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方面的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974934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文化方面的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企业文化方面的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企业文化方面的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企业文化方面的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企业文化方面的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企业文化方面的书.docx

《企业文化方面的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文化方面的书.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企业文化方面的书.docx

企业文化方面的书

企业文化方面的书

【篇一:

企业文化教材】

第十章企业文化

本章重点、难点:

关键词:

第一节企业文化概述

一、企业文化的含义和形成

(一)什么是文化

“文化”(culture)一词来源于拉丁文,愿意有耕作、培养、教育、发展、尊重的意思。

在中国古代,文化是指“文治教化”。

“文化”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西汉时期刘向的《说苑》中,原文为:

“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

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不过这里的“文化”一词与现代意义上的“文化”含义不同。

《辞海》对文化的解释是:

“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事件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

”文化是一个内涵深邃、外延宽广的概念,既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也有宏观与微观之别。

从广义去理解,人类有史以来,凡是与人的思想、行为及人工制品相联系的都是文化;从狭义去理解,文化特指精神产品及行为方式。

从宏观上看,文化可以指民族的、宗教的、社会的;从微观上看,它又可以指社会中的某一特定群体,如家庭、校园、企业等。

(二)企业文化概念的界定

依据上述对企业文化属性的分析,界定企业文化显然不可能从宏观的角度去界定,因为企业只是社会的一个细胞,企业文化只能是一种微观的社会亚文化。

但是,企业文化到底以广义和狭义为基础,还是以狭义的文化为基础,就值得研究了。

既然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那么,严格地讲,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微观文化现象,无疑也应有广义企业文化和狭义企业文化之别。

从广义来说,它既包括一个企业的物质,即有形的“显文化”或“硬文化”,也包括一个企业的精神文化,即无形的“隐文化”或“软文化”,如生产经营的环境、设备和产

品,企业的组织结构和各种规章制度,企业的经营理念与风格,群体沟通的方式、相互制约的规范,企业员工的共同价值观念、历史传统、办事准则等,都包含在广义企业文化之内。

从狭义来说,企业文化只包括精神与行为层面的文化。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尽管这些管理学者对企业文化(公司文化)的表述不尽一致,但基本上是从狭义的角度界定企业文化的内涵的。

综合上述理解,我们对企业文化作如下表述:

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大文化环境影响下,经过企业领导者的长期倡导和全体员工的积极认同、实践与创造所形成的整体价值观念、信仰追求、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经营特色、管理风格以及传统和习惯的总和。

(三)企业文化的形成

由此可见,企业文化的理论最早出现于美国,而其作为一种主流的管理思想则最早出现于日本。

作为管理哲学的企业文化,它是管理实践的结晶,又是管理科学的发展,其基点是以人为本。

它强调管理以人为中心,充分尊重员工的价值,重视人的需求的多样性,运用共同的价值观、信念、和谐的人际关系、积极进取的企业精神等文化观念,来营造整体的企业人生,使管理从技术上升为艺术。

二、企业文化的主要特征

企业文化的内容是极为丰富的,而不同企业的企业文化又是千差万别的。

但经过科学的抽象概括,我们不难在这千差万别之中找出共同的普遍性因素。

具体说来,我们可以将企业文化的本质特征归纳为几个方面。

(一)人本性和社会性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哲学,是以人为中心的,这也是企业文化与传统的以物为中心的管理思想的根本区别。

工业文明是诞生于西方的,企业管理的传统思想带有浓厚的西方科学主义色彩。

这样的管理把企业看做单纯的经济组织,把生产过程看作单纯的物的运作过程,管理的主要对象是物,人被看作物(机器、产品)的附属品。

这其中的见物不见人的片面性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成为阻碍企业进步的桎梏,而企业文化理论这一充满东方人文色彩的管理哲学应运而生,有效地弥合了西方传统管理思想中的先天不足。

