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寄生虫感染的免疫诊断附核酸诊断四川大学课程中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61177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9.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8寄生虫感染的免疫诊断附核酸诊断四川大学课程中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18寄生虫感染的免疫诊断附核酸诊断四川大学课程中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18寄生虫感染的免疫诊断附核酸诊断四川大学课程中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18寄生虫感染的免疫诊断附核酸诊断四川大学课程中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18寄生虫感染的免疫诊断附核酸诊断四川大学课程中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8寄生虫感染的免疫诊断附核酸诊断四川大学课程中心.docx

《18寄生虫感染的免疫诊断附核酸诊断四川大学课程中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8寄生虫感染的免疫诊断附核酸诊断四川大学课程中心.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8寄生虫感染的免疫诊断附核酸诊断四川大学课程中心.docx

18寄生虫感染的免疫诊断附核酸诊断四川大学课程中心

18寄生虫感染的免疫诊断(附核酸诊断)

18.1免疫诊断在寄生虫病诊断中的地位

   寄生虫病的诊断,传统的方法是应用寄生虫学实验技术,从患者的血液、粪便或其它排泄物以及组织中查见病原体而确诊。

然而,有些寄生虫寄生于人体内的实质器官,进行寄生虫学检查取材不易,往往给疾病的确诊及鉴别诊断造成困难。

并且,随着我国寄生虫病防治工作的进展和深入,寄生虫的感染率和感染度显著下降,用经典的寄生虫学方法亦不易查见病原体。

这些都说明,发展一种更为敏感而特异的检测方法的必要性。

寄生虫病的免疫诊断,主要是应用免疫学方法检查患者血循环中或体液中针对寄生虫的抗体或由寄生虫本身分泌排泄的抗原,方法大多较为敏感,可以检出微量存在的抗体或抗原,因之,对临床上疑似的患者,可提供诊断依据,有重要的辅助诊断价值;在寄生虫病防治工作中,可进一步查清病人,监测疫情变化并评价防治工作效果。

所以在寄生虫学范畴内,免疫学的检测方法日益受到重视,并被列为重要的查病方法。

18.2寄生虫病免疫诊断简介

   寄生虫病免疫诊断的价值,主要根据以下几个指标:

所用的方法需有足够的敏感性,能以查出绝大多数的病人;有较好的特异性,对其它寄生虫病很少发生交叉反应,健康人无假阳性;能用于疗效考核,病人经有效治疗后阴转较快;能反映病情,可以定量;方法简便易行、经济,可以在基层推广。

   当前,寄生虫病的免疫诊断,主要是应用已知的抗原检测患者血液中或其它体液中相应的抗体。

在有些虫种,如血吸虫病,疟疾、丝虫病,华支睾吸虫病,并殖吸虫病和猪囊虫病等的诊断中已应用特异的多克隆抗体或单克隆抗体(McAb)进行循环抗原的检测研究,并成功地试用于现场。

   免疫诊断用的抗原,可以是寄生虫生活史中的任何一个阶段,例如,血吸虫的虫卵,毛蚴、尾蚴以及成虫均可用作诊断抗原。

诊断用的抗原,可以是整虫,虫体的石蜡切片或冰冻切片,有不少方法是应用寄生虫的不同发育阶段的组织匀浆或提取物——可溶性抗原,也有使用虫的排泄分泌物作为抗原(代谢抗原)。

例如,血吸虫病诊断用的环卵沉淀试验和尾蚴膜试验是采用完整的虫卵及尾蚴;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既可用整虫,也可用虫体的切片;而在皮内试验、免疫电泳、对流免疫电泳、间接血细胞凝集试验以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方法中所用的则都是寄生虫的可溶性抗原。

   由于大多数的寄生虫属于多细胞动物,抗原成分相当复杂,在寄生虫的不同发育阶段,种、属、科甚至纲之间,都可能有共同抗原存在。

如曼氏血吸虫与日本血吸虫之间,日本血吸虫与卫氏并殖吸虫之间,马来丝虫与犬恶丝虫、牛丝虫之间均已证实有共同抗原成分。

抗原成分的部分共同性,诱发产生相应的抗体,因之,在免疫学试验时,势必出现交叉反应,从而降低了试验的特异性。

这种缺点,唯有通过抗原的纯化来克服。

抗原纯化的方法有:

