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压类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鉴定评审通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902888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09 大小:45.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承压类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鉴定评审通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9页
承压类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鉴定评审通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9页
承压类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鉴定评审通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9页
承压类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鉴定评审通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9页
承压类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鉴定评审通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承压类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鉴定评审通则.docx

《承压类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鉴定评审通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承压类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鉴定评审通则.docx(10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承压类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鉴定评审通则.docx

承压类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鉴定评审通则

 

承压类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

鉴定评审通则

(2008-0版)

编制:

审核:

广东省特种设备行业协会

二OO八年一月

适用范围

本通则适用于本评审机构在授权范围内,对下述项目的鉴定评审:

1、锅炉制造(D级)

2、压力容器制造(D级)

3、压力管道元件制造(B级)

4、锅炉安装改造维修(所有级别)

5、压力容器安装改造维修(所有级别)

6、压力管道安装(GB类、GC类GC2级、GC类GC3级)

有关鉴定评审程序请参照本机构编制的下述鉴定评审流程:

1、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鉴定评审流程

2、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鉴定评审流程

3、锅炉安装改造许可鉴定评审流程

4、压力容器安装改造维修许可鉴定评审流程

5、压力管道安装许可鉴定评审流程

编制依据

本通则编制依据为:

1、特种设备行政许可鉴定评审管理与监督规则(国质检特[2005]220号);

2、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TSGZ0004-2007);

3、特种设备制造制造安装改造维修鉴定评审细则(TSGZ0005-2007);

4、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条件(国质检锅特[2003]194号);

5、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规则(TSGD2001-2006);

6、锅炉安装改造单位监督管理规则(TSGG3001-2004);

7、压力容器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规则(TSGR3001-2006);

8、压力管道安装单位资格认可实施细则(质技监局锅发[2000]99号)。

当上述安全技术规范局部发生变更时,本通则将随之修订,修订号依次为1、2、3……。

当上述安全技术规范发生大规模变动时,本通则将随之换版,版号为发布和实施年份。

使用说明

本通则分为四部分:

1、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资源条件评审细则(记录);

2、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评审细则(记录);

3、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安全性能评审细则(记录);

4、特种设备许可鉴定评审报告。

各部分均应结合具体项目的许可条件进行评审。

其中第1部分的许可条件分别由“编制依据”4~8所列的安全技术规范决定;第2部分质量保证体系要素的设置应与许可项目相适应;第3部分安全性能抽查应与许可项目相适应。

第1部分:

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资源条件评审细则(记录)

序号

控制要素

评审要点

审查方式和实际情况

缺陷描述

1

法定资格

营业执照

应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领有营业执照;

查阅营业执照;

2

营业执照在有效期内;

查阅营业执照;

3

组织机构代码证

应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登记,领有组织机构代码证;

查阅组织机构代码证;

4

组织机构代码证在有效期内;

查阅组织机构代码证;

5

许可申请

受理情况

许可申请书应经受理;

查阅许可申请书受理页的签署或受理文书;

6

许可项目

许可范围应经评审组核查,并与申请单位确认;

查阅许可申请书,签署“特种设备鉴定评审基本情况确认表”;

7

真实性

许可申请书应真实;

查阅许可申请书,结合资源条件评审,评价许可申请书是否真实;

8

企业规模

注册资金

注册资金应满足许可规则的要求;

核查营业执照;

9

职工总数

职工总数应满足许可规则的要求;

查阅职工名册及近3个月申请单位职工工资表;

10

生产业绩

生产业绩应满足许可规则的要求;

查阅换证期内生产台账;

11

人员条件

劳动合同

本控制要素所称的人员需与申请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且承诺不得在其它单位兼职;

查阅近3个月申请单位职工工资表、劳动合同;

12

工程技术人员

总数应满足许可规则的要求;

查阅工程技术人员一览表;

13

比例应满足许可规则的要求;

查阅职工名册、近3个月申请单位职工工资表、工程技术人员一览表;

14

各级职称数量应满足许可规则的要求;

查阅有效的资格证件;

15

专业分布应满足许可规则的要求;

查阅有效的资格证件;

16

焊接人员

持有效证件的焊接人员的数量、合格项目满足许可规则的要求;

查阅持证焊工合格项目一览表、有效的资格证件,聘任栏签署正确;

17

其他技术工人

具备许可规则所规定的其他技术工人,持证情况、数量、持证项目符合要求;

查阅技术工人一览表、有效的资格证件,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聘任栏签署正确;

