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题组层级快练 作业30.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701419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62.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题组层级快练 作业3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题组层级快练 作业3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题组层级快练 作业3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题组层级快练 作业3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题组层级快练 作业3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题组层级快练 作业30.docx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题组层级快练 作业3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题组层级快练 作业30.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题组层级快练 作业30.docx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题组层级快练作业30

题组层级快练(三十)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酶及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酶、激素的调节下,植物体才能进行正常代谢

B.生物体中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酶

C.酶与激素的作用特点都是微量、高效、促进

D.激素一般作用于其他细胞,酶不全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解析 酶不具有调节作用;一般的活细胞都能产生酶;激素可能起促进作用,也可能起抑制作用。

答案 D

2.人肝细胞合成的糖原储存在细胞内,合成的脂肪不储存在细胞内,而是以VLDL(脂肪与蛋白质复合物)形式分泌出细胞外。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VLDL的合成与核糖体无关

B.VLDL以自由扩散方式分泌到细胞外

C.肝细胞内糖原的合成与分解可影响血糖含量

D.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细胞内糖原的合成

解析 VLDL是脂肪和蛋白质的复合物,蛋白质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A项错误;VLDL是高分子化合物,不能穿膜运输,必须是胞吐,B项错误;肝细胞内肝糖原的合成会降低血糖浓度,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会升高血糖浓度,C项正确;胰高血糖素是升高血糖浓度的,应该是促进肝糖原分解而非合成,D项错误。

答案 C

3.女性孕期血糖偏高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下图为进食等量葡萄糖后,孕妇与正常女性(非孕妇)血糖浓度和胰岛素浓度变化的数据记录。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血糖浓度的升高是导致胰岛素浓度升高的原因之一

B.孕妇的胰岛B细胞对血糖变化比较敏感,产生胰岛素的速度较快

C.孕妇血糖浓度升高的原因可能是体内的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

D.孕妇一旦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就应及时控制糖类的摄入量

解析 由题图可知,当体内血糖浓度升高时,与孕妇相比,正常女性体内胰岛B细胞对血糖变化比较敏感,产生胰岛素的速度较快。

当血糖升高时,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多。

题图中孕妇体内胰岛素含量的峰值大于正常女性,而血糖浓度却高于正常女性,很可能是孕妇体内的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所致。

孕妇一旦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应及时控制糖类的摄入量,以降低血糖浓度。

答案 B

4.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代谢中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激素①是由胰岛A细胞分泌的

B.激素②能促进肌肉细胞中糖原的分解

C.激素②能促进葡萄糖和氨基酸运进细胞

D.腺泡细胞的分泌物不会进入内环境发挥作用

解析 当血糖浓度降低时,激素①分泌量增加,说明激素①为胰高血糖素,由胰岛A细胞分泌;图中激素②是胰岛素,可以促进肌糖原的合成;激素②(胰岛素)可促进葡萄糖和氨基酸运进细胞,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腺泡细胞分泌多种消化酶,正常情况下其分泌物不含有激素,消化酶也不会进入内环境发挥作用。

答案 B

5.胰液分泌的调节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下图为胰液分泌调节的部分示意图。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咀嚼食物引起胰腺分泌胰液的调节方式属于条件反射

B.食物进入胃内后,引起胰液分泌的调节方式为体液调节

C.激素A能作用于胰腺与细胞膜的信息传递功能有关

D.激素B作用于胰腺后很快被灭活导致激素的作用时间短

解析 咀嚼食物引起胰腺分泌胰液的调节方式,直接由脊髓神经中枢参加,为非条件反射;食物进入胃内后,一方面通过激素A作用于胰腺,另一方面通过神经传导兴奋作用于相关神经中枢,再通过神经作用于胰腺,引起胰腺分泌胰液,故为神经-体液调节;激素A与胰腺细胞膜的受体结合,传递相关信息;激素起作用后很快被灭活,所以机体源源不断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稳定,但是比起神经调节,激素作用时间很长。

