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970657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6.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8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8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8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8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8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8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docx

《8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8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docx

8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于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贯串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全部工作,在中国革命的长期艰苦奋斗中形成了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这些立场、观点和方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我们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最根本、最重要的就是深刻领会和掌握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一、实事求是

  

(一)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实事求是一词,原出自《汉书·河间献王传》,指的是一种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

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借用这个古语阐述了如何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正确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的科学态度。

他指出: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1这一阐述,赋予了实事求是以科学的含义和理论的形态。

  实事求是,就是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

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的出发点和根本点就是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在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在毛泽东思想的全部科学原理中,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中最基本、最重要、最核心的一条,因而成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

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基石和根本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的灵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其灵魂就是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实质上是相同的。

“实事”就是“具体情况”,“求是”就是“具体分析”。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用中国语言对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生动概括。

按照毛泽东的阐述,实事求是包括了三个密不可分的环节:

一是“实事”,即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这是毛泽东对人类认识和实践对象的通俗概括。

“实事”的概念,同马克思的“存在”观点、列宁的“物质”观点是一致的,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物质第一性原理。

这就使实事求是包含了彻底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

二是“求”,即我们去研究,这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通俗概括。

它包含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回到社会实践这样两个阶段,而不断地“求”则构成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总规律。

这使实事求是包含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思想。

三是“是”,就是客观事物及其同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这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通俗概括。

坚持以客观事物的固有规律以及同周围事变的联系,作为行动和实践的向导,这就使实事求是包含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思想。

因此,实事求是通俗地概括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成为毛泽东思想的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

  实事求是贯串于毛泽东思想的全部内容。

毛泽东思想是坚持实事求是的产物,它的全部内容都是以实事求是为出发点和根本点的。

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特点出发,在科学地解决中国革命一系列根本问题的基础上形成的,特别是其中关于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理论,最突出地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开拓精神和创新精神。

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正是根据中国无产阶级战斗力很强但人数很少,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绝大多数的特殊国情,坚持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成功地解决了建设一个具有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的艰巨任务。

关于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系统地解决了在农村游击战争环境中,在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情况下,如何建设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具有严格纪律的、同人民群众保持亲密联系的新型人民军队问题,并在长期的武装斗争实践中创立了丰富的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原则,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军事理论作出了极为杰出的贡献。

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正是通过对中国社会阶级关系和政治形势发展变化的科学分析,逐步制定了一整套对敌斗争和统一战线中正确的政策与策略,从而使统一战线成为我们党壮大革命力量、战胜强大敌人的重要法宝。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依据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所创造的经济政治条件,实事求是地制定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开创了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成功地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占世界人口近1/4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中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艰难任务。

此后,毛泽东又根据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和我国的具体实际,提出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形成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思想。

在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方面,毛泽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创立了一整套适合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原则,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文化工作方针,使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成为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和强大的政治优势。

这些都充分说明,实事求是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犹如一条红线贯串于毛泽东思想的全部内容之中。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提出和确立的党的思想路线。

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因而成为党的思想路线的简明概括。

毛泽东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倡导者和创立者。

1929年12月,他在《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中提出了克服主观主义、防止“左”右倾错误的正确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即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去作政治形势的分析和阶级势力的估量,同时注意社会经济的调查和研究,“由此来决定斗争的策略和工作的方法”,初步阐明了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基本思想。

21930年5月,毛泽东发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第一次提出了“思想路线”的概念,并阐述了“共产党人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标志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初步形成。

3但是,毛泽东提出的这一正确的思想路线,当时并没有被全党普遍认识和接受,相反却受到党内“左”倾教条主义者的批评和指责。

长征到达陕北以后,毛泽东更加努力地发愤读书,特别是以极大的精力研究哲学。

1937年7、8月间,毛泽东在延安为抗日军政大学讲授哲学,形成了《实践论》、《矛盾论》两篇重要著作。

这两篇著作“以扫除教条主义思想为主要的目标”4,通俗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和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深刻阐明了正确认识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毛泽东的长期倡导之下,经过1942年至1945年的延安整风,使全党同志从教条主义的蒙蔽中解放出来,真正认识和掌握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大大提高了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水平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自觉性。

