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备课 马艳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68507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36.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备课 马艳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备课 马艳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备课 马艳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备课 马艳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备课 马艳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备课 马艳玲.docx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备课 马艳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备课 马艳玲.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备课 马艳玲.docx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备课马艳玲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

主备人:

西滩小学马艳玲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安排了7个单元,每个单元安排阅读课文3至5篇,共27篇。

第一单元为“春光无限”透射着自然美和人性美;第二单元为“科技之光”弘扬国威,展示最新科技术成果;第三单元为“有志竞成”赞美了优秀人物的顽强意志和奋斗精神;第四单元为“世界各地”展现劳动者的聪明与创造智慧;第五单元为“亲情依依”折射出浓浓的亲情和人际关系和谐的美好;第六单元为“八一壮歌”展现出中国军人的崇高精神和战斗意志;第七单元为“人与自然”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对自然的审美感受。

二、教学内容:

全册教材主要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阅读”、“习作”和“练习”组成,共27篇课文,分为七个单元。

二、教学目标:

1、学习习惯:

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学习习惯。

2、汉语拼音:

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

3、识字、写字:

准确认读220个生字,其中要求会写的为156个生字,其余的64个只要求认识。

继续练习写钢笔字、毛笔字。

4、口语交际:

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5、阅读:

要着力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学会学习语文的能力。

⑴语文科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语文教育要坚持语文训练和人文熏陶的统一,阅读课要以读为根本,着力培养好以下几种能力。

①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②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③能凭借语言文字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景,知道课文的大意。

(2)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6、习作

(1)、学习有顺序的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文丛字顺的短文。

(2)在习作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标准》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三、教学重、难点:

(1)在指导学生读书的基础上,扎实的训练好有关语文基本功。

(2)在学生自己读懂课文的基础上,适当点拨,从而让学生理解内容,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发展语言,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在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思想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

四、课时划分:

第一单元……………………………………………………………………19课时

第二单元……………………………………………………………………13课时

第三单元…………………………………………………………………18课时

第四单元……………………………………………………………………19课时

第五单元……………………………………………………………………15课时

第六单元……………………………………………………………………13课时

第七单元……………………………………………………………………15课时

授课计划表

周次

起止时间

授课内容

重点及难点

课时

备注

1

3月2日

/

3月3日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0)

1、培养他们从小养成多方面积累、多渠道学习语文的好习惯。

2、初步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逐步养成认真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

2

1

/

3

3月4日/

3月18日

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2、暖流

3、只拣儿童多处行

4、早

5、古诗两首

练习一

习作一

1、体会儿童和春天的花儿一样生机勃勃。

2、通过课文语言材料,体会并学习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

2

2

2

2

2

3

4

 

3

/5

3月19日/

3月31日

6、梦圆飞天

7、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

8、神奇的克隆

练习二习作二

1、弘扬我国威,展示人类最新科技成果。

树立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信心。

 

 2、掌握说明文的说明方法。

2

2

2

3

4

5

/

8

4月1日/

4月21日

9、海伦·凯勒

10、二泉映月

11、郑和远航

12、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13、精度与略读我读书我快乐练习三

习作三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感受课文的内涵,学习主人公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

2、理解并掌握精读和略读的基本用法。

3、背诵指定的课文。

2

2

2

2

1

3

4

8

/

11

4月22日/

5月15

14、秦兵马俑

15、埃及的金字塔

16、音乐之都维也纳

练习四

习作四

期中复习测试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写作方法,学习表达、

2、领略世界各地的风光,感受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感受各民族有就灿烂的文化,懂得尊重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2

