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地铁一号线一期工程施工测量实施细则.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88881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安市地铁一号线一期工程施工测量实施细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西安市地铁一号线一期工程施工测量实施细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西安市地铁一号线一期工程施工测量实施细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西安市地铁一号线一期工程施工测量实施细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西安市地铁一号线一期工程施工测量实施细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安市地铁一号线一期工程施工测量实施细则.docx

《西安市地铁一号线一期工程施工测量实施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安市地铁一号线一期工程施工测量实施细则.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安市地铁一号线一期工程施工测量实施细则.docx

西安市地铁一号线一期工程施工测量实施细则

 

西安市地铁一号线一期工程

施工测量实施细则

 

西安铁道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处

二ОО九年二月

 

1、概况

一号线西起后围寨站、三桥站、阿房路站、枣园北路站、汉城路站、劳动路站、玉祥门站、洒金桥站、北大街站(与在建地铁二号线换乘,该站与而号线同步设计,同步施工)、五路口站(与规划四号线换乘)、朝阳门站、康复路站、金花路站(与规划三号线换乘)、万寿路站、长乐坡站、半坡站、浐河东站、纺织城站、全线设主变电站两座,分别位于劳动路和金花路附近,车辆段及综合维修基地设在后围寨,停车场设在纺织城沿线高楼林立,古建筑较多,穿越古城墙玉祥门、朝阳门等。

2、总则

2.1、本总体技术要求用于西安市地铁一号线一期工程施工期间的地面控制(GPS、精密导线、Ⅱ等水准)检测维护、施工控制测量及放样测量,中线调整测量,断面测量,铺轨控制基标测量,限界测量,设备安装及装饰装修测量及检测,以及西安市地铁一号线一期工程要求的有关的测量工作。

2.2、地铁测量不同于一般工程施工测量,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所有有关检测单位、监理测量工程师和承包商测量人员应充分认识到这些特点,严格管理、精心施测,确保成果质量。

2.2.1、地铁建在城市环境中,其设计全用三维坐标解析法,并根据设计资料以三维坐标放样。

2.2.2、西安市地铁一号线一期工程全线分区段施工,而且开工时间、施工方法各异,又分别由不同的承包商施工。

要保证区间正确贯通,每个区段不仅要完成本标段的测量任务,还要兼顾到与相邻标段间工程的正确衔接。

为了使全线满足设计要求,西安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处设立了专业测监中心对全线施工测量进行集中控制和管理。

2.2.3、地下轨道交通工程有严格的限界规定,尤其在弯道地段,施工时应给结构轮廓一定的施工误差裕量。

从降低工程成本出发裕量应尽量小,所以对施工测量、净空断面测量精度有较高的要求。

2.2.4、地铁隧道内轨道结构采用维修量较小的整体道床,铺设轨道一次到位,几乎无调整的余地,所以对铺轨基标的测量精度要求为毫米级。

2.2.5、隧道内及车站上的控制点在各个工序中经常使用,应按照有关细则要求布设足够数量的合格控制点,桩点埋设规范,精心做好标志,要求点位稳定、可靠、清晰易找。

2.3、为了确保地铁测量精度,各施工、监理单位及地铁地铁测监中心,应使用先进的测量仪器和测量技术,如GPS定位系统、全站仪、精密水准仪、陀螺经纬仪、精密投点仪等。

承包商主持测量工作的技术人员资质及仪器设备,在开工前均须报业主及地铁测监中心审核。

2.4、本规定主要是针对施工控制测量的,关于施工放样测量、定线及其它零星工程的测量工作各承包商可根据地铁测监中心提供的控制点(使用前必须先检后用的原则)按照相关的测量规范进行施工放样和测量。

2.5、承包商必须绝对保证仪器设备的到位,保证人员的相对稳定。

2.6、承包商必须做好测量方案设计,经业主、地铁测监中心和监理审核后严格按测量设计方案实施。

2.7、承包商必须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对测量仪器和工具进行鉴定。

作业时应消除作业环境对仪器的影响。

2.8、主要使用的测量规范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

●《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新建铁路工程测量技术规范》TB10101—99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41-2001

