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商品羊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美精编.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914855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9.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色商品羊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美精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绿色商品羊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美精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绿色商品羊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美精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绿色商品羊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美精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绿色商品羊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美精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绿色商品羊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美精编.docx

《绿色商品羊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美精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商品羊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美精编.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绿色商品羊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美精编.docx

绿色商品羊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美精编

 

绿色商品羊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第一章总论………………………………………………3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5

第三章建设条件…………………………………………10

第四章建设单位基本情况………………………………21

第五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24

第六章项目建设方案……………………………………28

第七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35

第八章财务评价…………………………………………38

第九章环境影响评价……………………………………41

第十章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民增收效果评价…………42

第十一章项目组织与管理………………………………47

第十二章可行性研究结论………………………………55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提要

1、项目名称:

绿色商品羊生产和羊肉出口加工车间扩建项目

2、建设性质:

扩建

3、项目建设单位:

xxx

法人代表:

xxx

所有制形式:

民营

4、建设地点:

xx镇

建设规模:

绿色标准化示范户100户,扩建羊肉出口加工车间3500平方米

建设期限:

20xx年

建设内容:

扩建羊肉出口加工车间4800平方米,建动检室、质检室100平方米;引进增置自动化商品羊出口宰杀生产线1条,购置冷冻恒温柜13个,食品安全检测设备16台件;发展绿色商品羊示范户100户;技术培训2万人次。

5、项目申报单位:

xxx

法人代表:

xxx

6、投资规模:

500万元

资金构成:

中央财政拨款160万元,省配套144万元(含县配套32万元),市配套16万元,自筹180万元。

7、资金筹措:

申请财政拨款32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160万元,省配套144万元,市配套16万元,自筹180万元,。

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经济效益计算期内,每个示范户良种羊饲养比例由现在的80%提高到100%,适龄母畜由现在的54%提高到70%,羔羊成活率由现在的65%提高到90%,成年羊商品率由现在36%提高到50%。

当年育肥羔羊胴体体重达到16公斤以上,肉类总产量比现在年增长30%,养殖户人均牧业收入由现在的820元提高到1500元。

年新增商品羊宰杀量33万只,年均销售收入6816万元,利润680万元,税收136万元,投资利润率73.52%,内部收益率34.72%,财务净现值1162.61万元,静态投资回收期5.63年。

9、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

项目建成后,将极大的促进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和全县养羊业的发展,带动规模养殖户100户,发展养殖基地20处,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420元,增加就业人数280人,间接带动1.4万人就业。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国务院关于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决定

2、国家经贸委关于发展贸工农一体化的意见

3、国家农业部农业产业化示范项目实施方案

4、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发展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的指导意见

5、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6、菏泽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六大产业的若干意见

7、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2005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

8、省农开办、财政厅关于申报2005年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的有关要求

9、郓城县国民经济十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

10、郓城县统计年鉴

三、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

1、综合评价

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经济合理,技术可行,项目建成后,将形成以XX集团公司为龙头,以3处良繁场为依托,以规摸养殖场、专业养殖户、千家万户饲养为基础的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产业化生产新格局。

2、论证结论

项目原料资源充足,技术力量雄厚,产品销售市场广阔,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项目实施后,将加速XX集团公司养羊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进程,对郓城县实现由畜牧大县向畜牧强县的跨越,力促畜牧业成为农业“老大”,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因此项目可以立项建设。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背景

1、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

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业竞争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措施,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国务院关于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决定》要求:

“要进一步发展农区畜牧业。

充分利用农区的大量秸杆发展养牛、养羊和其它草食动物,通过秸杆过腹还田,增加有机肥料,培肥地力,降低成本,在畜牧业的基础上发展加工业,对肉、骨、毛皮、血等各种主付产品进行综合开发,综合利用,实现多层次增值。

”“要建立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体制,按照市场需要组织生产和加工,形成生产、加工和流通环节紧密相连的产业体系,上联全国市场,下联千家万户,发展适度规模的商品生产基地和区域性支柱产业。

”《国家经贸关于发展贸工农一体化的意见》也要求:

“发展贸工农一体化,对种植、养殖面广的大宗农产品,要重点探索加强产销衔接的办法,解决农产品买难、卖难问题,帮助企业在原料供应方面稳定来源,提高品质,降低价格。

”国家农业部在《农业产业化示范项目实施方案》中也指出:

“要探索不同地区,不同产业,不同产品发展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形式、特点和运行机制”。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2005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要求:

“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通过扶持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农业产业化龙头和各具特色的优质产品基地,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带动农民增加收入,推动农村小康社会建设。

