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0轨道运输大巷作业规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851127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131.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150轨道运输大巷作业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1150轨道运输大巷作业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1150轨道运输大巷作业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1150轨道运输大巷作业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1150轨道运输大巷作业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150轨道运输大巷作业规程.docx

《1150轨道运输大巷作业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50轨道运输大巷作业规程.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150轨道运输大巷作业规程.docx

1150轨道运输大巷作业规程

第一章概况…………………………………………3

第一节概述……………………………………3

第二节编写依据………………………………3

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水文情况……………4

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4

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5

第三节地质构造………………………………5

第四节水文地质………………………………5

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6

第一节巷道布置………………………………6

第二节支护设计………………………………6

第三节支护工艺………………………………13

第四章施工工艺……………………………………21

第一节施工方法………………………………21

第二节凿岩方式………………………………22

第三节爆破作业………………………………23

第四节装、运岩(煤)方式…………………24

第五节巷道、水沟、管线及轨道规定和要求…26

第六节设备及工具配备………………………27

第五章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28

第一节劳动组织………………………………28

第二节循环作业………………………………28

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29

第六章生产系统……………………………………31

第一节通风系统………………………………31

第二节压风系统………………………………33

第三节防尘系统………………………………33

第四节防灭火…………………………………34

第五节安全监测系统…………………………34

第六节供电系统………………………………35

第七节排水系统………………………………35

第八节运输系统………………………………36

第九节通讯系统………………………………36

第七章灾害预防及避灾路线………………………36

第八章安全技术措施………………………………38

第一节施工准备………………………………38

第二节“一通三防”管理……………………39

第三节顶板管理………………………………44

第四节爆破管理………………………………50

第五节防治水管理……………………………53

第六节机电管理………………………………54

第七节运输管理………………………………59

第八节其它……………………………………61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概述

一、巷道名称

本《作业规程》掘进的巷道为1150轨道运输大巷延伸。

二、掘进目的及巷道用途

掘进目的是为三采区和四采区通风、行人和轨道运输用。

三、巷道位置

该施工巷道位于一采区西北。

四、巷道设计长度及服务年限

巷道设计长度:

约3588m。

工程量共计3588m(平距)。

服务年限:

30年以上。

五、预计开、竣工时间

经公司有关领导研究决定,本掘进工作面自2007年12月份开工,预计2011年3月份竣工。

第二节编写依据

一、设计图纸及批准时间

设计图纸名称为《1150轨道巷延伸平断面施工图》,批准时间为2007年12月。

二、地质说明书及批准时间

地质说明书名称为《1150轨道巷延伸掘进地质说明书》,批准时间为2007年12月。

三、矿压观测资料

该施工巷均布置在没有采动影响的区段。

 

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水文情况

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

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表表一

水平名称

+1150m水平

采区名称

地面标高(m)

+1439m~1662m

井下标高(m)

+1150m

地面的相对

位置及建筑物

地面相对位于后窑堤村东南。

井下位置及

掘进地面

设施的影响

该施工巷为1150水平开拓大巷,作为未开采的四采区,右距正回采的103工作面130m。

掘进时对地面无影响。

邻近采区

开采情况

西北为未开采的四采区,东南为正回采的一采区103工作面。

走向

东北

倾斜

长度

3588米

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

一、煤(岩)层产状、厚度、结构、坚固性系数、层间距

由地质资料知:

该巷道主要穿过粉砂岩、砂质泥岩、石灰岩、中砂岩;已有地质资料显示无较大地质构造,预计施工过程中可能会揭露小构造。

地层综合柱状图见后附图1

第三节地质构造

由地质资料知:

该施工巷穿过粉砂岩、砂质泥岩、石灰岩、中砂岩,未有较大构造揭露,预计施工过程中会有小构造出现。

第四节水文地质

水文情况:

由水文资料知:

1150轨道巷延伸施工过程中主要穿过K2灰岩含水层,含水灰岩厚5.65m,穿过含水灰岩层时有淋水现象,随着巷道的延伸,涌水会有所增加,估计最大涌水量小于0.01m3/h,对掘进不会造成影响。

 

