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区高二语文月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629260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5.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万州区高二语文月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重庆市万州区高二语文月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重庆市万州区高二语文月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重庆市万州区高二语文月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重庆市万州区高二语文月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庆市万州区高二语文月考.docx

《重庆市万州区高二语文月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万州区高二语文月考.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庆市万州区高二语文月考.docx

重庆市万州区高二语文月考

高2019届高二上10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当今世界,文明冲突、宗教冲突的危险正在加剧,各国不同文化背景的学者都在寻求人类文明免于毁灭之道。

1993年,美国芝加哥世界宗教大会通过了《世界伦理宣言》;1997年,联合国科教组织成立了“普遍伦理计划”,孔汉思继而起草了《人的责任之世界宣言》。

在这些跨文化的对话中,我们认为儒家思想对化解宗教间的冲突、促进世界和谐会有一定帮助。

②首先,儒家的“恕道”是人类文明和谐相处的“金律”。

恕道就是仁道或者是仁的实现之道,它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价值。

《世界伦理宣言》指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应该是通用于生活的所有领域一一家庭与社区、种族、国家与宗教的不可取消的、无条件的规范”又被称“金律”。

“金律”就是孔子的恕道。

文明冲突、宗教冲突的根本原因是强势文明或宗教借助国家强权不顾他国人民的意愿,强行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等等所致,即“己所欲,施于人”所致。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正是对治此种症结的良药。

③其次,“和而不同”是实现人类不同文明和谐共存的良方。

和同之辨是中国哲学的古老辨题,孔子明确提出“和而不同”并赋予和同之辨以价值意义和人文精神。

“和而不同”告诉我们,世界上不同事物的并存是必然的,合理的,世界因不同事物的存在而充满生机和活力,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事物了,这种事物也不能存在了,世界也就枯寂了。

对世界和平的最大挑战不是因为文明与宗教的多样性,而是文明或宗教背后强烈的“求同”而不“存异”的独断主义或排他主义的价值观。

这种价值观在“己所愿,可施于人”这种根深蒂固的理念的支配下必然导致政治的单边主义乃至强权政治,走向文化帝国主义或曰文化殖民主义。

④站在和而不同的角度审视,文化普遍主义不仅是危险的,而且是不道德的。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如果世界完全附和了某一种文明,就是陷全人类于不义。

任何一种经人类伟大的心灵创造的、并经过长期历史演进证明能与时俱进的文明或文化,都具有内在、不可代替的价值。

这些文化或文明以其独特的方式表现着人类某一特定区域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体现着人类的尊严、良知和价值。

对伟大文化的持守,既是人类文化发展之必然,也是人类道德所应然。

当然,和而不同决不意味着文化部落主义,更不等同于固步自封,相反,和而不同是一开放、生生不息的文化观念。

这一观念是人类不同文明、不同宗教实现和平共存之良方。

⑤最后,“共育并行”是人类不同文明的最高理境。

推己及人的“恕道”,“和而不同”处世之法是人类文明多样存在之保障,而人类多样文明的共育并存,充量发展,才应是人类不同文明实体的共同追求。

这就是儒家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中庸》)

(摘编自《文明冲突与化解之道》,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儒家的恕道是人类文明和谐相处的“金律”,它适用于人类的所有领域。

B.“和而不同”是实现人类不同文明和谐共存的良方,在于它强调“存异”而不是“求同”。

C.“和而不同”也是一种开放的文观念,主张和而不同,绝不意味着文化部落主义。

D.“共育并行”是人类不同文明的最高理境,是人类多样文明存在的保障。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世界跨文化对话为背景,论述了儒家思想对化解人类文明冲突的影响与作用。

B.文章认为儒家思想对化解文明冲突、促进和谐有一定帮助,并从三个方面阐述理由。

C.文章由现实背景引出观点,再逐层深入分析,各层环环相扣,层次清楚。

D.文章以事实为依据,注重理性分析,条分缕析,有理有据,论证严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任何一种文明或文化都有其内在、不可代替的价值,体现着人类的尊严、良知和价值,都应予以持守。

B.推己及人的“恕道”、“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是应对文明冲突、避免宗教战争频繁发生的良方。

