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答案邹平一中届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精编试题四.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981635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58.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含答案邹平一中届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精编试题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含答案邹平一中届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精编试题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含答案邹平一中届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精编试题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含答案邹平一中届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精编试题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含答案邹平一中届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精编试题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含答案邹平一中届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精编试题四.docx

《含答案邹平一中届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精编试题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含答案邹平一中届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精编试题四.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含答案邹平一中届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精编试题四.docx

含答案邹平一中届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精编试题四

邹平一中2015级高二上学期第四次阶段性测试政治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

1.(2015课标Ⅱ,23,4分)长期以来,画家笔下的马往往是四蹄齐伸、腾空飞奔。

然而,高速相机连拍的照片显示,飞奔时的马蹄是交替着地移动的。

但是,当画家画出马蹄交替移动的奔马时,有人却批评画得不像。

这表明在艺术领域(  )

A.认识的发展与认识工具的进步没有直接关系

B.以往的认识经验阻碍认识的发展

C.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

D.人们的主观世界对认识的影响更加显著

2.(2015课标Ⅰ,21,4分)安全生产是生产发展的底线。

缺乏安全意识是最大的安全隐患,麻痹大意往往导致生产事故频发。

从哲学上看,安全意识之所以成为安全生产的关键,是因为(  )

①人的意识决定了实践发展的方向和进程

②人的意识影响实践发展的趋势和结果

③人的意识是促成实践中的矛盾转化的重要条件

④人的意识不同,实践结果的性质就会不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15河南开封二模,21)下列选项能够恰当反映唯物主义发展的三个不同阶段的依次排序是(  )

①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②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

③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

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①→④  

4.(2008海南单科,19,2分)从“嫦娥奔月”的神话,到“千里共婵娟”的词句,“月亮”寄托着中国人浓厚的情感因素和文化情结,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浪漫美好意向的形象符号。

2007年11月26日,由“嫦娥一号”卫星拍摄的我国第一幅月面图像向世人完美亮相,标志着我国第一次探月活动的圆满成功。

“嫦娥奔月”表达的美好理想,经过人们千百年的努力,在现代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通过“嫦娥一号”探月活动的成功正在成为现实。

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看,这表明(  )

①社会实践是科学理论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

②认识能力的提高是科学实践成功的首要因素

③认识能否达到目的依赖于实践的社会历史条件

④正确的实践目的是认识获得成功的决定因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2012课标全国,22,4分)以前,人们往往认为一切生物的生长都依赖阳光。

现在科学家发现,在水深超过4000米的可见光不能到达的海底,在高温、高压、剧毒、缺氧的环境里,仍然存在大量海底热液生物,它们靠海底热液带出的能量进行化合作用合成有机质而生存。

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

①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

②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④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2015湖北稳派教育质量检测,21)黔东南的岜沙苗寨自古以来把树当作崇拜的对象和生命的象征,相信人的生命由树庇佑。

当地有在人出生或去世时种树表示纪念的习俗。

在“人本是树”的朴素观念引导下,村民长期与自然和谐相处,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人本是树”的观念体现了朴素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源于哲学的智慧

③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④“人本是树”的观念引导村民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7.(2014江苏,26,2分)图2漫画“好大的手笔!

”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图2 好大的手笔!

①任何真理都是有条件的

②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③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④价值观对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2014四川,9,4分)观察图1。

从哲学角度看,图中之人(  )

①否认意识活动的选择性

②否认事物发展的前进性

③否认意识活动的创造性

④否认实践的主观能动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2014福建,34,4分)下列最合理的对应联结是(  )(图1)

①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②(a+b)2=a2+2ab+b2——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③《义勇军进行曲》使人精神振奋——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④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0.(重庆杨家坪中学201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下列名句与漫画蕴涵的哲理一致的是()

①乱生于治,怯生于勇 ②是骆驼就不要去唱苍鹰的

③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④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穿着才知道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1.(2014大纲,30,4分)农谚说:

“蚯蚓叫,大雨到。

”一位农民气象员对此感到怀疑。

经过反复观察和实验,他发现下雨前鸣叫的是蝼蛄而不是蚯蚓,于是把这条农谚改成“蝼蛄叫,大雨到”。

经过进一步观察和研究,他又发现“春秋蝼蛄叫,大雨定会到”,但“盛夏蝼蛄叫,大雨不会到”。

这表明(  )

①亲身的实践经验比他人的实践经验更可靠

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2014大纲,29,4分)心理学家将一条饥饿的鳄鱼和许多小鱼放在同一个大水箱里,中间用透明的玻璃隔开。

