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传统文化教案.docx
《六下传统文化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下传统文化教案.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下传统文化教案
17课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诵古诗。
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美景,感悟“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的深刻道理。
3、激发学生读书、学习的兴趣。
4、积累语言,增强文化底蕴,培养孩子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难点:
领悟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了解诗借景喻理的特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
自古以来,文人辈出,宋朝的时候,出了一位伟大学者,思想家,教育家,他的名字叫朱熹。
(板书:
朱熹)朱熹的思想很多成为明、清两朝的治国方针,他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是因为他一生勤奋读书,他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出示: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宋〕朱熹
作为一个人,就要不断读书,不断学习,同时要不断实践,才能获得成功,才能对社会有更大的贡献。
二、写——整体感知
朱熹先生是勤奋读书的典范,不光读,还注意思考。
有一天,朱熹读书读累了,信步走到一个池塘边,一塘清水引发了朱熹对读书的又一种思考,他颇有感触地写下了这首诗:
(板书全诗歌)
齐读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昨天,我请同学们按照自学要求自学了这首诗,现在,来看看你们学得怎样?
三、品——还原诗情
(一)、出示:
自学要求:
1、看看图画,读读全诗。
2、理解词语“鉴”“徘徊”“渠”“如许”,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3、说说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4、记下不懂的问题。
(二)、读中体会诗歌的内涵
(1)谁愿意来读读这首诗?
(出示全诗,指读)
(2)说说诗句中不理解的词语。
(教师做上记号)学习古诗,遇到不理解的字、词,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
(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组词,借助图画)
(3)引导学生理解一、二句诗意
“鉴”是个生字,遇到生字,不理解,我们要查查字典。
出示字典中的字条:
镜子(古代用铜制成)。
照。
仔细看。
你认为应该选哪条意思?
为什么?
(让学生联系上下文选择合适的字解)
师:
怎么写?
(板书,学生跟着书空)古代镜子是用铜制成的,所以底下是“金”。
铜镜不用时常常用布盖着,用时打开。
这里的“开”理解为打开。
你能把这句话的意思说好吗?
(理解诗句,说诗句意思时,可以用上这些方法:
连词成句,调整词序,添加词语。
)
师:
把半亩方塘比喻成一面刚打开的镜子,可见池塘里的水怎样?
(用比喻突出水的清澈透明。
)水的清澈透明,还表现在哪里?
“徘徊”是什么意思?
借助图画,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齐读一、二两句诗。
这两句诗,描写了池塘优美的景色(板书:
景),老师非常喜欢喜欢这明丽清新的田园风光。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诵这两句诗。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描绘)
美读:
一边想像画面,一边美美地朗读这两句诗。
师:
多美的景色呀!
蓝天和白云一齐映入水塘,不停地晃动,为什么会不停地晃动?
(暗示了水不停地流动,也就是——活水)
(4)那后面两句诗你能理解吗?
我们先来读一读。
引导学生理解三、四句诗意
“渠”是什么意思?
(它,指方塘。
古诗中的人称代词与现代文不一样,还记得《示儿》中的“家祭无忘告乃翁”,乃,你。
)
哪得,怎么会。
如许,这样。
清如许,这样的清澈。
为,是因为。
(三)、学生写话:
大致写写对这首诗的理解
(四)、背诵这首诗。
四、悟——引入哲理理解
1、引导学生质疑。
这首诗学完了吗?
还有什么问题呢?
引出:
诗的题目是“观书有感”,为什么诗中却没有提到读书?
它和读书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也就是说诗人看到方塘,为什么联想到读书呢?
