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讲义172.docx
《高考地理讲义17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讲义172.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讲义172
一、选择题
读新疆土地类型及荒漠化土地形成原因图,回答1~2题。
1.新疆荒漠化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冻融作用D.盐碱化
2.下列关于新疆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荒漠化土地面积大于非荒漠化土地面积
B.荒漠化主要是滥伐森林造成的
C.保护草地,合理利用草场资源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任务
D.只要人类改变了粗放经营的活动方式,就不会造成荒漠化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新疆荒漠化土地形成的原因中,风力侵蚀所占比重最大。
第2题,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破坏了植被,这是导致新疆地区荒漠化的诱因,因此合理利用草场资源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任务。
答案:
1.B 2.C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指能源消费的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
读图,完成下题。
安徽省能源消费增长率与GDP增长率
3.几年间引起安徽省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①单位GDP能耗逐年下降
②第二产业产值比重有上升趋势
③经济增长方式趋于合理
④汽车拥有量有较大幅度上升
⑤能源消费结构明显改善
A.①②B.②③
C.②④D.③⑤
解析:
安徽省能源消费结构一直以煤炭为主,经济增长方式正处于转变之中,尚谈不上合理,能源利用率较低;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安徽省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呈上升趋势、汽车拥有量大幅上升,对能源的需求量明显增加。
答案:
C
读北京密云水库主体功能生态效益变化图,回答4~5题。
4.密云水库的主要功能是( )
A.供水B.防洪
C.旅游D.养鱼
5.下列措施与提升密云水库的主体功能效益无关的是( )
A.加强水源保护的技术研究
B.强化生态管护,提高水源涵养林投资标准
C.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D.提高南水北调工程的调水能力,引长江水补给水库
解析:
从图中可判读为供水效益值最大,因而为北京市供水是密云水库的主要功能。
密云水库功能效益的高低与水库水资源丰欠有关,所以加强流域内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的高效利用至关重要。
南水北调可以增加向北京的输水,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解密云水库生态功能的下降,但南水北调的水不是直接注入密云水库。
答案:
4.A 5.D
二、综合题
6.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地带,气候变化复杂,降雨时空分布不均。
流域内众多支流多为扇形网状水系结构,洪水集流迅速。
材料二 12世纪以前,流域洪涝灾害记载较少,但随着人类历史经济活动的发展,自然地理的变化,改变了自然生态平衡,河系历经变迁,洪涝灾害不断发生。
据历史文献记载统计,从14世纪到19世纪的500年里,淮河流域发生较大水灾350次,不足两年一次。
材料三 “淮河流域示意图”。
(1)图中①②所代表的河流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据图描述淮河的水系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淮河流域的洪涝灾害,从灾害学意义上讲,淮河流域地处我国南北过渡地带,其降水具有北方地区____________的特点和南方地区_________________
的特点。
(3)结合材料一从以下三方面分析淮河流域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
①气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地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水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历史上淮河流域出现过多次洪涝灾害,你对防治淮河洪水有什么好建议?
(答3点即可)
解析:
第
(1)题,水系特征可从支流数量多少及其分布状况、河道弯曲程度等方面描述。
第
(2)题,我国降水受夏季风进退的影响,北方地区降水集中在7、8月,多暴雨,因而降水变率大,南方地区受锋面雨及台风雨的影响,暴雨历时长,强度大。
第(3)题,从自然原因看,淮河地区多洪涝灾害可从气候、地形、水系等方面进行分析。
第(4)题,河流的综合治理措施,上、中、下游有所不同。
上游要封山育林、植树造林,修水库;中游加固大堤,修蓄洪、分洪工程,退田还湖;下游除加固大堤外,还要开挖入海水道。
答案:
(1)黄河 长江 扇形网状水系结构,北岸支流长而多,南岸支流短而少
(2)暴雨集中,降水变率大 暴雨历时长,强度大
(3)6、7月间淮河流域降水强度大,时间长 淮河中下游地区地势低平,水流速度慢 扇形网状水系,洪水集流迅速,出海口少,泄洪不畅
(4)上游植树造林,加强水土保持;在各大支流修建水库,调蓄径流;中游利用洼地修筑蓄洪工程;下游开挖入海新河,分散水流;加强湖泊对洪水的调节能力;加强预报、监测,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
(合理即可)
一、选择题
(2012年滨州检测)河南省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线最长、占地最多、移民征迁任务最重、投资最大、计划用水量最大的省份。
读河南省地形图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回答1~2题。
1.影响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段走向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水源
C.交通D.城市
