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13试验段施工总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970860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AC13试验段施工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AC13试验段施工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AC13试验段施工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AC13试验段施工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AC13试验段施工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AC13试验段施工总结.docx

《AC13试验段施工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C13试验段施工总结.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AC13试验段施工总结.docx

AC13试验段施工总结

省道324线(S211至陇海铁路立交)段改建工程

(桩号:

K164+200-K168+800、ZK0+000-ZK1+519.622)

 

AC-13改性沥青

混凝土上面层试验段施工总结

 

周口龙兴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省道324线(S211至陇海铁路立交)段LHLJ-S1标项目部

二O一五年十月九日

AC-13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试验总结报审表

(编号:

)F—Ⅰ—1

合同号:

LHLJ-S1项目名称:

省道324线(S211至陇海铁路立交)段改建工程

作业组(队):

路面施工一队试验段桩号:

ZK1300-ZK1519.622

实施路段:

ZK1300-ZK1519.622施工单位:

周口龙行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致(驻地监理工程师)郑凤明先生:

ZK1300-ZK1519.622段上面层试验段总结工作已经完成,经检测均符合规范和合同要求,现上报AC-13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试验段总结有关资料(见附件),请予审查和批准。

附件:

1.松铺厚度

2.高程测量记录表

3.AC-13改性沥青下面层配合比

4.试验段施工技术及施工工艺总结

承包商:

日期:

项目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

 

项目监理工程师:

日期

驻地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

 

驻地监理工程师:

日期:

承包商呈报三份,审批后项目监理工程师和驻地监理工程师办公室各留一份,返回承包商一份。

AC-13沥青混凝土上面层试验段施工总结

我项目部在业主、总监及驻地监理工程师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通过我部的充分准备,经监理人员的批准,于2015年10月8日顺利完成了沥青混凝土上面层试验段的铺筑。

在施工过程中我部严格按照上报的试验段施工方案组织施工,成功取得了满足规范要求和施工要求相应的能指导大面积施工的各种技术参数和压实机械、人员的合理组合方式,作为今后大面积现场施工的依据。

上面层试验段施工总结如下:

一、试验段施工基本情况

施工日期:

2015年10月8日;施工段落:

ZK1+300-ZK1+519.622;总长219.6m,路面宽度14m,结构层厚度4cm;总面积约3074.4㎡;生产沥青混合料总量310吨。

二、试验段的施工过程及控制

一)、施工准备

1、下承层报验

我标段在沥青混凝土上面层施工前,对下面层进行了报验工作,检测了高程、横坡、平整度、宽度等技术指标,经检测各项指标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可以进行上面层的施工。

2、施工测量

沥青混凝土上面层铺筑前,对路线中桩及边桩每20m一个断面进行恢复,每断面左、中、右三点进行标高测量,作好记录并计算结果,作为铺筑的依据。

根据路面铺筑宽度14m,由测量人员按边桩位置用百米绳拉出边线后撒白灰线,作为宽度控制线。

施工过程中,按每断面左、中、右三点测量下承层高程、松铺高程、压实后高程,确定实际施工的松铺系数。

3、配合比

根据工程咨询方实验,结合我标段的具体实际情况,确定沥青混凝土上面层生产配合比.

4、后场准备

我标段采用山东振华LB4000型拌和机,设计总拌和能力为320T/h,属于间歇式拌和机,具有防止粉尘飞扬散失的密封性能和二次除尘设备,并有检测拌和温度的装置。

在拌和过程中,拌和设备能逐盘打印沥青及各种矿料的用量和拌和温度。

拌和机启动前拉动信号,使各岗位人员就位,相互保持联系,确认准备就绪时合上电闸。

对各组成部分的启动,按料流方向进行,待各部分空运转片刻,确认工作良好时开始上料,进行负荷运转。

5、前场准备

将已洒布好的粘层表面上清扫干净,清扫方法采用吹风机清扫,必要时采用铁刷扫地机配合吹风机进行清扫。

以使其相互连接紧密。

摊铺、压实设备就位,并对其各项性能进行检修和维护,以确保施工中的正常使用。

对摊铺机熨平板加热至100℃以上,并根据摊铺宽度、松铺系数调整熨平板宽度、仰角,垫好垫块调试好摊铺机。

采用平衡梁控制摊铺厚度、平整度。

二)、施工过程

1、混合料的拌合与出场

严格按照生产配合比进行拌合。

拌合工艺按照矿料干拌→加沥青→加矿粉→混合料拌合四个步骤进行。

拌和机由计算机自动控制混合料的配比、拌和时间、拌和温度等数据。

每锅拌和时间为40~50s,沥青加热温度控制在160℃~165℃之间,矿料加热温度控制在175~185℃,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控制在170℃~185℃,整个拌和过程拌和均匀。

拌和站设质检组,负责混合料的拌和质量,进行拌和质量的直观检查和质量测试,每班抽样进行沥青混合料的性能、矿料的级配组成和沥青用量检验,作好详细检验记录,以确保沥青混合料的出厂质量。

出厂的混合料均匀、无花白料、无离析、无结团结块,无沥青发焦现象,各项技术指标经检测合格后,由现场质检员出具出厂合格证,不合要求的混合料坚决不出厂。

出厂的沥青混合料要逐车用地磅称重,并按试验方法测量运料车中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温度控制在170~180℃之间;签发一式三份的出料单,一份存拌和厂,一份交摊铺现场,一份交司机。