2

2

3

4

6

12/

14

5月16日/

5月24日

17、爱如茉莉

18、月光启蒙

19、我和祖父的园子

20、谈礼貌

练习五

习作五

1、通过文本理解,感受亲情的美好,学会关心、爱护自己身边的人。

2、学会有礼貌地与人相处,学会尊重他人,关注自己的行为规范,提高自己的行为修养。

2

2

2

2

3

4

15

/16

5月25日/

6月5日

21、七律长征

22、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23、大江保卫战

练习六

习作六

1、体会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体会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感情以及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感悟人民解放军心系人民、团结抗洪、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

2、学会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的特点,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品质。

2

2

2

3

4

17/

19

6月6日/

6月19日

24、古诗两首

25、望月

26、灰椋鸟

27、水

练习七

习作七

1、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丰富见闻,积累习作素材。

2、教育学生珍惜水资源,保护自然环境。

2

2

2

2

3

4

19/

21

6月20日

/

7月8日

期末复习测试、工作总结

做好期末复习工作。

16

 

第一单元春光无限

主备人:

西滩小学马艳玲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有《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暖流》、《只拣儿童多处行》、《早》、《古诗两首》和《练习1》组成。

二、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由一首现代诗歌,三篇叙事散文,两首古诗组成,透射着自然美和人性美。

其中《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是一首情趣盎然、诗意浓郁的现代诗歌。

形式上,句子短,合韵上口,响亮反复。

《暖流》这篇记叙文讲述了江主席看望南开大学师生员工,并和他们亲切交谈的事,反映了江主席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表达了他对青年人的关怀.《只拣儿童多处行》这是冰心写的一篇散文,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春游的儿童和春天里充满着旺盛生命力的花儿,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生机和快乐。

《早》这篇课文通过对三味书屋陈设的介绍、腊梅花的赞美以及鲁迅书桌上“早”字来历的讲述,教育人们要珍惜时间,学习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

第5课古诗《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作品。

诗人以探出墙外的红杏来渲染满园的春色,构思奇巧,耐人寻味。

《宿新市徐公店》是宋代杨万里描写田园风光的诗作。

诗篇洋溢着浓烈的乡村生活情趣,渗透着诗人对美丽田园春色的赞美和对乡村儿童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目标:

1、认会本单元11个生字,会写34个生字,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以及要积累的词语。

2、引领学生欣赏春天的无限风光,体会作者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豪情壮志。

领悟文章表达的真情实感,感受散文的深刻韵意,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感悟古诗选词炼局的精妙和丰富的内涵,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和要求背会的课文。

四、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和要求背会的课文。

2、体会儿童和春天的花儿一样生机勃勃。

3、通过课文语言材料,体会并学习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

4、两首古诗要求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去感受诗篇的语言美和情景美,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

五、单元课时安排: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0)……………………………………2课时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2课时

《暖流》…………………………………………………………2课时

《只拣儿童多处行》……………………………………………2课时

《早》…………………………………………………………2课时

《古诗两首》…………………………………………………2课时

练习一…………………………………………………………3课时

习作一…………………………………………………………4课时

沈闸中心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备课

课题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0)

教学

内容

教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0)》

教学

目标

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1~3页课本插图,使学生懂得多种渠道学语文的道理,培养他们从小养成多方面积累、多渠道学习语文的好习惯。

2、指导学生认真观察4~5页课本插图,使学生了解学会修改作文的意义和作用,初步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逐步养成认真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

重点

难点

1、培养他们从小养成多方面积累、多渠道学习语文的好习惯。

2、初步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逐步养成认真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

教具

准备

1、挂图。

2、学生日记

教学

时间

两课时

教学预案

再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从小学到中学语文一直是门很重要的功课,你知道为什么要学好语文呢?

学好语文有什么意义?

2、要想学好语文是不是就是上好语文课,读好语文书呢?

请你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说一说你平时是怎样学习语文的?

二、指导看图,了解、掌握学习语文的渠道。

1、过渡:

刚才同学们说了很多学习语文的途径,除了这些还可以有哪些渠道学习语文呢?

我们一起来看图。

2、学生看图,思考:

有哪些学习语文的渠道?

