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阅读及答案.docx
《小石潭记阅读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石潭记阅读及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石潭记阅读及答案
《小石潭记》阅读
一、阅读《小石潭记》中的两段文字,完成6~9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6.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
(2分)
A.潭中鱼可百许头B.全石以为底
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自以为不如(《邹忌讽齐王纳谏》)
C.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C.皆若空游无所依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刿论战》)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7.下面哪一个句子中的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现象?
(2分)
A.日光下彻B.腰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
C.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楼记》)D.尉果笞广(《涉世家》)
8.阅读第一段,说说“伐竹取道”对表现人物心理和小石潭特点的作用。
(2分)
9.在节选的语段中,哪些地方能让你感受到小石潭“水尤清洌”的特点?
请结合有关语句作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
(12分)
[甲]自渴①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
民桥其上。
有采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
渠之广,或咫尺,或掊足,其长可十许步。
其流抵走石,伏出其下。
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藓环周。
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
潭幅员战百尺,清深多俢鱼。
又北曲行纡余,睨若无穷,然卒入干渴,其侧皆诡石怪杰,奇卉美箭②,可列坐而庥③焉。
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节选自柳宗元《石渠记》)
[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堇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谭,水光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辍,参差披拂。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注释]①渴(hè)地名,指袁家渴。
②箭:
小竹。
③麻(xiū),树荫。
17.解释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4分)
(1)民桥其上()
(2)逾石而往有石泓()
(2)北堕小谭()(4)卷石底以出()
18.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有泉幽幽然B.其侧皆诡石怪木
然胡不已乎安陵君其许寡人
C.然卒入于渴D.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
(4分)
(1)其长可十许步。
(2)风摇其巅,韵动崖谷。
20.甲乙两段文字所描写的水,各有什么特点?
请简要概括。
(2分)
三、(16分)比较阅读“瀑、潭、桥”组文,完成9—13题
[甲]
望庐山瀑布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乙]
小石潭记(节选)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丙]
游高梁桥记(节选) 袁宏道
三月一日,偕王生章甫、僧寂子出游。
时柳梢新翠,山色微岚,水与堤平,丝管夹岸。
趺坐古根上,茗饮以为酒,浪纹树影以为侑,鱼鸟之飞沉,人物之往来,以为戏具。
堤上游人,见三人枯坐树下若痴禅者,皆相视以为笑,而余等亦窃谓彼筵中人,喧嚣怒诟,山情水意,了不相属,于乐何有也?
少顷,遇同年黄昭质拜客出,呼而下,与之语,步至极乐寺观梅花而返。
9.(3分)解释加点的词。
①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10.(4分)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②呼而下,与之语,步至极乐寺观梅花而返。
11.(3分)仿照下面示例,请赏析[乙]文“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中“鱼影”的侧面描写的妙处。
示例:
[丙]文中“浪纹树影以为侑……”,不直接写春游之乐,而是从“树影”等景物的可人温馨来侧面烘托,尤其是赋予“树影”以人的性情,成了劝食劝酒的人,起到了情景交融、意趣盎然的艺术效果。
我的赏析:
[乙]文中
12.(3分)按要求,任选一题作答。
①请从修辞的角度,简析[甲]诗划线句子的写景之妙。
②请从听觉的角度,简析[乙]文划线句子的写景之妙。
③请从炼字的角度,简析[丙]文划线句子的写景之妙。
我选择第 题,简析:
13.(3分)袁宏道对“堤上游人”发出了“山情水意,了不相属”的遗憾;那么,面对大自然的山水美景,三诗文作者的“山情水意”又分别是什么呢?
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甲]文:
[乙]文:
[丙]文:
四、阅读以下文言语段,完成9-12题。
(12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坏,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乙]出南门,左为万里桥。
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①、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②、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③城下者,皆浣花溪委④也。
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尽溪,平望如荠⑤。
水木清华,神肤洞达.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
舁夫⑥云通灌县,或所云“江从灌口来”是也。
(选自《浣花溪记》)
[注]①玦(jué):
环形有缺口的佩玉。
②琅(lánggān):
像珠子的美石。
③潆回:
水流回旋。
④委:
聚集。
⑤荠(jì):
荠菜。
⑥舁(yú)夫:
轿夫。
9、解释以下句中的加点词语。
(4分)
(1)水尤清洌 洌:
(2)佁然不动 佁:
(3)西折纤秀长曲 西:
(4)尽溪,平坦如荠 尽:
10、翻译以下句子。
(4分)
(1)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译文:
(2)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
译文:
11、甲、乙两文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相同点?
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点?
(2分)
答:
12乙文第一段“少陵浣花居在焉耳”中的“少陵”指谁?
请你写出他的连续的两句诗。
(2分)
答:
五、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14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松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轼《记承天寺夜游》)
19.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
(2分) ( )
A.下见小潭 日光下彻B.潭中鱼可百许头 明灭可见
C.水尤清洌 以其境过清D.以其境过清 卷石底以 出
20.林语堂在《东坡传》中称赞《记承天寺夜游》是神品,写景最妙,试作简要的分析。
(2分)
21.甲文中,作者起初是“心乐之”,心情非常愉快,为什么在结尾却说“不可久居”,矛盾吗,为什么?
(3分)
22.甲乙两文都写于作者被贬期间,分别表达了柳宗元和轼怎样复杂的心情?
(3
六、文言文阅读(共12分,其中第10-12小题,每题2分,第13小题6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小石潭记》)
[乙]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10.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影布石上(发布) B.以其境过清(凄清)
C.往来而不绝者(断绝) D.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离开)
11.以下选项中“之”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
乃记之而去
A.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醉翁亭记》) B.辍耕之垄上(《涉世家》)
C.唐人尚未盛为之(《活板》) D.何陋之有(《陋室铭》)
12.以下对[甲][乙]两段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