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题组层级快练作业26.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381089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9.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题组层级快练作业2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题组层级快练作业2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题组层级快练作业2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题组层级快练作业2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题组层级快练作业2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题组层级快练作业26.docx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题组层级快练作业2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题组层级快练作业26.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题组层级快练作业26.docx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题组层级快练作业26

题组层级快练(二十六)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几种育种方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杂交育种可以获得稳定遗传的个体

B.诱变育种可大幅提高有利变异的比例C.单倍体育种可迅速获得纯合品系

D.多倍体育种能得到营养物质含量高的品种

解析诱变育种可以提高突变率,但突变是不定向的,且有多害少利性,所以不能提高有利变异的比例。

答案B

2.

野生猕猴桃是一种多年生富含维生素C的二倍体(2n=58)小野果。

下图是某科研小组以大量的野生猕猴桃种子(aa)为实验材料培育抗虫猕猴桃无子新品种的过程,分析正确的是()

A.该培育过程中不可使用花药离体培养B.③⑦过程必须使用秋水仙素

C.⑤的亲本不是同一物种D.⑥过程得到的个体是四倍体

解析培育三倍体AAA可用AA与AAAA进行体细胞杂交获得六倍体,再花药离体培养获得AAA的个体;③⑦过程诱导染色体加倍,除用秋水仙素处理外,也可进行低温处理;⑤的亲本是AA和AAAA,两者杂交的子代不可育,不是同一物种;⑥是将外源基因导入三倍体

中,获得的AAAB还是三倍体。

答案C

3.通过一定的手段或方法使生物产生可遗传的变异,在育种上已有广泛的应用。

下列关于育种的说法,正确的是()

A.秋水仙素在多倍体育种和单倍体育种中都有使用,作用原理相同

B.X射线可能改变基因的结构,能够定向获得优良的变异类型C.杂交育种实现了不同亲本间性状的组合,其原理是基因重组,体现在两亲本的受精作用中

D.可以使生物产生新基因的育种方法有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

解析多倍体育种中需要使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单倍体育种在获得单倍体植物后,需要使用秋水仙素处理其幼苗,使其染色体组加倍,获得纯合子,在这两种育种方法中秋水仙素都能抑制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A项正确。

X射线可能改变基因的结构,诱发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B项错误。

基因重组体现在亲本通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C项错误。

可以使生物产生新基因的育种方法是诱变育种,杂交育种不产生新基因,只是实现原有基因的重新组合,D项错误。

答案A

4.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育成的“小麦二体异附加系”,能将长穗偃麦草的抗病、高产等基因转移到小麦中。

普通小麦6n=42,记为42W;长穗偃麦草2n=14,记为14E。

下图为普通小麦与长穗偃麦草杂交选育“小麦二体异附加系”示意图。

根据流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普通小麦与长穗偃麦草为同一个物种,杂交产生的F1为四倍体B.①过程可用低温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而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C.乙中长穗偃麦草的染色体不能联会,产生8种染色体数目的配子D.丁自交产生的子代中,含有两条长穗偃麦草染色体的植株戊占1/2解析长穗偃麦草与普通小麦是两个物种,A项错误;①过程可用低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而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B项错误;乙中长穗偃麦草(42W+7E)的染色体不能联会,会产生8种染色体数目的配子(21W+0E、21W+1E、21W+2E、21W+3E、21W+4E、21W+

5E、21W+6E、21W+7E),C项正确;丁产生的配子是21W+0E和21W+1E,所以丁自交产生的子代中,含有两条长穗偃麦草染色体的植株戊占1/4,D项错误。

答案C

5.我国科学家以兴国红鲤(2N=100)为母本、草鱼(2N=48)为父本进行杂交,杂种子一代染色体自动加倍发育为异源四倍体鱼。

杂种子一代与草鱼进行正反交,子代均为三倍体。

据此分析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及组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兴国红鲤的初级卵母细胞可有200条姐妹染色单体

B.杂种子一代产生的卵细胞、精子均含有74条染色体C.三倍体鱼的三个染色体组两个来自草鱼、一个来自鲤鱼D.三倍体鱼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均含有49条染色体

解析兴国红鲤共有100条染色体,初级卵母细胞可有200条姐妹染

色单体,A项正确;兴国红鲤配子中含有50条染色体,草鱼配子中含有24条染色体,杂种子一代染色体自动加倍发育为异源四倍体鱼,

即148条染色体,杂种子一代产生的卵细胞、精子均含有74条染色体,B项正确;三倍体鱼的三个染色体组两个来自草鱼、一个来自鲤鱼,C项正确;三倍体鱼是不育的,联会紊乱,D项错误。

答案D

6.

