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845536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3.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健康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健康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健康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健康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健康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健康教案.docx

《健康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教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健康教案.docx

健康教案

健康课教案

 

一、教   材:

1.健康常识:

正确的身体坐、立、行姿势

2.室内活动:

反口令练习。

二、教学目标:

1.能懂得养成正确的坐、立、行身体姿势的重要性;

2.能区别怎样的身体姿势为正确,怎样的身体姿势为不正确;

3.能和老师配合,认真学习,认真讨论。

三、重难点:

1.重点:

知道正确的坐、立、行身体姿势;   

2.难点:

坚持不懈贯彻正确的坐、立、行身体姿势。

四、教学过程:

1.健康常识:

坐、立、行(26分钟)

⑴想一想,老师是要求你们怎样坐、立、行的?

坐如“钟”:

像一座大钟那样平稳、端正。

站如“松”:

就像松树一样正直、挺拔。

行如“风”:

就像春风一样轻快、放松。

⑵为什么要养成正确的坐、立、行身体姿势?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①有个良好的习惯;②能帮助我们很好的成长。

③能保护我们的眼睛;④能帮助我们搞好学习。

⑶那么,不良的身体姿势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呢?

①不良姿势对身体骨骼生长的影响:

同学们的骨骼是由短变长、由细变粗、由软变硬逐渐发育生长的,如果坐着时经常歪着脖子,扭着身子;站立时斜着肩,驼着背;行走时低着头,弓着腰,时间长了就会影响我们正常发育,可能会斜肩、驼背、个子长不高。

②不良姿势对视力的影响:

不正确的读、写姿势,会使眼睛与书本的距离过近,时间长了会降低我们的视力,形成近视眼。

因此看书、写字时要保持正确的坐姿,眼与书本距离一尺,胸与桌沿相隔一拳,手握笔尖上方约一寸。

③不良姿势对学习的影响:

如果坐姿不正确,时间长了容易疲劳,听课时注意力就不集中,影响学习效果。

现在我们就来看看班上有哪些同学的坐姿不正确。

好,刚才老师说了不正确的身体姿势对我们的影响。

那么,怎样才能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些图片,大家来判断一下那个是正确的,那个是不正确的姿势。

⑷教师讲解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的方法;

①坐姿:

头要正,肩要平,腰背要挺直;脚分开,腿平行,双手放在大腿上。

②站姿:

头要正,肩要平,眼睛平看挺起胸;腹回收,膝后绷,脚跟相靠指并拢。

两臂自然下垂,五指并拢紧贴腿侧。

③走姿:

头要正,肩要平,眼看前方挺起胸;两臂前后自然摆,两脚向前直线行。

(5)学生集体在座位上练习坐姿和站姿,并结合口诀(你不动,我不动,看谁坐或站的最好。

)进行练习。

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找个别学生做表演示范。

思考:

想一想,你的坐、立、行姿势正确吗?

不正确应当怎么去改进。

2.室内活动:

反口令练习(10分钟)

⑴教师讲解、示范游戏方法及规则;

方法:

教师任意喊出口令,学生做出相反动作,比如:

喊举右手,学生举左手;起立,学生就坐着不动;喊坐下,就站着;上手放在桌上就上手上举等等。

做错的同学要坐3个下蹲。

⑵学生分组游戏:

同桌一组,一组游戏,一组当裁判。

每组进行三次后进行交换。

三、小结本课(4分钟)

1.本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找同学回答。

2.教师点评。

3.课外练习:

正确的坐、立、行姿势。

课间休息很重要

教学目标:

1、知道课间为什么要走出教室

2、知道课间为什么要望远

3、知道课间为什么要稍微活动

情感:

1、喜欢课间走出教室去呼吸新鲜空气

2、乐于在课间进行户外活动

3、体验眼睛疲劳后望远的轻松舒畅感受

行为:

学会健康文明的课间休息方式

教学重点:

认识课间户外活动、望远的好处

教学难点:

体验健康休息的身心愉悦感

教学准备:

录象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提问:

小朋友们,课间十分钟你们是怎样度过的呢?

