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定州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周练试题一课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904407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8.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定州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周练试题一课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河北省定州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周练试题一课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河北省定州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周练试题一课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河北省定州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周练试题一课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河北省定州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周练试题一课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定州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周练试题一课件.docx

《河北省定州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周练试题一课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定州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周练试题一课件.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定州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周练试题一课件.docx

河北省定州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周练试题一课件

百强校河北定州中学:

新高二语文周练试题

(一)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庙堂与山林之间

晋宋时期,无论是当代和后世褒贬不一的谢灵运,还是身前身后均有盛名的王羲之,抑或死后方逐渐赢得“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大名的陶渊明,他们都曾在山林和庙堂之间徘徊过。

王羲之曾经在给谢万的信中,自得于他异于古之辞世者的“坐而获逸”之乐:

“古之辞世者,或被发佯狂,或污身秽迹,可谓艰矣。

今仆坐而获逸,遂其宿心。

”王羲之欣喜于自己的“坐而获逸”是“遂其宿心”,似乎退隐山林是他一直向往的生活。

但据史载,他的退隐始末大概是这样的:

在王羲之出仕前,本也是一再推辞,但殷浩用“足下出处,正与隆替对”等语极力敦劝他,与谢安出仕前朝野上下所谓的“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如出一辙,足令王羲之对自己的出山充满期待。

不过事与愿违,王羲之的庙堂经历显然没有谢安那样顺利。

他在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后,与王述不和,后王述升为扬州刺史,会稽隶属扬州,王羲之不甘心成为王述辖下的地方官,派遣使者向朝廷提出将会稽从扬州分出来,独立为越州,结果“行人失辞,大为时贤所笑。

既而内怀愧叹”。

后来王述

巡察会稽郡,“辩其刑政,主者疲于简对。

羲之深耻之,遂称病去郡,于父母墓前自誓”。

王羲之在辞官退隐前,我们无法否定他曾产生过立身庙堂,甚至如谢安般在庙堂里干出一番事业的念头,他之所以毅然在父母墓前发誓辞官,是因为耻做王述下辖的地方官,而并非是向慕山林,希求高远。

曾放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陶渊明呢,也并非彻头彻尾的“羲皇上人”,这是自鲁迅以来的不少研究者已经指出的事实。

从陶渊明的文字作品来看,他不但少壮时有过“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猛志”,盛年也时有庙堂之念的流露,只不过他对难以把握的庙堂有所顾虑而已,其《拟古》其六所写的“装束既有日,已与家人辞。

行行停出门,还坐更自思。

不畏道里长,但畏人我欺。

万一不合意,永为世笑嗤”,正是这种顾虑重重的复杂心理的描画。

虽然陶渊明也有“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颜”的诗句,但正如谢灵运实际上终未能以山林熄灭庙堂之念一样,陶渊明也不时受到曾经的“猛志”的侵扰。

其实无论是谢灵运,还是王羲之和陶渊明,他们在面临生命价值自我拷问时的这种徘徊矛盾的心理,几乎可以说是大多数个体生命寄托模式单一的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士的宿命,只不过他们在这种情境中自我排解的方式和效果存在差异而已。

王羲之比较决绝,他在父母墓前立誓辞官归隐的特别方式,不但断绝了庙堂中人再次征他出仕的可能——“朝廷以其誓苦,亦不复征之”,也保全了自己的晚节,没有因“去而复还”而遭人讥笑。

陶渊明虽然难免为自己的“有志不获骋”而彷徨不安过,但终究慑于“人我欺”的复杂局面,没有再踏入庙堂,避免了“万一不合意,永为世笑嗤”的窘状。

与王羲之、陶渊明相比,谢灵运的心理斗争要激烈得多,代价也就格外的大。

如同陶渊明表示自己“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一样,谢灵运留下的文字中也有过不止一次类似的表述,如他《游名山志》所说:

“山水,性分之所适。

”但他所谓的“性分之所适”的山水并未能战胜他的庙堂心,当元嘉三年宋文帝征他出山做官,且派他的旧交范泰写信敦奖他时,他便复还庙堂了。

而且从他复出后被重用的期望破灭后“意不平”的表现来看,他所谓的“性分之所适”恐怕只是刹那的感喟。

比起王羲之的

“坐而获逸”和陶渊明的“羲皇上人”来,谢灵运这种瞬间的感悟对于庙堂之念的遏止更缺乏持久的疗效,他一直是“欲希心高远”。

这个“欲”字,点出了谢灵运虽然一直是在期望、向往高远的境界,但因为无法摆脱那时时晃动的曲盖身影,所以也就永远只是“欲”,而难以最终获致。

(选自2013年第3期《清华大学学报》,有删改)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鲁迅以来的不少研究者认为陶渊明并不是彻头彻尾的“羲皇上人”,所以陶渊明并不能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B.王羲之的“坐而获逸”、陶渊明的“羲皇上人”和谢灵运的“性分之所适”,这些文字都表现出对山林隐逸的向往。

C.王羲之立誓辞官归隐断绝了庙堂之念,陶渊明在彷徨不安中回归田园,虽然方式不同,但都避免了遭人讥笑的窘状。

D.王羲之、陶渊明、谢灵运都在山林和庙堂、隐与仕之间徘徊过。

其中,谢灵运对于庙堂之念的遏止更缺乏持久性。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分)()

A.从王羲之给谢万的信中可以看出王羲之对自己“坐而获逸,遂其宿心”的欣喜,退隐山林是他一直向往的生活。

B.陶渊明的诗中也常流露出庙堂之念,只不过他对难以把握的庙堂有所顾虑,担心万一出仕后不如意会被世人耻笑。

C.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士在面临生命价值自我拷问时,都有在山林和庙堂之间徘徊矛盾的心理。

这是他们的宿命。

D.“欲希心高远”中的“欲”字,点出了谢灵运一直是在向往高远的境界,出仕做官只是被逼无奈,不是出于本心。

3.下列对“他们都曾在山林和庙堂之间徘徊过”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分)()

A.王羲之出仕前虽一再推辞,但也曾想如谢安般干出一番事业,后来只因与王述不和,又耻于做王述下辖的地方官,才在父母墓前发誓辞官。

B.陶渊明虽曾放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但从其作品可以看出他仍不时受到曾经的“猛志”的侵扰。

C.谢灵运多次说过“山水,性分之所适”之类的话,但山水并未能战胜他的庙堂心,元嘉三年他又复还庙堂。

D.王羲之、陶渊明和谢灵运都曾在山林和庙堂之间徘徊过,只是隐逸山林之念从未战胜过建功立业的理想。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甲)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

“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王羲之《兰亭集序》

(乙)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①也。

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

及长,辩赡,以骨鲠称。

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性好鹅。

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

道士云:

“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

”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羲之书为世所重,每自称:

“我书比钟繇②,当抗行;比张芝③草,犹当雁行也。

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

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④,止一吊,遂不重诣。

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侯己,辄洒扫而待之。

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

—节选自《晋书·王羲之传》

【注】①从子:

侄子。

②钟繇:

三国时期著名书法家,是楷书的创始人。

③张芝:

东汉书法家,擅长草书。

④代述:

代行王述职权。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咸:

都。

B.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列叙:

分别记载。

C.我书比钟矫,当抗行抗:

抵挡。

D.而羲之甚轻之轻:

轻视。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所以游目骋怀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B.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辄洒扫而待之

C.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为古今之冠

D.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而羲之甚轻之

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兰亭集序》由“乐”起笔,由“乐”生“痛”,以“悲”作结,对当时颇为流行的“一死生”“齐彭殇”的虚妄思想进行了有力的批判,表达了王羲之对人生忧患的啃叹。

B.《兰亭集序》不仅是书序,更是一篇立意深远的散文,语言清新疏朗,代表了东晋散文清淡的风貌。

C.王羲之擅长隶书,被称为古往今来的佼佼者。

他性格刚直,而因为他酷爱鹅,性格又有幽雅高洁的一面。

D.骠骑将军王述在会稽任职时,恰逢母丧,王羲之因为与之感情上有隔阂,只去吊唁了一次,就没再去拜访,王述对此深为怨恨。

7.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4分,每小题2分)

(1)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2)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8.下面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尘网”指的是尘世的罗网,这里喻指庸俗污浊的官场。

B.“羁鸟”、“池鱼”本指“笼中鸟”和“池中鱼”,这里是作者自喻。

C.“尘杂”指的是尘土杂物,这一句说的是陶渊明居住环境的整洁。

D.“樊笼”原指“鸟笼”,这里比喻仕途。

9.下列对诗句的赏析,不恰

当的一项是()

