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争食中国金融肥肉1.docx
《外资争食中国金融肥肉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资争食中国金融肥肉1.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外资争食中国金融肥肉1
外资争食中国金融“肥肉”
(1)
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的举措之一是,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这不仅有利于增强银行资本实力,改善资本结构,还有利于借鉴国际先进管理经验、技术和方法,促进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与国际先进银行接轨,优化公司治理结构。
同时,一些业内人士和专家提醒我们,对境外战略投资者争食中国 金融“肥肉”可能带来的不良因素和风险应保持高度的警觉。
比利时某基金管理公司最近正在办理1元1股增持中国某基金管理公司49%股权的手续。
这家比利时公司已拥有该公司33%的股权。
外方预计,他们投资4900万元人民币,5年之后可以从这家合资的基金管理公司取得股权投资收益每年6亿元人民币以上。
德邦证券有限公司总裁、经济学博士余云辉认为,如果中国设立20家类似的基金管理公司,未来每年境外投资者从中国攫取的财富将达到120亿元人民币。
这还仅仅是基金业的状况,银行业、保险业的状况可能更甚于此。
中资银行的股权价格“太便宜了”?
近来,外资争夺中国金融企业股权的消息不绝于耳。
美洲银行出资25亿美元入股中国建设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等和淡马锡分别出资31亿美元各购得中国银行10%的股份;高盛集团和安联保险等出资30亿美元购得中国工商银行10%的股份;德意志银行出资亿美元入股华夏银行;美国凯雷投资集团等出资4亿美元收购太平人寿25%的股权并有权增持到49%;施罗德投资管理公司与交通银行合资成立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公司。
据不完全统计,从2001年开始到2005年8月,境外投资者至少已参股中国6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和5家城市商业银行,几乎在每家银行都占有接近20%的股权。
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外资以40亿美元左右的资金得到建设银行约15%的股权,以30亿美元左右的资金得到中国银行10%的股权。
上海某银行会计学博士骆德明认为,从目前看来,赢得了大量国家注资之后的国有商业银行盈利已经开始大幅改善。
汇丰银行2001年以每股元人民币的价格入股上海某家银行,获得每年每股元左右的回报,5年就能收回初始投资,并拥有了这家银行8%的股份。
外资入股参股的中国金融企业也确实是一只下金蛋的母鸡。
交通银行自汇丰入股以及在港上市不到半年,一下子从亏损19亿元多的丑小鸭变成了盈利46亿元的金凤凰。
按此估计,投资者不到5年就可收回在交行的全部投资,以后将是纯粹获利,并获得了对中国第五大银行的股权。
据分析,这并非汇丰入股及境外上市发挥了“特异功能”。
因为交通银行在汇丰入股之前,已将不良资产剥离出去并进行了财务重组,使上市后有个好的财务表现。
骆德明分析,交通银行自今年6月底在港上市后,股价屡创新高,两个月内已上涨了近30%。
这说明发行当初定价过低,按市净率定价时没有考虑交通银行覆盖全国中心城市与国外主要金融中心的合理布局以及品牌、客户等无形资产,导致本该由国内投资者享有的无形财富白白地被外资瓜分了。
投资中国回流本土获取爆炸式增长机会
德邦证券有限公司总裁、经济学博士余云辉说,从主权国家的角度分析,外国投资者实际是以虚拟的货币符号换取中国金融企业现实的股权甚至控制权,并分走巨额财富。
其中的真实游戏过程是:
外资投入国内商业银行美元等外币换得股权,而我国拿这些美元主要用于购买美国国债,美元又回到美国,只能获得较低的利息回报。
以高盛当年购买平安保险为例,中国以高收益的保险股权为代价换来的美元,又重新投入到美国国债市场,“支援”美国的经济建设,美国仅仅支付了很低的国债利息。
而在美元完成一次中国之旅之后回到美国时,带走了中国金融业的股权和高利润。
摩根斯坦利和高盛分别以3500万美元投资平安保险11年,共获得亿美元的回报,但我们取得的3500万美元资本金如买成美国国债,11年只能取得大约2000万美元的收益。
安邦集团研究总部首席分析师陈功指出,从被入股的银行在中国经济生活中的实际控制力和市场影响力来看,几十亿美元的价格太便宜了。
以工商银行为例,在国内拥有万个网点,控制着中国银行业近20%的资产。
境外投资者入股工行,将赢得分享中国金融业潜在的爆炸式增长的机会。