正确的思想路线,是制定和贯彻正确的政治路线的基础。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全党的确立,为实现全党在毛泽东思想基础上的高度统一和夺取中国革命的彻底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

历史的实践证明,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所取得的一切胜利,都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的结果。

  

(二)反对本本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最主要的内容和要求,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前提和基础。

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我们党的行动指南,是我们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而不是僵死的教条。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系统地研究中国的历史和现状,深入地分析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具体问题,根据中国的特殊情况和形势的发展变化,制定适合中国特点和时代要求的政治路线与斗争策略。

  一切从实际出发,必须反对和克服本本主义。

一切从实际出发,还是一切从本本出发,反映了实事求是和教条主义两条不同思想路线的根本对立。

马克思主义认为:

“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这些原则不是被应用于自然界和人类历史,而是从它们中抽象出来的;不是自然界和人类去适应原则,而是原则只有在适合于自然界和历史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

”5这就是说,不论在自然界还是在人类社会,都不能从既有的原则出发,而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

中国共产党是在共产国际帮助下建立起来的,它从一开始就坚定地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没有受到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影响。

这是我们党的一个重要特点和优势。

但是,我们却在一个较长的时间里受到共产国际“左”倾教条主义的严重影响和危害,主要是在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盛行着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

这成为妨碍我们党从中国的特殊实际出发,把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主要障碍。

毛泽东曾经尖锐地把“左”倾教条主义称作党内的一种“根深蒂固”的恶习。

因此,冲破教条主义的束缚,成为我们党的一个长期的历史课题。

早在1930年,毛泽东就鲜明地提出了“反对本本主义”的口号。

抗日战争前夕,他又强调应当以“扫除教条主义思想”作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主要目标。

在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严肃地指出:

“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

6在延安整风当中,他又明确指出:

“在我们党内还是教条主义更为危险”,“我们要在党内发动一个启蒙运动,使我们同志的精神从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的蒙蔽中间解放出来”。

7正是由于毛泽东对教条主义的长期斗争和对全党同志的耐心教育,才使我们党真正确立了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的基本立场。

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地解决了共产党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出发点问题,正确地解决了对待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的关系问题,为坚持实事求是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和前提。

  一切从实际出发,必须作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

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以中国的具体国情为基本出发点。

旧中国是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农业大国,能否深刻认识这一国情,乃是认清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

毛泽东认为,由于中国没有经过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中国幼稚的资产阶级没有也不可能象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那样,为我们准备关于社会情况的比较完备的统计资料,甚至连起码的材料都不具备。

“所以我们自己非做搜集材料的工作不可。

”8毛泽东一贯十分重视和积极倡导对社会各方面情况的调查研究。

1920年3月,他就在致友人的一封信中写道,作为中国人,关于“中国”这个地盘内的情形,不可不加以实地的调查和研究。

1926年,他在主持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期间,主编和出版了26种《农民问题丛刊》,其中大部分都是组织农讲所学员在各省农村所作的社会调查。

1927年初,毛泽东到湖南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五县农村作了32天调查,写出了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土地革命战争初期,毛泽东先后作了永新调查、宁冈调查、兴国调查、长冈乡调查、才溪乡调查、寻乌调查等农村调查,为开创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提供了重要依据。

为了推动调查工作的广泛开展,毛泽东鲜明地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口号,强调必须努力做实际调查,才能洗刷唯心精神,防止“左”、右倾错误,使党的工作指导适合于革命斗争的客观实际和形势发展。

9然而,毛泽东的这些正确主张却被党内的“左”倾教条主义者指责为“否认理论否认政治的狭隘的经验论”,受到错误的批评和斗争。

后来,毛泽东在1941年的《农村调查》的序言中曾经回顾了这场争论,写道: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句话,虽然曾经被人讥为‘狭隘经验论’的,我却至今不悔;不但不悔,我仍然坚持没有调查是不可能有发言权的。

