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鲁迅作品中知识分子的形象及意义.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927963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7.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鲁迅作品中知识分子的形象及意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谈鲁迅作品中知识分子的形象及意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谈鲁迅作品中知识分子的形象及意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谈鲁迅作品中知识分子的形象及意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谈鲁迅作品中知识分子的形象及意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谈鲁迅作品中知识分子的形象及意义.docx

《谈鲁迅作品中知识分子的形象及意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鲁迅作品中知识分子的形象及意义.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谈鲁迅作品中知识分子的形象及意义.docx

谈鲁迅作品中知识分子的形象及意义

目录

引言………………………………………………………………………2

一、觉醒的革新者和叛逆者——狂人和疯子…………………………2

二、封建科举制的殉葬品——孔乙己和陈士成………………………4

三、封建主义的卫道士形象——四铭和高尔础………………………5

四、由叛逆而趋于彷徨,消沉的人物形象——吕纬甫和魏连殳………7

五、盲目追求个性解放,爱情幸福的悲剧者——子君和涓生…………9

结论………………………………………………………………………11

主要参考文献……………………………………………………………1

摘要

鲁迅是我国现当代文学的奠基人。

他的作品大多是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

在这些作品中,鲁迅塑造了五种不同的类型的知识分子形象。

他们虽由于所受教育和自身经历各不相同,生活和结局很不一样,但他们命运大致相同,几乎都十分凄苦,在贫病和屈辱中悲惨死去的亦有其人。

本文着重分析以下五类知识分子形象及他们的文化意义:

第一类是最先觉醒的革新者和叛逆者——狂人和疯子。

第二类是封建科举制的殉葬品——孔乙己和陈士成。

第三类是封建主义的卫道士形象——四铭和高尔础。

第四类是由叛逆而趋于彷徨,消沉的人物形象——吕纬甫和魏连殳。

第五类是盲目追求个性解放,爱情幸福的悲剧者——子君和涓生。

关键词:

鲁迅;知识分子;觉醒;封建卫道士;形象类型;文化意义

 

论鲁迅作品中知识分子的形象及意义

引言

无论是现代还是当代,对鲁迅先生小说形象的研究从没间断过,鲁迅先生以其不羁的性格、超人的文笔描写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尤其以知识分子的形象最为显明。

在本论文中主要对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进行分析并阐述人物形象的意义。

纵观鲁迅先生的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大概可以分为以下五大类型:

第一类是最先觉醒的革新者和叛逆者——狂人和疯子。

第二类是封建科举制的殉葬品——孔乙己和陈士成。

第三类是封建主义的卫道士形象——四铭和高尔础。

第四类是由叛逆而趋于彷徨,消沉的人物形象——吕纬甫和魏连殳。

第五类是盲目追求个性解放,爱情幸福的悲剧者——子君和涓生。

一、最先觉醒的革新者和叛逆者——狂人和疯子

(一)已经觉醒的“狂人”

《狂人日记》中的“狂人”远没有想到“放火”,他的斗争手段是说理,诉诸人们的理性和良知。

在他看来,一部中国历史“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大家“自己想吃人,又怕被别人吃了,都用疑心极深的眼光,面面相觑”,现实如此严峻,而解决之道却很简单:

只要大家去掉“吃人”的心思就行,“去了这心思,放心做事吃饭睡觉,何等舒服。

这只是一条门槛,一个关头”,只需跨出去一步就行——“只要转一步,只要立刻改了,也就人人太平。

”他苦口婆心地一再对“大哥”等人说,“你们立刻改了,从现在改起!

