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多维的原创从网络获奖小说看网络文学的审美价值取向.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858080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62.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向多维的原创从网络获奖小说看网络文学的审美价值取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走向多维的原创从网络获奖小说看网络文学的审美价值取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走向多维的原创从网络获奖小说看网络文学的审美价值取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走向多维的原创从网络获奖小说看网络文学的审美价值取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走向多维的原创从网络获奖小说看网络文学的审美价值取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走向多维的原创从网络获奖小说看网络文学的审美价值取向.docx

《走向多维的原创从网络获奖小说看网络文学的审美价值取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向多维的原创从网络获奖小说看网络文学的审美价值取向.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走向多维的原创从网络获奖小说看网络文学的审美价值取向.docx

走向多维的原创从网络获奖小说看网络文学的审美价值取向

走向多维的“原创”——从网络获奖小说看网络文学的审美价值取向

作者:

张贵勇    转贴自:

本站原创    点击数:

1097

内容提要:

 

    本文通过对网络文学、审美价值概念的界定,以及选择榕树下网络原创文学评奖的原因说明,将榕树下三届网络原创文学获奖作品作为分析对象,阐述了网络文学审美价值的当下性、“大众化”、“民间化”,以及艺术形式的多样性取向,并对这种取向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即社会现实生活的变化和当代信息传播机制的改变使文学逐渐迈下“神坛”,走向“民间”,从而梳理出网络文学与当代文学的延续性关系。

 

   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对网络文学、审美价值等概念的界定,榕树下网络原创文学评奖内容和有关开展情况的介绍。

并对选择榕树下网络原创文学获奖作品为分析和评论对象的理由,以及其可以代表网络文学的整体水平与发展趋势的整体性说明。

 

     第二部分主要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网络原创文学的审美价值取向,即当下性、民间化、大众化和艺术形式的多样化。

 

     第三部分对网络原创文学的这四种取向进行了社会学和传播学方面的分析。

 

     结语部分指出网络原创文学与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当代文学的“民间化”整体走向来看,网络原创文学与之存在一定的延续性,可以说是中国当代文学的有益补充和发展。

 

      

     第一章 网络文学·榕树下·审美价值 

     第一节 网络文学的界定 

     一、 众说纷纭的网络文学 

     “网络文学”作为概念在中国提出的时间并不长,如果以1999年网易公司的率先使用算起,到今天它也不过将近四年的时间。

在这短短的四年里,随着PC的普及和互联网技术的进步,“网络文学”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关于“网络文学”的概念,由于其诞生历史较短等原因,人们对它的看法向来莫衷一是。

在网民方面,2000年网易公司()在网上作了一项社会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

网民们心目中的网络文学具有以下四种特征:

(一)通过网络进行传播;

(二)文字具有网络特征;(三)基于网络思维;(四)首发在网络上。

概括起来就是:

网络文学是指采用网络思维的形式,语言上具有网络特征,依赖网络进行传播的网上原创文学。

 

     在文学专业人士那里,总的来说有三种声音:

1、“网罗”文学,即电子化的传统文学文本。

如可以在线阅读的《三国演义》、《水浒传》、鲁迅全集等。

2、网恋文学,网络文学即在内容上以说网人网事为主,“E网”情深的文学。

如痞子蔡的《第一次的亲密接触》、漓江烟雨的《我的爱漫过你的网》、周洁如的《小妖的网》等。

3、网络原创文学,发表在网上的原创文学。

这种原创文学既包括各种非恶意灌水的帖子,如天涯社区()的文章,也包括辅以多媒体进行叙事的电子文本,如林焱的《白毛女在一九七一》。

 

     对于网络文学概念的界定,笔者的意见与参与网易公司社会调查的网民比较接近。

这是因为转载现存的文学作品,即把传统文学文本电子化,充其量是换了一种阅读方式而已,在本质上并未发生改变,不能算网络文学。

“E网”情深的网络文学是从题材角度对网络文学的局部概括。

而现实情况是,如今的网络文学早已突破了最初以网恋为中心的幼稚模式,在题材上更多广泛,几乎涵盖了当下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远不止于此。

因此,将网络文学定义为“网罗”文学、网恋文学是不科学、不准确的。

而网络原创文学的定位则体现了网络文学在创作与传播方面的本质特征:

作者的“大众化”、内容的多样化、传播的网络化,创作立场的“民间化”。

 