最初,鳄鱼毫不犹豫地向小鱼发起进攻,但每次都碰壁了。

多次进攻无果后,它放弃了努力。

后来心理学家取走玻璃挡板,小鱼在鳄鱼身边游来游去,但鳄鱼始终无动于衷,最后饿死了。

“鳄鱼试验”进一步佐证了(  )

①动物心理没有能动性,不能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

②动物心理没有适应性,不能根据环境的发展变化而变化

③动物心理没有创造性,不能通过行动改变环境以满足生存的需要

④动物心理没有主观性,不能创造现实世界所没有的幻想的世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河北衡水中学2014届高三下学期二调)下列选项与下图涵义相吻合的是

A.重视量的积累,从点滴做起  

B.正确处理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C.客观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D.解放思想,勇于发现和探索

14.(江苏南通2014届高三第一次调研)“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

”下列选项与这一思想所蕴含的哲学道理相吻合的是

A.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

B.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C.它是有用的,因为它是真理,或者说,它是真理,因为它是有用的

D.在凹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在球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

15.(天津五县区2013-2014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王维在《山水论》中说:

“凡画山水,意在笔先。

”张彦远说:

“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似乎用笔。

”下列关于中国画创意理解正确的是

①意在境先,境中有意,意中有魂

②意是画家本人的主观想象,遵循其自身的特殊规律

③意是画家对现实生活的丰富体察,对创作经验的充分积累

④意是画家对物象在情感上“妙悟”,是画家本人的修养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16.(天津五县区2013-2014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右边漫画表明

A.存在决定思维B.世界统一于物质性

C.思维反作用于存在D.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17.(河南郑州2014年高三第一次质量预测)漫画《公牛挤奶》讽刺了某些人

①墨守成规,工作缺乏创新精神

②消极懈怠,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主观臆断,没有坚持从实际出发

④盲目蛮干,违背了规律的客观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8.(河南郑州2014年高三第一次质量预测)《庄子•外篇•秋水>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庄子与惠子游于溱(hao)梁之上。

庄子日:

“儵(shu)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

“子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庄子与惠子争论的焦点是

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B.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19.(2013大纲,31,4分)毛泽东说:

“邀集一堆人,不作调查,而只是冥思苦索地‘想办法’,‘打主意’。

须知这是一定不能想出什么好办法,打出什么好主意的。

”这段话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感性认识比理性认识更真实和可靠

②占有大量可靠的感性材料是形成“好主意”的前提条件

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冥思苦索无助于“好办法”“好主意”的产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011课标,21,4分)华君武的漫画《永不走路,永不摔跤》讽刺了一些人(  )

①不懂得只要善于总结实践经验,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②不理解缺乏敢想敢闯的精神就会一事无成

③不了解实践探索中出现的失误和错误总是宝贵财富

④因怕犯错误而不敢实践的行为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21.(2013广东,35,4分)以前人们认为,材料的强度和韧性这两种属性不可兼得。

但某工程团队利用“电纺”技术,开发出细小的聚丙烯腈纳米纤维,并通过小喷嘴喷射出去,做成的材料既轻又薄,不仅更坚固,而且更具韧性。

该团队之所以成功,是因为(  )

A.深化了理论认识,推动事物质变B.立足于实践探索,改变实践手段

C.发挥了意识的目的性,突破条件创造联系

D.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消除事物之间的矛盾

22.(2014北京东城高三12月教学质量调研)我们党对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认识过程,说明(   )

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②人类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③中国共产党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不断提高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3.(江西省七校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从哲学上看,下边漫画反映了(  )

A.意识对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B.物质决定意识,要从实际出发

C.规律是客观的,要实事求是D.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24.(山西太原五中2012届高三5月月考)“四山削玉水无波,冷坐孤吟意趣多。

未必朱门知此味,红炉画阁正笙歌。

”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是(  )

①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具有主观随意性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③“意趣”是与现实生活相关联的主观体验④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25.(2013课标Ⅱ,20,4分)联合国关于发展的观念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把发展归结为经济增长;20世纪70年代把发展看作是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和社会变革;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把发展理解为注重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

联合国关于发展的观念演变进一步证实了(  )

①认识的不断完善决定着实践的不断深化

②认识受认识对象本质和属性暴露程度的制约

③认识的发展具有与认识主体无关的客观规律性

④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继承和超越已有认识成果的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6.(2011广东文综,32,4分)“道,犹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

”与此哲学观点相通的是(  )

A.自然从来不飞跃B.物理不外于吾心

C.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D.动之端乃天地之心也

27.(2012广东文综,34,4分)对漫画《以大为荣》所示的文艺创作倾向,评价正确的是(  )

