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区九池乡黄梅村村规划.docx
《重庆市万州区九池乡黄梅村村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万州区九池乡黄梅村村规划.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庆市万州区九池乡黄梅村村规划
重庆市万州区九池乡黄梅村村规划
(2009——2020)
中铁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2010年01月
目录
1总则
1.1规划背景
1.2规划期限
1.3规划范围
1.4规划依据
1.5规划原则
1.6规划目标
2村域现状及发展条件分析
2.1区位情况
2.2自然地理情况
2.3人口状况
2.4土地利用现状
2.5道路设施现状
2.6农业生产概况
2.7经济发展水平
2.8重点村落现状
2.9上层次规划要求
2.10发展条件分析
3村域经济发展
3.1规模预测与定位:
3.2居民点体系规划
3.3村域产业发展规划
3.4村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3.5村域道路交通规划
3.6村域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3.7村域空间管制规划
4中心居民点规划
4.1用地布局基本原则
4.2布局结构
4.3用地规划
4.4建筑高度控制
4.5道路交通规划
4.6基础设施规划
5综合防灾规划
5.1消防规划
5.2防洪
5.3抗震和防气象灾害
5.4地质灾害防治
6风貌规划
6.1风貌定位
6.2重点控制区域
6.3建筑风貌控制
7土地使用强度
7.1容积率
7.2建筑密度
7.3建筑高度
7.4绿地率
7.5其他控制指标
8社会事业发展规划
8.1教育设施规划
8.2社会保障规划
8.3文化事业建设
8.4社会治安建设
附录一
附录一
1.总则
1.1.规划背景
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建委关于实施农村康居工程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见的通知》精神,选定万州区九池乡黄梅村等100个村为市级康居示范村,为重庆市“千百工程”的组成部分。
为结合“千百工程”的要求,尽快将黄梅村建设成为市级康居示范村,促进万州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切实有效地指导康居示范村的开发建设,特编制《重庆市万州区九池乡黄梅村村规划(2009—2020)》(以下简称本规划)。
1.2.规划期限
近期:
2009-2012年
远期:
2012-2020年
1.3.规划范围
万州区九池乡黄梅村北起太白岩、南至金龙片区、西起楼牌片区二级台地、东至九池乡,包括8个合作社。
村域面积4.14平方公里。
根据《重庆市万州区山顶组团I管理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黄梅村1.18平方公里用地已划入城市建设用地,因此本次规划的规划范围为黄梅村其余的2.96平方公里。
1.4.规划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村镇规划编制办法》(建村[2000]36号文)
《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
《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116号)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央1号文件,2006.2.21)
《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
《中共重庆市委办公厅、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千村推进百村示范”工程的实施意见》
《重庆市建制镇规划编制办法》
《重庆市城乡规划村庄规划导则》
《重庆村规划编制办法(2009年试行)》
《重庆市村规划技术导则(2009年试行)》
《2009年村规划工作指导意见》(2009.8)
《重庆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标准》
《重庆市万州区山顶组团I管理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
其它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技术规范与标准
甲方提供的基础资料
1.5.规划原则
1.贯彻《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建委关于实施农村康居工程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见的通知》,与《重庆市万州区山顶组团I管理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相协调。
2.产业发展优先,农民增收为重,遵循“立足当前、发展优先,尊重现实、操作可行,照顾近期、引导长远”的指导思想。
