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C VS K3SD.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895454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934.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ECC VS K3SD.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ECC VS K3SD.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ECC VS K3SD.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ECC VS K3SD.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ECC VS K3SD.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ECC VS K3SD.docx

《ECC VS K3SD.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ECC VS K3SD.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ECC VS K3SD.docx

ECCVSK3SD

SAPECC6.0的SD模块和金蝶K3V11相关模块的对比

一个企业的供应链一般会有采购、生产、销售三个流程,难易程序相比应该依次为采购、销售、生产。

采购需要向供应商购买就可以了,合作伙伴相对单一,而且采购一般由生产的MRP拉动,所以采购凭证也相对简单得多。

正因为如此,ECC库存管理的功能和采购整合在了一起,形成了物流管理模块。

我们知道很多大型企业在行业中是处于主导位置的,在这样的一种情形下这些大企业更愿意采取按单生产的模式,而非按库存生产的模式。

按单生产模式属于拉动式生产,完全由需求拉动,这样能够更好地控制库存,MRP跑起来相对方便。

而按库存生产模式则属于推动式生产,企业根据上一个周期的需求数量、发展趋势以及经济人文环境等预测当前周期的需求,再根据预测的需求组织生产,而预测量难免会有偏差,生产相对也不够准确,库存控制比较麻烦。

在按单生产的模式下,必须要考虑生产和销售的集成,这一点和MM模块有很大的不同。

一个典型的销售流程为创建销售订单->按销售订单发货->根据销售订单或者发货单开票形成对客户的应收。

本文档以标准流程为主线,简略地探讨SAP的ECC6.0和金蝶K3V11在物料管理方面的差异,对ECC6.0的功能亮点作一个简单的介绍和讨论。

本文档分为五个部分

1、主数据-----------------------------------------1

2、销售凭证--------------------------------------8

3、交货-------------------------------------------17

4、开票-------------------------------------------19

5、复制控制-------------------------------------25

6、审批-------------------------------------------28

7、信用控制-------------------------------------30

8、账户确定-------------------------------------32

ECC的SD模块和K3相关模块的对比

(1)-----主数据

采购的特点是供应商数量少,同时每个供应商的物料价格质量各不相同。

而销售的特点则是客户数量很多,销售价格相对单一,所以销售模块中并不需要类似采购信息记录、货源清单、配额协议功能的主数据。

一、物料主数据

图1-1销售单位

和MM模块中的采购单位功能类似,也可以采用固定转换系数和变动转换系数,在此不再重复。

图1-2交货工厂

和MM模块中不同的是,这里可以指定交货工厂。

假如企业为了更好地分析控制成本在系统中创建半成品工厂、成品工厂,这时可以将交货工厂设置为成品工厂。

或者企业有销售公司和生产公司之分,需要将交货工厂设置为生产公司下的工厂,这就形成了公司间销售。

值得注意的是:

ECC系统中创建的工厂并不一定要对应一个实体工厂,可以为了财务核算的方便一个实体工厂下创建多个逻辑工厂。

图1-3物料组

期末报表分析用的,也可以作为条件控制采购事务

图1-4最小订单数量

产品一般都是卖给大客户的,有个小客户跑来要个几百台,对不起,少于一千台无法创建订单。

图1-5最小交货数量

销售人员创建了一张一千台的销售订单,跑到仓库去提货。

仓库的兄弟说:

这仓库有好几千平方米,货都堆得那么高,你上午要一千台,下午要两千台,我还不累死。

对不起,少于五千台不发货。

图1-6交货单位

发货时用了集装箱,每一千台一箱,这时交货单位就成了箱。

图1-7取整参数

来了张销售订单需要5100台,四舍五入,就发5000台吧。

销售把订单改成5600台,四舍五入后发6000台。

当然取整参数的定义很丰富,这里不详解了。

图2为销售的组织数据2,可以看出这个界面定义的大多是关键字,用于确定销售事务中的程序选择的。

图2-1统计组

可以创建一个信息结构,在平时发生业务数据时自动将表中的数据处理后传送到信息结构,这样期末可以直接对信息结构进行分析。

减轻了期末分析的工作量,提高了软件的性能。

统计组即决定哪些信息需要传送到信息结构中的。

图2-2物料定价组

和客户定价组一起确定定价程序,和MM模块中计算方案的概念类似。

图2-3量回扣组

用于确定给予客户的回扣。

图2-4账户分配组

用于确定后台过账的账户,会在后面详细讨论。

图2-5一般项目类别组

图2-6项目类别组

用于确定销售订单中的项目类别,会在后面详细讨论。

图3为销售的一般/工厂数据

图3-1可用性检查

成品销售出库需要作一个检查,看是否有足够的库存,所以SAP采用了可用性检查这个功能。

可用性检查的定义参数非常丰富,这里不详解了。

图3-2运输组

和运输路线相关。

图3-3装载组

会和供应商主数据中的装运条件一起确定一个装运点,主要用在交货功能上。

图101为K3的物料主数据的物料资料界面。

可以看到物料主数据中销售相关的参数非常少,再回顾下ECC中物料主数据的设置,大多和交货类型有关,而K3并没有交货类型这个概念,只有简单的出库功能。

图101-1是否需要进行订补货计划的运算

和ECC中的可用性检查类似,但是只有一个简单的控制开关

图101-2销售超交/欠交比例

类似于ECC中的交货容差功能

二、客户主数据

图4-1业务合作伙伴

ECC中扩展了客户的概念,将其命名为业务合作伙伴。

在实际的业务模型中,客户很有很多种角色:

收货人、收票人、付款人等等,这时ECC的合作伙伴功能起了很大的作用,可以分别设置一个客户的收货人、收票人、付款人。

还有其他很多的扩展概念,在此不详解

图5为客户主数据创建的初始界面

图5-1销售区域

ECC中有销售组织、销售渠道、产品组的概念。

举一个业务模型为例:

一个家电集团会有国内销售部和海外销售部,销售渠道会有零售渠道和大客户销售渠道两个部分,产品组则会有白家电和黑家电之分,这时可以自由组合销售组织、销售渠道、产品组为销售区域。

比如国内销售部-零售渠道-白家电定为销售区域1,国内销售部-大客户销售渠道-黑家点定位销售区域2,总之三个条件可以自由组合。

不同的销售区域可以设置客户的不同参数。

图6为客户主数据公司视图下控制数据界面,值得注意的是客户主数据的销售视图并没有付款条件,这和供应商主数据的采购视图有所不同,客户主数据中只是财务视图才有付款条件。

在客户主数据的销售区域视图中还会有一个装运条件。

发货工厂+装运条件(客户主数据-销售区域视图-装运)+装载组(物料主数据销售视图)可以唯一确定一个发运点。

这也和交货的概念有关。

图6-1供应商

一个公司下有很多工厂,工厂之间会有很多关联交易。

可以为收货工厂创建一个客户,为交货工厂创建一个供应商,为财务的期末清帐提供了方便。

图6-2权限

权限控制所用

图6-3运输区域

用于交货时运输路线的确定

图K02是K3的客户主数据的屏幕,相对比较简单。

关于详细信息可以参考SAPECC6.0的MM模块和金蝶K3V11相关模块的对比相关部分。

图K02-1参数设置

在K3的很多主数据都出现了这样一个子屏幕,它的功能相当于SAP的屏幕格式+字段选择+消息设置(非消息输出,而是SAP控制程序运行的一个方式)等,建议在参数设置子屏幕中再进行细分。

