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种电脑病毒是什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92465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3.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上第一种电脑病毒是什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世界上第一种电脑病毒是什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世界上第一种电脑病毒是什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世界上第一种电脑病毒是什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世界上第一种电脑病毒是什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世界上第一种电脑病毒是什么.docx

《世界上第一种电脑病毒是什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上第一种电脑病毒是什么.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世界上第一种电脑病毒是什么.docx

世界上第一种电脑病毒是什么

三一文库(XX)

〔世界上第一种电脑病毒是什么〕

  *篇一:

全球十大计算机病毒排名

  损失过亿.全球十大计算机病毒排名

  周雷雷的转帖┊周雷雷的首页

  定义:

什是计算机病毒?

其实计算机病毒就是一个程序,一段可执行码,对计算机的正常使用进行破坏,使得电脑无法正常使用甚至整个操作系统或者电脑硬盘损坏。

它有独特的复制能力,可以很快地蔓延,又常常难以根除。

  从第一例计算机病毒至今,这一串串的代码带给了人们无数次的崩溃,其破坏力也得到了逐年的认识和增长。

  当文件被复制或从一个用户传送到另一个用户时,它们就随同文件一起蔓延开来,既有破坏性,又有传染性和潜伏性。

轻则影响机器运行速度,使机器不能正常运行;重则使机器处于瘫痪,会给用户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最初“计算机病毒”这一概念的提出可追溯到七十年代美国作家雷恩出版的《P1的青春》一书,而世界上公认的第一个在个人电脑上广泛流行的病毒是1986年初诞生的大脑(C-Brain)病毒,编写该病毒的是一对巴基斯坦兄弟,两兄弟经营着一家电脑公司,以出售自己编制的电脑软件为生。

  从第一例计算机病毒至今,这一串串的代码带给了人们无数次的崩溃,其破坏力也得到了逐年的认识和增长。

遥远的病毒早已经成为了计算机史上的历史,国人对于计算机病毒印象最深的,恐怕还是从1998年开始爆发的“CIH”病毒,它被认为是有史以来第一种在全球范围内造成巨大破坏的计算机病毒,导致无数台计算机的数据遭到破坏。

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2000万至8000万美元的损失。

  NO.1“CIH病毒”爆发年限:

1998年6月

  CIH病毒(1998年)是一位名叫陈盈豪的台湾大学生所编写的,从中国台湾传入大陆地区的。

CIH的载体是一个名为“ICQ中文Ch_at模块”的工具,并以热门盗版光盘游戏如“古墓奇兵”或Windows95/98为媒介,经互联网各网站互相转载,使其迅速传播。

  CIH病毒属文件型病毒,其别名有Win95.CIH、Spacefiller、Win32.CIH、PE_CIH,它主要感染Windows95/98下的可执行文件(PE格式,PortableExecutableFormat),目前的版本不感染DOS以及WIN3.X(NE格式,WindowsandOS/2Windows3.1executionFileFormat)下的可执行文件,并且在WinNT中无效。

其发展过程经历了v1.0,v1.1、v1.2、v1.

  3、v1.4总共5个版本。

  损失估计:

全球约5亿美元

  NO.2“梅利莎(Melissa)”爆发年限:

1999年3月

  梅利莎(1999年)是通过微软的Outlook电子邮件软件,向用户通讯簿名单中的50位联系人发送邮件来传播自身。

该邮件包含以下这句话:

“这就是你请求的文档,不要给别人看”,此外夹带一个Word文档附件。

而单击这个文件,就会使病毒感染主机并且重复自我复制。

  1999年3月26日,星期五,W97M/梅利莎登上了全球各地报纸的头版。

估计数字显示,这个Word宏脚本病毒感染了全球15%~20%的商用PC。

病毒传播速度之快令英特尔公司(Intel)、微软公司(Microsoft,下称微软)、以及其他许多使用Outlook软件的公司措手不及,防止损害,他们被迫关闭整个电子邮件系统。

  损失估计:

全球约3亿——6亿美元

  NO.3“爱虫(Iloveyou)”爆发年限:

2000年

  爱虫(2000年)是通过Outlook电子邮件系统传播,邮件主题为“ILoveYou”,包含附件“Love-Letter-for-you.txt.vbs”。

打开病毒附件后,该病毒会自动向通讯簿中的所有电子邮件地址发送病毒邮件副本,阻塞邮件服务器,同时还感染扩展名为.VBS、.HTA、.JPG、.MP3等十二种数据文件。