耶鲁大学教授陈志武指出,银行的价值主要在于网络、品牌和信用度,客户是银行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
在中国,由于监管当局对银行业的准入进行管制,银行特许权本身也有很大的价值。
而对于中国的国有商业银行来讲,其巨大的网络、品牌和信用度的价值,都远未体现在股权溢价上。
外资入股中国 金融业“路线图”
汇丰银行一位高管仰望浦东的交银大厦说道:
“交银大厦不久将要更名为汇丰银行大厦。
”悄悄地控股平安保险,平稳地笑纳交行的控股权,再择机控股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信托投资公司,最后完成在中国设立金融控股集团的布局。
这就是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战略。
上海某银行会计学博士骆德明认为,境外资本入股中国金融企业,除了追逐利润这一资本的本质特性外,其更长远的目标是要控制中国的金融企业和金融产业,最终达到控制中国经济的目的,从而瓜分中国的经济资源及其所创造的财富。
有关专家指出,根据外资金融机构常用的策略,可以粗略模拟出他们在中国本土攻城略地的“路线图”。
第一步,小比例参股,进入董事会,了解被投资企业情况,同时了解和掌握所在行业趋势和市场状况。
第二步,通过增资或收购等途径把持股比例提高到离控股国内金融企业仅有一步之遥的某个临界点。
第三步,通过外资所在国的政府向中国政府施加压力,借助中国经济的上升周期,迫使人民币进一步升值,使外资机构所持有的人民币资产升值。
第四步,人民币持续升值导致出口逐步下降,而国内需求因财富外流却难以提高,最后导致宏观经济环境逐步恶化。
第五步,在中国宏观经济环境逐步走向恶化的过程中,人民币汇率已经处于高位。
此时,外资机构通过政府组织和其他手段要求中国开放资本账户,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
第六步,在人民币可自由兑换的情况下,伴随中国经济增长周期一路持有的股权不仅分红丰厚、而且得到股份增值和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双重收益,他们通过金融企业上市减持股份,并把投资和利润兑换成为外汇撤离中国。
第七步,当这种撤离行动变成一种一致行动时,人民币不得不大幅度贬值,国内金融危机爆发。
第八步,利用金融危机和人民币贬值之际,境外机构把外汇回流回来再兑换成人民币,并进一步增持或收购中国金融机构股份,达到控股目的,完成对中国金融业的进一步控制。
经过一系列的有序进攻,大部分中资金融企业将变成外资金融机构在华的分支机构。
如果外资金融机构像血管一样深入到中国各个产业的肌体之中,它们可利用金融资本控治国内产业资本,并参与社会财富的分配和转移;中国大型金融机构的董事会里都有境外的金融机构的代表或董事,国内企业的任何国际并购活动都可能通过银行的渠道透露到国际市场或竞争对手一方,中国企业的一举一动都处在竞争对手的监控之下;外资机构还可将其全球金融市场上的金融风险通过关联交易和衍生工具转移到其控股的中国金融企业之中。
从而,达到国际金融资本在中国开疆拓土的最终目的:
转移风险,收获利润,掌控经济命脉。
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无间道”
安邦集团研究总部首席分析师陈功指出,“中国的国有银行渴望在海外上市前,从外资竞争对手那里吸引资金和专业技术,为此,境外各投资银行改变它们与中国打交道的手法,以俯就的态度抬高要价。
”
引外资入股能否提升银行水平?
骆德明博士介绍,“从国内一些银行引入外资后的公司治理运行结果看,随着外资的引入,也设立董事会、监事会,但实际运行还是按照原来的模式运行。
再从经营管理来看,汇丰银行入股某银行后,签订了一系列的技术援助协议。
但是,所谓的技术援助,只是搞些有关银行业务的入门培训和扫盲教育而已,从未传授核心管理技术即使像成本分摊方法这些并非核心的技术,外方也不肯透露。
”
2007年以后,中国银行业将对外资全面开放,届时进入中国的银行将更多地以独资银行的形式存在,必然包括当前的这些境外战略投资者自己所设立的各个嫡系分支银行,这些战略投资者银行的嫡系分支将和它们在中国参股银行的旁系分支发生面对面的争夺,包括市场和高端客户群。
境外战略投资者将自然会通过各种渠道把参股银行的优质客户群提供给其嫡系分支机构,
外来战略投资者当然不会无保留地把中方想得到的先进管理经验等东西提供给所参股的中资银行。
如果外方不能取得相当的控制权,肯定不会尽力地改善中资银行的管理和效率的。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研究生刘崇献指出,外资银行利用打入中资银行内部的机会,将掌握中资银行的核心信息和弱点。
外国某银行一位经理私下对他的中国朋友说,现在许多中国大银行都有外国银行或公司入股,并进入董事会,了解中国银行的机密和各种资金动向、客户资源等,这会让中国非常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