3.“三集中”原则:
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住宅向集中居民点集中、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
4.坚持可持续发展和“三效益”并重的原则,注重生态保护。
5.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尊重民意,结合黄梅村的特点和区位优势,突出产业优势,坚持以人为本,按农民意愿和需求进行规划,在公共设施布局上,符合区域特点,符合农民意愿,符合客观实际。
1.6.规划目标
以农业基础设施和集中居民点的建设发展带动黄梅村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逐步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
1.通过对乡村建设和发展的有序控制和引导,促进黄梅村城市化进程中区域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2.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控制乡村建设的低效益无序发展,实现土地的集约化高效利用。
3.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生产效益和水平,促进黄梅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4.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2.村域现状及发展条件分析
2.1.区位情况:
黄梅村位于山顶组团北侧,山顶组团是万州区八大组团之一,位于万州区西部二级台地上,紧邻高笋塘组团和龙宝组团,高笋塘组团是万州城市的商业中心,黄梅村具有区位上的优势。
黄梅村自然生态环境良好,具有开发高档住宅、休闲度假、乡村生态旅游业的潜在优势,拥有万州城市原始天际线的重要景观界面,同时可以远眺万州山水城市美景。
黄梅村辖8个农业社,幅员面积4.14平方公里(本规划不包括已纳入山顶组团规划的1.18平方公里用地,仅为余下的2.96平方公里黄梅村用地)。
2.2.自然地理情况:
境内地形以丘陵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海拔为480米,境内最低处在东部台地边缘,海拔400米,主要村落区平均海拔430米。
黄梅村土壤种类较多,肥力差异大。
土壤以亚热带山区黄壤为主,分6个大类:
水稻土类;潮土类;紫色土类;黄壤类;黄棕壤;石灰岩土类。
2.3.人口状况:
2007年底黄梅村村域总户数1103户,总人口3580人。
2006年乡村从业人员1541人,占总人口数43%,其中从事第一产804人,第二产业470人,第三产业267人。
2.4.土地利用现状:
全村幅员面积4.14平方公里,人口密度847人/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42亩,林地面积约1883亩,覆盖率达22.88%;另外,水域89.7亩;牧草地347亩;居民点现状总占地约40公顷。
2.5.道路设施现状:
村域现状道路:
沙梅路,沙龙路至回民公墓,全长6公里,路面宽6米;荣九公路,从回民公墓至宝山公墓,全长4公里,路面宽6米。
2.6.农业生产概况:
片区产业发展以种植业为主,主要有花卉苗木种植基地和蔬菜种植基地。
2.7.经济发展水平:
到2008年,黄梅村国内生产总值实现6576万元。
其中,第一产业1007.5万元,第二产业5569万元,第三产业600万元。
全村继续保持了低生育水平,计生率均在90%以上。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有力的加速了全村各项事业的经济快速发展。
2.8.居民点分布状况:
现状居民点分布较分散,较集中的主要由位于二社的长瓦屋,七社的柏树梁等。
现状整体建筑质量一般、人均居住用地指标较低,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仅有村办公室、村文化室建设落成。
2.9.相关规划要求:
《重庆市万州区山顶组团I管理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中黄梅村部分被划入城市建设用地,本次规划不再另行规划,村域东侧临崖部分按山顶组团限建及禁建要求执行:
1.严禁在黄梅片区的自然山脊线上修建建筑,保证自然山脊轮廓线完好。
2.规划区须保证至少1/3的背景山体不受建筑物遮挡,保持从长江南岸江南新区观看城市建筑轮廓高低起伏并不超过背景山体轮廓。
3.严格控制山脊线周边建筑高度,建筑高度不超过10米。
4.建筑须退台地边缘至少10米,台地陡坎的绿化建设应注重山体的整体性和植被的观赏性,以满足山脊轮廓线控制及绿化景观要求。
2.10.发展条件分析:
目前,全村的农业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基础设施、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经济发展处于滞后状态,农业综合实力较弱,二是农业结构相对单一,产业化经营的水平较低;三是基础设施比较薄弱。