池水清澈读书,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进不断地读书使人__________
2、交流,指答。
出示、齐读:
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池塘变得如此清澈。
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使人变得更加聪明。
3、小结:
五、拓——延伸阅读范围
《己亥杂诗》(之五)
1.作者简介
龚自珍,号定庵,清代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
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
他诗、文、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学。
文章奥博纵横,自成一家。
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溢着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诗歌瑰丽奇肆,成就尤大。
有《龚定庵全集》。
2.背景介绍
《己亥杂诗》选自《龚自珍全集》,共350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写于己亥年。
这一年作者愤然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迎眷属,往返途中将见闻感受写成三百五十首杂诗,统名曰《己亥杂诗》,此选其一。
3.理解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景。
望着夕阳西下,牵动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这离别之愁,不仅是离别家眷,更是离别朝廷。
诗人的马鞭所指,东即天涯海角,可见辞官的决心之大。
但辞官不等于放弃理想,亦未割断自己与朝廷的感情牵连。
诗后两句正是作者一片拳拳忠君爱民之心的形象体现。
后两句抒情。
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育新花生长。
作者以落红自比,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
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4.名句赏析
5.小结
这首诗写作者辞官离京,远去天涯的无边愁思,表达了诗人政治理想至死不变的执着态度。
作者以“落红”自喻,含意深刻,耐人寻味。
6.拓展提高(课件:
读写训练)
7.朗读并背诵诗歌(指导)
朗读古诗要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重音合理,读出作品的感情和气势。
背诵古诗应当从整体上来把握作品,应当在明确作品的内容,理清作品结构及作者思路的基础上,反复地诵读,细心地体会作品的精妙之处。
要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背诵,在背诵的过程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18课诗词两首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放言》所表达的哲理,了解古诗借用典故表达主题的写法.
2、了解白居易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和通俗朴实的风格.
教学重难点:
理解《放言》所表达的哲理,了解古诗借用典故表达主题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共六十首,确实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杜甫的"三吏","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瑟瑟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
二、,放言五首赏析
1、让学生看注释,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
2、教师范读诗文,以此感染学生.
3、串讲课文(讨论式)
问:
诗文上阕提出了什么"决狐疑"的方法
分析:
首先否定了"钻龟","祝蓍"这一类做法.接着用如何鉴别玉石和辨别木材间接地告诉了这个方法.
明确:
这个方法就是历史,就是时间.它们可以透视一切伪装,一切虚假,一切欺骗的本来.
问:
下阕借用周公和王莽的什么典故表达了诗人什么观点和感情
(让学生看注解4和注解5)学生复述周公和王莽的典故.
是啊,周公也有被人误解的时候,王莽也有蒙蔽他人的时候.诗人借此安慰朋友,表达自己对历史的认识,同时发泄了自己内心的不平.