C.今天任何一种文明独步天下、称霸世界都将成为不可能,人类文明的多样并行不悖、和谐共存是未来世界的应有之局。

D.“一带一路”战略提倡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贏,正是对“和而不同”思想创造性的继承和发展。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鞭笋过墙

聂鑫森

年近古稀的节新篁,住了一个月的医院,在这个下午,回到了古城曲曲巷中的家。

在这个祖传的院子里,他最钟情的是那十几棵粗粗细细的竹子。

不是普通的竹子,是稀有的斑竹、罗汉竹、方竹,都是他历年从外地购回并栽种、培植的。

他此生爱竹、师竹,不可一日无此君。

他的名字是已故父亲所赐,姓节名新篁字解箨,长大了才知道典出唐诗人元稹《新竹》中的句子:

“新篁才解箨。

”箨是笋壳,竹笋挣脱箨才能成为竹子。

老伴华素是退休的中学语文老师,他们在石桌边的石凳上坐下来。

节新篁搔了搔满头银发,忽然叹了一口气。

“新篁,又有心事了?

“华素,我从大学的历史系毕业,先教书,后调到文史研究馆。

没想过发财,也没要过一官半职,写的书、主编的书虽不能说等身,至少可以等臀。

“你活得直而有节,也活得充足、高贵。

口碑很好。

“夫人话外有音?

“没有。

比如那天深夜,你突发心脏病,偏偏咱们这巷子逼仄,救护车根本开不进来,我只好去敲邻居的门,立刻惊醒了好多家好多人,他们用竹睡椅扎上两根大竹竿变成了抬轿,抬起你就往外走。

一到医院,你被送进了急救室。

大夫说再晚来十分钟,你就没法救了。

“不是我平日做得好,是他们以德报怨。

你不是不知道,我这高傲的秉性,就有过分的地方。

左宗棠说:

‘人不可俗,不可不随俗。

’我就忽略了,真的很愧疚。

两个人沉默下来。

在曲曲巷,他们绝不会与人发生什么矛盾,但也绝不会亲如一家。

见面点点头,多话不说;劈面相遇,侧身让人先过去;邻居有什么婚丧大事,礼貌地去送个包封,但不会去吃酒宴……

石凳边斜出一棵罗汉竹,竹根边点缀几朵蓝色的矢车菊。

华素欲弯腰把花扯去,节新篁说:

“别动!

“你一直不喜欢竹旁有闲花野草。

“这一刻,我觉得它们都很入眼。

节新篁怔怔地看着矢车菊。

他六十岁退休时,平日不但学问做得好,而且书法也颇具名声,尤以楷书和隶书为人激赏,过大年了。

有几位年长的邻居,上门来请节新篁书写春联,他含笑说:

“我正在赶写书稿,时间紧,但我会让各家都贴上春联。

他当然不会动笔写春联,觉得自己的手迹贴在街巷,有些委屈。

他去文化用品店买了几十付印刷品的红纸对联,一家一家地去送。

曲曲巷里,几乎家家都有院子。

一墙相隔的邻居,上门来请节新篁匀一二棵竹子去栽种,他笑着说:

“不容易侍弄的,别费那个神了,想看,你只管来看。

”邻居并不见怪,开玩笑说:

“倘若竹笋过墙来,你应该不会阻拦吧?

”他说:

“绝不阻拦。

不过,院墙的基础下得很深,又是麻石砌的,它怎么过去?

不是节新篁小气,而是他有异秉,觉得这样的好竹子,有几个懂得其妙处?

别亵渎了这清玩之物。

阳光如金箔,在竹叶间飘飞。

节新篁说:

“华素,宋人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你猜我最喜欢哪一首?

华素笑了,说:

“你住院时,我天天守在病床前,你说了许多自省的话,特别是邻人乞竹而不允、鞭笋过墙而不能的事,你说得最多。

我猜这首诗应是: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晌开。

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

’”

“知我者,内人也。

鞭笋过墙,情至深而无声,心气相通,根叶相连,为人际和谐的大境界,好得很啊。

华素故意问:

“你准备用手扯着鞭笋过墙?

