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平侗乡八舟河景区详细规划说明书.docx
《黎平侗乡八舟河景区详细规划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黎平侗乡八舟河景区详细规划说明书.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黎平侗乡八舟河景区详细规划说明书
黎平侗乡风景名胜区八舟河景区详细规划
第一章规划建设的时代意义、国家背景、政策背景
1.1规划建设的时代背景
休闲经济时代的到来的“休闲经济”是指建立在休闲的大众化基础之上,由消费需求和休闲产品供给构筑的经济。
中国正处在新的经济增长周期。
居民闲暇时间逐渐增加,大众休闲已经初见端倪。
按照发达国家的历史统计资料测算,人均收入1000美元时,是消费结构的巨变期,消费将转向旅游、教育、信息等领域。
中国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在休闲产业市场表现出巨大的潜力。
改革开发30年,我国的社会和经济发生了惊人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得以迅速提升,生活方式也在悄然变化着。
伴随着我国人均GDP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发展,沿海发达地区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人们从游山玩水的观光旅游方式逐步被休闲度假所取代,人们在充分享受大自然的同时,还充分关注身心修养。
近年来,贵州省加大对康养旅游度假产业的投入,康养旅游度假产业市场已经初具规模。
随着中三角经济圈的发展,区域内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大量外来投资者的增多,大量高收入具有康养度假休闲需求群体产生。
1.2规划建设的国家背景
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提出以下要求:
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带动作用大。
加快旅游业改革发展,是适应人民群众消费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对于扩就业、增收入,推动中西部发展和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和生态环境改善意义重大,对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具有重要作用。
1.3规划建设的政策背景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提出:
1.3.1推动旅游产品多样化发展
依托国家级文化、自然遗产地,打造有代表性的精品景区。
积极发展休闲度假旅游,引导城市周边休闲度假带建设,有序推进国家旅游度假区发展。
1.3.2促进旅游业文化特色发展
旅游开发建设要加强自然文化遗产保护,深挖文化内涵,普及科学知识。
要发挥文化资源优势,推出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演艺、节庆等文化旅游产品。
充分利用博物馆等设施,开展多种形式的文体旅游活动。
1.3.3培育新的旅游消费热点
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发展生态旅游、森林旅游、商务旅游、地质旅游、工业旅游。
大力发展旅游购物,提高旅游商品、旅游纪念品在旅游消费中的比重,把游乐设施和数字导览设施等旅游装备制造业纳入鼓励类产业目录,以重要文化活动为平台,培育新的旅游消费热点。
第二章项目背景
2.1地理位置
黎平县位于东经108°31′~109°31′,北纬25°41′~26°08′之间,贵州省东南边缘,地处黔、湘、桂三省(区)交界处,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下辖县,全县辖25个乡镇,面积4441平方公里,总人口49万,少数民族占70.87%,其中侗族35万人,也是侗族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因而有“侗乡之都”的美称。
2.2自然条件
2.2.1气候条件
黎平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6℃左右。
一月最冷,平均4.5℃,极端最低气温-9.8℃。
全县年平均降水量1325.9毫米,最多年份1690.4毫米,最少年份1093.1毫米,年均蒸发量1255.9毫米。
2.2.2水文条件
黎平县较大的河流有六条,河流总长3480公里,占地43平方公里,其中长江水系较大的河流有:
孟彦河、八舟河、洪州河,珠江水系有南江河、双江河、育洞河。
2.2.3土地资源
黎平县土地总面积666.62992万亩,折合4441平方公里,农业人均16.17亩,在黔东南州处于中等水平,人均占有耕地1.27亩,属于人多地少的县份。
一年一熟耕地占耕地面积的39.51%,一年两熟耕地占56.59%,一年三熟耕地占3.68%,轮歇地、间作地占0.04%。
黎平县土壤有5个土类、16个亚类、40个土属、97个土种。
地带性土壤有黄壤、红壤,非地带性土壤有潮土、石灰土、水稻土。
自然土土层深厚,质地适中,土壤肥力以中等肥力居多,占总土壤面积的56.31%,上等肥力土壤占4.31%。