凝胶过滤(分子筛层析)、离子交换层析、亲和层析以及其它的化学方法等。

通过纯化去除共同的组分,获取虫种特异的抗原成分。

但在特殊情况下,如某种寄生虫抗原材料缺乏时,往往可借助有共同抗原成分的异种抗原进行辅助诊断,例如:

国内曾用牛丝虫抗原的间接荧光抗体试验诊断人丝虫病,用日本血吸虫卵进行环卵沉淀试验诊断曼氏血吸虫病。

   人体针对寄生虫的特异性抗体,经过病原有效治疗后,将持续存在一段时间,并不立即转阴。

阴转速度的快慢,与采用的试验方法的敏感性以及治疗前的感染状况有关。

在分析阳性结果时应充分考虑这一点,尤以在经过寄生虫病反复防治的地区更应如此。

在宿主血流中的循环抗原系来源于存活的虫体本身,它们是虫体的分泌、排泄和脱落性抗原,近年来循环抗原的检测已经受到极大的重视。

实验研究表明,检测循环抗原比检测抗体具有更多的优越性,它能反映活动性感染,有较好的疗效考核价值,是寄生虫病免疫诊断发展的重要方面。

一般认为,寄生虫病免疫诊断的阳性结果,只能起辅助诊断的作用。

临床应用时,应结合病史,症状及体征,进行综合分析。

为了提高诊断效果,在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同时应用两种免疫学方法进行检测,以取长补短,提高可靠性。

方法的选择,可根据各地的具体条件而定。

18.3免疫诊断方法在几种寄生虫病中的应用及评价

18.3.1阿米巴病

   阿米巴病血清学诊断方法的最大价值是为肠外阿米巴病,特别是为局部症状及体征不明显的肝脓肿、右下叶以外的肺脓肿、心包炎及脑脓肿等提供确诊的依据。

在临床上,阿米巴肝脓肿与肝癌及细菌性肝脓肿的症状、体征和某些检验结果,往往非常相似,有时即使从肝中抽出脓液,但由于不易在脓液中查出阿米巴原虫,而使诊断混淆,此时免疫诊断方法就有重要价值。

至于肠道阿米巴病的诊断,仍需结合粪检,反复查找病原体,在血清学试验阳性时,尤应如此。

因抗体在治愈后的阴转尚需相当时间,所以对阿米巴病血清学试验的阳性,必须结合临床表现作出判断,在阿米巴病发病率高的地区,对阳性结果的解释更应慎重。

此外血清学试验也用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用于估计某一些地区阿米巴病的流行情况。

已经应用于阿米巴病诊断的血清学方法:

18.3.1.1检测抗体

   间接荧光抗体法(IFA) 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Condert等(1968)用本法检测阿米巴肝脓肿患者18例,阿米巴痢疾患者10例,阳性率分别为100%和80%。

国内贾杰等(1983)、杨绍基等(1988)、于德水等(1988)先后报道应用IFA检测阿米巴病,均取得了理想的结果。

吴国宏等(1994)以生长在LAS(洛氏液-琼脂-血清)双相培养基上48小时的贴壁溶组织阿米巴作抗原进行IFA试验。

对54例阿米巴肝脓肿病人血清或滤纸干血滴,检测结果全为阳性反应且滴度均较高,为1:

80一1:

2560;23例阿米巴痢疾患者中,19例阳性,阳性率82.6%;42例非阿米巴病和40例正常人血清或滤纸干血滴均为阴性,进一步表明了其应用价值。

  间接血细胞凝集试验(IHA) 本法有较高的敏感性,Kessel(1965)应用IHA检查阿米巴肝脓肿35例,全部为阳性;肠道阿米巴病133例,阳性率98%。

IHA操作简便,不需特殊设备,如有抗原制剂,易于在一般实验室推广,适合于流行病学研究。

国内尚未见用IHA调查阿米巴病的报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ELISA法有良好的敏感性、特异性及重复性。