你们要晓得将来是容不得吃人的人……”即使对方反应冷淡,他也毫不气馁,同时又提出一个“救救孩子”的口号来,寄希望于“没有吃过人的孩子”。

只要大家去掉吃人的心思,世界就会变好,“人人太平”——这是启蒙主义思想;寄希望于下一代,以为到了“没有吃过人的孩子”长大以后世界就会变好——这是进化论的思想。

《狂人日记》燃烧着炽热的反封建的热情,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产生过很大的影响,而这篇小说的思想底子无非还是启蒙主义和进化论。

《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是鲁迅先生根据自己所学的医学知识和看过的外国作品构思而成的。

这是个非常态的人,在他身上具有“疯”与“不疯”的两面性:

如果你说他是个疯子,可是他却能够从嘴里喊出“救救孩子”的伟大呼声,并且认识到了封建社会的吃人本质;如果说他“不疯”可是他又确实是一个非正常人,一个患了迫害狂的精神病人。

其实,狂人并非来自生活,而是具有象征意义,他是作者对一个启蒙者,一个觉醒的知识分子在当时社会的真实处境的象征性表达。

之所以采用”狂人”这一词来定义这一觉醒的知识分子,是因为他在愚昧的群众眼里和一个真疯子没有什么区别——如果他试图进行启蒙的话。

小说的主人公“狂人”是“五四”时期觉醒了的知识分子的代表,他以理性的批判对封建礼教进行了彻底的否定,揭露封建社会的吃人的本性,最后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吁。

因此,狂人实际上是一个敢于向传统挑战的已经觉醒的知识分子形象,一个敢于向现实的世俗社会挑战的清醒的反封建的民主主义的知识分子形象。

(二)《长明灯》中的疯子

在《长明灯》中,作者通过吉光屯的命名,影指长期封建社会形成的迷信习俗已经使人们成为了长期尊崇的信徒,而所谓的梁武帝点燃的长明灯是封建社会的宗法的图腾象征。

疯子吹灭了长明灯,象征着反封建斗争掀起的浪潮。

在作品里,疯子尽管是孤军奋战,受到人们的敌视和禁锢,但他的浩然正气使得凡夫俗子感到胆战心惊。

《长明灯》实质上是对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反抗。

《长明灯》的结局是“疯子”被关押起来,长明灯继续长明。

鲁迅敢于面对现实,没有在作品最后拖一条廉价的光明尾巴。

事实上,怎样才能毁灭旧中国这“黑屋子”,鲁迅自己也不是十分清楚,“火与剑”说起来好办,真正实行就不容易了。

当时的现实生活还没有提供武装斗争成功的事例。

现实主义者鲁迅决不把那种只有在未来才可能出现的局面硬塞进自己的作品。

(三)正在觉醒的“我”

《一件小事》中的我是一个正在觉醒的知识分子。

小说的故事主要讲述了:

“我”,坐人力车去上班时,撞倒一个老女人,没有伤,也没有人看见。

我以为还是一走了事,不必自找麻烦,但车夫却主动扶着老女人,走向巡警分住所。

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了我对车夫又开始的不满,继而自愧,最终无比敬仰的心里变化过程。

小说中的“我”是一个正在觉醒的知识分子,在作者的小说中,本小说是最短的。

线索也极单纯,但是它立足于知识分子主体精神建设,对知识分子行为及其局限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展现了知识分子勇于自剖、勇于自新的品格,具有激进的社会政治意义和能量,并浸润着构造现代人生的企图。

二、封建科举制的殉葬品

《孔乙己》中的孔乙己、《白光》中的陈士成。

这二人都是深受封建思想毒害,进而家道中落、屡试不第、穷困潦倒,最后成为被封建思想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在他们的身上充满了旧式文人的酸腐气味。

作者通过对他们的描写,一方面批判了封建科举制度,另一方面又同情了受其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

孔乙己是一个辛亥革命前受到封建思想严重毒害和摧残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是封建教育科举制度的牺牲品,在他的身上即有可悲的一面,又有可爱的一面。

首先,孔乙己虽是一个下层的知识分子,却不同于其他的下层社会的劳动者。

孔乙己虽然和那些短衣帮们同样是站着喝酒的,但是他却看不起那些短衣帮。

孔乙己为了显示自己是读书人,竟然一直都不肯脱掉那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的长衫,同时他说起话来又是满口的之乎者也,甚至当别人戏弄他时,他还一再表现出自命不凡、孤芳自赏的傲气,即使是生存成了问题,但这个孔圣人的门徒依然是整日里只想进学,对造成自己如此狼狈生活的原因没有丝毫反省。