已知伞花山羊草是二倍体,二粒小麦是四倍体,普通小麦是六倍体。

为了将伞花山羊草携带的抗叶锈病基因转入小麦,研究人员做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秋水仙素处理杂种P获得异源多倍体,异源多倍体中没有同源染色体

B.异源多倍体与普通小麦杂交产生的杂种Q中一定含有抗叶锈病基因

C.射线照射杂种R使抗叶锈病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移接到小麦染色体上,属于基因重组

D.杂种Q与普通小麦杂交过程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解析A项错,秋水仙素处理获得的异源多倍体含有同源染色体;B项错,由于等位基因分离,杂种Q中不一定含有抗叶锈病基因;C项错,杂种R中抗叶锈病基因所在染色体片段移接到小麦染色体上,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D项对,杂种Q与普通小麦杂交过程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答案D

7.

下图所示是育种专家利用染色体部分缺失原理,对棉花品种的培育过程。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涉及的变异只有染色体结构的变异B.粉红棉M的出现是染色体缺失的结果

C.白色棉N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不能稳定遗传

D.深红棉S与白色棉N杂交,产生深红棉的概率为1/4

解析太空育种涉及基因突变,粉红棉M的产生过程中有染色体结构变异;从粉红棉M及深红棉S的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可以看出,粉红棉M的出现是染色体缺失的结果;白色棉N相当于纯合子,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能稳定遗传;深红棉S与白色棉N杂交,产生深红棉的概率为0。

答案B

8.欲获得能稳定遗传的优良品种,某生物育种小组用基因型为Dd的玉米通过两种方法进行育种实验,第一种育种方法为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第二种育种方法为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两种育种方法所遵循的原理为基因重组B.上述两种育种过程中,子代的基因频率始终不变

C.通过上述两种育种方法所得的F2中Dd的频率相等

D.第一种育种方法比第二种育种方法的育种效率更高

解析因只涉及一对基因,不存在基因重组,A项错误;因为逐代淘汰隐性个体,因此d基因频率下降,B项错误;两种方法得到的F1都是1/3DD和2/3Dd,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时,F2为2/5Dd和3/5DD;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F2为1/2DD和1/2Dd,C项错误;第一种育种方法比第二种育种方法的育种效率更高,D项正确。

答案D

9.下列有关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生长素处理番茄(2N)花蕾,获得的无子番茄为单倍体,利用了染色体变异原理

B.八倍体小黑麦由普通小麦(6N)和黑麦(2N)培育而成,利用了体细胞杂交原理

C.诱变育种提高了变异频率,有利变异比有害变异多,利用了基因突变原理

D.将抗虫基因导入棉花体细胞中培育出了抗虫棉,利用了基因重组原理

解析用生长素处理番茄(2N)花蕾,直接由体细胞发育成果实,A项错误;八倍体小黑麦是由普通小麦(6N)和黑麦(2N)杂交,再用秋水仙素处理的结果,B项错误;诱变育种提高了变异频率,有害变异比有利变异多,C项错误;D项叙述正确。

答案D

10.下列关于基因工程中有关基因操作的名词及对应的内容,正确的

组合是()

选项

供体

剪刀

针线

运载体

受体

A

质粒

限制酶

DNA连

接酶

提供目的基

因的生物

大肠杆

菌等

B

提供目的基

因的生物

DNA连接

限制酶

质粒

大肠杆

菌等

C

提供目的基

因的生物

限制酶

DNA连

接酶

质粒

大肠杆

菌等

D

大肠杆菌等

DNA连接

限制酶

提供目的基

因的生物

质粒

解析供体是提供目的基因的生物,受体是接受目的基因的生物,剪刀是限制酶,针线是DNA连接酶,常用的运载体是质粒。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11.(2017·石家庄二中联考)豌豆的抗病对感病为显性,高茎对矮茎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现有天然感病矮茎和抗病高茎两种的豌豆种子,欲培育纯合的抗病矮茎品种。

请回答:

(1)若采用杂交育种的方法培育抗病矮茎新品种,需对母本进行

(写出3种操作)等处理,以进行人工杂交。

杂交育种所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其过程可通过将上述两个亲本杂交,在F2中选择表现型为的个体,再经连续自交和等手段,最后得到稳定遗传的抗病矮茎新品种。

