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农业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48718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55.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疆农业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新疆农业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新疆农业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新疆农业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新疆农业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疆农业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docx

《新疆农业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疆农业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疆农业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docx

新疆农业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新疆农业大学

2012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二○一三年十一月

2012年,新疆农业大学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自治区高等教育专项规划(2010-2020)》、《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和学校第四次教学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学校“十二五”规划建设目标,密切联系办学实际,科学把握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重大问题,不断强化教学建设,着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教学质量监控,狠抓教风学风建设,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学校为稳疆兴疆育人才的办学宗旨更加明确和坚定,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和本科教育的基础地位日益巩固,自治区重点产业紧缺人才专业建设取得新的进展,以选派优秀本科生到国内985高校或211高校访学和建立创新学分替代课程学分制度为主要标志、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式和人才评价多元化探索迈出新步伐,主辅修制、转专业、导师制、校企合作、校院合作等继续推进,以成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为主要标志、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作有序推进,整体教学条件和办学空间继续改善和拓展。

张敏教授教授荣获自治区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称号。

两项教学成果分别荣获自治区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二等奖。

 

一、学校概况

2012年,学校举办了60年校庆系列活动。

活动热烈、隆重、高雅、精彩,受到各级领导、海内外校友、广大师生员工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

校庆弘扬学校精神,总结办学经验,展示辉煌成就,展望美好蓝图,汇聚各方力量,争取各界支持,进一步拓展了对外交流,树立了良好形象,优化了办学环境。

新疆农业大学是自治区重点建设的一所多科性农业高等院校,前身为新疆八一农学院,是经毛主席和中央军委同意,由王震将军于1952年创建的本科高校。

经过60年的勤奋耕耘,学校现已形成博士后、博士、硕士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等多层次的教育体系;学校目前是农、林、水学科最为完备的高等农业院校,设有15个专业学院和思政教研部、体育教学部等教学单位。

学科涵盖农、理、工、经、管、文、法等7大门类,其中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0个、省部级重点培育学科1个。

学校现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8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工程硕士领域、1个农推广硕士专业学位领域和57个本科专业。

学校现有7个本科专业成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1个本科专业成为自治区重点产业紧缺人才专业,建成教育部棉花工程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建成自治区级精品课程19门。

“十一五”以来获自治区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

学校的办学定位明确,坚持“突出特色、人才优先、质量第一、科技强校”的办学理念,以农业学科为优势特色,大力发展新兴和交叉学科,农、理、工、经、管、文、法多学科协调发展,以本科教育为主要办学层次,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积极推进留学生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西北一流、国内知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

60年来,学校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结合生产,屯垦戍边办大学,稳疆兴疆育人才,培养的十万余名毕业生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勤奋实干,深受社会欢迎和广泛赞誉,他们担当重任、建功立业,享誉天山南北、长城内外,为国家特别是为新疆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本科教学基本情况

学校着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学科涵盖农、理、工、经、管、文、法等7大门类,共57个专业。

截止2012年底,学校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14177人。

(一)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

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是:

培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基础扎实、品质优良、眼界开阔,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本科人才服务面向是:

立足新疆,面向“三农”,服务社会。

(二)本科专业设置情况

学校目前是农、林、水学科最为完备的高等农业院校,学科涵盖农、理、工、经、管、文、法等7大门类,共57个专业,具体专业及学科门类分布见表1。

(三)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情况及本科生所占比例

截止2012年底,我校有全日制在校生16217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49人,硕士研究生1410人,普通本科生14177人,高职生315人,留学生166人,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为87.4%。

(四)本科生源情况

2012年我校在全国30个省(包括自治区、直辖市)招生,普通高考共计招收本、专科生3695人,报到3562人,报到率96.40%。

从录取分数看:

汉语言理科二批次省控线390分,我校录取学生中超出一批次分数线学生59人,420-445分348人,390-420分1218人;汉语言文科二批次省控线426分,我校录取学生中460-493分39人,426-460分254人;民语言理科二批次省控线303分,我校录取学生中超出一批次录取分数线学生38人,320-338分451人,303-320分442人;民语言文科二批次省控线385分,我校录取学生中高出一批次分数线学生26人,400-415分79人,385-400分45人。

