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十一中学届高三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讲解.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907912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5.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第十一中学届高三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重庆市第十一中学届高三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重庆市第十一中学届高三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重庆市第十一中学届高三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重庆市第十一中学届高三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庆市第十一中学届高三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讲解.docx

《重庆市第十一中学届高三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第十一中学届高三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讲解.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庆市第十一中学届高三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讲解.docx

重庆市第十一中学届高三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讲解

重庆十一中高2017届高三上九月考试

语文试题

一、古代诗文阅读(4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9分)

  杨维桢,字廉夫,山阴人。

少时,日记书数千言。

父宏,筑楼铁崖山中,绕楼植梅百株,聚书数万卷,去其梯,俾诵读楼上者五年,因自号铁崖。

元泰定四年成进士,署天台尹,改钱清场盐司令。

狷直忤物,十年不调。

会修辽、金、宋三史时,维桢著《正统辩》千余言,总裁官欧阳元功读且叹曰:

“百年后,公论定于此矣。

”将荐之而不果,转建德路总管府推官。

擢江西儒学提举,未上,会兵乱,避地富春山,徙钱塘。

张士诚累招之,不赴,遣其弟士信咨访之,因撰五论,具书复士诚,反覆告以顺逆成败之说,士诚不能用也。

又忤达识丞相,徙居松江之上,海内缙绅大夫与东南才俊之士,造门纳履无虚日。

酒酣以往,笔墨横飞。

或戴华阳巾,披羽衣坐船屋上,吹铁笛,作《梅花弄》。

或呼侍儿歌《白雪》之辞,自倚凤琶和之。

宾客皆蹁跹起舞,以为神仙中人。

  洪武二年,太祖召诸儒纂礼乐书,以维桢前朝老文学,遣翰林詹同奉币诣门。

维桢谢曰:

“岂有老妇将就木,而再理嫁者邪?

”明年,复遣有司敦促,赋《老客妇谣》一章进御,曰:

“皇帝竭吾之能,不强吾所不能则可,否则有蹈海死耳。

”帝许之,赐安车诣阙廷,留百有一十日,所纂叙便例定,即乞骸骨。

帝成其志,仍给安车还山。

史馆胄监之士祖帐西门外,宋濂赠之诗曰:

“不受君王五色诏,白衣宣至白衣还”,盖高之也。

抵家卒,年七十五。

  维桢诗名擅一时,号铁崖体,与永嘉李孝光、茅山张羽、锡山倪瓚、昆山顾瑛为诗文友,碧桃叟释臻、知归叟释现、清容叟释信为方外友。

张雨称其古乐府出入少陵二李间有旷世金石声宋濂称其论撰如睹商敦周彝云雷成文而寒芒横逸诗震荡陵厉鬼设神施尤号名家云。

维桢徙松江时,与华亭陆居仁及侨居钱惟善相倡和。

两人既殁,与维桢同葬干山,人目为三高士墓。

                     

(节选自《明史•杨维桢传》)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张雨称其古乐府出入少陵二李间/有旷世金石声/宋濂称其论撰如睹/商敦周彝/云雷成文/而寒芒横逸/诗震荡陵厉/鬼设神施/尤号名家云/

B.张雨称其古乐府出入少陵二李间/有旷世金石声/宋濂称其论撰/如睹商敦周彝/云雷成文/而寒芒横逸/诗震荡陵厉/鬼设神施/尤号名家云/

C.张雨称其古乐府出入少陵二李/间有旷世金石声/宋濂称其论撰/如睹商敦周彝/云雷成文/而寒芒横逸/诗震荡陵厉/鬼设神施/尤号名家云/

D.张雨称其古乐府出入少陵二李/间有旷世金石声/宋濂称其论撰如睹/商敦周彝/云雷成文/而寒芒横逸/诗震荡陵厉/鬼设神施/尤号名家云/

2.根据你对《金版教程》P129-P131的复习,下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九品中正制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