郭增柱等(1984)以此法检测阿米巴病患者(肝脓肿与痢疾)41例,100%为阳性;带包囊者14例,3例阳性;正常人107例全为阴性,表明该法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目前,国内外一些有条件的实验室已将ELISA作为一种常规方法应用于阿米巴病的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曾用ELISA与粪检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部分地区的阿米巴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调查,效果远较单;的粪检方法为优。

以往认为有临床表现的阿米巴病在北京十分罕见,用粪检方法查出的阳性率很低(0.6%左右),然而,对同一人群同时用ELISA法查出的抗体阳性率却相当高(4.2%)。

应用这种方法,他们在1982一1983两年问,就确诊了24例阿米巴肝脓肿和17例阿米巴痢疾。

Gandhi等(1986)以斑点免疫结合法检测45例阿米巴肝脓肿病人阳性率达93%,健康人假阳性3%。

因其简单、迅速、价廉且特异,推荐用于诊断侵袭性阿米巴病。

18.3.1.2检测抗原

   国外在80年代中期已陆续有研究报道。

对阿米巴抗原取检的样品,分别有血清,肝脓液和粪便。

Grtundy等(1982)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粪中阿米巴抗原,但只能测及滋养体而不能检测包囊。

Ungar等(1985)使用McAb检测粪中抗原,使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提高到82%和98%,而且能检测包囊携带者粪中的抗原物质。

Vinayak等(1986)应用此法检测阿米巴肝脓肿患者血中的循环免疫复合物(CIC),15例确诊患者中有14例阳性(93%),7例可疑患者中有4例阳性(57.2%)。

对照标本均为阴性。

Gandhi等(1988)采用一种改良的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CIC,19例肝脓肿病人中,15例阳性(79.1%);26例包囊携带者12例阳性(46.1%);假阳性率为3.1%—3.7%。

但未进一步证实特异的抗原。

国内尚未见到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报道,若能进一步在更多实验室加以验证、方法标准化,可望能够替代传统的寄生虫学检查。

18.3.2弓形虫病

   弓形虫病是一种全球性分布的人类最常见的原虫感染。

估计全世界约有5亿一10亿人受感染;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人群感染率存在很大差异,从0.09%一94%不等,平均为33%。

我国人群的感染率约在5%一20%,平均为8.5%。

成人绝大多数呈隐性感染,不显示临床症状,临床上的弓形虫病患者只占一小部分。

但先天感染的危害性大,孕妇感染弓形虫后,不论有无临床症状,常可通过胎盘将弓形虫传给胎儿,造成胎儿畸形,神经系统发育障碍,甚至死亡或流产。

幸存的婴儿可出现脑积水。

小脑畸形,精神障碍,小眼球畸形,脉络膜视网膜炎等症状。

近年报道,弓形虫作为机会感染病原体,可造成致命性的危害。

如获得性免疫缺陷征(艾滋病,AIDS)或器官移植、肿瘤治疗中免疫抑制剂的使用等,常易并发弓形虫感染。

本病病原诊断用直接涂片或活体组织检查,检出率十分低,动物接种分离虫体,周期长亦易漏检,故临床上多用免疫学检查。

18.3.2.1检测抗体

   间接免疫荧光技术:

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根据所用荧光素标记抗人免疫球蛋白种类的不同,可以测特异的IgM,也可以测特异的IgG。

在感染的早期血中主要为IgM抗体,故应用本法检查IgM抗体可作为早期诊断。

抗弓形虫IgM在感染后5—6天就可出现阳性,一个月内达高峰,持续3—6个月后转为阴性,如IgM抗体为阴性,可排除3周内的感染;由于IgM分子量大,母亲的IgM一般不能通过胎盘传给胎儿,新生儿如抗体IgM阳性,说明为本身产生的抗体,故可用此法诊断新生儿的先天性弓形虫病。

