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国际贸易发展取向.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21508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2.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国际贸易发展取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国际贸易发展取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国际贸易发展取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国际贸易发展取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国际贸易发展取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国际贸易发展取向.docx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国际贸易发展取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国际贸易发展取向.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国际贸易发展取向.docx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国际贸易发展取向

摘要

后金融危机时期国际贸易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

国际贸易将逐渐回暖、恢复并实现更好的发展;国际贸易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国际贸易总量的结构变化;国际贸易方式进一步的转变;跨国企业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将进一步加深等。

新形势下针对国际贸易发展趋势,发展我国国际贸易,要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坚决反对和积极抵制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优化国际贸易结构和提高质量;积极推进电子商务,促进网络国际贸易的发展;引导我国企业积极走出去,发展跨国经营。

 

关键词:

1、国际贸易2、发展趋势3、我国对策 

目录

目录5

一、绪言7

二、美国负债消费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模式将发生调整8

(一)美国家庭的资产负债结构将面临长期大幅的调整8

(二)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结构同样面临大幅调整的压力8

(三)加强金融监管有可能会提高全球融资成本8

三、美国金融危机及其对全球国际贸易的冲击9

(一)美国金融危机9

(二)金融危机对国际贸易的冲击9

(三)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9

四、国际货币体制的多元化趋势加强10

(一)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要求储备货币多元化10

(二)IMF面临着改革的压力10

(三)IMF今后的改革的重心10

五、当前的国际贸易政策及其新取向12

(一)国际贸易逐渐回暖12

(二)新兴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增加12

(三)科学技术、服务贸易、技术密集型产品成为重要的贸易对象12

(四)电子商务正逐步成为未来国际贸易方式的主流12

(五)区域经济贸易在国际贸易中凸显出来12

六、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压力加大,国际贸易秩序有可能发生转型14

(一)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贸易秩序受到冲击14

(二)维护国际贸易秩序任重道远14

(三)危机催生有关气候变化的多边国际规则,并将改变现有国际贸易格14

七、当前我国对外贸易形势的特征15

八、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困难和问题17

(一)世界经济复苏明缓慢,外需动力不足17

(二)世界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影响我国出口17

(三)产业结构不合理影响了我国的国际分工地位17

(四)各种要素成本上升加大了企业经营压力17

(五)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使企业竞争压力上升17

九、中国经济发展走势19

(一)GDP增长实现“V”型反转19

(二)中国经济的增长是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有效“减速阀”19

(三)新旧长波交替与转变发展方式的叠合19

十、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20

(一)产业结构趋于合理。

但产业链尚需优化20

(二)内需结构不断完善,但经济推动力不强20

(三)储蓄和投资总量不断扩大。

但二者的融合需要进一步强化20

(四)外贸发展迅速。

但粗放和结构问题依然明显20

十一、中国当前经济发展方式的引致因素22

(一)深厚的历史根源及地理区位的差异性22

(二)金融体制发展不完善22

(三)社会保障及思维观念跟不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22

十二、经济全球化进程放慢,但发展趋势不可改变25

十三、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对外贸易策略26

十四、危机后的治理措施28

十五、结论29

致谢30

参考文献31

一、绪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历史性突破。

近年来,全国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和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服务业。

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耀眼的区域经济增长极。

虽然在2008年我国同时遭受了特大地震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双重冲击,我国的国民经济仍然保持了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然而,由于经济发展方式滞后于生产力和生产水平的发展,我国经济的稳定性在弱化。

汶川大地震对西部产业的摧毁性破坏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造成的巨大冲击,显示出我国作为全球区域经济增长极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同时“二次危机论”时有提及。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金融体系表现出一种似强而弱的状况,经济发展的长期和短期不协调表现得极为明显。

我国必须从粗放型、三高一低(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发展方式向集约、开放、高效的发展方式转变,才能最终实现富民兴区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纪目标。

二、美国负债消费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模式将发生调整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全球经济的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美国的负债消费,而这场国际金融危机标志着美国的负债消费模式已不可持续。

(一)美国家庭的资产负债结构将面临长期大幅的调整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打击,美国家庭资产缩水严重。

因此,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美国家庭的储蓄-消费结构必须做出调整,即提高储蓄率,降低消费率。