所谓企业文化的人本性,就是从企业文化的角度来看,企业内外一切活动都应是以人为中心的。

从企业内部来看,企业不应是单纯地制造产品、追求利润的机器,员工不应是这部机器上的部件;企业应该是使员工能够发挥聪明才智,实现事业追求,和睦相处、舒畅生活的大家庭。

从企业外部看,

企业与社会不应该单纯是商品交换关系,企业生产经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的需要,是为了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

但同时,企业文化是企业作为一个社会群体的存在样式,企业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机构或生产机构,不是个人的简单集合。

企业是一个社会组织,是现代社会的一种社区类型。

企业对员工来说,不仅是工作环境,而且是生活环境、交往环境。

企业不光为员工提供了谋生手段,同时为员工提供了人生舞台,提供了满足多种需求的条件。

因此,企业文化必然是社会性的。

(三)集体性和个异性

企业文化是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将自己的价值观、规范和制度积淀下来形成的。

这不是哪个企业成员或哪一部分人所能完成得了的一个长期的过程。

企业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经营理念、行为规范、规章制度等都必须是由企业内部的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和遵守的。

企业文化是依靠一个企业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才建立和完善起来的,所以说,企业文化具有集体性。

许多企业管理理论,往往总是试图寻找一种适合于一切情况的企业运行模式。

这种“共性”化的管理模式尽管在今后也不应完全抛弃,但它的确是以往“一刀切”弊病的原因之一,而企业文化理论则更强调把握企业的个性特征,强调按照企业自身的特点进行有效的管理。

实际上,任何企业都有自己的特殊品质。

从生产设备到经营品种,从生产工艺到经营规模,从规章制度到企业价值观,都各有各的特点。

即使是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也会有不同的文化设施、不同的行为规范和技术工艺流程,所以,每个企业的企业文化都具有其鲜明的个体性、殊异性特色。

任何一般的、空洞的企业文化,都不可能有持久、强大的生命力。

(七)规范性和发展性

企业文化是由企业内部全体成员所创造出来的,企业文化具有整合功能。

这就要求企业内个人的思想行为——至少与企业利益密切相关的思想和行为应当符合企业的共同价值观,与企业文化认同一致。

当企业员工的思想行为与企业文化发生矛盾时,应当服从企业整体文化的规范要求,在这一规范下,企业力图使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统一起来。

从这个角度讲,企业文化是无形的“制度”,是不能朝令夕改的“规范”。

但是任何企业都是置身于一定时空环境之中的,受时代精神感染,而又服务于社会环境。

因此,它的生成与发展,它的内容与形式,都必须要受到一定时代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社会结构、文化、风尚等的制约。

由后者众多因子构成的时代精神在企业文化中反映出来,即构成了企业文化的与时俱进的发展特征。

企业文化是时代的产物,又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时地演化着自己的形态。

一方面,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企业文化;另一方面,同一个企业在不同时代,其文化也有不同特点。

每一个时代的企业文化都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期的特点和风貌,反映了它们产生的经济和政治条件。

随着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日益深入,市场经济日益完善,科学发展已经成为我国企业的主旋律。

可见,发展规律指导着企业文化推成出新,企业文化的变化也反映着发展规律。

(九)民族性

所谓民族,就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区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在世界文化体系中,由于民族区域生态环境不同,文化积累和传播不同,社会和经济生活不同,处于不同民族群体之中的人们,由于共同参与一种文化制度,共享一种文化制度,久而久之,形成了一个民族的人们共同的精神形态上的特点,如特定的民族心理、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伦理道德、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等,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

任何工厂、商店等,都是一定国家、一定民族的生产经营单位。

因此,任何企业文化,从一定意义上说,都必定是某一民族文化的微观(经营单位)的表现形式。

因此,民族性、国民性,也就成为企业文化必然具备的一个重要特征。

首先,民族文化教育是企业文化的根。

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企业,其文化往往都以自己的民族文化作为根源。

尽管它要吸收世界各国文化、各国企业文化,丰富、发展自己,但是其根(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积淀)还是本民族的。

