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十二五特色农业.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905030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0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十二五特色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贵州省十二五特色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贵州省十二五特色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贵州省十二五特色农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贵州省十二五特色农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贵州省十二五特色农业.docx

《贵州省十二五特色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十二五特色农业.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贵州省十二五特色农业.docx

贵州省十二五特色农业

 

贵州省“十二五”特色农业

发展专项规划

 

为推进我省优势特色产业在“十二五”期间“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实现贵州特色农业的历史性跨越,根据《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和《中共贵州省委关于制定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本规划。

 

一、战略地位

加快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是农业结构调整的“主战场”,是发展山区现代农业的“切入点”,是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的“突破口”,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渠道”,对实现全省农业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快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是推进我省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特色农业是现代农业的一个主要类型,是利用区域内独特的农业资源,开发区域内特有的名优产品,并转化为特色商品的现代农业。

贵州具有气候、生物和资源多样性的特点和优势,孕育了大量的名、优、稀、珍品种资源,具有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的优势和潜力。

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带和产业群,逐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是山区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

(二)加快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是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提高农业效益的客观要求

在优势产区发展主导产品,推进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发展,有利于资源、政策、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的合理集聚,充分挖掘生产资料、品种、技术和物质装备等潜能,不断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有利于在优势区域率先建成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态的名牌农产品生产基地,实现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档次,提升农产品整体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总体效益。

(三)加快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是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的稳定渠道

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并带动加工、储藏、保鲜、运输等相关产业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挥各地生态、资源和区位优势,培育起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区域性支柱产业,提高农产品经营性收入、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建立起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快速增长的渠道。

 

二、发展现状

(一)主要成绩

“十一五”期间,是贵州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最快,成效最明显的时期。

以生态畜牧业、蔬菜、茶叶、马铃薯、精品水果、中药材、大鲵和特色杂粮等为重点的优势特色产业成长迅速,呈现出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区域布局开始形成、产业体系逐步完善、质量水平稳步提高、经济效益不断增长的良好格局,优势特色产业已成为贵州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和主体特征。

“十一五”期末,全省优势特色农作物播种面积达3296万亩,占全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42%,总产值320亿元,占全省种植业总产值的60%,逐步成为贵州种植业的主导产品;全省生态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30%以上,畜牧业收入占农户家庭经营收入38%以上,畜牧业已成为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生态畜牧业。

2010年,全省畜牧养殖出栏猪1688.67万头、牛96.56万头、羊198.7万只、禽8391.14万羽,肉类总产179.09万吨,畜牧业总产值达304.1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0.48%,牛、猪、羊存栏在全国分别排名第6、第11和第21位。

生猪、肉牛、肉羊、肉鸡规模化养殖比重分别为15.66%、11.31%、27.53%和59.15%。

与2007年比,猪肉148.09万吨,增加22.49万吨,年均增长5.64%;牛肉11.99万吨,增加2.49万吨,年均增长8.08%;羊肉3.38万吨,增加0.58万吨,年均增长6.43%;禽肉14.12万吨,增加2.42万吨,年均增长6.47%;牛奶4.59万吨,增加0.53万吨,年均增长4.17%;禽蛋12.51万吨,增加2.21万吨,年均增长6.69%;全省建种畜禽场137个,生猪品种改良点1万余个、牛改点2145个、羊改点2817个,建立和完善了良种繁育、畜产品质量监测、动物防疫等体系,畜产品质量安全明显改善,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和蔓延得到有效遏制;全省人工草地建设累计保留面积570万亩,人工草地建设稳步增长;全省有屠宰及肉类加工企业152个,年产值26.45亿元,畜产品加工产值与畜牧业产值比为0.2:

1,产业延伸向前推进。

蔬菜产业。

2010年,全省蔬菜种植面积达971.88万亩,产量1202.04万吨。

全省蔬菜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例由2006年的11.1%上升至2010年的13.25%。

全省农民人均蔬菜种植纯收入52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5%;在大娄山、苗岭、乌蒙山、武陵山区初步构建了杭瑞、兰海高速公路沿线夏秋蔬菜产业带,沿南北盘江、红水河河谷区初步构建了三都——兴义和镇宁——关岭沿线的冬春蔬菜产业带。

辣椒产业是我省重要和典型的优势特色产业,省农委已将辣椒列入主要农作物范围,建立了10个省级区试点,全省有黔北——黔东北产区、黔西北产区、黔南——黔东南产区、黔中——黔西南产区四大产区,已初步形成了杭瑞和兰海高速公路沿线两大产业带。