弓形虫抗体IgG阳性反应,多在感染后l一2周出现,3—4周达到高峰,并能持续很长时间。

故在流行病学调查时;常检测IgG抗体。

本法不需特殊试剂及活抗原,固定于玻片上的虫体抗原,保存方便,抗原性稳定。

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间接血细胞凝集试验:

主要优点是简便、快速、灵敏,已广泛应用于流行病学调查。

国内最早在70年代中期由福建省卫生防疫站建立的IHA方法,主要以弓形虫滋养体(速殖子)抗原液致敏羊红细胞。

应用此试剂在广西调查7个地区的农民及一般病人血清284份,阳性率1%一10%,证明效果很好。

之后,相继有IHA的诊断试剂盒应世。

1983年中国人畜弓形虫病调查研究协作组采用统一的操作规程,开展了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所制订的判断阳性的标准为:

抗体滴度≥1:

64为既往感染,≥1:

256为最近感染,≥1:

1024为活动性感染。

Moyer等(1987)用IFA检测404例标本,阳性64份,阳性率为15.8%,再用IHA进行检测比较,其敏感性为96.4%,特异性97.9%,阴性符合率为99.4%。

WilsDn等(1987)应用IFA,IfIA和ELISA三种试剂盒对l00份血清标本进行检测后。

认为IHA对急性感染早期血清缺乏敏感性。

由于IHA所测的特异性抗体高峰值出现于感染过程的稍后期,所以用本法对已确诊的先天性弓形虫病患儿血清,往往呈阴性结果,也不宜用于诊断妊娠妇女的急性弓形虫病,以用于慢性或再燃性感染的检测为好。

   直接凝集试验:

本法简便快速,阳性反应出现时间比IHA早。

试验以甲醛固定的弓形虫原液作为抗原。

在玻片上加不同稀释度的试验血清,混匀,10分钟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如发生凝集,是为阳性反应。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是当前诊断弓形虫感染应用最广的技术。

Camargo等(1978)用间接ELISA法测弓形虫IgM抗体,发现急性病例检出率较高,但类风湿因子阳性者出现假阳性反应。

国内赵树馨等(1988)用本法检测854例医院的门诊病人血清抗弓形虫IgM及IgG抗体,检出率分别为4.75%和28.7%,均高于平行检测的IFA法,后者的检出率仅分别为2.34%和8.2%。

近年来,新发展的双夹心法测IgM,是采用抗IgM抗体包板,样本中的IgG、类风湿因子及抗核抗体等均在第一步捕获IgM步骤中被分离去,从而消除了非特异的干扰,提高了敏感性及特异性。

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比常规ELISA更灵敏、简便,取材量少,因而迅速被推广应用。

国外1986年已应用于弓形虫病诊断。

国内张西臣等(1989)以Dot-ELISA,SPA—ELISA及IHA诊断猪弓形虫病,初步证明Dot-ELISA优于其它两法。

贾世玉等(1990)以弓形虫可溶性抗原进行Dot-ELISA检测16份弓形虫病人血清,全部为阳性反应,417份精神病院病人血清,阳性4.32%;与囊虫病、旋毛虫病、血吸虫病等均无交叉反应,表明有较高的特异性。

在同一批血样中,此法的检出结果比常规ELISA及IHA为高,有“简、快、敏、特”等优点,便于基层推广应用。

18.3.2.2检测循环抗原

   循环抗原(CAg)的检测,不但可显示急性活动性感染,也可检定治疗效果,CAg比特异抗体出现时间早,且是病原体存在的指征,倍受人们的注意。

急性期患者血内的弓形虫成分,已知有3类:

膜抗原,速殖子的分泌排泄抗原以及细胞质抗原。

免疫印迹分析,感染小鼠尿中弓形虫的CAg特异区带为75,67,55,43,30,28及22kD。

Araujo等(1980)用ELISA法检测急性获得性淋巴结型弓形虫病人血清,CAg的阳性率为63.6%;在先天感染的胎儿羊水和脑脊液中也检测到弓形虫抗原。

博翠娥等(1989)用ELISA双单克隆抗体夹心法对人工感染弓形虫的家兔检测,中度感染的急性和亚急性期CAg阳性率为86.1%,慢性早期为76.7%;轻度感染者CAg的阳性率分别为43.3%和32%。

金武官等(1993)用快速ELISA法分别检测人工感染轻、中、重3个感染组小鼠尿中的弓形虫抗原,出现阳性的时间分别在感染后的5,4和3天,实验结果显示CAg的浓度与感染的虫数相平行。

18.3.3疟疾

   血清学方法对不典型发作的疟疾患者及带虫者有重要意义,但更多地是应用血清学方法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评价防治效果,发现病灶点,追溯传染源。

18.3.3.1检测抗体

   间接荧光抗体法:

是国内外应用最广的检测疟疾抗体的方法。

将含有疟原虫的血细胞洗涤后制成厚血片,即为抗原片。

一般认为最好用周种疟原虫的抗原片检测同种抗体,可以增强抗体反应强度。

但目前条件,只有恶性疟原虫可以进行体外连续培养,而间日疟及三日疟原虫取材困难,抗原片大多用与其有共同抗原的食蟹猴疟原虫代替间日疟原虫,巴西猴疟原虫代替三日疟原虫;但曾有用培养的恶性疟原虫作抗原片,检测间日疟病人抗体获得较好效果的报道。

抗原血片干燥后,保存在—20℃冰箱中,可保用一年。

应用时,取受检血清与抗原结合,洗去剩余的血清,再用荧光素标记的羊抗人IgG染色,最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如抗原血片上的疟原虫胞质发出鲜明的黄绿色荧光,核为不着色的空洞状,即为阳性。

一般IFA滴度在1:

20以上的阳性反应才有意义。

试验时必须同时做已知的阳性及阴性对照,以观察是否出现假阳性或假阳性。

湖北省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1978)以间日疟原虫抗原血片,对33例现症病人作IFA检测,阳性30例,阳性率90.9%;带虫者24例,阳性18例,阳性率75%;非疟区儿童81例和成人54例均为阴性。

据观察,疟疾初次发作后约一周,即可测出抗体,至14天,IFA全部呈阳性反应;患者经根治后,阳性反应迅即下降,但消失的速度与疗前感染的持续时间密切相关。

国内非恒定疟区,感染时间短暂,治疗及时,阴转快。

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1973)观察根治后3个月的病例,阳性仅16.7%。

四川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1981)对低疟区70例患者进行IFA纵向观察,发现根治6个月转阴率为98.7%;但病程长的、感染次数多的,有的在根治后2—3年抗体仍为阳性,因之,较难明确确定IFA抗体持续阳性的时间。

一般来说,1:

80以上的效价,反映不久前有疟疾新感染,或为尚未根治者。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朱福耀等(1978)以食蟹猴疟原虫经反复冻融,超声粉碎,冷浸提取可溶性抗原进行ELISA试验。

检测恶性疟病人血清77份,与镜检原虫的符合率为96.1%;85份间日疟病人血清与镜检的阳性符合率为98.8%,无疟史儿童血清67份,均为阴性。

王秀珍等(1988)以同法检测间日疟患者血清,同样表明有良好的敏感性。

   斑点ELISA法的发展,由于抗原用量小,操作简便,已迅速被推广应用。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用恶性疟原虫可溶性抗原,对53份P.f患者血清进行Dot-ELISA检测,阳性率为96.2%,42份健康人血清均为阴性;与内脏利什曼病,血吸虫病、肺吸虫病、姜片虫病人血清均无交叉反应。

,王秀珍等(1990)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食蟹猴疟原虫可溶性抗原,进行直接法的免疫斑点试验。

78例间日疟病人血清,抗体阳性率为96.1%,150例健康人的假阳性为4.7%;IFA法平行检测间日疟病人的阳性率为94.8%,健康人的假阳性为2%;两者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