3、汇报交流,相机板书:

广播电视、电脑、参观、访问、图书、讨论……

4、讨论:

在这么多的渠道中你喜欢采用哪些形式去学习语文?

为什么?

在运用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5、小结,通过看图,讨论交流我们掌握了多种学习语文的渠道希望你们能学以致用。

请大家说说看本学期自己准备怎样学好语文?

三、总结。

语文与我们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它是很重要的交际工具,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学习语文,学好语文。

希望大家说到做到,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习的小主人。

第二课时

一、导入质疑,明确修改的重要性。

1、(板书:

文章不厌百回改)提问: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2、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

说明了什么道理呢?

二、指导如何修改作文。

1、过渡:

我们都明白了修改的重要性,那到底如何修改呢?

我们一起来学习。

2、讨论:

一篇文章写好后,要修改些什么呢?

3、对,找出这些毛病后我们要运用规范的修改符号,来修改符号,来修改也就是我们平时做修改病句所使用到的符号,只不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FFKJ.Net过那是句子,现在将句子组合成文章。

4、回忆复习所学修改符号。

5、自学书上例文《小花猫》

6、汇报:

这篇文章中修改了哪些部分?

毛病在哪儿?

7、练习:

⑴实物投影显示两篇学生日记,边讲评边运用修改符号修改。

⑵同桌互相批改一篇习作并交流。

⑶实物投影显示修改后习作,集体评议。

8、讨论总结:

如何修改作文?

三、总结。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要想写出好文章就要多修改,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写作中文章不厌百回改,期待着你们写出一篇篇优秀的文章。

板书

设计

多种渠道学语文:

课堂学习、课外活动

自主修改作文文章不厌百回改

沈闸中心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备课

课题

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教学

内容

教学课文《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教学

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绿线中的4生字只认识不写。

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领会诗句内容,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体会作者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豪情壮志。

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重点

难点

能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作者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壮志豪情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

时间

两课时

教学预案

再设计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人

冰雪融化,春天的脚步又近了。

谁都向往春天,向往沾衣欲湿的杏花雨,向往吹面不寒的杨柳风。

今天就来读一首春风扑面的现代诗——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谁来读题。

从他的声音里你听出什么?

还可以怎么读?

你为什么这么来读。

(陶醉或发问)

二、尽情朗读诗文,读出心情,读出感受

1、情绪渲染:

诗歌是美的语言,诗歌是情的艺术。

诗歌也是练习朗读的好教材。

今天我们就来尽情朗读这首诗。

让我们看看谁朗读得更投入更专注,更有感情。

2、这一课中有许多生字,通过预习认识它们了吗?

(1)出示本课生字(包括二类字)认读。

(2)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读读说说自己的理解。

3、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想一想怎样读能读得出彩出色。

4、读了以后知道这首诗歌写的是什么吗?

5、下面想请同学们尽情地表演或表现自己的朗读,读出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受,好吗?

学生朗读水平不一,是一种资源,可以充分利用,所以学生的朗读过程可以这样进行:

1、指名学生逐节朗读。

2、群体评议高低,个体介绍朗读理解。

3、再作新的朗读体验。

教师的欣赏、评点、引导有机结合在其间。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说说自己学会了哪些字?

哪些字感觉较难写难记?

2、重点指导下列生字。

袍、裸:

衣字旁,别写成示字旁。

鼠:

笔画较多,注意

笔顺、间架。

(学生描红、临写)

四、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上节课我就说,诗歌是美的语言,诗歌是——(情的艺术),诗歌也是练习朗读的好材料。

我们分小组再来次朗诵比赛,怎么样?

二、咀嚼诗歌韵味,探究表现特点。

1、同学们朗读得都很尽兴,很投入,朗读中你体会到诗歌韵味了吗?