”10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毛泽东始终坚持和积极倡导以调查研究作为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根本前提,特别是反复要求党的领导干部努力深入实际作调查研究。

他认为,对于担负领导工作的人来说,有计划地抓住几个城市、几个乡村,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作周密的调查,乃是了解实际情况的最基本的方法。

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对中国国情和中国社会具有最基础的知识。

  一切从实际出发,必须对客观实际采取老老实实的科学态度。

客观实际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切从实际出发,首先就要尊重客观实际,忠实于客观实际,绝不能带有任何主观随意性;客观实际是在普遍联系中存在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就必须综合事实的全部情况,全面地看问题,绝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客观实际都存在现象和本质的对立统一,一切从实际出发,就必须采取科学的分析方法,透过现象看本质,绝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客观实际始终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一切从实际出发,就要对客观事物作动态的考察,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绝不能以静止的僵化的观点看问题。

毛泽东认为,要做到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就不能只凭主观想象,只凭一时热情,只凭死的书本,而要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依据,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

他严肃地批评党内一些“左”倾教条主义者,“下车依始”,就哇喇哇喇地发议论,提意见,这也批评,那也指责,其实这种人十个有十个要失败。

因为这种议论或批评,没有经过周密调查,不过是无知妄说。

我们党吃这种所谓“钦差大臣”的亏,是不可胜数的。

他认为,那种不注意客观实际的研究,忽视客观事物的存在,把感想当政策,仅凭“想当然”在那里发号施令的错误做法,是一种“反科学的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主观主义的方法,是共产党的大敌,是工人阶级的大敌,是人民的大敌,是民族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

大敌当前,我们有打倒它的必要。

”11

  (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这是实事求是的又一基本内容和要求。

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理论指导,决不是因为马克思、列宁这些人是什么“先哲”,也不是因为这些理论是什么神秘的灵丹妙药,而是因为中国革命的斗争实践需要马克思列宁主义。

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末,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

毛泽东反复强调,我们学习和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是要从中找到解决中国革命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以指导我们的斗争实践,并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中推进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贯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同各国实际相结合及其在各国实践中的运用和发展。

恩格斯曾指出:

“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

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12列宁也曾指出:

“我们深信:

它只是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社会主义者如果不愿意落后于实际生活,就应当在各方面把这门科学向前推进。

”13毛泽东则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理论和实际相统一,提高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高度,把它作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

”14毛泽东认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成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是因为它是在研究了广泛的真实生活和革命经验基础上得出的关于一般规律的结论。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战斗力,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

马克思主义的客观真理性和伟大力量,只有在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才能充分显现出来。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对于如何处理理论和实际的关系,存在着两种错误倾向:

一种是从书本知识出发,轻视实际的教条主义;一种是从狭隘经验出发,轻视理论的经验主义。

这两种错误倾向虽然出发点有所不同,但在本质上都表现了主观主义的思想方法,都是以主观与客观相割裂、理论与实践相脱离为主要特征的,都违背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

我们党正是在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下,克服了这两种错误倾向,才真正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的密切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成为科学的行动指南和锐利的思想武器。

  理论联系实际,必须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学风。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以来,就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

但是,由于小资产阶级思想和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影响,党内在一个较长时间里存在着不注意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应用,不注意研究中国历史,不注意研究中国现状等不正派的学风,严重妨碍着把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针对这些问题,毛泽东在1941年5月严肃地提出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口号,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确立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为指导的方针,废止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

他在科学阐明“实事求是”的同时,还用“有的放矢”这个通俗的成语,形象地说明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关系。

15他认为,马克思列宁主义之“矢”,必须要用来射中国革命之“的”。

放箭要对准靶,绝不能只把箭拿在手里,空喊“好箭!

好箭!