2.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工程建设加重受水区的环境恶化
B.能缓解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
C.利于解除海河流域洪涝的威胁
D.将促进北方缺水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解析:
第1题,从两图的对比来看,河南段输水路线与河南的地形分布极其相似,故选A项。
第2题,南水北调工程不会使受水区的环境恶化,反而有利于受水区环境的改善,促进北方缺水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盐碱化是地下水位上升引起的;南水北调与海河流域的洪涝无关系。
答案:
1.A 2.D
读我国某大城市郊区多年平均(1964~2010年)与2010年的气候资料数据表,回答3~4题。
3.为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作物产量,该地区大力营造农田防护林网,其护田林树种可能是( )
A.红松B.凤尾竹
C.杨树D.沙拐枣
解析:
根据该地的气候资料可知,该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其地带性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故该地适合以杨树作为护田林。
答案:
C
4.该地区2010年与多年平均状况相比( )
A.夏季风势力更强
B.城市为居民供暖的时间可能缩短
C.初霜日来得早,危害越冬作物
D.水热更充足,农业收成好
解析:
由表可知,2010年的平均气温较高,日平均气温≥0℃的终止日期较迟,这说明2010年相对较暖,故该年度城市为居民供暖的时间可能缩短。
答案:
B
(2012年江西六校联考)下图是世界各大陆荒漠构成状况图。
读图回答5~6题。
5.四大陆中热带荒漠成因与本格拉寒流有关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解析:
根据图中亚热带荒漠面积和热带荒漠的比重可知,②为非洲大陆;该洲西岸有本格拉寒流流经,寒流对非洲热带荒漠的形成起降温减湿的作用。
答案:
B
6.①④两大陆温带荒漠成因各异,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大陆面积和轮廓B.过度放牧和樵采
C.海陆位置和地形D.纬度位置和垦耕
解析:
①大陆既有大面积的温带荒漠,又有大面积的亚热带荒漠和热带荒漠,为亚洲大陆;④大陆的热带荒漠、亚热带荒漠、温带荒漠的面积都不大,为南美洲大陆;其中亚洲的温带荒漠是因深居内陆、距海远、水汽难以到达而形成的;而南美洲的温带荒漠是由地形因素形成的。
答案:
C
下图为“黄河源地区不同海拔高度和坡向的草地退化率分布图”,读图回答7~8题。
7.据图判断,退化率最严重的坡向是( )
A.东坡B.南坡
C.西坡D.北坡
8.对图示信息解读和分析,正确的是( )
A.草地退化率与海拔高度总体呈负相关
B.退化率高的坡向光照条件一般较差
C.当地居民活动主要在4700~4900米左右的南坡附近
D.当地居民冬季放牧会选择北坡草场进行
解析:
第7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四个坡向中,南坡退化率最严重。
第8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海拔越高,草地退化率越低,故选A项。
答案:
7.B 8.A
(2012年宁波模拟)下图为“1990~1995年非洲、亚太地区、欧洲和中亚、拉丁美洲、美国和加拿大、西亚地区的世界森林面积的变化示意图”,据图完成9~10题。
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地区分别是( )
A.美国和加拿大、西亚、非洲、拉丁美洲
B.非洲、拉丁美洲、美国和加拿大、西亚
C.西亚、美国和加拿大、非洲、拉丁美洲
D.拉丁美洲、非洲、美国和加拿大、西亚
10.下列关于①、②、③、④四地森林面积变化及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①是西亚,森林破坏严重,荒漠化面积广
B.②是美国和加拿大,因纬度高,气候寒冷且经济发达,导致森林锐减
C.③是非洲,森林面积的扩大得益于大规模的退耕还林
D.②是拉美,热带雨林的大量砍伐是森林面积锐减的主要原因
解析:
从图中世界森林面积的变化数量,结合题干中的地区可知,发达国家和地区应为正值,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为负值;破坏最严重的是亚马孙雨林,即②,属拉丁美洲,西亚森林很少,即④,可推知①~④分别是非洲、拉丁美洲、美国和加拿大、西亚。
答案:
9.B 10.D
读“某河流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1~12题。
11.该河流域的治理中,对R和T之间的河段的主要治理措施有( )
A.东侧坡植树种草,西侧坡修建梯田
B.两侧坡都修建梯田
C.东侧坡修建梯田,西侧坡种植经济林木
D.两侧坡都植树种草
12.为了更合理地开发当地的农业资源,应该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
A.退耕还林还草,防止土地沙漠化
B.实施开荒造田,建成商品粮基地
C.大力治理低湿洼地和盐碱地,发展生态农业
D.综合开发农业资源,发展立体农业
解析:
第1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河流东坡等高线较稀疏,坡度较小可以修建梯田,西坡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应当种植经济林木,使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有机统一。
第12题,低山丘陵区为了更合理地开发利用当地的农业资源,应当综合开发农业资源,发展立体农业。
答案:
11.C 12.D
读长江上游干流(部分河段)梯级水电站剖面图,完成13~14题。
13.金沙江干流溪洛渡和向家坝水电站已分别于2005年和2006年开工建设,这两个水电站建成后( )
A.三峡水利枢纽的发电量将大幅减小
B.三峡水利枢纽的入库泥沙将增多
C.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径流量季节变化将增大
D.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防洪能力将进一步提高
解析:
水电站的建设需要建坝蓄水,对下游可以起到拦截泥沙、调节水量的作用,使下游泥沙减少,径流量平稳,防洪能力提高。
完成蓄水后,对下游的水量无明显影响,因此不会影响到三峡水利枢纽的发电量。
答案:
D
14.作为西电东送中部和南部通道的骨干电源,金沙江水电将( )
A.变华东地区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B.改善华东地区的大气环境