18

无损检测人员

持有效证件的无损检测人员的数量、项目、级别满足许可规则的要求;

查阅无损检测人员一览表、有效的资格证件,无损检测人员不能在两个单位任职;

19

理化试验人员

理化检验人员的数量满足许可规则的要求;

查阅理化检验人员一览表、资格证或培训记录;

20

其他检验试验人员

具备许可规则所规定的其他检验试验人员;

查阅其他检验试验人员一览表;

21

生产条件

厂房建筑面积

厂房建筑面积满足许可规则的要求;

查阅土地使用证或租赁协议;

22

生产设施

具备与许可项目相适应的如下生产设施:

材料库;

焊材库;

成品库;

资料档案室;

生产(预制)车间;

现场巡查;

23

生产设备

生产设备的配备满足许可规则的要求;

查阅生产设备台账、设备档案,现场巡查;

24

工装模具

工装模具的配备满足许可规则的要求;

查阅工装模具台账、设备档案,现场巡查;

25

检验试验条件

无损检测设备及设施

满足许可规则的要求;

查阅检验试验设备(装置)台账、设备档案,现场巡查;

26

理化试验设备及设施

满足许可规则的要求;

查阅检验试验设备(装置)台账、设备档案,现场巡查;

27

其它检验试验设备仪器及设施

满足许可规则的要求;

查阅检验试验设备(装置)台账、设备档案,现场巡查;

28

计量器具

满足许可规则的要求;

查阅计量器具台账、周期性检定计划、检定报告,现场巡视;

29

技术资料

法规和标准

配备了与许可项目相适应得法规和标准;

查阅法规标准一览表,现场巡视,法规标准应为有效版本;

30

试生产

数量及项目

试生产的数量及项目满足《特种设备制造、安、改造、维修许可鉴定评审细则》及《试制(试安装改造维修)项目确认表》的要求;

查阅试生产台账,现场巡视,核对试生产的数量及项目;

第2部分:

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评审细则(记录)

序号

控制要素

评审要点

审查方式和实际情况

缺陷描述

1

1、管理职责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形成正式文件并经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的代理人)批准。

查阅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的相关内容,与有关责任人员交流座谈,结合申请单位实际情况和受理的许可项目特性,审查制定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是否符合要求。

审阅质量目标考核记录。

2

符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和许可项目的范围、特性,突出特种设备安全性能要求。

3

贯彻落实到责任人员和相关人员。

4

质量方针应体现对特种设备安全性能及质量持续改进的承诺。

5

质量目标应当量化和分解,并且定期考核。

6

质量保证体系组织

根据许可项目特性和申请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了独立行使特种设备安全性能管理职责的质量保证体系组织。

结合申请单位的实际情况和许可项目的特性,查阅质量保证体系图,质量保证体系层级关系应明确,能有效实施质量控制活动。

7

职责、权限

规定了法定代表人为安全质量的第一责任人。

结合申请单位的实际情况和许可项目的特性,查阅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管理制度、任命文件,召开座谈会或个别交流考察各级责任人的能力和水平。

查阅质量保证工程师和各质控系统则人员的下列档案资料:

劳动合同和不得在外单位兼职的承诺;学历证书、职称证书原件;

从兼职数量及兼职质控系统的关系量方面来考察质控系统责任人兼任的情况。

8

任命了质量保证工程师,并规定了其对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的管理职责和权限。

质量保证工程师任职要求:

签订了劳动合同且不得在外单位兼职、不得兼任质控系统责任人、是管理层成员、是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且职称及工作经历符合许可规则的要求。

9

明确规定了各质控系统责任人和检验与试验人员的职责、权限、相互关系,以及系统、人员的工作接口控制和协调措施。

10

任命了相关质控系统责任人员,并规定了其管理职责和权限(对设有项目部的施工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任命各项目部的责任人)。

质控系统责任人员任职要求:

签订了劳动合同且不得在外单位兼职、最多只能兼任两个不相关的质控系统责任人、是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且职称及工作经历符合许可规则的要求。

11

质控系统责任人员能胜任岗位工作并确实到岗履职。

12

管理评审

每年至少对特种设备质量管理体系按质量保证理体系文件规定进行一次管理评审,并保存评审记录和报告。

查质量保证体系文件和管理评审的实施记录、报告。

13

2、质量保证体系文件

质量保证手册

应当描述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的结构层次和相互关系。

至少包含:

术语和缩写;

体系使用范围;

质量方针和目标;

质量保证体系组织及管理职责;