经土壤养分含量化验,有机质和全氮含量较为丰富,潜在养分丰富;速效钾含量较高;速效磷普遍偏缺。
2.2.4河流水文
风景名胜区内,八舟河—天生桥片区水系较为发达,以亮江河为主,属于沅江水系较大的河流之一(孟彦河、亮江河、洪州河);全县河道总长3480km,河网密度大,有河流和溪流共约119条,其中较大的河流有6条。
长江和珠江两水系的分水岭略呈北西―南东向横越县境偏南部,其北面属长江水系,流域面积2632.2km2,所占比例为59.3%,主要河流有孟彦河、亮江河注入清水江,洪洲河往北东方向流入湖南省境,属沅江水系渠水上源;其南面属珠江水系,流域面积1807.0km2,所占比例为40.7%,主要河流有育洞河、双江河、水口河,均注入都柳江。
2.2.5植被物种
黎平森林资源十分丰富,2014年末森林覆盖率75.7%,现有林业用地面积34.54万h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77.82%,是我国28个重点林区县之一,全国林业综合开发示范县,全县活立木蓄积量1930.3万m3,居全省第一位。
其中杉木蓄积量836.1万m3、楠竹蓄积量376万株,分别位居贵州省第一位和第二位,素有“杉木之乡”的美称。
县境内共有木本植物76科,224属,521种。
属国家一级保护树种的有银杏、穗花杉、红豆杉、伯乐树、单性木兰、掌叶木等树种。
属国家二级保护树种的有台湾杉、香樟、楠木、紫檀、鹅掌楸、马尾树等树种,黎平杉木更是久负盛名,明朝时期便已名扬湖广。
黎平县的野生动物种类较多,共有哺乳类、爬行类、鸟类、鱼类等。
县境内约有52属675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
猕猴、林麝、毛冠鹿、穿山甲等4种;国家三级保护动物有:
岩羊、大灵猫、小灵猫3种。
2.3社会经济
黎平意为“黎民百姓、平安幸福”,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地处黔、湘、桂三省区交界,东邻湖南怀化地区,南接广西柳州地区,隶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全县国土面积4444平方公里,辖25个乡镇(街道),403个行政村、21个居委会,总人口56万,居住侗、苗、汉、瑶、壮、水等13个民族,其中侗族人口40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71%,是全国侗族人口第一、全省面积第二、全州人口最多的县。
县城建成区面积12平方公里,城市人口12万人。
2014年,黎平县全县生产总值实现57.1亿元,比2013年增长15.2%;财政总收入实现5.85亿元,增长3.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3.77亿元,增长6.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0520元,同比增长1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5945元,同比增长14.7%;全县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达到82%。
2.4风景名胜区开发建设情况
2.4.1风景区、景点开发建设情况
目前,八舟河—天生桥景区只开展了部分游赏活动。
2.4.2交通设施情况
在外部部交通方面:
中国民航局近日发布《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获悉,“十三五”时期,全国改扩建机场项目达到139个,其中黎平机场被列入其中。
据了解,黎平机场改扩建完成后,其跑道将延长500米,增加机位5个,旅客和货运吞吐量将得到大幅度提升。
随着机场将来的扩容,黎平机场会增加更多国内航班和开通国际航班,黎平旅游将迎来崭新时代。
根据《黔东南州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要求,对黎平机场和凯里黄平机场进行改扩建,新建天柱民用机场,19个通用机场。
其中,肇兴通用机场位于黎平境内。
随着2014年贵广高铁的开通,黎平迎来高铁时代,成为贵州南下两广的必经之路。
在泛珠三角战略层面,增加区域空间的联系,缩短了城镇时空距离。
从黎平到贵阳约1.5小时;黎平到桂林50分钟;黎平到广州约3个小时左右。
根据《黔东南州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推进对外铁路建设及城际铁路覆盖要求,规划新建兴义-榕江-赣州铁路及玉屏-黎平-从江城际铁路。
在内部交通方面,八舟河—天生桥景区现状已修建了黎平—天生桥、黎平—黑滩的旅游公路,其余区域主要依托县乡道连接。
第三章风景资源与评价
3.1风景资源情况
3.1.1景源概况
黎平风景名胜区的石灰岩喀斯特地貌自然景观主要集中在天生桥—八舟河和皮林区域,拥有众多的奇峰,悬谷,溶洞,天生桥等奇异景观。
蜿蜒的八舟河象一条蓝色的飘带浮游在冈峦起伏的丘陵、丛林之间,连接一串串如翡翠,玛瑙般色彩斑斓的景点,构成一幅幅既粗犷瑰丽又清新淡雅的山水画卷。
黎平侗乡八舟河风景区含天生桥、八舟河、东风林场、少寨红军桥和桂花台五处景观
编号
景源
分布
景点名称
类型特征
备注
1
八舟河风景区
天生桥
山景
2
八舟河
江河
3
东风林场
森林
州级文物保护单位
4
少寨红军桥
遗址遗迹
5
桂花台
植物生态类群
3.1.2景源介绍
天生桥
黎平天生桥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最大天然石拱桥,此桥不暇人工,天设地造,其拱型规整,拱腹圆滑光洁,宏伟壮观。