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第一节巷道布置

一、开拓巷道

该施工巷道现迎头位置距F4导线点点10米,继续按N25°28′02″E方位、1-1断面、3‰坡度向前施工3588米到设计位置后停掘。

施工过程中,在设计位置预留出各联络巷开口。

施工到中部调车场时,另出措施与本规程一并执行。

上述各段工程的中腰线参见断面图。

1150轨道巷延伸平面位置图见后附图2

1150轨道巷延伸穿层剖面图见后附图3

第二节支护设计

一、巷道断面

该施工巷道支护方式为锚网喷支护,1-1断面形状为半圆拱形,

S荒:

19.45平方米;S净:

18.31平方米;巷道方位:

N25°28′02″E;

巷道坡度:

3‰;岩性:

f=2.5;支护材料:

锚、网、砼

单位:

毫米比例:

1:

50

150轨道巷延伸断面图见后附图4

支护说明:

(1)、采用锚网砼联合支护,底板0.4米以上锚网砼支护,以下喷浆支护

(2)、采用φ20×2000(mm)左旋无纵筋螺纹钢锚杆,间排距:

800×800(±100)mm。

(3)、水沟规格:

宽×深=500×500mm,上沿高出底板190mm。

内外沿宽100mm。

二、支护方式

(一)临时支护

采用吊挂前探支梁做为临时支护,前探梁采用5根φ89mm的钢管制作,长度3.5m,间距为顶板锚杆的间距,用金属锚杆和吊环固定,吊环形式为距形,每根前探梁采用2个吊环悬吊。

吊环用配套的锚杆螺母固定,锚杆所用树脂锚固剂不少于2块,CK2336、K2360,锚固力不小于150kN/根,前探梁最大控顶距离1900m,使用前探梁时,在前探梁上方预挂钢筋网,钢筋网与后部网子按质量要求搭接绑扎牢固,扎丝采用12#铁丝,双股绑扎,前探梁前段承托5块规格为:

长×宽×厚=1500×200×150㎜的小板梁,小板梁承托钢筋网,起到临时支护作用。

前探梁后段用2块规格为:

长×宽×厚=500×150×(10~150)mm大木楔接顶对顶背牢。

前探梁吊环必须安装在永久支护的最前一排或第二排锚杆上,并且尽量沿巷中均匀对称布置,以便掘进后及时进行临时支护,严禁出现空顶作业。

附图5:

巷道临时支护示意图

(二)、永久支护

1150轨道巷延伸均采用锚网喷支护作为永久支护,支护材料为KMG500左旋无纵筋螺纹钢等强锚杆,规格1700×950mm钢筋网,喷射混凝土(水泥、砂子、石子),锚杆间排距均为800mm,喷体厚度100mm。

按悬吊理论计算锚杆参数:

1、锚杆长度计算:

L=KH+L1+L2

式中:

L—锚杆长度,m;

H—冒落拱高度,m;

K—安全系数,一般取K=2;

L1—锚杆锚入稳定岩层的深度,一般按经验取0.5m;

L2—锚杆在巷道中的外露长度,一般取0.1m;

其中:

H=B/(2f)=5.2/(2×5)=0.52(m)

式中:

B—巷道开掘宽度,取5.2m;

f—岩石坚固性系数,取5;

则L=2×0.52+0.5+0.1=1.64(m)

2、锚杆间、排距计算,通常间排距相等,取a:

a=Q/(KHr)

式中:

a-锚杆株排距,m

Q-锚杆设计锚固力,100kN/根

H-冒落拱高度,取0.52m

r-被悬吊岩石的密度,取25.43kN/m3

K-安全系数,一般取K=2;

a=100/(2×0.52×25.43)=1.944(m)

3、锚固长度计算:

L1=LD21/(D2-D22)=960×232/(282-202)=1322.5(mm)

L1-顶部锚固长度,mm

L-树脂药卷长度,960mm

D-钻孔直径,28mm

D1-树脂药卷直径,23mm

D2-锚杆直径,20mm

L2=LD21/(D2-D22)=600×282/(322-202)=753.8(mm)