谈话:

你们过得真愉快、真有趣。

不过,休息也要注意健康,那么怎样休息才利于身心健康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新的一课--------思考并回答听好奇,心想:

该怎样休息呢?

齐读课题

二、学习新知提高认识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打开大屏幕并引导: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的教室(人很多,又闹又吵,感觉很闷)提问:

你觉得现在的教室怎样?

师:

让我们再看一段录象(教室里没人,通风换气)提问:

你觉得现在的教室怎样?

那么,下课我们应该到哪去?

到外边去干什么呢?

(板书:

呼吸新鲜空气)同时,我们走出教室,可让教室换上新鲜空气。

大家来演一演看课件:

上完一节课,学生身体疲劳示意图。

问:

下课后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板书:

活动身体大家来演一演刚才,大家的身体消除了疲劳,可是,我们还有一个部位也很疲劳,来看课件(眼睛疲劳示意图)怎样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呢?

(板书望远)体验一下望远的感受,怎样?

谁来说说下课后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读儿歌看大屏幕心情不舒服回答问题看屏幕回答问题回答问题回答问题表演(外出呼吸新鲜空气)看回答问题表演课外活动好奇看回答问题望远并回答问题回答问题读

三、综合体验行为指导

模拟下课时间,让学生自由活动,教师巡视并做相应指导。

四、总结

师:

今天我们学习了《课间休息很重要》这课,你有什么收获?

希望大家今后都能健康文明地休息,保护身体、珍惜时间,做健康向上的好少年。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懂得按时作息的好处,每天能保证10小时。

  2.使学生掌握正确的睡觉姿势,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启发引导学生,由学生自己说出,应当怎样睡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我们学校里,同学们你们都几点睡觉,几点起床?

算一算,你们每天都睡了几小时?

  二、学习新课:

  1.睡前不要做:

  a.不要吃得太饱

  b.不要贺浓茶

  c.不要看惊险电视节目,不要听恐怖故事

  d.要用温水洗脚

  2.谁时要:

  a.盖的被子要根据季节和天气而适当

  b.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要打开一扇小窗户)

  c.不要蒙头睡觉

  3.卧如弓:

  睡眠的姿势很重要,你们知道我们的的心脏长在人体胸部的左边还是右边呢?

当然是左边了,那么我们睡觉时应当向左边还是右边,或者是平躺着睡?

那么原因又是什么呢?

  身体向左侧弯曲,像弓箭一样,“卧如弓”

  三、巩固新知:

  1.组织学生自己给自己评价一下,我们在平时生活中都做到了吗?

  2.请学生到讲台,发表一下,今后我们打算怎样来睡眠?

  3.总结该课使学生知道:

  睡眠是恢复(精神)和(体力)的最好休息方法,是(长身体)的重要时刻。

每天我们要睡足(10)小时,养成(早睡早起)、(按时起床)的好习惯。

  板书设计:

  

  睡前不要做:

  a.不要吃得太饱

  b.不要贺浓茶

  c.不要看惊险电视节目,不要听恐怖故事

  d.要用温水洗脚

  谁时要:

  a.盖的被子要根据季节和天气而适当

  b.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要打开一扇小窗户)

  c.不要蒙头睡觉

  卧如弓:

  课后小结:

  睡眠的方法和要求都由学生来讲出老师来做总结,学生记忆比较深刻,尤其在自由演说我打算怎样睡眠时,学生的掌握情况一览无疑。

《保护环境卫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应当保护环境卫生。

2.比较环境是否卫生的不同感受,说明应当保持环境卫生。

情感:

1.喜欢卫生环境。

对破坏环境卫生的行为反感。

2.愿意保持环境卫生,以做到保持环境为荣。

行为:

  保持环境卫生做到:

(1)不随地吐痰;

(2)不乱仍果皮纸屑以及其他废弃物;(3)不在墙上涂抹乱画。

教学重点:

为什么要保持环境卫生以及怎样保持环境卫生。

教学难点:

保持环境卫生的重要性。

教育过程:

一、想一想。

出投影片(“想一想”中2幅图)

  1.同学四一组互相说说:

 你喜欢在哪种环境里生活?

为什么?

