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修订说明与教学建议教育部审定.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849043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修订说明与教学建议教育部审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修订说明与教学建议教育部审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新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修订说明与教学建议教育部审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新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修订说明与教学建议教育部审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新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修订说明与教学建议教育部审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修订说明与教学建议教育部审定.docx

《新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修订说明与教学建议教育部审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修订说明与教学建议教育部审定.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修订说明与教学建议教育部审定.docx

新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修订说明与教学建议教育部审定

2013新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修订说明与教学建议(教育部审定2012)

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修订说明与教学建议

2011年底,盼望已久的修订版《数学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称简称“新《标准》”)终于颁布。

继而,各版本教材的修订与送审工作紧锣密鼓的开展起。

2012年3月,审核结果公布,“青岛版《义务教育2011版程标准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下册”(以下简称“修订教材”)顺利通过了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的审查。

修订教材与实验教材(以下简称“原教材”)相比,有哪些主要变化?

教学中应如何把握与使用呢?

下面是笔者的一些认识与想法,愿与大家共同分享。

第一,依据《新标准》的基本理理念与目标变化情况,所进行的教材修订及教学建议

一.细化“你说我讲”,正确处理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新标准》指出:

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结果的关系。

由此,修订教材将探索过程细化,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活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力求既重过程,又重结果,把“四基”目标落到实处。

1.让学生经历数数过程,感悟自然数的本质。

【教材解读】“数感”是《新标准》的十大关键词之一,发展学生的数感是数概念教学的重要目标。

因此,修订教材在“数的认识”编排方面,强化了数数过程,通过数小棒、拨计数器等活动,让学生在数的过程中,体会自然数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初步建立数感。

【图一】

如,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见图一)“丰收了——100以内数的认识”,在认识100时,探索过程如图1所示:

从1数到99→再加1个是多少?

(新问题)→借助小棒从90(学生知道9捆是90)开始1个1个地数,数到100(建构新知)→借助10捆小棒直观地表示“百”与“十”的关系(10个十是一百)→在计数器上拨出100(从99→100满十进一),认识数位“百位”。

如此编排,充分体现自然数的意义,揭示了100产生的过程,沟通了相邻两个自然数之间、整数计数单位之间的内在联系,凸显了“100”及计数单位“百”产生的必要性。

同时还清晰地呈现了知识的迁移过程。

同理,一年级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及四年级上册“万以上数的认识”等有关数的认识,均采用了同样的编排思路。

【教学建议】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时(见图1),可分四步进行:

第一步:

教师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数辣椒的个数,并说说是怎么数出的。

学生可能是1个1个数的,也可能是10数10数的……必要时,教师对数数方法进行指导:

一串有10个,有9串,10、20、30……90,然后再1个1个地数,91、92、93……99,继而启发学生提出“如果再加1个是多少呢?

”这一问题。

第二步:

引导学生借助小棒数一数,并向全班展示数数的过程(可用实物投影,也可以做成展示)。

在展示过程中,可指导学生先1捆1捆地数(即10个10个地数),数到90根后,再1根1根地数,一直数到99根,这时,再数一根,就是100根。

使学生初步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并借助小棒感知100是多少(即:

100个一是100,100里有100个一)。

接着,引导学生将右边那10根零散的小棒捆成1小捆,并与前面那9小捆合成1大捆。

使学生感知1大捆里面有10小捆,发现10个十就是一百,体会“百”与“十”计数单位间的关系。

第三步:

引导学生在计数器上拨珠。

从99数到100,体会“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十位满十需要再向前一位进一”,体验新“数位”产生的必要性。

认识这个数位是“百位”,如果在这个数位上拨一个珠子,则表示一个“百”。

当然上述过程还可以用动态演示。

在认识了数位“百位”和计数单位“百”后,再对照计数器上的数位学写100。

第四步:

认识100以内数的数位顺序。

可以提问的形式启动,如,同桌互相说一说,从右边起,第一、二、三位各是什么数位?