初步建立了蔬菜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产品质量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5%以上;新鲜蔬菜销往珠江、长江流域20余个省、市、区,出口东南亚和港澳地区。

以特色辣椒制品为代表的蔬菜加工制品销往全国,出口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油辣椒产品已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0%。

茶产业。

产业进入快速成长期,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

茶园总面积从2006年的95.40万亩发展到现有的250.79万亩,茶园面积在全国排名迅速攀升,茶园无性系比重由21.3%上升到现在的77%,远高于全国40%的平均水平。

建成了全国最大的无性系茶树种苗繁育基地,茶苗基本自给。

茶叶产量6.1万吨,产值32.17亿元,比2006年分别增长154.2%、393.8%;全省注册茶叶加工企业616家,数量翻了一番,资产总额29.8亿元,是2006年的7倍以上,初步形成大中小并举的加工企业集群;通过开展以“贵州绿茶·秀甲天下”为主题的宣传推介活动,贵州茶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增强。

马铃薯产业。

2010年种植面积968.76万亩,总产量707万吨,分别居全国第三位和第四位。

种薯、商品薯和加工品大量外销,基本形成全国马铃薯大省地位。

马铃薯产量折粮占夏粮产量的84.8%,占全年粮食产量的12.7%,马铃薯种植产值超过100亿元,折合农民人均纯收入240元,对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贡献十分显著;初步建立起覆盖全省的从原原种到二级良种的扩繁体系,脱毒种薯生产每年可满足600万亩以上生产用种需要。

精品水果。

以苹果、火龙果、柑桔和优势时令水果为重点的精品水果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主要种类的果苗繁育体系基本健全,基地面积迅速扩大。

培育出高原红苹果、罗甸火龙果、凉都红心猕猴桃、开阳富硒枇杷等一批有影响的精品水果品牌,一批基地和产品获得无公害产地、无公害和绿色食品认证,产品销往10多个省(区)和俄罗斯市场。

截止2010年,全省水果面积227.25万亩,产量123.47万吨,果品产值达36亿,同时带动以赏花、品果为主题的旅游观光和“农家乐”等二、三产业收入达20多亿元,水果产业成为40多万农户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

中药材。

我省是全国四大中药材产区之一,种植面积200万亩,栽培种类110多个,建成天麻、杜仲、半夏、石斛、吴茱萸、何首乌、头花蓼、淫羊藿、太子参、续断等40多种药材的规范化试验示范基地70多个,规模达20多万亩。

何首乌等4种中药材生产基地通过了国家GAP认证检查,金钗石斛等3种中药材获得了国家地理保护标志;中药材专业合作经济组织47个,具备了较强的产业基础。

大鲵养殖。

全省46个县(市区)110个乡镇148个村建成各类大鲵驯养繁殖基地,养殖户1619户,养殖企业95家,现有各类大鲵存池数增至23.5万尾,全省子二代苗种繁育体系正在逐步建成,全省自行孵化繁殖的子二代苗种约5万尾以上。

散户养殖快速增加,户均养鲵20尾左右的农户由359户增至1619户。

特色杂粮。

各种杂粮种类中,薏苡、苦荞、芸豆、高梁、芭蕉芋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主要分布在黔西北、黔西南、黔北地区的半高山、高寒山区和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区域相对集中。

薏苡全省种植面积14.4万亩,总产3.6万吨,平均单产250.4公斤;荞麦种植面积36.4万亩,总产4.7万吨,平均单产130公斤;芸豆种植面积158万亩,总产12.2万吨,平均单产77公斤;优质酒用高粱种植面积51.41万亩,总产10.88万吨,平均单产221公斤;芭蕉芋种植面积26.6万亩,总产46.2万吨,平均单产3000公斤。

(二)资源优势与潜力分析

1、资源优势

(1)类型多样的土壤资源。

全省耕地6843.9万亩,约占国土总面积25%,土壤类型多样,适宜不同农作物的生长需要,为多种生物提供了特殊的适宜的土壤环境。

(2)独特多样的自然气候。

贵州具有气候类型多样、立体气候明显的特点。

境内具有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中温带等4个气候带;以热量和水分为划分标准,全省可分为温热农业气候区、温暖农业气候区、温和农业气候区、温凉农业气候区和高寒农业气候区5个区。

全省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发展特色农业的自然气候环境得天独厚。

(3)充沛的水热条件。

贵州自然水热资源条件好,全省大部分地区年降雨量在1100~1300毫米之间,年降水平均相对变率小,季节分配不均。

年日照时数1100~1700小时,≥10℃的活动积温为2200~6500℃,光、热、水变化基本同步,尤其是夏季,气温适宜,雨水充足,日照丰富,构成光、热、水最佳匹配,水热资源条件优越。