”2003年8月山东省委书记张高丽在东西结合帮扶菏泽现场会上提出了菏泽要建设3311工程,要求菏泽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要高于全省平均增长幅度,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要高于全省平均增长幅度。

2004年12月22日菏泽市市委、市政府关于发展六大主导产业的实施意见要求发展食品加工、林业等六大主导产业要“因地制宜,把‘铺天盖地’和‘顶天立地’相结合,既要大力发展有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的特色块状经济,又要着重培养大企业、大集团,尽快形成骨干龙头企业。

”《郓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规划及2010年计划》也指出:

“要实施畜牧兴郓战略,各级领导要把畜牧业作为农村经济的重中之重来抓,积极实施‘龙头带动基地、规模推动、基地连动、政策引动、科技促进’战略,逐步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发展模式,实现畜牧业由户养到规模饲养,由传统饲养到科学饲养,由单一饲养到养加销一体经营,由庭院饲养到小区饲养的四大转变。

”1998年农业部在全国评定了11个优势农产品产区,项目区完全在国家肉牛、肉羊优势产区内,并处于山东省沿黄鲁东南肉羊产业带的咽喉位置。

日前,针对我国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低的问题,国家农业部正在进行食品加工推动行动,将从源头上、质量上狠抓食品加工的卡脖子问题。

综上所述,该项目的提出完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符合国家和省食品加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二、项目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状

近年来,郓城县委、县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把推进农业产业化作为农民致富产业、立县产业来抓,统筹规划、区域布局、突出重点、狠抓服务,有组织、有步骤地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各类生产要素实行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优化组合,使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很大成就。

一是在全县建立了以畜牧养殖、蔬菜、食用菌、经济林、桑蚕、水产开发、农产品加工流通等为重点的八大商品基地,发展了十大支柱产业。

这些基地和支柱产业覆盖京九铁路和全县主要公路沿线的各个乡镇,为规摸化经营,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是形成了一些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相适应的社会化服务组织。

目前,全县农民协会已达15个,这些协会有综合农业协会和专业农民协会,他们采用市场机制为广大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通过自身经营带动了产业化发展,增强了广大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三是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及龙头企业有了很大发展,目前,郓城县有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86处,年交易额80亿元。

但这些市场规摸太小,辐射力弱,难以吸收外地客商前来经营。

目前,郓城县龙头企业主要为畜产品加工、纺织加工、粮油加工、木材加工,这些企业绝大多数低水平起步,带动能力不强,没有建立自己的原料基地,全部依靠该县的优势产品进行生产,受市场供求影响较大。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目的意义

2003年,郓城县XX集团公司根据自身实际,依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计划,配套完善了种羊良繁基地和加工基地。

两年来,该公司通过繁殖中华国宝小尾寒羊,利用契约机制和风险补偿机制,积极提供种羊给农户饲养,然后保护价收购加工,较好地带动了郓城县养羊业发展,基本形成了XX集团、种羊良繁场、专业养羊大户与千家万户分散养殖相连,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产业化发展新格局。

目前,项目已圆满完成。

新建了羊肉出口加工车间2600平方米,购置了商品羊出口宰杀生产线一条,建成了羊舍1600平方米,购置了种母羊1500只,种公羊100只,发展了粮、经、饲三元种植示范田2000亩,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进一步密切XX集团同养殖户的联系,促进了养羊业的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发展,增加了农业收入。

但是,就国际市场来说,我国农产品特别是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畜产品、果蔬产品,面临着日益趋紧的国际贸易环境。

目前,各国纷纷把技术性壁垒做为控制贸易的重要手段,仅2003年,国外在进口食品和农产品方面就新增标准及内容260多项。

日本通过修改《食品和农产品卫生法》及实施强制检验等手段进一步加强了对进口食品和农产品卫生的控制,最近又在食品卫生法中增加了禁止传入的57种动物传染病检测,形成了对我国动物产品出口的极大威胁。

美国则以反恐为名,于2003年12月开始执行食品和农产品注册通报制度。

欧盟也通过修订关于食品标签的指令、增加对我国出口食品抽验标准等,对我国出口农产品设置障碍。

国家质检总局食品安全局副局长姜宗亮说,现在发达国家尤其对进口食品和农产品的农药、兽药、生物毒素残留量、重金属含量和生物、化学污染物等安全卫生要求越来越多,限量指标越来越苛刻。

从目前的肉鸡产业来看,生产要求已由最初的微生物、药物残留、“两毒”等单项发展到全方位控制。

因此,面对这种形势,我们要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搞好质量控制,积极推动标准化生产非常重要。