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素、质量控制系统、控制环节、控制点的要求。

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和许可项目的特性,查阅手册文件和相关资料。

审查手册设置的基本要素、质控系统、控制环节、控制点以及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结构层次和相互关系是否符合要求。

14

程序文件

应当与质量方针相一致,适应质量保证手册设置的基本要素及其控制系统、控制环节、控制环节、控制点。

程序文件规定的控制范围、程序、内容符合本单位生产的实际情况和许可项目的特性,具有可操作性。

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和许可项目的特性,查阅手册文件和程序文件。

程序文件在手册的各要素中要明确引用。

15

作业文件和质量记录

符合许可项目特性,满足质量保证体系实施过程的控制需要;

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和许可项目的特性,查阅手册文件和程序文件、技术文件、作业文件和记录,抽查所使用的作业文件和记录表格。

16

文件格式及包含项目、内容规范标准。

17

质量计划

质量计划设置的质控系统、控制环节、控制点(包括审核点、见证点、停止点),满足许可项目特性和申请单位的实际情况。

审阅质量保证体系文件和有关质量计划的规定,审查质量计划的编制和实施是否符合要求。

18

按照质量计划的要求实施了过程控制。

19

各控制环节、控制点均有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和相关人员签字确认。

20

3、文件和记录控制

程序文件

规定了文件和记录控制的范围、程序、内容及编制、会签、审批、标识、发放、修改、回收、保管、保存期限、销毁等(其中外来文件控制还应当有收集、购买、接收等的规定),和记录的填写、确认、收集、归档、储存等。

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和许可项目的特性,查阅手册文件和文件及记录控制程序文件等质量保证体系文件。

21

文件和记录的控制

产品或工程项目的质量计划、设计文件、作业文件、记录、检验检测和试验报告等应有效,其编制、会签、审批、标识、发放、修改、回收、保管、保存期限、销毁等符合规定,现场使用的文件和记录为有效版本,外来文件齐全有效。

记录的填写、确认、收集、归档、储存符合规定。

结合安全质量审查(抽查),查阅评审要点中的相关文件和记录,审查其是否符合规定。

22

4、合同控制

程序文件

规定合同评审的范围、内容,合同签订、修改、会签程序等。

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和许可项目的特性,查阅手册文件和文件及记录控制程序文件等质量保证体系文件。

23

合同评审

所签订的合同满足相关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技术条件等方面的要求。

抽查近期合同评审记录,审查其是否符合要求。

24

合同签订、修改、会签等按程序审批。

25

每个合同都进行了评审,并形成评审记录并妥善保存;

26

5、设计控制

程序文件

规定了设计控制的范围、程序及内容等,并符合相关标准、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

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和许可项目的特性,查阅手册文件和设计控制程序文件等质量保证体系文件。

27

设计过程控制

设计输入、输出、验证、修改、设计许可、设计文件鉴定、型式试验等过程得到有效控制。

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和许可项目的特性,审查设计控制是否符合要求。

28

设计文件符合安全技术规范、标准的规定。

29

设计文件的修改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

30

外来设计文件控制

外来设计文件应符合相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和质量保证体系文件对外来设计文件的控制要求。

设计责任人应对外来设计文件进行确认。

抽查外来设计文件及相关手续。

31

6、材料、零部件控制

程序文件

规定了材料、零部件的控制范围、程序、内容,并符合相关标准、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

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和许可项目的特性,查阅手册文件和材料、零部件控制程序文件等质量保证体系文件。

32

采购控制

原材料、焊材、零部件的分供方在合格分供方名录内。

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和许可项目的特性,查阅采购合同、合格供方名录及分供方评价报告。

抽查材料库、零部件库、焊材库和生产现场。

33

分供方的选择、评价、重新评价按照质量体系文件的规定实施,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对分供方的产品有行政许可要求时,对分供方的许可情况进行了评价。

34

采购计划和采购合同按照相关程序实施,经责任人审批、签字确认。

35

材料控制

材料、零部件按控制程序的规定执行了验收复验,材料责任人履行了职责,材料零部件验收复验得到有效控制。

按质量体系文件的要求,巡查材料库、零部件库、焊材库和生产现场,检查材料、零部件验收和复验记录、报告、入库记录、台账,检查材料、零部件的存放与保管、标识和标识移植、材料代用记录是否符合规定。

36

材料、零部件存放与保管、领用和使用、标识和标识移植等符合相关要求。

37

材料、零部件台账所记录的材质、规格、型号完整清晰,与实物一致。

38

发生材料代用时,按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及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的规定实施。

