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籍历史名人.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84825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5.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籍历史名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福建籍历史名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福建籍历史名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福建籍历史名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福建籍历史名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籍历史名人.docx

《福建籍历史名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籍历史名人.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籍历史名人.docx

福建籍历史名人

福建籍历史名人

【抗荷民族英雄——郑成功】

引言: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

民族英雄郑成功,于1662年打败侵占台湾38年之久的荷兰殖民主义者,收复了我国神圣领土,写下这首《复台》诗。

诗作高度概括了收得台湾的艰难历程,无限深情地抒发了自己与将士们同甘共苦、生死相依的血肉深情。

郑成功(1624年—1662年),祖籍中国福建南安,民族英雄。

其父郑芝龙,是南明隆武朝“建安伯”,曾组织向台湾移民,积极开发台湾岛。

母为日本田川氏,出生于日本九州平户。

郑成功原名郑森,字明俨,号大木。

1645年(清顺治二年),21岁的郑成功在福州受到隆武帝朱韦健的召见,颇多赏识,被认为本家,赐他国姓(朱),改名成功,因此中外尊称之为“国姓爷”。

1653年(清顺治10年),南明永历帝(朱由榔)又封他为“延平郡王”。

郑成功的活动是在国内明清王朝交替和西方殖民主义者侵略东方的时期展开的。

郑成功为明朝最后一个强调反清复明的官员,并透过实质的武力攻击让当时占领台湾的荷兰东印度公司之人员撤退败走,而流传下了众多极富传说色彩的活动遗迹和传奇故事。

死后葬于台湾台南鹿耳门港附近。

“Koxinga”一词是外国人对他的习称,即源自“国姓爷”。

中国把郑成功看作从荷兰人手上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日本则把郑成功看成第一个日裔子孙经营台湾的例子,而台湾则把郑成功看成汉人脱离中国统治,移民台湾,建立新天地的典范。

【禁烟钦差大臣——林则徐】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闽侯县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等。

是中国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

  主要功绩是从英国手里收缴全部鸦片近2万箱,约237万余斤。

于道光十九年四月二十二日(1839年6月3日)在虎门海滩上当众销毁。

嘉庆三年(1798年),林则徐中秀才,就读鳌峰书院。

嘉庆九年(1804年)中举,任厦门海防同知书记,后入福建巡抚张师诚幕府。

嘉庆十六年(1811年)进士,选为庶吉士,授编修。

先后任江西乡试副考官、云南乡试正考官。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任江南道监察御史转浙江杭嘉湖道,任上修海塘,兴水利,发展农业,颇有政声。

鸦片战争时期主张严禁鸦片、抵抗侵略的爱国政治家。

史学界称他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虎门销烟是我国近代史上反帝斗争中的光辉一页,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的胜利,是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史上第一个伟大胜利,这一壮举,维护了民族的尊严和利益,增长了中国人民的斗志。

林则徐留给后世的影响集中到一点是他那种仰之弥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有着丰富的内涵,但在抗击外来侵略者时表现得最集中、最鲜明、最具有感召力。

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在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上表现得最为突出。

第一位举起这面旗帜的正是林则徐。

我们追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会发现爱国主义是一个变化的过程。

【享誉世界的思想家——朱熹】

朱熹(1130~1200),中国南宋思想家。

字元晦,号晦庵。

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婺源县),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出生于福建南剑州(今福建三明)尤溪县,卒于宋宁宗庆元六年(1200年)。

卒后葬于建阳塘石里之大林谷。

绍兴十八年(1148)中进士,历仕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庆元六年卒。

嘉定二年(1209)诏赐遗表恩泽,谥曰文,寻赠中大夫,特赠宝谟阁直学士。

理宗宝庆三年(1227),赠太师,追封信国公,改徽国公。

朱熹是先秦以来儒家系统中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我国后期封建社会在文化思想领域中影响较大的一位思想家。

他自幼勤奋好学,立志要做圣人;仕途生涯多艰,做官清正有为;力主推行理学,竟遭落职罢祠;倡办文化教育,重建书院学规;阐义理之奥秘,集理学之大成。

朱熹是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北宋时期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

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理在先,气在后”,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朱熹的长期从事讲学活动,精心编撰了《四书集注》等多种教材,培养了众多人才。

他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其中最值得关注的,一是论述“小学”和“大学”教育,其中“小学”教育的内容是“学其事”,主张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具体行事,懂得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学习初步的文化知识技能。