每个数位上的数各表示什么?

从而引导学生弄清“数位顺序”和“位置值”的含义。

2.强化直观,沟通算理与算法的联系,提高“运算能力”。

【图二】

【教材解读】“运算能力”也是《新标准》十大关键词之一。

“运算能力”不仅仅是指运算速度的快慢,更重要的是指能够由算理概括提炼出算法,合理简捷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修订教材充分借助学具操作,将算理直观化,让学生充分经历由算理直观化到算法抽象化的过程,从而达到对算理的深刻理解和对算法的切实把握。

如,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大海边——100以内数的加减法

(二)”,在教学笔算26+12时(见图2),教材中呈现了两种算法:

一种是借助小棒抽象20+10=30,6+2=8,30+8=38;一种是借助计数器抽象26+10=36,36+2=38。

在此基础上引出用竖式计算,并呈现了计算顺序不同的两种方法。

这样编排,一是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二是直观呈现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理---计数单位相同的数相加,为“竖式计算”提供依据。

在探索竖式计算方法时,教材引导学生沟通算理与算法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抽象出“用竖式计算”这种更简捷有效的计算方法,并体会理解算理对提高运算能力的作用。

xB1

修订教材百以内、千以内以及万以内的加减法计算,均采用上述编排思路,在算理直观与算法抽象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学具,直观地理解算理,形成表象,再由表象抽象出算法,并在进一步巩固与应用中形成技能,保证了计算的正确性与简捷性,提高运算能力。

【教学建议】教学“笔算26+12”时(见图2),可按以下三步进行:

第一步:

引导学生思考要解决“一共捉了多少只蟹”问题,需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怎样列式?

为什么这样列式?

把计算教学和解决问题教学融为一体,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然后引导学生探究算法:

“26+12等于多少呢?

”,这里可以提示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或用计算器拨一拨等方法。

第二步:

交流探究方法。

借助小棒摆,说明:

2捆和1捆合起是3捆,即2个十加1个十是30,6根和2根合起是8根,即6个一加2个一是8,并随机抽象出20+10=306+2=830+8=38。

借助计数器,让学生明白:

先在十位上拨2个珠子、个位上拨6个珠子,再在十位上拨1个珠子、个位上拨2个珠子,合起是38,并随机抽象出26+10=3636+2=38,从而让学生直观地体验利用计数器计算时,为什么要相同数位对齐。

第三步:

教学竖式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计数器与竖式的联系,自己尝试列竖式计算。

之后,教师根据学生做题的情况,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比如:

一个正确的和一个错误的)写法进行对比,让学生感受其合理性,再一次让学生体验相同数位要对齐的道理。

初次学习用竖式计算时,可能有的学生先从个位加起,有的先从十位加起,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待学到进位加法时再让学生体会从个位加起的简捷性与必要性。

二、重视“基本思想”与“基本活动经验”目标教学,将“四基”目标落到实处。

为将上述“两个基本”目标落实到位,修订教材设计了明、暗两条线。

1.暗线,即将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渗透于各单元知识教学之中。

【图三】

【教材解读】在知识教学中,依据具体情况有目的、有选择、适时的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在学知识的过程中,不仅领略到数学思想方法的魅力,而且还能从数学思想方法的角度,理性地认识数学规律,提升数学思考力。

由此,修订教材整合数学思想方法与知识教学,在各单元学习内容中,有意识地渗透分类、比较、归纳、类推、转化、极限、函数等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将“两个基本”教学贯彻于整个知识教学的过程中。

如,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谁的手儿巧——认识图形”(见图3),在教学立体图形的认识时,教材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前面学过的分类思想对各种物体进行分类,并通过观察比较活动,抽象出基本立体图形,初步认识各种立体图形的特征。

【教学建议】教学“认识图形”(即解决“我用了哪几种形状的物体?