4、全班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5、布置作业:
(1)熟读并背诵这首诗;
(2)课后自读下面这首诗:
放言五首之一
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是无
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宁子解佯愚
草营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珠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在诵读吟咏中感受本词的语言特色。
2、体会词的意境,感悟词人所表达的深刻感受。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词的意境,感悟词人所表达的深刻感受。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1、在你们积累的古诗词中,你还记得哪些?
能背给大家听听吗?
2、记得李白有诗《黄鹤楼》,其中有一句是"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世事的变迁、人生没有永恒的感慨。
那么在曾经贵为一国宰相的宴殊笔下,会留给我们一些怎样的思考呢?
二、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浣溪沙》。
1、学生交流自己积累的古诗词。
2、由学生积累过的《黄鹤楼》中慨叹时间的茫远、人生变化无常的诗句"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导入对本词主题的理解与探讨。
朗读体会,初步感知1、学生自由散读,结合书下注释,初步理解本词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3、教师范读,引导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感受词中所表现出的感慨抒怀之情。
在朗读中使学生能结合自己的理解初步感知本词的字面意思。
三、感悟深邃内涵
1、请学生再读本词,并请学生简单描述一下对本词的理解。
2、在诵读中引导学生对"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句作深入的体会,因为这几句蕴涵深刻的哲理,内涵广泛,学生有充分想象的思维空间。
1、学生可以结合书下注释,并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3、引导学生学会抓住关键性的句子来思考体会,但必须在结合文本的基础上作深入地思考。
"无可奈何"、"夕阳西下",看似凋衰消逝,但眼前的景"花落"、"燕归"都"似曾相识",引导学生在关键词句的玩味中认识到作者所要传递给我们的生活哲理:
一切美好的东西都会消逝,但新的事物总是以新的面貌在不断地出现,生活不因消逝而变得虚无。
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全词语言的圆转流利、通俗畅晓、清丽自然的特点,同时全词所表现出的启人神智、耐人寻味的深刻内涵的理解,可在学生结合自身对生活、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中,进一步地去感受,在思索感受中获得不断提升感悟生活的能力。
四、布置作业
1、网上查阅有关宴殊的资料,了解其生平。
2、自由积累宴殊的其它《浣溪沙》词作2首,读读背背,感受词中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3、可在课外讨论交流自己对作业中两个问题的认识与理解。
通过网络资源、与同学的交流互动,拓展视野,增加积累,并在自我学习中增强语文能力。
思路点拨。
19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理解《琴诗》所表达的哲理,了解古诗借用典故表达主题的写法。
2、领会诗朴实清丽、含蓄隽永的风格特色。
3、感受诗人思辨的智慧和细腻的情思,受到思想的启迪和精神的陶冶。
教学重难点:
感受诗人思辨的智慧和细腻的情思,受到思想的启迪和精神的陶冶
教学过程: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译文:
如果说,悠扬的琴声来自于琴本身,那琴放在琴盒子里,为什么发不出声音,如果说,优美的琴声是来自于弹琴的手指,那人们为什么不从手指上欣赏美妙的音乐呢
赏析:
苏轼的《琴诗》,内容和形式都很特殊。
关于琴是什么样的,琴声又如何,作者是只字未提,而是分别以两句诗组成一联,每联先设一个假定的前提,然后再提出疑问,而这种疑问又是以问句的形式进行否定,否定中又暗含了肯定的意思:
如果说,悠扬的琴声来自于琴本身,那琴放在琴盒子里,为什么发不出声音,言下之意,光有琴,婉转的琴声是不会自然发出来的;如果说,优美的琴声是来自于弹琴的手指,那人们为什么不从手指上欣赏美妙的音乐,也就是说,再高明的琴师,没有琴,灵巧的手指是奏不出乐章的。
细细读来,两联诗上下也有关联,上联肯定了琴声不只因有了琴才有,下联又以此为前提,肯定了琴声也不只是靠纤细灵便的手指发出。
诗意很明显,琴和手指,即序中所说的琴和十二琴之说,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缺了其一,都无“天籁之音”。
看来,苏轼的这首诗既不写景,又不抒情,也非咏物,而是借琴阐发一种哲理,这哲理就是:
琴、手指是弹奏出动听音乐的客、主观条件,两者相互依存,对立统一。
联系开去,世上万事万物,无不靠对立统一而成名成就:
有千里马而不遇伯乐,千里马难以脱颖而出,有贤才而无圣主,贤才同样要夭折……读苏东坡的《琴诗》,我们有耳目一新之感,这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
在内容上,该诗借物言理,言近意远;在形式上,该诗采用只问不答、只驳不辩、答辩自在其中的手法,给人新鲜之味。
诗到宋代,大有变革之味,苏轼正是力主“变革”的开拓型人物。
《琴诗》所表现出来的这种创新,无疑是宋代诗坛的一股春风。
秋日偶成程颢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注释]
1)从容:
不慌不忙。
(2)觉醒:
醒。
(3)静观:
仔细观察。
(4)春、夏、秋、冬四季。
(5)淫:
放纵。
(6)豪雄:
英雄。
[译文]
心情闲静安适,做什么事情都不慌不忙的。
一觉醒来,红日已高照东窗了。
静观万物,都可以得到自然的乐趣,人们对一年四季中美妙风光的兴致都是一样的。
道理通著天地之间一切有形无形的事物,思想渗透在风云变幻之中。
只要能够富贵而不骄奢淫逸,贫贱而能保持快乐,这样的男子汉就是英雄豪杰了。
编辑本段诗词鉴赏
万物静观皆自得,人生在世也就那么三、四十年的好日子,真不算长,转眼间已进“天命”之年,可自我感觉还没怎么活,人活着易,活出质量来难,在我看来,快乐的人生才是最对得起自己,也对得起他人的人生。
人啊,怎么活才能活快乐,这里面的学问还真大。
常从朋友们的文章中看到各种各样的烦恼,多是悲情、伤感,充满对现实的无奈与苦闷,真正能把自己的快乐传递给大家的实在不多。
反躬自问,自我感觉是个活的快乐的人,尽管生活中遇到了诸多的挫折与磨难,在别人看来我应该是脸上挂满愁容的,可事实恰恰相反,我脸上的微笑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很难有什么事情能让我的心情阴晴不定了。
[析赏]日子闲散的时候,没有一样事情不自如从容,往往一觉醒来,东边的窗子早已被日头照得一片通红,写闲散日子的从容、逍遥、快乐。
无挂无愁,每天都睡到日头高高的。
[名句]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作者简介
程颢(hào)北宋(1032~1085)字伯淳,人称明道先生,原籍河南府(今河南洛阳),生于湖北黄陂县。
宋代大儒,理学家、教育家,封“先贤”,奉祀孔庙东庑第38位。
与程颐为同胞兄弟,世称“二程”。
“二程”早年受学于理学创始人周敦颐,宋神宗赵顼时,建立起自己的理学体系。
其家历代仕宦,曾祖父程希振任尚书虞部员外郎,祖父程遹曾任黄陂县令,赠开府仪同三司吏部尚书,卒于该县。
父程珦年幼无力返乡,遂居于黄陂,曾任黄陂县尉,后官至太中大夫。
二程就是在其父任黄陂县尉时所生,自幼深受家学熏陶,在政治思想上尤受父程珦影响,以非王安石新法著称。
第20课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认识汉服的形制,了解汉服的特点和发展演变过程。
2、引导学生学习搜集、阅读资料的方法,学会利用资料和别人交流自己的看法。
3、激发学生喜爱研究汉服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之间的了解,培养热爱各民族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了解汉服的特点、感受汉服的华美,了解汉服的发展演变过程,体会承载的文化内涵。
教学过程:
一、汉民族简介
中国共有56个民族,这56个民族被称为“中华民族”,而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历史最悠久,文化最灿烂。
现在在国家的一些重大的庆典和礼仪性的场合,为了展现中国的传统文化,通常会让礼仪小姐穿上旗袍。
但是你们可否知道,旗袍并非汉族人的真正的民族服饰,而是中国的少数民族满族的民族服饰。
而真正的最正宗的汉人服饰,却在明末清初满清入关时被迫灭亡,今天,我就来给大家揭开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
当然,讲解历史之前,我首先要给大家讲讲什么是汉服。
板书:
华+夏=服饰+礼仪=汉族
二、汉服定义
汉服是汉民族传统民族服饰的简称。
板书:
汉服:
汉民族传统服饰的简称
三、汉服的基本特征