其次,企业文化体现民族文化的特色。

美国企业“追求不可动摇的事实”的文化观念,日本企业的礼教习俗、家族风尚等等,都深深地打上了他们民族文化的印记。

第三,企业文化的发展往往从民族文化中吸取营养。

一个民族的民族心理、风俗习惯、宗教信仰、道德风尚、伦理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生活准则等等,往往成为企业文化发育的营养基。

例如,日本的“公司精神”——“诚”、“和”、“开拓者精神”等等,就是在激烈的商品竞争背景下,吸取日本文化的拼搏精神而生成的

三、企业文化的结构

组织文化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当然是由不同的要素组成。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迪尔和肯尼迪把企业文化整个理论系统概述为5个要素,即企业环境、价值观、英雄人物、文化仪式和文化网络。

企业环境是指企业的性质、企业的经营方向、外部环境、企业的社会形象、与外界的联系等方面。

它往往决定企业的行为。

价值观是指企业内成员对

【篇二:

关于企业文化的图书扫描】

关于企业文化的图书扫描

林坚

我国有关企业文化的出版物,包括译著、论著、经验总结性专著、文集、案例等,已有数百种,有一百多家出版社参与其事。

在这数百种书籍中,确实有可圈可点的实践总结,确实有真知灼见的理论创新,确实有值得珍藏的历史资料,但是毋庸讳言,也不乏许多重复、粗浅的内容,或直接译自外文而不言其来自外域,或摘录转引而不言其为转引,或只述其皮毛。

更有甚者,有些书,从体例框架,到行文内容,都可看出“皆有所本”,却隐其所本,这是值得警惕的一个现象。

我们试对国内出版的有关企业文化的图书做一番粗略的扫描,不可能面面俱到,无一遗漏,这是要特别说明的,只是大致描绘出一个轮廓,这也就是本文的目的。

一、引进国外著作

企业文化是“舶来品”,一开始是通过翻译、引进国外有关著作而传入企业文化理论的。

20世纪80年代,有一批专家学者花大量精力对世界各国企业文化的状况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得出自己的结论。

同时,一些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的企业家,也认真总结自己的实际经验,为企业文化理论的建设贡献了力量。

世界上许多国家出版了大量企业文化理论著作及企业家的经验总结,其中不少成为畅销书,后来又陆续出版了一些有影响的论著。

下面列出一些有代表性和有影响的著作,大都被译成中文在中国出版:

(11)松下幸之助:

《实践经营哲学》,php(和平、幸福、繁荣)研究所(1978);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12)柳田邦男:

《企业活力的奥秘》,日本讲谈社,1986;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

(17)[日]进藤贞和(三菱电机公司名誉会长):

《人的活力——经营之舟远航的风帆》;电子工业出版社,1989。

(19)e.海能(e.heinen,德国慕尼黑大学教授):

《企业文化——理论和实践的展望》,(1987);知识出版社,1990。

(24)[美]德拉蒙德:

《微软帝国叛逆:

解读微软企业文化——冲突中求生》;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暂且列出这些。

这些著作可谓国外企业文化理论和实践结晶的代表。

沙因、范麦内恩、里蒂和芳克豪都认为企业文化是在企业中寻求生存的竞争“原则”,是新员工要被企业录用必须掌握的“内在规则”。

近年来还不断有国外企业经营管理的著作被引进国内,其中很多涉及企业文化方面的内容。

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经济成为时代潮流,知识管理已成为管理的重要内容和主要形式。