性别比例:

男生占51.3%,女生占48.7%;民族比例:

汉族占52%,少数民族占48%。

表1本科专业及学科门类分布

学科门类

专业数

所占比例(%)

专业名称

农学

15

26.3

农学、园艺、植物保护、种子科学与工程、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动物药学、林学、园林、森林保护、水产养殖学、草业科学

理学

8

14.0

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化学、地理信息科学、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态学、环境科学、药学、

工学

17

29.8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农业电气化、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包装工程、交通运输、交通工程、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农业水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

经济学

2

3.5

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

管理学

11

19.3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土地资源管理、旅游管理

文学

3

5.3

汉语言、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英语

法学

1

1.8

法学

 

三、师资与教学条件

截止2012年底,学校有专任教师906人,外聘教师190人,生师比为17.46。

2012年,投入本科教学经费8404万元。

其中本科专项教学经费1851.81万元。

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8005万元。

新建多媒体教室25间。

图书馆现有印刷本藏书112.78万册,拥有中文网络数据库14个,外文网络数据库6个。

新建学生食堂建筑面积19913平方米,新建学生浴室建筑面积2572平方米。

2012年7月,数字化校园业务系统建设启动,2012年12月编制完成学校《信息标准规范》。

(一)师资队伍建设情况

通过自身培养和外部引进,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建立具有我校自身特色的竞争激励机制,促进师资队伍水平的整体提升,初步形成了一支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

截止2012年底,已建成自治区级优秀教学团队7个,8名教师获得自治区教学名师称号,2名教师获得自治区高校教学能手称号,1名教师获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

截止2012年底,学校有专任教师906人,外聘教师190人,生师比为17.46。

1、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1)职称结构。

教授105人,占专任教师的11.59%;副教授285人,占专任教师的31.46%;讲师379人,占专任教师的41.83%。

本学年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占教授总人数的100%,全校开设课程1592门,其中有168门课程有教授授课,占总课程数的比例为10.55%。

(2)学历结构。

通过鼓励教师在职攻读学位和积极引进,使教师队伍学历结构日趋改善。

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为45.92%;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为17.11%。

截止2012年底,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155人、硕士学位者416人。

(3)学缘结构。

学校注重教师学缘结构优化,有外校学历和有留学经历的教师比例逐年提高。

学校鼓励教师深造攻读学位,鼓励出国出疆访学、参加培训、开展学术交流和挂职锻炼。

学校专任教师中601人有外校学历,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6.34%;有留学经历的教师22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24.94%。

(4)年龄结构。

学校注重教师队伍的更新,全校专任教师中,年龄在45岁(含45岁)以下的有597人,46岁至55岁之间的有271人,56岁以上的有38人,分别占教师总数的65.89%、29.91%和4.19%。

2、加强教师培养

(1)建立了师资队伍岗前培训和青年教师社会实践制度,使新进教师能尽快胜任教师岗位。

(2)健全高层次人才的政策保障体系,使师资队伍的学历层次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积极探索科学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形成自我激励、自我约束的机制。

(3)完善高层次人才培养机制,拓宽了骨干人才的视野,提高了学术水平,加强了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合作,为今后的发展夯实了基础。

(4)加大人才建设经费投入,不断完善高层次人才激励机制,通过实施教学科研骨干人才遴选、岗位津贴发放、科研奖励等机制,激励和稳定了高层次人才队伍。

2012年学校投入64.55万元经费用于师资培养,利用国家专项资金93万元资助教师攻读学位,全校共有17名教师出国进修访学,20名教师考取博士研究生。

3、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1)借力名师,搭建平台。

一年来,邀请了浙江大学本科生院院长陆国栋教授与教学院长开展座谈,并给教师开展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师能力提升的讲座;邀请浙江省教学名师施岳定教授进行了示范公开课、说课点评、座谈、专题讲座等系列活动。