  新“爱虫”(Vbs.Newlove)病毒同爱虫(Vbs.loveletter)病毒一样,通过outlook传播,打开病毒邮件附件您会观察到计算机的硬盘灯狂闪,系统速度显著变慢,计算机中出现大量的扩展名为vbs的文件。

所有快捷方式被改变为与系统目录下wscript.exe建立关联,进一步消耗系统资源,造成系统崩溃。

  损失估计:

全球超过100亿美元

  NO.4“红色代码(CodeRed)”爆发年限:

2001年7月

  红色代码(2001年)是一种计算机蠕虫病毒,能够通过网络服务器和互联网进行传播。

2001年7月13日,红色代码从网络服务器上传播开来。

它是专门针对运行微软互联网信息服务软件的网络服务器来进行攻击。

极具讽刺意味的是,在此之前的六月中旬,微软曾经发布了一个补丁,来修补这个漏洞。

  被它感染后,遭受攻击的主机所控制的网络站点上会显示这样的信息:

“你好!

欢迎光临!

”。

随后病毒便会主动寻找其他易受攻击的主机进行感染。

这个行为持续大约20天,之后它便对某些特定IP地址发起拒绝服务(DoS)攻击。

不到一周感染了近40万台服务器,100万台计算机受到感染。

  损失估计:

全球约26亿美元

  NO.5“冲击波(Blaster)”爆发年限:

2003年夏季

  *篇二:

史上20大计算机病毒

  一谈计算机病毒,足以令人谈“毒”变色。

硬盘数据被清空,网络连接被掐断,好好的机器变成了毒源,开始传染其他计算机。

中了病毒,噩梦便开始了。

有报告显示,仅2008年,计算机病毒在全球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85亿美元。

计算机病毒现身江湖已多年,可以追溯到计算机科学刚刚起步之时,那时已经有人想出破坏计算机系统的基本原理。

1949年,科学家约翰?

冯?

诺依曼声称,可以自我复制的程序并非天方夜谭。

不过几十年后,黑客们才开始真正编制病毒。

直到计算机开始普及,计算机病毒才引起人们的注意。

1.Creeper

  (1971年)

  最早的计算机病毒Creeper(根据老卡通片《史酷比(ScoobyDoo)》中的一个形象命名)出现在1971年,距今以后42年之久。

当然在那时,Creeper还尚未被称为病毒,因为计算机病毒尚不存在。

Creeper由BBN技术公司程序员罗伯特?

托马斯(RobertThomas)编写,通过阿帕网(ARPANET,互联网前身)从公司的DECPDP-10传播,显示“我是Creeper,有本事来抓我呀!

(Imthecreeper,catchmeifyoucan!

)”。

Creeper在网络中移动,从一个系统跳到另外一个系统并自我复制。

但是一旦遇到另一个Creeper,便将其注销。

2.ElkCloner

  病毒(1982年)

  里奇?

斯克伦塔(RichSkrenta)在一台苹果计算机上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病毒。

1982年,斯克伦塔编写了一个通过软盘传播的病毒,他称之为“ElkCloner”,那时候的计算机还没有硬盘驱动器。

该病毒感染了成千上万的机器,但它是无害的:

它只是在用户的屏幕上显示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这样的:

“它将进入你所有的磁盘/它会进入你的芯片。

  3.

  梅利莎(Melissa,1999年)

  Melissa病毒由大卫?

史密斯(DavidL.Smith)制造,是一种迅速传播的宏病毒,它作为电子邮件的附件进行传播,梅丽莎病毒邮件的标题通常为“这是你要的资料,不要让任何人看见(Hereisthatdocumentyouaskedfor,dontshowanybodyelse)”。

一旦收件人打开邮件,病毒就会自我复制,向用户通讯录的前50位好友发送同样的邮件。

因为它发出大量的邮件形成了极大的电子邮件信息流,它可能会使企业或其它邮件服务端程序停止运行,尽管Melissa病毒不会毁坏文件或其它资源。

1999年3月26日爆发,感染了15%-20%的商业计算机。

  4.