当前的企业管理已经进入知识化和全球化的阶段,持续成长成为管理的目标。

知识管理的兴起带来了管理模式的创新和革命。

企业知识管理与企业文化密切相关。

企业文化也发生深刻的变化。

“建立一种在框架下实现自由和责任的文化”,“这种文化中的人们自律性高,愿意全力担负责任”。

“实现跨越的公司建立了一贯制度,但他们也给予员工制度框架下的自由和责任。

他们聘用严于自律无需管理的人,公司只需管理系统,而不需管理这些人。

“每个人都想成为最好的,但大多数组织缺乏纪律,不了解自己,不清楚自己的最大优势是什么,凭借什么把潜力变成现实。

他们缺乏严格的训练有素的文化来规范自己。

”“大多数公司建立官僚制度来管理小部分较差的员工,反倒排挤优秀的员工。

随着较差员工比重的增加,公司需要更多的官僚制度弥补员工能力和纪律的欠缺,因而排挤掉更多的优秀员工。

”“有一种办法可以遏制这种螺旋式的恶性发展,即避免官僚主义和等级制度,取而代之以训练有素的文化。

”“官僚主义文化源于补偿员工能力和训练有素的文化的缺乏,而能力和训练有素的文化的缺乏源于用人不当。

“训练有素的文化具有双重性。

一方面,需要人们遵守一贯制度,但另一方面。

它给人们制度框架下的自由和责任。

”[6]

知识管理的兴起,为企业文化注入了新的血液,赋予了更强的生命力。

企业文化需要培育和训练,这是一个系统工程。

二、我国出版的企业文化经验总结及案例著作

国内出版企业文化的著作,最早是经验总结及案例之类。

略列如下:

(1)《中国企业精神大全》,职工教育出版社,1988。

(2)范英,王荣武主编.改革中的新型企业——白云山制药厂.人民出版社,1988

(3)松涛主编.沂蒙山下创新路.济南:

山东文艺出版社,1989

(4)于光远主编,丘亮辉、罗长海副主编:

《企业文化研究(第一卷)》,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5)吴秉元,黄钦若等主编.铁路企业文化建设,中国铁道出版社,1990

(6)侯定和主编.煤炭企业文化建设.北京:

煤炭工业出版社,1991

(7)胡福明,李少宇主编.长虹之路.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

(8)(大连企业文化研究会)钟祥斌主编.现代企业文化纪实.大连大学出版社,1991

(9)关升兰主编.山东企业文化.北京:

华龄出版社,1991

(10)王伟主编北京牡丹电子集团公司企业文化研究.人民出版社,1993

(11)重庆商学院经济文化中心编.文化力——经济力:

长岭炼油化工企业文化模式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1993

(12)彭绍辉,杨钦泉,张广宇主编.建设企业命运共同体(广州钢铁有限公司).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13)廖树林,向翔,冯德辅主编.企业文化建设理论及其在云南的实践.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

(14)市场经济与企业文化一一93?

中国企业文化节企业文化建设研讨会优秀论文选,中国工人出版社,1994

(15)姜学敏等:

山东企业文化建设.人民出版社1998

(16)吕福来,李笋.现代金融企业文化.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17)东方航空公司.东航企业文化论辑.中国民航出版社,1999

(18)贾轸主编.江苏企业文化年鉴.江苏文艺出版社,1999

(19)贾乃新,于翠萍.塑造国有企业腾飞的文化——当代石油企业文化思考与探索.石油大学出版社,2000

(20)中建一局五公司.建设具有自身特色企业文化——鲁班文化:

中建一局五公司2000年论文集.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0

(21)上海市企业文化研究会编.面向21世纪的企业文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

(22)肖先治.迈向新世纪的贵州企业文化.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

(23)屈干臣主编.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学习、研究与实际论文集.广东旅游出版社,2000

(24)孙俊岭.企业文化与银行管理.开封:

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

(25)李立涛.电信企业文化.北京: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1

(26)谈风奎.中国航天文化.广州: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27)张爱国.中国烟草企业文化.合肥:

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

(28)颜建军,胡泳.海尔中国造.海口:

海南出版社,2001

(29)刘永好,黄宏生,鲁冠球.总裁的智慧.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30)吴野,张家钊.道与人生——薛永新和恩威公司企业文化精神.成都:

巴蜀书社,2002

(31)李柏松等编《企业文化修炼案例》

(32)华锐主编《21世纪中国企业文化实践与探索丛书》;

(33)刘光明编中外企业文化案例》、

(34)李笑天总编:

《中国企业文化建设优秀案例丛书》;

(35)祝慧烨主编:

《发现企业文化前沿地带》,企业管理出版社,2003;