     需要说明的两点,一是当下有网络原创文学积缀出书的现象,如素有网络文学“三架马车”之称的李寻欢、宁财神、刑育森都将自己的作品集通过出版社出版发行,其发行量和受欢迎程度似乎还非同一般,另一位著名的网络写手安妮宝贝至今出版的作品也逾10万册。

对此,笔者认为其中尽管不乏网络写手向传统文学靠拢、渴望被传统文学接纳,以作品出书为荣的成分,但是,首先要说明的是,与网络上浩如烟海、与日俱增的原创作品相比,已出书或者适合出书的毕竟是一小部分;其次,该现象只能证明这一小部分与传统文学的传播途径并不相悖,而非其他;再次,网络原创文学作品出书并不能改变其相异于传统文学(本文将通过印刷出版的文学划为传统文学一类,如现代文学的全部作品,及当代文学除“网络文学”之外的大部分作品)的本质和客观走向,即网络文学的创作、思维和传播方式是自足的、自为一体的——一旦落入传统印刷出版的窠臼,网络原创文学的开放性、动态性、随意性便被抹杀,毕竟,其看重的是点击率、访问量,以及跟贴的内容和质量。

 

     二是网络文学的传播途径降低了作品质量的门槛,造成了网络原创文学的参差不齐,这是由当前网民和社会整体知识水平所决定的。

要想改变该现状,只能通过PC与网络的真正普及、网民素质的整体提高来实现,而这无疑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

因此,该论文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讨论网络文学作品本身审美趣味的高与低、审美理想的雅与俗,而只是围绕文学的审美价值取向,以期归纳出一点具有启发意义的学术观点。

 

      

     第二节 榕树下网络原创文学作品评奖 

     一、 榕树下网络原创文学作品评奖的前前后后 

     榕树下()网络文学原创作品评奖是由作家陈村发起的,至今已举办三届,首届评奖于2002年1月20日在上海举行,以后每年举行一次,参赛对象主要集中在榕树下文学网站首发的原创作品。

关于具体评奖名单,有资料显示,参与评奖的人员分为传统作家和网络作家两派,首届评奖的传统作家主要有王安忆、王朔、陈村、余华,第二届传统作家增加了马原、苏童、刘恒、阿城,第三届有王小山、莫言等加入;网络写手方面,基本上囊括了当红的网络写手,他们在网络文学领域成名较早、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如安妮宝贝、吴过、SIEG、王峻涛、刑育森、宁财神、李寻欢等。

榕树下网络原创文学评奖主要涉及小说、诗歌、散文三项,第二届设置了最佳剧本奖和评委会特别奖。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之所以将获奖小说作为参照和分析对象,一方面与散文、诗歌相比,小说在获奖作品中占有绝对的比例;另一方面,诗歌和散文个人意识较强,而小说的集体意识和动态性特征都更适合阐述网络原创文学的审美价值取向。

 

     历届小说类评奖名单如下:

 

     第一届网络原创文学奖获奖名单:

 

     《性感时代的小饭馆》 尚爱兰  

     《我爱上坐怀不乱中的女子》 老谷(赖大安)  

     《秦朝女子》成刚(秦歌) 

     《春天很好》分子(张虎生) 

     《丹青》水晶珠链(陈幻) 

     《英雄时代》Nikko (王少雄) 

