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要点一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85931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716.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试要点一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测试要点一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测试要点一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测试要点一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测试要点一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测试要点一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docx

《测试要点一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试要点一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测试要点一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docx

测试要点一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高二地理学业水平测试考试说明解读

宇宙中的地球

测试要点一: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具体测试内容和要求一:

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说明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解读:

1、天体系统(由小到大):

地月系和其他行星系,太阳系和其他恒星系,恒星系和河外星系,总星系。

天体系统的结构(由大到小):

地球

月球

银河系

其它行星系

其它恒星系

河外星系

2、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也是太阳系、恒星系以及总星系的一部分。

3、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顺序: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具体测试内容和要求二:

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因素。

解读:

1、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从运动特征看,地球与其他八大行星十分相似,即共面性,近圆性,同向性;从结构特征看,地球与水星、金星和火星有许多共同之处。

2、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

1)地球是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

2)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1)宇宙环境:

①运行轨道安全(近圆、共面、同向),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②太阳稳定,光照稳定。

(2)自身条件:

①日地距离适中,温度条件适中,存在液态水;②地球的体积与质量适中,并经过长期演化形成为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③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适中,使地球表面温差变化不大。

测试要点二: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具体测试内容和要求一:

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解读: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直接为地表提供光能和热能,维持地表温度。

2、为生物繁衍生长、大气和水体运动等提供能量。

3、太阳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因其取之不尽、稳定、廉价又无污染性,已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

具体测试内容和要求二:

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解读:

太阳活动主要表现为光球层上的黑子和色球层上的耀斑。

一般以太阳黑子数的增减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其最明显的变化周期约为11年。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

干扰地球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2.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指南针无法正确指示方向。

3.影响地球的天气气候。

(与降水的相关性)

4.使极地上空产生极光现象。

测试要点三: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具体测试内容和要求一:

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了解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

解读:

比较项目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示意图

方向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周期

(1)自转3600,23时56分4秒(1恒星日)

(2)昼夜更替周期为24小时(1太阳日)

(1)1恒星年,公转3600,365天6时9分10秒。

(2)1回归年,太阳直射点移动一个周期,365天5时48分46秒。

速度

(1)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为0外,地球表面的其它各点角速度处处相等,均为150/小时。

(2)线速度,自赤道向极点逐渐减小为0。

位于近日点(1月初)时速度快,位于远日点(7月初)时速度慢。

黄赤交角是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目前为23026′,在数值上与地轴的倾角互余。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上的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作周年回归运动,移动情况如图1—1所示:

图1-1

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也即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2)昼夜长短的变化

(3)四季的更替

具体测试内容和要求二:

了解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能够进行简单的区时计算。

解读:

1。

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

地球自转。

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因此有昼半球和夜半球之分(见图1-2);由于地球持续不停地自转,因此昼半球、夜半球所处部分不停地变化,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昼夜交替的周期是一个太阳日,即24小时。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不同的经线有不同的时刻,东边地点的时刻总是早于西边,这就产生了地方时,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

2.区时计算:

(1)地方时:

因经度不同而出现的不同时刻数,称为地方时。

东早西迟。

(2)区时划分:

地球上以经度每15度范围作为1个时区,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

其中,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合为东西十二区。

划分方法如图1—3所示。

(3)区时:

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标准时——区时。

(4)相邻时区间的时差为1小时。

每往东1个时区,区时早1小时;每往西1小时,区时晚1小时。

(5)国际日期变更线:

理论上与180度经线重合,实际上并不重合,它是一条折线。

当由西向东跨越日期变更线时,还必须将日期减一天:

反之,由东向西跨越日期变更线时,就必须加上1天。

具体测试内容和要求三:

结合事例,说明地球自转偏向力对地表物体水平运动方向的影响。

解读:

受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无偏向。

地球自转偏向力对风向、洋流的流向、河流的运动都有影响,如北半球的河流对右岸冲刷显著,南半球的河流对左岸冲刷显著。

具体测试内容和要求四:

了解四季更替的现象,并理解其成因。

解读:

四季更替原因:

黄赤交角。

(地球公转运动)

地球公转产生的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使地球表面的能量分布也具有周年变化的规律,从而产生了四季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变化规律:

从太阳直射点所在地理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规律:

①春、秋分日全球昼夜等长;②赤道终年昼夜等长;③春分→夏至→秋分:

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北极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极昼范围最大,到达极圈;④秋分→冬至→次年春分:

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北极附近出现极夜现象;冬至日,北半球各地夜长达一年中最大值,极夜范围最大,到达极圈

测试要点四:

地球的圈层结构及特点

具体测试内容和要求:

知道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解读:

地球的圈层结构比较表

地球的圈层结构

重要特点

外部圈层

大气圈

大气圈是包裹地球的气体层,主要成分是氮和氧,是地球生命生存的基础条件之一。

从地面开始,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的密度迅速下降。

水圈

水圈由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组成,还可分为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和生物水,其中陆地水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

生物圈

生物圈中的生物广泛分布于地壳、水圈和大气圈中,是地球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

内部圈层

地壳

在横向上,地壳可分为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其中大洋地壳远比大陆地壳薄。

在纵向上,地壳的上层为硅铝层,下层为硅镁层,硅铝层在大洋中很薄甚至缺失。

地幔

地幔中有一软流层,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软流层以上的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被称为岩石圈。

地核

地核由铁和镍组成,外核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内核呈固态。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测试要点一:

地壳内部物质循环

具体测试内容和要求一:

知道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了解地壳内部物质的循环过程

解读:

1.地球的圈层组成:

外部圈层(大气圈、生物圈和水圈)和内部圈层(地壳、地幔和地核);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包括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和岩石圈。

其中岩石圈是指软流层(岩浆的发源地)以上的地幔部分(地幔的顶部)和地壳组成(特别注意不含软流层)。

2.地壳的元素组成:

O、Si、Al、Fe、Ca、Na、K、;地壳的结构组成:

上层是硅铝层(密度小,不连续分布),下层是硅镁层(密度大,连续分布)。

注意:

两层的组成成分都是以O、Si、Al为主,其中硅铝层Na、K也较多,而硅镁层Mg、Fe、Ca成分相对增多。

3.地壳结构的两个特点:

厚度不均(大陆地壳比大洋地壳厚,高山、高原地区比平原、盆地地壳厚);硅铝层的不连续分布(在大洋地壳中较薄甚至缺失)。

4.岩浆岩的形成:

地幔中的岩浆上升或喷出、冷凝形成侵入岩(花岗岩)或喷出岩(玄武岩)。

喷出岩的气孔构造明显(岩浆喷出后冷凝的速度快,气体溢出后形成的)。

5.沉积岩的形成:

已经形成的岩石经过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

沉积岩的两个特征:

岩层(层理)和化石(包括生物的遗体和遗迹),分别被称为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和“文字”。

典型岩石如:

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等。

6.变质岩的形成:

岩石在高温高压下发生的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特例:

石灰岩是沉积岩,经过变质作用形成大理岩;页岩-板岩、花岗岩-片麻岩、石英砂岩-石英岩)。

7.三大类岩石的转化(或地壳内部物质的循环过程)(注意实现每一种转化的作用条件)

地壳物质循环:

地球内部的岩浆,经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岩浆岩受流水、风、冰川、海浪等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形成沉积岩。

同时,这些已生成的岩石,在一定温度和压力等作用下发生变质,形成变质岩。

各类岩石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发生重熔再生作用,又成为新的岩浆。

从岩浆形成各类岩石,再到新岩浆的过程,就是地壳内部的物质循环。

请说明图1-4中各个数字序号所代表的含义。

测试要点二: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具体测试内容和要求一:

.了解褶皱,断层的特点及其地表形态、

解读:

内力,外力作用:

内力作用:

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的热能,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它使得地表变得高低起伏。

外力作用:

能量来源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辐射能,主要作用要素有温度、流水、风、海浪、冰川等,主要表现为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堆积作用、固结成岩,它使得地表趋于平坦。

褶皱是因为岩层受到水平挤压力,使得岩层出现一系列弯曲变形,它包括背斜和向斜。

背斜的岩层向上拱起、向斜的岩层向下弯曲;在内力作用下,背斜形成山岭、向斜形成谷地;在外力作用下,背斜顶部因受张力,裂隙发育,易被侵蚀反而形成谷地、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岩层紧实,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