A.本诗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一幅恬静幽美、清新质朴的田园风光,以其毫无矫揉造作的天然之美,使人悠然神往。

B.“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这两句是上下诗文的过渡,既总结了上文辞官归隐的原因,又为下文描写归田后的田园生活作引子。

C.“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这两句是化用汉乐府《鸡鸣》中“鸡鸣高树颠,狗吠深宫中”之句,描写的是一幅太平景象。

D.用“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作结,既回答了为什么津津乐道于茅舍草木、鸡鸣狗吠,又表达了作者回归田园后的愉悦心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表明自己因为德行美好而遭到小人物诽谤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蜀道难》中,描写蜀道飞泻的急流和汹涌的瀑布,水石相激轰鸣的奇险壮丽景观,给人身临其境之感的

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关心民间疾苦,同情劳动人民,表现诗人虽身处逆境仍然能乐观向上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中国考古学之父

这个年轻的中国学生在“自撰简历”的最后写道:

“要是有机会,还想去新疆、青海、西藏、印度、波斯去刨坟掘墓、断碑寻古迹,找些人家不要的古董来寻绎中国人的原始出来。

”那一年,他22岁,即将去哈佛攻读人类学。

后来,他果真去“刨坟掘墓寻古迹”了,只不过是在中原的河南、山西和山东。

1926年主持山西夏县西阴村仰韶文化遗址发掘,他成为第一位挖掘考古遗址的中国学者。

1930年主持济南龙山镇城子崖遗址发掘,他让龙山文化呈现于世人面前。

如今,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已成为中国远古历史的标志性术语,许多对考古学一窍不通的人竟也耳熟能详。

只不过,大多数人对他却是闻所未闻。

1928年至1937年,他主持了震惊世界的河南安阳殷墟发掘,使殷商文化由传说变为信史,并由此将中国的历史向前推移了数百年。

直至今日,它依旧被视为人类文明史上最重大的发掘之一。

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名字——李济。

我们关于商代的知识很大程度上是由李济给我们划定的。

他领导的安阳发掘,对20世纪整个下半世纪的中国考古学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影响,包括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所长夏鼐、台湾中研院史语所所长高去寻在内的中国考古学界领袖人物,都是在安阳接受的考古学训练。

已故的考古人类学大家张光直以台湾中研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教授的权威身份,曾对自己的导师李济做过评价:

近60年的岁月里,一开始作为中国考古学之父,

随后又作为中国考古学掌门人,他的学术思想一直在中国这门学问的发展中占据支配地位。

如果不将张光直所说的“中国学界”缩小为台湾学界,那么他的判断显然过于乐观了。

李济在1948年年底随史语所迁台,这

一选择很难以优劣论,但其所造成的尴尬局面却是显而易见的。

1959年,以《考古》杂志为代表的大陆考古学界对李济发起了猛烈的“围剿”。

李济的儿子李光谟甚至还收藏了当年的一期《考古》,整整一期都在批判李济。

此后,和许多政治上选择错误的著名学者一样,这个名字逐渐消逝在我们的阅读视野中。

但他曾对1949年后大陆的考古发掘报告提出过严厉的批评,认为其中缺乏实际材

料,充满了政治术语,对出土地、器物、尺寸等内容居然都号称“保密”。

“我想,按照他一贯的标准,这些根本都够不上考古学。

”李光谟对记者感叹道。

据说,直到后来西安半坡遗址的发掘报告出来以后,李济对大陆考古学的印象才有所改变,他自己的文章中也开始引用大陆学界的资料。

儿子眼中,李济相当固执,总是直道而行。

“他不知道拐弯的,有时候。

李济去世后,人们回忆:

“他是一个被上级、同僚、晚辈、学生害怕的人,但他对待真心为学的人则给予最大的帮助。

”其实岂止“害怕”,在一些人眼中,此人简直就是可恶。

台湾名人李敖就曾写过文章,称李济为“最后一个迷人的学阀”。

李济因固执而获罪为“学阀”,但饶是刻薄如李敖,也从不否认他身上“迷人”的一面。

李济人生最辉煌的一页是在殷墟,此后,考古学家和他发掘的遗址天各一方,路途迢迢。

身不能回大陆的李济,晚年心中是否牵挂殷墟?