1、汉服的基本特征是交领,右衽,宽袖,系带。
(老师现场向学生展示穿在身上的唐式汉服,并且特别强调其与满服的区别。
)
2、汉服与满服的区别
其区别在于:
汉服袖子和下摆宽大,满服袖子和下摆窄小;汉服多为交领或圆领,满服则为立领;汉服几乎不用扣子,只在身体两侧系绳,腰部用腰带固定;满服则用盘扣固定。
3、汉服与和服、韩服的关系。
A、和服、韩服是汉服的分支。
日本和韩国在古代都属于中华文化圈,它们在历史上都曾经学习和借鉴过许多传统中国的文化,比如服饰、文字,政治制度,器物、科技发明等等。
B、和服与汉服的关系
和服是唐代时,汉服随遣唐使传入日本,日本人在汉服的基础上结合本民族的文化稍加改良而成。
所以我们今天可以看到,和服和汉服其实是非常相似的,主要的区别在于汉服以圆袖居多,而和服为方袖;汉服的腰带相对狭窄,而和服的腰带宽大;汉服有衣缘,而和服没有。
至于最主要的特征——交领,右衽,宽袖,系带,则与汉服完全一致。
其实和服只是中国人的叫法,在日本,人们称自己的民族服饰为“吴服”,也就是中国吴越地区的服装。
C、韩服与汉服的关系
韩服和汉服的关系同样密切,尤其是男子的服饰,和汉服尤其相象。
韩国人又将韩服称为“明服”,也就是中国明朝的服装。
汉服款式和图片展示
板书设计:
服的基本特征:
交领,右衽,宽袖,系带
汉服的分支:
和服、韩服
第21课龙袍与官服
教学目标:
1、了解龙袍与官服的样子及象征意义,感受古代服饰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2、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资料,培养学生整理资料、分析资料的能力。
3、感受历史所赋予的服饰文化的政治内涵,培养学生对服饰文化的研究兴趣。
教学重难点:
了解龙袍与官服的权利象征意义,感受古代服饰文化的政治内涵,辨析不同时代官服的象征意义。
教学过程:
龙袍(lóngpáo)皇帝的朝服,上面绣着龙形图案。
绣有龙形图纹的袍服。
帝王的礼服。
皇帝专用的袍。
又称龙衮。
因袍上绣龙形图案,故名。
其特点是盘领、右衽、黄色。
此外,龙袍还泛指古代帝王穿的龙章礼服。
龙袍上的各种龙章图案,历代有所变化。
龙数一般为9条:
前后身各3条,左右肩各1条,襟里藏1条,于是正背各显5条,吻合帝位“九五之尊”。
清代龙袍还绣“水脚”(下摆等部位有水浪山石图案),隐喻山河统一。
汉代皇帝冕服图、冕冠图、赤舄图(参考文字记载及山东济南汉墓出土陶俑、沂南汉墓出土画像石复原绘制)。
根据文献记载及图案资料复原绘制,服装上的纹样大多采用同时期的砖画、漆画、帛画及画像砖等。
冕冠,是古代帝王臣僚参加祭祀典礼时所戴礼冠。
用作皇帝、公侯等所穿的祭服。
冕冠的顶部,有一块前圆后方的长方形冕板,冕板前后垂有“冕旒”。
冕旒依数量及质料的不同,是区分贵贱尊卑的重要标志。
汉代规定,皇帝冕冠为十二旒(即十二排),为玉制。
冕冠的颜色,以黑为主。
冕冠两侧,各有一孔,用以穿插玉笄,以与发髻拴结。
并在笄的两侧系上丝带,在颌下系结。
在丝带上的两耳处,还各垂一颗珠玉,名叫“允耳”。
不塞入耳内,只是系挂在耳旁,以提醒戴冠者切忌听信谗言。
后世的“允耳不闻”一语,即由此而来。
按规定,凡戴冕冠者,都要穿冕服。
冕服以玄上衣、朱色下裳,上下绘有章纹。
此外还有蔽膝、佩绶、赤舄等。
组成一套完整的服饰。
这种服制始于周代,历经汉、唐、宋、元诸代,一直延续到清代,绵延两千多年。
龙袍是古代皇帝参加庆典活动时穿着的礼服。
据《苏州府志》卷147记载,在明代万历29年(公元1601年)宦官孙隆到苏州充当税监,督造龙袍。
1957年在北京十三陵定陵发掘的出土文物中就有用缂丝制成的龙袍。
因龙袍上绣纹以龙为主,故此得名。
清代皇帝的服饰基本上分为三大类,即礼服、吉服和便服。
礼服包括朝服、朝冠、端罩、衮服、补服;吉服包括吉服冠、龙袍、龙褂;便服即常服,是在典制规定以外的平常之服。
龙清乾隆明黄缎绣五彩云蝠金龙十二章吉服袍
袍,是上下连属的通身袍,比礼服略低一等,是皇帝在一般性的吉庆宴会、朝见臣属的时候穿用的常见礼服,也是我们常常见到的帝王服饰。
帝王们穿着的龙袍,在现代人的心中很容易产生敬畏与神秘的感觉。
尤其对龙袍上制作精良、细腻、造型独特的纹饰图案充满疑惑,本文将对此做简单的介绍。
帝王的服饰上绣有各种寓意吉祥、色彩艳丽的纹饰图案。
如:
龙纹、凤纹、蝙蝠纹、富贵牡丹纹、十二章纹、吉祥八宝纹、五彩云纹等等。
这些图案只为封建社会里的帝王和少数高官所服用,并不普及。
如:
龙、凤纹向来是帝、后的象征,除了帝、后之外任何人不得使用。
十二章图案,自它在中国图纹中出现就是最高统治者的专有纹饰,一直到封建帝制的灭亡,只应用在帝、后的服饰和少数亲王、将相的服饰上,从未在民间出现过。
在北京艺术博物馆收藏着一件清乾隆明黄缎绣五彩云蝠金龙十二章吉服袍。
此袍严格按照繁缛复杂的清代服饰制度制作。
据《清史稿•志七十八•舆服志》记载:
“龙袍,色用明黄。
领、袖俱石青,片金缘。
绣文金龙九。
列十二章,间以五色云。
领前后正龙各一,左、右及交襟处行龙各一,袖端正龙各一。
下幅八宝立水,襟左右开,棉、袷、纱、裘,各惟其时。
”说明到了清代对龙袍在形制、制作工艺、装饰图案以及对于衣服的色彩上都规定得十分严谨苛刻。
?