国家其他测量规范、强制性标准

3、西安地铁工程隧道贯通测量精度指标

西安市地铁一号线一期工程隧道开挖的贯通误差规定为:

横向100mm,纵向L/5000(L为两开挖洞口之间的距离),竖向50mm。

总贯通中误差的允许值取极限误差的一半。

西安市地铁一号线一期工程平面与高程贯通误差限差见下表3-1。

贯通误差

地面控制测量

联系测量

地下控制测量

总贯通中误差

横向贯通中误差

25mm

15mm

(20mm)

30mm

50mm

纵向贯通中误差

L/10000

竖向贯通中误差

15mm

9mm

15mm

25mm

注记

(20mm)为竖井联系测量有趋近导线时采用值。

表列精度指标为各级测量方案设计的依据。

本表所列精度指标是各等级测量,包括地面GPS控制网、精密导线网、由地面向地下传递测量、地下导线测量及洞内外高程测量的设计依据,最终必须满足总贯通中误差的要求。

4、地面平面控制测量

西安市地铁一号线一期工程地面平面控制网分两级布设,首级为GPS网,二级为精密导线网。

4.1、GPS控制网检测

4.1.1、地铁一号线GPS网情况

沿地铁一号线及二号线工程布设的GPS网为C级。

GPS网原则上每个车站1个点,每个GPS点至少与两个相邻GPS点通视。

GPS网采用西安市平面坐标系,投影面高程为西安高程系H=405米。

GPS网最弱点位中误差不大于±12mm,最弱边的相对中误差不大于1/100000,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不大于±10mm,与原有控制点的坐标较差不大于50mm。

4.1.2、GPS网的检测,须按原测精度进行。

4.1.3、GPS网的检测,须按业主要求的时间及时进行,按期提交成果报告。

4.1.4、GPS网检测内外业作业及成果,须满足《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的有关要求,其中成果报告中,须有对控制网现状的评价及明确每个控制点的取值。

4.2、精密导线(网)测量

4.2.1、精密导线(网)的布设方法,应在搜集和了解有关资料的基础上,采用野外踏勘和图上设计相结合的方法反复进行,制定出合理可行的方案,经业主审核同意后最后确定出导线点在现场的位置。

4.2.2、精密导线(网)测设,由测监中心测量检测部沿地铁线路所经过的实际地形选定,布设成挂在GPS点上的附合导线、多边形闭合导线或结点网,由测监中心测量检测部实施。

4.2.3、精密导线(网)应尽量沿地铁线路布设成直申形状,每导线点具备两个以上的后视方向,必须能控制地铁线路和车站位置,但应避开可能施工的范围。

4.2.4、精密导线测量主要技术要求如表4-1

平均

边长

(m)

导线

总长度

(Km)

每边

测距中

误差

(mm)

测距相对中误差

测角

中误差

(秒)

测回数

方位角闭合差

全长

相对

闭合差

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

(mm)

Ⅱ级

全站

350

3~5

±4

1/60000

±2.5

4

6

±5√n

1/35000

±8

注:

n为导线的角度个数。

4.2.5、用红油漆在点位附近规范地书写统一编号的导线点名。

4.2.6、精密导线(网)的测设,须按业主要求的时间及时进行,按期提交测量成果报告。

4.2.7、精密导线(网)测设的内外业作业及成果,须满足《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第3.3节的有关要求。

4.3、精密导线(网)的检测

4.3.1、精密导线的检测精度,须按原测网精度施测。

4.3.2、精密导线的检测,须按业主要求的时间及时进行,按期提交检测成果报告。

4.3.3、隧道洞口、竖井和车站附近应布设精密导线点,相邻精密导线点应有两个以上的方向通视,其它位置的精密导线点间应至少有一个方向通视。

4.3.4、精密导线检测内外业作业及成果,须满足《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第3.3节的有关要求,其中成果报告中,须有对控制网现状的评价及明确每个导线点的取值。