18.3.3.2检测抗原

   检测恶性疟和间日疟红内期疟原虫抗原;比检测抗体更能直接证实受检者是否为现症感染。

Mackey等(1980)建立的固相放射免疫抑制试验,将经皂素溶解的受试者红细胞与125I标记的抗体孵育后,离心取上清,加至包被有疟原虫抗原的塑料管中,孵育,洗涤,测定各管的放射活性,并以不加血样只加标记抗体的对照管相比较,计算抗体结合抑制率。

红细胞内疟原虫数越多,则抑制率越大。

试验的敏感度为8虫/106红细胞,500例冈比亚人血样检测的阳性率比镜检法为高。

国内高琪等(1990)用MCAb进行抑制性ELISA试验,检测恶性疟和间日疟现症病人红细胞内疟原虫抗原。

该法的基本原理与固相放射免疫抑制试验相似,但以免抗Pf血清代替疟原虫抗原包被,再加经McAb与受检血样预作用的反应液,经孵育,洗涤,加酶结合物后底物显色,测OD值。

以无样本的对照孔OD值校正,计算抑制率。

抑制率≥9%为阳性。

检测的敏感度可达5虫/106红细胞。

18.3.4隐孢子虫病

 隐孢子虫主要寄生于小肠上皮细胞内,空肠近端是肠胃道感染中隐孢子虫数最多的部位。

患者临床表现为急性水样腹泻,一般无脓血。

早期认为艾滋病和其它免疫功能损害者,隐孢子虫是机会感染,引起难治性腹泻;而现在公认为其对免疫功能正常的人,也是一种重要的腹泻病原。

是婴幼儿腹泻的重要病原之一。

本病的病原诊断主要从粪便或呕吐物中发现卵囊即可确诊,检查方法是粪便涂片后再以金胺。

酚染色法、改良耐酸法或金胺一酚染色一改良抗酸复染法等,但在粪中卵囊数较少时往往漏诊,并且有时有非特异的荧光颗粒出现,无经验者容易误诊。

免疫学诊断主要有:

18.3.4.1检测抗体

 间接荧光抗体试验:

可用人工感染隐抱子虫小鼠回肠粘膜切片或从粪便分离纯化获得的卵囊涂片作抗原片进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

Stibbs等(1986)和Steerling等(1986)用间接和直接免疫荧光抗体技术检测隐抱子虫病人,认为敏感特异,尤其当卵囊较少者,其效果比金胺一酚染色法和改良抗酸法更为敏感特异。

Tsaihong等(1990)用该法检查342例有肠胃症状的病人,并以耐酸染色法检查粪中卵囊进行比较,结果后者的卵囊阳性率为19.8%,而IFA的阳性率为29.8%。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用超声粉碎或反复冻融裂解的卵囊或子孢子抽提物作包被抗原,在人血清中可检出IgGT和IgM抗体,ELISA检测的阳性率高于粪检卵囊的阳性率。

18.3.4.2检测抗原

   应用免疫学技术检测粪便标本或组织中的卵囊。

Rusnak等(1989)报道用单抗—IFA检测人粪便中的卵囊,粪便涂片福尔马林固定后,加抗隐孢子虫单克隆抗体,湿盒孵育,洗涤,加荧光素标记的山羊抗鼠抗体。

结果在所检测的119例中,56份改良耐酸染色法卵囊阳性者,IFA全部阳性,敏感性为100%;63例染色法阴性的粪便中,61份IFA为阴性,特异性为97%。

认为该法敏感性及特异性高,操作简便,可代替改良耐酸染色法。

Arrowood等(1989)比较了几种不同的实验方法检查粪便卵囊的结果:

以单抗-IFA法和生物素标记单抗的IFA法最好,阳性率均为100%;荧光素标记单抗的直接荧光抗体法为93.8%;而耐酸染色法及金胺染色法的阳性率分别为40.6%和93.8%。