”问题)时,可从四个环节展开:

一是充分动手,大胆创造,体会不同形状物体的特征与作用。

教师可组织学生利用带的材料进行拼搭。

在拼搭过程中要注意了解各组带的物品是否形状齐全,并根据情况及时进行调节,确保探究活动的有效性。

活动结束后,要选取典型的作品进行展示与评价,让学生初步感知不同形状物体的特征(如,为什么用长方体或正方体做车体、用圆柱体做车轮、用球……)。

二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尝试以分类的方法探究图形的本质属性。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我用了哪几种形状的物体?

”,然后根据形状进行合理分类,可在小组交流分的方法及理由。

教师要及时巡视,了解学生的分类情况,并给予适当的指导。

这里应注意的是,教师要让学生在分的过程中体会到:

分类思想是探究数学概念本质属性时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是小学数学学习中最常见、最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

三是组织全班交流,抽象出立体图形的名称。

交流时,学生的表达可能不到位,教师应鼓励其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集思广益,概括出四种基本立体图形的名称。

四是手脑并用,充分感知立体图形的特征。

抽象出图形的名称之后,教师提出问题“摸一摸,滚一滚,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通过摸一摸、滚一滚、想一想等活动,初步感知各种形体的特征。

交流时,要适时引领学生,还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各种图形的样子,形成表象,建立空间观念。

2.明线,即单独设置栏目与专题,助推“思想方法”目标的有效落实。

【图四】

【教材解读】一是保留原教材“聪明小屋”栏目,安排了诸如找规律、简单的推理等内容,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探索平台,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如,一年级上册第2页探索不同颜色花的排列规律,第109页通过计算进行简单推理;一年级下册第40页找图形排列规律,第67页加法算式中的简单推理等。

“聪明小屋”栏目中的题目,大都是一些运用小规律、小策略解决的问题,由学生自主探究就可以解决。

二是新增“智慧广场”专题,低年级段每册安排2个,高年级段每册一个。

此栏目的设置,旨在让学生了解与掌握一些基本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凸显数学思考,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增长聪明才智。

一年级上册安排的内容是“借助几何直观解决问题”。

专题一是借助直观图解决重叠问题,专题二是借助直观图解决移多补少问题。

这两个专题突出体现了程标准中提到的“几何直观”,引导学生初步学会用画直观图的方法解决问题;一年级下册安排的内容是“用列举法解决问题”。

专题一是用列举法寻找区间内符合条的数,专题二是用列举法解决递增问题,引导学生初步形成用“列举法”解决问题的策略。

以一年级上册专题二“借助直观图解决移多补少问题”(见图4)为例,教材上呈现了三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是用减法计算14-10=4(朵)。

二是用学具摆一摆,如果芳芳给晶晶一朵,那么芳芳还剩13朵,晶晶有11朵。

三是画直观图的方法。

这样编排,旨在让学生初步感受“画示意图”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体会“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问题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

【教学建议】教学专题二“借助直观图解决移多补少问题”时,可先让学生独立观察情境图,了解图中的数学信息。

再引导提出“芳芳比晶晶多做了几朵花?

”这一问题,并尝试独立解决。

而“芳芳给晶晶几朵花,两人的花就一样多?

”这个问题有一定难度,建议由教师提出。

探索过程可以分以下几步进行:

第一步:

引导学生经历“猜想—操作—验证”的过程,初步体验几何直观的作用。

教学时,可先让学生大胆猜想,芳芳可能给晶晶几朵花?

然后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这里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验证自己的猜想,并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找到正确答案。

在学生处于“愤”或“悱”状态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借助画直观图的方法解决问题。

另外,教师也要及时参与小组交流,了解学生的想法。

全班交流时,要注意层次性,先交流列算式解决的方法(14-10=4),再交流摆一摆的方法,最后交流画图的方法。

然后,归纳得出结论。

第二步:

对比不同方法的优劣,初步感受几何直观的作用。

在学生展示各种方法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比图解过程思考:

“芳芳比晶晶多出了几朵花”与“芳芳给晶晶几朵花,两人的花就同样多”这两个问题有什么不一样。

让学生体会:

前一个问题是求多出的那部分。

后一个问题是求移动的部分。

进一步明白:

这2朵花是从哪里移的?