“大学”教育内容的重点是“教理”,即重在探究“事物之所以然”。

;二是关于“朱子读书法”。

“朱子读书法”六条,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近代思想教育家——严复】

严复(1854.1.8—1921.10.27)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福建侯官人,汉族,是清末很有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

严复出生在一个医生家庭里。

1866年,严复考入了家乡的福州船政学堂,学习英文及近代自然科学知识,五年后以优等成绩毕业。

1877年到1879年,严复等被公派到英国留学,先入普茨茅斯大学,后转到格林威治海军学院。

留学期间,严复对英国的社会政治发生兴趣,涉猎了大量资产阶级政治学术理论,并且尤为赞赏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

严复积极倡导西学的启蒙教育,完成了著名的《天演论》的翻译工作。

他的译著既区别与赫胥黎的原著,又不同于斯宾塞的普遍进化观。

在《天演论》中,严复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理论阐发其救亡图存的观点,提倡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自强自立、号召救亡图存。

译文简练,首倡“信、达、雅”的译文标准。

主办《国闻报》。

“与天交胜”在当时的知识界广为流传。

他的著名译著还有亚当·斯密的《原富》、斯宾塞的《群学肄言》、孟德斯鸠的《法意》等,他第一次把西方的古典经济学、政治学理论以及自然科学和哲学理论较为系统地引入中国,启蒙与教育了一代国人。

“教育救国论”是严复的一个突出思想特点。

严复疾呼必须实行变法,否则必然亡国。

而变法最当先的是废除八股。

严复还很重视妇女教育。

 严复提倡西学,反对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点。

【旷世伟人——黄道周】

黄道周,字幼玄,号石斋,明代漳浦铜山(现东山县)人,祖籍莆田文赋里双牌铺(今莆田山牌村)。

通天文、理数诸书,工书善画,诗文、隶草皆自成一家,是明末著名学者、书画家、爱国民族英雄。

世人尊称之「黄圣人」、「石斋先生」。

明万历十三年(1585)生于漳浦县铜山所,即令东山县铜陵镇,1646年逝世。

黄道周自幼聪颖好学,少年时就有「闽海才子」之誉。

著作甚丰:

《儒行集传》、《石斋集》、《易象正义》、《春秋揆》、《孝经集传》等。

二十五岁建漳浦东皋书舍,从事讲学著作。

三十八岁中进士,先后任明天启朝翰林编修、经筵展书官,崇祯朝翰林侍讲学士、经筵展书官,南明弘光朝吏部侍郎、礼部尚书,隆武朝武英殿大学士、吏部和兵部尚书等职。

他是在明末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激烈的时刻登上政治舞台的。

崇桢皇帝日中后金的反间计,处死抗战名将袁崇焕,重惩辅臣钱龙锡等。

朝中无人敢言是非。

黄道周激于义愤,连奏三疏。

刚愎自用的崇桢见疏大怒,将其降三级调用。

道周以国事为重,不计个人得失,刚直不阿,敢言直谏,前后三十疏,直到被革除官职,甚至洽罪入狱,表现了为国为民、光明磊落的情怀。

晚年,他受命于危难之时,自请募兵北上抗清,在向江西婺源进军中,于牛头岭首战告捷,但终困后援不继,孤军深入而失败,在童家坊被俘。

清军得黄道周,认为胜过占领几个州的土地,设宴招待,派人说降,均被他严词斥责和讽刺,并绝食以示必死之志。

就义那天,他谈笑风生,从容为人挥亳酣书。

临刑前,他咬破指头,血书「纲常万古,节义千秋,天地知我,家人无忧」。

时顺洽三年(一六四六)三月初五。

一百年后,他所抗拒的征服者的皇帝乾隆推崇他为古今完人。

他能书尚画,书法自成一体,影响很大。

“他的真书,如断崖峭壁,土花斑驳;他的草书,如急湍下流,被咽危石”其行草大字,更以“险怪”而为世所重。

清代著名学者蔡世远概括其一生:

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渊博的学问可比邵雍,忠贞为国直言敢谏可比李纲,慷慨赴难从容就义可比文天祥。

【华侨旗帜民族光辉——陈嘉庚】

华侨史上有一个光辉的名字,永远铭刻在千百万华侨心中,受到祖国人民的尊敬和怀念。

这个人,便是毛主席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陈嘉庚。

 陈嘉庚(英文名:

TanKahKee,1874年10月21日—1961年8月12日),又名甲庚,字科次,福建同安县集美社人(现厦门市集美镇),华侨企业家,生前曾为全球华侨领袖。

陈嘉庚17岁(1891年)渡洋前往新加坡谋生,在新加坡,他艰苦创业34年,成为东南亚的“橡胶大王”,著名的大企业家,百万富翁。

陈嘉庚致富后首先想到的是兴学报国。

他说:

“国家之富强,全在于国民,国民之发展,全在于教育,教育是立国之本”。

陈嘉庚是一位毕生热诚办教育的教育事业家、教育家。

他一生生活俭朴,但兴学育才则竭尽全力,十分热心。

他办学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毅力之坚,为中国及世界所罕见。

1913年起,陈嘉庚在家乡集美创办小学,以后陆续办起师范、中学、水产、航海、商业、农林等校共十所;另设幼稚园、医院、图书馆、科学馆、教育推广部,统称“集美学校”;1923年孙中山大元帅大本营批准“承认集美为中国永久和平学村”,“集美学村”之名就是由此而来。

规模这样宏大,体系这样完整的“学校”,全国还找不到第二个。

1921年,他仅凭一人之力又创办了厦门大学。

他一生用于办学的款项,约达美金一亿元以上。

陈嘉庚不仅是一个教育事业家,而且不愧为一个教育家。

陈嘉庚早年就为集美学校制定校训“诚毅”,要求学生遵循。

在长期办学的实践中,形成了他的教育思想:

第一、他提倡女子教育,反对重男轻女。

;第二、强调优待贫寒子弟,奖励师范生。

第三、讲究教学质量,注意全面发展。

第四、主张“没有好教师,就没有好学校”,强调要确立教师在学校的主导地位。

陈嘉庚虽身处南洋,但一直心系中国,积极支持中国国内的革命活动。

他加入同盟会并积极支持孙中山的革命活动。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简称“南侨总会”)在新加坡成立,陈嘉庚被推选为主席。

他自己带头捐款,还组织各类活动。

仅1939年一年,南洋华侨就向祖国汇款3.6亿多元,从卢沟桥事变到太平洋战争爆发的4年半期间,共计捐款约15亿元,极大地支援了中国国内的抗日力量。

1940年他率领南侨慰劳团回国视察各战区,访问延安时,对抗日根据地干部廉洁奉公、军民团结抗战,热情称颂,从此断定“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1949年5月,陈嘉庚应毛泽东的邀请,回国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当年9月,以华侨首席代表身份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

他看到伟大祖国站立起来了,决心定居祖国,为祖国建设服务。

他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当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

他已耄耋高年,驰驱祖国南北大地,舟车劳顿,席不暇暖,他倡议修建厦门海堤、鹰厦铁路等,致力于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并对推动华侨爱国大团结、鼓励华侨支持祖国和家乡建设起到积极作用。

并一再呼吁祖国统一,对台湾的回归深表关切,体现了一个爱国者的赤诚之心。

  

【文化大师——林语堂】

林语堂(1895年10月3日~1976年3月26日)中国现代文学家。

福建龙溪人。

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

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

1919年秋赴美读哈佛大学文学系。

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

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

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

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

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

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

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

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

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

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

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

1966年定居台湾。

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

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

1976年在香港逝世。

林语堂最大的成就在于他的文学创作。

林语堂作品的特点:

文字自然流畅,幽默而不荒唐,一切都是信手拈来。

可以感受到在“民主与科学”、“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旗帜下,林语堂所特有的那份“近情”的性格。

林语堂在文化上最大的特色就是融贯了中西文化并致力于中西文化的交流,而且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没有一个作家可以超过他的功绩。

由于他中西文化底蕴甚深,特别是英文的写作水平,其美妙流畅,已超过了英美籍作家的水平。

所有用中文或英文写的书籍、文章都能脍炙人口,饮誉世界,林语堂早期的代表作有两本:

《吾国与吾民》风格幽默,笔调轻松,赞扬了中国博大精深的道德文化,当年就在美国名列首位畅销书。

《京华烟云》通过曾、姚、中、孔四个家庭几代人的错综关系与复杂变化,反映了中国近代从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四十年间的历史变迁,充满了抗敌御侮,爱国爱乡的精神,欧美汉学家们称此书为中国的第二部《红楼梦》,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一版再版,可知其在世界上的巨大影响。