“非也。

说到鞭笋过墙,古书中早有妙法。

我会先请工匠把院墙下的基脚掘开一个大口,铺上沃土;再在竹林边挖出一道不浅不深的土沟,与基脚的大口相连。

然后,在土沟里撒入熬得稀烂的猪骨头和碎肉,再掩上土。

竹根也就是鞭笋,会顺着土沟穿墙而去邻家。

“你是想在无声无息中,改善与邻里的关系。

“对。

待邻家有了新竹,我再传授引竹之法,鞭笋又去他的邻家。

以此类推,不出几年,家家皆有湘妃竹、罗汉竹、方竹了。

不知不觉到了黄昏时候。

院门忽然叩响了铜环。

“节先生、华老师在家吗?

是隔壁邻居的声音。

他们齐声答道:

“在!

“你们别张罗晚饭了。

我们已备好,祝贺节先生康复出院,请你们来吃个便饭。

节新篁大声说:

“谢谢!

我们马上过来!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主人公节新篁以竹为名,爱竹师竹,甚至不可一日无竹,爱竹一直是他与邻里交往的障碍。

B.小说将故事情节浓缩在半天时间,借助对话勾连过去与现在,表现人物内心的变化。

C.细节描写耐人寻味,节新篁原本不喜欢竹旁有闲花野草,却又制止老伴扯去罗汉竹旁的矢车菊,暗示他对邻里关系有了新的认识。

D.“鞭笋过墙”喻指打破隔膜,与邻里友善相处,以此为题,可谓匠心独运,意味深长。

5.小说中的节新篁是一个怎样的人,试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5分)

6.小说以节新篁爽快答应邻居邀请晚餐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題,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街头随机问一句,王者荣耀是什么,想必多半人都知道这是一款多人在线战术竞技游戏(即MOBA)。

游戏中,五路、三路或一路英雄在地图上施展技能、提升等级、互相厮杀,并以率先摧毁敌方基地的水晶塔为最终目标。

时常看到在餐厅、电影院门前,三五个年轻人聚在一起低着头拨弄着手机,那十有八九是一起“开黑”(组队开始游戏)了,并且不时能听到“我一个技能一千血”之类的游戏台词。

根据2017年4月腾讯互动娱乐年度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王者荣耀》累计注册用户超过2亿,成为全球用户数最多的MOBA手游.,根据腾讯方面的数据,其日活跃用户达5000万。

厦门海沧延奎小学六年级班主任谢美兰在班上做过一个小调查,发现全班41名同学里,有一半孩子在玩这款游戏。

一些家长质疑说,大量中小学生沉迷于这款游戏,甚至有媒体报道称,该款游戏过半用户是中小学生。

腾讯方面对“过半用户是中小学生”的质疑予以了否认。

市场研究机构极光大数据发布的《王者荣耀研究报告》显示,14岁以下用户占3.57%;15岁~19岁的占22,2%。

对于记者采访时提出的该游戏18岁以下用户数据信息,腾讯方面未予回复,并表示从未发布过此类官方数据。

  

 (摘自《新华社:

“王者荣耀”还是“王者农药”:

健康游戏不止于防沉迷》)

材料二:

“荆轲就是女的!

谈及历史人物荆轲,在天津市蓟州区上小学三年级的王龙(化名)言之凿凿,言语间都快跟记者急眼了:

王龙对荆轲的了解,基于手机游戏《王者荣耀》。

《王者荣耀》作为即时对战类游戏,其中的游戏角色多为历史人物,如荆轲、诸葛亮、武则天等。

在使用这些历史人物的同时,这款游戏还给这些历史人物设定了一些新的职位与身份。

在这款游戏中,英雄分为坦克、战士、法师、刺客、射手、辅助六类。

不同的历史人物有不同的分类,游戏中可以查看各种英雄角色的介绍。

比如,游戏中有名为“李白”的英雄角色,这个角色是这样定义的:

李白,青莲剑仙,定位:

刺客/战士,擅长:

突进/收割。

不仅仅是李白,许多历史人物都被重新赋予了新的定位,还有如诸葛亮、扁鹊变成了法师,虞姬、李元芳变成了射手。

《王者荣耀》中的英雄角色还有各种造型,如刘备的造型是使用枪支的“黑帮”教父,刘禅变成驾驶机器人的形象,黄忠扛起了大炮,高渐离拿起了吉他,马可波罗使用的则是双枪。

其中最离谱的,则是将荆轲的角色设定为女性。

这也是小学生王龙坚持认为“荆轲就是女的”的原因。

  

 (来源《法制网》)

材料三:

一款游戏成为全民性、现象级,足见其魅力;又被称为“毒药”“农药”,可见其后果。

最近,当《王孝者荣耀》在一波波圈粉,又一波波被质疑时,谙如何解“游戏之毒”令人深思。

作为游戏,《王者荣耀》是成功的,而面向社会,它却不断在释放负能量。

从数据看,累计注册用户超2亿,日活跃用户超8000余万,每7个中国人就有1人在玩,其中“00后”用户占比超过20%。

在此可观的用户基础上,悲剧不断上演:

13岁学生因玩游戏被父亲教训后跳楼,11岁女孩为买装备盗刷10余万元,17岁少年狂打40小时后诱发脑梗险些丧命……到底是游戏娱乐了大众,还是“陷害”了人生,恐怕在赚钱与伤人并生时,更值得警惕。

多数游戏是无罪的,依托市场营利也无可厚非,但不设限并产生了极端后果,就不能听之任之。

这种负面影响如果以各种方式施加于未成年的孩子身上,就该尽早遏制。

以《王者荣耀》为例,对孩子的不良影响无外乎两个方面:

一是游戏内容架空和虚构历史,扭曲价值观和历史观;二是过度沉溺让弦子在精神与身体上被过度消耗。

因此,既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用户的游戏需求,又要对孩子进行积极引导,研发并推出一款游戏只是起点,各个主体尽责有为则没有终点。

  

(摘自人民网:

《王者荣耀》,是娱乐大众还是“陷害”人生)

材料四:

7月3日、4日,人民网针对腾讯旗下“王者荣耀”连续刊发2篇评论,指出“王者荣耀”的危害性并呼吁政府和游戏制作方加强监管。

与此同时,7月4日,“王者荣耀”游戏制作人在腾讯公司官方微信公号刊出的访谈中表示,其实,游戏和其他娱乐方式一样,也能够成为正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会被社会诟病的洪水猛兽,精神鸦片。

7月4日,腾讯公司官方微信公号消息指出,腾讯将推出史上最严防沉迷措施,以《王者荣耀》为试点,率先实施健康游戏“三板斧”。

首先上线的是限制12周岁以下玩家每天只玩一小时,后续还将实现晚上9点后禁止登录;绑定硬件设备一键禁玩;强化实名认证体系——这“三板斧”将逐步、持续推进。

  

(摘自搜狐网)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使用了一系列数据来说明《王者荣耀》这款游戏所产生的社会影响。

B。

材料二中小学生王龙坚持认为“荆轲就是女的”,从某种层面上折射出了这款游戏的危害之大。

C.材料三的内容说明人民网对《王者荣耀》的态度是否定的,因为它导致了许多极端事件的发生。

D.材料四中指出腾讯公司将推出史上最严防沉迷措施,率先实施健康游戏“三扳斧”。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工者荣耀》已经成为全球用户数最多的MOBA手游,其日活跃用户达5000万,游戏主体是未成年人。

B.《王者荣耀》作为即时对战类游戏,其中的游戏角色都是历史人物,还给这些历史人物设定了一些新的职位与身份。

C.《王者荣耀》对孩子的不良影响无外乎两个方面:

一是游戏内容架空和虚构历史,扭曲价值观和历史观;二是过度沉溺让孩子存精神与身体上被过度消耗。

D.腾讯公司认为游戏和其他娱乐方式一样,也能够成为正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会被社会诟病的洪水猛兽,精神鸦片。

E.游戏的研发者只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用户的游戏需求,又对孩子进行积极引导,就能从根本上解决由此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9.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已是普遍现象,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甚至悲剧。

针对上述材料,你认为从哪些方向防范才能将网络游戏对接了的危害降到最低?