每学期都邀请本校省级教学名师举办名师论坛等活动。

为深入研究教学规律,创新教学方法,发现并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手段,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2)组织教师授课竞赛,2012年两个学期共151名教师参加竞赛,通过随堂听课、检查教学文档、学生评教等方式,评出34名优秀个人。

竞赛过程中,专家与参赛教师进行课后交流,探讨教学方法,提出改进建议,竞赛结束后,汇总每位参赛教师的综合评议分数、学生赋分值、专家赋分值及专家评议意见发至参赛教师本人。

召开授课竞赛获奖教师教学经验交流会,制作“授课竞赛参赛教师风采”宣传材料,交流教学经验,推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

推荐我校教师参加“全国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以参赛促进锻炼、促进提高。

积极推介计算机学院“斯坦福大学Java语言课程设计及教学方法师资培训”和思政部说课竞赛。

(3)加强教学名师和教学能手的培育工作,提前遴选候选人,引导教学单位重点培育。

积极组织申报自治区教学名师和自治区教学能手。

经我校推荐,自治区教育厅组织评审,张敏教授荣获自治区第七届教学名师称号,李勇伟老师荣获自治区第二届教学能手称号之后。

(二)教学经费投入情况

2012年学校总收入94338万元,投入本科教学的经费8404万元,学生生均教学经费投入5949元,其中生均本科教学日常经费支出1783.9元,生均本科实验、实习经费655元。

2012年本科专项教学经费1851.81万元。

(三)校舍情况

学校总占地面积5628亩,其中校本部占地面积1496亩,小地窝堡57亩,三坪校区占地面积4075亩。

另有南山实习林场10万亩。

学校拥有教学行政用房面积265333平方米,生均教学行政用房16.36平方米,实验室、实习场所用房面积62720平方米,生均实验室实习场所面积3.86平方米。

一年来,学校还积极筹措资金,新建多媒体教室25间。

学校现有学生公寓18幢,面积126465平方米。

2012年新建学生食堂建筑面积19913平方米,新建学生浴室建筑面积2572平方米。

(四)图书馆情况

学校图书馆馆舍面积近1.2万平方米,藏书体系以农业科学、生物科学为重点,涵盖农、理、工、经、管、文、法等学科,并重视收藏我国西北地区与中亚地区农业及相关学科文献。

已经形成多层次、全方位、开放式的文献服务体系,面向校内外读者和科研人员提供书刊借阅、多媒体电子阅览、信息咨询、馆际互借、原文传递、科技查新、查收查引等服务。

建有“新疆农业大学博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新疆农业大学教学标本数据库”等2个自建数据库,现有印刷本藏书112.78万册,拥有中文网络数据库14个,包含电子全文期刊9100种;外文网络数据库6个,包含外文电子全文期刊1274种;电子图书3.02万种(册),光盘4809张(2956种)、录音录像带573盒;拥有Dialog(国际联机检索系统)数据库。

除提高实体文献资源的保障率外,图书馆还非常注重与国内同行的资源共享合作以及虚拟资源的开发利用,先后与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SHL(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新疆大学等单位签订了文献传递协议,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完成《全国中西日俄文期刊联合目录》,与CALIS农学中心合作完成了《全国农业院校图书馆联合目录》等共建共享资源,与新疆大学等11所疆内院校图书馆建立了馆际互借关系。

目前,图书馆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查新定点单位(1995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出版物收藏馆(1997年),教育部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CADAL项目新疆服务中心(2010年),CADAL项目新疆少数民族文献资源数字化加工中心(2010年),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新疆农业文献信息中心(2011年)。

(五)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情况

(1)实验室建设情况

学校积极筹措资金购置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7353万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9928.5元,2012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8005万元。

寒冷干旱区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重点实验室、干旱区林业生态与产业技术重点实验室、农林有害生物监测与安全防控重点实验室、畜禽疫病防控与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新疆农业工程装备创新设计重点实验室等5个校级重点实验室被自治区教育厅批准为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