(4)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

贵州有饲用植物1800余种,农作物40多种,大宗蔬菜100多种,果树127种,药用植物4419种,以及编入贵州省畜禽品种志和品种图谱的畜禽品种39个,生物资源丰富多彩。

(5)优越的生态环境。

贵州山青水秀,工业化程度较低,农用土地平均单位面积“三废”排放量小,对水资源和土地的污染程度相对较轻,环境状况明显优于发达省区和周边地区,是全国农用土地污染最轻的省份之一,适宜于发展高附加值的特色优质农产品。

(6)特殊的农业地质背景。

地质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产品的内在品质。

贵州复杂的地质环境与丰富的地矿元素(如富硒富锌),赋予特色农产品明显的地域性优势,形成了一批范围相对集中、特色鲜明、比较优势突出的特色农产品区域(带)。

(7)丰富的能源优势及劳力资源。

贵州是能源大省,蕴藏丰富的水能及煤炭资源,为农产品的加工提供了优越的能源保证。

全省年产原煤1.37亿吨,年发电量1380亿千瓦时,是西电东送的主要省份。

全省现有乡村劳动力2100多万人,现有农业生产水平不能满足劳力就业需要,除相当一部分向城市转移以外,全省农村剩余劳力有300多万人。

能源优势及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有利于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2、资源潜力

(1)优势特色农作物种植耕地可利用潜力。

根据贵州省国土厅调查,全省现有耕地6843.9万亩,其中水田1928万亩,旱地4897.9万亩,水浇地18万亩。

按2010年全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7334.45万亩来推算,复种指数仅107.2%,通过多熟种植、扩大复种,增加种植面积的潜力还很大。

另外,随着人均半亩基本口粮田等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项目的实施,粮食单产水平提高,在稳定粮食产量的同时,可调剂相当面积的耕地用于优势特色农作物种植。

(2)优势特色园艺作物种植土地资源可利用潜力。

根据贵州省农业区划办公室1993年“四低三荒”资源调查,全省有宜农非耕地17248万亩,尚未利用的荒山荒地资源达7700万亩。

从我省不利用耕地的主要优势特色园艺作物茶叶、水果看,全省茶园种植适宜土地面积750万亩,现有茶园329.3万亩;全省适宜发展果树种植的土地面积1000万亩以上,现有果园面积227.25万亩,宜农非耕地资源利用潜力很大。

(3)特色养殖业资源可利用潜力。

贵州重点选择发展的优势特色畜禽、水产品有:

优质肉猪、肉牛、肉羊、肉禽、大鲵、冷水鱼等。

贵州省有丰富的草山草坡、农作物秸秆和藤蔓资源,全省水热条件极好,四季均利于牧草生长,通过合理利用天然草地、加大人工种草力度、提高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等综合措施,我省草食动物饲养可达2500万个黄牛单位以上,种草养畜很有潜力。

贵州是大鲵的原生地,野生资源保护基础好,已具备产业化人工商品驯养开发条件,可发展年产100万尾以上商品鲵的产业规模。

贵州特殊的岩溶地区地下水资源丰富,年排泄量高达259亿立方米,是我国少数几个最适宜发展流水式冷水性鱼类养殖的地区之一。

全省冷水养鱼资源可利用面积200万平方米以上,目前全省发展冷水鱼养殖规模约10万平方米,发展潜力也很大。

(4)优势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潜力。

贵州优势特色农产品加工业虽有一定基础,但大多数加工企业规模小,不能满足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发展空间很大。

如蔬菜加工量仅占总产量的10%;马铃薯加工量仅占总产量的8%;猪、牛、羊、禽等养殖产品基本上是屠宰上市销售,产品深加工能力弱;其他优势特色农产品大多是鲜品上市或初加工上市销售,农产品加工增值潜力未能有效利用。

2009年,全省特色食品加工产值113.1亿元,增加值仅25.32亿元,利润总额9.51亿元,不能适应全省经济发展的要求,加工业发展潜力很大。

(三)发展形势

1、有利条件

(1)思想认识高度统一,政策措施保障有力。

我省生态特点和山区特点,决定了增加农民收入最现实、最稳定的途径是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今后一段时期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就是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下大力加快推进优势特色产业发展。

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认识进一步提高,农民主体作用有效发挥,多元化投入长效机制开始建立,逐步形成了各种力量合力推动的有利局面。