     第二届网络原创文学奖获奖名单 

     最佳小说大奖 

     《灰锡时代》flying-max 

     最佳小说奖 

     《岩画》宁肯 

     《毕业一年间》零之 

     《烟火不堪剪》飞花 

     《迟到的戒指》人面桃花 

     《漂亮的鼻子》飞雅雷 

     《瘟疫》燕垒生 

     《猫城故事》快乐魔鬼 

     《梯子》刘塬 

     《悟空传》今何在 

     《秋风十二夜》心乱 

     最佳人气小说奖 

     《悟空传》今何在 

     第三届网络原创文学奖获奖名单 

     长篇小说 

     《乱醉如泥》潘能军 

     《秦盈》雷立刚 

     中篇小说 

     《招娣》书宏 

     《姓田的树们》田耳 

     《飞翔》蔡骏 

     《隔壁房东的杀人声音》刘塬 

     《老黄历》王齐军 

     《尘埃之上》季哑 

     短篇小说 

     《在街上奔走喊冤》卢江良 

     《老疙瘩》杨川 

     《丑陋》青月僧 

     《网络女写手李清照的网恋》悠晴 

     《丫丫》lstzxf 

     《山头对歌》airp 

     《花焚》刀从中的小诗 

     《春秋时期的爱情疯子》白丁香 

     《大嘴、三刀、四眼神枪以及五娼》安昌河 

     《爸爸的黄羊》马知遥 

     二、榕树下网络原创文学作品评奖的特色 

     就三届评奖来看,榕树下网络原创文学评奖在小说奖项的划分上有细化趋势,即最佳小说——最佳小说+最佳小说大奖+最佳人气小说奖——最佳长、中、短篇小说奖;在作品的收录和评奖上也有所增加,据2001年8月30日之前的统计,该网站共发表文章619343篇,而且正以日发表作品1500篇左右的速度剧增。

有数据显示,第一届参赛作品7000多篇,第二届参赛作品达75173篇,第三届参赛作品共有158,237篇。

获奖小说由首届的6篇扩展到第二届的12篇到第三届的18篇。

就评奖作品内容来看,范围也逐渐扩大,随着评奖逐渐走向完善,从时间角度来划分,出现了历史类小说(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所谓的“历史类作品是与描写现实生活相对应的一个概念,非专有名词,“科幻类”的概念同出此理)(如蔡骏的《飞翔》、白丁香的《春秋时代的爱情疯子》、王齐军的《老黄历》);科幻类(如flying-max的《灰锡时代》、燕垒生的《瘟疫》、今何在的《悟空传》、季哑的《尘埃之上》;描写当下现实生活的小说,农村题材有马知遥的《爸爸的黄羊》、《老疙瘩》,都市题材有潘能军的《烂醉如泥》、零之的《毕业一年间》;以及题材难以界定的小说,如安昌河的《大嘴、三刀、四眼神枪以及五娼》、飞雅雷的《漂亮的鼻子》等。

 

     另外,从获奖作品的质量上看,参与榕树下网络原创文学评奖的评委们做到了,既注重网络文学的网络传播特性,又充分重视作品的艺术性,即采用网络传播特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标准。

具体说来,注重网络传播特性,如设置了最佳人气奖;至于作品的艺术性,尽管所谓的最佳小说大奖总体上并不能称为网络文学的经典之作,但其在某些方面的超凡脱俗的艺术性表现是不容抹杀的。

 

     以荣获第二届榕树下网络原创文学奖最佳小说大奖的《灰锡时代》为例,该小说讲述了一个发生在30世纪的故事:

未来世界,地球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城市环境污染严重,“从早到晚都是灰蒙蒙的,好像海底世界一样,每呼一口气,就会有一种劈波斩浪的感觉;灰尘很快分成左右两边,当中是一条清爽的以二氧化碳为主的人的气息……”。

 人们不得不带着防毒面具才可以出门,而且因之也产生一些非常奇怪的社会制度,像犯了罪的人,“每进一次局子,都要在身上敲一个钢印,以便登录档案。

”“在演艺学校里,到了16岁的女孩子会被集中在一起,她们的面前放着两只玻璃杯,一只厚的一只薄的,然后她们就依次对着玻璃杯发声,有的人干脆破口大骂,这样好保证频率和音量高些,如果震破了薄玻璃杯,就选拔去当女高音歌唱家,如果震破了厚的,就去唱戏,还有些女孩子怎么都震不破杯子,急起来一把抓起杯子摔了,就去当流行歌手。

” 男主人公“我”在发明局技术部当产品开发经理,女主人公朵朵是我的部下。

与朵朵的合作使“我”的发明天才逐渐显露出来。

几次成功的发明之后,“我”变得很富有,但一些意想不到的遭遇也接踵而至,在克服了各种困难之后,“我”和朵朵的爱情也有了收获,一起办了结婚证,享受着未来世界的地老天荒。

 

     《灰锡时代》并不以叙事技巧和结构设计见长,但在构思和语言上,该小说确实有独到之处,其超拔飞扬的想象力、戏谑幽默的语言风格,令网友们纷纷惊叹仿佛“文坛外高手”王小波的手笔。

无怪乎有人说到:

“我把这篇小说E给王小波挚友兼专家艾晓明看,她回道:

真的挺像,只是温和了一些,透明了一些,大约是因为作者年轻的缘故。

”  