现代农业装备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获批为2012年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校设立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改革项目34项。

深入开展实验室绩效评估工作,进一步完善了教学实验室校院二级管理模式。

坚持论证,强化大型仪器设备采购前管理。

通过深入调研、技术培训、广泛征集意见、组织校内专家论证会,加强了40万元以上设备购置前的论证工作,组织五轴联动万能加工中心等五台670万元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论证工作,确保大型贵重设备投入的必要性和设备投入后的使用效益,并落实好申购、管理、使用责任。

对实验室安全工作严格管理,常抓不懈。

宣传国家有关化学药品、生物、放射物质等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和文件。

签署实验室安全责任书,严格落实实验室准入制度。

组织开展定期、不定期实验室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进行安全的常规检查和专项检查,加强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制订“新疆农业大学实验动物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加强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处置管理工作,组织全校实验室向新疆危险废物处理中心移交了废化学试剂和剧毒药品有0.25公斤,毒性、腐蚀性试剂有317.5公斤,防止了实验室危险废物污染危害校园环境,解决了多年来危险废弃物回收处理的难题。

开展了2011-2012年实验室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评选工作,进一步调动广大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基地建设情况

学校进一步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对“呼图壁牧草实验示范站”、“阿克苏红旗坡实践教育基地”等校内实践教育基地及“红雁池电厂”、“天康生物制剂厂”、“喜来登大酒店”等多个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进行调研,了解各实践教育基地对实习学生在安全保障、专业对口、住宿、就餐、娱乐等方面提供的基础条件。

多次召开三坪基地、红旗坡基地建设及实习工作座谈会,协调解决有关事项。

增加了对实习基地的卫生、安全、伙食、娱乐等方面的经费投入,切实解决了一系列学生实习过程中和基地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为进一步建设、利用、管理好校内实践教学实习基地,学校继续拨出30多万元补贴给有关学院、实习单位和实习学生。

2012年11月,通过自主申报、专家评选,遴选了9个校级“本科教学工程”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在此基础上两个基地已推荐申报国家级校外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分别是“新疆农业大学新疆华西种业有限公司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和“新疆农业大学新疆中收农牧机械公司实践教育基地”。

为促进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工作,2012年首次开展了基地建设与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的评选表彰工作。

(六)信息资源及其应用情况

学校校园网建设始于1999年,2002年结合西部大学校园网工程建设,形成了校园网雏形。

我校校园网是乌鲁木齐市教育城域网五个结点学校之一,与其他大学互联带宽达到2.5G,自治区招生委员会办公室和新疆大学北校区都通过我校接入教育科研网,共有公网C类IP地址96个。

校园网建设累计投入达1700余万元,校园网络实现双核心、万兆骨干、千兆楼宇、百兆到桌面的网络主干结构,为学校新闻网、学校站群系统、各学院主页、计费系统、教务系统、OA、DNS、DHCP、图书管理系统、电子邮件系统、计算机学院考试/论文系统等应用系统提供网络基础服务。

学校光缆总长度33.6公里,信息点10744个。

我校于2011年10月正式启动数字化校园建设,2012年3月,学校信息化建设状况调研工作基本结束,编制完成本校《数字化校园调研报告》、《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数字化校园建设实施方案》,2012年7月,数字化校园业务系统建设启动,2012年12月编制完成学校《信息标准规范》。

 

四、教学建设与改革

自治区重点产业紧缺人才专业建设有序推进,积极申报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新申报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和动植物检疫3个本科专业。

完成2012级82套本科专业培养计划的修订。

优秀本科生访学学校增至六所。

积极开展国家视频公开课的建设和申报,2门课程已获国家视频公开课建设立项。

申报5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研究制订了《预科教学质量与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对预科教学工作开展了评估。