L2-帮部锚固长度,mm

L-树脂药卷长度,600mm

D-钻孔直径,32mm

D1-树脂药卷直径,28mm

D2-锚杆直径,20mm

通过以上计算,选用直径20mm、长度2000mm的KMG500左旋无纵筋螺纹钢等强锚杆,顶部使用直径23mm、长度600mmK型树脂锚固剂和直径23mm、长度360mmCK型树脂锚固剂端锚固;帮部使用直径28mm、长度600mmK型树脂锚固剂端锚固。

锚杆间排距为800×800(±100)mm,正方型布置,锚杆设计锚固力:

顶部≮150kN、帮部≮100kN。

锚网喷支护时,采用锚杆紧跟迎头的支护方式,前排锚杆距迎头超过800mm时及时打注锚杆,锚网支护至距底板不大于0.4米处。

在锚喷支护中,当围岩稳定性较好,采用先锚后喷的方式;当围岩稳定性较差时,首先及时喷射30~50mm厚的混凝土封闭围岩,然后架设前探梁进行临时支护,紧接挂网打锚杆,复喷到设计厚度。

初喷距迎头不得超过3500mm,复喷距迎头不得超过35000mm,初喷厚度为30~50mm,复喷局部不小于50mm,平均厚度不低于100mm,洒水养护时间不少于28天。

该施工巷道采用锚、网、喷浆联合支护,作业方式为一掘一锚网、两掘一喷,当巷道顶部为易冒落岩石时,改为一掘一锚网喷,锚杆要随打随注。

(三)光爆锚喷设计技术要求:

(1)、锚杆:

使用φ20×2000mm的KMG500左旋无纵筋螺纹钢等强锚杆。

锚杆布置呈正方型,间排距为:

800×800(±100mm),锚杆与巷道岩面角度≥75°,锚杆外露长度15mm-50mm,锚固力:

顶部≮150kN,两帮:

≮100kN,锚杆拉拔力不得小于锚固力的90%。

(2)喷、射、砼

砼配比:

水泥∶砂子∶石子=1∶2∶2。

其中水泥为普通硅酸盐水泥,其标号≥425#;砂为纯净的河砂;石子粒直径小于20mm,将粒径大于15mm的石子控制在20%以下,石子过筛,并用水冲干净。

砼标号为C20,抗压强度(20天):

15Mpa。

(3)速凝剂

速凝剂型号为J85#,掺入量一般为水泥重量的3%,砼强度等级C20。

若顶板有淋水,可酌情加大速凝剂掺入量,速凝剂必须在喷浆机上料口均匀加入。

(4)喷射砼风水压的选择

风压=0.2~0.4MPa

水压=0.25~0.5Mpa

(5)、质量要求

a、中硬以上稳定岩层眼痕率>60%

b、超挖≯200mm,不准欠挖;

c、围岩无明显炮震裂隙;

d、砼喷射体表面观感较好,对表面光滑及凹凸值不作明确要求,复喷后巷道验收系数0~+200mm。

(6)粉尘浓度:

≯2~10mg/m3

a、粉尘中含游离二氧化硅<10%时,允许浓度最大≤10mg/m3

b、粉尘中含游离二氧化硅>2%时,允许浓度最大≤2mg/m3

(7)喷射砼回弹率<20%。

锚网喷支护巷道工程质量规定见表2。

项目

质量标准(mm)

部位

巷道规格及名称(mm)

1-1断面

≮50

≯200

拱基线

1300

墙中

1300

墙脚

1300

拱基线

3700

墙中

3700

墙脚

3700

巷道净高

均不<30

腰线以上≮250

腰线至拱顶

2500

腰线下

1700

锚固力

150KN/根

两帮

100KN/根

喷浆及混凝土强度

15Mpa

以砼抗压强度计

喷射厚度

局部<10%

100

100

100

100

锚杆布置

±100

800×800

800×800

800×800

防水特殊要求

锚杆规格

¢20×2000

锚杆安装

人工安装

喷射质量

均匀密实

锚杆距迎头

最大1900,最小300

初喷距迎头

0-3.5m

复喷距迎头

0-35m

第三节支护工艺

一、临时支护

(一)、临时支护材料

1、前探梁采用φ89×3500mm的钢管制作。

2、吊杆为矩形,用厚8mm钢板焊制而成。

3、Φ6mm钢筋网、背板或道木、大木楔。

4、探梁、大木楔、或垫木都必须有带钩的小链。

(二)、临时支护要求

使用探梁数量:

5根;每一根探梁不少于2个支点;临时支护长度:

1900mm;最小控顶距:

300mm;最大控顶距:

1900mm,

(三)、临时支护安装工艺

完成放炮工作并对迎头的顶帮进行敲帮问顶后,在靠近迎头的一排顶锚杆尾部所露螺纹(长度≥20mm)上好吊环,拧入丝长为16mm,然后穿入前探梁。

探梁前头距迎头≯200mm,并在其上铺设钢筋网,用铁丝连好网。

探梁后端人工用力压起后用垫木、大木楔配合短道木刹紧,使其前端接顶并牢固有力,探梁、大木楔都必须将小链上的钩与顶网挂牢。

二、永久支护

(一)、支护材料:

1、锚杆及锚固剂:

锚杆采用KMG500左旋无纵筋螺纹钢等强锚杆,直径为20mm,长度为2000mm,锚杆采取端头锚固。

顶部使用CK2336和K2360树脂锚固剂各1根,锚固长度不少于1000mm;帮部使用K2360树脂锚固剂1根,锚固长度不少于700mm。

锚杆外露长度为15~50mm。

托盘为长方形,规格为长×宽×厚=120×120×10mm钢板冲压制成,其承载力≥150kN。

锚杆均使用配套标准螺母紧固,顶部每根锚杆锚固力不小于150kN;帮部每根锚杆锚固力不小于100kN。

锚杆拉拔力不小于锚固力的90%。

2、钢筋网采用长×宽=1700×950mm、网格100×100mm的Φ6mm钢筋焊接而成,挂网时要求网与网之间搭接100mm,并每隔200mm用12#铁丝联一扣,将钢筋网联为一个整体,将挂网处的岩面完全覆盖。

3、喷射混凝土必须用标号不低于425#水泥,砂为纯净的河砂,石子粒直径小于20mm,将粒径大于15mm的石子控制在20%以下,石子过筛,并用水冲洗干净,配比为水泥:

沙:

石子=1:

2:

2;速凝剂型号为J85#型、掺入量一般为水泥重量的3%,喷淋水区时,可酌情加大速凝剂掺入量,速凝剂必须在喷浆机上料口均匀加入。

(二)、铺设钢筋网:

1、挂网时要求网与网之间搭接,并每隔200mm用12#铁丝联一扣,将钢筋网联为一个整体,将挂网处的岩面完全覆盖。

连网时扭紧扣数不少于3扣。

2、待所挂钢筋网全部联好后,锚杆的螺母要用力矩扳手上紧拧牢,确保托盘压紧网,使网紧贴岩面,以防在喷浆时钢筋网下垂形成二合顶。

3、爆破后临时支护时,若巷道肩部岩石较硬并达到光爆标准,钢筋网可暂时铺到肩部以下200mm处;岩性较差时顶板至少要铺三块钢筋网。

在永久支护全断面喷浆前,钢筋网自上而下挂至距底板不大于400mm。

(三)、锚杆安装工艺

1、打眼前,首先按照中、腰线严格检查巷道断面规格,不符合作业规程要求时必须先进行处理;打眼前要先敲帮问顶,仔细检查顶帮围岩情况,找掉活矸、危岩,确认安全后、方可开始工作,锚杆眼的位置要准确,眼位误差不得超过100mm,眼向误差不得大于15度。

锚杆眼深度应与锚杆长度相匹配,打眼时要预量钎子长度,在钎子上做好标志,严格按锚杆长度打眼,深度1900mm(误差0~50mm),锚杆眼打好后,应将眼内的岩渣、积水清理干净。

打眼时,必须在前探支架的掩护下操作。

打眼的顺序,应由外向里先顶后帮的顺序依次进行。

2、安装锚杆

安装顶部锚杆前,应将眼孔内的岩粉用压风吹扫干净,把CK2336和K2360各一块树脂锚固剂依次送入眼底,把锚杆插入眼内,使锚杆顶住树脂锚固剂,用带有专用套筒的锚杆钻机卡住螺帽,开动锚杆钻机使锚杆钻机带动杆体旋转将锚杆旋入树脂锚固剂,搅拌15-20秒后,搅拌完后等20~30秒后,紧固螺帽,拧紧螺帽给锚杆施加一定预紧力,拧紧力矩不小于120N•m。