(多出的4朵)2又可以说是4的多少?

(一半),差的一半,就是移动的数量。

最后,教师还可以进一步提问:

如果芳芳比晶晶多8朵花,芳芳给晶晶几朵,两人就一样多了?

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与提升,进而归纳概括出:

解决较复杂的数学问题时,可以借助画图的方法解决。

三、凸显“综合与实践”的过程性与操作性,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

【教材解读】结合《新标准》相关要求,修订教材对原教材“综合与实践”内容做了进一步细化与改进,使教学内容更加具体,操作性更强,活动脉络更加条理与明晰。

【图五】

【图六】

每册仍然安排两次“综合与实践”。

一年级上册分别安排了“找找周围的数”(见第23页)、“分积木”(见第92页),一年级下册分别安排了“趣味拼摆”(见第41页)和“我们身上的小尺子”(见第100~101页)。

这些内容的编排,一是全部选取学生身边的素材,增加可操作性;二是依据波利亚数学问题解决四部曲,即“弄清问题、拟定计划、实施计划、回顾”,制定了“综合与实践”的编排思路,即“规划方案、动手实践、交流与反思”,将过程性目标落到实处。

【图五】

【图六】

以一年级上册“找找周围的数”为例(第23页),原教材(见图)只呈现了四幅画面,提供了学生活动的线索:

可以在自己身上、在马路上、在家里和在校园里找数,操作性和指导性不强。

修订教材紧扣新标准要求,体现综合与实践活动的有效性和指导性(见图6),教材共设计了四个活动环节。

第一个环节“想一想”,旨在培养学生做规划的意识与能力。

画面上呈现了老师与学生一起商讨活动计划的场景,引导学生讨论“可以在哪里找到数”,明确找数的活动范围,找数的途径与方法等,让学生体会活动实施前的规划对增强活动的目的性、提高活动效率的重要性。

第二个环节“找一找”,旨在让学生亲历实践。

画面上呈现的是班级门牌号、公交站牌、电话按键、钟表盘等,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睛去观察生活,到生活中去找数,落实计划;第三个环节“说一说”,旨在让学生进行交流与分享。

说说找到哪些数、在哪里找的、这些数表示的实际意义等,交流活动过程与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第四个环节“议一议”,旨在让学生总结反思,养成“回头看”的习惯。

体会生活中离不开数,如果没有数,人们将无法知道乘车路线、作息时间、商品价格等。

这样的综合与实践编排思路,从规划到反思回顾,有头有尾,让学生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过程,有助于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教学建议】一是合理安排活动过程,强化活动方法指导。

教学时,教师可以按照教材的编写意图将活动分为四个环节。

在每个活动环节中,都要给予方法上的指导。

如,第一环节“想一想”,可由教师先提出问题“你想到哪里找数呢?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想一想,学生可能会想到要到家里找,到校园里找……然后让学生分小组先商量活动规划,如到哪些地方去找数、怎样分工、怎样合作、要注意什么等。

当学生清楚调查的方法之后,再进行第二个环节,组织学生开展调查活动,收集相关信息与资料。

“说一说”这一环节,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怎样介绍自己找到的数,如说一说:

找到的数是什么数?

在哪里找到的?

表示什么意思?

有什么作用……让学生明确说的方法,并为下一环节(议一议)谈自己的“反思与感受”做好铺垫。

二是打破内与外的界限,为学生外实践提供机会。

教材所呈现的画面旨在为教学活动提供线索,并非看图说话。

教学时,教师要切实结合学校和学生生活的实际,引导学生在教室里、校园里、家里甚至到社区等公共场所进行实践活动,为学生创设更多的“找数”机会,真正让学生活动起。

也可以利用余时间或节假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到生活中观察、调查、发现有关数的信息,使“活动”的时空,得以延伸与拓展。

三是依据各个环节的活动情况,全面评价学生表现。

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评价:

在“说一说”、“议一议”中,是否加深了对数的基数、序数意义的理解?