在过去半年多的时间内,美国家庭的储蓄率已经大幅提高,并且这一趋势还将发展下去。

家庭储蓄率的提高意味着私人消费需求的萎缩。

考虑到私人消费需求对美国经济的贡献度超过70%,而美国经济占全球经济的份额超过20%,这种调整对全球总需求的影响将是巨大的。

(二)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结构同样面临大幅调整的压力

作为负债消费的助推器,美国金融机构的高负债与高杠杆比率发挥了不可推卸的责任。

国际金融危机导致金融机构积累了大量的有毒资产,降低了资产质量。

尽管美国政府在对金融机构进行“压力测试”后,市场做出了较为乐观的反应,但金融机构的“去有毒资产”进程将是一个长期艰难的任务。

在这项任务完成之前,惜贷将是难以避免的。

(三)加强金融监管有可能会提高全球融资成本

国际金融危机暴露出全球金融体系在许多方面存在严重缺陷,未来要加强金融监管已成为全球的共识。

这一趋势将促成金融市场的风险定价回归到正常水平,提高全球融资成本,从而改变多年来负债消费的廉价融资成本格局。

目前国际盛行的全球经济“再平衡”呼声就是这种模式调整的反映。

也就是全球总需求下降,美国调整其经常账户的持续失衡局面,减少对其他国家尤其是东亚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进口需求;而东亚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出口导向型模式也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存度,当然也会逐渐减少对美国市场的资金回流。

正是通过这种机制,此次国际金融危机有可能改变未来的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秩序。

三、美国金融危机及其对全球国际贸易的冲击

(一)美国金融危机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开始向全球蔓延,其来势之大之猛令人生畏,各国纷纷采取措施以应对可能带来巨大损失。

随后,世界许多国家采取了贸易保护政策,世界经济进入寒冬,全球贸易出现负增长。

(二)金融危机对国际贸易的冲击

金融危机向全球蔓延后,西方各国纷纷采取贸易保护政策,贸易膜材频发,阻碍了全球贸易的发展。

同时贸易方式也有传统的贸易方式向电子商务方向发展。

各国央行纷纷不断降息,以加大各银行的流动性,可是企业并没有性对容易的在银行取得融资,货币传导机制失效。

由于从事国际贸易的企业主要是通过短期信贷融资,没有了资金,国际贸易额锐减,导致金融危机开始传导到实体经济上来。

(三)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

中国经济作为世界经济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不能脱离外部世界而存在,在这次经济危机中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其中2009年是我国经济最为困难的一年。

2009年,我国出口增幅明显下降,由于经济危机西方各国人民都减少了消费,造成外需下降,我国出口随之回落,中国内需又不足,经济发展速度减慢。

同时,由于各国纷纷让自己国家的货币贬值,导致一些国家通货膨胀,其中美国为甚。

美元作为我国的主要外汇储备货币,使我国外汇储备严重缩水。

四、国际货币体制的多元化趋势加强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充分暴露了美元霸权下国际货币体系中存在的严重风险,同时也暴露了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作为国际最后贷款人的有心无力和全面改革IMF的必要性。

(一)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要求储备货币多元化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在未来5~10年间将以美元霸权削弱、国际货币多元化为主要特征。

美国大规模经济刺激方案对美元中长期币值走势形成巨大贬值压力,新一轮的通胀将带来全球美元资产再度缩水,减持美元储备很可能是主要储备持有国家的选择。

尽管美元减持不会在一夜之间发生,但缓慢、持续减持的结果便是国际储备货币的多元化。

多元化的形式之一是建立超主权货币,其中特别提款权最受人们的关注,但超主权货币只是一个长期目标,不是短期内能够实现的。

多元化形式之二是区域货币的发展形成对美元国际货币地位的竞争。

崛起的欧元已经开始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

尽管从目前看还不能替代美元,但欧元已经成为国际货币体系中一个平衡因素。

多元化形式之三是人民币区域化和国际化的进程加快。

(二)IMF面临着改革的压力

一是IMF的治理结构改革或份额改革。

在份额改革方面,新兴市场国家与欧美之间有严重的利益冲突。

美国不愿意放弃自己的一票否决权,这意味着美国能够出让的份额是有限的。

欧洲国家虽然总体上是份额被高估的一个群体,但欧洲国家(特别是一些欧洲小国)并不甘心放弃现有的份额与投票权。

二是IMF的监测功能改革。

IMF的监测功能对于维护各国宏观稳定以及IMF贷款质量至关重要。

但对于世界经济与全球金融市场整体监测,以提前发现并应对全球性风险以及强化对发达国家成员的约束力,IMF还有很大的局限性。

三是IMF的贷款职能改革。

四是IMF可控制的资源规模改革。

(三)IMF今后的改革的重心

与上述压力相对应,IMF今后的改革将主要集中于以下方面:

一是提高新兴市场国家的份额,将对IMF的增资与IMF的治理结构改革相挂钩。

二是扩展IMF的多边监测功能,增强IMF监测对发达国家的约束力。

三是改变IMF贷款条件性,提高IMF贷款的反应速度。

四是扩大特别提款权的使用范围,为创始超主权储备货币创造条件。

需要说明的是,改革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制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这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五、当前的国际贸易政策及其新取向

(一)国际贸易逐渐回暖

随着各国救市措施的实施,各国纷纷恢复了对未来经济增长的信心。

世界经济逐步恢复增长,国际贸易总额不断上升。

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到国际贸易体系中来,比如刚刚加入的俄罗斯,贸易壁垒正逐步降低,全球化加速。

(二)新兴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增加

从国际贸易总量上来看,新兴国家市场份额不断增加,发达国家所占比重逐渐下降,国际贸易正趋于平衡。

2011年世界贸易增长慢于预期,只要是因为呈现双速增长的格局,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疲软拖累了全球的生产及贸易活动。

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赠速高于发达国家。

全球贸易放缓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有一些是自然灾害和政治动荡,这些原因造成了地区经济短期内的动荡。

其次,由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弱于预期,负面消息增多,造成经济放缓,生[优论论文]产和贸易降低。

(三)科学技术、服务贸易、技术密集型产品成为重要的贸易对象

科学技术正成长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高科技产品不断涌现,甚至成为一些国家的主导产业。

各国纷纷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力度,不断优化自身经济结构,提升服务产业所占比重,加大对高新科技产品的引进力度,同时加大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支持力度。

提升其在自身经济中的地位,随着各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科技密集型产品正逐渐成为国际贸易的主流产品

(四)电子商务正逐步成为未来国际贸易方式的主流

出于成本和效率考虑,在国际经济危机时其优势逐步显现出来,并被人们不断地用于国际贸易实践中来,不仅降低了交易成本还提高了交易的效率,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并且不受时间地域限制,拥有巨大的灵活性。

由于电子商务有以上的巨大优势,不久之后,其必将引起一场深刻的贸易革命。

(五)区域经济贸易在国际贸易中凸显出来

虽然世界经济仍然没有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但世界各地区域经济合作加快,彼此来往更加频繁,个地区之间成立了各种各样的经济组织,彼此之间合作深度和合作广度不断加大,投资贸易自由化,促进了本地各国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地区贸易额的提高。

六、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压力加大,国际贸易秩序有可能发生转型

受全球经济增长方式变化,全球总需求减少和经济增长率放慢的影响,贸易保护主义压力有可能上升,国际贸易秩序和规则有可能发生转型。

(一)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贸易秩序受到冲击

在金融危机下,为了救助陷入困境的金融部门和企业,并刺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各国政府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救助政策。

这些政策中,包含了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措施。

例如,各国政府在救助金融机构时,要求它们主要给国民提供信贷;各国政府采取的财政刺激政策中,往往包含对本国企业和国民的保护,并违反世界贸易组织的非歧视原则;为了救助陷入困境的金融机构,发达国家向金融部门注入了大量的流动性,从而对国际贸易环境产生冲击。

(二)维护国际贸易秩序任重道远

一方面主要大国都承诺不再出台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另一方面,在各国政府中间又流行这样一种共识,即为了应对金融危机,采取一些贸易保护措施是可以接受的。

尤其是对于能否在2010年完成多哈回合谈判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三)危机催生有关气候变化的多边国际规则,并将改变现有国际贸易格局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救助陷入困境中的金融机构以及恢复经济增长的迫切性暂时限制了一些国家对于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程度和投资力度,但从长期来看,国际金融危机也促使不少国家把新能源的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的投资领域。

为给新能源的发展创造条件,发达国家倾向于制定更加严格的温室气体减排规则,并把它与贸易挂起钩来。

七、当前我国对外贸易形势的特征

(1)我国进出口进入全面恢复阶段。

据有关资料显示,2011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36420.6亿美元,比2010年同期(下同)增长22.5%,外贸进出口总值刷新年度历史纪录。

其中,出口18986亿美元,增长20.3%;进口17434.6亿美元,增长24.9%。

贸易顺差1551.4亿美元,比上年净减少263.7亿美元,收窄14.5%。

分析其中的原因:

一是国内外环境整体有所改善,二是我国稳出口、扩进口政策效应继续显现,三是我国企业竞争力进一步加强、产品结构符合国际市场需求。

(2)我国与美国和欧洲的贸易增速下降。

金融危机前,欧盟和美国是我国第一和第二大贸易伙伴,在我国的出口贸易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受金融危机波及严重的这些国家和地区,人们的收入减少,失业率上升,购买力下降,我国的出口订单下降,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出口市场。

2011年,中欧双边贸易总值5672.1亿美元,增长18.3%;较同期我国进出口总体增速低4.2个百分点。

同期,中美双边贸易总值为4466.5亿美元,增长15.9%;较同期我国进出口总体增速低6.6个百分点。

(3)我国的对外贸易伙伴转向东盟各国。

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提出要重振制造业,向实体经济回归。

作为我国的最主要贸易伙伴,美国贸易结构的改变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未来几年的经济发展,而我国作为最主要劳动密集型货物出口商的地位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这就需要我国在扩大外需中调整策略,转移贸易对象。

2010年1月,我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建成,我国在与东盟各国联手合作中共同抵抗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通过2000年到2010年泰国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泰国出口市场中,美国所占份额由21.3%减少到10.3%,欧盟由16.3%减少到11.2%。

而东盟其他成员国所占市场份额,则由19.3%增长到22.7%,我国更是从4.1%增加到11%。

2011年,我国与东盟双边贸易总值为3628.5亿美元,增长23.9%;高出同期我国进出口总体增速1.4个百分点。

其中,我对东盟出口1700.8亿美元,增长23.1%;自东盟进口1927.7亿美元,增长24.6%;对东盟贸易逆差226.9亿美元,扩大37.1%。

(4)我国的对外贸易结构有所改变但问题还是依然存在。

2000年后我国外贸总量增长相当快,尤其是加工贸易增长更快。

但受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外贸特别是加工贸易损失较大。

2010年后,我国外贸开始恢复增长,特别是在贸易结构上有所改善。

相关贸易数据显示,2010年一般贸易增长39.9%,加工贸易增长27.3%(其中出口增长26.2%);2011年一季度一般贸易增长34.8%(出口增长31.7%),加工贸易增长21.4%(其中出口增长21.7%)。

可见,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之间增长差距在10个百分点上下,贸易结构有所改善。

但是,贸易顺差压力却依然存在,尤其是加工贸易顺差仍是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

以2011年一季度数据分析,一般贸易项下贸易逆差为459.8亿美元,加工贸易项下贸易顺差为771.1亿美元,表明当前外贸结构调整的任务还相当艰巨。

(5)我国对外贸易政策趋向贸易平衡。

目前我国进出口贸易已发生明显变化,这主要体现在贸易总量、进口与出口结构的重大变化,以及由贸易顺差向贸易逆差转折等方面。

我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出现了变化,我国不再追求过大的贸易顺差,为了使外贸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我国外贸政策的基本取向是实现贸易平衡。

从2011年7月1日起,我国大幅下调了汽油、柴油、航空煤油和燃料油的进口关税,其中柴油、航空煤油将以零关税进口,此外还同时调低了混纺布、亚麻纱线等纺织原料,锌锭、镍废料等有色金属原料的进口关税,共涉及33个税目商品,以能源、原材料为主,这也是在2011年初对600多种商品实施较低进口暂定关税之后又一次力度较大的降税措施。

这一举措有力推动了我国相关产品的进口数量。

根据海关总署数据,8月我国进口原油2104万吨,比6月的1970万吨增加134万吨;重要工业用金属的进口也很旺盛。

八、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困难和问题

(一)世界经济复苏明缓慢,外需动力不足

从目前情况看,全球流动性过剩,国际金融市场和大宗商品市场波动加剧,美国的失业率仍然很难降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依然严峻,中东北非局势动荡,日本特大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和核泄漏,加大了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

巴西、印度、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虽然保持较快增长,但通胀压力增大,经济下行风险也在积累。

(二)世界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影响我国出口

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美国提出的“购买美国货”条款使贸易保护主义呈进一步蔓延趋势,各国为保护国内产业而设置各种贸易壁垒。

我国作为出口大国,成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受损对象,我国企业面临的贸易摩擦增多。

(三)产业结构不合理影响了我国的国际分工地位

从产业结构看,主要是产业发展不协调、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部分行业产能过剩。

2009年,我国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2.6%。

按照世界银行数据,近年来,中等收入国家服务业比重为53%,高收入国家服务业比重为72.5%,低收入国家服务业比重为46.1%,我国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