省委省政府已经并将继续出台一系列支持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农业部制定了《关于加快西部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意见》,中央关于深入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部署中,把支持西部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列为重要内容,各种政策措施为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特别是省委十届十次全会把“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定为“十二五”发展的主基调,从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高度和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全局高度,周密谋划和持续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对农业提出了“传统农业快速转变、现代农业明显推进”的总体目标,明确了“突出培育发展现代优势特色农业”的具体任务。

我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迎来重要的战略机遇。

(2)支撑条件不断完善,发展基础更加坚实。

粮油生产稳定发展,农村人口粮食基本自给,农民收入持续增加,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初步形成,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为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打下了基础;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农业设施装备明显改善,特别是水利建设、生态建设和石漠化治理“三位一体”规划的实施,为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优良品种选育和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国家和地方现代产业技术体系的建立,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改革和建设,农民培训的大力开展,为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科技和人才支撑;龙头企业实力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迅速壮大,提高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为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机制保障;动植物良种繁育、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检测和农业市场信息体系建设,大幅提升了农业公共服务能力,为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另外,工业强省战略的启动实施和城镇化战略的深入推进,将对农业发展产生强有力的拉动作用。

加快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的条件更有利、基础更坚实。

(3)市场空间不断拓展,区位优势日渐显现。

经济全球化加速,特色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空间越来越大,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已成为我国农业参与国际竞争,促进贸易平衡的重要手段。

随着全国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的推进和中、东部产业结构调整的加速,贵州将成为中东部地区以及珠江流域、长江流域和港澳、东南亚重要的农产品供给地,竞争优势更加明显,对提升农产品加工、流通以及乡村旅游等农村二三产业极为有利。

近年来,贵州加大了公路、铁路等交通基础条件建设力度,2010年全省高速公路里程达1507公里,有50%的县(市、区)通高速。

随着新的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和我省高速公路网规划等重点交通规划项目的陆续启动实施,特别是贵州通往周边省区的快速通道相继开工建设,贵州作为西南交通枢纽的地位可望重塑,物流条件将从根本上得以改善,面向北东南三面市场的农业区位优势即将凸显。

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要求更加迫切、时机更趋成熟。

2、不利因素

(1)投入扶持力度不够。

贵州经济落后,财政投入扶持农业的能力有限,工业不发达、城市化率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不强。

社会投资农业产业的积极性还不高,支持农业职能部门的条件还不足。

(2)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条件差。

贵州耕地破碎、不平整,连片面积不大,中低产田土比重高,有效灌溉面积不足,工程性缺水面积大,特色农产品集中产区道路、田间生产作业道路缺乏,设施农业比重低,严重制约着山区现代农业的发展。

(3)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

龙头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不到30%,还不及发达省区的一半;现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数量少、规模较小、经营能力较弱、带动农户的作用不大,一家一户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在我省还占居主体位置;市场体系建设滞后,目前没有一家大型的(年交易额上100亿元)农产品综合市场,现有的农产品市场服务功能少、设施条件差、市场调控能力弱,特别是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不配套,增加了农产品市场物流风险,也影响了农户、企业的生产积极性。

(4)科技支撑能力不足。

一方面,农民受教育程度低,科技文化知识少。

在农村劳动力资源中,小学文化及文盲占到58.58%,初中文化占34.85%,高中文化以上仅占6.57%,大批青壮年外出务工,留下从事农业生产的多数是老、弱、妇女,接受农业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弱;另一方面,我省农业科研的总体水平不高,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能力尚显薄弱、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与产业发展的迫切科技需求之间差距尚大,表现在优势产业所需要的新技术、新品种引进应用多,自主创新少;高层次研究人才较为缺乏,科技创新人才团队亟待培养,科技人员综合素质亦需提高;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管理体制不顺,相当部分乡镇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从事技术推广工作的时间得不到保障;办公条件差、推广手段落后,人员缺乏继续教育和进修、深造机会,知识普遍老化;农业科技水平和农民素质的现状难以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

 

三、发展思路、原则与目标

(一)发展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作为“十二五”期间发展特色农业的主基调,立足我省气候、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特点和优势,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统筹规划、分类指导,按照“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的要求,持之以恒地推进优势特色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坚持“农户主体、政府扶持、社会支持、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推进机制,发挥好农民的主体作用,强化政府的引导和服务,凝聚各方力量;继续强化政策、科技、人才、装备等基础条件对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支撑,加大投入力度,提高综合能力,夯实发展基础。