(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昊芾,字明可,台州仙居人。

举进士第,迁秘书正字。

是时秦桧已专政,芾与桧旧故,退然如未尝识。

公坐旅进,揖而退,桧疑之,风言者论罢。

通判处、婺、越三郡。

何溥荐芾材中御史,除监察御史。

时金将败盟,芾劝高宗专务修德,痛自悔咎,延见群臣,俾陈阙失,求合乎天地,无愧乎祖宗,则人心悦服,天亦助顺,上韪其言。

迁殿中侍御史。

两淮战不利,廷臣争陈退避计,芾言:

“今日之事,有进无退,进为上策,退为无策。

”既而金主亮毙,上疏劝亲征。

车驾至建康,芾请遂驻跸,以系中原之望,又言:

“去岁两淮诸城望风奔溃,无一城能拒守者,此秦桧求媚媾和之余毒也。

能反桧壅塞言路、挫折士气之歧途,则士气日振,而见危授命者有人矣。

”知婺州,劝民义役,金华长山乡民十有一家,自以甲乙第其产,相次执役,几二十年。

芾舆致十一人者,与合宴,更其乡曰“循理”,里曰“信义”,以褒异之。

知绍兴府。

会稽赋重而折色尤甚,芾以攒宫在,奏免支移折变。

鉴湖久废,会岁大饥,出常平米募饥民浚治。

芾去,大姓利于田,湖复废。

权刑部侍郎,迁给事中,改吏部侍郎,以敷文阁直学士知临安府。

内侍家僮殴伤酒家保,芾捕治之,狥于市,权豪侧目。

执政议以芾使金复除吏部侍郎且议以龙大渊为副芾曰是可与言行事者邪语闻得罢不行。

下迁礼部侍郎,力求去,提举太平兴国宫。

时芾与陈俊卿俱以刚直见忌,未几,俊卿亦引去,阎安中为孝宗言:

“此非国之福也。

”后起知太平州,造舟以梁姑溪。

历阳卒久戍,溃归,声言欲趋郡境,芾召而厚犒遣之,然密捕倡乱者系狱以闻。

诏褒谕。

芾前后守六郡,各因其俗为宽猛,吏莫容奸,民怀惠利。

屡告老,以龙图阁直学士致仕。

后十年卒,年八十。

尝曰:

“视官物当如己物,视公事当如私事。

与其得罪于百姓,宁得罪于上官。

”立朝不偶,晚退闲者十有四年,自号湖山居士,为文豪健俊整,有表奏五卷,诗文三十卷。

(选自《宋史•吴芾传》)

10.下列对文巾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执政议以芾使金/复除吏部侍郎/且议以龙大渊为副/芾曰/是/可与言行事者邪/语闻/得罢/不行

B.执政议以芾使金/复除吏部侍郎/且议以龙大渊为副/芾曰/是可与言行事者邪/语闻/得罢/不行

C.执政议以芾使金/复除吏部侍郎/且议以龙大渊为副/芾曰/是可与言行事者/邪语闻/得罢/小行

D.执政议以芾使金/复除吏部侍郎/且议以龙大渊为副/芾曰/是/可与言行事者/邪语闻/得罢/不行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驻跸。

“跸”,古代帝王出行时,先要派兵沿路戒严,禁止行人经过称为“跸”,“驻跸”指帝王出行,途中停留暂住。

B.义役。

宋代役法之一。

南宋乡村民户为了减轻保正、保长的重役,自行结合,割田出粮,帮助当役户,称为“义役”。

C.攒宫。

古代皇帝、皇后暂殡之所。

宋南渡后,帝、后茔冢均称“攒宫”。

表示暂厝,准备收复中原后迁葬河南。

D.致仕。

“致”,获得;“仕”可解释为官职、职位。

致仕即获得官职。

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表达这一意思。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吴芾忠君爱国,积极主战。

吴芾虽与秦桧故旧,但他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

他还上疏请高宗亲自北伐、抵抗金人、驻跸建康。

B.吴芾心系百姓,体恤民情。

在绍兴知府任上,吴芾上书为百姓免除支移折变。

鉴湖久废,恰巧碰到收成不好闹饥荒,他就命令拿出常平米募饥民来进行浚治鉴湖。

C.吴芾刚正不阿,嫉恶如仇。

在临安知府任上,有皇宫内侍的家僮打伤了酒家的洒保,吴芾抓捕凶手治罪并在市集示众,权豪因此对他十分敬佩。

D.吴芾明于吏治,颇有谋略。

吴芾先后在六个州郡担任知府,他根据各地民风习俗采取或宽或猛的策略,使官吏无法作恶,让百姓受益。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时金将败盟,芾劝高宗专务修德,痛自悔咎,延见群臣,俾陈阙失。

(2)芾舆致十一人者,与合宴,更其乡日“循理”,里曰“信义”,以褒异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定风波辛弃疾