据实测,该桥长256m,面宽118m,主桥跨度138.4m,石桥拱高至水面高度36.64m,拱顶岩层厚40m,与号称“天然石拱桥之最”并被美国政府认为“虹桥胜迹”的美国犹他州天生桥(长88.7m,宽6.7m,高30.5m)相比,黎平天生桥无愧于“世界之最”的称号。
八舟河
八舟河系亮江上游,在高屯街道境内,河床处于丘陵宽谷之间,谷宽400到500m,沿河谷两岸碳酸盐岩类层在地表呈带状出露,形成逶迤起伏的断块山,河流在宽谷之间左右回旋,穿过田园,绕过村寨,构成了一幅风光秀丽的田园风景画卷。
东风林场
东风林场平均海拔500米,属丘陵地带,母岩所属石炭岩,土壤偏酸(PH5-6.5之间)。
土壤厚度一般都在2米左右。
曲团至后坡一带石灰岩层露面,面积约2000亩,低层有许多溶洞,据调查,在东风林场境内有溶洞15个,洞长在1-4公里,洞中钟乳石奇形怪状,很有观赏价值。
这里的平均气温为17-18度,属亚热带气候,无霜期280天到300天,年平均降雨量1100-1300毫米,适宜林业发展。
少寨红军桥
八舟河流至少寨附近,沿崖壁向南绕了一个大湾,将少寨围于青山绿水之间,少寨前有座木桥横跨河上,长50m左右,由木桩支架,上铺枋板,自然古朴。
南岸为悬崖峭壁间一垭口,北岸为一坝农田,山光水色,风景如画。
据说是当年红军长征时,路经此地架设,故名红军桥。
桂花台
桂花台在红军桥下游100m左右,八舟河畔有一山拔地而起,高距水面20m,江水冲击浸蚀,山削成壁,石崖险峻,飞嵌水面,山顶成台,台上石林峨嵯,生有岩桂和秋桂百余株,每逢金秋时节,桂花盛开,飘香十里。
桂花台后紧靠4千亩茶园,碧波起伏,青翠欲滴,将八舟河装点得更加明净秀丽。
3.2风景资源分析
3.2.1现状资源优势分析
自然风光丰富多样
风景资源集岩溶地貌、田园溪流、河湖森林等自然景观为一体,是黎、从、榕三地以民族文化为主的旅游区中,屈指可数的以自然风光为主的景区,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科学价值、游憩价值。
体景观风貌较好
八舟河景区目前是一处基本未被开发的处女地,人造痕迹鲜见,山上林木丰茂、古树参天,山体原生风貌保存完好,极具旅游开发价值。
水体景观丰富多姿
八舟河景区山水资源丰富,溪流密布,水潭甚多,具有极大的旅游开发价值。
生物资源丰富
环境质量优良,景区内森林植被资源十分丰富,森林覆盖率高,并有多种国家一、二级保护树种,是一个天然的南亚热带雨林濒危珍稀树种聚群保存区,在石龙山原始森林还生长着多种异花异草、名贵中草药材,生态环境优良。
茗茶文化名扬天下
景区气候湿润,为茶树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茶叶生产发展迅速,形成“有山必有茶,无山亦种茶”的生产格局,产量产值大幅度提高,八舟河片区也是白茶重要产地之一。
气象景观奇特壮观
景区气候宜人,这里的风、雪、雨、雾、云海和日出等气象景观奇特壮观,极大地丰富了景区的旅游资源。
3.2.2现状资源不足分析
景区知名度不高:
由于黎平侗乡风景名胜区目前主要以民族村寨等人文景观吸引游客,各种对外宣传活动也主要以侗族文化、侗乡、侗族大歌等为主,致使目前景区的主要影响范围仅仅是周边县市,难以满足景区的发展要求。
景区发展刚起步
八舟河景区的发展刚刚起步,尚不够成熟,发展初期需要依托县域其他较为成熟的景区联动发展。
景区资源较为单一
八舟河景区资源较为单一,以自然风光为主,需要和周边景区差异化发展。
3.3风景资源评价
本规划根据《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贵州省风景名胜区条例》、《贵州省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编制报批管理办法(试行)》等标准,对规划区的风景资源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
3.3.1评价依据
1、景物的观赏、文化、科学价值及分布和环境规模。
2、自然环境质量。
3、开发利用条件。
其中以前两项为主要依据,进行综合评定。
3.3.2评价方法
在现场踏查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采取定性概括与定量分析的方法进行综合评价。
根据其类别及组合特点,选择适当的评价单元和指标层次,其权重分析是依据评价对象特征和评价目标的需求确定的。
对景点景物的评价上,一般从景源价值、环境水平、旅游条件、规模范围等四个综合评价层入手,采用综合评分来评定等级。
其中景源价值是综合评价层的主要指标,包括科学价值、欣赏价值、历史价值、保健价值和游憩价值等五个项目评价层,欣赏价值又包括典型性、稀有性、多样性、完整性等四个因子评价层。
不同的景源类型有不同的价值取向,自然景源以审美要求为主,突出其游览观赏价值,人文景源主要体现其历史文化价值。
因此其评分要素及权重比例也有所不同,力求科学准确地反映其内在价值。
黎平侗乡风景名胜区综合评价指标层次表
综合评价层
权重
项目评价层
分值
因子评价层
景源价值
70%
欣赏价值
40(30)
景感度、奇特度、完整度
科学价值
10(10)
科学值、科普值、科教值
历史价值
5(20)
年代值、知名度、人文值
保健价值
5(0)
生理值、心理值、应用值
游憩价值
10(10)
功利性、舒适度、承受力
环境水平
15%
生态特征
5
种类值、结构值、功能值
环境质量
5
要素值、等级值、灾变率
设施状况
3
水电、管网、环保
监护管理
2
机能、法规、机构
旅游条件
10%
交通通讯
4
便捷、可靠、效能
食宿接待
2
能力、标准、规模
客源市场
2
分布、结构、消费
运营管理
2
职能、经济、社会
规模范围
5%
面积
2
注:
分值一栏中括号前的是自然景源的分值,括号内的是人文景源的分值。
体量
1
空间
1
容量
1
3.4资源分级
根据《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和景区的自身资源特点,确定此次评价系统的分级标准均为:
特级风景资源:
得分值域在≥90,是指具有珍贵、独特、世界遗产价值和意义,有世界奇迹般的吸引力的景源;
一级风景资源:
得分在80-89之间,具有名贵、罕见、国家重点保护价值和国家代表性作用,在国内外著名且均有吸引力,属于应优先和重点开发的精华景点;
二级风景资源:
得分在70-79之间,具有重要、特殊、省级重点保护价值的地方代表性作用,在省内外闻名和具有省际吸引力,为重点开发景点;
三级风景资源:
得分在60-69之间,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游线辅助作用,有市县级保护价值和相关地区的吸引力;
3.5评价结果
黎平侗乡风景名胜区八舟河景区主要是以人文资源为主,自然资源为辅。
从景源价值、环境水平、利用条件、规模范围等指标入手。
评价结果如下表:
编号
景源
分布
景点名称
类型特征
综合
评分
景点级别
备注
1
八舟河风景区
天生桥
山景
90
特级
2
八舟河
江河
79
二级
3
东风林场
森林
75
二级
州级文物保护单位
4
少寨红军桥
遗址遗迹
69
三级
5
桂花台
植物生态类群
56
四级
3.6综合评价
以上是对黎平侗乡风景名胜区八舟河景区景点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归纳总结和定性概括,得出宏观的评价结论。
1、自然景源以天生桥和八舟河为依托,以岩溶天桥、田园风光和良好的喀斯特森林植被为特色,雄伟壮观,秀美绮丽。
2、人文与自然融合,景源类型丰富多样。
3、气候条件温和宜人,风景环境质量优良。
第四章规划依据
4.1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07.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全国人大常委会1989.12)
3、《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全国人大常委会1998.4)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02.8)
5、《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02.12)
6、《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04.8)
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全国人大常委会1991.6)
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08.2)
9、《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全国人大常委会1997.8)
10、《规划环境影响条例》(国务院2009.8)
11、《风景名胜区条例》(国务院2006.9)
12、《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2003.11)
13、《贵州省风景名胜区条例》(贵州省人大常委会2007.9)
14、《贵州省文物保护条例》(贵州省人大常委会2005.9)
15、《贵州省森林条例》(贵州省人大常委会2000.3)
16、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4.2规范文件
1、《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
2、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
3、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
4、《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
5、《建设部等九部委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的通知》(建规[2002]204号)
6、《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大纲(暂行)》
7、《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8、其他相关规范文件
(三)相关规划
1、《黎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2、《黎平县县城总体规划(2009—2030年)》
3、《黎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4、《贵州黎平侗乡风景名胜区资源调查评价报告》
5、其他相关规划
4.3上位规划
根据《黎平侗乡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6—2030)》提出八舟河景区及天生桥景区发展目标与发展思路。
4.3.1发展目标
在充分保护风景资源、生态环境质量的基础上,妥善处理景区旅游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景区的发展主题,把各种旅游产品融为一体,将景区打造为黎平及周边县市范围内独有的以自然山水风光游赏、大型休闲度假、生态养生健体和高档会务接待为核心内涵的旅游目的地。
