图丙所示)。

其原理是使用钥匙可以________动力臂,________动力。

(均选填“增大”或“减小”)

2.(2018·广安)如图,AB是能绕B点转动的轻质杠杆,在中点C处用绳子悬挂重为100N的物体(不计绳重)。

在A端添加竖直向上的拉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拉力F=________N。

若保持拉力方向始终垂直于杠杆,将A端缓慢向上提升一小段距离,在提升的过程中,拉力F将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第2题图

3.(2018·赣州中考教研联盟考试)如图所示,分别使用甲、乙两种形式将滑轮组合,把同一物体以相同的速度匀速向上提起,忽略绳子的重力以及滑轮与绳子的摩擦.设图甲中车对绳子的拉力为F1,车对物体做的有用功功率为P1;图乙中人对绳子的拉力为F2,人对物体做的有用功功率为P2,则F1______F2,P1______P2。

(均选填“>”“<”或“=”)

4.(2019·改编)渔民大明借助湖中礁石,要把竹竿尽可能深地插入湖底淤泥,如图所示,效果最好的是()

5.(2019·易错)同一物体(质量为m)先用滑轮组(如图甲)匀速提升,后沿斜面(如图乙)匀速提升,两次提升高度均为h,两次拉力大小均为mg,斜面长AB=2h,则这两次提升物体的机械效率比较()

第5题图

A.η甲>η乙B.η甲<η乙

C.η甲=η乙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6.(2018·衢州改编)(不定项)如图所示是汽车起重机,其中A、B组成滑轮组(结构如示意图),C杆伸缩可改变吊臂的长短,D杆伸缩可改变吊臂与水平面的角度,O为吊臂的转动轴,装在E里的电动机牵引钢丝绳,利用滑轮组提升重物,H为在车身外侧增加的支柱,F为吊臂顶端受到竖直向下的力。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第6题图

A.滑轮组中A滑轮用于改变力的方向

B.当C杆伸长时吊臂对D杆的压力将变大

C.当D杆伸长时力F的力臂将变小

D.H的作用是防止翻车和避免轮胎受到的压力过大

7.(2019·改编)(不定项)用五个相同质量的滑轮和绳子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在绳子自由端分别用力将重为G的物体匀速提升,乙滑轮组的效率为η乙,不计摩擦、绳和木板的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相等

B.F1一定大于F2

C.每个滑轮重为

D.甲、乙将重物提升相同的高度,F1与F2的功率可能相等

8.(2018·德阳)如图所示为一吊运设备的简化模型图,图中虚线框里是滑轮组(未画出),滑轮组绳子自由端由电动机拉动,现用该设备先后搬运水平地面上的物体A和B,已知两物体重GA=1.75GB。

第8题图

当对A施以竖直向上的拉力FA=1500N时,物体A静止,受到地面支持力是NA;当对B施以竖直向上的拉力FB=1000N时,物体B静止,受到地面支持力NB;且NA=2NB。

求:

(1)物体A的重力GA和地面支持力NA大小;

(2)当电动机对滑轮组绳子的自由端施以F=625N的拉力时,物体B恰好以速度v被匀速提升,已知此时拉力F功率为500W,滑轮组机械效率为80%,不计各种摩擦和绳子质量,物体B的速度v为多少?

参考答案

基础过关

1.费力 天平 2.省力 A 3.小于 小于 4.省力 变短

5.顺时针 省力 6.> = 7.乙 10

8.

(1)不能 η=,补充的物理量为摩擦力f 

(2)0.4m/s

9.B 10.C 11.C 12.C 13.D 14.D 15.BD 16.D 17.A 18.C 19.B 20.ABD 21.C

22.答:

船桨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使用费力杠杆可以省距离。

划船时,手施加在船桨上的动力比水对船桨的阻力大,所以手只要移动较小的距离,就能使船桨在水中移动较大的距离。

23.解:

(1)推力做的功为:

W总=Fs=500N×3m=1500J;

(2)所做的有用功为:

W有=Gh=800N×1.5m=1200J;

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η=×100%=×100%=80%;

(3)若想增大此斜面的机械效率,可采取使斜面的表面变光滑,这样摩擦力会变小,所做额外功变小,机械效率变大。

另外,还可以通过增大斜面的倾斜角度,增大斜面的机械效率。

24.解:

(1)甲图中,n1=2;乙图中,n2=3,

若不计绳重、滑轮重及摩擦,则拉力F=G,

两次拉力F1和F2之比:

F1∶F2=G∶G=∶=3∶2

(2)重物的重力:

G=mg=0.4kg×10N/kg=4N,

动滑轮的重力:

G轮=m轮g=0.1kg×10N/kg=1N,

不计绳重及摩擦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100%=×100%=×100%,

由于两装置中物重和动滑轮重均相同,

所以甲、乙两装置的机械效率相等,即:

η1=η2=×100%=×100%=80%

25.【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左 便于直接读出力臂大小

【分析与论证】

(1)F1或L1 拉力方向没有与杠杆垂直 

(2)2

【交流与合作】D

26.

(1)匀速 

(2)74.1% (3)2.4 0.24 (4)被提升物体所受的重力或钩码重 (5)拉动过程中需克服滑轮的转轴处的摩擦(或绳与滑轮间的摩擦) (6)BD

高分夺冠

1.增大 减小 2.50 减小 3.> = 4.D 5.C 6.BCD

7.BCD

8.解:

(1)当对A施以竖直向上的拉力FA=1500N时,物体A静止,受到地面支持力是NA;

对A,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

FA+NA=GA,

即:

1500N+NA=GA①

已知两物体重GA=1.75GB,且NA=2NB,

所以①式可写为:

1500N+2NB=1.75GB②

当对B施以竖直向上的拉力FB=1000N时,物体B静止,受到地面支持力是NB;

对B,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

FB+NB=GB,

即:

1000N+NB=GB③

②-③得,500N+NB=0.75GB④

③-④得,500N=0.25GB,解得GB=2000N

代入解得:

NB=1000N,GA=3500N;NA=2000N

(2)已知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625N,η=80%,物体B重为2000N,设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为n,

则η=×100%=×100%=×100%==80%

解得:

n=4

又因为拉力F做功的功率P=500W

由P=Fv得,绳子自由端运动的速度为:

v绳===0.8m/s

则B匀速上升的速度v=v绳=×0.8m/s=0.2m/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