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3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及其稳定性.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72645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20.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43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及其稳定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343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及其稳定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343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及其稳定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343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及其稳定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343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及其稳定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43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及其稳定性.docx

《343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及其稳定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43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及其稳定性.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43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及其稳定性.docx

343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及其稳定性

第3讲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及其稳定性

一、选择题

1.下图表示莴苣种子的萌发率与光的波长之间的关系。

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萌发率的高低与波长不成正比关系

B.光和光敏色素都属于物理信息

C.种子接受某种波长的信息才能萌发

D.种子的正常萌发离不开信息传递

【解析】光属于物理信息,种子的萌发与光有关,但不成正比。

而光敏色素为生物接受物理信息的特殊物质,不是物理信息。

【答案】B

2.蝙蝠的回声定位、莴苣种子必须接受光信息才能萌发,说明()

A.生命活动的进行、生物种群的繁衍,都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B.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C.信息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D.信息能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解析】蝙蝠的回声定位属于生命活动,莴苣种子的萌发属于生物种群的繁衍。

【答案】A

3.建设生态农业时巧设、增设食物链的目的不包括…()

A.努力实现物质的分层次多级利用

B.减轻对环境的污染,提高抵抗力稳定性

C.加强生物防治,控制有害生物的危害

D.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使废物资源化

【解析】生态农业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而不能实现能量的循环。

【答案】D

4.一个外来入侵物种,进入一个新的适宜环境后()

A.将使原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逐渐变得更加多样化

B.将使原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传递效率逐渐提高

C.将使原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逐渐提高

D.将对原来生态系统中群落的演替产生严重影响

【解析】生态系统是经过长期进化形成的,系统中的物种经过上百年、上千年的竞争、排斥、适应和互利互助,才形成了现在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的密切关系。

一个外来物种被引入后,有可能因不能适应新环境而被排斥在系统之外;也有可能因新的环境中没有相抗衡或制约它的生物,这个引进种可能成为真正的入侵者,打破平衡,改变或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

【答案】D

5.一片草地发生火灾后,第二年就长出茂密的草本植物,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很快得到恢复,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

A.抵抗力稳定性B.恢复力稳定性

C.结构不可破坏性D.功能绝对稳定性

【解析】草地发生火灾,说明遭到破坏,第二年长出茂密的草本植物,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很快得到恢复,即恢复了原状,符合恢复力稳定性的概念。

【答案】B

6.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两种群在一段时间内的数量变化情况。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两个种群间能量流动方向是甲

B.M点时甲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C.两个种群间的信息传递是双向的

D.两个种群数量波动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解析】结合曲线发现甲与乙是捕食关系,乙以甲为食,即能量从甲流向乙,M点时甲的相对数量减少,表明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答案】B

7.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

B.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C.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

D.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

【解析】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能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是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的调节功能;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

【答案】D

8.以下实例可以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是()

A.豆科植物能供给根瘤菌有机养料,同时能通过根瘤菌获得含氧养料

B.草原上羊数量剧增会导致草的数量减少,进而抑制了羊的数量增长

C.山区植被遭到破坏或掠夺式砍伐后造成水土流失甚至泥石流的发生

D.废弃多时的耕地上会逐渐生长出杂草,进而逐渐出现小灌木林

【解析】豆科植物和根瘤菌是共生关系。

植被破坏导致泥石流发生,是自然现象,没有体现自我调节能力。

耕地上出现小灌木林是群落演替。

只有B项体现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答案】B

9.某生物实习小组的同学用河水、洗净的砂、黑藻、草食小鱼、广口瓶、凡士林等材料制作的生态瓶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乙中的生物存活时间最长②丙的稳定性最差,植物在暗处不能进行光合作用③往生态瓶放入少量蔗糖,为植物提供营养④瓶中水量不能超过容积的一半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解析】植物生长不需要外界提供蔗糖;可放入少量无机盐,瓶中水量不能超过容积的4/5,水太少不能满足小鱼和植物生活;甲中小鱼过多。

【答案】C

10.在某一动物种类丰富的森林中,消费者、分解者的种类和数量基本保持稳定,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保持动态平衡

B.食物链和食物网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C.各类生物所含有的能量值基本不变

D.各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解析】在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保持动态平衡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保持相对的稳定,各个营养级的能量也基本不变。

各个种群的数量保持稳定,说明是处在稳定型的年龄组成,而不是增长型。

【答案】D

11.下图表示气候变化对甲、乙生态系统中种群类型数量的影响。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一定较乙生态系统强②甲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营养关系一定较乙复杂③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有新的物种产生④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经历次生演替过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气候的变化对甲生态系统种群类型数量影响不大,而乙生态系统种群类型数量几乎与气候变化同步,说明甲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乙生态系统强;一般来讲,生态系统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强,从坐标曲线可知,虽然大多数时间内甲的种群类型数量多于乙,但是仍有部分时间甲的种群类型数量少于乙,因此,甲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营养关系不一定较乙复杂;新的物种产生必须经过生殖隔离,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不一定有新的物种产生;乙生态系统在S点时种群类型数量降到最低,而S点后种群类型数量又逐渐增加,可见S点后一定经历了一个次生演替的过程。

