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源集成发展措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907083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8.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资源集成发展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信息资源集成发展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信息资源集成发展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息资源集成发展措施.docx

《信息资源集成发展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资源集成发展措施.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信息资源集成发展措施.docx

信息资源集成发展措施

信息资源集成发展措施

  1电子信息资源集成管理的意义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所谓集成就是对系统内各要素、因素或元素进行整合,使得系统状态达到最优。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馆等信息服务机构的电子信息资源所占比重迅速增加。

由于不同类型、不同学科、不同平台的电子信息资源系统相对独立、相对封闭,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

从内容上看,不同的电子信息资源交叉重复,存在着大量的冗余信息,知识关联程度低;从技术角度看,不同的电子信息资源,其数据结构、发布方式和检索方式不同。

从用户的角度看,大量的电子信息资源都是以“孤立”的形式存在,需在不同系统间切换,只有掌握不同的检索方法,方能进行检索。

因此,电子信息资源集成管理是信息服务机构面对新的信息服务环境、不断变化的用户需求及越来越多电子信息资源的必然选择。

将电子信息资源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集成管理,能发挥各种电子信息资源的最佳使用效益,实现最大限度的资源共享。

对用户而言,让用户感觉如同只在一个资源系统中操作,方便用户获取信息,加快了信息交流和反馈速度。

电子信息资源集成管理的对象包括各信息机构自建数据库、购买的电子信息资源及经过选择、挖掘、组织、加工并提供利用的虚拟网络资源等。

电子信息资源集成管理不是简单的“库集合”和“库链接”,而是根据一定的需要,通过中间技术,把不同来源和不同通信协议的信息完全融合,使不同类型、不同格式的电子资源实现无缝链接。

它通常包含两个层面:

电子信息资源的聚合———运用信息集成技术将异构资源系统集成在一起;电子信息资源的融合———运用知识组织技术,在信息资源聚合之上进行语法及语义上的重组,通过对不同渠道、不同类型、不同学科的电子资源进行分解、重组,按知识的体系关联性和整体性组织成相互关联的知识体系,是电子信息资源集成管理的发展方向。

  2我国省区域电子信息资源集成管理研究及实践进展

  省区域电子信息资源集成管理研究与实践是人们关注和研究已久的问题,也是信息化社会中的一个焦点。

谢春枝在《分布式数字图书馆资源整合与服务集成的管理研究》一书中曾写道:

“虽然由于通信技术和网络的发展,空间距离和地缘关系似乎并不是影响分布式数字图书馆资源整合与服务集成的决定性因素,但一组地理位置相近的数字图书馆群,更容易相互之间沟通联系和理解信任,可能面对相同性质的读者群,有的还同属于一个行业系统,有共同的上级管理机构和资金来源,因此在资源整合与服务集成方面较容易取得一致,获得实质性的合作成果”,这说明了区域性电子信息资源整合优势所在。

近年来,国内许多专家学者从工程实现的角度对我国省区域电子信息资源集成管理模式、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2003年,翟春红等探讨了天津市高等院校电子信息资源整合构想和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天津市文献信息保障系统、各高校统一引进图书馆管理系统和数据库、建立网络资源导航等。

2006年,谷遇春探讨了大湘西区域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框架及实施策略。

2008年,黄筱玲分析了湖南省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了共享可采取小共建、大共享的模式。

2008年,张金凤探讨了宁波区域性数字图书馆成员的组织特点及整合需求,进行了区域性资源整合体系的构建、区域性数字资源整合方式的设想。

2007年、2009年,杜春光和马向东分别对黑龙江省科技文献基础条件服务平台的整合设计原则、内容等进行了研究。

2009年,陈永平阐述了大资源观下的复合图书馆理念,进而提出了基于异构资源整合的区域复合图书馆模式,并以宁夏为例探讨了该模式的实现。

2009年,胡四元针对湖南省高校图书馆纸本、电子图书和随书光盘的服务现状,探讨了构建区域信息资源整合服务框架,提出了基于元数据的信息资源整合服务方案。

2009年,袁小一对区域性整合的方式、模型和框架等进行了探讨。

2009年,赖辉荣在比较图书馆联盟与图书馆集群管理异同的基础上,分析了区域图书馆集群管理的优势,认为图书馆集群管理将成为区域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新选择和必然趋势。

  国内省区域实现电子资源集成管理也有案例,如江苏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是一个典型的高校图书馆区域性信息资源共享体系。

JALIS成立于1997年,以南京大学为中心,将全省60多所高校图书馆集中在一个统一的共建共享体系当中,开发了统一的江苏汇文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了8个中心和4个采编中心,按照“管理中心—地区/学科中心—基层图书馆”的三级服务网络体系,为各地区和学科群的基层馆提供信息服务。

北京高校图书馆于2001年启动“实验型教学科研数字图书馆”项目,该项目采用了中国数字图书馆有限责任公司的“数字图书馆应用系统”。

目标是以学科为主体,以教学、科研为主线,充分发挥图书馆文献资源和网上资源的优势,将教学科研所需各种资源转化为电子格式,并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