如果没有高度中西文化的修养,是不可能达到如此炉火纯青的境界的。

林语堂语录

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我的话》

  彻悟与痛苦

  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

──《吾国吾民》

  稀罕

  人类之足引以自傲者总是极为稀少,而这个世界上所能予人生以满足者亦属罕有。

──《吾国吾民》

  倘无幽默

  没有幽默滋润的国民,其文化必日趋虚伪,生活必日趋欺诈,思想必日趋迂腐,文学必日趋干枯,而人的心灵必日趋顽固。

──《一夕话》

人生真是一场梦,人类活像一个旅客,乘在船上,沿着永恒的时间之河驶去。

在某一地方上船,在另一个地方上岸,好让其他河边等候上船的旅客。

──《生活的艺术》

【学贯中西的的国学大师——辜鸿铭】

20世纪初,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

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

辜鸿铭,字汤生。

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

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第一个将中国的《论语》、《中庸》用英文和德文翻译到西方。

凭三寸不烂之舌,向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大讲孔学,与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书信来往,讨论世界文化和政坛局势,被印度圣雄甘地称为“最尊贵的中国人”。

辜鸿铭是东方文化的捍卫者。

他的父亲在祖先牌位前焚香告诫他说:

“不论你走到哪里,不论你身边是英国人,德国人还是法国人,都不要忘了,你是中国人。

”曾有英国作家毛姆来中国,想见辜。

毛姆的朋友就给辜写了一封信,请他来。

可是等了好长时间也不见辜来。

毛姆没办法,自己找到了辜的小院。

一进屋,辜就不客气地说:

“你的同胞以为,中国人不是苦力就是买办,只要一招手,我们非来不可。

”一句话,让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毛姆立时极为尴尬,不知所对。

作为东方文化的捍卫者,辜鸿铭的声誉也逐渐显赫起来。

辜鸿铭在北京大学讲课时对学生们公开说:

“我们为什么要学英文诗呢?

那是因为要你们学好英文后,把我们中国人做人的道理,温柔敦厚的诗教,去晓喻那些四夷之邦。

” 

辜鸿铭认为,“中国人的性格和中国文明的三大特征,正是深沉、博大和纯朴”,此外还有“灵敏”。

从这一独特的视角出发,把中国人和美国人、英国人、德国人、法国人进行了对比,凸显出中国人的特征之所在:

美国人博大、纯朴,但不深沉;英国人深沉、纯朴,却不博大;德国人博大、深沉,而不纯朴;法国人没有德国人天然的深沉,不如美国人心胸博大和英国人心地纯朴,却拥有这三个民族所缺乏的灵敏;只有中国人全面具备了这四种优秀的精神特质。

辜鸿铭在西方人面前表现出来的优越感源自于他的机智与幽默。

某天,辜鸿铭在他位于北京椿树胡同的私邸宴请欧美友人,点的是煤油灯,烟气呛鼻。

有人说,煤油灯不如电灯和汽灯明亮,辜鸿铭笑道:

“我们东方人,讲求明心见性,东方人心明,油灯自亮。

东方人不像西方人那样专门看重表面功夫。

辜鸿铭轶事

  辜鸿铭的趣事

(一)

  十岁那年,辜鸿铭跟义父母布朗夫妇到了伦敦.他按照父亲的交代,在伦敦也始终穿着长衫马褂,留着长长的辫子,永远记住自己是个中国人(当时是清末)。

有一天,他坐在电车上看伦敦泰晤时报,几个同车的英国人觉得好玩,侮辱辜鸿铭.起初辜鸿铭不理他们,干脆把报纸调头来看.那几个英国人更来劲,说:

“看,那个中国小子连字都不认得,还看什么报纸?

”。

这下把辜鸿铭给惹火了,他用纯正娴熟的英语把整段文章念出来,然后说:

“你们英文才26个字母,太简单,我要是不倒着看,那就一点意思都没有!

”那帮英国孙子一听都傻啦,赶紧灰溜溜地跑掉.

辜鸿铭的趣事

(二)

辜鸿铭很重视维护儒家学说的传统价值,1893年他在协助湖广总督张之洞筹备铸币厂时,有一天铸币厂的外国专家联合请辜鸿铭吃饭,大家对辜很尊重,推他坐首席。

宴会上,有一个外国人问辜鸿铭:

“你能否给我们讲讲贵国孔子之道有何好处?

”,辜鸿铭立即说道:

“刚才大家推我坐首席,这就是行孔子之教.如果今天大家都象你们西方所提倡的竞争,大家抢坐首席,以优胜劣败为主,我看这顿饭大家都吃不成了,这就是孔学的好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