  2.小结:

整洁、优美的环境对人的身体健康有好处,还可以使人心情愉快、生活舒适;脏、乱、差的环境,有害健康,使人心情不愉快,生活不舒服。

  过渡导语:

那我们怎样保持环境卫生呢?

板书:

保持环境卫生。

  二、学一学:

(对学生进行保持环境卫生的教育。

  1.小组交流:

  你去过街心公园吗?

你喜欢什么样的街心公园?

为什么?

奶奶和小娟在街心公园散步,奶奶给小娟买了一个雪糕,小娟把纸剥下来后,你们猜她是怎么做的?

小娟为什么要把纸扔到垃圾箱里呢?

  2.小结:

街心公园是老人们锻炼身体,孩子们愉快玩耍的地方,应该特别干净、优美,千万不能随便丢垃圾、废物,那样会破坏环境的。

  3.说说王奶奶和奶奶是怎么夸小娟的?

(让学生读课文中王奶奶和奶奶说的话)

   4.小结:

保持环境卫生是大家的事,人人有责。

环境卫生搞好了,对大家的身体健康有好处,还能使人精神愉快。

  5.说说自己想向小娟学什么?

  三、说一说:

明确保持环境卫生的三条行为要求。

  出投影片(“说一说”中图1)提问:

这位小同学哪做得不好?

请你告诉他应该怎样做?

为什么?

  2.小结:

不要随地吐痰,痰中有细菌,会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同时也会破坏环境,使人们感到恶心,不舒服。

出投影片(“说一说”中图2、3).同学四人一组互相说说。

这两幅图中的小朋友哪做得不好?

请你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

为什么?

  2.小结:

不要乱扔果皮纸屑,这样会严重破坏环境卫生,散发出来的难闻气味还会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不要在墙上涂抹乱画,这样会使墙面不整齐,影响环境美。

  3.老师带同学填写“说一说”中的内容。

  不要随地(   )不要乱扔(    )不要在墙上(   ) 同学读2遍。

  四、看一看。

看书(“看一看”中图)

    读儿歌 :

小小一口痰,病菌千千万,传播多种病。

害人真不浅,影响环境美,人人都讨厌。

  师:

通过读儿歌咱们再一次深刻认识到随地吐痰的危害,咱们以后不仅自己不能随地吐痰,还要告诉他人也不让他们随地吐痰。

  五、听一听。

老师讲故事。

 同学看书。

  1.讨论:

全家出去玩时,小元是怎样处理垃圾的?

这个办法好在哪?

你还有什么好办法?

  2.小结:

我们不管到哪,不管是不是有人监督,都要自觉保持环境卫生,家庭、学校、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要保护,大自然也是人类生活的环境,人们更要自觉保持那里的环境卫生,爱护大自然的山山水水。

  六、全课总结:

  1.说说自己以后打算怎样保持环境卫生。

  2.总结:

优美、舒适、干净的生活环境要靠大家去创造,让我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第7课不要暴饮暴食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暴饮暴食的含义;

2、让学生了解不良的饮食习惯;

3、让学生了解暴饮暴食的害处,本文转自免费教育文稿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教学难点、重点:

让学生了解暴饮暴食的害处。

教学用具:

铅画纸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出课题

1、看漫画:

这幅图讲了一件什么事?

2、出示课题。

你平时的饮食习惯如何?

是每天定时、定量?

还是经常暴饮暴食?

特别是逢年过节期间,还能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吗?

二、了解“暴饮暴食”

1、自由读文,了解什么叫暴饮暴食?

不良的饮食习惯有那些?

老师总结:

直接指出暴饮暴食是由贪吃、多吃引起的。

暴饮暴食和偏食、挑食是不良饮食习惯的两个极端。

2.让学生回忆并讲述自己或别人吃得过多时的感受和表现。

3.与学生共同总结出暴饮暴食的害处。

偏食、挑食的恶果是慢慢表现出来的,而暴饮暴食的恶果会马上发作。

不良的饮食造成消化器关发病后,其正常功能需要好几天才能恢复。

三、当当“小画家”

1、围绕“暴饮暴食害处大”画一幅漫画;

2、把你画的漫画讲给你的同桌听。

四、师小结

板书设计:

第7课不要暴饮暴食

吃饭定时定量

浑素搭配

粗细搭配

教学目的要求:

1、让学生知道喝了生自来水会得病,懂得饮水卫生。

2、引导学生认识水是生命之宝,每天不能少。

3、知道科学饮水,合理饮水的道理。

教材重点、难点:

1.让学生知道生水为什么不能喝。

2.让学生知道为什么不能用饮料、矿泉水、纯净水代替白开水饮用。

3.让学生知道个人的饮水卫生需做到哪几点。

教具和学具:

显微镜、挂图、录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

体育课上,同学们正在激烈地运动着,60米、100米赛跑,迎面接力赛,踢小足球……个个热得满头大汗,口干舌燥。

这时,有人喊了一声:

“水来了!

”是啊,这时候有水喝多好啊!

同学们,你有过这样的感受吗?

讲述:

水是人身体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需要喝一定量的水,这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很有好处。

但是如果不注意饮水卫生,就会影响身体健康。

(设计意图:

从学生的生活入手,体会水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水对我们的身体健康的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新课

不喝生水。

(1)谈话:

水对我们很重要,水灾自然界分布得非常广泛。

请看:

(电视录像播放自然水域里的水)分布在江、河、塘的水和地下的泉水、井水都能供我们生产、生活实用,我们把这些水称为淡水。

可是这些淡水能直接饮用吗?

为什么不能直接喝?

(有细菌、病毒……)

(设计意图:

水在地球广泛存在,但能直接饮用吗?

通过此环节,使学生置疑,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搜集生活经验,体会自然界里的水是不纯净的。

(2)讲述:

自然水域里的水是不纯净的,有的含有大量的泥沙、腐烂的东西,有的里面有大量的细菌、病毒,有的被工农业废水、污水污染过,城镇居民用的自来水是否就很干净,就可以直接喝呢?

也不能。

因为自来水虽然经过净化处理,但在输送过程中,往往又被二次污染,所以也不能生喝。

(3)让我们看一看一滴生水里有些什么吧。

观察:

显微镜下的生水中的细菌(或观察放大的细菌图片)

(设计意图:

学生亲自动手实践观察,发现生水中存在着大量的细菌。

学生在操作实践中,深刻体会生水的不纯净,能够感悟尽量不喝生水。

(4)讨论:

根据观察到的事实,想一想:

能喝生水吗?

为什么?

(设计意图:

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知道喝生水影响身体健康,我们在生活中注意饮水卫生。

(5)讲述:

由于生水里面含有大量的细菌,喝了生水会得病,如常见的拉肚子,这样对人体的伤害是极大的,如治疗不及时有时还会危及人的生命。

(6)小结:

生水里面有细菌,喝了生水会生病,如痢疾、肝炎、伤寒等等。

为了身体健康,我们应当不喝生水。

不能用饮料、矿泉水、纯净水代替白开水饮用。

(设计意图:

喝白开水是健康的饮水方式,用饮料、矿泉水等代替白开水,有利于人体的健康吗?

联系生活,学生探讨交流,寻找有益的饮水方式,注意饮水的卫生。

(1)讲述:

为什么饮料不能代替白开水?

(2)讲述:

为什么清洁爽口的矿泉水、纯净水不能长期饮用?

(3)讲述:

为什么说水是人类的生命之宝?

怎样喝水,喝什么样的水才有利于人体健康?

注意科学饮水。

(1)提问:

除了不喝生水外,我们还应注意饮水的科学和卫生。

你知道饮水还有哪些注意事项?

(学生集思广益,体味科学饮水的重要性,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2)讨论:

为什么要一人一个杯,不用别人的杯子?