”也不能“无的放矢”,乱放一气。

1942年,毛泽东又向全党提出了“整顿学风”的任务,要求全党树立“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风”。

他强调指出,所谓学风,不但是学校的学风,而且是全党的学风。

学风问题是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是我们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

16因此,毛泽东提出的学风问题,绝不是一般的学习方法问题,而是全党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问题,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态度问题,是“第一个重要的问题”。

经过延安整风,党内学风不正的问题得到比较好的解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成为全党同志的自觉行动,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具有显著特色的“三大作风”之一。

理论联系实际,必须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为不断地认识和发展真理开辟了道路。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最关键的就是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必须统一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之中,使马克思主义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

为了推动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毛泽东鲜明地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口号。

他认为,马克思主义必须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

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

因此,必须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特性,使其充满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17要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必须根据中国的具体实际,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积极探索,勇于开拓,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以适合中国特点、带有中国特色的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密切结合。

正如毛泽东所指出:

“中国共产党人只有在他们善于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善于应用列宁斯大林关于中国革命的学说,进一步地从中国的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的认真研究中,在各方面作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的创造,才叫做理论和实际相联系。

”18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沃土上充满生机和活力。

如果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不可移易的教条,只知生吞活剥,照搬照套,反而会使这一科学真理丧失其强大的生命力。

毛泽东不仅提出和阐明了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而且以他超凡的智慧和魄力身体力行,为全党树立了光辉的楷模,成为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杰出代表,成为中国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发展和创新的开先河者。

  二、群众路线

  

(一)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它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系统地运用在党的全部活动中,把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同党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统一起来而形成的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群众路线在毛泽东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这里所说的“中国革命具体实践”,就是以中国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为主体的斗争实践。

毛泽东思想是在人民群众的斗争实践基础上产生的,集中了人民群众的集体经验和智慧;毛泽东思想以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高标准,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愿望;毛泽东思想是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实践过程中达到成熟的并不断发展的,是被群众斗争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因此,群众路线成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之一。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活动的主体,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因此,无产阶级革命是千百万人民群众的事业,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把最广大的群众团结在自己周围,才能领导群众夺取革命胜利。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处于敌强我弱的艰苦斗争环境之中。

党要生存,要发展,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就必须充分地动员群众,紧紧地依靠群众,深深地扎根于群众之中,同最广大的群众建立最密切的联系。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实际出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创立了党的群众路线。

刘少奇在党的七大时对党的群众路线作了系统概括,指出:

“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也是我们党的根本的组织路线。

”“就是要使我们党与人民群众建立正确关系的路线,就是要使我们党用正确的态度与正确的方法去领导人民群众的路线,就是要使我们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人与被领导的群众建立正确关系的路线。

”19群众路线之所以成为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是因为只有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集中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和智慧,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才能制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同时,党的政治路线只有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化为最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才能得以有效地贯彻。

群众路线之所以成为党的根本的组织路线,是因为只有广泛地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坚定地依靠群众,与人民群众建立和保持密切的联系,把最广大的群众紧紧地团结在党的周围,才能发展和壮大革命力量,实现党的政治任务。

把党的群众路线运用于指导中国革命战争,就形成了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人民战争路线。

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可以说就是坚持群众路线的胜利。

因此,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实现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军事路线和其他一切任务的根本工作路线。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

毛泽东反复告诫全党,必须坚持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把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标准,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唯一宗旨,这是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重要指导思想。

因此,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成为党的根本的思想作风。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了具有显著特色的工作作风,即党的“三大作风”。

其中,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就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党的工作作风中的集中体现。

党的“三大作风”是紧密联系、有机统一的整体,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

我们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就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带有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就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成为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指导广大群众斗争实践的百战百胜的思想武器。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就是领导者向群众的斗争实践学习,与群众的斗争实践相结合的过程。

离开了党的群众路线,就不可能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所以,邓小平深刻指出:

“毛泽东同志倡导的作风,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这两条是最根本的东西。

……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特别重要。

”20我们党之所以要经常开展自我批评,就是要使党的一切工作符合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们党之所以敢于开展严肃认真的自我批评,正是由于党

的一切工作都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出发点的。

毛泽东谆谆告诫全党,共产党人必须随时准备坚持真理,因为任何真理都是符合于人民利益的;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