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题组层级快练 作业38.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66852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27.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题组层级快练 作业3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题组层级快练 作业3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题组层级快练 作业3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题组层级快练 作业3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题组层级快练 作业3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题组层级快练 作业38.docx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题组层级快练 作业3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题组层级快练 作业38.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题组层级快练 作业38.docx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题组层级快练作业38

题组层级快练(三十八)

一、选择题

1.在分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时经常涉及“输入量(输入到某一营养级的能量)”“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等说法,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某一营养级生物的摄入量即同化量

B.某一营养级生物的粪便量是该营养级生物同化量的一部分

C.输入到某一营养级的能量即该营养级生物的同化量

D.相邻两营养级生物中较高营养级与较低营养级生物的摄入量之比表示能量传递效率

解析 输入量即同化量,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因此,A项错误,C项正确;某一营养级生物的粪便量实际上是上一营养级生物同化量的一部分,B项错误。

答案 C

2.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金字塔由最下面一层到最上面一层共四层,分别为甲、乙、丙、丁(如图),若有外来物种生物戊入侵,且会与丙竞争食物,但不会被丁所捕食。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甲可能为绿色植物,甲固定的能量大于乙、丙、丁同化的能量之和

B.甲、乙、丙、丁构成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C.丁生物的种群数量很可能会逐渐减少

D.戊在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三营养级

解析 处于能量金字塔底层的是生产者,所以甲可能为绿色植物,生产者甲固定的能量大于乙、丙、丁同化的能量之和;能量金字塔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含分解者,而生物群落应该包含该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生物,可见甲、乙、丙、丁尚不能构成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由于生物戊入侵,与丙(丁的食物)竞争食物,所以丙的数量会下降,又由于戊不会被丁所捕食,所以丁生物的种群数量很可能会因食物减少而逐渐减少,戊与丙竞争食物,所以在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三营养级。

答案 B

3.科学家研究了不同种类动物的能量变化情况,部分结果如下表所示。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能量数值

   (kJ·m-2·a-1)

动物种类

摄取量

(I)

同化量

(A)

呼吸量

(R)

生产量

(P)

收割蚁(植食)

34.50

31.00

30.90

0.10

小蜘蛛(肉食)

12.60

11.90

10.00

1.90

盐沼蝗(植食)

3.71

1.37

0.86

0.51

黄鼠(植食)

5.60

3.80

3.69

0.11

A.收割蚁只有不到1%的同化量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

B.占盐沼蝗摄入食物63%的未同化量可被分解者所利用

C.黄鼠的生长效率(P/A)较低的原因是呼吸消耗的能量较多

D.表中几种动物同化效率(A/I)不同是因为能量传递效率不同

解析 根据表格可知,收割蚁同化量为31.00,而呼吸量为30.90,则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的能量为0.10,0.10÷31.00×100%≈0.32%;盐沼蝗的摄入量为3.71,同化量为1.37,因而盐沼蝗摄入食物未同化量为3.71-1.37=2.34,占盐沼蝗摄入量=2.34÷3.71×100%≈63%,该部分能量可被分解者所利用;黄鼠的同化量为3.80,而呼吸量为3.69,因此用于生长的能量就很少;表中几种动物同化效率(A/I)不同与食性等有关而与能量传递效率无关。

答案 D

4.下图表示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被植食动物利用的过程。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的呼吸消耗量包含在⑤中

B.植食动物粪便中的能量包含在③中

C.④用于植食动物生长、发育和繁殖

D.⑤⑥⑦⑧之和为植物有机物积累量

解析 示意图中①表示可以被植食动物利用的部分,②表示被植食动物摄入的部分,③表示被植食动物同化到体内的部分,④表示植食动物体内积累的部分,⑤⑥表示植物的残枝败叶,未被利用的部分,此图中不包含植物的呼吸消耗量;⑦表示随植食动物粪便排出体外的部分,⑧表示植食动物呼吸消耗的部分,④⑤⑥⑦⑧之和表示植物有机物积累量。

答案 C

5.(2017·兰州模拟)图甲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图乙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的食物链是a→d→e→f

