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注释选择简答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21课.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8988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7.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注释选择简答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21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注释选择简答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21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注释选择简答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21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注释选择简答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21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注释选择简答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21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注释选择简答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21课.docx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注释选择简答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21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注释选择简答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21课.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注释选择简答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21课.docx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注释选择简答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21课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21课】

班级:

姓名:

题型:

【重点注释默写】【选择题】【课内简答题】

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

1、【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

【亩】,

2、【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版筑】,

【筑】,

3、【管夷吾举于士】【士】,

【举于士】,

4、【百里奚举于市】【市】,

5、【饿其体肤】

6、【空乏其身】

【空乏】,

7、【行拂乱其所为】

【拂】,【乱】,

8、【动心忍性】

9、【曾益〕【曾】,

10、【恒过】

11、【衡于虑】【衡】,

12、【作】

13、【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征】,【发】,

【喻】,

14、【入】

15、【法家拂士】

【拂】,

16、【出】

17、【敌国】【敌】,

18、【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二、选择题: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必先苦其心志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B.行拂乱其所为     入则无法家拂士

C.舜发于畎亩之中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D.人恒过然后能改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舜发于畎亩之中(的)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到)

C.行拂乱其所为(他的)     D.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因而)

3、选出下列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

A.困于心         皆以美于徐公

B.苦其心志        帝感其诚

C.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肉食者谋之

D.舜发于畎亩之中   何陋之有

4、选出下列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

()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上使外将兵

B.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在乎山水之间也

C.人恒过,然后能改      及鲁肃过寻阳

D.征于色,发于声        野芳发而幽香

5、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

被选拔)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任:

责任,使命)

C.入则无法家拂士(拂:

通“弼”,辅佐)

D.人恒过然后能改(过:

过去)

6、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必先苦其心志        行拂乱其所为

B.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出淤泥而不染

C.舜发于畎亩之中      何陋之有

D.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贤于材人远矣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舜发于畎亩之中    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温故而知新

C、行拂乱其所为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D、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不知木兰是女郎

B.舜发于畎亩之中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C.所以动心忍性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吴广以为然  

9、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

被举用,被选拔

B.曾益其所不能曾:

同“增”,增加。

C.衡于虑,而后作作:

发作

D.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出:

在外面,指国外。

10、对下面句子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舜发于畎亩之中——舜在田野中被发现

B.必先苦其心志——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

C.人恒过,然后能改——一个人常犯错误,这样以后能够改正

D.生于忧患——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

1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翻译最准确的一项是()

A.在忧愁和病患中生活,在安全快乐中死去。

B.出生在忧伤和病痛的时候,却死在安乐幸福之中。

C.生存在忧愁和痛苦之中,死在安逸享乐之中。

D.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使人萎靡死亡。

12、下面是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主要讲了两个问题:

如何造就人才;如何治理国家。

B.文章开头先用六位名君贤臣的事例来引出论题。

C.第二段先反面论述磨难对人生的意义,再从正面论证没有忧患的危害性。

D.文中画线句子的朗读节奏是正确的。

13、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因此要增长才干,必须先经受艰苦磨炼。

B.本文在论述造就人才问题时,强调了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的作用。

C.文章在阐述的思路上,先从国家再说到个人,这样使文章论述层次显得很清楚。

D.本文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这篇课文,选自《孟子》。

《孟子》是孟子自己编著的,收录的是他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

B孟子,战国时思想家,教育家。

名轲,字子舆。

C“孙叔敖举于海”,是指孙叔敖,隐居海滨。

当时的君王楚庄王知道他有才能,任命他为宰相。

D拂,在“行拂乱其所为”中发“fú”的音,而在“如则无法家拂士”中发“bì”的音。

三、课内阅读简答题:

1、第1段用了什么修辞?

作用是什么?

2、第一段列举了六个历史人物,他们经历上的共点是什么?

作者借此想要说明什么道理?

3、第一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式?

4、第1段与第2段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

5、上天要把重担加给某个人,必须要从哪几个角度来磨练他?

磨练的好处是什么?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列举舜、孙叔敖等人的事例是为了论证什么观点?

7、“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段的论证方法是:

8、孟子认为人怎样才能成才?

9、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能否养尊处优,耽于安乐?