断层是岩层受到挤压力过大或者张力作用,使得岩层发生断裂,出现断裂面,并且在断裂面两侧的岩层有错动和位移,形成断层。

大的断层常形成谷地或陡崖。

断层一侧的岩层下降会形成谷地(如我国的渭河平原和汾河谷地),上升则会形成断块山,通常伴有陡崖(如我国的华山、庐山和泰山)。

研究地质构造对找矿、找水和大型工程建设的指导意义:

石油和天然气多储存于背斜构造中,地下水往往在向斜盆地中,隧道、水库建设应尽量避开断层,其中隧道应优先选择在背斜构造中(因为取石方便,工程成本低)。

具体测试内容和要求二:

结合实例,说明流水,风力,冰川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解读:

外力作用的几种情况:

流水侵蚀作用常常形成沟谷(v型)、瀑布和峡谷;流水堆积作用常常在山前形成冲积扇或洪积扇、在河流中下游形成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一般在河流的上中游主要表现为侵蚀和搬运,在下游表现为堆积)。

风力侵蚀作用形成风蚀蘑菇和风蚀洼地;风力堆积形成沙丘和沙垅(风力作用一般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表现显著)。

冰川地貌常有冰川U谷、刃脊、冰斗和角蜂(欧洲的地貌大多受到冰川的作用),海蚀地貌常有海蚀崖、海蚀穴、海蚀柱、海蚀平台和海蚀拱桥(通常分布在石质海岸)。

(特别注意:

黄土高原的形成是风力堆积作用,黄土高原的地表千沟万壑的形态是流水侵蚀作用)。

人类活动也是属于外力作用的一种特殊形式。

测试要点三:

大气受热过程

具体测试内容和要求一:

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

解读:

太阳辐射(短波辐射):

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源泉,是地面的直接热源。

包括紫外线(波长小于0.4um)、可见光(波长0.4—0.76um)和红外线(波长大于0.76um),其中主要是可见光部分。

大气的受热过程可以用图1-5或图1-6表示,在此过程中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的三种形式——吸收、反射和散射:

吸收具有选择性,具体表现为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由此可见大气对太阳辐射中最多的可见光吸收的很少,因而说大气圈对太阳辐射中的可见光几乎是透明的。

反射(云和固体尘埃)无选择性。

散射(空气质点和固体杂质)具有选择性,可见光中蓝色和紫色光容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曾现蔚蓝色。

无论是吸收、反射还是散射,都使得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减少了(削弱作用),因而使得地表的白天温度不会太高。

具体测试内容和要求二:

理解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

解读: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

地面吸收了太阳(短波)辐射,温度升高,产生地面辐射——长波辐射(物理知识:

物体受热温度升高,就要产生辐射;温度越高,波长越短,反之亦然);因为地面辐射是长波辐射,所以大部分被大气(低层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吸收,使得大气增温;大气增温,产生大气辐射(长波辐射),其中较大一部分的大气辐射是射向地面的,因为这部分的大气辐射与地面辐射方向相反,所以被称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对地面因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起到补偿作用,所以说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

温室(效应)原理:

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可以绝大部分穿透玻璃到达温室地面,使得温室地面增稳,而地面产生的地面辐射因为是长波辐射,很少能穿透玻璃,这样使得大部分的热量没有损失而保留在温室内。

其实,温室不仅仅是玻璃房,我们可以把整个地球也看成是处在温室内,因为大气也就相当于玻璃,它能让大部分的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却因大气逆辐射让大部分的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又回到了地面。

主要的温室气体有二氧化碳、水汽、甲烷等。

具体测试内容和要求三:

.理解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解读:

热力环流(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形成:

地面冷热不均导致大气的垂直运动(受热上升、冷却下沉),从而使得在同一水平面上出现了气压差异(在近地面上受热处形成低气压、冷却处形成高气压;在高空上受热处形成了高气压、冷却处形成了低气压),进而使得同一水平面上的大气产生了水平运动(方向是从高压向低压),从而形成了环流。

特别指出的是:

高压、低压是同一水平面比原来受热均匀时的增加或减小,而在同一地点的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始终越低。

热力环流的几个实例:

海陆风(因为白天温度陆地高——热源、海洋低——冷源吹海风,夜晚温度海洋高——热源、陆地低——冷源吹陆风)、山谷风(白天吹谷风——山谷吹向山顶、夜晚吹山风——山顶吹向山谷)、城市风(从郊区吹向城市)。

测试要点四:

.全球气压带,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具体测试内容和要求一:

理解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

解读:

三圈环流(垂直方向上)以及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近地面)的形成:

赤道因是热源,空气上升(在近地面形成赤道低气压带,在高空形成高气压区。

气流有迟到上空的高气压区向向两极方向流动,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逐渐偏转(北右南左,总体是向东偏),到了纬度30°上空时偏转成了西风(向东运动)不能继续向高纬度运动,在不断聚集(堆积)的情形下便产生了下沉气流,形成了副热带高气压带(纬度30°),极地地区因是冷源,气流终年下沉,在近地面形成极地高气压带,在纬度60°形成了相对的低气压带,称为副极地低气压带。

于是形成了三圈环流,即低纬环流、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

同时在近地面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自己能够画图分析)。

(如图1--9)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可以把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看成整体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大致与其方向和周期相一致,即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注意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幅度大致在10°左右,没有太阳直射点移动幅度大。

)(如图1-10)

具体测试内容和要求二:

了解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

解读: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由于海陆的热容量不同(海高陆低),使得海洋比陆地升温慢降温也慢,进而出现同纬度的海洋与陆地的温度在夏季(白天)是陆地高海洋低,在冬季(夜晚)是海洋高陆地低。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海陆分布实际切断了气压带的带状分布:

1月(北半球冬季)亚洲高压(蒙古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使得副极地低气压带仅存在于大洋中(北太平洋中的阿留申低压和北大西洋中的冰岛低压),在东亚形成了西北季风;7月(北半球夏季)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切断了副热带高压带,使得副热带高压带仅存在于大洋中(太平洋中的夏威夷高压和大西洋中的亚速尔高压),在东亚形成了东南季风。

因为南半球海洋占绝对优势,其气压带基本保持带状分布,而北半球陆地比南半球多,且海陆间隔分布,海陆热力差异显著,所以气压带很少保持带状。

季风的形成原因一: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重要原因),例如东亚季风(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区,原因是东亚位于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太平洋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之间,海陆热力差异十分显著。

)东亚的冬季风是因为亚洲高压(蒙古高压)和阿留申低压之间形成的西北季风,夏季风是因为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和夏威夷高压之间形成的东南季风。

季风的成因二: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例如南亚季风的夏季风——西南季风(注意:

南亚的季风形成原因包括上述季风形成的两个原因。

)南亚的冬季风是东北季风,夏季风是西南季风,它是因为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夏季北移越过赤道改为向右偏转而成的。

从以上可以看出,一般而言,冬季风是从高纬陆地吹向海洋,性质是寒冷(温暖)干燥的;而夏季风则是从低纬海洋吹向陆地,性质是高温(温暖)湿润的。

(拓展:

澳大利亚的季风风向与东亚的1月和7月、冬季风和夏季风的关系,在成因上与南亚季风的关系)

 

全球季风环流以亚洲东部和南部最为典型,如图1-11和下表所示。

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成因、风向比较表

地区

季节

形成原因

风向

东亚

冬季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西北季风

夏季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东南季风

南亚

冬季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东北季风

夏季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西南季风

具体测试内容和要求三:

结合实例,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解读:

一般地说,高气压带气流下沉,气候干燥,低气压带气流上升,降水较多;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风带,气流较湿润,由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的风带,气流较干燥。

而由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会使同一地区的气候呈季节性变化规律。

气候类型

大气环流状况

降水特征

热带雨林气候

常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

年雨型

温带海洋性气候

位于温带大陆西海岸,常年受西风带影响

地中海气候

位于亚热带大陆西海岸,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受西风带影响

冬雨型

热带草原气候

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冬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夏雨型

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风,冬季盛行来自大陆内部的偏北风

热带沙漠气候

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降水稀少

少雨型

常见气候类型的判断:

热带型

亚热带型

温带型

寒带型

气温指标

最冷月均温

>15℃

>0℃

<0℃

<0℃

最热月均温

>25℃

>18℃

>18℃

<10℃

气温变化

终年高温

冬温夏热

冬冷夏热

终年严寒

气候类型

雨林气候

草原气候

沙漠气候

季风气候

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季风气候

大陆性气候

海洋性气候

极地气候

测试要点五:

主要天气系统的特点

具体测试内容和要求一:

理解锋面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解读:

锋面系统包括冷锋、暖锋和静止锋。

锋面总是倾斜于冷气团上面,暖气团总是在锋面之上,降水总是在冷气团一侧(冷锋的降水区在锋后,暖锋的降水区在锋前。

)锋的符号:

冷锋是三角形、暖锋是半圆形,它们的指向表示该锋面系统中势力强的那一气团主动运动的方向。

冷锋是冷气团势力强,主动向暖气团靠近,其前缘插入暖气团下方,暖气团被迫上升,其中水汽冷却凝结成云致雨。

冷锋过境时出现风、云、雨(雪);过境后天气晴朗,气温下降,气压升高。

实例:

寒潮、沙尘暴、北方夏季的暴雨。

 

暖锋是暖气团势力强,主动向冷气团靠近,主动抬升,成云致雨。

冷气团会出现回流现象。

暖锋过境时多出现连续性降水(由于冷锋中暖气团是被迫抬升,速度快,降雨强度大时间短,而暖锋因为暖气团是主动抬升,速度慢,降雨强度小,时间长,因而出现连续性降水)。

过境后,天气晴朗,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实例:

我国夏季雨带的移动。

静止锋是冷、暖气团势力相当形成静止锋,或者是由于地形阻挡形式静止锋,出现连续性降雨天气。

实例:

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的梅雨(冷暖气团势力相当),贵阳的冬季降水(地形阻挡)。

具体测试内容和要求二:

理解低压,高压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解读:

气压状况分为:

低气压和高气压。

气流状况分为:

气旋和反气旋。

气旋:

是低气压,气流运动方向是呈逆时针辐合上升(南半球是顺时针辐合上升),由于其中心气流是上升的,所以出现阴雨天气。

实例:

台风。

反气旋:

是高气压,气流运动方向是呈顺时针辐散下沉(南半球是逆时针辐散下沉),因为中心气流下沉,所以天气晴朗。

实例:

长江中下游的伏旱天气和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

长江中下游出现的梅雨和伏旱天气:

梅雨出现在我国长江中下游、江淮地区和日本,时间大概是每年的六月中下旬,它是副热带高气压和来自南方的雨带(暖湿气流)形成静止锋,出现连续数周的阴雨天气。

伏旱是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的七、八月份因受副热带高气压的影响出现的干旱天气。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系统的特点与天气

气流(气压)状况

气流的水平运动方向

中心气流及天气状况

实例

气旋

(低压中心)

北半球按逆时针方向、南半球按顺时针方向由四周向中心辐合

中心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

台风

反气旋

(高压中心)

北半球按顺时针方向、南半球按逆时针方向由中心向四周辐散

中心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

“伏旱”天气

测试要点六:

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具体测试内容和要求一:

知道水循环的概念

解读:

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地理环境中通过各个环节循环运动的过程。

水循环按其发生的空间范围不同,可分为:

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和海陆间循环。

其中海上内循环对水量的更新最大,陆上内循环对陆地水的更新很小,只有海陆间循环对陆地水的更新起着重要的作用。

具体测试内容和要求二:

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解读:

水循环的环节有:

蒸发和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

台风登陆属水汽输送环节,江河入海属地表径流环节,跨流域调水是人类改变了地表径流。

外流河参与了海陆间循环,内流河(如塔里木河)只参与了陆上内循环。

水循环的意义:

促进地理环境(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和岩石圈)的整体性,促进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更新,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对全球的热量传输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由于在水循环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势能和动能的转换,由此产生了流水侵蚀作用,塑造了地表的形态;水本身也是一种溶剂,随着它的移动也会使得岩石圈的化学物质发生迁移。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①联系四大圈层、促进水体更新;②促进物质迁移和能量传输;③流水作用改造着地表形态。

 

测试要点七:

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具体测试内容和要求一:

了解洋流的概念及类型(寒流,暖流)

解读:

洋流是指海洋水沿相对稳定的方向作大规模运动的现象。

根据水温(洋流的热力性质)可以把洋流分为暖流和寒流。

暖流是指其比到达的地区水温高,通常是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暖流经过的海区温度和盐度会上升;寒流是指其比到达的地区水温低,通常是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寒流经过的海区温度和盐度会降低。

如图1-14所示。

具体测试内容和要求二:

了解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并结合实例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读:

洋流分布规律:

①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高压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为顺时针,南半球为逆时针(反气旋式洋流);②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副极地低压为中心的逆时针大洋环流(气旋式洋流);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