  爱虫(Iloveyou,2000年)

  梅丽莎病毒爆发一年后,菲律宾出现了一种新的病毒。

与梅丽莎不同的是,这次出现的是蠕虫病毒,具有自我复制功能的独立程序。

这个病毒的名字叫爱虫(Iloveyou)。

爱虫病毒最初也是通过邮件传播,而其破坏性要比Melissa强的多。

标题通常会说明,这是一封来自您的暗恋者的表白信。

邮件中的附件则是罪魁祸首。

这种蠕虫病毒最初的文件名为LOVE-LETTER-FOR-YOU.TXT.vbs。

后缀名vbs表明黑客是使用VB脚本编写的这段程序。

很多人怀疑是菲律宾的奥尼尔?

狄?

古兹曼制造了这种病毒。

由于当时菲律宾没有制定计算机破坏的相关法律,当局只得以盗窃罪的名义传讯他。

最终由于证据不足,当局被迫释放了古兹曼。

根据媒体估计,爱虫病毒造成大约100亿美元的损失。

  5.

  求职信病毒(Klez,2001年)

  求职信病毒是病毒传播的里程碑。

出现几个月后有了很多变种,在互联网肆虐数月。

最常见的求职信病毒通过邮件进行传播,然后自我复制,同时向受害者通讯录里的联系人发送同样的邮件。

一些变种求职信病毒携带其他破坏性程序,使计算机瘫痪。

有些甚至会强行关闭杀毒软件或者伪装成病毒清除工具。

  求职信病毒出现不久,黑客就对它进行了改进,使它传染性更强。

除了向通讯录联系人发送同样邮件外,它还能从中毒者的通讯录里随机抽选一个人,将该邮件地址填入发信人的位置。

  *篇三:

电脑病毒种类介绍

  1.班級、9712姓名、邱炯豪

  電腦病毒種類介紹

  一般來說,我們把電腦病毒根據其所影響的地方,我們可以區分為下面五大種類:

  1檔案型病毒

  2開機型病毒

  3混合型病毒

  4WORD文件巨集病毒

  5視窗型病毒等五種

  巨集病毒是目前最熱門的話題,它主要是利用軟體本身所提供的巨集能力來設計病毒,所以凡是具有寫巨集能力的軟體都有巨集病毒存在的可能,如Word,Excel,AmiPro都相繼傳出巨集病毒危害的事件,在台灣最著名的例子正是

  TaiwanNO.1Word巨集病毒。

  開機型巨集病毒(MacroVirus):

  病毒(BootStrapSectorVirus):

  開機型病毒是藏匿在磁碟片或硬碟的第一個磁區。

因為DOS的架構設計,使得病毒可以於每次開機時,在作業系統還沒被載入之前就被載入到記憶體中,這個特性使得病毒可以針對DOS的各類中斷(Interrupt)得到完全的控制,並且擁有

  更大的能力去進行傳染與破壞。

  檔案型病毒(FileInfectorVirus):

  檔案型病毒通常寄生在可執行檔(如*.COM,*.EXE等)中。

當這些檔案被執行時,病毒的程式就跟著被執行。

檔案型的病毒依傳染方式的不同,又分成非常駐型以

  及常駐型兩種:

  

(1)非常駐型病毒(Non-memoryResidentVirus):

  非常駐型病毒將自己寄生在*.COM,*.EXE或是*.SYS的檔案中。

當這些中毒

  的程式被執行時,就會嘗試地去傳染給另一個或多個檔案。

  

(2)常駐型病毒(MemoryResidentVirus):

  常駐型病毒躲在記憶體中,其行為就好像是寄生在各類的低階功能一般(如Interrupts),由於這個原因,常駐型病毒往往對磁碟造成更大的傷害。

一旦常駐型病毒進入了記憶體中,只要執行檔被執行,它就對其進行感染的動作,其效果非常顯著。

將它趕出記憶體的唯一方式就是冷開機(完全關掉電源之後再開機)。

  複合型病毒(Multi-PartiteVirus):

  複合型病毒兼具開機型病毒以及檔案型病毒的特性。

它們可以傳染*.COM,*.EXE檔,也可以傳染磁碟的開機系統區(BootSector)。

由於這個特性,使得這種病毒具有相當程度的傳染力。

一旦發病,其破壞的程度將會非常可觀!

例如:

  台灣曾經流行的大榔頭(Hammer),歐洲流行的Flip翻轉病毒皆是〃

  隱型飛機式病毒(StealthVirus):

  隱型飛機式病毒又稱作中斷截取者(Interrupt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