3.村域规划
3.1.规模预测与定位:
黄梅村现状人口3580人,根据黄梅村2004-2008年的人口统计,村域年均人口增长率为4.4‰,并且呈现出加速增长的趋势。
2007、2008年,由于自身产业结构调整,人口总数增长加快,从长远来看,随着山顶组团建设,花卉产业及旅游业的扩大,黄梅村村域人口总数将呈现出加速增长的趋势。
至2020年,预测全村人口总数为4082人。
(详细计算公式见及人口组成见附录1:
村镇人口规模预测。
)
规划至2020年,全村建设用地28.57公顷。
(详见附表7.1:
土地利用汇总表)
按村镇规划标准中村镇规模分级,黄梅村常住人口数量大于1000人,属于中心村。
按照规范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分为五级,详见下表:
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分级表
级别
一
二
三
四
五
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平方米/人)
>50
≤60
>60
≤80
>80
≤100
>100
≤120
>120
≤150
黄梅村属于宜建类型,其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宜按表中第二级确定。
因此,规划黄梅村建设用地指标为70平方米/人左右。
根据村镇规划标准,规划至2020年,黄梅村总建设用地面积为28.57公顷:
(4082人*70平方米/人)=28.57公顷
人均居住用地面积44.94平方米。
每户村民建筑面积控制在150平方米以内。
3.2.居民点体系规划
居民点体系
规划居民点体系形成村级中心居民点——一般居民点的两级结构。
村级中心居民点
村级中心规划在柏树梁,定位为黄梅村管理、经济、文化中心,规划人口3600人,建设用地规模25.2公顷(包括部分公共建设用地)。
一般居民点
一般居民点包括长瓦屋、文家湾、黄泥湾、下马草湾、石家庄、张家湾5个居民点,规划人口分别为300人、50人、33人、33人、33人、33人,建设用地规模分别为2.1公顷、0.35公顷、0.23公顷、0.23公顷、0.23公顷、0.23公顷。
3.3.村域产业发展规划
发展目标
逐步调整产业结构,注重花卉苗木种植等特色产业,同时以自然条件为依托,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轻工业、休闲旅游业。
远期建设成为渝东第一村,木制品加工基地,西南最大的高档花木基地。
规划至2020年,发展特色经济果林面积800亩,发展花卉苗木基地2000亩,发展农家乐20户以上。
农民人均收入至2020年达到8000元。
产业发展布局
花卉苗木基地:
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结合现有花卉苗木基地大力发展高端花卉苗木,2020年建成西南的高档花木基地。
特色经济果林基地: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在原有果林基地的基础下,培育柑橘等水果产业,鼓励农民发展经济果林,培育新兴产业。
休闲旅游产业
规划布局为“一心一带”:
一心:
黄梅村中心居民点。
以现有的村委会为基础,预留发展用地,完善参观、游览、体验的配套设施,使之具有科普、休闲、体验、文娱的功能。
一带:
长江临崖休闲观光带。
长江临崖休闲观光带:
依托天然的滨江景观,统一并严格控制沿线度假区建筑风格、高度,形成良好的景观,彰显地域特色文化;充分利用台地临崖的优势自然景观,与经济果林产业,花卉苗木产业结合,开发采果、赏花、畔江等休闲活动;充分利用乡村的田园风光和自然景观,培育花卉苗圃和生态林果等观光产业,建设生态观光农业基地,开展赏花品果、生态林业度假旅游。
除“一心一带”之外,还可适当发展花卉苗木,结合农房改造,在村域范围内大力发展农家乐。
3.4.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公共服务设施分类
村域公共服务设施划分为强制性和引导性两类。
强制性公共服务设施为必须配建项目,由政府主导建设。
引导性公共服务设施为建议配建项目,引导市场自发建设。
中心级公共服务设施
规划在黄梅村中心居民点设置中心级服务设施中心,服务半径1000米覆盖全村,配置村委会、文化活动室、居民健生场地、老年活动中心、居民健身场地、卫生所、农贸市场、信用社、邮政代办所、垃圾收集点、公共厕所等强制性设施,以及保险、餐饮修配、理发、浴室、洗染店、照相馆等引导性设施。
一般居民点公共服务设施
规划在各居民点设置一般居民点公共服务设施,生产活动半径(耕作半径)为400米。
划在长瓦屋居民点配置居民健身场地、垃圾收集点、公共厕所等强制性设施,以及杂货铺、餐饮修配等引导性设施。
规划在文家湾、黄泥湾、下马草湾、石家庄、张家湾等配置垃圾收集点、公共厕所等强制性设施。
公共服务设施规模控制
中心居民点规划幼儿园规模为4班,用地面积不小于1000平方米。
中心居民点规划卫生室宜单独占地。
中心居民点规划文化活动室、邮电代办点等项目可联合现状村委会集中设置。
中心居民点规划老年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等项目可与现状敬老院联合集中设置。
中心居民点规划农贸市场宜单独占地,用地面积不小于1200平方米。
各居民点规划垃圾收集点宜采用分类收集,用地面积不小于40平方米。