隔海相望殷墟,心中是怎样一番滋味?

这些问题,由于长期的两岸阻隔,甚至连李光谟也无法回答,但他说:

“1977年,李济生前最后一本著作是《安阳》,可见殷墟在他心中的位置。

(选自《民国那些人》)

相关链接

1949年的社会巨变,中国学术一分为二,胡适、钱穆、李济、傅斯年等一批学人离开大陆,其中不少人在台湾传薪播火。

自此以后,殊途发展,虽为异流,却显同归之势。

殷墟的不少资料包括李济在台湾,使海峡对岸仍有不少学者继续着殷墟的研究。

这种研究,不仅为学术,还分明包含着对乡土的牵挂,对故园的思念。

《中国文明的起源》和《安阳》等学术著作,均为李济去台后的心血结晶,可见古老的殷墟,仍然是他学脉所牵、心魄所系。

——《考古学家李济》

(1)下列对传记的有关内容,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A.李济原来的梦想是去新疆、青海、西藏、印度、波斯去进行考古发掘,后来为更好地寻绎出中国人的原始,他决定改去河南、山西和山东。

B.如果没有李济所主持的河南安阳殷墟的发掘,殷商文化也只能以传说的形式出现。

它的成功发掘,使得中国的信史又向前推移了数百年。

C.安阳的发掘对中国考古学的发展起过很大的作用,社科院考古所的所长夏鼐、台湾史语所所长高去寻和古人类学家张光直,都是在安阳接受的考古训练。

D.“如果不将张光直所说的中国学界缩小为台湾学界,那

么他的判断显然过于乐观了”,作者的意思是,其实李济的影响只是在台湾学界,在大陆他没有这么大的影响。

E.本文简述了李济的考古贡献并展现了其高尚的学养人品,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并不为很多人所知,却在考古学界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科学家形象。

(2)李济为什么被称为“中国考古学之父”?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3)文中有多处引用评价李济的话,这些引用有什么作用?

(4)李敖评价李济,是“一个迷人的学阀”,对此你怎样理解?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这件事让他和他的事业遭受了沉重的打击,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局,其中____只有他自己明白,别人无从知道。

②巴以冲突再次升级,美国国务卿赖斯紧急赶往耶路撒冷,会见巴以双方领导人,从中____,以平息可能重新恶化的局势。

③他的表情很细腻,可以说一丝不苟;嗓子也很响亮,唱几句真的是。

④从这个角度来讲,眼下轰轰烈烈的城市美化和建设生态城市的运

动,至少过于短视和急功近利,与建设可持续的、生态安全和健康的城市,往往是_________。

A.委屈周旋响遏行云背道而驰

B.委屈周旋石破惊天南辕北辙

C.委曲斡旋响遏行云南辕北辙

D.委曲斡旋石破惊天背道而驰

1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昨天,看见好朋友赵曼丽独自在操场一角哭泣,王婷婷连忙跑过去问怎么回事。

B.大陆同胞、台湾、香港、澳门同胞,还有海外侨胞,都是中华民族的子孙。

C.他最要好的朋友,——一个房地产商——告诉他,市场正在调整,眼下买房要慎重。

D.有人认为:

儿童天真烂漫,无忧无虑,不可能发生心理异常,心理学家并不认同这种观点。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马远画山水布局简妙,他善于对现实的自然景色大胆地概括、剪裁。

_____。

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这真是“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①他的山水画,画面上常常留出大片空白,空旷渺漠,意境十分深远

②他的名作《寒江独钓图》,只画了漂浮于水面的一叶扁舟和一个独坐在船上垂钓的渔翁

③他画山,常画山之一角;画水,常画水之一涯,其他景物也十分简练

④然而,就是这片空白表现出了烟波浩渺的江水和极强的空间感,衬托了江上寒意萧瑟的气氛

⑤四周除了寥寥几笔的微波之外,几乎全为空白

⑥从而更加集中地刻画了渔翁专心于垂钓的神气,也给欣赏者提供了一种渺远的意境和广阔的想象空间

A.③①②⑤④⑥B.②⑤④⑥①③

C.①②⑤⑥④③D.①③②⑤④⑥

15.对下面这段文字提供的信息进行筛选、整合,给“官邸制”下定义。

官邸是国家为一定级别的官员提供的办公与休息场所,官邸只能在任职期间居住,官员本人对此只有居住权,没有产权。

官邸一般由国家所有,或由国家租用。

官邸制,就是公务人员的一种住房的制度,已在国外不少国家实施多年,人们比较熟悉的包括英、美、韩。

而在中国探索实行官邸制,则有更现实的意义,通俗点说,就是形成“铁打的房子流水的官”的制度。

16.根据下面一段文字,在“设计理念”“住宅特点”下的方框内填写恰当的词语。

(每空不超过5个字)