虽然国外技术壁垒对食品、农产品出口带来的冲击是残酷的,也是长期的;但技术壁垒决不是高不可攀。

从2000年到2003年,山东省农产品出口总值从35.3亿美元,快速增长到65.8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28.8%,可谓实现了“高门槛下的高增长”。

就国内市场来说,随着农村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食品消费上会有更多的消费者对食品的质量有更高的要求。

无公害、无污染、优质的绿色食品将逐步成为大众食品。

绿色食品市场覆盖面将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会越来越高。

对生产食品企业而言,不实施绿色食品战略,将来很难赢得市场。

据世贸组织预测,到2005年绿色食品的市场份额将达到5%—10%。

而目前只占2%左右。

当前,发达国家日益高筑绿色壁垒,国内食品工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现在许多食品国际知名品牌已进入中国,食品行业前世界50强已有20强进驻中国市场,由于消费者讲营养,讲绿色,讲质量的理念不断增强,市场消费者正逐渐向名牌集中,因此中国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要想占领国内市场,必须要走发展绿色食品之路。

另外一体化经营迅速发展,据2004年7月15日北京市政府食品安全监督协调办公室通报,到2005年北京市将基本实现肉类生产加工体系现代化,即养殖、现代化屠宰加工、品牌及连锁销售的肉类企业将主宰北京肉制品市场,肉制品质量和肉制品安全水平将大幅度提高。

针对这一情况,为适应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郓城XX集团董事会高瞻远瞩,制定了集团近期发展战略,计划2005年建成山东省最大的羊肉出口加工车间,通过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建设适应出口要求的绿色畜产品生产基地,加速向肉制品加工一体化发展;2007年规划建设百亩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2009年在牲畜副产品加工和生物制剂方面取得突破,在生产羊脏器食品和保健品的基础上,开发生产医用胎盘素及血红素、免疫蛋白、活性钙等生物制剂。

根据2005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申报指南和省申报2005年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的有关要求,集团公司决定首先扩建出口羊肉加工车间,使其成为山东省最大的羊肉出口加工车间,同时,利用种羊场和已形成的养殖网络提高养殖质量,大力推行绿色无公害养殖,加强良种引进和繁育,加快肉源基地建设。

肉类加工向机械化屠宰、深加工、冷藏和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发展。

鲜肉制品向预冷肉、小包装、细分割方向发展。

熟肉制品向多品种、系列化、全营养、精包装、易贮存、易食用方向发展。

依靠科学技术,提高产品质量,打造知名品牌,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经济效益,在畜禽良种繁育、原料基地建设、肉品加工销售等方面,走在山东乃至全国前列,推动农业产业化向深度、广度发展,力争在较短时间内把公司建设成集畜禽良种繁育、饲料与饲养管理、畜禽疫病防治、畜产品加工配售为一体、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国家和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

项目建成后,对调整农业综合开发区和郓城全县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充分利用农村丰富的秸杆饲草资源,培育壮大畜牧这个主导产业,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增强XX集团加工流通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提高企业效益,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将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第三章建设条件

一、郓城县概况

郓城县位于菏泽市的东北部,属淮河流域,是水浒故事的发源地。

其地处东经115°40′—116°08′,北纬35°19′—35°52′之间,东西宽37公里,南北长44.39公里,总面积1643平方公里,居菏泽市第二位。

黄河经过郓城县28公里,京九铁路从腹地穿越。

县城距济南市150余公里,距首都北京620公里,距菏泽市府60公里。

全县共21个乡镇,乡镇平均面积78.2平方公里,平均人口5.1万人。

目前,全县共有1027个行政村,108.9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65.21万人,耕地153.7万亩,人均1.61亩。

2003年农业总产值28.96亿元(现价),工业总产值47.81亿元,当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73亿元,较上年增长48%,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1.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07元,比上年增加115元,农民增收幅度缓慢。

郓城县是全国著名的农业大县之一。

全县气候温和,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耕地连片,农林牧资源闻名全国。

2003年粮食总产39851万公斤,油料总产8431万公斤,棉花总产3491万公斤,瓜菜总产8239万公斤,木材蓄积量171.6万立方米,果品产量8239万公斤,是全国粮食生产基地县,优质棉基地县,平原绿化先进县,小尾寒羊保种县、全省高效农业生产先进县和科技推广先进县。

2002年全国平原绿化现场会在郓城召开。

郓城畜牧业资源十分丰富,鲁西黄牛驰名中外,小尾寒羊被誉为“世界明珠”,青山羊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皮毛品种之一。