4.4、地面高程控制网测量

地铁Ⅱ等水准网沿沿地铁线路方向布设成附合或闭合水准路线或节点网,高程采用1956黄海高程系。

原则上每个车站附近设一至两个水准点。

4.4.1、Ⅱ等水准网的检测精度,须按原测网精度施测。

4.4.2、Ⅱ等水准网的检测,须按业主要求的时间及时进行,按期提交成果报告。

4.4.3、Ⅱ等水准网检测内外业作业及成果,须满足《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第4节的有关要求,其中成果报告中,须对原水准网现状的做出评价及明确每个控制点的取值。

4.5、精密水准网测量

4.5.1、地面高程控制网应是在城市二等水准点下布设的精密水准网。

精密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如表4-2

每千米高差

中数中误差(mm)

附合水准路线平均长度

(Km)

水准仪等级

水准尺

观测次数

往返较差、附合或

环线闭合差(mm)

偶然中误差

M△

全中误差Mw

与已知点

联测

附合或

环线

2

4

2~4

DS1

铟瓦尺或条码尺

往返测

各一次

往返测

各一次

8√L

注:

L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路线长度(以Km计)。

4.5.2、精密水准布设原则,应沿地铁工程线路布设成附合路线、闭合路线或节点网。

在车站、隧道口或施工竖井口附近设置2个以上水准点。

5、施工控制测量

5.1、为了确保隧道正确贯通和满足设计的净空限界,必须有严格的检查和检测制度。

凡承包商的施工控制测量成果,应先经自检和驻地监理测量工程师检测合格后,再向地铁工程处提出检测申请(施工测量放样报验单),由地铁工程处测监中心测量检测部进行检测。

5.2、检测均应按照规定的同等级精度作业要求进行,5天内提出成果报告,一般检测值与原测值互差小于2倍中误差时,可用原测成果,若大于该值或发现粗差,应由监理会同地铁工程处测监中心测量检测部采取专项检测来处理。

各项检测的限差如下:

地上导线点的坐标互差≤12mm;

地下导线点的坐标互差在近井点附近≤16mm、在贯通面附近≤±25mm;

地上高程点高程的互差≤3mm;

地下高程点高程的互差≤5mm;

地下导线起始边(基线边)方位角的互差≤16;

相邻高程点高差的互差≤3mm;

导线边的边长互差≤8mm;

经竖井悬吊钢尺传递高程的互差≤3mm;

对影响隧道横向贯通的检测误差应严格控制。

5.3、检测成果报告中,须有对承包商测量资料的审核意见,并须对承包商的测量成果按照《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的有关技术要求及本技术规定第4.3、5.2款进行分析、评判。

5.4、联系测量

5.4.1、联系测量的检测,根据工程施工进度,须按业主要求的时间及时完成。

5.4.2、联系测量的内外业作业及成果精度,须满足《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第9章的有关要求。

5.4.3、趋近测量:

从地面控制点向地下传递坐标、方位和高程是通过洞口、竖井或2个以上钻孔来实现联系测量的,而从地面控制点向近井点引测坐标和方位的趋近测量,可采用边角三角形,或用趋近导线。

5.4.4、从高楼上向下引测,俯仰角不宜大于20°,趋近导线折角个数不多于3个,附合、闭合或往返总长不大于350m,相对点位中误差10mm之内。

5.4.5、竖井定向

5.4.6、竖井投点,应采用标称精度不低于1:

200000的光学垂准仪,每次投点独立进行,共投三次,三点互差2mm,取中为最后位置;或按0°、90°、180°、270°四个方向投四点,边长2.5mm,取其重心为最后位置。

投点误差0.5mm(井深20m)。

5.4.7、陀螺经纬仪定向,井上陀螺定向边应为精密导线边或更高级边,井下定向边为靠近竖井长度大于50m的导线边,应避免高压电磁场的影响。

应采用精度稳定的仪器,如WILD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