大明朝官服的定制和官像画服饰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打败了蒙元帝国,也废止了元代的服饰制度,从皇帝到老百姓,都做了大规模的调整。
大臣们参考周、汉、唐、宋的服饰形式,加以修改,先后试用了二十多年,才在洪武二十六年(西元一三九三年),确立了基本的款式。
明朝的文武百官,依照官位大小品级,有不同的规定。
戴在头上的有:
一、梁冠:
文武百官在国家重大祭祀典礼,庆祝大功告成,正月初一进朝贺年、冬至、皇帝生日、圣旨开读,进呈奏表等时候,都要戴上梁冠。
依公、侯、伯,一到九品,以梁线的多寡来区分。
二、乌纱帽:
是明代官人上班常戴的官帽。
前低后高,靠后脑的地方,左右各有一片长椭圆形的帽翅,帽内有网巾,束著头发。
三、襆头:
是在重大的朝廷集会、奏事、谢恩时戴的,形体和宋代的差不多,帽缘左右有两支像直尺的展角,展角尾端有的往上弯,再往左右弯。
四、四方平定巾:
布做的像长方体的帽子,又称方巾、角巾。
明朝建国初年,做这种帽子的人,为了歌颂皇帝平定四方的功勋,所以命名为「四方平定巾」,是读书人、官家常戴的帽子。
五、飘飘巾:
帽子像三角形屋顶、帽脊前后又各有一片长方形布披,随风飘动,所以叫飘飘巾。
跟八仙中的吕洞宾戴的帽子一样,所以又称纯阳巾(纯阳真人是吕洞宾的道号),不过纯阳巾的前后帽顶布披有圈卷的云纹。
有的帽披上也加块玉,脑后垂两条长带子。
六、东坡巾:
苏东坡发明的帽子。
长方帽子,戴成菱形状,摺线居中,两边角上又各附一片比帽子短的竖披。
其他尚有儒巾、平顶巾、汉巾、软巾、吏巾、二仪巾、万字巾、披云巾、网巾、瓦楞棕帽、瓜皮帽等等,形形色色,有时也加上披肩。
女性的冠戴,是依照丈夫官品的大小区分。
明代袍的颜色,也分等级。
一至四品官穿绯色(大红),五至七品官用青色,八品以下用绿色。
官袍圆团花纹直径的大小也区分等级,一品用大独科花,直径五寸;以下品级用品,随品级大小而缩小。
女生官服各部名称
官袍的补子,也依照官阶的大小有一定的图像:
一、公、侯、驸马、伯用麒麟补、白泽补(白泽、麒麟,是神话动物或古代绝种的动物)。
二、文官,一品画仙鹤的补子。
二品画锦鸡。
三品画孔雀。
四品画云雁。
五品画白鹇。
六品画鹭鸶。
七品画鸂鸂。
八品画黄鹂。
九品画鹌鹑。
杂职画练鹊。
风宪官画懈廌。
三、武官,一品、二品画狮子。
三品、四品画虎豹。
五品画熊罴。
六品画彪。
七品也画彪。
八品画犀牛。
九品画海马。
一、二品官服补子实物
明代官袍圆团纹,除了龙团纹,还有蟒衣(四个爪的龙)、飞鱼(有翅膀和鱼尾巴的龙)和斗牛(头上有两只弯角的龙),以及麒麟的纹路,穿这一些花纹大红袍的人,都是一、二品到公、侯、伯、驸马以上的高官。
官服补子实物
明代官像画保存了当代的官服艺术形式。
明朝传至今日的官服,几乎荡然无存,少数从墓穴挖出来的几件,也是破损腐朽变色了。
而官像画里的服饰鞋帽,色彩鲜艳,配件齐全,加上写实的人物表情,可说是纪录了明代近三百年历史的官样服装秀,也提供学术研究、古装戏、现代的服饰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