B、国子监的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进国子监读书的统称为监生。

C、“六部”中吏部主管的事有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及科举取士。

D、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得60组,古代既可用来纪年,也可用来纪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杨维桢朋友甚众甚杂,在松江居住时,经常与朋友饮酒赋诗属文,吹弹伴奏咏唱中,宾客皆翩翩起舞,以为是神仙中人。

B.杨维桢淡泊名利,张士诚多次聘请他,他坚持不就;太祖召集诸儒士编纂礼乐书,维桢辞谢,并赋《老客妇谣》一章进呈,以明其志。

C.杨维桢年少时,他的父亲在铁崖山中修筑一楼,然后拿走楼梯,让维桢在楼上读书,时达五年。

维桢因此养成了急躁耿直的性格,易与人不合,以至于十年都没有升职。

D.杨维桢是元末明初著名的文学家,诗风奇谲瑰丽,独步一时,诗体被称为“铁崖体”,其古乐府诗、论文等被当时大家如宋濂等高度称赞。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具书复士诚,反覆告以顺逆成败之说,士诚不能用也。

(5分)

(2)以维桢前朝老文学,遣翰林詹同奉币诣门。

(5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12分)

马璘,扶风人也。

祖正会,右威卫将军。

父晟,右司御率府兵曹参军。

璘少孤,落拓不事生业。

年二十余,读《马援传》至“大丈夫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而归”,慨然叹曰:

“岂使吾祖勋业坠于地乎!

”开元末,杖剑从戎,自效于安西。

以前后奇功,累迁至左金号卫将军同正。

至德初,王室多难,璘统甲士三千,自二庭赴于凤翔。

肃宗奇之,委以东讨。

殄寇陕郊,破贼河阳,皆立殊效。

尝从李光弼攻贼洛阳,史朝义自领精卒,拒王师于北邙,营垒如山,旌甲耀日。

诸将愕眙不敢动璘独率所部横戈而出入贼阵者数四贼因披靡溃去。

副元帅李光弼壮之,曰:

“吾用兵三十年,未见以少击众,有雄捷如马将军者。

”迁试太常卿。

明年,蕃贼寇边,诏璘赴援河西。

广德初,仆固怀恩不顺,诱吐蕃入寇,代宗避狄陕州。

璘即日自河右转斗戎虏间,至于凤翔。

时蕃军云合,凤翔节度使孙志直方闭城自守;璘乃持满外向,突入悬门,不解甲。

背城出战,吐蕃奔溃。

璘以劲骑追击,俘斩数千计,血流于野,由是雄名益振。

代宗还宫,召见慰劳之,授兼御史中丞。

永泰初,拜四镇行营节度,兼南道和蕃使,委之禁旅,俾清残寇。

俄迁四镇、北庭行营节度及邠宁节度使、兼御史大夫,旋加检校工部尚书。

以犬戎浸骄,岁犯郊境,泾州最邻戎虏,乃诏璘移镇泾州,兼权知凤翔陇右节度副使。

复以郑、滑二州隶之。

璘词气慷慨,以破虏为己任。

既至泾州,分建营堡,缮完战守之具,频破吐蕃。

以其生口俘馘来献,前后破吐蕃约三万余众。

在泾州令宽而肃,人皆乐为之用。

镇守凡八年,虽无拓境之功,而城堡获全,虏不敢犯。

加检校右仆射。

上甚重之,迁检校左仆射知省事,诏宰臣百僚于尚书省送上,进封扶风郡王。

璘虽生于士族,少无学术,忠而能勇,武干绝伦,艰难之中,颇立忠节,中兴之猛将也。

年五十六,大历十二年卒,德宗悼之。

废朝,赠司徒。

(选自《旧唐书·马璘传》,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殄寇陕郊,破贼河阳殄:

消灭

B.明年,蕃贼寇边寇:

盗匪,侵犯者

C.委之禁旅,俾清残寇俾:

使

D.在泾州令宽而肃,人皆乐为之用用:

出力,效命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以马革裹尸而归吾尝终日而思矣

B.副元帅李光弼壮之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C.璘乃持满外向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以犬戎浸骄……乃诏璘移镇泾州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诸将愕眙/不敢动璘/独率所部横戈/而出入贼阵者数/四贼因披靡/溃去

B.诸将愕眙/不敢动璘/独率所部/横戈而出入贼阵者数/四贼因披靡溃去

C.诸将愕眙/不敢动/璘独率所部/横戈而出/入贼阵者数四/贼因披靡溃去

D.诸将愕眙/不敢动/璘独率所部横戈/而出入贼阵者数四/贼因披靡溃去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马璘幼年丧父,放浪不羁,整天无所事事。

二十多岁时,《马援传》中的一句话激发了他的上进心,使他终成一代名将。

B.吐蕃军队屡次进犯边境,在洛阳之战中,敌军气势很盛,马璘毫不畏惧,率部奋勇作战,以少胜多,受到副元帅李光弼的盛赞。

C.仆固怀恩反叛,引诱吐蕃军入侵,代宗出逃到陕州避难。

马璘率军救难,击溃了围攻凤翔的吐蕃军,展现出非凡的胆识。

D.马璘虽“少无学术”,但勇敢忠诚,军事才能卓越,是中兴猛将。

他去世的时候,朝廷给以很高规格的哀悼,并追赠他为司徒。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12分)

贾黄中,沧州南皮人。

六岁举童子科,七岁能属文,触类赋咏。

父常令蔬食,曰:

“俟业成,乃得食肉。

”十五举进士,授校书郎,迁著作佐郎。

开宝八年,通判定州,判太常礼院。

黄中多识典故,每详定礼文,损益得中,号为称职。

岭南平,以黄中为采访使,廉直平恕,远人便之。

还奏利害数十事,皆称旨。

知宣州。

岁饥,民多为盗,黄中出己俸造糜粥,赖全活者以千数,仍设法弭盗,因悉解去。

太宗即位,迁礼部员外郎。

太平兴国二年,知升州。

时金陵初附,黄中为政简易,部内甚治。

一日,案行府署中,见一室扃钥甚固,命发视之,得金宝数十匮,计直数百万,乃李氏宫阁中遗物也,即表上之。

上览表谓侍臣曰:

“非黄中廉恪,则亡国之宝,将污法而害人矣。

”赐钱三十万。

有荐黄中文学高第,召试中书,拜驾部员外郎、知制诰。

端拱二年,兼史馆修撰。

凡再典贡部,多柬拔寒俊,除拟官吏,品藻精当。

黄中素重吕端为人,属端出镇襄阳,黄中力荐于上,因留为枢密直学士,遂参知政事。

当世文行之士,多黄中所荐引,而未尝言,人莫之知也。

然畏慎过甚,中书政事颇留不决。

至道初黄中构疾诏令归阙会建储宫择大臣有德望者为宾友黄中在选中以久疾改命李至、李沆兼宾客黄中亦特拜礼部侍郎。

黄中素嗜文籍,既居内阁,甚以为慰。

二年,以疾卒,年五十六。

上闻其素贫,别赐钱三十万。

在翰林日,太宗召见,访以时政得失,黄中但言:

“臣职典书诏,思不出位,军国政事,非臣所知。

”上益重之,以为谨厚。

及知政事,卒无所建明,时论不之许。

(节选自《宋史·贾黄中传》)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仍设法弭盗弭:

消除

B.案行府署中案:

巡视

C.凡再典贡部典:

主管

D.属端出镇襄阳属:

嘱托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①将污法而害人矣②夫列子御风而行

B.①因留为枢密直学士②不如因而厚遇之

C.①人莫之知也②不知老之将至

D.①访以时政得失②教以慎于接物

11.对文中画曲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至道初/黄中构疾/诏令归阙/会建储宫择大臣/有德望者为宾友/黄中在选中/以久疾/改命李至、李沆兼宾客/黄中亦特拜礼部侍郎。