①创作者坚持创新勇于创新的精神值得肯定

②创作目的和动机违背了创作规律的客观性

③错误的价值观对人的行为也具有导向作用

④该作品的创作无法体现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8.(2008宁夏文综,23,4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72小时的气象预报可以和25年前36小时的气象预报一样可靠。

但由于受天气状况原始数据、计算手段、分析能力等条件的限制,气象预报难以避免误差。

在这个意义上,气象预报仍然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

“气象预报仍然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此论断给我们的启示是,自然现象的无限复杂性决定了(  )

①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②人的真理性认识包含谬误的成分

③人的真理性认识具有相对性④人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9.要避免漫画《无所适从》中主人公的尴尬境地,需要做到

A.左右逢源,兼听则明  B.见贤思齐,取长补短  

C.虚怀若谷,择善而从   D.行不苟合,力排众议  

30.我国古代哲学家王阳明一次同朋友去郊外春游时说: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

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下列观点与其主张最相近的是

A.动之

端乃天地之心也   B.不是风动

,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C.万物都只在概念中运动  D.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31.(2013天津,8,4分)在《集安高句丽壁画》一书中,作者称图一为“剁肉图”,把古人右手所持工具看作菜刀;后有研究者结合该书图二“烤肉串”和图三“厨师煽风”,认为古人右手拿的都是史称“便面”的中国古扇,因此图一应叫“烤肉图”。

对文物图像命名中存在的不同见解,应坚持的正确观点是(  )

A.真理是客观的,是对客观对象的认识B.对同一确定对象的认识,真理只有一个

C.真理是有条件的,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D.真理是具体的,是相对特定的过程而言的

32.(2012海南单科,21,2分)2011年9月,科学家在“中微子振荡实验”中测量出中微子的运行速度超过光速。

但随即发现实验存在问题,测量结果有待进一步验证。

最新测量结果显示,中微子的运行速度并没有超过光速,原测量结果存在误差。

由此可见(  )

①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

②原有的真理性认识常常在新的实践活动中被推翻

③认识运动是从认识到实践再到认识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④认识随实践发展而发展,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无止境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3.(2014大纲,28,4分)陶渊明“结庐在人境”,却感到“而无车马喧”。

朱自清听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却认为“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出现这些认识现象是因为

①意识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客观存在

②意识对外部世界的反映具有主动性和自觉选择性

③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的局限性影响意识的产生和发展

④人的主观世界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4.公孙龙《坚白论》中辩言,对于一块白色而坚硬的石头,人们可以看得到“白”,但看不到“坚”;可以摸得到“坚”,但摸不到“白”。

“白”与“坚”都是可以独立于所有白色坚硬的东西而存在的。

这一观点是

①唯心主义观点 ②唯物主义观点 ③形而上学的观点 ④辩证的观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5.(2013课标Ⅰ,21,4分)2012年,科学家根据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研制成第一片“人造树叶”。

这片“树叶”能够释放出制作燃料电池的氢,它的诞生对于人类开发可再生能源具有重要意义。

“人造树叶”的成功研制佐证了(  )

①人的意识只有反映了事物本质才具有能动性、创造性

②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并根据自身需要加以利用

③人的意识能够创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客观事物

④人能够通过实践将观念中改造的对象变成现实的东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6.(2010北京文综,26,4分)徐悲鸿偏爱画马,听马蹄得得,看马迎风奔驰,他觉得是一种精神享受,心仿佛在和马一同驰骋。

这表明,作为对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的艺术作品(  )

A.受到艺术家生活环境的深刻影响B.源自于艺术家的技艺和艺术天分

C.离不开艺术家的生活感悟和情感D.取决于艺术家的执着努力和勤奋

37.漫画《照镜前后的小花狗》所蕴涵的哲理是

 

①意识对客观

事物反映的片面性总是不可避免的

②想问题做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排除成见

③人们的意识对对象的反映具有主观特性

④人们认识对象的过程就是创造对象的过程

A.①③    C.②④    B.③④    D.②③

38.(2009浙江文综,30,4分)以下说法与漫画《落潮》(作者刘庆涛)的哲学寓意相符的是(  )

A.恐惧归根到底源自内心的怯懦B.自信就能超越环境的限制

C.无知则无畏,真正有知则有畏D.人往往自己把自己打倒

39.(2009宁夏文综,20,4分)图中两个市场调查员对同一地区的调查之所以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是由(  )