“学而优则仕”一直是知识分子的目标。

在这种封建思想的熏陶下,孔乙己自然鄙视农工商,因而他的生活自然十分穷困潦倒。

当他不得已去干些偷书的事时,被人嘲笑,却硬要去涨红了脸的争辩,死要面子,最后落到被打折腿的惨境。

作者通过对孔乙己的外貌和语言的描写,来揭示孔乙己的可悲之处。

其次便是孔乙己的可爱之处——即他的心地善良。

虽然孔乙己也干些小偷小摸的勾当,但是品行比别人都好,他从不拖欠酒钱,虽然间或没有现钱,暂时记在粉板上,但不出一月定然还清,从粉板上拭去了孔乙己的名字。

同时孔乙己对孩子们也很热情,给孩子们分茴香豆和教“我”识字,都表现出他质朴善良的本性:

当他将仅有的几颗茴香豆分给孩子们一人一颗后,便“多乎哉?

不多也。

”即流露出他天真的本性,又表现了他善良的心地;当孔乙己教我识字时,虽然显得孔乙己有点迂腐,但是从侧面反映了孔乙己的可爱之处。

孔乙己的一生是极其不幸的,不仅表现在科举制度对他的毒害,也表现在短衣帮对他的嘲讽,但是最能表现出孔乙己一生不幸的是孔乙己的迂腐和麻木不仁。

陈士成是一个花费了毕生的精力去追求功名利禄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

封建科举对他的毒害,使他无一技之长,最终穷困潦倒。

这种人如果穷困无聊了,那就更要修破书,擦古瓶,读象谱,怀祖德,甚至于翻肮脏的墙根,开空虚的抽屉,想发现连他自己也莫名其妙的宝贝,来救这无法可想的贫穷。

“陈士成的利欲之心在一次又一次失败的考试中非但没有减弱,反而越来越膨胀,终于导致了他的死亡。

你也许会觉的他可怜、活该,是自取灭亡,谁让他那么贪心了。

可是别忘了,他所有对科举道路的贪婪幻想是被那个等级分明的社会刺激出来的。

那个社会给他规定的人生道路就是那么狭窄,要么不计一切成为上等人,要么就被人踩在脚下”。

终于陈士成在“白光”的诱导下,用尽心力所挖掘出来的也只是象征陈腐和终结的一具零落不全的下巴骨,而那具下巴骨也便在他手里索索的动弹起来而笑吟吟的现出笑影,终于听他开口道这回又完了。

最后,有人在湖里发现了一具尸体。

陈士成的一生,除可悲之处之外,就只能看到封建思想渗透下的封建文人的心里变态了。

不论是孔乙己还是陈士成,这两人都是封建思想的知识分子受害者。

作者对他们的描写除了批判与同情之外,主要是为了向世人揭示封建思想的“吃人”本质,用以惊醒那些仍然麻木的具有封建思想的下层文人。

三、封建主义的卫道士形象——四铭和高尔础

《肥皂》中的四铭,《高老夫子》的高尔础等。

他们表面上道貌岸然、满腹经纶,像个饱学之士,整日里说着伦理道德,实际上他们的内心已完全堕落,满脑子男盗女娼,是一些不学无术的封建道德的卫道士、假道学。

作者对他们只有批判,没有同情。

《肥皂》中的四铭。

表面上他是一个尊孔、崇儒、专经、复古的国粹派,组建移风文社以挽颓风而存国粹为己任,整日里鼓吹专重圣经崇,祀孟母。

写什么孝女行,实际上他是一个“言行不符,名实不副,前后矛盾,撒诳造谣,蝇营狗苟”的伪君子,其灵魂的淫秽无耻更甚于用言语挑逗乞丐少女的无赖光棍。

他神气十足的以有教养的正人君子自居,声言要维护伦理道德,向败坏风气的坏学生及恶社会宣战,但内心里却丑恶至极,当他听到挑逗女丐的言语后,又情不自禁的讲述了孝女的德行及光棍的秽语,最后通过他老婆的简直是不要脸的唾骂,将四铭内心的淫秽揭露的淋漓尽致。