安装帮部锚杆前,应将眼孔内的积水、岩粉用压风吹扫干净。

吹扫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孔口一侧,眼孔方向不得有人,把1块树脂锚固剂送入眼底,把锚杆插入锚杆眼内,使锚杆顶住树脂锚固剂,外端头套上螺帽,用带有专用套筒的风钻卡住螺帽,开动风钻,使风钻带动杆体旋转将锚杆旋入树脂锚固剂,对锚固剂进行搅拌,边搅拌边推进锚杆,直至锚杆达到设计深度,方可撤去风钻,搅拌时间15~20秒。

搅拌完后等20~30秒后,紧固螺帽,拧紧螺帽给锚杆施加一定预紧力。

螺帽扭矩:

帮部不小于60N•m。

锚杆打至距底板不大于400mm。

(四)、喷射砼施工:

1、准备工作

1检查锚杆安装和金属往网铺设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②清理喷射现场的矸石杂物,接好风、水管路。

各种高压风水管路必须连接牢固,并且外加12#铁丝设置保护连接,防止鼓开伤人。

输料管路要平直不得有急弯,接头要严密,不得漏风,严禁将非抗静电的塑料管做输料管使用。

③检查喷浆机是否完好,并送电空载试运转,紧固好磨擦板,不得出现漏风现象。

④喷射前必须用高压风水冲洗岩面,在巷道拱顶和两帮应安设喷厚标志。

⑤喷射人员要佩戴齐全有效的劳保用品。

2、喷射混凝土(喷浆)的工艺要求

喷浆前必须认真检查喷浆机,确认完好,方可使用。

喷浆顺序为:

先墙后拱,从墙基开始自下而上进行,喷枪头与受喷面应尽量保持垂直。

喷枪头与受喷面的垂直距离以0.8~1.0m为宜。

人工拌料时采用潮拌料,水泥、沙和灰渣应清底并翻拌三遍使其混合均匀。

喷浆前,将水射流除尘风机安装好,以便在喷浆时对喷浆机的上料口、余气口进行除尘。

喷浆时,喷浆机的供风压力在0.2~0.4MPa,水压应比风压高0.1MPa左右,加水量凭喷浆手的经验加以控制,最合适的水灰比是0.4~0.45之间。

喷射过程中应根据出料量的变化,及时调整给水量,保证水灰比准确,要使喷射的湿混凝土无干斑,无流淌,粘着力强,回弹料少。

一次喷射最大厚度:

墙部30~50mm,拱部10~50mm,达到喷体表面相对光滑,无明显凹凸现象,且不允许露金属网,防止喷厚过大因自重而坠落伤人。

第二次复喷应在第一次喷射砼凝结后进行。

喷浆前必须冲洗岩帮。

分层喷浆时,应在每分层喷浆前用高压水冲洗前次喷射面,然后再喷,使其结合成一个整体。

初喷紧跟迎头,需要复喷时复喷距迎头一般不大于35米,包括墙角喷好后,方可移耙装机。

3、喷射工作

喷浆工作开始前,应首先在喷浆地点铺上旧皮带或旧风袋布,以便收集回弹料。

喷浆时应有良好的照明。

喷浆时应先喷低凹处,喷枪头的运动轨迹为螺旋轨迹移动。

螺旋圈直径为200~300mm,一圈压半圈地缓慢移动,喷浆手要控制好水灰比,以喷出料不发白、不流淌、表面有光泽为宜。

喷射工作结束后,喷层必须连续洒水养护28天以上,7天以内每班洒水1次,7天以后每天洒水1次,一次喷射完毕,应立即收集回弹物,并应将当班拌料用净。

当班喷射工作结束后,必须卸开喷头,清理水环和喷浆机内外部所有灰浆或材料。

喷浆时要先给水,后开风,最后上料。

喷浆机送风时,一定要固定好喷枪头,防止喷枪头摆动伤人。

向喷浆机上料要连续均匀,喷浆机正常运转时料斗内要有一定的积料。

喷射中突然发生堵塞故障时,喷浆手应紧握喷头并将喷口朝下。

处理堵管时,先停电、停风,再敲打堵管处,敲碎堵塞的砼块后,再慢慢打开风阀吹净积存的砼块。

采用敲击法处理不通时,要拆开管路进行处理。

喷枪头任何情况下都严禁对着人。

停机时,要先停料,后停机,再关水,最后停风。

处理机械事故时,必须及时停机断电。

开机送电时,必须先通知有关人员,以防发生安全事故。

喷浆机内积料,开机时禁止用手处理。

4、喷浆质量

喷射前必须清洗岩帮,清理浮矸,找出墙角。

喷面均匀,无裂隙,无“穿裙,赤脚”现象。

(五)、锚索施工:

1、巷道掘进过程中,当巷道穿层或顶板岩石破碎时必须沿巷中补打一排锚索,间距≤3000m±500mm。

2、锚索规格

锚索:

Φ15.20×6000mm高强度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及配套锁具。

托盘:

250×250×20mm钢板制作。

锚索预应力:

100kN。

锚固剂:

2块CK2336和2块K2360锚固剂。

设计承载:

≥180kN。

锚固长度计算:

L0=2LD21/(D2-D22)=2×960×232/(282-15.22)=1836.80(mm)

L0-锚固长度,mm

L-树脂药卷长度,960mm

D-钻孔直径,28mm

D1-树脂药卷直径,23mm

D2-锚索直径,15.2mm

3、钻眼;钻具采用风动锚杆机,四根B19长1.5m和一根长1.2m的钎子组合使用,采用短打长套方式打眼,钻孔直径为Φ28mm,深度为5700±100mm。

钻孔时,钻机要立牢扶稳,先点眼,再送水,后送压风。

钻机上升过程中,要匀速控制风压,上升速度不宜过快;退钻时要匀速缓慢,并扶牢,防止歪倒。

钻机工作时,前方严禁有人。

4、安装:

每孔放入CK2336和K2360型树脂锚固剂各两块,用锚索将树脂锚固剂顶入孔底。

5、搅拌:

将专用搅拌套筒固定于锚索尾端,套筒尾部与钻机连接好后,启动钻机,边旋转边缓慢将锚索注入孔底,搅拌时间20秒,使锚索露出顶板约350mm,等待30秒后撤钻。

6、施加预应力:

注入锚索40分钟以后,安装锚索托盘及锚头。

将涨拉千斤顶、加压油泵、油管连接好,拧紧泄油阀,换向阀打开至加压位置。

人员站在预先打好的牢固脚手架上,将佩带的保险带挂钩与锚杆连接牢固。

将锚索尾端先穿入锁具后再穿入涨拉千斤顶,将涨拉千斤顶用双股8#铁丝与顶网相连牢固,并调整锁具锁片至合适位置,由专人托住涨拉千斤顶,油泵加压至1~2MPa,使涨拉千斤顶锁紧装置咬住钢绞线后人员撤下。

涨拉千斤顶下方3m2以内所有人员撤离后,将油泵加压至使锚索达到100kN预应力时,松开泄油阀,换向阀打向泄压位置将千斤顶取下

(六)、支护材料每米用量

断面

锚杆

(套)

锚固剂

(根)

金属网

(m3)

水泥

(t)

石子

(m3)

沙子

(m3)

速凝剂

(kg)

1--1

16.8

37.5

12.85

1.3

3

3

39

三、备用材料

施工中备用材料不少于2天的用量,并在专用料场中挂牌管理,码放整齐;料场要备足三架以上的木棚料。

规格为长3.0m,断面不小于160mm2的方木,以备顶板较难维护时应急使用。

四、施工中的涌水处理

施工中若迎头出现涌水,可采用隔膜泵及配套排水管排入迎头后永久水沟内,自流至1150大巷水沟,经排水系统排至地面.

 

第四章施工工艺

第一节施工方法

一、施工方法:

采用YTP-26型风动凿岩机湿式钻眼,人工装药爆破,P60B-30耙装机耙装矸石,127V60W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