B.至道初/黄中构疾/诏令归阙/会建储宫/择大臣有德望者为宾友/黄中在选中/以久疾/改命李至、李沆/兼宾客黄中/亦特拜礼部侍郎。

C.至道初/黄中构疾/诏令归阙/会建储宫/择大臣有德望者为宾友/黄中在选中/以久疾/改命李至、李沆兼宾客/黄中亦特拜礼部侍郎。

D.至道初/黄中构疾/诏令归阙/会建储宫择大臣/有德望者为宾友/黄中在选中/以久疾改命/李至、李沆兼宾客/黄中亦特拜礼部侍郎。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贾黄中天资聪颖,幼年即能诗善文,其父经常让他吃粗茶淡饭,以此来激励他致力于学业。

B.岭南平定后,贾黄中担任采访使,他回朝上奏的几十个事项,都符合皇上的心意。

C.贾黄中非常廉洁,他发现了旧朝遗留的大量财宝,悉数上交,受到皇帝嘉奖,赐钱三十万。

D.贾黄中特别看重吕端的人品,极力向皇上推荐,让镇守襄阳的吕端担任了枢密直学士。

二、语言文字运用(27分)

13.根据你对《金版教程》P2-P4的复习,你认为在下面几句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乡下的农人,大部分都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过着的生活。

  ②他们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不敢大胆创新,只会地按旧框框写作。

  ③假若他能地读些书,他也会变成一个体面的,甚至是很有学问的人。

 A.安分守己循规蹈矩按部就班B.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安分守己

C.循规蹈矩安分守己按部就班D.安分守己按部就班循规蹈矩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知名民校“横空出世”,受益的将不仅是对优质教育资源有迫切需求的家长们,还有部分教育培训机构也将依托这些知名民校得到扩张发展。

B.研究人员发现:

1300名糖尿病患者喝凉开水泡的茶,持续半年,82%的糖尿病患者明显减轻,大约9%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完全恢复正常。

C.2016年最热韩剧《太阳的后裔》在中国首播时,凭借14.3%的收视率毫无悬念地夺得了荧屏收视冠军,其收视率远超同时段其他电视剧。

D.出现突发情况时,应急车道被占用,会导致执行紧急救援任务的车辆受阻,无法及时到达现场处理事故、排险、抢救伤员以及疏导交通。

15.高二学年,同学们利用教材篇目《逍遥游》创作了大量精彩的对联,下面是部分作品辑录,请依据对联的基本要求,判断下列作品最符合要求的选项是()(3分)

A.我欲逍遥学鲲鹏,翱翔寰宇;不愿有待如斥鴳,困于尺方。

B.蜩飞三尺,抢榆枋而止,控黄土,胸无大志;鹏游万里,抟扶摇以上,负青天,心有远方。

C.鹏可栖于南冥且击水千里,卿当坐对寒窗而读书万卷。

D.宋荣子,荣辱境间得逍遥,举世非之不加沮;归有光,项脊轩中有长情,六十进士又何妨。

16.根据你对《金版教程》P19,P23的复习,你认为下面几个选项对加点词语的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几十年来,我们兄弟姐妹的事总是按下葫芦又起瓢,让母亲直到晚年还有操不完的心。

B.这本古代作弊书名为《春晓阁文存》。

在书的封面上,用红笔着重写着"原为舟车便览,幸勿误携入场",颇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味道。

C.这部电视剧播出前并未大事宣传,可播出后却成为热门话题。

D.他凭借良好的文化素养,终于闯到了最后一关,同来的二十多人只剩下他一人,这时已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了。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7月31日,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宣布北京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北京由此成为第一座奥运会历史上获得过夏冬两季奥运会举办权的城市。

 