(板书暗示:

语言——情韵)

2、请同学们先自己默读,体会,将自己的感受、发现有书上注下来。

然后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议一议,十分钟后集体交流。

3、学生交流,教师相机作出评价或引导。

(咀嚼要点)

之一:

植树的场景结合生活经验,说说你的植树经历。

如:

提着水桶,扛着树苗,

走向旷野——满怀激情。

挖坑,放苗,回土,浇水——一脸欢笑。

这样的场景,这样的情感作者表达出来了吗?

品赏体会:

“踏”春风?

意韵:

春风是轻柔的,脚步是轻盈的。

之二:

植树的意义

1、课文中写了几点?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荒山披绿装,动物有家园环境变美丽

2、有哪些语言特别有味?

品赏:

山岩“结束了烈日的煎熬”、“寂寞多年的荒山”、“荡漾的碧波轻抚河畔的小草”„„

之三、结尾段的色彩

1、教师引读第1.8节。

2、比较两节有什么异同?

两段能交换吗?

(学生比较并说说理由)

3、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呼应开头,点明主题,深化中心)

4、哪个词呼应了开头,写出了荒山的变化,表现出植树的意义之大?

(划出有关词语)

(板书:

荒山野岭——青山碧岭)

5、此刻“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这是什么样的一种心情?

你怎样读呢?

三、作业。

1、在括号里填上既恰当又不重复的词语。

()的家园()的树叶()的秋天()的果园

()的家园()的树叶()的秋天()的果园

2、完成课后第四题写话练习:

默读课文,想象荒山植树后的美好景象,写一段话。

板书

设计

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荒山野岭----青山碧岭

荒山披绿装动物有家园环境变美丽

教学

反思

沈闸中心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备课

课题

2、暖流

教学

内容

教学 课文《暖流》

教学

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按提示语提示的语气读人物的语言。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1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理解书后列出的8个词语。

 

3.说出“暖流”的含义,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体会江泽民主席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和对青年人的关怀。

重点

难点

1.学习按提示语提示的语气读人物的语言。

2.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体会江泽民主席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和对青年人的关怀。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预案

再设计

 

 

 

一、谈话导入。

1.谈话:

上课之前, 先播送一则天气预报:

今天最低温度2摄氏度,最高温度12摄氏度,偏东风三级。

昨日,有一股暖流自西向东移动,江苏地区气温近日将有所回升。

2.提问:

在这则天气预报中,“暖流”指什么?

3.导入新课:

在1994年年底,寒冬里的南开大学里也涌动着一股暖流。

(板书课题)这是怎么回事呢?

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组织自由读课文,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巡回检查学生自读情况,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

3.组织交流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组织开火车读。

(2)请同学们画出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同桌互相读一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要求把句子读通顺。

(4)读完后组织评议、正音。

4.组织再默读课文,思考:

想想课文主要写了怎样的一件事。

5.组织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

6.尝试按事情的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7.互相交流分段及段意;对其他同学的发言进行补充或提出不同看法。

交流分段方法。

 (起因、经过、结果)

(交谈前——交谈中——交谈后)

第一段:

(1)江主席来南开大学看望师生员工,大家都很激动。

第二段:

(2-6)江主席对年轻人关怀备至,对古典文学十分热爱。

第三段:

(7)同学们对江主席发自内心的敬佩。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思考:

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2.提问:

从“涌动”一词你看出了什么?

为什么心情会这么激动呢?

3.组织讨论上述问题。

(知道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等。

讨论对“涌动”一词的理解,感受因为江主席来看望南开大学的师生员工,从而令南开大学的师生员工心情异常激动。

让学生各抒己见)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四.指导写字

1.出示全文生字,引导讨论:

这么多生字中,你有什么巧妙的方法可以很快记住其中的哪几个?

2.指名读并组词。

3、指导描红。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组织听写含有生字的词语并检查订正。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课文。

  

二.学习第二段。

1.提出自读要求:

轻声自由读第二段,思考:

江主席来到南开大学,主要做了什么?