     事实上,由于网络写作的日益发展,成熟网络写手的参与,榕树下的网络原创文学奖获奖作品艺术性有了极大的提高,对于评奖结果,余华说:

“如果上一届文学奖我打50分的话,这届我要打80分以上。

”陈村的总结是,比上一届有明显进步,尤其是长篇的质量提高了,视野更开阔。

但总体而言,网络文学尚处于开创时期。

网络写作发表太容易的特点,导致了作品中错误太多,不像传统作家会反复修改。

陈村认为,对网络文学来说,目前重要的还是经典作品的积累。

尽管网络文学的提高和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如今的进步无疑也证明了榕树下评奖活动正在迈向成熟与完善。

 

     二、 以榕树下原创文学获奖作品为分析对象的原因 

     关于网络文学的评奖,目前影响比较大的主要有榕树下()网络原创文学作品评奖、网易()的网络文学作品评奖、橄榄树(

)的Locys全球中文原创文学作品奖。

  

     之所以将作品范围圈定在榕树下网络原创文学奖的获奖作品上,一是榕树下在众多文学网站中,影响较大、发表网络原创作品数量最多。

如今,随着网站逐渐走向成熟,其对原创作品的吸纳和质量的把关等方面均有很大提高,在所有中文文学网站中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首屈一指,与另外两家举办原创作品评奖的网站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同时,榕树下几乎涵盖了网络原创文学的所有题材、体裁和各种实验,其创新意识与网络原创文学的发展态势是一致的。

二、榕树下网络原创文学评奖活动呈现一定的连续性。

据笔者了解,自1999年“网络文学”走进人们的视野开始,只有榕树下连续举办了三届网络原创文学作品评奖,并形成一定的风格和影响。

三、无论是宣传还是其后续效应,榕树下评奖本身在同类的评奖活动中影响最大,这一方面是其能够越来越多地吸引参赛作品的原因,同时也是每次都举办成功的原因。

四、榕树下评奖的评委包容了传统作家和当红网络作家,具体名单前有记录,此不赘述,在选评上更注重作品的艺术性,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总的来看,三届评奖都作了适当的人员补充,主力阵容基本没有变化,保持了相对的稳定性,保证了作品评选的标准,使作品既不失其文学所固有的艺术性,又突出了作品之于网络的特殊性。

对此,评委会主席陈村指出,外界看到的都是传统作家,其实那是不了解情况。

那些看似陌生的名字,在网上的知名度却很高。

而且本次稿件初选都是网络作家,最后的结果也是评委们投票所致。

 

     因此,以榕树下网络原创文学获奖作品作为“网络文学”审美价值取向的一种参照,不仅考虑了网络文学在数量上不断增加、作品的题材和体裁都更加丰富的现实,而且也考虑了参赛作品的质量。

关于网络写手的水平,出任评委的余华说:

“如果上一届文学奖我打50分的话,这届我要打80分以上。

”在评奖的公正性方面,本届评委会主席陈村指出,评奖的最后结果是投票的结果,我们尽可能做到(传统作家与网络写手的)两边平衡。

因此,基于参赛作品质量和评奖质量两方面来考虑,笔者认为,榕树下评选出的网络原创文学是能够代表当前网络文学的整体质量及总体走向的。

 

      

     第三节 审美价值的界定 

     一、 审美价值的概念 

     所谓价值,是指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或效应,即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

 审美价值是针对客体对主体的审美需要而言,是客体满足主体审美需要的一种特定价值。

美国自然主义哲学家、美学家乔治·桑塔耶纳在界定审美价值时,指出:

“在想象、瞬息的直觉和赋有形式的知觉中所固有的价值,叫做审美价值。

它们主要在自然界和各种生物中被发现,但也常常在人所创作的作品、语言所唤起的形象及声音的领域中被发现。

”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C.J.刘易斯认为:

“审美价值是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价值属性,它的呈现虽然离不开个人经验,但它的存在又是对许多主体而言的。

它有某种客观规定性。

”在审美客体中包含着各种潜在的审美价值因素,对这些因素的发掘则有赖于审美主体所具有的主观能力。

“他们一旦具备了这种能力,便能在对任何审美对象的考察中更有把握、更准确地判断该客体的潜在因素,从而使自己以及他人能进一步发掘更多的价值。

” 因此,从审美价值的角度来考察文学,不仅可以帮助理解文学的本质所在,而且可以更好地了解文学作品与读者之间的接受规律。

 