我们还应有哪些忧患常识?

10、环境对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面对艰苦环境的磨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结合文章说一说你认为这其中最关键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

1、【舜发于畎亩之中】舜在历山耕后被尧起用,成为尧的继承人。

【发】,兴起八指被任用。

【亩】,田地。

2、【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傅说原在傅岩为人筑墙,因以傅为姓,后被殷王武丁任用为相。

【举】,选拔、任用。

【版筑】,古人筑墙,在两块夹板中间放土,再用杵夯实。

【筑】,捣土用的杵。

3、【管夷吾举于士】【士】,狱官。

【举于士】,从狱官手中释放出来,进而得到任用。

4、【百里奚举于市】【市】,集市。

5、【饿其体肤】使他经受饥饿之苦。

6、【空乏其身】使他身处贫困之中。

【空乏】,财资缺乏。

7、【行拂乱其所为】使他做事不顺。

【拂】,违背。

【乱】,扰乱。

8、【动心忍性】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

9、【曾益〕增加。

【曾】,同“增”。

10、【恒过】常常犯错误。

11、【衡于虑】思虑堵塞。

【衡】,同“横”,梗塞、不顺。

12、【作】奋起。

这里指有所作为。

13、【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

【征】,征验、表现。

【发】,显露、流露。

【喻】,了解、明白。

14、【入】指在国内。

15、【法家拂士】法家,守法度的大臣。

拂士,辅佐君王的贤士。

【拂】,同“弼”辅佐。

16、【出】指在国外。

17、【敌国】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

【敌】,匹敌、相当。

18、【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

二、选择题: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D )

A.必先苦其心志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B.行拂乱其所为     入则无法家拂士

C.舜发于畎亩之中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D.人恒过然后能改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解析】A志向;名作动,做标记。

B违背,不顺;通假字,拂,通“弼”,辅佐。

C兴起,被任用;显露,流露。

D常常;常常。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D  )

A.舜发于畎亩之中(的)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到)

C.行拂乱其所为(他的)     D.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因而)

【解析】D连词,表并列。

3、选出下列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B)

A.困于心         皆以美于徐公

B.苦其心志        帝感其诚

C.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肉食者谋之

D.舜发于畎亩之中   何陋之有

【解析】A在;比。

B代词,他的;代词,他的。

C助词,表停顿;助词,……的(人)。

D助词,的;宾语前置的标志。

4、选出下列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

(B)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上使外将兵

B.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在乎山水之间也

C.人恒过,然后能改      及鲁肃过寻阳

D.征于色,发于声        野芳发而幽香

【解析】A将要;带领。

B中间;中间。

C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犯错误;经过。

D显露,流露;开放。

5、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

被选拔)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任:

责任,使命)

C.入则无法家拂士(拂:

通“弼”,辅佐)

D.人恒过然后能改(过:

过去)

【解析】D过:

犯错误。

6、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A.必先苦其心志        行拂乱其所为

B.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出淤泥而不染

C.舜发于畎亩之中      何陋之有

D.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贤于材人远矣

【解析】A都是代词,都指代“将接受大任的人”。

B连词,表承接;连词,表转折。

C结构助词,“的”;结构助词,不译,宾语前置标志。

D介词,给;介词,比。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A、舜发于畎亩之中    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温故而知新

C、行拂乱其所为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D、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

【解析】A从;从。

B所以;旧的知识。

C代词,他的;表反问语气。

D表顺承;表修饰。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B )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不知木兰是女郎

B.舜发于畎亩之中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C.所以动心忍性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吴广以为然  

【解析】A指示代词,这;判断动词,是。

B助词,的;助词,的。

C用来;……的原因。

D这样;正确。

9、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

被举用,被选拔

B.曾益其所不能曾:

同“增”,增加。

C.衡于虑,而后作作:

发作

D.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出:

在外面,指国外。

【解析】C振作。

10、对下面句子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A.舜发于畎亩之中——舜在田野中被发现

B.必先苦其心志——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

C.人恒过,然后能改——一个人常犯错误,这样以后能够改正

D.生于忧患——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

【解析】A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

1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翻译最准确的一项是(D)

A.在忧愁和病患中生活,在安全快乐中死去。

B.出生在忧伤和病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