①反映客观世界的侧重点的不同决定的

②意识反映客观世界的主动创造性的不同决定的

③是否如实反映客观对象决定的

④是否实现了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统一决定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0.(湖北宜昌2014年元月高三调研测试)蓝天、白云、清澈的湖水,听起来像地球上才会有的景象,不过,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科学家却说,40亿年前的火星也有碧海蓝天。

虽然火星目前的条件不允许液态水存在,但美国科学家们从近年来多个火星探测器收集到的数据判断,在40亿年前,火星地表有水流过,这才在高原地区冲刷出许多深谷。

这一最新研究成果说明

①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就是绝对真理

②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主体认识客体的行为是生产知识的生产活动

④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二、主观题(五个大题,共计40分)

41.[2015课标Ⅰ]纪录片《记住乡愁》于2015年元旦在央视首播。

该片选取100多个传统村落,围绕中华美德的千百年传承,一集一村落、一村一传奇,采取纪实手法讲述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

有坚守精忠报国、宁死不屈民族气节的,有传承诚信为本、诚实待人村风的,有秉持积善成德、助人为乐精神的,有倡导邻里和睦、守望相助的,有崇尚尊重生命、敬畏自然的……

《记住乡愁》的播出引发社会强烈反响。

古建筑学者将其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立体的教科书,现成的博物馆”,历史学者认为《记住乡愁》呈现了一幅生动的乡村历史画卷,民俗学者从节目中看到了一个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石”,社会学者强调汲取传统乡村社会治理的智慧和经验……

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不同学者从《记住乡愁》中获得不同感受的原因。

(8分)

 

42.[2015山东文综,42]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法律的权威在于法之必行。

材料 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有了法律的规范和引导。

但实践发展永无止境,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永无止境。

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只有把“纸面上的法”真正落实为“行动中的法”,才能切实推进法治国家建设进程。

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分析材料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8分)

 

43.高考历来牵动着亿万中国人的心,受到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使高考又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此次改革将在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等方面作出探索。

同学们对外语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争议最大。

赞成者认为:

“现在高中学习的现实就是我们的学业负担太重,一年多考将使高考集中考试的科目减少一门,减轻我们的学业负担。

”……

担忧者认为:

“一年多考会使我们轻视英语,弱化英语学习,不利于我们的全面发展。

请用探索世界的有关知识分析双方观点的合理性。

(8分)

 

44.(江西重点中学协作体2014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材料黄炎培在重庆出版《民主化的机关管理》一书,说道:

民主是天性,是自由的具体化;保障自由要靠制度建设。

毛泽东:

民主“看来似乎是目的,实际上只是一种手段。

”1949年8月29日,黄氏致函毛泽东,提出他对“民主集中制”的看法:

“各方都倾心接受民主集中制,我意此时急须将这一名词做一番具体的说明,否则万一发生两种不同的措施,一方以为我是民主,而一方以为是集中。

”黄氏仍然希望给“民主集中制”这个新事物套上“制度建设”的马辔。

但黄氏的意见,没有得到响应。

结合材料,运用追求真理的知识谈谈你对毛泽东与黄炎培关于民主的认识。

(8分)

 

45.(2014山东,42,8分)文化是不同国家和民族沟通心灵和情感的桥梁纽带。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把握并顺应国际传播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用对象国资源,充分考虑其文化传统、消费习惯、审美标准,推出了越来越多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精品。

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是如何处理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的。

(8分)

 

邹平一中2015级高二上学期第四次阶段性测试政治试题

参考答案

1-5DCBCC6-10DDCBD11-15CBDDD

16-20ADCCC21-25BBABC26-30CCDDB

31-35BBCAC36-40CDDDB

4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认识受到主体状况、客体状况以及认识条件的制约。

(4分)不同学者在知识背景、兴趣爱好、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2分)纪录片涉及传统村落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村规民约、民风民俗、社会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导致不同学者感受的差异性。

(2分)

42.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提供了法律的规范和引导,体现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2)实践发展永无止境,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永无止境,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时间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无限发展的,决定了认识具有无限性;

(4)必须把“纸面上的法”落实为“行动中的法”,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43.赞成者:

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一年多考,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

(2分)规律具有普遍性、客观性,改革要必须尊重学习规律,按照学习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2分)

担忧者:

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一年多考的实行,要坚持正确意识的指导。

(2分)在客观规律面前,人要在正确认识和把握学习规律的基础上,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否则适得其反(2分)

44.

(1)由于受不同的立场、观点

、方法、知识构成等主客观因素,人们对同一对象往往有不同的认识,因而毛、黄对民主的认识有差异。

(2分)

(2)真理是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设计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