39

7、作业控制

程序文件

规定了作业控制的范围、程序、内容,并符合相关标准、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

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和许可项目的特性,查阅手册文件和作业控制程序文件等质量保证体系文件。

40

作业控制

制定执行工艺纪律检查的规定,包括执行工艺纪律检查的时间,人员,检查的工序,检查内容等方面;

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和许可项目的特性,查阅作业文件、质量计划、工艺纪律检查记录、产品或工程档案、施工验收记录、竣工报告等。

检查生产现场使用的作业文件、质量计划、记录等,审查工艺纪律执行情况是否符合规定。

41

工装模具控制

制定工装、模具的管理应按相关要求执行。

查阅工装模具台账,抽查工装模具的设计、制造、检验、维修、报废等资料,在存放、使用现场检查工装模具的管理情况。

42

8、焊接控制

程序文件

规定了焊接控制的范围、程序、内容,并符合相关标准、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

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和许可项目的特性,查阅手册文件和焊接控制程序文件等质量保证体系文件。

43

焊接人员管理

建立了焊接人员档案并妥善保管。

按照申请单位提供的特种设备焊接人员明细表和特种设备焊接人员资格证,抽查焊接人员档案,并且抽查产品或工程项目的质量档案或在施焊现场检查焊接人员资格和施焊记录。

44

焊接人员的培训、资格考核及其记录符合相关规定。

45

焊接人员标识清晰(包括钢印、资料记录等),且与施焊记录一致。

46

焊接人员施焊项目为持证的合格项目。

47

焊接材料控制

焊接材料的储存条件满足相关规定。

结合现场巡视或者针对性地专门检查,根据抽查产品或工程项目档案和焊接材料验收(复验)记录、焊材库温度湿度记录、焊接材料烘干保温记录等资料。

48

焊接材料烘干保温设备、焊材库的温度湿度装置符合要求。

49

焊接材料的采购、验收、检验、储存、烘干、发放、使用和回收符合相关规定。

50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和焊接工艺

焊接工艺指导书、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焊接工艺卡符合相关安全技术规范及其相应标准的规定。

结合受理的许可项目特性和抽查产品或工程项目档案,审查焊接工艺指导书、焊接工艺评定报告(施焊记录、检验检测报告)、焊接工艺卡、焊接工艺评定式样,产品或工程项目的施焊记录。

51

焊接工艺评定的项目、数量、方法、程序、检验检测、试样保管及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的编制、审核、批准符合规定,焊接工艺评定的项目覆盖特种设备焊接所需要的焊接工艺。

52

焊接工艺文件的编制、审核、批准、发放、使用、修改符合相关规定。

53

焊接过程控制

现场施焊应执行焊接工艺,施焊记录规范、完整齐全,焊接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结合现场巡视或者针对性地专门检查,根据抽查产品或工程项目档案,检查焊接过程控制。

54

焊接设备完好,满足施焊要求。

55

焊接试板满足相关安全技术规范及其相应标准的要求。

56

对焊接质量进行了统计,并对统计数据进行了分析。

57

焊缝返修(包括母材缺陷补焊)按程序进行了审批,并按相应工艺施焊,返修后按相关规定进行了复验。

58

9、热处理控制

程序文件

规定了热处理控制的范围、程序、内容,并符合相关标准、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

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和许可项目的特性,查阅手册文件和热处理控制程序文件等质量保证体系文件。

59

热处理工艺和过程控制

热处理工艺文件的编制、审核、批准、使用、发放等符合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的规定,热处理报告、记录符合相关要求。

根据现场巡视情况和受理的许可项目的特性,抽查产品或工程项目质量档案。

60

热处理设备、测温装置、热处理温度自动记录装置符合相关要求。

61

热处理温度自动记录上注明了热处理炉号、工件号/产品编号、热处理日期、热处理操作工签字、热处理责任人签字确认。

62

热处理分包控制

对分包方进行了评价、选择和重新评价,并出具了分包方评价报告。

查阅热处理分包协议、分包方的评价报告、热处理记录、报告等资料。

63

热处理工艺符合安全技术规范、标准的要求。

64

分包方热处理报告、热处理温度自动记录符合相关要求,并且注明了热处理炉号、工件号/产品编号、热处理日期、热处理操作工签字、热处理责任人签字等。

65

热处理责任人对分包方出具的报告和记录进行了审查确认。

66

10、无损检测控制

程序文件

规定了无损检测控制的范围、程序、内容,并符合相关标准、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

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和许可项目的特性,查阅手册文件和无损检测控制程序文件等质量保证体系文件。