在有条件的高校中首先实现了教学科研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向用户提供智能化访问和服务的知识系统。

天津的17所高校、甘肃省采用中心图书馆/成员馆模式先后统一采购了美国Sirsi公司的Unicorn系统,实现联合采购、联合编目等工作,解决了信息共享中异构数据库技术障碍,为图书馆发展构建了良好的基础平台。

海南省教育科研数字图书馆以海南省高校文献中心为总馆,全省教育系统图书馆为分馆,整合的资源包括纸质图书、电子图书、电子期刊、会议论文、学位论文、报纸、专利、标准、视频、音频、图片、光盘资料、互联网免费资源、联合目录和期刊目次库等。

湖南省建设了省级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其网络体系包括湖南科技文献资源网、湖南科技情报网、湖南竞争情报网、内容协作平台等几个部分。

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平等自愿、互惠互利”的原则,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等9家浙江省内的主要科研、图书文献机构,共同成立了浙江省科技文献中心,建立了浙江省科技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平台。

东莞市图书馆自主研发了“Interlib图书馆集群化管理系统”,用于全市各级图书馆的联合管理,实现了全市范围内图书馆的联合采编、联合目录查询、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图书通借通还、电子文献全文传递等功能。

深圳文献港是基于“读秀数字图书馆平台”建设的市级区域内数字图书馆门户整合方案,为数字图书馆联盟建设提供了一种新的资源共享读者服务模式。

其他如陕西省、吉林省、河南省、山西省等也都在一定省区域范围内进行了建立了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平台的尝试。

综上所述,我国省区域对电子信息资源集成管理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看对电子资源的集成管理研究介绍性内容比较多,理论性研究比较少;聚合研究的多,融合研究的少。

虽开发了不同规模和不同应用的电子资源集成系统,对电子资源集成管理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意义,但系统能否体现最佳的功能,其效应性如何,尚缺乏有针对性的深入研究。

此外,各省发展条件、水平不同,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电子资源集成管理模式,把资源和服务有效地整合在统一的资源门户体系中,为用户提供更有效的知识服务,是今后电子资源集成管理研究中,应更加系统深入地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问题。

  3省区域电子信息资源集成管理发展策略研究

  政府支持策略

  综观我国现有的成功电子资源集成管理成功案例,往往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得到了国家或当地政府机关和相关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有一个政府主导的行政干预;二是信息机构基本属于同一个系统,如天津高校联合图书馆、JALIS,上级主管部门均有专项资金投入。

如果没有仅靠信息机构自身的力量,电子资源集成管理建设则较为困难。

  组织协调策略

  组织协调是省区域文献信息资源整合的重要策略,应设立相对比较权威的数字资源整合协调机构,统一规划和管理本省区域的文献信息资源整合,包括制定省区域科技信息资源建设中长期规划;对省区域电子版及书本式信息资源进行协调整合;对各部门单位相关资源网站进行整合链接,实现互联互通;对各类特色数据库建设进行组织分工;审核制定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等。

  模式选择策略

  各信息机构可根据自身条件,对电子信息资源集成管理模式进行选择。

如资金技术实力雄厚、资源数量多的单位,可以选择自治集成或购入市场上成熟的电子信息资源集成管理软件模式,并应在本区域或系统内起到示范作用;对有一定资金技术力量、电子资源数量少的机构,可根据本单位用户需求的电子资源种类和数量,对电子信息资源有选择地采取自治集成管理,对自身实力无法完成的电子信息资源加工或电子信息资源建设,采取联合或共享的模式完成。

对于电子信息资源较少、资金技术力量相对差的机构,可根据本单位用户的重点需求,进行特色资源导航或选取最需要的电子信息资源进行集成管理,最大限度地开发本单位的电子信息资源,从而提高服务质量。

  循序渐进策略

  电子资源集成管理工作的开展,适合先在局部试点,然后全面展开,循序渐进。

首先,根据本区域的物力、财力和人力等条件,要有清晰的指导思想、明确的目标,编制周密的计划,进行科学的设计,制订各项法令、法规、标准和规范等。

针对一个区域而言,可先实现局部电子资源集成建设,通过调查分析,对有条件的、电子信息资源丰富、资金相对雄厚的信息机构先行纳入电子信息资源集成管理范围,其他文献收藏单位,放到以后逐步纳入集成管理体系,逐步实现全面集成,完成所有电子信息资源的整体集成,实现为用户提供一站式信息集成服务目标。

  人才培养策略

  电子信息资源的集成管理建设是信息机构的一项长期任务,要使联合集成顺利进行,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不仅掌握信息管理技术、计算机技术,而且还要有维护网络、开发软件的能力,以适应这项工作的要求。

对参与集成管理建设机构的有关骨干人员采取联合培训、集中使用、分工合作等方法,确保集成系统建设的顺利进行。

信息资源集成发展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