(3)齐读课文第二部分。

(4)讲述剧烈引动后为什么不能立即饮水的道理。

三、小结:

注意饮水卫生,有利于人体健康。

《防止病从口入》教学设计

安陆市巡店镇初中  胡小安 

设计理念:

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饮食行为、习惯,进行研讨、探究,分辨出生活中的不良食品、不好的习惯。

教育学生讲究卫生,学会选择绿色营养、健康的安全食品,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

教材分析:

良好的饮食习惯是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的基本内容之一。

讲究卫生,不食生、冷食品,不食“三无食品”、不食过期变质食品、垃圾食品,多食健康食品等,这些都是学生饮食中不可忽视的事情。

教学中,要用身边的典型事例、紧密联系学生饮食实情,激发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防止病从品入,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学生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七年级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自我约束能力,良好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而随着学生家庭经济条件的好转,学生普遍存在不讲饮食卫生,不注意饮食科学,只在乎食品口味的倾向,他们对自身的饮食还处在认识模糊的时期,因此要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充分明理,最终导行。

教学目标:

1、知识:

懂得什么是垃圾食品、绿色食品、三无食品,学会辨别安全食品、不安全食品,懂得病从口入的道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强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2.过程:

通过对生活中不良饮食行为的分析,学生合作研讨,然后归纳总结,明理。

3.情感: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提高保护自我健康的意识,培植初步的健康生活方式理念,自觉抵制“三无食品”,关注重大的食品安全事件,培养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策略手段:

1,使用课件课件、视频资料,列举生活中的种种不良饮食现象,充分运用直观教学手段,丰富学生思考的素材,唤起回忆,激发体验,在体验中明理,明理后导行。

2,运用课件,增强教学的条理性,由浅入深,逐步归纳、总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切实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

3,列举学生普遍存在的不良饮食习惯,联系学生实际展开教学,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落脚到饮食习惯培养,学生健康成长的根本目的。

教学重点、难点:

分析不良饮食现象,弄清“三无食品”、“垃圾食品”,区别安全食品与不安全食品。

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教学器材:

变质的食品、三无食品及安全食品的混合包裹袋,PPT课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打开ppt课件,观察课间学生吃辣皮、辣条的图片:

问,同学们,你喜欢吃辣皮、辣条吗?

吃辣皮、辣条好吗?

吃的学问很多,我们正值青春发育的季节,更要讲究吃、喝的学问。

二.打开幻灯片,课堂研讨

(一)观察视频资料1:

喝自来水、冷饮肚子疼

1.讨论:

视频中的同学为什么会肚子疼?

2.讲述:

有谁有过类似的经历,讲出来与大家分享。

讨论:

从中得到了什么教训?

3.辨析:

自来水、刚采摘的瓜果为什么不能直接饮用、食用?

(含有病菌、寄生虫、瓜果有的还残留有农药等。

3.小结:

自来水不能直接饮用。

瓜果食用前要清洗干净。

冷冻食品,不宜经常食用,有损 胃的健康。

(二)观看视频2:

“三无食品”、“垃圾食品”资料

1.回忆,刚才许多同学都说吃辣皮不好,是为什么呢?

(引出三无食品)

2,再回忆,大家去商店买东西吃的时候,是怎样鉴别食品的?

大家认为什么样的食品才是好食品?

3.讨论:

什么是“三无食品”?

(无商标、无生产日期、无生产厂址)

4.体验:

同学们,你们经常去路边的小摊贩买东西吗?

东西安全吗?

讲讲自己的经历。

总结自己获得的经验。

5.活动:

辨别“三无食品”与安全食品。

6.观看“骨脆脆”的视频资料。

讲解:

含糖类的碳酸饮料,如汽水、可乐、雪碧等就是导致“骨脆脆”的元凶。

专家通过对青少年饮食与成长规律的深入调查、研究,发现许多食品表面食用起来很舒服,可是实质上有害于青少年健康成长,会留下许多隐患,甚至导致身体的疾病或缺陷,因此称之为“垃圾食品”;许多食品,如水果、蔬菜、米饭等等,都是有益于青少年身体健康的,称之为“绿色食品”。

这些食品包含了我们青少年生长发育的所有营养成份。

7,看图,男女生抢答竞赛,找一找,分辨一下:

哪些是“垃圾食品”、哪些是“绿色食品”?

8.小结:

“三无食品”不能食,“垃圾食品”不宜食。

(三)观看视频3:

讲究卫生的小故事,进行食品辨别

1.讨论:

视频中的甲、乙、丙谁做得好,为什么?