(2)采用诱变育种的方法也可以获得纯合的抗病矮茎品种。

在用γ射线诱变时,需要处理大量种子,其原因是基因突变其有、

等特点。

(3)若采用单倍体育种,需采用方法获得单倍体值株,然后用人工诱导的方法处理单倍体幼苗,使。

单倍体育种涉及的原理主要有。

其优点是,且获得的二倍体为

解析

(1)豌豆是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的植物,所以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合子,人工杂交过程应对母本去雄(在花蕾期去掉雄蕊)—套上纸袋—人工异花授粉(待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蕊的柱头上)—套上纸袋。

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该过程可通过将两个亲本杂交再将F1自交,在F2中选择表现型为抗病矮茎的个体,再经连续自交和筛选等手段,最后得到稳定遗传的抗病矮茎新品种。

(2)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不定向性和少利多害性等特点,所以需要处理大量种子。

(3)若采用单倍体育种,需采用花药离体培养方法获得单倍体植株,然后用人工诱导的方法处理单倍体幼苗,使染色体数目加倍,涉及的原理主要是染色体变异,单倍体育种的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且获得的二倍体为纯种。

答案

(1)去雄、套袋、人工授粉'基因重组'抗病矮茎'筛选

(2)频率低'不定向

(3)花药离体培养'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体变异'明显缩短育种年限'纯种

12.(2017·湖北武汉调研)科学家发现多数抗旱性农作物能通过细胞代谢产生一种代谢产物,调节根部细胞液的渗透压,此代谢产物在叶肉细胞和茎部细胞中却很难找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种代谢产物在茎部和叶肉细胞中很难找到,而在根部细胞中却能找到,究其根本原因是

(2)现有某抗旱农作物,体细胞内有一个抗旱基因(R),其等位基因为r(旱敏基因),研究发现R、r的部分核苷酸序列如下:

R:

ATAAGCAAGACATTA

r:

ATAAGCATGACATTA

据此分折,抗旱基因突变为旱敏基因的根本原因是

,研究得知与抗旱有关的代谢产物主要是糖类,则该抗旱基因控制抗旱性状的方式是。

(3)已知抗旱性(R)对旱敏性(r)为显性,多颗粒(D)对少颗粒(d)为显性。

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纯合的旱敏性多颗粒植株与纯合的抗旱性少颗粒植株杂交得F1,F1自交得F2,F2抗旱性多颗粒植株中双杂合子占的比例是;若拔掉F2中所有的旱敏性植株后,剩余植株自交,F2中旱敏性植株的比例是。

(4)请利用抗旱性少颗粒(Rrdd)和旱敏性多颗粒(rrDd)两植物品种作实验材料,高级一个快速育种方案(仅含一次杂交),使后代个体全部都是抗旱性多颗粒杂交种(RrDd),用文字简要说明

解析

(1)抗旱性农作物产生的一种代谢产物能调节根部细胞液的渗透压,该代谢产物在茎、叶肉细胞中很难找到,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对比R基因与r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可知,R基因上的A∥T碱基对变成了T∥A碱基对,这是碱基对的替换引起的基因突变。

与抗旱有关的代谢产物是糖类,糖类的合成需要酶的催化,说明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性状。

(3)由题干信息知,纯合的旱敏性多颗粒植株和纯合的抗旱性少颗粒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rrDD、RRdd,则F1的基因型为RrDd。

F1自交,F2抗旱性多颗粒植株(R_D_,占9/16)中双杂合子(RrDd)所

占比例为2×2÷9=4。

拔掉F2中所有的旱敏性植株后,剩余的植株

中RR

44169

1221

3

3334

1

(4)利用Rrdd、rrDd两植物品种,通过一次杂交使后代全为抗旱

6

性多颗粒杂交种(RrDd),可采用单倍体育种的方法,即先通过单倍体育种获得RRdd和rrDD,二者杂交获得RrDd杂交种。

答案

(1)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碱基对替换'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3)4/9'1/6'(4)先用Rrdd和rrDd通过单倍体育种得到RRdd和rrDD,然后让它们杂交得到杂交种(RrDd)

13.(2017·陕西西安一模)玉米(2n=20)是我国高产的主要粮食作物,也是遗传学家实验常用的材料。

某生物科技小组对一玉米农田进行实地调查,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协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1)玉米根尖细胞所含的核酸中,含有碱基A、G、T、C的核苷酸种类有种。

(2)在玉米种群中发现了“硬粒型”这一突变性状后,连续培育到第三代才选出能稳定遗传的纯合突变类型,该突变应该是突变(填“显性”或“隐性”)。

(3)自然界中偶尔会出现单倍体玉米,一般不育,原因是

(4)玉米种子胚乳的外层颜色与细胞中色素有关,当细胞中含有甲物质时呈紫色,含有乙物质时呈红色,无甲物质和乙物质时呈白色,这

 

些色素的合成关系如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