在活动的过程中,是否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具有初步的合作意识?

在活动中,是否体验到数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是否提高了对数学的兴趣?

四、关注知识的整体性,提前渗透应用题基本结构,引导学生感知数量关系

[教材解读]《新标准》强调:

“教材编写应当体现整体性,注重突出核心内容,注重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注重体现学生学习的整体性。

【图七】

【图九】

【图八】

条与问题是应用题的基本要素,虽然低年级没有所谓的“字应用题”教学要求,但是“2个条和1个问题”是整个小学阶段应用题教学的“骨架”,把握了它,将为后续学习解决比较复杂的实际问题及综合性问题,提供必要的“工具”。

基于此,原教材从一年级上册开始,以“讲数学故事”的形式,向学生系统地渗透应用题结构,整体安排教学内容。

但在教学中发现,由于教材缺少说明或引领(见图7),有的教师不明白设计意图,不知道如何组织学生讲数学故事。

【图十】

【图十一】

为此,修订教材将原教材“讲数学故事”内容进行了细化,增加了“我这样讲”内容(见图8~11)。

这样编排,一是引导学生把简单实际问题用“三句话”表述,感知应用题的基本结构,熟悉题中的事理和数量关系,并能根据数量关系列式计算。

二是引导学生讲“有数学味的故事”,排除非数学内容的干扰;三是体现数学故事的开放性。

设计了“你还能讲一个身边的故事吗”这一问题,使学生不仅可以看图讲故事,还可以发散开,讲自己身边相关的数学故事。

四是体现引领的层次性、系统性和整体性。

“我这样讲”内容的编排,由2个条和1个问题(见图8),到只呈现了1个条(见图9),然后到只呈现条和问题的线索(见图10),最后只有一幅图(见图11)。

这样,从扶着走到半放手,再到完全放手,目的是让学生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了讲数学故事的思路,熟悉了应用题的基本结构。

新标第一网

【教学建议】教学“讲数学故事”内容时,教师要做到循序渐进、统筹安排,合理处理递进关系,切实把握阶段教学层次,真正将“初步渗透和整体把握应用题基本结构,感知数量关系”这一目标落到实处。

建议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是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读题习惯。

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加强读题方法的指导。

读题时,可引导学生找出题目中的条是什么和所求问题是什么,并用记号(横线或圆圈等)或字(图中情境中蕴涵的已知)把它们标记出,便于分析。

二是重视直观操作,借助直观模型感知数量关系,使学生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方法。

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条与条、条与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

由于低年级孩子的理解能力有限,可以借助直观模型如小棒等学具呈现应用题中的已知条与所求问题,理清数量关系。

如:

树上有7片树叶,掉下了2片,还剩下几片(见图9)?

要先让学生弄清已知什么,求什么,然后利用小棒操作,从7里面拿走2,还剩。

建立数量关系:

原的—掉下的=剩下的。

三是根据数量关系,正确列式计算。

四是引导学生讲身边的数学故事。

在学生充分感知应用题的基本结构之后,让学生讲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故事,并尝试解决。

这样可以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能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进一步感知应用题的基本结构以及数量关系。

第二,根据十年的实验研究成果及教学经验,所进行的教材修订及教学建议。

一、均衡选取学习素材,让教材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现实与数学现实,加深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

【教材解读】生动有趣、切近学生生活现实和数学现实的学习素材,能够激发学生探究兴趣与动机,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故素材的选取举足轻重。