图K02-2应收应付资料

列出了结算方式、现金账户号码、收款条件等信息。

三、其他主数据

图7为销售的主数据列表,还有产品组、条件、消息输入、协议等,限于篇幅在这里不再一一讨论。

ECC的SD模块和K3相关模块的对比

(2)-----销售凭证

销售凭证的类型有很多,常用的有询价、报价、销售订单等等,值得注意的使SD模块中并没有类似采购申请的概念。

想想也是,客户跟你买东西还要申请,也太牛了吧。

值得注意的是,和MM模块不同,SD模块中的询价和报价是经常用到的。

采购的供应商一般是相对稳定和长期合作的,不用询价和报价直接手工输入就可以了,所以采购中特别设置了采购信息记录这个主数据来作一个权限控制和流程节点。

而销售则大不相同,客户繁多而复杂,询价和报价相对频繁,而且可以设置销售订单必须参考报价创建,这样可以把报价功能和销售功能分开,达到一个权限控制和流程节点的目的。

由于篇幅的限制,下面只着重讨论销售订单。

图8为销售凭证的类型定义,抬头的名称为’maintainsalesorder’,是SAP的一个小失误。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销售凭证全部放在一起维护,而且凭证类型要多得多,这和采购凭证的配置有很大的不同。

在实际的业务中,销售需要面对各种各样数量庞大的客户,而采购需要面对的供应商相对简单,销售中的询价报价会非常的频繁,而采购则要少得多。

所以SAP将这些凭证放在一个界面中进行配置。

图8-1滚动条

看那滚动条可以拉那么长。

看来预定义的凭证类型真的很多呵呵

图9为一个销售凭证类型为标准销售订单的定义界面

图9-1销售凭证类别

销售凭证一般有如下类别:

销售订单、询价、报价、计划协议等等。

在销售订单里当然选销售订单的类别了。

在这里SAP有一个重要的设计思想就是将对象的大类设为类别,通过类别控制大方向,然后在类别中再细分为类型,控制小方向。

这样的层次结构清晰,易于维护。

图9-2销售凭证冻结

可以选择不冻结、只能参考创建、冻结三个标识。

如果自定义了一个销售凭证,以后又不用了,就把它冻结。

图9-3强制参考

这个功能非常的有用。

假如一个大的集团,一线的销售人员因为种种原因经常杀价销售,搞得公司无利可图,这时可以设置专门报价的人员,在系统中创建报价单,然后销售人员的订单只能参考这个报价单创建,无法自定义价格。

图9-4读取信息记录

看到这个标识的那一刻我糊涂了,莫非SD中也有类似采购信息记录的功能?

再仔细看看,还是我没记错,这里的信息记录只是一个简单的参数控制功能,和采购信息记录相比没有定价条件,只是单纯地控制一些交货信息,不具备价格控制的功能。

所以SAP也没有称之为销售信息记录,而用了客户-物料信息记录这样的名称。

图9-5检查信贷限制

设置这个类型的销售订单必须检查客户的信贷状况,这个功能会在后面详细讨论。

图9-6信贷组

控制信息的更新

图9-7不完整检查

控制那些字段是必须输入的。

可以灵活地用在权限控制上。

图9-8凭证定价过程

就是给这个凭证类型一个标记,会和客户中的一个标记一起决定销售订单的价格计算方案。

SAP给采购中的计算方案换了个马甲叫定价过程,其实是一个概念。

图9-9状态参数文件

这个是用作审批的功能,会在后面详细讨论。

图10依然为一个销售凭证类型为标准销售订单的定义界面,只是滚动条太长,一张图截不下,所以继续截。

图10-1交货类型

定义销售凭证的后续交货类型

图10-2立即交货

有些客户是长期而稳定的合作关系,而且对供应链的响应速度要求很好。

设想下,客户那里跑MRP出来的采购订单,你收到采购订单后不紧不慢地慢慢创建销售订单、审批,再手工建交货单,肯定是不合适的。

所以可以设置销售订单建好后就立刻自动创建发货订单。

图10-3交货冻结

交货就是要把货往客户那里送了,收到货后客户才付钱,所以在交货前先冻结检查下。

图10-4交货相关的开票类型

一个标准的流程是先创建销售订单,再参照销售订单创建交货单,再根据交货单开票。

这里设置根据交货单开票的类型。

图10-5订单相关的开票类型

设想这个一个业务场景:

客户来了张大单,这时不能一次发完,只好分几批交货,这时参照交货单开票不太合适了,就直接按照销售订单来开票。

这里设置根据订单开票的类型。

图10-6跨公司的开票类型

一个大集团下会有很多家公司,公司间会有关联交易,这时可以配置跨公司销售。

跨公司的开票类型就用在这里。

跨公司的销售我们以后再讨论吧,要详细的写出来估计WORD文档要写上几十页。

图10-7开票冻结

控制一些状况下自动冻结开票。

图12为销售订单的概览界面

图12-1售达方/送达方

前面我们曾经提到过客户会有很多种角色:

售达方、送达方、收票方等等。

集团一般会集中采购,再分发给下属的公司,所以售达方和送达方会经常性的不同。

SAP干脆将它列在了销售订单的界面上。

图12-2交货日期

图12-3交货工厂

图12-4交货冻结

图12-5开票冻结

图12-6付款条件

自动从供应商主数据中带出

图12-7销售区域

在销售订单创建的初始界面选择

图12-8订单数量

图13为销售订单的项目概览的视图,这和采购订单有所不同。

图13-1项目概览

图13-2项目细节

图14为销售订单的项目列表的视图,SAP将其定义为项目细节,其实这个视图并不是项目的细节,而只是一个项目的简单罗列而已。

图14-1项目类别

用于控制后续的计划行类别,会在后面详细讨论。

图14-2定价日期

和采购中定价日期的概念类似

图15是真正的项目细节的视图

图15-1销售A

显示交货数量、定价日期、净价等信息

图15-2销售B

定价确定和统计分析的字段设置

图15-3装运

设置货物装运的信息

图15-4开票凭证

开票凭证的参数设置,大多自动带出。

图15-5条件

显示条件定价的信息

图15-6账户分配

用作成本核算的利润分析和业务范围,和CO的概念相关,不详细讨论了。

图15-7计划行

交货的计划行,一般用在参照计划协议创建的销售订单。

图15-8合作伙伴

自动带出客户主数据中设置的合作伙伴参数

图15-9状态

销售订单的状态,常用的有创建、已审批。

图15-10附加数据

销售分析报表所用

图K03为K3销售订单的处理界面,可以看到功能相对简单,包含创建、修改、报表、进度查询等功能。

图K03-1销售订单-新增

图K03-2销售订单-维护

图K04为销售订单的创建界面

图K04-1销售范围

有模仿SAP的痕迹,但只是简单的一个字段定义,只能在报表选择的时候才能发挥点作用了。

图K04-2销售方式

指定销售方式,常用的有现金销售、赊销等等。

图K04-3结算方式

指定结算方式,常用的有现金、汇票等。

图K04-4交货方式

因为K3并没有后勤执行相关的模块,所以在这里简单地设置了这个字段来表示交货的方式,常用的有FOB和送货等。

图K04-5交货地点

类似于SAP装运点的概念,因为没有WM模块,只好设置到工厂一级。

图K04-6源单类型

指定销售订单参考创建的凭证类型

图K04-7单价

手动输入物料的销售单价

图K04-8含税单价

需要手动输入税。

可以看出未采用条件定价的缺点。

由于无法灵活地集中设置价格,销售订单的价格管控乏力。

图K04-9审核

简单的审批功能,可以看出K3内置了固定的三级审批。

图K05依然是销售订单的创建界面,只是下面的滚动条向右拉动了1/3左右,剩下的1/3下面接着讲。

因为没有子屏幕和后续屏幕的设计,所有的字段都挨在了一起,不美观,略显凌乱。

图K05-1税率

图K05-2折扣率

由此看出,K3内置了最基本的定价元素,包括物料价格、税、折扣率等。

图K05-3折扣额

根据图K05-2折扣率算出

图K05-4交货日期

设定交货的日期,交货功能的简单字段设置

图K05-5出库数量

记录每次交货后的累计交货量。

图K06是销售订单的创建界面剩下的1/3,滚动条终于拉完了~~~

图K06-1辅助单位关联数量

仓库中可能不按基本单位或销售单位来计算,而按托盘这样的存储单位计算,这就是记录存储单位的数量

图K06-2辅助单位关联数量出库数量

后面是生产和成本核算相关的字段,将在SAPECC6.0的PP模块和金蝶K3V11相关模块的对比和SAPECC6.0的CO模块和金蝶K3V11相关模块的对比中详细讨论