答案 C

6.(2017·河南名校段考)下图是人体内某激素进行调节的示意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由图可知此激素可能是性激素,起到信号分子的作用

B.该激素与相应受体结合后形成的复合体,穿过核孔并作用于核内DNA

C.该激素能影响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从而影响蛋白质的合成

D.细胞间的信息交流都是通过此种方式进行的

解析 分析题图,可发现信号分子的受体在细胞内,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固醇,可进入细胞内与受体结合,A项正确;信号分子与受体蛋白结合后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启动转录,进而控制多肽的合成,B、C项正确;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方式多种多样,还有直接接触、通过胞间连丝交流等,D项错误。

答案 D

7.下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c处虚线箭头表示负反馈调节

B.缺碘时激素a和b浓度都高于正常水平

C.寒冷环境中激素c在血液中的含量上升

D.从甲状腺静脉中抽取血液进行检测,血浆中只有激素c

解析 由题图可知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是促甲状腺激素,c是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增多时会对下丘脑和垂体起抑制作用,即负反馈作用,可用c处两个虚线箭头表示;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激素合成量不足,从而会引起a、b两种激素分泌量增多;寒冷环境中人体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增多;由于激素是经体液传送的,故从甲状腺静脉中抽取血液进行检测,血浆中应含有各种激素。

答案 D

8.(2016·课标全国Ⅲ)下列有关动物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可影响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

B.肾小管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水的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

C.摄盐过多后饮水量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

D.饮水增加导致尿生成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

解析 肾小管通过自由扩散(或渗透作用)吸收水分。

答案 B

9.如图是分泌细胞分泌的某种物质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分泌细胞产生的分泌物与靶细胞相互结合的原因是靶细胞膜上有载体蛋白

B.如果分泌细胞产生的分泌物为胰高血糖素,则靶细胞可以为肌肉细胞

C.如果分泌细胞为甲状腺细胞,那么靶细胞可能为垂体细胞

D.如果分泌细胞是垂体细胞,那么此时的靶细胞不可能是性腺细胞

解析 分泌细胞产生的分泌物与靶细胞相互结合的原因是靶细胞膜上有其受体蛋白,A项错误;如果分泌细胞产生的分泌物为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不能促进肌糖原分解,所以其靶细胞不可能是肌肉细胞,B项错误;如果分泌细胞为甲状腺细胞,分泌物是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会抑制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靶细胞可能是垂体,C项正确;如果分泌细胞是垂体细胞,分泌物可以是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的靶细胞是性腺细胞,D项错误。

答案 C

10.(2017·东北三校联考)小明为了证明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均有升高血糖浓度的作用,分别选取若干只生理状态相同的健康小白鼠(血糖浓度均为0.9g/L)均分成三组,编号A、B、C,分别同时注射少量且等量的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和生理盐水,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仅进行A、B组实验即可证明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存在升高血糖的作用

B.在调节血糖浓度过程中,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具有协同关系

C.实验过程中,肾上腺素升高血糖效果比胰高血糖素明显

D.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由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共同维持

解析 必须有C组作为空白对照,进行A、B两组实验才能证明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A项错误;在调节血糖过程中,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都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二者具有协同关系,B项正确;由图可知,在注射激素后1h内,胰高血糖素比肾上腺素升高血糖效果好,1h以后,肾上腺素比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效果好,C项错误;血糖浓度的稳定不仅依赖升高血糖的激素,还需要降低血糖的激素——胰岛素的调节,D项错误。

答案 B

11.已知动物合成甲状腺激素需要碘,用体重、性别等均相同的狗进行以下实验:

将含有放射性碘的注射液注射到a、b、c三组狗的体内,然后定时检测狗体内血液中的放射量。

4天后,向a组狗体内注射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向b组狗体内注射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向c组狗体内注射生理盐水。

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对实验结果描述错误的是(  )

A.a是由于甲状腺功能受到抑制导致

B.c在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C.b是由于促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功能导致