4.3.2发展思路
激情释放,功能活化,打造户外运动产品:
八舟河沿线适合开展水上游览、沿溪徒步,形成水陆一体的旅游产品,打造“黎平第一驴行线路”等品牌。
保护性开发,完善旅游基础服务配套设施:
保护八舟河、天生桥的自然山水生态环境,完善以内外交通建设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服务设施。
生态基础,会议功能,构建休闲度假产品:
依托距离县城和黎平机场的区位优势,在良好生态的基础上,打造会议功能为主的,以“八舟山水,绿色会议”为品牌的休闲度假产品。
第五章规划原则与目标
5.1规划原则
5.1.1保护优先原则
风景资源的形成是大自然及其与社会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多数具有不可再生性,坚持风景名胜区“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方针,确保风景资源真实性和完整性不被破坏,以此为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基础和基本出发点,同时切实保护耕地资源,保护风景资源本身及其周边的水文、植被、耕地环境,建设不得以牺牲耕地资源、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根据环境承载力和市场需求,有序、适度、合理地进行开发利用,确保永续利用。
5.1.2科学规划原则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景观生态学、风景园林学、动物学、植物学、地质学、水文学、水土保持学、城市规划学、地理信息系统、文物保护等多学科分析手段展开,深入研究与风景名胜区发展相关的各项问题,综合统筹,科学规划,进而提出符合风景名胜区特色和自身发展要求的规划成果。
5.1.3统筹协调原则
立足带动区域整体发展的视角,定位风景名胜区的区域地位和作用,明确风景名胜区的发展战略和思路;立足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协调好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建设、周边的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均衡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指导性、强制性和可操作性。
5.1.4转型发展原则
从景区游赏组织、交通体系构建、服务设施设置、居民社会统筹等方面全面应对多元化的转型发展需求,推动风景名胜区从单纯的观光旅游发展模式向民俗体验、文化鉴赏、风景观光、休闲度假等多样发展模式的转变,以拓展游览空间、丰富游览体验、延长游览时间、突出游览特色为目标,带动风景名胜区居民参与到风景旅游发展中,从而提高当地居民收入、改善生活水平。
5.1.5可操作性原则
风景名胜区规划必须要从实际出发,在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边界划定、分级保护空间确定、交通与设施空间落位等方面强调地貌景观的可识别性、规划的延续性和设施建设的可实行性;在发展目标的总体设定、保护培育的措施设置、风景游赏的组织引导、居民生活环境改善的保障机制等方面符合《风景名胜区条例》要求的前提下,强调与现实情况相结合的客操作性。
5.2规划目标
以“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为原则,实现黎平侗乡八舟河景区保护与利用、人文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协调科学发展。
充分保护黎平侗乡八舟河景区的人文、自然景观资源和生态环境,真实完整地体现人文与自然景观的有机融合;在环境容量允许的限度内,合理利用黎平侗乡八舟河景区的资源,适度、有序地发展黎平侗乡八舟河景区的旅游业和其它各项公用事业,做到保护与利用的良性互动;努力将黎平侗乡八舟河景区以生态涵养为基础,以旅游体验为核心,集山水观光休闲、康养度假、生态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生态旅游度假区和康养示范区;在开展黎平侗乡八舟河景区资源保护和利用过程中,以人为本、统筹协调、完善管理体制,实现政府、居民、经营者与游客的共赢格局。
5.3规划理念与定位
5.3.1规划理念
1、原态山水旅游游线
打造一脉相承全真旅游动线
2、水陆旅游交通体系
构筑三维立体全景旅游体验
3、山水禅茶林文化主题
创建五元组合全息旅游度假
5.3.2规划定位
黎平侗乡八舟河景区依据《黎平侗乡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6—2030)》规划定位成以生态涵养为基础,以旅游体验为核心,集山水观光休闲、康养度假、生态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生态旅游度假区和康养示范区。
天生桥风景区作为黎平侗乡八舟河景区三大板块之一,规划定位为以极限运动、探险为主题,打造运动休闲新标杆;东风林场风景区打造为以森林体验为主题,打造户外俱乐部集群;茶厂风景区规划定位为以茶文化体验为主体,打造养心避暑胜地。
第六章规划布局与景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