2、混合料的运输

根据拌和机的生产能力、摊铺速度和运距(约13km)综合考虑,我标段采用20辆30t自卸汽车运输沥青混合料,并对运输车进行编号。

在装沥青混合料之前,先将车厢清扫干净,同时为防止沥青与车厢板粘结,车厢侧板和底板涂一层洗衣粉的水溶液,但不得有余液积聚在车厢底部。

拌和机向运料车内放料时,车辆装料分3次装料,第一次靠车厢前部,第二次靠车厢后部,第三次靠车厢中部。

每次装料高度不超过车厢板高度,减少混合料堆高离析。

运输过程中,为防止热量散失和防尘,使用防尘保温布和棉被将混合料覆盖,车槽四角密封坚固。

运输中尽量避免急刹车,以防沥青混合料离析。

运料车的行驶速度控制在30km/h之内。

开始摊铺时在现场等候的卸料车不少于4辆。

卸料过程中,运输车在摊铺机前10~30cm处停车,防止汽车的后轮碰撞摊铺机,运输车应挂空挡,靠摊铺机推动前进。

料车卸料时应分两次进行卸料,第一次卸料斗起升高度为其总起升高度的一半,第二次将随着摊铺机的不断摊铺前进,配合摊铺机逐渐起升料斗进行卸料。

沥青混合料运至摊铺地点后应凭运料单及出厂合格证接收,设置专人观测记录运至现场的混合料质量,检测温度,不合格的混合料不得铺筑。

混合料运输到现场的温度不低于165℃。

3、混合料的摊铺

我标段采用两台沃尔沃ABG423、沃尔沃ABG8820摊铺机摊铺,施工前将摊铺机的各项性能状态由操作手依据实际调整到最佳状态,夯锤级别定为3级,夯锤频率8次/秒。

摊铺机的行走速度控制在2.0m/min,并均匀、连续不间断地摊铺。

运料车卸料时由专人指挥,在距摊铺机10~30cm左右时停车、起斗卸料,严禁撞击摊铺机。

卸料过程中除下坡时稍点刹车以防“溜车”外,其它地段运料车挂空挡,靠摊铺机推动前进,卸料完毕放斗后驶离现场;摊铺机行走前先“闷料”预热,且要保持摊铺机螺旋内的混合料不少于2/3高度,以防混合料离析。

摊铺机的收料斗尽量开大,保证向后部供料充足,也不要使收料斗送空或频繁卷斗,以免粗料集中进入斗底造成混合料离析。

路面两侧由人工进行处理,两侧混合料宜稍高出摊铺面。

沥青混合料摊铺过程中随时检查其宽度、厚度、平整度、路拱,对不合格之处及时进行调整。

沥青混合料摊铺过程中随时检查摊铺温度,摊铺温度控制在160~165℃。

4、混合料的碾压

选择合理的压路机组合方式,以达到最佳碾压效果。

我部采用前钢轮后胶轮的组合方式进行碾压工序。

压实程序为初压、复压、终压(包括成型)三个阶段。

压实过程中,压路机以慢而均匀的速度碾压,驱动轮面向摊铺机,碾压的线路及方向保持一致,并遵循从外侧向中心、从低向高的碾压原则。

①初压紧随摊铺机后碾压,采用钢轮静压1遍。

并保持较短的初压区长度,以尽快使表面压实,减少热量散失。

初压温度不低于150℃。

碾压速度为1.5~2.5km/h。

②复压紧跟在初压后进行,且不得停顿。

压路机组合方式同初压,钢轮开启振动,碾压2遍。

压路机碾压段的总长度缩短至60~80m。

复压温度控制在120~135℃。

碾压速度为2~3km/h。

③终压紧跟在复压后进行,采用胶轮压路机静压2遍,以达到要求压实度,并无明显轮迹为准。

终压温度控制在100~115℃。

碾压终了的温度不低于90℃。

碾压速度为3~4km/h。

三、试验段确定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数据

1、通过试验段施工,验证了沥青混凝土上面层施工方法、施工人员及机械的配备比较合理,在以后大面积施工中按此执行。

2、试验段结果确定混合料松铺系数为1.2。

3、确定了摊铺机摊铺方法,即摊铺机的行进速度宜控制在2.0m/min。

摊铺速度根据拌和机的产量,施工机械配套情况及摊铺层厚度、宽度按下式计算:

V=100Q·C/(60b·h·r)

式中:

V——摊铺速度(m/min);

r——压实成型沥青混合料的密度,2.481t/m3;

Q——拌和机产量,有效拌和能力为260t/h;

b——摊铺宽度,14m;

h——摊铺层压实成型后的平均厚度,4cm;

C——摊铺机的效率系数,根据材料供应,运输能力等配套情况确定,宜为0.8~1.0,选用0.8。

综上所述,经核算摊铺机的行驶速度控制在V=2.0m/min。

以后大面积施工时,根据拌合站生产能力,对摊铺速度做相应调整。

4、确定了碾压组合方式,按照“高温、追随、高频、低幅”的原则,顺序为先边后中、先钢轮后胶轮,碾压组合程序如下:

①2台钢轮紧跟压摊铺机。

②1台胶轮压路机进行终压。

③2台钢轮为1组,一往一返算一遍,边沿重复压一遍,每组碾压3遍。

④1台胶轮收光。

⑤碾压速度:

初压1.5~2.5km/h,复压2~3km/h,终压3~4km/h。

5、沥青混凝土下面层的油石比为5.2%。

通过试验段的现场情况和各种试验检测数据情况来看,该生产配合比及松铺系数和机械设备的组合基本合理,能够满足以后的大面积施工作业。

四、试验段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试验段严格按照上报施工方案。

五、结论

通过试验段的施工,为我们今后大面积施工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数据。

经过试验检测结果显示,各项技术要求和指标均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从而证明本试验段的机械组合、人员配置满足施工条件及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