67

无损检测人员管理

无损检测人员的培训、考核、资格证书、持证项目的管理以及无损检测人员的职责、权限应符合规定。

查阅申请单位提交的无损检测人员明细表、无损检测人员档案和资格证。

68

无损检测工艺

无损检测通用、专用工艺应符合安全技术规范、标准的规定。

结合安全质量抽查和受理的许可项目的特性,查阅无损检测通用工艺、专用工艺文件。

69

无损检测过程控制

无损检测方法、数量、比例、评定标准符合安全技术规范及其相应标准。

结合安全质量抽查,查阅无损检测记录、报告。

70

不合格部位的复验检测方法、扩探数量、评定标准符合安全技术规范及其相应标准。

71

射线底片的保管、UT试块的保管符合相关规定。

72

无损检测过程中,能按照无损检测工艺文件的规定进行操作。

73

无损检测设备及器材管理符合相关规定。

74

无损检测报告

无损检测记录和报告、射线底片符合安全技术规范及其相应标准的规定。

抽查无损检测记录、报告。

75

采用的无损检测标准正确。

76

射线底片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77

无损检测记录、报告中英注明无损检测方法、数量、比例、评定标准等符合相关规定。

78

无损检测分包控制

对分包方进行了评价、选择和重新评价,并出具了分包方评价报告。

结合受理的许可项目的特性,审阅分包协议及分包方的评价报告,检查分包方核准的无损检测范围、无损检测人员资格、无检测记录、报告等。

79

分包方核准的无损检测范围、无损检测人员资格满足相关要求。

80

分包方无出具的无损检测记录、报告符合安全技术规范和相应标准的规定。

81

无损检测责任人员对无损检测记录、报告进行审核确认。

82

11、理化检验控制

程序文件

规定了理化检验控制的范围、程序、内容,并符合相关标准、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

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和许可项目的特性,查阅手册文件和理化检验控制程序文件等质量保证体系文件。

83

理化检验过程控制

理化检验人员培训上岗。

抽查理化检验记录、报告。

84

选用的理化检验方法、试样数量正确,理化检验工艺符合要求,理化检验操作按照工艺的规定进行。

85

理化检验试样、试剂、标样的保管符合相关规定。

86

理化检验试样加工符合图纸要求,有有效的试样检测手段。

87

理化检验结果的确认和复验符合相关规定。

88

理化检验分包控制

对分包方进行了评价、选择和重新评价并形成评价报告。

检查分包协议及分包方评价报告,分包方具备的理化检验能力及理化检验记录、报告等。

89

分包方具备的理化检验能力满足受理的许可项目的要求。

90

分包方出具的理化检验报告符合相关规定,理化检验责任人对分包方理化检验进行了确认。

91

12、检验与试验控制

程序文件

规定了检验与试验控制的范围、程序、内容,并符合相关标准、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

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和许可项目的特性,查阅手册文件和检验与试验控制程序文件等质量保证体系文件。

92

过程检验与试验控制

质量计划实施过程中,按照要求进行了全部检验与试验。

巡查检验与试验现场,结合许可项目特性,抽查质量计划、检验与试验工艺、检验与试验记录、报告和质量证明文件等资料。

93

各类检验与试验工艺完整齐全,且符合相关要求,在检验与试验过程中执行了检验与试验工艺规定。

94

最终检验与试验控制

出厂检验、竣工验收、调试验收、试运行验收、试运行验收记录、报告等应符合相关检验与试验工艺规定,检验与试验结论满足安全技术规范、标准的的规定。

结合许可项目特性,抽查产品或工程项目质量档案。

95

检验与试验条件控制

检验与试验设备(装置)、工装满足检验与试验要求,所用仪器仪表经检定校准合格。

巡视检验试验现场,查阅检验与试验记录、报告。

96

检验与试验场地、环境、温度、介质、试验载荷、安全防护、试验监督和确认满足检验与试验要求。

97

检验与试验状态

检验与试验状态标识应符合质量体系文件的规定。

现场巡视,抽查安全质量档案。

98

型式试验及其它特殊试验

型式试验由国家质检总局核准的型式试验机构进行,型式试验项目、试验报告、型式试验结论及等符合安全技术规范及其相应标准规定,型式试验覆盖了受理的许可项目范围。

当安全技术规范及其相应标准规定型式试验及其它特殊试验时,审查型式试验及其它特殊试验是否符合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