【答案】B

12.蟑螂喜好在夜间出来活动。

科学家把蟑螂放在实验室里,人为地将实验室的白天和黑夜加以颠倒,大约经过一个星期,蟑螂就在人造的”黑夜”时间活动(尽管实际上是白天)。

这个实验说明()

A蟑螂能感受物理信息的改变

B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

C化学信息可以影响蟑螂的行为

D蟑螂可以感受一切信息刺激

【解析】信息有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

白天和黑夜加以颠倒是光照因素,属于物理信息。

B项说法虽然正确,但不是本实验说明的问题。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13.某种植物上栖息着一定数量级的甲、乙两种昆虫和蜘蛛。

甲、乙两种昆虫均以该植物为食,蜘蛛以乙昆虫为食。

甲昆虫在白天活动,乙昆虫在夜晚活动。

甲昆虫采食该种植物的叶片后,植物会释放出挥发性的物质X,X既可吸引甲昆虫的天敌,也能驱赶乙昆虫。

请回答:

(1)上述现象中,X分别在之间进行传递。

(2)影响甲昆虫活动的信息有两大来源,分别是和。

影响乙昆虫活动的信息种类是。

蜘蛛在蜘蛛网上捕食乙昆虫所利用的信息种类是。

(3)若在上述植物上施用人工合成的物质X,短期内该植物上甲昆虫天敌和乙昆虫天敌数量的变化是。

(4)由此可看出,信息传递能够。

【解析】

(1)X由该植物释放,可吸引甲昆虫天敌,也可驱赶乙昆虫,故X分别在植物与甲昆虫天敌、植物与乙昆虫之间进行传递。

(2)光信息影响两种昆虫的活动时间,甲昆虫的活动还受到其天敌的影响,故影响甲昆虫活动的信息有两大来源,是无机环境和生物。

影响乙昆虫的信息有光照和X物质,分别为物理信息和化学信息。

蜘蛛捕食时感受的是蜘蛛网的振动,为物理信息。

(3)物质X可吸引甲的天敌,驱赶乙昆虫,故甲昆虫天敌增加,因乙昆虫减少,其天敌也随之减少。

(4)X将植物、甲昆虫天敌、乙昆虫联系起来,以调整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对植物是有益的。

【答案】

(1)植物与甲昆虫的天敌;植物与乙昆虫

(2)无机环境生物化学信息和物理信息(其他合理答案也可)物理信息(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3)甲昆虫天敌数量增加,乙昆虫天敌数量减少

(4)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14.探究:

在一个人工建造的封闭生态系统——生态瓶中,保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条件有哪些?

(1)探究问题:

在一个人工建造的封闭生态系统——生态瓶中,哪些因素能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提出假设:

光能否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你所需的器材是。

(4)实验过程

①将相同种类和数量的生物,放在两个同样的容器中培养。

该实验的变量是

即除了这一个非生物环境外,其他非生物环境都相同。

②连续进行实验一段时间,每天定时观察并记录该生态系统的情况。

(5)结果和讨论

①本小组的实验结果是:

非生物环境中的能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②还有等因素也都能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③如果该生态瓶中没有消费者或分解者,该小型生态系统能保持稳态吗?

【答案】(3)罐头瓶或锥形瓶等,水草若干,小鱼2 —3条,小田螺2 —3个,河水、胶带、泥沙等(4)①光(5)①光②空气、温度、水质、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分解者③不能

15.生态系统的稳态与生物个体的稳态调节有共同的特点,例如两者都有反馈调节机制。

请据图作答。

(1)图1为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反馈调节:

图1

甲、乙、丙三者之间的食物联系是;这种反馈调节对该生态系统起了什么作用?

(2)图2为某湖泊的生态系统中发生的反馈调节:

图2

这种机制调节与

(1)中所述调节的不同之处是。

(3)在学习生物的调节时,建立适当的生物学模型往往有利于生物调节过程的理解,请模仿给出的范例,写出生物调节过程相关的模型。

例:

a代表胰高血糖素,b代表胰岛素,X代表血糖含量。

建立激素对血糖调节的模型如下:

①若X代表初级消费者,a代表生产者,b代表次级消费者。

建立a、b对X数量影响的模型:

②若X代表种群数量,a代表出生率,b代表迁入率。

建立a、b对X数量影响的模型:

【答案】

(1)甲

丙对生态平衡或生态系统的稳态起自动调节作用

(2)作用刚好相反。

使最初发生变化的成分所产生的变化加速,使生态系统原有的稳态和平衡遭到破坏

16.(选做题)下图1表示甲、乙两个生态系统受到相同强度的干扰和解除干扰后稳定性的变化情况,图2表示的是甲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结构。

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两个方面。

生态系统之所以具有抵抗力稳定性是因为生态系统内部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这种调节能力取决于生态系统和,其主要调节机制属于;图1中a点和b点比较,点抵抗力稳定性强;当干扰解除后,生态系统的发展趋势是。

(2)若因某种原因,图2中F全部死亡,短时间内数量增加的动物是;最有可能成为国家保护动物的是,请用生态学观点解释其理由:

【答案】

(1)自身的净化作用完善的营养结构反馈调节(或负反馈调节)b恢复原状或被新的生态系统代替

(2)DH能量流动沿食物链逐级递减,H处于食物链的顶端,获取能量少,个体数目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