各居民点规划公共厕所宜设于人流集中处,用地面积不小于60平方米。
其它公共服务设施可结合有关建筑联合设置,不单独占地。
《重庆市万州区山顶组团I管理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山顶组团黄梅片区已设置小学、中学,均位于村行政区划内,本规划范围内不再重复设置小学,小学依托山顶组团黄梅片区解决。
3.5.村域道路交通规划
路网结构
规划至2020年,村域主要道路形成“两环两射”的路网格局。
道路分级
村域内道路分为村级道路、社级道路和步行道3个级别。
村级道路
规划延长山顶组团黄梅片区两条主干道作为村级道路。
村级道路按照国家山岭重丘区三级公路标准实施,红线宽24米,车行道宽14米,采用沥青砼路面结构,两侧各设置5米绿化带。
规划村域内村级道路总长度为0.7公里。
社级道路
规划保留沙梅公路、荣久公路社级道路,并规划建设村外环的社级道路。
社级道路按照国家山岭重丘区四级公路底限标准实施,个别路段受条件限制可采用等外路标准。
红线宽12米,车行道宽7米。
采用泥结石路面结构。
考虑到远景对社级道路进行升级改造的可能性等,社级道路红线宽度按照12米进行控制。
规划村域内社级道路总长度为4.8公里。
步行道
规划结合现状人行道建设连接各居民点及合作社的步行道。
步行道路面宽1米,有条件路段可设置休息石凳。
村域内步行道总长度为7公里。
道路交通设施
规划沿村级道路每200—300米设置错车点。
规划在其它居民点的入口处与公共活动场所建设相结合设置停车点。
3.6.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给水
规划供水网络与山顶组团对接,由金龙水厂统一供水,作为村域居民供水水源。
供水普及率在远期达到100%。
村域统一供给的生活饮用水水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的规定。
配水管网的供水水压宜满足用户接管处服务水头28mm的要求。
排水
村域排水近期为雨、污合流制,远期为雨、污分流制。
村域生活污水要求达标排放。
近期生活污水要求分散就近作无害化处理,达标排放。
远期全部生活污水经规划区内简易污水处理站集中处理后达标排放,其排入城市污水系统的水质均应符合《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的要求。
工业污(废)水则必须在工厂内预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淮》(GB8978-1996)的三级排放标准,同时满足国家现行《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道。
雨水管道沿道路敷设,根据道路坡向,分散布置,分流域就近并入山顶组团排水系统。
电力
在中心居民点、长瓦屋居民点设置变配电房,供电系统依托山顶组团解决。
电信
在中心居民点设置邮电所1处,通信干线由山顶组团方向接入。
燃气
规划村域沿山顶组团黄梅片区的燃气供应管道自山顶组团黄梅片区方向引入天燃气。
液化石油气和液化天然气作为备用气源。
规划在文家湾、黄泥湾、下马草湾、石家庄、张家湾居民点,修建沼气池,作为村域中部和西部集中居民点供气气源。
3.7.村域空间管制规划
用地建设类别划分:
村域用地应分为适宜建设区、控制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
适宜建设区:
用地条件较好,具备大规模成片开发条件的地区,划入适宜建设区。
控制建设区:
包括居民点和为生产建设预留的远景发展建设用地,也是未来大型市政设施建设备用地。
控制建设区在规划期内保持原土地使用性质,非经原规划部门的批准同意,不得在该区内进行非农项目的开发建设。
禁止建设区:
以上两区以外的用地为禁止建设区。
在禁止建设区内又分为地质灾害易发区、坡度在25度以上区域、自然生态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和水源涵养区,防护绿地。
(详见村域空间管制规划图)禁止建设区在规划期内应保持土地原有用途,除国家和市的重点建设项目、行政管理和旅游管理的设施外,不准在区内进行城镇建设开发活动。
4.中心居民点规划
4.1.用地布局基本原则
吸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聚落建造原则,力求体现丘陵聚落的格局,做到村落建设与自然山水相互渗透,重视与山水共生共雅的城镇景观营建原则。
4.2.布局结构
规划中心居民点形成“一条景观带,三个功能中心”的用地结构形态。
从结构层次来分,形成“一带、三中心”布局结构。
一带:
指主要的入口景观大道。
三心:
分别指南部村委会前黄梅锦新园外广场的行政管理中心,中部结合幼儿园、放心店、公共绿地等打造休闲文化中心,东部结合休闲娱乐设施、公共绿地等打造休闲娱乐中心。
4.3.用地规划
居住用地
1)现状
中心居民点的现状居住用地分布较为分散,由于用地呈现台地、丘陵地貌,现状居住用地主要集中建在村委会北侧。
住宅环境质量较差,整体建筑景观缺乏特色。
2)规划原则
根据黄梅村经济发展和城乡发展水平,逐步提高居住水平,合理确定居住用地结构与用地标准,达到方便、舒适、优美、节约用地的目标。
居住用地结合商贸设施规划,形成配套齐全、环境优美的居住小区。
居住住宅设计体现多样性和可选择性,以满足不同居住水平的居民对住宅的需求。
3)规划布局