(36)莫少昆、梅霖主编《百家企业文化工程丛书》,中信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005。

三、有关企业文化的理论著作和教材

20年代80年代末,出版了一些有关企业文化的书籍。

如邹广严主编《管理之魂——企业文化理论与实践》;尹元玄主编《企业精神塑造论》;郝镇华著《企业文化论》;路英民主编《企业文化探索》;上海产业社会学研究会编《闪光的企业精神》;以《企业文化概论》为名的就有几本(分别由张宗源、黎永泰,袁礼周、孙红涛,魏承思主编)。

90年代,中国出版的有关企业文化的书籍蔚为大观。

如著名经济学家历以宁主编的“企业文化丛书”;杨宗兰、荣德邻主编的“企业文化丛书”。

罗长海最先提出创立“企业文化学”这门学科,撰著了《企业文化学》一书(1991年初版,1999年修订)。

还有张大中、孟凡弛、徐文中主编的《企业文化大辞典》;王进主编的《中国社会主义企业文化概论》;罗长海、黄关从、仇润林主编的《企业文化探索》;张德、刘冀生著的《中国企业文化——现在与未来》;魏民洲主编的《中国企业文化小辞库》;刘光明著的《企业文化》;范国兰著的《走

【篇三:

企业文化建设书】

烟台鼎鸿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企业文化建设方案

常说:

三流的企业用“制度”留人,二流的企业用“工资”留人,一流的企业用“文化”留人。

文化需要长期的积累,关键在于层层的传递。

企业文化是一群人共同生活的方式,它是共同认可价值观的体现。

文化本身并不是为企业利润服务的,但客观上讲,良好的企业文化,会提升员工的凝聚力、归属感,从而激发个人的潜能,提升企业业绩。

一个组织的文化之所以伟大,不在于这个组织提出了多少漂亮的口号,而在于这个组织是否长期坚持了一些基本的价值观,把他们渗透到整个组织当中,形成组织成员共同的心理契约,从而自然而然地规范成员的言行。

我们把鼎鸿企业文化建设分为物质层面文化和精神层面文化。

一、物质层:

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

1、打造企业品牌形象

强化品牌意识,突出品牌特色,努力提升鼎鸿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政府、监管机构、同业、客户、广大员工和社会舆论中的公信力和美誉度。

{1}企业环境:

企业内部各部门标识牌、员工胸牌、办公用品。

{2}明显的公司标识。

设计让人印象深刻的标语。

必须是要求每

一位员工必须具备的工作作风。

{3}服装服饰:

员工制服。

{4}陈列展示:

公司公告栏增加企业文化宣传公告栏。

允许部门

自己设计有部门特色的陈列品,评选最有特色的创意奖。

2、统一视觉形象

完善和修订鼎鸿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视觉识别管理手册{1}统一员工制服、胸卡。

{2}增加文化告示栏。

如:

新员工照片展示与自我介绍,每月生日的员工照片,公司活动的照片,全体员工的照片等。

3、规范各类应用要素

办公事务类、会议事务类、公关事务类以及奖励事务类的外观形象和物品按计划、分步骤统一。

更好地规范使用oa系统。

4、加强文化阵地建设

挖掘和整合公司文化教育资源,在充分利用好现有文化设施的基础上,根据企业文化建设需要,本着量力而行原则,有计划、有重点地调整、补充、完善一批文化设施和文化阵地。

如:

成立公司图书馆、定期举办拔河比赛、羽毛球比赛等。

5、关怀社会

尽到企业公民的责任,部分回馈社会,多参加公益活动,扩大企业知名度与美誉度。

而员工个人也会不断地培养对企业和社会责任心,如:

每半年(季度)举行客户联谊会。

6、亲情文化

(1)部门组织员工周末聚餐;公司庆典活动及某些节日福利发放等;每年春节或感恩节或母亲节,公司为员工家人寄上一封《感

谢信》,以感谢他们的支持;员工遇到结婚、生子等重大日子,公司会送上贺礼。

(2)员工生日:

oa系统提醒祝福;每月生日员工照片贴于公告栏;制作“员工生日礼品——心连心生日纪念相册”。

将企业的文化、领导的关怀(题词)、上司的激励(评语)、同事的祝福(留言)、历史的瞬间(难忘的场景)、工作的写真(工作照)统统的汇集在一本小小的相册上,员工每当翻开相册看照片时,领导的关怀、上司的激励历历在目,一种被重视和被关怀的感觉会油然而生,充分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和对企业的情感。

二、制度层是制约和规范

1、制度建设

现有规章制度的规范完善、整合优化和创新提升。

{1}加强员工沟通:

定期组织部门会议;全体员工大会;直接

主管与员工谈话等。

{2}及时到位宣讲教育、普及培训和贯彻执行。

新员工进行入职

培训,让其尽快地认识并认同企业文化。

{3}建立规章制度跟踪反馈、调整评价和考核奖惩机制。

设立流

动红旗:

放置于每月业绩优秀的部门。

{4}对绩效优者,给予一定额度地激励。

如:

销售业绩好的员工,

可以让其父母免费来杭做一次体检或旅游一次;业绩好的团队,可以有活动经费奖励等。

{5}加强员工行为守则教育,了解岗位合规要求,自觉遵守法律

法规和内部规章。

对不符合公司规范的行为要制止,通报批

评,或惩罚,计入员工考核记录中。

{6}进一步完善激励制度,如开设明星墙:

销售各部门排名展示、

优秀销售员照片;业绩优异者,公司管理层与之面谈,培训学习卡免费使用一次。

{7}加强企业领导层的管理。

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加强自身学习,

学会分享,多与部门员工沟通。

比如:

我建议:

开设管理层意见箱或是邮箱,员工以书面形式提出对公司各方面的改善建议。

{8}畅所欲言:

保密的双向沟通渠道,对真实的问题进行评论,

建议或投诉.如总经理座谈会:

定期召开的“开放”座谈会,问题会在当场得到答复,7日内对有关问题的处理结果予以反馈。

三、精神层:

是核心和灵魂,让员工有成就感和归属感,让客户信赖,应该有意识在员工中提倡和培养优秀的价值观。

1、发布理念,动员员工

发布鼎鸿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文化核心理念体系,包括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等。

利用行公司网站,公司招聘参展,客户拜访等多种有效渠道,加大企业文化核心理念的宣传力度,使企业文化核心理念广为人知、深入人心。

同时,也在不断地强化员工对企业文化的理解。

(1)开设企业文化为内训课程之一,推广培训工作。

(2)制作公司文化宣传小册子。

(3)公司明信片:

通过员工寄送,加大宣传力度。

2、多方并举,强化教育

(1)“张贴法”,把企业文化核心理念内容书写上墙、制成条匾

做成桌牌等,放置办公场所;

(2)“文娱法”,开展读书活动和知识竞赛等;(3)“榜样法”,组织开展以践行企业文化核心理念为内容的评先树典型活动;(4)“灌输法”,组织员工学习或谈心;(5)“自我教育法”,使员工开动脑筋、寻找差距等。

3、开展以企业文化核心理念为主题的活动

{1}鼓励员工多读励志或专业书,写读后感,发表公司网站,

可获得一定数额购书券。

{2}员工结束公司安排地培训课程后,认真填写《培训效果

评估》表,并写下心得或组织分享会。

{3}经常组织反映员工实践企业文化核心理念、展现精神风

貌的文体活动或演讲比赛;如组织销售部门团体对抗

篮球赛,全公司员工登山、羽毛球比赛等。

{4}鼓励员工自行开展的践行企业文化核心理念的活动,有

共同爱好的员工成立各种俱乐部,对有人气且良好收

效的活动,公司给予一定的赞助等。

四、总结

总之,企业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是公司领导和员工的共同使命,在文化建设实施过程中,各部门都应积极参与并承担责任。

文化从上面来,到下面去,要达到心与心之间的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其它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