出台了《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教育教学工作的若干措施》。

启动专业汉语教材编写工作,有7本教材已正式投入使用。

组织申报自治区教学成果奖,获一、二等奖各1项。

(一)加强专业建设

1、完善第二批自治区重点产业紧缺人才专业建设方案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经费使用管理细则,实施年度计划、年度预算和年度总结交流制度,扎实开展紧缺人才专业建设。

召开紧缺人才专业建设计划汇报会,组织专家对建设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深入研讨,使之进一步完善。

组织中期检查,督促有关教学单位做好建设工作。

五个紧缺人才专业建设按计划顺利推进。

2、调整优化专业布局。

根据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学校实际,积极申办新专业。

经校内组织专家论证,申报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风电方向)、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化工方向)和动植物检疫等3个本科新办专业。

组织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新增学士学位授予权申报评审和推荐工作,并获批。

3、组织水利水电工程、动物医学2个专业申报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目前项目正在评审中。

4、积极开展人才培养计划调整优化。

按照“一班一计划”的要求,以“专家主导、统一管理、强化交流、严格验收”为原则,完成2012级82套本科专业培养计划的修订。

修订后的培养计划,课程设置更加科学,课程学时分配及学期分布更加合理,并明确民语言班级培养计划单独设计。

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比例见表2,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比例见表3。

表2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比例(%)

学科

门类

最低毕业学分

必修学分

专业限选学分

专业任选学分

公共选修学分

选修总学分

占总学分比例

法学

190.0

116.0

10.0

10.0

4.0

24.0

12.6

工学

190.7

121.3

7.1

13.1

4.0

24.2

12.7

管理学

184.4

115.5

8.4

12.4

4.0

24.8

13.5

经济学

205.0

134.0

6.0

12.0

4.0

22.0

10.7

理学

183.4

125.7

9.0

9.8

4.0

22.8

12.4

农学

186.3

116.8

9.1

10.7

4.0

23.8

12.7

文学

198.0

117.7

10.0

10.0

4.0

24.0

12.2

平均

191.1

121.0

8.5

11.1

4.0

23.7

12.4

表3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比例(%)

学科门类

毕业学分

实践教学环节学分

实验学分

实践

总学分

实践学分

比例

法学

190.0

33.0

9.0

42.0

22.1

工学

190.7

31.1

14.5

45.7

23.8

管理学

184.4

29.9

10.1

40.0

21.6

经济学

205.0

32.0

11.0

43.0

21.0

理学

183.4

19.4

22.7

42.1

22.6

农学

186.3

31.0

23.5

54.6

29.3

文学

198.0

41.3

4.0

45.3

22.9

平均

191.1

31.1

13.6

44.7

23.3

(二)抓好课程建设与教材建设

1、加强课程建设规划,制定课程建设方案,修订课程教学大纲,更新教学内容,力求反映最新学科知识,注重理论结合实际,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在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建设中注重学科知识的综合性与实用性,避免内容重复,调整、合并、重组了一些课程,增设了部分新课程和综合性、设计性强的实验。

2、在抓好日常课程建设的同时,积极开展国家级视频公开课的建设和申报,2012年我校组织建设校级视频公开课3门,其中“外来生物的影响:

以新疆为例”和“新疆多民族文化”2门课程已获国家视频公开课立项建设。

3、落实教材供应,保障教学需要。

严格按照教材选用制度落实教材定购任务,落实教材供应,保障教学需要。

2012年春、秋两季共组织订购教材1134种计229760册,教材总码洋为603.3897万元,教材在开学前到位率达98%,保证了教学的需要。

为提高专业汉语教学质量,启动专业汉语教材编写工作,有12本教材初稿已完成审核。

2012年,6部教材立项农业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四部已出版,出版2部专著、2部实验教材、2部自治区地方特色与民文教材建设计划教材,此外申报5部自治区地方特色与民文教材建设计划教材,3部被教育厅立项。

(三)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按计划推进大学生访学工作。

在完成第一批本科生访学工作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加强与内地高校的联系,加强宣传,组织第二批,规模进一步扩大、访学学校增加至6所(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河海大学和西南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