B.民国时期知识分子的待遇普遍较高,鲁迅和徐志摩的工资收入就都属于“高大上”阶层,但他们如果想买辆自己的私人轿车,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C.近期一些地方出现重度雾霾,部分城市启动红色预警,一些中小学相继采取“停课不停学”的应急措施,通过在线教学系统为孩子进行课业辅导。

 

D.俗话说“言由心生”,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能否提高与群众说话的水平,根本在于心中要有群众,要将党的群众路线内化于心,要与群众打成一片。

 

18.根据下面的文字,给“数学语言学”下定义。

(6分)

把数学和语言学这两门相距甚远的学科紧密联系起来的强有力的纽带,是语言通讯技术和电子计算机。

前者实现了语言符号的远距离传输和转换,后者则用数字化的快速运算来处理非数值符号——语言。

20世纪以来的科学发展日新月异,使数学的领域空前地扩展了,语言学的领域也空前地扩展了。

它们都扩展到以符号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因而就发现了共同的边界,并且彼此渗透。

于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数学语言学应运而生了。

19.把下面的长句改写成三个语意连贯的短句。

(不改原意,可增删个别词语)(6分)

  曾把母鸡下蛋的啼叫和诗人的歌唱相提并论(都说是“痛苦使然”)的尼采的这个家常而生动的比拟恰恰符合中国传统里一个痛苦比快乐更能产生诗歌的意见。

三、古代诗歌阅读(10分)

20.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江城子·癸酉春社

王炎

清波渺渺日晖晖,柳依依,草离离。

老大逢春,情绪有谁知?

帘箔四垂庭院静,人独处,燕双飞。

怯寒未敢试春衣。

踏青时,懒追随。

野蔌山肴,村酿可从宜。

不向花边拼一醉,花不语,笑人痴。

【注】①王炎:

生于宋绍兴八年(1138),到癸酉宁宗嘉定六年(1213),此时他七十五岁。

②春社,祭祀土地的日子,以祈求丰收。

周代用甲日,汉以后,一般用戊日,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春社。

(1)本词塑造了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4分)

(2)请简要分析本词的表达技巧。

(6分)

四、名篇名句默写(10分)

2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0分)

(1)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不断反省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

(2)《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

(3)《阿房宫赋》中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

将喻体置放在前,先予以人鲜明的画面,令人惊奇,再出现本体,解释原因,使读者印象更为强烈得语句是:

 ,。

(4)《离骚》中表明自己即使佩带芳草和玉佩,但是自己光明纯洁的品质没有亏损的两句是:

,。

(5)《离骚》中表明自己所处的社会本来就是善于投机取巧,违背规矩的现状的两句是:

,。

 

五、写作。

(60分)

22.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完成作文。

有一个人,人们叫他“大胡子”,以下是关于他的报道:

甲]

意大利籍天主教灵医会会士、澎湖惠民医院院长何义士修士,1924年生于意大利,十二岁加入天主教灵医会,在断绝财富、色欲、谨防意外三项会规外,何义士自己许下第四愿:

为一切病患牺牲。

1947年,何义士离开意大利,跟随灵医会的会士远渡重洋到中国云南省行医救人。

 

在云南工作期间,眼见当地麻疯病人的苦难,当时年仅廿三岁、心怀公义与悲天悯人的何义士修士,总是难过地掉下眼泪,于是全力投入麻疯病患的照护工作,并四处筹募基金,在云南兴建麻疯病院和综合医院。

后来,何义士回到意大利潜心学医,希望学成后回到东方,继续行医。

 

1953年,何义士随灵医会的弟兄们来到当时十分落后的宜兰县罗东镇、由灵医会创设的罗东圣母医院。

他视病如亲,遇有紧急状况,不惜当场挽袖输血给病人,一直到他辞世为止,总计捐给台湾人三万七千五百西西的鲜血。

 