《肥皂》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讽刺小说之一,鲁迅把这一群“卫道”之徒的丑态揭露的含蓄而深刻。

虚伪的卫道使他遗失了健康的人格和自己的良知,本我被道貌岸然的面具和男盗女娼的腹心给泯灭了。

四铭这样的维护封建思想的知识分子给社会带来的只有因循守旧,阻碍社会的前进。

与四铭相比,高尔础更是新旧两种文化夹缝中的封建怪胎。

表面上标榜道德高洁、心性纯洁,骨子里却卑鄙肮脏,腐败丑陋。

“高老夫子本名高干亭,朋友们叫他高老杆,与老钵和黄三是一伙儿,专门一同打牌、看戏、喝酒、跟女人,但是会得写几句洋八股,提倡国粹,得了社会上的称赞,他便追随俄国文豪高尔基改名为高尔础,同时被贤良女学校聘为历史教员,于是他便由老杆一跃而变为高老夫子了”。

此人虽身为一个女校的历史教员,虽然易字“尔础”以表仰慕俄国文豪高尔基之心,还发着“中华民皆有整理国乐之义务”的宏论,但却是个不学无术,假充正经的伪君子,坐在牌桌上凑着“清一色”,看戏、喝酒、跟女人,无一不做。

“他教课的动机是‘看女人’,正如他的牌友所说:

‘外面看看还不够,又要钻到里面去看了,’在备课过程中功夫全费在照镜子和如何遮住眉棱上的瘢痕上。

”作者通过高尔础这个表面挂着“顺应世界潮流”招牌,内心却是个不学无术的文人败类的形象,来嘲讽了维护封建思想的无耻文人。

进而有力的讥讽和抨击像高尔础之流的文人墨客的无耻嘴脸。

在四铭和高尔础身上这种极端丑陋的负面人格,正是封建文化的长期压抑,新思潮的强烈冲击所致,在他们的虚伪卑劣中,隐隐传来了封建帝国的倒塌声。

鲁迅所写的具有封建思想的知识分子的卫道士形象,以上对于他们的刻画,鲁迅始终是抱着“启蒙教育”的思想和改良人生的目的,因此其小说的题材“多采至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要揭出病苦,引起疗效的注意”而反封建则是鲁迅小说的重中之重,只有多揭露一些与封建有关的知识分子的可悲可叹之处时,才能够真正的惊醒世人达到疗救世人的目的。

四、由叛逆而趋于彷徨,消沉的人物形象——吕纬甫和魏连殳

《在酒楼上》的吕纬甫、《孤独者》中的魏连殳、《头发的故事》中的N先生、《端午节》中的方玄绰、《幸福的家庭》中的文学青年。

而在这些人的身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具有现代的意识、进步的思想和改革的要求、也曾有过为自己理想而奋斗的辉煌历史,但是随着岁月的考验,生活的磨炼后,他们的反抗几乎都以失败而告终,所以他们又全都消沉了。

这类形象不仅数量众多,而且也是鲁迅最为看重的知识分子,我们可以通过他们失败的故事,看到他们的悲剧其实是时代和社会的悲剧,也是他们自己意志薄弱的悲剧。

吕纬甫青年时代人的意识觉醒时,对破毁铁屋子充满热情,碰了无数壁——希望做的事情没有一件如意——以后,消沉颓唐了。

他甚至背叛了自己的启蒙主义信念,为了赡养母亲,为了自己活下去,去教授“子曰诗云”、《孟子》和《女儿经》。

然而,他仍然是个觉醒者,因为他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失败和背叛,并且为此责备自己,为此痛苦。

