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工程实训实验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83453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66.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砌体工程实训实验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砌体工程实训实验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砌体工程实训实验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砌体工程实训实验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砌体工程实训实验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砌体工程实训实验报告.docx

《砌体工程实训实验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砌体工程实训实验报告.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砌体工程实训实验报告.docx

砌体工程实训实验报告

 

经管实验中心

实验报告

 

学院:

管理学院

课程名称:

土木工程施工实训

专业班级:

实验项目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四

实验五

实验六

实验七

实验八

实验九

实验十

总评

成绩

评分

姓名:

学号:

03042024323435

学生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

砌筑工程实训

■必修□选修

□演示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操作性实验■综合性实验

实验地点

弘道楼2216

实验仪器台号

指导教师

实验日期及节次

2015.6.16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目的

理解并系统掌握砌筑工程施工方案、技术交底、质量检验的主要内容及检验批验收记录填写格式、要求等。

2、内容及要求

1)根据工程施工图纸和施工实际情况选择和制定砌筑工程合理的施工方案;

2)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实际情况编写一般砌筑工程施工技术交底;

3)根据建筑工程质量验收方法及验收规范进行常规砌筑工程的质量检验,填写砌筑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二、仪器用具:

仪器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备注

计算机

39

有网络环境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

1)熟悉砌筑施工方案主要内容;

2)熟悉工程施工图纸及工程概况、施工实际条件;

3)确定砌筑工程施工主要方法、设备配备计划等,编制砌筑工程施工方案;

4)编写砌筑工程施工技术交底;

5)填写质量验收记录;

6)编写实验报告。

四、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

(一)砌筑工程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1、建筑设计概况:

常熟理工学院东南校区图书及信息中心大楼工程位于常熟市东南开发区湖山路以西、黄浦江路以北,总建筑面积约25500m2。

该工程地下一层,裙房5层,主楼9层。

其中,地下室长70m,宽50m,面积约3500m2,可通行机动车及非机动车,主要用作物业库房、二级配电站,消防泵房及车库等;1-5层为学生图书阅览区域,面积约17500m2;6层-9层为办公室、小会议室、学术报告厅等,长为50m,宽为25m,每层约1250m2,总建筑面积约5000m2。

建筑层高:

地下一层3.8m,1-5层5.2m,6-9层3.6m。

室外地坪标高为-0.45m。

2、结构设计概况:

本工程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基础形式为筏板基础,基底标高为-4.4m,基础底板厚600mm,地下室外墙厚300mm。

基础垫层为C10砼,厚100mm。

基础、地下一层至五层柱、墙砼为C40,六至九层柱、墙砼为C35,所有框架梁、板砼为C30,地下室底板及外墙混凝土抗渗等级为S6。

地下室内部墙体为200mm粘土空心砖,M5水泥砂浆砌筑。

地上部分填充墙采用200mm加气混凝土砌块,M5水泥砂浆砌筑。

3、工程目标:

工期目标:

2010年3月1日开工,2011年7月1日竣工。

质量目标:

合格工程。

安全目标:

杜绝重大伤亡事故,创建省级安全文明工地。

4、工程水文地质概况:

该地区地表第一层为素填土,厚度为0.8-2.2m,第二层为粉砂层,厚度为7.8-14.2m之间,第三层为粉质粘土。

地下水位标高为-1.5m。

5、平面布置图:

2、施工平面布置图:

3、施工进度计划:

序号

任务名称

工期

开始时间

完成时间

1

总进度安排

70工作日

2010年6月1日

2010年9月10日

2

地下室砌筑

6工作日

2010年6月1日

2010年6月6日

3

一层砌筑

8工作日

2010年6月7日

2010年6月14日

4

二层砌筑

8工作日

2010年6月15日

2010年6月21日

5

三层砌筑

8工作日

2010年6月22日

2010年6月30日

6

四层砌筑

8工作日

2010年7月27日

2010年8月5日

7

五层砌筑

8工作日

2010年8月6日

2010年8月14日

8

六层砌筑

6工作日

2010年8月15日

2010年8月21日

9

七层砌筑

6工作日

2010年8月22日

2010年8月28日

10

八层砌筑

6工作日

2010年8月28日

2010年9月3日

11

九层砌筑

6工作日

2010年9月4日

2010年9月10日

 

4、施工方法及质量保证措施(施工方法:

三一砌筑法。

采用三顺一丁)

1.对砌体所用材料必须严格把关,进行检查验收申报,见证取样做原材分析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砌体砂浆必须有试验室提供配合比砂浆搅拌严格控制配合比,水灰比计量正确,搅拌均匀,随用随拌。

保证砂浆有一定的和易性、流动性,使用方便,又能保证砂浆与砖的粘结率和饱满度,严禁使用过夜的砂浆。

3.砌体操作时不应用缺棱掉角的砖上墙,砂浆用的砂子必须过筛,对进场的轻质砖块做好防雨措施。

4.砖砌体弹的中线边线、门窗洞口线必须进行检查复合,对构造柱钢筋、拉结筋预埋的工序必须由监理验收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并填写隐蔽工程验收单。

5.砌体操作时,必须有瓦工工长、质检员跟班跟踪检查验收,发现问题必须及时改正。

6.砌体设放拉结筋必须平顺、平整,植筋钻孔内用水冲干净,植筋胶必须挤紧饱满,插入深度不得少于钢筋直径的10倍,植筋位置必须合理正确。

7.砌体操作中需留各种留孔留洞按设计标高,位置,正确留置。

大于300小于500的洞口,上部采用砖过梁用2根Φ6钢筋长度为洞边端头伸进300~500,超过500的洞口必须用砼过梁。

8.砌筑前对框架柱表弹出填充墙垂直线,便以控制砌体墙表的垂直度对外墙砌体必须内外双面带线砌筑。

9.砌体做砌方法必须正确合理,砖墙表面必须平整垂直,灰缝顺直、平直、饱满、均匀一致。

 

5、设备配备计划:

(1)砌体施工流程 

制定材料进场计划

材料进场(检查砌块出厂合格证和龄期、布置砌块现场堆放)

砌块淋水湿润

砌块、商品砂浆运输

砌块墙体砌筑(现场测量放线、预埋件孔洞预留、构造柱钢筋绑扎、设置砌筑控制线、门式脚手架搭设)

加浆勾缝砌块面清理

浇筑构造柱混凝土

砌顶砌块

(2)砌体施工准备 

1)用于施工的所有砌体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明,并对其强度、尺寸、外观进行送样检查,不合格材料不得使用,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龄期不小于28天。

 

2)砌块进入现场后,按砌块强度等级及规格分别堆放,并在堆放垛上设置标志,砌块堆放地必须平整和做好排水。

砌块堆放高度一般不超过1.6m,堆垛之间应保持适当的间距,以便砌块搬运。

 

3)现场施工全部采用预拌砌筑砂浆,预先进行试配以确定砂浆配合比。

施工所使用砂浆要严格按配合比进行配制,砌筑前需进行现场抽样检验。

所有预拌砌筑砂浆必须在出厂后规定时间内使用完毕,如遇高温天气,时间必须相应提前。

 

配合比相关要求:

水泥砂浆配合比必须各项检验合格,配合比比例需按照检测后合格的比例进行配置;在现场搅拌机旁需做好标识牌,避免水泥砂浆配合比配比错误。

 

4)砌块应提前一天浇水湿润,含水率控制在10%~15%,严禁干砖上墙。

 

5)将砌筑基底清理干净,清除浮浆、碎渣、杂物等。

基底若为垫层或砖砌体,事先浇水湿润。

 

6)砌筑前先立皮数杆,皮数杆立于墙角及交接处,其间距不超过15m,立皮数杆时要用水准仪来抄平,使皮数杆上的楼地面标高线位于设计标高位置。

 (3)砌体施工方法 

砌筑工艺流程 

操作方法 

①选砖和排砖 

选砖:

挑选砌块,进行尺寸和外观检查,有缺陷的砌块应注意摆

放位置调整使用。

 

依据门窗洞口线以及相应控制线等,按照排砖图在工作面试排,砌块应尽量采用主规格整砖组砌,不许砍砖。

准确无误经质检认可后

方可正式砌筑。

 

排砖原则:

多用整块砌块,尽量减少半砖的使用量。

 