B.图甲c中的碳元素以有机物的形式进入生物群落

C.图乙中的a是用于第二营养级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D.图乙中分解者呼吸散失的能量都来自第二营养级

解析 图甲中c是大气中的CO2库,a是生产者,b是分解者,d、e、f是消费者,所以图甲中的食物链是a→d→e→f,A项正确;图甲c中的碳元素是以CO2的形式进入生物群落的,B项错误;图乙中的a代表的是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减去呼吸散失的能量才是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C项错误;图乙中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第一营养级,D项错误。

答案 A

6.如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A所固定的能量是B、C的能量之和

B.若C增加1kg,则需要消耗A约42kg

C.B营养级的个体数量一定多于C的个体数量

D.若B的数量越多,则C获得的能量越少

解析 图中A所固定的能量大于B、C的能量之和,因为自身呼吸作用还要消耗一部分能量;若C增加1kg,根据它们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4/25、3/20,则需要消耗A约42kg;B营养级的个体数量不一定多于C的个体数量,数量金字塔有倒置现象;一定范围内,若B的数量越多,则C获得的能量越多。

答案 B

7.下列关于生态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调查农田中蚜虫、蚯蚓、田鼠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样方法

B.研究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可以采用构建概念模型的方法

C.采集土壤小动物的方法主要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D.制作的生态缸应密闭,放置在室内通风、阳光直射的地方

解析 蚜虫的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不宜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而宜采用样方法,蚯蚓是土壤中小动物,宜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其种群密度,田鼠宜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采用构建概念模型的方法可以研究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是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采集土壤小动物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制作的生态缸应密闭,放置在室内通风和光线良好地方,但要避免阳光直射,以免温度过高,影响生物的生存。

答案 B

8.如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1代表生产者,5可以代表化能合成作用

B.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只可以作为3所示成分

C.在食物链中占有碳元素最多的营养级是1所在的营养级

D.碳元素的循环可以在任何一个结构完善的生态系统内独立进行

解析 由题图分析可知,1和4之间是双向箭头,而且1、2、3都有箭头指向4,1和2又都有箭头指向3,所以4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1是生产者、2是消费者、3是分解者。

因此6可以代表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5代表呼吸作用,A项错误;在生态系统中,营自养生活的细菌是生产者,营腐生生活的细菌是分解者,营寄生生活的细菌是消费者,B项错误;在食物链中占有碳元素最多的营养级是生产者,即1所在的营养级,C项正确;碳元素的循环具有全球性,D项错误。

答案 C

9.下列关于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

B.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

C.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完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D.食物链和食物网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

解析 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A项正确;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B项正确;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将二氧化碳中的碳转化为有机物中的碳,只是碳循环的一部分,并没有完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C项错误;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D项正确。

答案 C

10.下列实例中不能体现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原理的是(  )

A.增加对农田的物质投入(如施农家肥)可以有效防止土壤肥力下降

B.北京奥运会前大量植树造林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

C.在夏季通过缩短对菊花的光照时间使其提前开花

D.四川大地震破坏了大熊猫的生存环境,使其食物短缺

解析 缩短光照时间使菊花提前开花,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功能。

答案 C

11.根据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与普通稻田生态系统相比实现了能量多级利用

B.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大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C.水产养殖业为充分利用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应以食物链长的鱼类为养殖对象

D.营养级越高的生物种群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所获得的能量越少

解析 桑基鱼塘生态系统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由于投放饵料,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往往大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食物链越长,能量在流动过程中的损失越多,故水产养殖业应以食物链短的鱼类为养殖对象;根据生物富集作用和能量逐级递减的特点可知,营养级越高的生物种群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所获得的能量越少。

答案 C

12.有关人工高产鱼塘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大于该生态系统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B.该鱼塘生态系统的植物在种群的空间特征上,具有明显的分层分布现象

C.硝化细菌能将无机物合成糖类等有机物,属于分解者

D.植物为鱼类提供了食物,鱼类为植物提供了无机盐,实现了系统中能量的循环利用

解析 人工生态系统中,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还包括人工投入的能量,所以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大于该生态系统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A项正确;该鱼塘生态系统的植物在群落的空间特征上,具有明显的分层分布现象,B项错误;硝化细菌能将无机物合成糖类等有机物,属于生产者,C项错误;植物为鱼类提供了食物,鱼类为植物提供了无机盐,实现了系统中物质的循环利用,D项错误。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13.下图1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图2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情况,请据图回答问题:

据图1回答:

(1)从营养功能的角度来填写成分:

B.________、C.________。

(2)B主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和________(填字母)是联系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两大“桥梁”。

据图2回答:

(4)该生态系统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

(5)蛇和鹰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蛇绝种,鹰的数量可能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若植食性昆虫减少,在短期内哪种生物数量将锐减?

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无机环境和生产者之间的物质联系是双向的,因此图1中A是消费者,B是分解者,C是非生物的物质,D是生产者;分解者主要是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最主要成分,数量众多的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起加快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作用,是生态系统最活跃的成分。

图2中的植物是各条食物链的起点,共有8条食物链;蛇和鹰存在捕食关系,又都以食虫鸟为食,故二者还存在竞争关系;若蛇绝种,鹰会以老鼠、食虫鸟为食,食物链缩短,鹰获得的能量增多,数量增加;若植食性昆虫减少,在短期内食虫昆虫会锐减,因为其食物单一,且有许多天敌。

答案 

(1)分解者 非生物的物质

(2)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

(3)D B

(4)8

(5)捕食和竞争

(6)增多 食物链变短,鹰获得的能量增多

(7)食虫昆虫 其食物单一且有许多天敌

14.如图甲为北极冻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

图乙虚线方框内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箭头表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雪兔和狼之间存在明显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2)假如北极狐的食物

来自雷鸟,

来自植物,且该系统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如果北极狐种群增加的能量为80kJ,若不考虑其他变化的影响,则需要植物的能量是________kJ。

(3)图乙中C代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________。

(4)下表表示图乙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

成分

同化总量/106J

储存能量/106J

呼吸消耗/106J

A

900

200

700

B

100

15

85

C

15

2

13

D

18

6

12

分析上表可知,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J),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

从能量输入和输出来看,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否增加?

________。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雪兔和狼之间只有一个箭头联系,二者存在明显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北极狐的能量有三个来源,雷鸟提供

,植物提供

,雪兔提供

,若北极狐增加的能量为80kJ,则需植物增加的能量为80×

÷20%÷10%+80×

÷10%+80×

÷20%÷10%=3600(kJ);从图乙中可以看出C为分解者,A为生产者,B、D分别为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即9×108J,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8÷100×100%=18%;从能量的输入和输出来看,能量的输入大于输出900>(700+85+13+12),因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正在增加。

答案 

(1)捕食

(2)3600

(3)分解者

(4)9×108 18% 增加

15.如图表示某稻田生态系统局部能量流动示意图,卷叶螟与褐飞虱是稻田中的两种害虫,拟水狼蛛是这两种害虫的天敌。

此外,稻田中还有杂草、田螺等生物。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水稻与两种害虫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当害虫数量增加时,拟水狼蛛的数量也会增加,这样害虫数量的增长就会受到抑制,这属于生态系统内部的________调节。

(2)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填字母),c表示________,初级消费者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可用图中的________(填字母)表示,g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__(组成成分),g的功能是________,而g获得的h来自于第________营养级。

(3)稻田生态系统中要经常处理田间杂草,请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稻田除杂草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根据题干信息“卷叶螟与褐飞虱是稻田中的两种害虫”,说明水稻与两种害虫之间为捕食关系。

当害虫数量增加时,拟水狼蛛的数量也会增加,害虫数量的增长就会受到抑制,这属于生态系统内部的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2)由图可知,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即a代表的能量;b代表初级消费者的摄入量;c代表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d表示初级消费者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e代表次级消费者摄入量;f代表初级消费者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g表示流向分解者的能量;h为初级消费者粪便中所含的能量,来自生产者即第一营养级。

(3)稻田除杂草的意义是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的方向,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答案 

(1)捕食 反馈

(2)a 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 d 分解者 将动植物遗体及动物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或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一

(3)调整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使能量流向最有益于人类的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自然景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