这就是他性格中难以调和的内在矛盾。

现在,当他和“我”(过去一起议论改革中国的朋友)在一石居酒楼上邂逅的时候,他已经消沉、颓唐得可以了。

然而,他却说:

“看你的神情,你似乎还有些期望我,——我现在自然麻木得多了,但是有些事也还看得出。

这使我很感激,然而也使我很不安:

怕我终于辜负了至今还对我怀着好意的老朋友……”在颓唐和对昔日信念的背叛中,依然显出觉醒者的真诚。

觉醒了,就很难重新回到梦里。

从吕纬甫告诉“我”,他此次回来做的两件事情中,也可以看出,他尽管如他自己说的“我现在就是这样了,敷敷衍衍,模模胡胡”“麻木得多了”,却依然不失为觉醒者。

他没有挖到任何夭折的小弟弟的尸骨,却装模作样埋了小弟弟的棺材,以便回去向母亲搪塞,使母亲安心些;受母亲之托送绒花给顺姑,偏偏顺姑也夭折(旧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方式是顺姑夭折的根源),他只好把绒花送给顺姑的妹妹阿昭,并且决定回去对母亲说,顺姑见了绒花喜欢的了不得。

照常情说,这两件事情,这样办了,也很说得过去了,那个时代每个人都会这样的,而且每个人这样做了,都会心安理得。

然而,吕纬甫却自责“敷敷衍衍,模模胡胡”和“麻木得多了”。

为什么?

就是因为他仍然是个觉醒者,反对迷信仍然是他的信念,就是因为他反对封建包办婚姻制度,他同情顺姑的命运,却又不能为顺姑做什么,就是因为他对道德(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不虚伪、不说谎)有很高的自我要求(这也是鲁迅自己的性格特点)。

一句话,是觉醒的人的意识和对人的理想,使他如此自责不已。

这种真诚的自责,使吕纬甫即使“敷敷衍衍,模模胡胡”、“麻木得多了”,即使行为上背叛了自己的启蒙主义信念,而且颓唐、消沉了,也依然是一个觉醒者。

正因为这样,小说中另一个觉醒者,对吕纬甫没有任何责备(他自己的责备已经够严厉了),有的只是同情和理解。

魏连殳性格中的矛盾,比吕纬甫更复杂、更尖锐。

魏连殳性格中的“因袭的重担”使他虽然常说家庭应该破坏,却一拿到薪水就给祖母寄钱,也使他像一个大殓专家似的给死去的祖母穿殓衣,连最苛刻的亲戚都无可挑剔。

他孤身向铁屋子奋战,“愿意为此求乞,为此冻馁,为此寂寞,为此辛苦”,然而终于碰得头破血流,被逼得走投无路。

为了多活几天,也为了向社会报复,让社会通过他的报复显示趋势附炎的丑态,他“躬行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拆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了”,做了军阀师长的顾问,并且也以这种近乎慢性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他的报复成功了。

铁屋子里昏睡的人们无不认为他时来运转、飞黄腾达了,人们对他趋之若鹜,他原先冷落的客厅里,突然热闹非凡,“有新的宾客,新的馈赠,新的钻菅,新的磕头和打拱,新的打牌和猜拳”。

这报复的成功,正显示铁屋子的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

对魏连殳来说,这一切,只是“新的冷眼和恶心,新的失眠和吐血”。

如果说,人生最大的痛苦是梦醒了而无路可走,那么,人生最大的失败就是躬行先前憎恶反对、现在仍然憎恶反对的一切。

这是怎样的矛盾啊!