     审美价值在文学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

文学是一个价值的复合体,其各种价值因素依据作品内容的安排而各安其位,它们之间呈现一种有序的关系。

而且它们彼此也并非都处于并列的位置。

文学价值的层次性表征了文艺作为整体存在,总是探索并表现人类进程中的内在与外在、意识与生命力的复杂矛盾运动过程,并以极其丰富的内容和可感的形式记载了人类的精神历史。

 而文学的审美价值,作为文学客体(文学作品),对主体(读者)审美需要的满足或效应,在文学价值体系中,不是一种与其他价值并列的价值项。

它是文学作品中一切价值因素之上附着的一种特性,它在作品中不单独存在,又无处不在,它是形形色色的价值因素成为文学价值的关键。

 

     另一方面,文学审美价值又是艺术其他价值安身立命之所,是文学最根本的追求。

具体说来,文学具有认识、审美、教育、娱乐等功能。

 概括的讲,文学价值又可以分为工具的和艺术的两大类。

所谓工具价值是指那些对于文学作品来说可以有、也可以没有的价值项,也就是说它的存在与否并不能决定文学是否成为文学,政治的、伦理教化的、宗教的和其他一切带有宣传性的价值意义都属于文学的工具价值。

目的价值则是指文学作品中那些必不可少的、固有的价值,没有这种价值,文学便不成其为文学。

审美价值等就属于这类价值。

正因为文学功能系统的构成是以基于文学价值系统的性质与特性,并以审美为中心的多层次、多方面展开的。

因此,以审美价值取向的角度来关注文学,甚至于网络文学,可以通过对其取向的分析,更好地发掘出网络文学的本质特征。

 

     二、审美价值系统的动态性特征 

     文学价值系统是变动不居的。

“实践证明,一个完整的文学价值过程,应当是‘文学的自我价值——读者接受——社会审美、文化价值’动态展开的过程。

” 单纯的、不为读者阅读的文本,一旦进入文学活动中,其蕴涵的社会审美、文化旨归,决定了它一经生成就是一种社会存在,就必然要通过读者的鉴赏活动而走向社会;反之,潜藏在作品中的作家的审美文化意蕴,通过读者的解读和批评家的价值判断,而潜移默化地作用于社会、群体的精神生活领域。

同样,文学的审美价值也是变动不居的,它随着文学思潮、社会环境的发展而变化。

文学透射人性,反映人的生活、情感,更反映人的类存在和命运、一个国度和时代的精神,时代和岁月的变迁在改变人的类存在的同时,也势必反映到文学作品中去。

新时期文学在审美价值的流变轨迹基本上表现为朦胧诗——“改革”文学——寻根文学——“先锋”文学——“新写实”小说创作思潮——“现实主义冲击波”等。

 

     同样,网络文学的审美价值也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

自网络文学诞生之初单纯的“内心发泄”,到描写“网恋”,到后来的注重艺术性与时代性的结合,其艺术性不断加强,审美价值也经历了一个由单一到多元、由肤浅到深刻的过程。

就榕树下的网络原创文学评奖来看,其审美价值发生的巨大变化,呈现出更贴近现实生活与当下社会大众心理的取向、创作主体的大众化、审美意识的民间化、艺术形式的多元化取向取向等四个方面。

 

      

     第二章 网络文学的审美价值取向 

     第一节 网络原创作品内容的当下性取向 

     一、网络文学不等于网恋文学 

     如果说早期的网络文学由于将目光更多地集中在网恋以及与网恋有关的故事,因此有了 

     “网络文学等于网恋文学”这样命题的话,那么网络文学在突破早期题材单一、狭窄的模式之后,在内容方面形成的百花齐放的局面,则使该命题的正确性大打折扣。

对此,陈村指出,现今的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最大的不同是不再热衷于对阳春白雪、高不可攀的东西的极力描述渲染,因为曲高难免和寡。

网络文学对内心的表达更为直接、率真、不矫情。

从文学角度看,网络小说虽然略逊于随笔、散文,但这些大多属于“新写实主义”的网络小说以“流水账”式的叙事手法接近和还原了生活的原生状态。

  