C.促进华北地区有色金属冶炼工业的大发展
D.解决华南地区能源短缺问题
解析:
金沙江水电的建设将把当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由于华东地区变用煤为用电,因此可改善大气环境;金沙江水电不能解决华南地区能源问题,对华北地区影响更小。
答案:
B
二、综合题
15.(2012年高考山东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辽河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其干流水量主要来自东侧支流,泥沙则主要来自西侧支流,有“东水西沙”之说。
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集中,水资源量远小于其北部的松花江流域,为此国家规划实施“引松济辽”调水工程。
下图为辽河流域局部区域图。
(1)绘出AB两点之间的地形剖面示意图。
(2)分别说明辽河流域“东水”和“西沙”形成的自然原因。
(3)目前辽河某些河段在枯水期出现地下水不再补给河水的现象,分析其原因。
(4)“丁坝”是辽河河道整治中常采用的一种工程。
图中右上角为丁坝景观图。
试推断丁坝的作用。
(5)指出建设“引松济辽”调水工程、打造东北黄金水道,对辽河干流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解析:
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图示区域的位置,读懂等高线图,并能根据等高线图绘出地形剖面示意图;另外,地表植被、气候等与水土流失的关系,河流与地下水的互补关系,流域治理、跨流域调水等知识的运用都是解题的关键。
第
(1)题,地形剖面图的绘制要根据提供的等高线图读出海拔,水平比例尺不变,根据剖面线与等高线的交点的海拔确定位置,然后用平滑的曲线连接。
第
(2)题,“东水”“西沙”体现了河流流量及含沙量的差异,影响因素中的自然因素包括降水量的多少和强度、地表植被的覆盖情况等。
第(3)题,河流水与地下水的互补关系,是由水位决定的,当河流水水位高于地下水水位时(一般为河流汛期),河水补给地下水,当河流枯水期时,一般是地下水补给河水,而此时如果不能补给河水,只能是河流水水位在枯水期比地下水水位高,成因一是形成了“地上河”,原因是泥沙淤积造成;二是过度开采地下水,使地下水水位下降。
第(4)题,“丁坝”是一种疏导河流、保护堤岸的水工建筑物。
一端与堤岸连接成丁字形,能改变水流,使堤岸不受冲刷,丁坝可使泥沙在坝田里淤积,以造成新岸。
所以,“丁坝”的建设既可以保护河岸,又可以减少泥沙在河床中部淤积。
第(5)题,考查跨流域调水工程的积极影响,根据题意以及所学知识,可以从生态、生产、生活等多方面说明。
答案:
(1)
(2)“东水”:
干流东侧年降水量较大。
“西沙”:
干流西侧支流上游地势起伏较大;流经沙地,植被覆盖率较低;降水集中,多暴雨。
(3)生产生活用水量大,过度开采地下水;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地下水位低于河流水位。
(4)保护河岸;提高枯水季节河流水位,利于通航;提高河水流速,减少泥沙在河床中部的沉积。
(答对一点即可)
(5)增加水资源量,促进工农业发展;发展内河航运,加强区域间的联系;改善环境,促进旅游业发展(或优化投资环境)。
16.读陕北地区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陕北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特征;对比古长城两侧的地势差异。
(2)说出图中城市在分布上的共同特点并分析主要原因。
耐旱杂粮是陕北地区传统的农作物,广种薄收式的经营方式,不仅使农民的经济收益低,而且使该地区成为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现在,陕北地区兼顾生态保护与农业发展,不断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逐步建立一批以红枣、核桃为主的特色农业生产基地。
(3)简述陕北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生产有利的气候条件及进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意义。
陕北地区是国家批准的我国唯一的一个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该地将成为国家西电东送基地、西气东输基地、大型煤化工基地、大型商品煤基地。
(4)简述陕北地区建设能源化工基地的资源条件,并说出当地能源对外输送的主要方式。
解析:
第
(1)题,从图中等降水量线可以看出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400~450mm之间,降水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从图中可以看出古长城以南以东,河流较多,说明地势起伏大,沟壑纵横,以北以西河流较小,说明地势平坦。
第
(2)题,陕北地区气候较干旱,因此人口城市多沿河分布,以获取充足的水源。
第(3)题,陕北地区夏季高温,热量充足,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利于发展特色农业。
该地农业结构调整,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
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陕北地区煤、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利于发展能源化工。
该地煤炭主要通过铁路、公路运出,石油、天然气主要通过管道运出,电能通过输电线路输出。
答案:
(1)年降水量分布特征:
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400~550毫米之间;自东南向西北(或自南向北)递减。
地势差异:
长城以南(东)地势起伏大(沟壑纵横);长城以北(西)地势平坦。
(2)特点:
各城市均沿河而建。
原因:
当地降水较少,水资源不足,河流可以为城市提供水源。
河流沿岸地势较平坦,适宜城市建设。
(3)有利的气候条件:
夏季气温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生产结构调整的意义:
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退耕还林还草,减轻水土流失,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4)资源条件:
有丰富的煤炭和石油、天然气资源。
能源输送方式:
煤炭主要通过铁路、公路运输;石油、天然气主要通过管道输送;通过输电线路输送电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