虽然魏连殳背叛了自己的信念,然而,到死,他也仍然是个觉醒者,因为在铁屋子里,别人都以为他成功了,只有他自己最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失败,最痛苦地咀嚼着自己的失败。

五、盲目追求个性解放,爱情幸福的悲剧者——子君和涓生

(一)子君的人物形象

子君和涓生都是在五四新思潮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具有资产阶极民主主义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们有个性解放,男女平等,恋爱和婚姻自主的新思想。

作者充分地肯定了子君英勇无畏的反抗精神。

为了争取恋爱和婚姻自由,敢于同旧势力进行较量,勇敢地背叛封建礼教和封建专制家庭,高傲地宣称:

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力。

这是子君反封建专制的战斗宣言。

她和涓生同居,表现了她对封建道德和封建婚姻制度的勇敢的反抗。

作者也批评了子君软弱、妥协和思想的停滞不前,当他们建立起小家庭以后又沉浸在凝固的安宁与幸福里,忘记了人生的全盘要义,把精力倾注到家务里及恭顺地侍奉丈夫,表现出贤妻良母式的旧式妇女,失去了奋飞的能力和勇气,变得平庸短浅,由一个勇敢无畏的新时代的女性变成庸庸禄禄的家庭奴隶。

由于她性格的软弱,最后不得不回到她曾经背叛的旧家庭里去,走进了连墓碑也没有的坟墓。

作者也写出了她纯朴善良的性格,她为了爱情,不计较涓生是个门第卑微的穷青年,当离开涓生的时侯,没有留下字条,却默默地把仅有的生活用品留给涓生,这里有关心,有惋惜,有对爱情的最后留恋,表现出子君纯朴和善良的品性。

(二)涓生的人物形象

涓生是一个力图与个人主义决裂的觉醒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

所以,首先我们应该肯定,他是醒了的,他的觉醒的表现是:

第一,他理解到,“回忆以前,这才觉得大半年来,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的要义全盘疏忽了”。

其次,他理解到,“我觉得新的希望就只在我们的分离”。

接下去,他理解到,“新的路的开辟,新的生活的再造,为的是免得一同灭亡”。

最后,他理解到,“她的命运,已经决定她在我所与的真实——无爱的人间死灭了”。

这里,涓生的思想发展经历了一个很明显的过程,即是:

觉醒——战胜感情的自我——获得理性的自我——重新陷入麻木的自我。

狭獈的阶级观念和社会意识使涓生不能看清子君踏上死途的真正原因在于封建礼教和传统道德的残酷和腐朽,在于个人奋斗的盲目和软弱,而终于认定,“真实”才是真正的“无爱的人间”,是致人死命的毒刀,他要“将真实深深地藏在心的创伤中,默默地前行,用遗忘和说谎做我的前导……”这便是涓生生命的归宿,一个从谎言世界里超脱出来,真实世界里苦闷徘徊了一阵之后,又终于在现实生活所给予的苦痛之中重新回到谎言世界里去的人,绝不是一个勇敢、坚定的探索者和革命者。

自然,涓生的路,也只能是作者是最终所要否定的路。

然而,既然涓生是娜拉形象的异化,毫无疑问,无论是于家庭还是于社会,他都必然成为一个悲剧人物。

究其悲剧性,一方面,表现在和子君的爱情的毁灭,另一方面,则表现在他和个人主义决裂的不彻底。

他爱子君,这是事实,但只在先前。

先前,子君和涓生一样,都是醒了的人,醒了的人是不会与熟睡中的人为友的,所以他们彼此的相爱应该说是真诚的,直到他们一同私奔,到吉兆胡同建立了自己的家庭以后,他们的感情才逐渐起了变化。

子君是个人主义的忠实的维护者,她的全部希望只在于操劳家务以维持现有的“安宁和幸福”;涓生是力图与个人主义决裂的人,他认识到“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

因此,他不爱子君,也是事实,但只在以后。

我们无须在这场爱情悲剧中发寻主要的责任人,凭空为他们爱情的天平加上道德的砝码。

但我们必须承认,涓生和子君的分离,代表着反个人主义和个人主义两种思想在革命道路上的分离。

与个人主义决裂作为涓生的行动基点,这是他自始至终应该值得肯定的一面。

但是,涓生既是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他就不可能彻底摆脱固有的狭獈的小资产阶级世界观和人生观。