目前,畜牧业已成为郓城县第一大支柱产业。

郓城水资源十分充沛,全县年可拦蓄地表径流1317万m3,地下水可利用量2.38亿m3,黄河容水可利用量2.54亿m3。

全县现有引黄闸2处,市县管理骨干河道11条,骨干沟渠114条,机电排灌站142座,机井14250

眼,年有效灌溉面积122万亩。

郓城区位优势明显。

京九铁路纵贯南北,日东高速和规划中的济(南)乌(鲁木齐)高速在郓城交汇,220国道、省道济董、聊商、县乡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村村通公路正在变为现实。

通讯设施已迈入全省先进行列,达到了国内外先进水平,全县实现了村村通电话,移动网络达到了无缝覆盖。

煤炭资源蕴藏丰富,开采利用正紧张进行。

郓城政治安定,社会稳定,一个大开发、大开放、大招商的氛围已经形成。

县工业园区全部实现了“五通一平”,一大批国内外企业已在此安家落户,其中不乏农副产品加工企业。

㈡项目区概况

1、地理位置及区域范围

绿色商品羊生产基地位于郓城镇、双桥乡、丁里长镇和张营镇。

周围辐射武安镇、黄安镇、杨庄集镇、随官屯镇,全部为实行二期、三期项目区。

郓城镇是郓城县所住地,双桥乡、丁里长镇位于县城南部,张营镇位于县城东部,4乡镇互相连成一片,总土地面积33.8万亩,其中耕地20.5万亩。

羊肉出口加工车间位于县城东郊县工业园区。

(详见附图)

2、自然资源状况

项目区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雨热同期,年平均日照1579.0小时,平均气温13.5℃,无霜期208天,年平均降雨量679毫米。

年可供水量8720万方,目前年用水量8280万方,供需平衡有余。

这里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优良。

中有宋金河,东有郓巨河和郓城新河,南有鄄郓河,老赵王河,220国道、济董路纵贯项目区。

通过近几年的开发建设,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防灾抗灾能力显著增强。

3、社会经济状况

郓城镇、双桥乡、丁里长镇、张营镇现辖131个行政村,13.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2万人,拥有农村劳动力7.1万人。

项目区现有水利站、畜牧站、农技站、林业站、广播站、经贸办各3处,拥有农作物良种繁育基地7000亩,农业科技示范园1000亩,科技示范户98户,科技带头户120户。

项目区畜牧业发达,三乡镇连年被评为全县畜牧生产先进乡镇。

2000年,县畜牧局在项目区先后与中科院畜牧研究所、山东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单位合作完成了小尾寒羊肉用性能选育研究,各种畜禽疾病的防治技术研究,推广了畜牧生产科技成果10多项。

项目区是郓城县农业生产大区。

粮、棉、油产量高、质量好。

近年来,瓜菜、林果、桑蚕发展较快,效益显著。

区内市场体系发育良好,农产品交易市场活跃,发展畜牧业得天独厚。

2003年项目区农业总产值4.02亿元(现价),其中种植业产值2.45亿元,占总产值的61%;林业产值1700万元,畜牧业产值1.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5%,当年农民纯收入2650元。

4、项目关联产业的发展现状

2003年郓城县粮食总产达39.85万吨,较上年减少3.47万吨;农业总产值28.96亿元(现价),比上年增加了1.6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07元,增加了115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15亿元,集市贸易成交额10.5亿元。

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粮经作物种植比例达到了5:

5,畜牧业、林果业有了长足发展,新上了一大批畜产品加工、纺织加工、木材加工、粮油加工项目,截至2004年底,民营企业已达2.99万处,从业人员22.7万人,当年完成营业收入85亿元,实现利税8.93亿元。

全县畜产品加工、冷藏企业已达173家,年加工肉类4.8万吨,年产肠衣5000桶,冷库贮藏能力2万吨,以县畜牧站为依托,成立了畜禽调拨点21处,年外调小尾寒羊16万只,种草养畜有了发展,粗放养羊仍非常普遍。

5、项目建设地点选择

根据当地养殖习惯,结合当地优势,绿色商品羊生产基地示范点选在郓城镇的安屯村,双桥乡永丰村、赵庄村;丁里长镇芦营村、王集村;张营镇小民屯村、大人村。

商品羊出口加工车间选在XX集团黄河食品有限公司驻地。

三、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

1、政策环境

据国家农业部的消息说,今后国家将对从事农产品加工的企业在税收、信贷和融资方面给予一系列的政策。

对从事种植、养殖和农业产品初加工的重点企业,国家暂时免征企业所得税,减轻企业的增值税,将过去的增值税进项抵扣率由现代的10%提高到13%。

几年来,郓城县各级党委、政府都把发展畜牧业作为振兴农村经济的突破口来抓,当作农民发家致富的重头戏来唱,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全县每年召开专门的畜牧工作会议,大力鼓励发展畜牧业,特别是规模养羊、养牛业,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市、县也都相应地做出了关于大力发展畜牧业的政策规定,在人力、财力、物力上给予积极扶持,并成立了有26个部门参加的政务公开中心,对发展畜牧等产业,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