哪里偏僻,他就去那里。

1958年,他主动向修会申请,前往离岛澎湖济世行医,更募款兴建澎湖惠民医院。

1973年,他到台北三重创办诊所,1983年,何义士再度回到澎湖接任惠民医院院长职务。

他体恤医护人员辛苦,又不放心病患,总是坚持亲自值夜班,一天二十四小时不限时、地,为病患看诊。

不论多晚,只要有病人求诊,他都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赶走疲惫,改以笑脸面对病人和家属。

因为他坚信,医师给病人的信心是最佳良药。

 

乙]1999年8月剪报

1.在澎湖奉献近半世纪的天主教灵医会惠民医院院长何义士,于8月15日傍晚在未为人察觉的情况下,坐在院内客厅的椅子上安详的走了,享年七十五岁。

他生前曾获颁三次的医疗贡献奖,也曾获得其祖国义大利颁发的最高荣誉骑士奖章,他的逝世留给各界无限的哀思。

 

惠民医院修士韩国干表示,何院长走得很安详,脸上还泛着红润的光泽,如同在安睡中,在教会来说,这是天主因何义士为中国病患付出一生而给的荣光。

 

韩修士回忆指出,15日上午,何义士还主持圣母升天弥撒,神情愉快且精神饱满,中午用餐后,骑着脚踏车外出运动,下午四时许回到院内,一如平常般,热情地与人打招呼。

接着独自一人至院内五楼的客厅小憩,至六时许,韩修士依惯例至五楼客厅请他下楼用膳,只见何义士安详的坐卧在椅上,状似熟睡,韩修士轻摇他的肩膀,发现没有反应,立即召请值班医师急救,但已经晚了一步,医师研判是心脏衰竭。

2.经何义士修士诊治过的病人,对他留着美丽的大胡子有着极深的印象。

与他接近的人都知道,他之所以留着大胡子,是因为在他廿三岁离开故乡时,母亲曾对他说:

“维护神职人员形象最好的方法,就要像个爱心的老者。

”从小受母亲影响甚深的年轻何修士,于是开始蓄留胡须,立志做个有爱心的人,做个具有好形象的神职人员。

 

3.何义士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

“人不能决定自己的容貌、身高,但却可以选择生命的样式。

”因此终其一生,他都决定选择在云南或是澎湖这些偏远地区,为病患服务。

他自奉甚俭,别的修士不穿的衣服,只要能穿,他都会爱惜的捡拾来穿。

他一辈子关心别人,为他人设想,晚年仍时时挂念云南的麻疯病患,为了兴建那儿的第二座麻疯病院,何义士正在赶写一本有关云南麻疯病患的书,准备在圣诞节前出版,以便募款。

为此,他常赶稿至凌晨两三点,过世的前一天晚上,他仍在熬夜赶书。

 

4.何义士在澎湖的最后一段路程,仅有教友、院内同事及少数曾被何义士救活的病患排在棺木两旁陪着他,走得冷清,不少人忍不住为他叫屈,当场痛哭起来。

 

现在,让时间重回1999年8月14日晚间——也就是何义士生命的最后一晚:

他坐在桌前写稿,忽然觉得身体不适,于是起身走动,回座后深感自己已然年老,过往岁月一幕幕浮现于眼前,他不禁陷入沉思之中……

此时此刻,他会想些什么呢?

又会向上天祈求什么呢?

阅读上述资料后,你对何义士修士的人格、襟怀与志业当有所认识、了解。

在此基础之下,请以其眼为眼、以其心为心,用第一人称“我”写出何义士生命最后一晚的所思所感、所祈所愿。

 

【注意】:

1.不少于800字,不要写成诗歌,标题自拟,题材自选,主题自定而且要明确。

2.不得直接重组、套用各则报导原文。

高三九月月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B张雨称其古乐府出入少陵、二李间,有旷世金石声。

宋濂称其论撰,如睹商敦、周彝,云雷成文,而寒芒横逸。

诗震荡陵厉,鬼设神施,尤号名家云

2.C 科举考试由礼部负责

3.C(少年在楼上读书与性格无因果关系;“不调”指与人合不来。

以至于十年不能与有矛盾的人和好。

4.