设计理想住宅,应从科技服务于人类出发,以人类的健康幸福与文明发展为核心。

按照上述理念进行设计,住宅区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树林、溪流、湿地形成有机整体,为人们提供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良好生态环境;采用高科技的毛细管冷暖传递系统调节室内空气,为人们提供恒温、恒湿、“恒氧”的舒适生活空间;采用雨水收集和生活用水净化处理系统以实现水资源的多次使用,高效采集太阳能以满足家庭用电需求,为人们提供最佳的节能生活方式。

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

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

共1题每题60分共60分

1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6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不少于700字,不得套作。

①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近日,有全国政协委员提议:

将中小学基础教育学制年限由目前的12年缩短为10年,取消“小升初”考试,让孩子坐上直通车,在一贯制学校愉快学习,健康成长。

作为一名即将结束12年基础教育的学生,这一提案引发了你怎样的回忆、联想或思考?

请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②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东直门,挂着匾,隔壁儿就是俄罗斯馆。

俄罗斯馆,照电影,隔壁儿就是四眼井。

四眼井,不打钟,隔壁儿就是雍和宫。

雍和宫,有大殿,隔壁儿就是国子监……”,这首老北京歌谣每句唱一个地名,串起的不仅是生活的记忆,还有城市的历史。

有学者曾将地名比作人类历史的活化石。

不过,近30年来,生活不断地发展变化,一批批老地名逐渐消失,一个个新地名随之产生……

上述现象引发了你怎样的回忆、联想或思考?

请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参考答案

1.A

2.B

3.D

【解析】

1.

试题分析:

强加因果,陶渊明心中的庙堂之念不影响陶渊明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做这类题目时,一定要在通读全文、了解基本内容的基础上,精读选项涉及到的段落语句,根据对文章的理解,并运用所学的说明文知识去衡量辨析,得出正确答案。

考点: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

A项,原文“似乎”表示可能,后文对这种可能进行了否定。

C项,绝对化,原文中说的是“几乎可以说是大多数”。

D项,谢灵运其实无法摆脱心中强烈的庙堂之念。

对于说明文语句的理解,一定要精读选项涉及到的段落语句,并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否则就可能改变原意,造成曲解。

考点: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

无中生有,如陶渊明最终回归了田园。

做这类题目时,一定要在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基本内容的基础上,精读选项涉及到的段落,根据对文章的理解,并运用所学的说明文知识去衡量辨析,得出正确答案。

当然,运用排除法选择或验证也是必要的。

考点: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C

5.C

6.D

7.

(1)过去感到欢欣的事,顷刻间变为往事,对此不能不深有感触。

(2分,大意对即可)

(2)王羲之前去观赏,非常高兴,坚决恳求道士要买他的鹅。

(2分,大意对即可)

【解析】

4.

试题分析:

“抗”应为“相当、匹敌

考点: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5.

试题分析:

A项,所用来,所用做/用来B项,定语后置的标志/代词,他C项,动词,是D项,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

考点: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6.

试题分析:

因果关系不当,原文最后“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

考点: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7.

试题分析:

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关键字

(1)“所欣”是“所”字结构,“兴怀”深有感触

(2)“求”恳求,“市”译为买

考点: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8.C

9.A

【解析】

8.

试题分析:

“尘杂”指的是人世间的琐杂事务,这一句说的是辞官归隐后,家中没有官场中的那些尘俗琐事。

考点: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9.

试题分析:

本诗描绘田园风光用的是白描手法而非夸张手法。

考点: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0.

(1)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2)飞湍不留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11.

(1)BE选A

(2)①他主持了仰韶文化遗址发掘,是第一位挖掘考古遗址的中国学者。

②他主持了济南龙山镇城子崖遗址发掘,他让龙山文化呈现于世人面前。

③他主持了震惊世界的河南安阳殷墟发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中职中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