与此同时,我国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则已超出发达国家工业化时期的最高值。

产业结构不合理,加大了资源环境压力和就业压力,也制约着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影响了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四)各种要素成本上升加大了企业经营压力

近年来,特别是2010年以来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劳动力成本继续上升,节能环保成本增加,致使我国要素成本上升压力持续加大。

虽然要素成本上升有利于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但短期内集中上升会挤压企业利润空间,影响企业出口积极性和外贸发展。

(五)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使企业竞争压力上升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融入全球经济中并参与国际分工中来;美欧等发达国家也开始高度重视实体经济,纷纷采取相应政策措施,与我国在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出口领域竞争加剧。

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将对我国传统优势产业和产品直接构成挑战和竞争。

九、中国经济发展走势

(一)GDP增长实现“V”型反转

我国GDP增长率自到达2007年第二季度的峰值14.0%后,受经济波动的周期性因素——金融危机的影响一路下滑,再加之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这一非周期性因素的作用(经济非周期性因素指在经济周期运行中干扰经济正常波动,使经济运行偏离其正常波动轨迹的诸因素),使得2008年第三季度的跌速更快,直至2009年第一季度触底(6.1%)。

而后,在中央4万亿投资的拉动等因素下,开始回温,到2009年第四季度达到9.7%,我国经济的波动呈现出较明显的“V”型走势。

(二)中国经济的增长是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有效“减速阀”

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率的贡献度在逐年上升。

2001年后,这种贡献表现尤为显著。

以2006年为例,当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5.41%,中国经济的贡献为1.62%,远高于美国的0.56%,日本的0.13%,欧盟的0.42%。

2008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及汶川大地震的双重打击下,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20%,可以说中国经济对处于下滑阶段的世界经济起到了“减速阀”的作用。

(三)新旧长波交替与转变发展方式的叠合

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第五次长波的下降阶段,该阶段预计于2035年结束,然后在新技术革命引发的产业革命推动下步入第六次长波的上升阶段。

因此,未来二十五年是世界经济新兴产业的酝酿时期,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这样一个关键时期,需要确定中国经济在未来几十年发展的主题和主线,采取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在下一轮长波开始前着力解决好制约当前经济发展的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调整产业和贸易结构。

十、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结构趋于合理。

但产业链尚需优化

产业结构不合理、不协调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阻滞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次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比重不断缩小,服务业比重不断提高,但是依然没有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以工业为中心,以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结构。

特别是广大农村和中西部等偏远地区,一、二产业比重过高,服务业“润滑”效应不充分,导致产业衔接脱节,三次产业独自艰难发展,产业链条无法建立或者无法发挥作用,产业之间的互动互促流于形式,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必然举步维艰。

(二)内需结构不断完善,但经济推动力不强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不断改善,消费品种类齐全,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总量快速增长。

但消费增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力量仍未改观,本应作为“三驾马车”的主推力拉动经济发展的消费没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特别是高档消费和农村等偏远地区的消费潜力没有发挥出来,“马太效应”明显。

2008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之所以在绝对量和相对量上都达到创纪录的水平,其本质上并非一般性的内需扩大,主要引致因素有二:

其一是CPI指数高启,5,9%的CPI增长率虚抬了零售总额;其二是南方雪灾、汶川地震和北京奥运会带来的临时需求,这并不能说明一般性居民日常生活消费的提高,更无法概说内需的扩大。

(三)储蓄和投资总量不断扩大。

但二者的融合需要进一步强化

特殊国情决定了我国是一个高储蓄国家,由于历史遗留的传统观念,同时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我国居民储蓄总量连年剧增。

受金融危机和自然灾害等影响,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增大导致了2008年居民储蓄出现25,3%的反常增长。

而同年投资主要偏向金融、商贸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这主要是金融危机的引致作用。

虽然储蓄和投资的总量及增长速度在不断扩大,但是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渠道少且不畅。

2008年我国储蓄余额超过21万亿,但是投资的主要来源并不是居民储蓄。

从近几年的投资情况看,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企业债务、企业内援资金以及外来资金。

农村和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建设所需的资金更是少之又少。

储蓄和投资的非融合、难转化也引致了经济发展方式的粗放。

(四)外贸发展迅速。

但粗放和结构问题依然明显

我国对外贸易保持了三十年的高速发展,但一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均是以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为主导,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比重低,外贸的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