2.组织学生按要求自学课文第二段。

3.组织交流。

4.组织同桌分角色朗读,注意体会江主席是怎么问的,王辉又是如何作答的。

5.引导学生结合句子谈感觉。

(1)你觉得江主席怎么样?

找出有关的句子来读一读,并谈谈你的体会。

(2)组织学生自由读文并体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个别纠正,对有共性的问题提醒全班同学注意。

(3)组织学生分小组朗读、讨论。

(4)组织全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汇报要求:

先分角色读,再说自己的感受,再次有感情地朗读。

 6.引导深层次体会:

课文写江主席平易近人,关心青年,热爱中国古典文学,但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来刻画的,请同学们找出有关的词句读一读,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平易近人:

“江主席来了,他满面春风,向同学们致意。

”“……走到王辉身边,得蔼地问、兴致勃勃、抑扬顿挫”对古典文学十分热爱:

背《滕王阁序》、背《水调歌头中秋》。

体会课文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感受这样写的真实、自然、生动、形象。

)   

三.学习第三段

 1.组织齐读。

 2.提问:

王辉为什么说自己打心眼里佩服江主席呢?

 3.组织讨论上述问题。

 4.组织反复朗读王辉的话,引导体会其中的激动和敬佩之情。

  

四.引导总结

  1.组织讨论: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想一想,课题的“暖流”是什么意思?

(体会:

江主席对师生的关心,对青年人的关怀,对古典文学的热爱,使大家产生了激动、兴奋、喜悦的情绪。

  2.说一说本课的哪些词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反复读一读这一部分。

  

五.作业

1.熟读《滕王阁序》、《水调歌头•中秋》

2.小练笔:

写一段话,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表现人物的一个特点。

板书

设计

2、暖流

江主席  平易近人 关心青年热爱古典文

同学们   兴奋  喜悦 敬佩

教学

反思

沈闸中心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备课

课题

3、只拣儿童多处行

教学

内容

教学课文《 只拣儿童多处行》

教学

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认识9个生字,会写11个字,要求掌握“匣子、大概、匆匆、海棠、树梢、旺盛、聚精会神”等词语。

3、理解冰心奶奶为什么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

难点

1、理解冰心奶奶为什么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

2、感受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那么令人快乐。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预案

再设计

 

 

 

第一课时

一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课前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出示春天的画面)你积累了哪些有关描写春天的诗歌?

学生集体背诵交流。

2、诗人人叶绍翁从一只出墙的红杏身上找到了春天,贺知章从柳树身上感受到了春风的气息。

你会去哪儿寻找春天?

(学生简单交流)

3、出示诗“儿童不解春何处,只拣游人多处行。

”齐读,猜诗意。

儿童不知道春天在哪里,只知道拣游人多的地方去找春天。

他们以为人多的地方,一定是春光最美的地方,我国当代有一位著名的作家,叫冰心。

在她62岁那一年也出去找春天,冰心奶奶到哪儿去找春天的呢?

 (板书课题)

4、学生读课题质疑:

为什么寻找春天要“只拣儿童多处行”?

二、初读感悟、学习字词。

1、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提出自读要求:

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2、检查预习,学生交流本课要注意的字词。

相机指导“解”的读音;“盈”的书写以及“成千盈百”“解数”的意思。

3、分段朗读。

按照“我们”的游览路线梳理文章脉络及大体意思。

三、品词析句、探究体验。

(一)学习1——4自然段,体会“多处行”。

1、明确问题:

冰心奶奶找春天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呀?

引导学生探究:

让我们一起跟着冰心奶奶到“儿童多处”走一走,看一看。

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反映儿童多的语句画下来。

3、学生根据课文中找到的词句交流,随机出示,指导朗读。

(1)“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看见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挤出来,就像从一只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

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员,你一边跑,一边会喊些什么?

带着这样的心情来读读这句话。

(2)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