D.如果给狗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则实验狗的血液中放射量与a相同

解析 a组狗体内注射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甲状腺分泌激素减少,功能将受到抑制;向c组狗体内注射生理盐水,所以c在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向b组狗体内注射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加;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促进甲状腺激素的释放,放射量与b相同。

答案 D

12.下列关于动物激素调节及其应用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饲喂添加甲状腺激素的饲料,可使蝌蚪快速发育成小青蛙

B.激素与靶细胞结合并发挥作用后可以继续使用

C.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的哺乳动物,其耗氧量会增加

D.长期服用性激素以提高成绩的运动员,其体内的促性腺激素水平较正常人高一些

解析 甲状腺激素促进生长发育,在饲料中添加甲状腺激素,蝌蚪可以快速发育成小青蛙,故A项正确。

激素与靶细胞结合并发挥作用后会被灭活,故B项错误。

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的哺乳动物,其耗氧量会减少,故C项错误。

长期服用性激素的运动员,因为性激素的反馈调节作用,其体内的促性腺激素水平较正常人低一些,故D项错误。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13.图1为甲状腺激素的结构简式,图2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甲、乙、丙表示不同的器官,a、b、c表示三种不同的激素。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

(1)图2中的乙、丙器官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研究发现,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为三肽化合物,促甲状腺激素为糖蛋白,向用a、b、c三种激素分别配置的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后,溶液会变成紫色的是________(填字母)。

图2说明动物激素的调节过程中存在的调节机制有________。

(3)生物学家在研究中发现,给动物注射促甲状腺激素后最终导致下丘脑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减少。

但是不知是促甲状腺激素直接对下丘脑进行的反馈调节,还是通过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进行的反馈调节。

探究实验如下:

实验假设:

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

材料用具:

实验动物、可能用到的试剂、药品、手术器械等。

实验思路:

①将实验动物均分为A、B两组,其中________组为对照组,并测定两组动物血液中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含量。

②用手术器械将A组动物的________(填相应的组织或器官)切除,B组进行手术,但不切除腺体。

③对A、B两组动物注射等量且适宜浓度的促甲状腺激素。

④一段时间后,测量A、B两组动物血液中的________含量。

实验结果: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假设成立。

答案 

(1)甲状腺 下丘脑

(2)a、b 反馈调节

(3)①B ②甲状腺 ④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A组高于B组

14.胰岛素是动物体调节血糖的重要激素,给实验动物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胰岛素,测得血糖的补充速率和消耗速率如图所示。

请分析回答:

(1)随着曲线a的下降,肝糖原分解的速率________(填“加快”“减慢”或“不变”),当胰岛素浓度为40μU/mL时,在较长时间内血糖浓度________(填“会”或“不会”)维持相对稳定。

(2)胰岛素水平可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这是因为激素调节具有________的特点。

正常情况下,体内需要源源不断产生胰岛素,以维持体内的胰岛素含量的动态平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曲线b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根据题意,a、b曲线是给动物注射胰岛素后测得的数据,所以a代表血糖的补充速率,b代表血糖的消耗速率。

曲线a下降,表明随着血浆胰岛素含量的增加,血糖补充速率逐渐减慢,肝糖原分解速率减慢。

当胰岛素浓度为40μU/mL时,血糖补充速率[约0.8mg/(kg·min)]小于消耗速率[约3.5mg/(kg·mol)],在较长时间内血糖浓度会逐渐降低,故不会维持相对稳定。

(2)激素调节的特点是微量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

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胰岛素水平,这说明激素具有通过体液运输的特点。

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因此,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

(3)曲线b上升,表明随着血浆胰岛素含量的增加血糖消耗速率逐渐增大,是胰岛素促进血糖进入肝脏、肌肉等组织细胞利用的结果。

答案 

(1)减慢 不会

(2)通过体液运输 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

(3)随血浆胰岛素含量上升,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血糖的消耗速率上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