(1)(杨维桢)详细复信给张士诚,反复讲述顺应时势、违背时势,成功和失败的理论,张士诚没有采用。

(“复”“反覆”“告”“用”各占1分,句顺1分)

(2)因杨维桢是前朝有声望的文学之士,(太祖)派遣翰林詹同带着礼物去登门聘请。

(5分)(“以”“老文学”“币”“诣”各占1分,句顺1分)

附:

参考译文

杨维桢,字廉夫,山阴人。

年少时每日记诵数千言。

父亲杨宏在铁崖山中修筑一楼,绕楼植梅数百株,楼中藏书万卷,拿走楼梯,让维桢在楼上读书,时达五年。

维桢因此自号铁崖。

元泰定四年(1327)进士,代任天台府尹,后改任钱清场盐司令。

维桢禀性急躁耿直,易与人不合,以至于十年不能和好。

编修辽、金、宋三史时,维祯著《正统辩》千余言,总裁欧阳元功读后赞叹说:

“百年后,公论定在其中。

”于是推荐他参与三史的编修,未被接纳,转任建德路推官。

后提升为江西儒学提举。

尚未上任,反元斗争蜂起,维祯避乱于富春山,后迁居钱塘,张士诚多次聘请他,他坚持不就。

又派弟张士信去访求咨询。

维祯撰写五论,并复信张士诚,反复讲述顺逆成败之说,士诚未能采用。

维祯得罪了丞相达识,因而迁居松江之上,海内扌晋绅大夫与东南才俊之士,每日登门邀请,常常是酒酣以往,秉笔而书;或戴华阳巾,披羽衣,坐在船中,吹铁笛,做《梅花弄》;或呼歌女唱《白雪》之辞,自己以琵琶伴奏,宾客皆翩翩起舞,自以为是神仙中人。

  洪武二年(1369),太祖召集诸儒士编纂礼乐书,因维祯是前朝有声望的文学之士,遣翰林詹同带着礼物去登门聘请,维祯辞谢说:

“岂有将入土的老妇再嫁的吗?

”第二年又令地方官府去敦促他入京,维祯赋《老客妇谣》一章进呈,并称“:

皇帝可以使我用尽自己的才能,但不能强迫我做不能做到的事,否则我就跳海自尽。

”帝只得允许他不参加礼乐书的编纂工作,但仍赐车接他来朝廷,留住了一百一十天。

他所写的编纂凡例定稿后,即呈请回乡,太祖成全了他的愿望,仍备车送他归还。

史馆高级官员在西门外设置饯别帷帐,宋濂赠诗曰:

“不受君王五色诏,白衣宣至白衣还。

”对他十分尊崇。

维祯抵家不久就去世了,享年七十五岁。

  维祯的诗名噪一时,号“铁崖体”,与永嘉李孝光、茅山张羽、锡山倪瓒、昆山顾瑛为诗文之友,与碧桃叟释臻、知归叟释现、清容叟释信为僧道之友。

张雨称维祯的古乐府诗与杜少陵、二李不相上下,有绝代金石之声。

宋濂称赞维祯的论文,如看商周的青铜器皿,云雷成文,寒光四射。

其诗震天动地,严峻庄重,下笔如神,不愧为名家之作。

  维祯迁居松江时,与华亭陆居人及侨居的钱帷善一唱一和。

陆、钱二人死后,与维祯同葬于干山,人们视为“三高士”墓。

5.B(寇:

进犯,侵犯)

6.A(A连词,表修饰。

B代词,他/助词,不译。

C副词,就/副词,竟然。

D连词,因为/介词,因)

7.C(正确标点为:

诸将愕眙,不敢动。

璘独率所部,横戈而出,入贼阵者数四,贼因披靡溃去。

8.B(洛阳之战并非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