乡(镇)、村也制定了物资供应、水电服务、用地优惠等引资措施,新税制取消了对畜牧饲养业的征税,利用税制杠激励发展畜牧业。

各大城市均取消了肉蛋奶的政策补贴,允许放开经营,为物美价廉的农村畜产品占领城市市场开辟了广阔道路。

同时,由于许多经济发达地区工业化程度日渐提高,加之土地锐减,饲草饲料资源减少,发展畜牧业的态势相对减弱。

我国加入WTO后,我国农产品特别是大宗农产品将面对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但种养加项目由于具有劳动密集型的比较优势,以及较强的资源优势,将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

近年来,市县党委、政府都把XX集团做为引导农民致富的重点企业来抓。

省、市、县主要领导多次到公司检查指导工作,解决实际困难,为公司的发展壮大,创造了良好环境。

2、资源优势

郓城县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林业生产先进县,粮多、树多、草多、作物秸杆多,全县年产粮食约5亿公斤,每年有2亿公斤粮食需转化增值,同时可作饲草的农作物秸杆和秧蔓量达7.5亿公斤,树叶和野草3.5亿公斤,目前利用转化率仅有30%。

另外全县尚有可发展畜牧业的盐碱涝洼地10万亩,同时,还有大量的棉籽饼等农副产品,因此郓城县发展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郓城县是全国小尾寒羊保种县,青山羊基地县,畜产品加工带动了养羊业发展。

2003年全县羊存栏量达318万只,比2001年增长了40%,羊存养量居全国农区第一位。

小尾寒羊是我国地方品种中的优良类群,其具有成熟早、生长发育快、多胎多产、繁殖力强、产肉性能好,裘皮性质好等特点。

1988年通过技术鉴定,被国内知名专家、教授誉为“中华国宝”,超级品种。

近几年来,已陆续推广到全国20多个省市和地区,成为广大农牧区,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山区脱贫致富的好项目。

小尾寒羊早熟,易育肥,8月龄的公、母羊屠宰率55%以上,净肉率45%以上。

肉质细嫩,脂肉兼层,大理石花纹明显,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实为保养滋补之佳品。

青山羊是世界上著名的三大皮毛品种之一,皮肉兼用,尤其以羔皮出名。

主要分布在菏泽、济宁两市西部,其中以菏泽市饲养最多,质量最好。

青猾毛皮由黑白二色毛混生而构成青色,前膝为青色,故为“四青一黑”的特征。

由于青猾皮毛色好、光润,又有美丽花纹,美观大方,坚固耐用,在国际市场上很受欢迎,有“货走全球”的美称。

从南方的广州、深圳,至东北的鞍山、佳木斯,XX集团的产品已走向超市货架,已迈进了千家万户,以至成了当地风味食品。

3、市场优势

在国际市场上食品工业以每年最高销售额居各行业之首,是全球经济的重要产业。

XX集团常年经营熟肉制品和速冻食品,具有完善的国际联系网络和国内销售渠道。

目前,公司产品销售网络遍布东北三省和广州、福州、上海、南京、杭州、郑州等全国60多个大中城市,并在全国100多个中小县市设立了经销点,发展了经销商。

同时,一方面通过山东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公司产品,并在互联网上设立了公司网站,定期向国内外发布产品信息,大大提高了产品知名度;另一方面积极通过青岛海关扩大产品出口,产品远销澳大利亚、新西兰、沙特阿拉伯、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倍受消费者喜爱。

近几年公司产品在一些市地多次荣获殊荣,使公司产品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产品始终供不应求。

XX种羊繁育场也已初具规模。

郓城、双桥、丁里长、张营4个养殖场总占地面积160亩,建筑面积已达5300平方米,已饲养种羊1650只。

特别是2003年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实施以来,4处养殖场已发展养羊专业村20个,养羊专业户1000户,养羊农民36000户。

目前,XX集团种羊良繁推广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运作方式日臻成熟。

为搞好服务,加快养羊业发展,XX集团黄河食品有限公司和种羊良繁中心结合当地政府,先后制订了多项服务承诺。

概括起来就是:

一条原则,三个免费,六大措施,七项保证。

即让农民养羊致富的原则;种羊防疫免费,技术指导免费、信息与咨询免费;宣传发动,技术培训,合同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