使用单抗的免疫学试验均无假阳性出现,而耐酸染色及金胺染色法中分别有52%和85.7%的假阳性。

Unger等(1990)使用羊和兔免疫血清的双抗体ELISA法检测人粪便滤液中的隐孢子虫抗原,62份经过两次确认卵囊阳性的粪便滤液,51份ELISA结果阳性3182份粪检阴性者,176份ELISA结果明性38种肠道常见寄生虫的检测均为阴性。

双抗体法检测隐孢子虫的敏感性为82.3%,特异性为96.7%。

认为该法适用于临床诊断及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

18.3.5血吸虫病

   在血吸虫病,免疫学方法主要用于临床上的辅助诊断、防治工作中的综合查病及流行病学调查、防治效果的评价以及疫情监测。

常用的方法有:

18.3.5.1检测抗体

   皮内试验:

主要是检测受试者对血吸虫抗原的速发性超敏反应,涉及的抗体为IgE。

所用的抗原一般为血吸虫成虫抗原浸出液(于粉抗原浸出液浓度为1:

8000,鲜虫抗原为1:

3000)。

主要用于在查病中对无血吸虫病史人群的过筛。

皮试阳性者,再进一步作其他方法的检查。

本法在血吸虫病治愈后多年仍为阳性,故无疗效考核价值。

   尾蚴膜试验:

以新鲜退出的尾蚴或冷冻干燥保存的尾蚴抗原片为抗原,加入受试血清,盖上盖玻片,放湿盒中,置25℃,24小时,阳性者在显微镜下可见在尾蚴的体部或体尾全部四周有折光性的胶状膜形成。

此法可用于临床辅助诊断,有条件的地区也可用于综合查病。

本法与禽类血吸虫尾蚴性皮炎有交叉反应。

但动物试验表明,交叉抗体在感染后一个月即消失。

在有稻田皮炎发生的地区,应避免在皮炎发生的季节进行检查,以免误诊。

   环卵沉淀试验:

从实验感染动物的肝脏分离出纯净的血吸虫卵作为抗原,现多用低压冰冻干燥保存的血吸虫干卵。

挑取虫卵150个左右,与受试血清在凹玻片的凹孔中混匀,加盖片。

放湿盒中,置37℃孵育48—72小时,在低倍镜下观察成熟虫卵周围出现的带有折光性的反应物,计数100个成熟卵中出现有反应物的卵数,计算环卵沉淀反应百分率(以下简称环沉率)。

一般以环沉率≥5%者作为阳性。

本法可用于临床辅助诊断,无血吸虫病治疗史者,环沉率大于5%的,应进一步作病原学追查;有治疗史者环沉率在5%以上,而距末次治疗3—5年以上,可以考虑为活动性感染。

在基本消灭血吸虫病的地区,本法已广泛用于综合查病。

   间接血细胞凝集试验:

主要应用血吸虫卵的可溶性抗原致敏鞣酸化的绵羊红细胞或“O”型人红细胞,也有使用纯化的成虫多糖抗原致敏。

致敏的红细胞可以低压冰冻干燥保存,使用比较方便。

吴福东等(1984,1991)报道,应用成虫抗原致敏的红细胞制剂对确诊的血吸虫病思考的检出率为85.35%一100%,平均为95.31%;但对肺吸虫病人血清的交叉反应高达31%,对姜片虫病人的交叉反应为6%,正常人的假阳性率为1.41%;血吸虫病人经吡喹酮治疗后2年,阴转率为84.21%。

南京医科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1983)用纯化的血吸虫成虫多糖抗原致敏人“O”型红细胞,对血吸虫病人的检出率为85.87%,对肺吸虫病犬血清未发现有交叉反应。

IHA由于方法简便易行,敏感性高,已在防治基层广泛用于综合查病及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IHA的方法改进方面,同济医科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1992)报道了二氨酚法—IHA,系以二氨酚代替鞣酸,将适量抗原与二氨酚混合,一步致敏红细胞,优点是抗原用量省,致敏过程缩短,致敏的红细胞在制备及储存过程中均不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