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维卡仪标准稠度的测定.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9639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87 大小:358.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标准维卡仪标准稠度的测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标准维卡仪标准稠度的测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标准维卡仪标准稠度的测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标准维卡仪标准稠度的测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标准维卡仪标准稠度的测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标准维卡仪标准稠度的测定.docx

《标准维卡仪标准稠度的测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准维卡仪标准稠度的测定.docx(8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标准维卡仪标准稠度的测定.docx

标准维卡仪标准稠度的测定

标准维卡仪标准稠度的测定:

 

 1采用代用法测定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可用调整水量和不变水量两种方法的任一种测定。

采用调整水量方法时拌和水量按经验找水,采用不变水量方法时拌和水量用142.5ml。

2拌和结束后,立即将拌制好的水泥净浆装人锥模中,用小刀插捣,轻轻振动数次,刮去多余的  净浆;抹平后迅速放到试锥下面固定的位置上,将试锥降至净浆表面,拧紧螺丝1-2s后,突然放松,让试锥垂直自由地沉人水泥净浆中。

到试锥停止下沉或释放试锥30s时记录试锥下沉深度。

整个操作应在搅拌后1.5min内完成。

  

3用调整水量方法测定时,以试锥下沉深度28mm土2mm时的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

其拌和  水量为该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P)按水泥质量的百分比计。

如下沉深度超出范围需另称试样,调  整水量,重新试验,直至达到28mm±2mm为止。

  

4用不变水量方法测定时,根据测得的试锥下沉深度S(mm)按式

(1)(或仪器上对应标尺)计算得到标准稠度用水量P(%)。

标准维卡仪水泥净浆的拌制:

 

 1.用水泥净浆搅拌机搅拌,搅拌锅和搅拌叶片先用湿布擦过,将拌和水倒人搅拌锅内,然后在5s~10s内小心将称好的500g水泥加入水中,防止水和水泥溅出;

2.拌和时,先将锅放在搅拌机的锅座上,升至搅拌位置,启动搅拌机,低速搅拌120s,停15s,同时将叶片和锅壁上的水泥浆刮人锅中间,接着高速搅拌120s停机。

  

标准维卡仪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步骤:

  

拌和结束后,立即将拌制好的水泥净浆装人已置于玻璃底板上的试模中,用小刀插捣,轻轻振动数次,刮去多余的净浆;抹平后迅速将试摸和底扳移到维卡仪上,并将其中心定在试杆下,降低试杆直至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1s~2s后,突然放松,使试杆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净浆中。

在试杆停止沉人或释放试杆30s时记录试杆距底板之间的距离,升起试杆后,立即擦净;整个操作应在搅拌后1.5min内完成。

以试杆沉人净浆并距底板6mm±1mm的水泥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

其拌和水量为该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P),按水泥质量的百分比计。

标准维卡仪凝结时间的测定:

  

1测定前准备工作:

调整凝结时间测定仪的试针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对准零点。

 2试件的制备:

以标准稠度用水量按要求制成标准稠度净浆一次装满试模,振动数次刮平,立即  放人湿气养护箱中。

记录水泥全部加入水中的时间作为凝结时间的起始时间。

 3初凝时间的测定:

试件在湿气养护箱中养护至加水后30min时进行第一次测定。

测定时,从湿  气养护箱中取出试模放到试针下,降低试针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

拧紧螺丝1s~2s后,突然放松,试针垂直自由地沉人水泥净浆。

观察试针停止下沉或释放试针30s时指针的读数。

当试针沉至距底板  4mm±1mm时,为水泥达到初凝状态;由水泥全部加入水中至初凝状态的时间为水泥的初凝时间,用"min"表示。

  

标准维卡仪终凝时间的测定:

1.为了准确观测试针沉人的状况,在终凝针上安装了一个环形附件。

 2.在完成初凝时间测定后,立即将试模连同浆体以平移的方式从玻璃板取下,翻转1800二直径大端向上,小端向下放在玻璃板上,再放人湿气养护箱中继续养护,临近终凝时间时每隔15min一测定一次,当试针沉人试体0.5mm时,即环形附件开始不能在试体上留下痕迹时,为水泥达到终凝状态,由水泥全部加入水中至终凝状态的时间为水泥的终凝时间,用"min"表示。

  

标准维卡仪测定时应注意:

在最初测定的操作时应轻轻扶持,金属柱,使其徐徐下降,以防试针撞弯,但结果以自由下落为准;在整个测试过程中试针沉人的位置至少要距试模内壁lOmm。

临近初凝时,每隔5min测定一次,临近终凝时每隔15min测定一次,到达初凝或终凝时应立即重复测一次,当两次结论相同时才能定为到达初凝或终凝状态。

每次测定不能让试针落人原针孔,每次测试完毕须将试针擦净并将试模放回湿气养护箱内,整个测试过程要防止试模受振

试验1水泥技术性能试验

(1)试验目的及依据

测定水泥的细度、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及胶砂强度等主要技术性质,作为评定水泥质量及强度等级的主要依据。

本试验根据B1345-91《水泥细度检验方法(80um筛筛析法)》、GB/T1346-200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和GB/T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进行。

(2)水泥试验的一般规定

1)同一试验用的水泥应在同一水泥厂出产的同品种、同强度等级、同编号的水泥中取样。

2)试验水泥从取样至试验要保持24h以上时,应把它贮存在基本装满和密封的容器里。

容器应不与水泥发生反应。

3)水泥试样应充分拌匀,且用0.9mm方孔筛过筛。

4)试验时温度应保持在20℃±2℃,相对湿度应不低于50%。

养护箱温度为20℃+1℃,相对湿度不低于90%。

试体护池水温度应在20℃+1℃范围内。

5)试验用水必须是洁净的淡水。

水泥试样、标准砂、拌合用水及试模等的温度应与试验室温度相同。

(3)水泥细度(演示)。

细度检验有负压筛法、水筛法和干筛法三种,在检验中,如负压筛法与其他方法的测定结果有争议时,以负压筛法为准。

本处介绍负压筛法。

用筛网上所得筛余物的质量中试样原始质量的百分数表示水泥样品的细度。

1)主要仪器设备

A.负压筛,方孔边长为0.08mm

B.负压筛析仪

C.天平:

最大称量100g,分度值不大于0.05g

2)试验步骤

A.筛析试验前应把负压筛放在筛座上,盖上筛盖,接通电源,检查控制系统,调节负压至4000~6000Pa范围内.

B.试样25g置于洁净的负筛中,盖上筛盖,放在筛座上,开动筛析仪连续筛析2min。

在此期间如有试样附着在筛盖上,可轻轻敲击,使试样落下。

筛毕,用天平称量筛余物,精确至0.05g。

当工作负压小于4000Pa时,应清理吸尘器内水泥,使负压恢复正常。

3)试验结果计算

水泥试样筛余百分数按下式计算(结果精确至0.1%):

式中F—水泥试样的筛余百分数,%;

Rs—水泥筛余物的质量,g;

W—水泥试样的质量,g。

(4)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标准法)

1)水泥净浆搅拌机;维卡仪(见试图1-1);量水器和天平等。

2)实验步骤

A.试验前必须做到:

维卡仪的金属棒能自由滑动;调整维卡仪的金属棒至试杆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对准零点;搅拌机运转正常等。

B.水泥浆的拌制

试图1-1测定水泥标准稠度和凝结时间用的维卡仪

(a)初凝时间测定用立式模的侧视图;(b)终凝时间测定用反转试模的前视图;(c)标准稠度试杆;(d)初凝用试针;(e)终凝用试针

用水泥净浆搅拌机搅拌,搅拌锅和搅拌片先用湿布擦过。

将拌和水倒入搅拌锅内,然后在5~10s内小心将称好的500g水泥加入水中,防止水和水泥溅出。

拌和时,先将锅放到搅拌机锅座上,升至搅拌位置,启动搅拌机,低速搅拌120s,停拌15s,同时将叶片和锅壁上的水泥浆刮入锅中间,接着高速搅拌120s,停机。

C.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

拌合结束后,立即将拌好的净浆装入锥模内,用小刀插捣、轻轻振动数次,刮去多余的净浆。

抹平后迅速将试模和底板移到维卡仪上,并将其中心定在试杆下,降低试杆直至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

拧紧螺丝1~2s后,突然放松,使试杆垂直自由地沉入净浆中。

在试杆停止沉入或释放试杆30s时记录试杆距底板之间的距离。

升起试杆后,立即擦净;整个操作应在搅拌后的1.5min内完成。

D.试验结果判定

以试杆沉入净浆并距底板6mm±1mm的水泥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

其拌合水量为该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p),按水泥抽量的百分比计。

(5)水泥凝结时间测定

1)主要仪器设备

水泥净浆搅拌机;标准法维卡仪;试针和圆模(试图1-2);量水器;天平。

试图1-2维卡仪试针及圆模

2)实验步骤

A.测定前准备工作:

调整凝结时间测定仪的试针接触玻璃时,刻度指针对准零点。

B.试件的制备:

以标准稠度用水量按标准稠度用量试验相同的方法制成标准稠度净浆,并立即一次装满试模,振动数次后刮平,立即放入湿养护箱内,记录水泥全部加入水中的时间为凝结时间的起始时间。

C.初凝时间的测定

试件在湿气养护到加水后30min时进行第一次测定。

测定时,从湿气养护箱中取出试模放到试针下,降低试针与水泥净浆面接触。

拧紧螺丝1~2s后,突然放松,试针垂直自由沉入净浆,观察试针停止下沉或释放杆30s时指针的读数。

当试针沉至距底板4mm±1mm时,为水泥达到初凝状态。

由水泥全部加入水中至初凝状态的时间为水泥的初凝时间,用“min”表示。

D.终凝时间的测定

为了准确观测试针沉入的状况,在终凝针上安装了一个环形附件(见试图1-2)。

在完成初凝时间测定后,立即将试模连同浆体以平移的方式从玻璃板取下,翻转180°,直径大端向上,小端向下放在玻璃板上,再放入湿气养护箱中继续养护。

临近终凝时间每隔15min测定一次,当试针沉入试体0.5mm时,即环形附件开始不能在试件上留下痕迹时,为水泥达到终凝状态的时间为水泥的终凝时间,用“min”表示。

E.测定时注意事项

a.在最初测定操作时应轻轻扶持金属棒,使其徐徐下降,以防试针撞弯,但测定结果以自由下落为准。

b.在整个测试过程中试针沉入的位置至少要距试模内壁10mm。

c.临近初凝时,每隔5min测定一次,到达初凝或终凝状态时应立即重复一次,当两次结论相同时,才能定为到达初凝或终凝状态。

d.每次测定不得让试针落入原针孔,每次测定完毕须将试针擦净,并将试模放回湿气养护箱内,整个测定过程中要防止圆模受振。

(6)安定性试验

安定性试验可以用标准法(雷氏法)和代用法(试饼法),有争议时以标准法为准。

雷氏法是测定水泥净浆在雷氏夹中沸煮后的膨胀值。

试饼法是观察水泥净浆试饼沸煮后的外形变化来检验水泥的体积安定性。

1)主要仪器设备

水泥净浆搅拌机;沸煮箱;雷氏夹(试图1-3a);雷氏夹膨胀值测定仪(标尺最小刻度为1mm,试图1-3b;量水器;天平。

试图1-3雷氏夹膨胀值测定

2)标准法(雷氏法)试验步骤

A、测定前的准备工作

试验前按试图1-3方法检查雷氏夹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每个试样需成型两个试件,每个雷氏夹需配备质量约75-85g的玻璃板两块,凡与水泥净浆接触的玻璃板和雷氏夹内表面都要稍稍涂上一层油。

B、水泥标准稠度净浆的制备与凝结时间试验相同。

C、雷氏夹试件的成型

将预先准备好的雷氏夹放在已稍擦油的玻璃板上,并立刻将已制好的标准稠度净浆装满雷氏夹;装浆时一只手轻轻扶持雷氏夹,另一只手用宽约10mm的小刀插捣数次,然后抹平,盖上稍涂油的玻璃板,立即将试模移至养护箱内养护24h±2h。

D、沸煮

调整好沸煮箱内的水位,使其能保证在整个沸煮过程中都超过试件,不需中途添补试验用水,同时能保证在30min±5min内加热至恒沸。

脱去玻璃板取下试件,先测量雷氏夹指针尖端间的距离(a),精确到0.5mm(试图1-3a)。

接着将试件放入沸煮箱水中的试件架上,指针朝上,然后在30min±5min内加热至沸,并恒温180min±5min。

E、结果判别

沸煮结束后,放掉沸煮箱中热水,打开箱盖,待箱体冷却至室温,取出试件进行判别(试图1-3c)。

测量雷氏夹指针尖端距离(c),准确至0.5mm(试图1-3c),当两个试件沸煮后增加距离(c-a)的平均值不大于5.0mm时,即认为该水泥安定性合格,当两个试件的(c-a)值相差超过4.0mm时,应用同一水泥立即重做一次试验。

再如此,则认为该水泥为安定性不合格。

3)代用法(试饼法)试验步骤

A、测定前的准备工作

每个样品需要准备两块约100mm×100mm的玻璃板,凡与水泥净浆接触的玻璃板都要稍稍涂上一层油。

B、试饼的成型方法

a、将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