     这一点从历届获奖的网络原创作品也可以证明,归纳起来,三届获奖作品中,描写现实生活、身边生活类的小说占有很大比例,如《性感时代的小饭馆》、《毕业一年间》、《烟花不堪剪》、《岩画》、《梯子》、《迟到的戒指》、《秋风十二夜》、《乱醉如泥》、《秦盈》、《隔壁房东的杀人声音》、《在街上奔走喊冤》、《老疙瘩》等,该类作品几乎占了获奖作品的半数。

同时,在写现实的范围上也非常广泛,从乡村农民生活、乡镇里“边缘人”的成长、少数民族地区的风土民俗到都市里形形色色、各种职业、各种人的日常生活,在三届榕树下获奖作品中多有涉及,强烈地表现出一种日常性,即笔触着力于写生活、写情感。

以零之的《毕业一年间》为例,该小说讲述的是一个普通大学毕业生毕业之后的生活和爱情故事:

学机械专业的叶萌为了与在部队工作的男朋友严旷生活在一起,选择了严旷所在城市的一所工科大学教书。

住宿的麻烦使叶萌与一个叫童歌的高干子女合租了一个房子,你来我往的日子,在一对恋人眼里还是幸福的,也颇令童歌羡慕不已。

随着裁军计划的逐步实施,严旷不得不离开这座城市,这使叶萌焦头烂额,多亏童歌的帮忙,问题才顺利解决。

问题是解决了,但疲惫之后的叶萌却开始厌倦与男朋友之间平淡的生活,一番权衡之后,她选择到南方过另外一种生活。

当得知严旷与童歌结婚的消息时,叶萌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该小说给人的第一感觉是作者很会讲故事,一个平淡而拖沓的故事被作者讲述得舒缓而有力,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在字里行间变得清晰可见。

作者对毕业学生那种既耽于爱情、不敢越雷池一步,又耐不住寂寞,渴望生活发生改变的心态把握得细致入微,阅读的过程中,一副生动的毕业生的日常生活在眼前悄然铺开,很容易引起共鸣。

正如一些网友所言:

“面对这样的文字,我已实在不能以一个旁观者的姿态去评述。

不知为何,我特别钟爱这样平淡如水的文字。

我想一个人不可能经历所有人生,自己的人生固然是不可替代的,无人可以代偿,只有自己方知个中滋味。

纵然乏善可陈,可还是一样一路走来,很辛苦。

但与此同时,人还是关怀着他人的存在,并非为了某种高尚的理由,只因为不可能经历所有人生。

当看到这样的文字,心底默默感受着另一种存在。

无须多言,再平凡的人生亦自有它不可替代的意义,你不能为他(她)扶着梯子,不能代他(她)作决定,只是默默分享着他(她)冰凉而滚烫的悲喜。

” “文章实在太好了,这么平淡的文章能够写这么长,并且没有乱,实在是太强了!

看着看着感觉我就像叶萌一样,有些经历实在是很像啊!

强烈的共振啊!

让人窒息的感动啊!

” “小说里有些场景,我比较熟悉。

有些人和事也是熟谙的。

这样的小说比较适合这个时代中的那些迷惘的学子和‘新垮掉的一代’去自慰。

这篇小说的可取之处就在于它揭示了现时代的青年心灵的焦虑和疲软。

”  

     其实,无论是网上还是网下,讲述大学生在校与毕业后生活的小说有很多,如叶兆言的《艳歌》、慕容雪村的《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hubei-灰灰的《我和小姐》等等,这些小说里所描写的大学生大多过早地褪掉了学生气,看上去更像一个久经世故、圆滑老练的掮客,他们的生活往往是堕落大于上进,给人的感觉像是“垮掉的一代”,纵然这种人在现实生活中存在,但是,相对于众多的毕业生来说,毕竟是少数;二并没有表现出刚刚毕业学生的心态,读者阅读过后难以产生广泛的共鸣;三在学生进入社会后的角色转换上把握得不好;总之,就是没有代表性、典型性。

而零之笔下的大学生单纯却也食人间烟火,安静却也春心萌动,也渴望功利,却远没有达到为功名而抛弃一切式的极端。

由于作品把握住了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的心态,因而给读者的感觉更到位,“内心仿佛被一团柔软触摸着”。

而这,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或者有过深刻的感受,是无论如何写不出来的。

另外,该小说也写出了当代大学生毕业不久所产生的困惑,所不同的价值观,以及由此做出的不同选择。

对于大学生来说,追求浪漫、自由是他们的天性和个性,但是毕业之后因为经济原因造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