因此,编写组多次就素材问题征求教师意见,在调查中有老师反映原教材的素材“城市味”和“海味”有些浓,部分农村或内陆孩子不适应。

在充分考虑学生生活经验与地域特点的基础上,本次修订关注了素材的均衡性。

如“逛公园”是孩子们习以为常且喜闻乐见的活动,由此,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见第2~17页),选取“逛公园”这一贴近儿童生活的素材,创设了“园门相聚→快乐游湖→趣喂海豚”这一情境串,引导学生在快乐游园情境中学习知识,调动孩子学习积极性。

第三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见第23~34页)则以“丰收了”这一农村生活素材,创设了“串辣椒→摘石榴→收南瓜”这一情境串,引导学生学习百以内数的认识。

这些素材,通过征求部分实验区教师和学生意见,得到了师生的普遍认可。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欢乐农家—百分数

(二)”也选取了农村素材。

如此选材(其他年级的素材也做了相应的调整),旨在兼顾城乡差别,使城市的孩子了解农村,同时引发农村孩子的亲切感与自豪感。

【教学建议】

一是要用心分析教材。

教材的编写意图、结构体系、内容顺序、例题、习题都经过专家和广大教师反复思考、实践、论证,每一个细节都有其重要作用。

要认真钻研教材,了解所提供素材的背景、意义,理解内容所反映的数学知识,挖掘知识所蕴含的数学方法,才能更好地使用本中的素材,达到教学目标。

二是有效地引导学生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选取了学生身边熟悉的、新颖且感兴趣的内容为素材,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手实践等一系列的活动,增长知识,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社会、认识自然,体验到数学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三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考虑的是学生群体共同发展的规律,难于充分体现特定群体和个体在认识和心里发展上的差异。

在具体的教学中,要在正确解读新标的基础上,准确地把握学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精心设计问题,精心预设教法,寻找教与学的最佳结合点。

使之更符合本地区、本班学生的教学实际。

二、关注学生的接受能力,化简信息包,缩小“知识块”,降低教学难度。

【图十二】

【图十三】

【教材解读】原教材的情境图,是包有丰富信息的“信息包”。

这些“信息包”的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有部分教师反映,原低年级教材“信息包”过于复杂,承载的知识点过多,学生接受起有些困难。

为此,修订教材在确保“信息包”优势不变的前提下,对信息量过大、知识点过多的情境图,进行了拆分与简化,适当缩小知识跨度,分散知识点,降低教学难度。

例如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走进花果——10以内数的加减法”,在教学内容不变的前提下,由原的6个情境图拆分为8个情境图(见第32~69页)。

拆分后的情境图更加简明,更易于低年级学生理解。

以第7个情境图(第3页)“小猴跳水了——连加连减”为例:

原教材(见图12)包含了学生、小猴、青蛙、小鱼、花朵等多组信息,各组信息交织在一起,学生难以提出连加连减问题,给学生读取信息、提出问题造成困难。

修订教材(见图13),一是减少无关因素的干扰,只保留了学生和小猴两组信息,二是以连环画的形式动态呈现出学生数和小猴数的变化情况,比如学生这组信息:

从上往下看,第一幅图中原有4个小朋友,第二幅图中了3个,第三幅图中又了2个。

学生很容易提出“一共有多少个学生?

”的连加问题;再如小猴子这组信息:

从上往下看,第一幅图树上原有只小猴子,第二幅图中从树上跳下1只猴子,第三幅图从树上又跳下2只,学生很容易提出“树上还剩几只猴子?

”的连减问题。

如此化简信息包,有利于学生读取信息,进而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增强了情境的有效性。

再如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小小运动会——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改变了过去教材中普遍采用的“小步走”的编排方式,减少例题,目的是突出基本方法的教学,引导学生利用迁移规律学习新知。

但调查中发现,部分教师认为这样编排思维跨度太大,知识点过于集中,学生接受起有困难,不利于学生的运算能力的形成。

考虑到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是多位数四则运算的基础,在整数加减法计算乃至整个计算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作用,必须让学生打好基础。

修订本教材适度调小思维空间,将其拆成两个单元。

一个单元是“小小运动会——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安排在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见第91~107页);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