(再用韵,时国华①置酒,歌舞甚盛。

莫望中州叹黍离。

元和圣德②要君诗。

老去不堪谁似我。

归卧。

青山活计费寻思。

谁筑诗墙高十丈。

直上。

看君斩将更搴旗。

歌舞正浓还有语。

记取。

须髯不似少年时。

注]:

①国华:

卢彦德,字国华。

时任福建提点刑狱使。

②元和圣德:

韩愈写了一首《元和圣德诗》,用以歌颂唐宪宗平定藩镇叛乱的德业。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莫望中州叹黍离”一句,是说不要望着中原哀叹放土沦陷。

“黍离”出自《诗经》,后世常用黍离之叹、黍离之悲来表达兴废之感和故国之思。

B.“元和圣德要君诗”一句,借用韩愈写诗歌颂皇帝德业一事,劝勉卢国华为收复失地、恢复中原谱写新篇。

C.“青山活计费寻思”一句,是说隐居的生计让人伤透脑筋,表达了作者渴望归隐但又无计可施的无奈与失望。

D.“看君斩将更搴旗”一句,照应上阕中的“要君诗”,“看”“斩”“搴”三个动词连贯而下,形象感强。

E.“须髯不似少年时”一句,是将自己与卢国华做比较,写自己已经年老不堪,不再像卢国华那样年轻有朝气。

15.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

(1)《归去来兮辞》中诗歌正文照应小序中“皆口腹自役”的一句是“”。

(2)傍晚时分,一叶叶小渔船飘荡在鄱阳湖的水面上,船歌相呼应和,悠长而辽远。

此景此情正应了王勃《滕王阁序》中的两句:

“,”。

(3)《逍遥游》中写宋荣子荣辱不惊的两句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项是(3分)()

①历史,波澜壮阔;时代,风云际会。

―支军队,唯创新能强,唯变革能胜。

今天,走过90年雨征程的人民军队,在实现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伟大征程上阔部前行。

②近日,现实题材都市情感剧《我的前半生》甚嚣尘上,引发众多追剧族热捧,网友惊呼,看了该剧懂得了不少婚姻之道。

③范蠡深知勾践的阴险狡诈,为了避免鸟尽弓藏的命运,他及时功成身退,弃官经商,改名为陶朱公。

④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召开,我作为—名光荣的党代表在人民大会堂聆听报告,一种强烈的自豪感使我感同身受,心潮澎湃。

⑤产品比较是直接了解品质与需求的最佳方法,在决定购买之前,比较同级品牌的规格功能及价格是不二法门。

⑥新加坡轻率地在南海问题上选边站进美日的队列,严重损害了该国长期苦心经营的中新友好关系,毁掉了它在美中之间八面玲珑的格局。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长征五号F运载火箭的构成是由整流罩、5米直径的芯级和4个2.25米直径的助推器三部分组成,其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运载能力达到6吨。

B.广大驻湘部队官兵积极投身湖南改革发展稳定,在抢险救灾、脱贫攻坚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共同谱写新时期军民鱼水情。

C.北京网信办对自媒体平台存在的“曲解政策违背正确导向”“无中生有散布虚假信息”“炫富享乐宣扬扭曲价值观”等八大现象,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D.由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工程全面完成了海上作业,这标志着我国首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圆满结束。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最后,感谢嘉宾王小美和我们一起度过了这段美好欢乐的时光,也祝贺她荣幸地加入我们的综艺之友俱乐部!

感谢大家的光临,我们下期节目再会!

B.期中考试成绩揭晓后,同桌安慰小芳说:

“胜败乃兵家常事,一次考试失败算不了什么,振作精神,下一次考试你的成绩一定会有进步的。

C.这次,幸亏班主任张老帅从中斡旋,才化解了赵明和张华的矛盾,使得两人化干戈为玉帛,重新握手言和。

D.很荣幸,今天能够站在这个舞台上唱我自己写的歌,我真的十分激动;评委老师们的点评,也让我受益匪浅,衷心感谢各位的聆听!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2个字。

(6分)

①______,而这些诗章又反过来锻造着我们的民族性格。

古诗词虽然“曲高”,②____,国人都有着咿呀学诗的共同经历和共同记忆。

这共同的经历和记忆,③____。

“中国诗词大会”正是带着这种深埋于每个中国人心中的文化基因,带领观众完成了一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