根据资源禀赋、产业发展、市场需求等实际情况,以优势明显、特色突出、潜力可观的生态畜牧业、蔬菜、茶叶、马铃薯、精品水果、中药材、大鲵和特色杂粮等8个产业为重点,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以“做大总量,提高质量,拓展市场,增加效益”为主攻方向,深度挖掘资源和市场潜力,走“区域化布局、集约化发展、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规模化推进”的道路,扩大基地规模、扶持龙头企业、培育知名品牌、开拓两个市场,拉长产业链条、壮大产业规模、形成产业集群,把我省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二)发展原则

1、资源基础原则。

发展特色农业,要立足于气候、土壤和当地优势特色农产品资源实际,发挥比较优势,因地制宜。

要综合考虑资源开发特点和产业发展条件,有选择地优先发展比较优势突出的特色农产品及产业。

2、市场导向原则。

发展特色农业,要适应市场多样化、优质化的消费需求,以外向型市场为主体定位,立足国内市场,积极开拓国际市场,重点发展市场需求旺、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

3、适度规模原则。

特色农业具有较强的地域特征,产业发展要充分考虑特色农产品生产环境条件的特殊性和市场消费的需求性,要坚持在适宜区域进行生产,确保产品特性和品质,通过适度规模化生产,发展产业集群,获取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4、产业化经营原则。

要从整个产业体系建设的角度规划发展特色农业,以推动标准化生产与产业化经营为要求,延伸产业链条,建立产业体系,构建产业群体,提高产业科技水平,形成在国内、国际市场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优势特色产业带区。

5、可持续发展原则。

要从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要求出发,发展既能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资源生态环境,又能创造显著经济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的特色农业产业,调动企业和广大农民群众在发展特色农产品生产的同时,注重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实现特色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产业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十二五”期间,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规模较快扩大,集聚度明显提高;科技支撑能力增强,设施和装备水平提高,产业体系更加完善,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基础更加坚实;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产业化经营水平大幅提升。

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与产业带,把贵州建成我国南方重要的特色农业发展优势区,特色农业产值占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70%以上,特色农产品加工、物流及市场服务产业创财政税收贡献200亿元,使特色农业成为贵州农业发展的支柱产业。

2、产业目标

生态畜牧业:

肉类总产量达到300万吨,畜牧业产值达到600亿元,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50%以上,畜牧业家庭经营收入占农户家庭经营收入50%以上。

蔬菜产业:

到2015年,种植面积1500万亩以上,力争达到1800万亩,商品蔬菜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达到98%以上,蔬菜产业总产值达到400亿元以上,其中,特色辣椒种植400万亩,产值100亿元。

将我省建成无公害蔬菜、绿色食品蔬菜、有机蔬菜的重要生产及出口基地,成为全国蔬菜主产区之一。

茶产业:

到2015年,茶园面积500万亩,茶叶年产量24万吨,茶叶年产值500亿元,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12个,省级龙头企业100个,上市企业2家。

培育省级名牌8个,中国名牌2-4个,促使贵州绿茶成为中国著名地域品牌,成为高品质绿茶的原料中心和加工中心,大宗茶出口的重要基地,成为在规模、品质、品牌上引领中国绿茶发展的大省。

马铃薯产业:

到2015年,种植面积达到1100万亩,脱毒薯种植比例80%以上,鲜薯总产量1155万吨,折粮占夏粮比重达到75%;马铃薯产品商品率50%,加工率20%,实现综合产值145亿元;成为南方最大的商品薯生产基地、脱毒种薯供应基地和重要加工基地。

精品水果产业:

到2015年,全省水果种植面积500万亩,产量270万吨,产值178亿元,农民人均增收300元以上。

其中,精品水果面积200万亩,投产面积160万亩,产量180万吨。

火龙果两年内达到10万亩,成为全国面积最大的火龙果基地,到2015年,达到20万亩以上,成为全国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典范。

中药材产业:

新增种植面积300万亩(其中重点品种150万亩),到2015年,种植面积力争达到500万亩,总产值达150亿元以上。

大鲵产业:

到2015年,建成40个不同类型大鲵驯养繁育(基地)场,年生产子二代苗种60~80万尾,成为全国大鲵苗种重点供应区域和养殖区,全省年生产子二代商品鲵40~50万尾,产量100万公斤,实现综合产值25~30亿元。

特色杂粮产业:

薏苡、苦荞、芸豆、优质酒用高粱和芭蕉芋为发展重点,特色杂粮生产步入稳定的良性循环轨道,成为农民生产致富的一条新途径。

到2015年,薏苡米发展到100万亩;苦荞发展到100万亩;芸豆发展到100万亩;优质酒用高粱发展到100万亩;芭蕉芋发展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