ECC的SD模块和K3相关模块的对比(3)-----交货

交货的概念严格来说应该是WMS中的,ERP的中文翻译是企业资源计划,所以ERP在库存方面只需记一个出库入库就可以了。

事实上国内ERP都是如此设计的。

现在我们来看一个业务模型:

某跨国集团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客户和供应商遍布全球各大洲,货物的运输动辄需要几十天。

这个时候光一个出库入库控制肯定是不行的,对交货这个过程的控制是非常有必要的。

对于采购模块,SAP设计了内向交货这个概念,内向交货可以参考采购订单建立,详细记录到货的时间。

对于销售模块,SAP设计了外向交货这个概念。

外向交货参考销售订单建立。

对于交货的功能SAP将其集成在了LE模块中,将其与仓库管理结合在一起,可以确定装运地点、运输路线等等。

对于国内企业来讲,大多没有使用仓库管理模块。

为什么不用?

国内企业大多处于微笑曲线的下游,利润率较低,买个SAP玩玩就已经很不容易了,而且要想用好WM模块,必须建设高标准的自动化仓库,华为就建了一个,花了30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2亿多,这个数字超过国内大部分企业的年净利润了。

国内企业没有使用WM模块,这样物料的管理不能完全实现自动化,而SAP的流程设计是建立在用户使用了WM模块的基础上的,这样就带来了很多不适,简称水土不服。

关于SAP流程和WM模块的关系,会在ECC的PP模块和K3相关模块对比中进行讨论。

SAP销售的财务处理流程如下:

先发货过账,根据物料的标准价或移动平均价产生交货成本,再开票根据销售订单中的条件定价产生对客户的应收。

国内企业大多只使用了SD模块中交货的最基本的财务过账功能,所以这里也就简略地讨论下交货的基本创建界面的信息,关于财务过账功能,会在后面详细讨论。

图20为SAP后勤执行模块的后台配置菜单,下次有时间再详细讨论,先来看看传说中的LE模块长什么样。

图20-1仓库管理

企业仓库内部的设计

图20-2装运

货物从仓库哪个地方出,哪个地方进,如何装货、怎么包装等等

图20-3运输

货物除了仓库后选哪条运输路线,具体怎么个运法。

图21为外向交货创建的概览界面。

看着挺熟悉,好像在那个地方见过~~~原来和图13的销售订单创建界面差不多,由此可以看出,SD模块和LE模块是SAP同一个团队设计开发的。

图21-1项目概览

图21-2拣配

图21-3装载

拣配和包装完成后的一个动作。

图21-4运输

图21-5状态概览

监控货运发运的状态,就是看看发货过程到哪一步了。

图21-6货物移动数据

记录货物的移动类型等数据。

图22为交货的项目细节界面,和SD的销售订单项目细节界面也挺像的,我就说嘛,肯定是同一个团队设计开发的。

图22-1处理

我们知道交货一般会有如下步骤:

拣配->仓库内取出->包装->发货过账这么几个步骤,可以灵活选取其中的几个步骤。

还有质量检查数据,有些企业喜欢在出货前先进行质检,的确是那种把产品质量看成生命的角色,国内企业一般无此习惯。

图22-2物料

记录下生产相关的数据,以及运输组合装载组,用于确定后面的运输路线和装运点。

图22-3批次分割

企业的生产往往会有很多批次,一次发货可以一个批次不够,需要几个批次,这里就记录批次的信息。

图22-4拣配

拣配相关信息都在其中

图22-5装载和装运

包含了装载和送达方的信息。

图22-6财务处理

包含了开票、利润中心、业务范围等信息。

图22-7条件

记录从销售订单带来的条件定价的信息。

K3并没有类似后勤执行模块的功能,没有交货过程的管控功能。

ECC的SD模块和K3相关模块的对比(4)-----开票

图23为SD模块中的开票功能的后台配置界面,可以看出开票功能有这么几种:

标准开票、跨公司销售开票、自动开票。

图23-1开票凭证

会在下面详细讨论

图23-2跨公司开票

限于篇幅暂不讨论

图23-3开票计划

限于篇幅暂不讨论

图24为开票凭证类型定义的初始界面,可以看出其设计逻辑和销售凭证类型定义相似。

图25为开票凭证类型定义的界面,这里我们依然选取标准的,即F1类型的开票凭证类型为例。

图25-1项目号码增量

指定项目号码以多少间隔增加

图25-2SD凭证类别

和销售凭证类别的作用类似

图25-3事务组

定义凭证类型允许的事务,并作为报表分析的选择字段。

图25-4开票凭证类别

定义开票的发票类别,有预付要求、开票要求等

图25-5凭证类型

控制后续的会计凭证类型

图25-6负过账

指定该类型的凭证能否冲销,如果不允许冲销,则需要配置一个反向的凭证类型。

图25-7分支/总部

前面我们提到,有这样的业务模型:

总部统一采购,作为付款方,分发给下面的公司,下面的公司作为送达方。

那么开票的时候应该开给总部。

这里的选项就是为了满足类似的需求。

图25-8带值日期的贷项凭证

用于贷项凭证类型的设置中,这里不详细讨论。

图25-9发票清单类型

设想这样一个业务模型:

一个客户短时间下了多个订单,开票参照销售订单创建,或者一个销售订单多次交货,开票参照交货单创建,这时就需要发票清单这样的功能来为多次业务开一张发票。

发票清单类型控制发票清单的一些参数,这里限于篇幅,不详细讨论。

图25-10回扣处理

指定回扣协议中规定的回扣的处理方式,一般在贷项凭证类型中设置。

图25-11取消凭证类型

回顾图25-6中的设置,如果不允许冲销原凭证,则需要在此配置一个反向的凭证类型。

图25-12复制要求

将在后面的复制控制中讨论。

图25为竖型滚动条往下拉后剩下的开票凭证类型定义的界面

图25-1账户分配/定价

指定账户确定程序和凭证定价过程

图25-2输出/合作伙伴/文本

指定消息输出确定过程、项目输出过程、输出类型、抬头合作伙伴、项目合作伙伴、文本确定程序等参数。

这里的消息输出功能和MM模块中的消息输出功能类似,但是SAP为了应对销售的复杂性,设计更多的消息输出条件技术,比如不光凭证可以作消息输出,连凭证的项目都可以作消息输出,的确是做得非常的仔细和认真。

对于消息输入过程这里不再敷述。

图27为发票的概览界面,非常的简洁明了。

因为业务的处理和统计信息在销售凭证和交货凭证中已经处理和记录,这里要做的只是根据销售凭证和交换凭证汇总的结果开个票而已。

图28为发票的项目细节界面,记录了销售凭证和交货凭证中信息的汇总。

图K07是K3的销售发票创建界面

图K07-1源单类型

指定参考的凭证类型,典型的有销售订单和销售出库。

这里K3为了记录交货后产生的成本,设计了销售出库的凭证。

这样的流程设计对于企业不负责货物运输的业务场景是没有问题的,单是对于企业负责货物运输的业务场景是有很大的漏洞的。

假设企业货已出库,但是在客户收到确认以前,所有权还在企业这里,运输途中发生意外或者企业收货时对数量或者品质存有争议,而出库的期末存货已经核算,这时就产生帐实不符,还需要重新调整。

图K07-2选单号

因为没有SAP复制控制类似的功能,所以K3只能选择一个参考凭证号,对于发票参考多个交货凭证或多个销售凭证创建的业务需求难以满足。

而实际上多交货凭证或销售凭证开票不管是大集团还是中小企业都经常发生,K3在复制控制功能必须要增加。

图K07-3往来科目

因为K3无法自动过账,只有在这里选择科目手动记账。

ECC的SD模块和K3相关模块的对比(5)-----复制控制

设想一个业务模型:

企业开了多个销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