保留现状质量较好的建筑,结合规划道路和功能中心以院落组团的形态方式打造居住区。
公共设施用地
1)现状
黄梅村中心居民点内现状公共设施不足,商业服务设施较少,局部公共设施用地布局还未能摆脱以街代市、多业混杂、商店狭小等发展初期的外在形态。
2)规划原则
规划公共设施用地与村定位相匹配、规模相适应、结构相协调。
建立适应经济发展的管理、教育、文化、娱乐、医疗、经济、体育等各方面的公共服务设施;公共设施布局与自然山水格局紧密相间,创造具有特色与魅力的村落环境,充分利用与发挥中心居民点的作用,完善和提高其环境质量,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同时对村落社会公益性、福利型设施加以重点保证。
3)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行政管理用地
现状村委会位于中心居民点所在地的南部,用地满足需要。
规划期内对行政管理用地进行规整,逐步改善办公条件,同时注重内部环境的打造,树立新形象。
教育机构用地
在中部道路交叉口处规划新型幼儿园,小学依托山顶组团解决。
文体科技用地
中心居民点内现状没有娱乐设施用地。
规划应加强文化娱乐设施建设,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求,营造健康、浓厚的文化氛围。
村文化活动室结合村委会设置,同时在村委会前广场配建青少年、老年活动等娱乐康健器械作为平时休闲及举办文娱活动的场所。
医疗保健用地
规划在南部设置村卫生室,为居民提供日常医疗服务。
商业金融用地
中心区集中规划一批档次高,服务优的商业服务设施,主要以特色餐饮、休闲娱乐、商贸等功能为主。
逐步完善中心居民点商业服务设施。
各类用地指标详见下表:
黄梅村柏树梁中心居民点规划用地汇总表
序号
用地性质
用地代号
面积(公顷)
比例(%)
人均指标(㎡/人)
1
居住用地
R
15.34
60.75
42.61
2
公共设施用地
C
2.51
9.94
6.97
其中
行政管理用地
C1
0.42
1.66
1.17
教育机构用地
C2
0.13
0.51
0.36
文体科技用地
C3
0.18
0.71
0.50
医疗保健用地
C4
0.05
0.20
0.14
商业金融用地
C5
1.62
6.42
4.50
集贸设施用地
C6
0.11
0.44
0.31
3
道路广场用地
S
4.30
17.03
11.94
其中
道路用地
S1
3.97
15.72
11.03
广场用地
S2
0.33
1.31
0.92
4
工程设施用地
U
0.11
0.44
0.31
5
绿地
G
2.99
11.84
8.31
其中
公共绿地
G1
0.89
3.52
2.47
防护绿地
G2
2.10
8.32
5.83
合计
建设用地
—
25.25
100.00
70.14
6
水域和其它用地
E
5.34
—
—
总计
规划面积
—
30.59
—
—
4.4.建筑高度控制
根据上位规划要求严格控制临崖建筑高度,以保障城市良好山脊景观界面。
中心居民点建筑高度呈自西向东逐渐递减的趋势,整体大致可划分为3个片
区进行控制。
崖壁西侧30米以内为生态绿地,禁止开发建设。
崖壁西侧30米-200米范围为低层建筑区域,建筑高度控制在10米及以
下。
崖壁西侧200米以外为多层建筑区域,建筑高度控制在20米及以下。
4.5.道路交通规划:
道路系统
中心居民点道路系统由主干道和支路构成,路网系统呈放射形网状。
规划一条环形和两条十字正交主干道,以及三条支路。
入口景观大道道路红线宽度为18米,12米的车行道,两侧各3米的人行道以及13米的绿化防护带。
其他主干道道路红线宽度为10米,7米的车行道,两侧各1.5米的人行道。
支路道路红线宽度为6米,车行道宽4米,两侧各1米的人行道。
停车车位配建
参照《重庆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同时结合小村落特点,综合考虑其用地条件、经济发展等因素,本规划停车位的数量由建筑面积确定,居住建筑至少按每500平方米设置一个停车位,公共建筑按每300平方米设置一个停车位。
4.6.基础设施规划
给水工程:
现状分析
现状黄梅村供水问题主要由金龙水厂供应,局部自行解决,水源主要来金龙。
用水量预测
按人口计算:
人均综合用水指标按120L/人.d计算,人均综合总用水量约为491m3/d。
综上所述,预测至2020年,村落总用水量为500m3/d,生活用水量为491m3/d,公共设施用水为9m3/d。
供水水源及给水设施
认真贯彻国家”十一五”规划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确保各村居民用水量、水质安全,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用水难、水质不达标的状况。
本次规划结合山顶组团I管理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供水源主要引至金龙水厂。
管网布置
管网敷设
a、采用两根DN100的管道作为源水输水管道,沿山顶组团黄梅片区引入。
b、管线应遍布于供水区域内,供水管网为树枝状供水系统,以增强供水的可靠性。
c、给水管道一般敷设于地下,当穿越车行道时,埋深不小于0.7米。
d、配水管网设计水量按最高日最高时流量设计,管径DN100。
e、管线应尽量做到线路短、起伏小、土方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