他清醒地认识到了自己的过去和现在,但对于将来的路,却始终是一片模糊。

在他的眼前,有“怒涛中的渔夫,战壕中的兵士,摩托车中的贵人,洋场上的投机家,深山密林中的豪杰,讲台上的教授,昏夜的运动者和深夜里的偷儿……”有“蔚蓝的天,深山大海,广厦高楼,战场,摩托车,洋场,公馆,晴朗的闹市,黑暗的夜……”有“深山大泽,洋场,电灯下的盛筵,壕沟,最黑最黑的深夜,利刃的一击,毫无声响的脚步,……”纷繁的世界充满诱惑,让他眼花缭乱,使他辨不清虚实真伪,辨不清前行的路,于是,他只能长久徘徊于苦闷和迷惘之中,最终毫无声息地走向堕落。

 

结论

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需要进行世界观的改造,需要和人民群众结合在一起投身于社会斗争的广阔天地,这样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

在吕纬甫、魏连殳、以及子君和涓生们生活的时期,工农群众的革命运动尚未广泛开展,现实还没有提供给知识分子和工农群众结合的广阔舞台。

但是,历史毕竟指出了和工农群众结合的方向,少数先进的知识分子也开始意识并努力地在实际行动中加以贯彻,至于吕纬甫、魏连殳、以及子君和涓生,他们都有一个跳出个人小天地,投入社会的大熔炉去的问题。

吕纬甫显得是那样的形只影单;魏连殳则是名符其实的“孤独者”;就是子君和涓生也是靠自己个人的能力苦战,最多他们的相互鼓励和支援,也不过是“涸辙之鲋”、“相濡以沫”到头来连这点“沫”也无济于事了。

子君只好回到老路上去,而涓生也还是梦想着个人的奋翅高飞。

鲁迅深刻的揭示了知识分子的个人奋斗道路在当时黑暗社会是难以走通的,即使取得了暂时的某些胜利,最后失败的命运仍然是难免的。

婚姻自由和个性解放问题,离开了整个社会的解放就不能解决。

的确,小说表现的客观意义说明知识分子如果孤军奋战必然遭到失败,必须正视不足去克服自身的缺点,只有和工农大众的解放斗争以及全社会的解放斗争联系起来,才能取得胜利。

鲁迅关于知识分子的小说实质上就是对现代中国人(首先是农民和知识分子)的灵魂的伟大拷问,鲁迅称之为“在高的意义上的写实主义”,其实体现的则是知识分子与生俱来的弱点以及先驱者的孤独感和荒凉感,也就是说关注的并不是表层的事件和社会历史的变动,不是事件史,而是心灵史,从而超越了具体的历史时期,深刻地体现了小说的现代性,表现主题的深刻性,有着深远而耐人寻思的意义。

研究鲁迅先生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实质上是在研究鲁迅先生在写作过程中的思想转变过程,同时也是以寻求革命力量的态度来分析、研究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为他们呐喊、控诉、鸣不平。

通过知识分子这一面镜子,照出令人窒息的病态社会的某些本质。

鲁迅笔下那些知识分子是民族心态、病态的一面镜子,读后使人产生一种触动灵魂的震惊。

他们的形象,已没有了国界,超越了时空,形成了一种永恒的艺术魅力。

而这些也正是对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进行分析的意义所在。

 

主要参考文献

1.张鸿声:

《从狂人到魏连殳——论鲁迅小说知识者死亡主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8年第3期。

2.陈思和:

《中国当代文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黄修已:

《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党秀臣:

《中国现当代文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5.林志浩: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讲》(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6.吴小美、赵学勇: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钱谷融、吴宏聪: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洪子诚:

《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9.郭志刚、孙中田:

《中国现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71.鲁迅:

《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11.广东鲁迅研究学会:

《鲁迅与五四新文化精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2.冯雪峰:

《鲁迅的文学道路》,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