2.小结:

饭前便后要洗手,讲究卫生。

3.活动:

打开桌子上的食品包裹,观察研究,区别哪些是“垃圾食品”,哪些是“绿色食品”,能直接食用吗?

为什么?

4.每个小组派代表汇报,评议对错,彻底弄清安全与不安全食品。

5.小结:

即使是绿色的食品,也要仔细辨别:

过期食品不能食,变质食品要分清。

6.颁奖:

把绿色的安全食品奖给分辨最快的一组。

扔掉垃圾食品、三无食品、变质食品。

三.课堂小结、整理

食品是我们生命力量的源泉,如果食品有问题了,我们生命就有问题,我们学习了“防止病从口入”,你认为该怎样防止病从口入?

师生一起总结:

1.不食生、冷、不干净的食物、不直接饮用自来水。

2.不食三无食品、变质食品,不食垃圾食品。

3.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勤洗手。

整理成歌谣:

饮食安全最重要,病从口入害不小。

三无食品不可靠,吃出病后悔无药。

垃圾食品不要吃,绿色食品营养好。

变质食品不能信,身体健康才保证。

饭前便后勤洗手,讲究卫生我长寿。

四.布置课外任务

出一期以“防止病从口入”为主题的黑板报,宣传饮食卫生与安全。

∙大班安全教案:

预防溺水

活动目标:

1.懂得预防溺水的相关知识。

2.增强安全意识,预防溺水事件发生。

活动准备:

自制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二、了解令人心痛的溺水事件?

  

讨论:

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三、看相关图片,体会失去孩子后父母的悲痛

讨论:

你看到什么?

想到什么?

四、学习《中国儿童意外溺水调查报告》

五、教育学生如何预防溺水

1.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易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

选择好的游泳场所,对场所的环境(如该水库、浴场是否卫生,水下是否平坦,有无暗礁、暗流、杂草,水域的深浅等情况)要了解清楚。

2.必须要有组织并在老师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带领下去游泳。

以便互相照顾。

如果集体组织外出游泳,下水前后都要清点人数、并指定救生员做安全保护。

3.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

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先活动活动身体,如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镶有假牙的同学,应将假牙取下,以防呛水时假牙落入食管或气管。

4.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

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

5.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六、教育学生遇到他人溺水时如何施救

春季防病4(腮腺炎、流脑、水痘、风疹)

开元学校二十分钟健康教育教案

日期

3/12

周次

4

教学时间

20分钟

任课教师

寿兴娣

课题

预防春季传染病(腮腺炎、水痘、流脑、风疹)

授课形式

广播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这些传染病知识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传染病的症状以及隔离要求,并在生活中可以采取积极措施加以预防。

 

教学重点难点

 

各类传染病的症状、传染源、传播途径及隔离要求

 

教具

讲稿

主要授课

 

内容及过

 

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由腮腺炎病毒引起急性传染发生在初冬春季,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密切接触患者或唾液所污染的物品。

病人是传染源

临床表现:

 高热可达39度左右,全身疲倦、口渴、不安、有时突出表现是耳垂周围腮部红肿。

预防: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易于传播和流行,学校中患者必须隔离至腮腺炎肿完全消退后才能上学。

一般应隔离三周,居室要做到常开窗通风。

水痘:

水痘常见于2~10岁的儿童,是一种发病急、传染性很强的传染病。

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临床表现:

水痘起病较急,可有发热、倦怠、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成人较儿童明显,一般1~2天内发疹。

初起为红色小丘疹,数小时后变成绿豆大小的水疱,周围绕以红晕。

(略)

预防:

从发病前一日到全部皮疹干燥结痂均有传染性,注意隔离。

流脑:

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经呼吸道传播的一种化脓型脑膜炎。

流脑患者有五大病状:

起病急、发烧至39度以上、头痛寒战、喷射性呕吐、皮肤上起红斑样皮疹。

预防:

居室要开窗通风,经常用过氧乙酸等消毒;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

风疹:

又称“风痧”,是儿童常见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

风疹由风疹病毒引起。

症状:

有低热或中度发热,通常于发热1~2天后出现皮疹。

预防:

(4点)

课后小结

 

及反思

 

同学们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公务员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