②砌筑墙体组砌方法 

a、砌筑用采用对空错缝组砌方法,砌块上下错缝,相互搭接,搭接长度应为主砌块的一半(190mm),必要时可使用290mm长辅助砌块,搭接长度不小于90mm;当墙体的个别部位不能保证此项规定时,应在灰缝中每批设置拉结钢筋,且竖向通缝不得超过两皮小砌块。

 b、砌块砌体应轴线,标高准确,墙面平整洁净,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宜为10mm,且不应大于12mm或小于8mm。

灰缝应横平竖直、深浅一致、搭接平顺、光滑密实。

不得有瞎缝、假缝、透明缝。

墙体无裂缝、无渗漏。

水平灰缝采用坐浆法铺浆且一次铺浆长度不超过800mm;立缝采用砌块端头面铺灰、立面碰头挤压的方法坐浆。

 c、砌筑砌块应对孔反砌,壁肋光面、大面朝上(即上孔小、下孔

大,底面朝上)。

 

d、砌筑时先从转角开始盘角,每次盘角高度不大于3皮砖。

盘角

后应与皮数杆上的皮数、灰缝厚度、标高保持一致。

 e、砌块应同时砌筑,严禁留直槎。

墙体临时间断处砌成斜槎,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

如留斜槎有困难,可从墙面伸

出190mm砌成阴阳直槎并甩筋。

 

f、常温条件下,每天砌筑高度控制在1.5m或一步脚手架高度之内。

 

③砌块墙体与混凝土柱、墙的连接 

a、砌块墙与混凝土柱、墙交接处的砌块砌筑成马牙槎形式,先退后进。

 

b、混凝土砌块墙体按照先砌筑墙体再浇筑混凝土构造柱、圈梁的原则施工。

 

c、当墙体砌至顶面最后一皮时,与上部结构接触处采用实心砌块斜砌。

 

④砌体内不宜设脚手眼,如必须设置,可用190mm小砌块侧砌,砌完后用C15混凝土填实。

但在墙体下列位置不得设置脚手眼:

 a、过梁上部与过梁成60°角的三角形及梁跨度1/2范围内。

 b、宽度小于1000mm的窗间墙。

 c、梁和梁垫下及其左右各500mm的范围内。

d、砌体门窗洞口两侧200mm内和转角处450mm的范围内。

 

保证砖砌体施工质量的措施

1)确保原材料的质量是前提,所有砖必须有质保书,并进行复试,满足设计强度时方可使用;

2)砖墙砌筑前必须提前将砖浇水湿润;

3)与框架柱交接处,必须将框架柱上的预埋钢筋全部剔出,砌在墙砖缝中;与框架梁交接处,注意采用斜砖侧砌顶牢。

 

(二)砌筑工程施工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记录

施工单位:

2011年7月1日

工程名称

常熟理工学院东南校区图书及信息中心大楼

交底部位

填充墙

交底内容:

1、砌筑前必须在前一天浇水湿润,常温施工不得用干砖上墙,雨季不得使用含水率达饱和状态的砖砌墙;

2、砂浆搅拌:

砂浆的配合比应采用重量比,严格按配合比调制砂浆,砂浆强度为M5.0混合水泥砂浆,机械搅拌时间不少于1.5分钟;

3、墙体组砌方法:

采用三顺一丁;

4、为保证墙面平整,宜双面挂线,可照顾墙面双面平整,为下到工序控制抹灰厚度奠定基础;

5、砌砖宜采用满铺满挤操作方法,水平灰缝和竖向灰缝控制在10mm,不小于8mm,不大于12mm,砌筑砂浆应随搅拌随使用,水泥砂浆在3小时内用完,混合砂浆在4小时内用完,不得使用过夜砂浆,随砌随将舌头灰刮尽。

严禁通缝现象,半头砖应分散使用;

6、内外墙交接处最好留斜槎,槎子长度不应小于墙体高度的2/3,也可留置直槎,但直槎必须做成凸槎,留置槎处应加设拉结筋,120mm墙放置1A6拉结筋,180mm墙放置2A6拉结筋,间距沿墙高度不应超过500mm,埋入长度从留槎处算起,每边不小于500mm

7、过梁安装时,其标高、位置及型号必须准确,坐灰饱满,两端支点长度应一致。

墙两端长度不能满足过梁伸入墙内长度时,必须现浇,且应在两端的砼柱式剪力墙上植入与过梁内相同规格的钢筋,确保过梁的稳定;

8、在墙与构造柱连接处砌成马牙槎,每个马牙槎沿墙高度方向的尺寸不宜超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