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语义和语用.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28514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7.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5章 语义和语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第5章 语义和语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第5章 语义和语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第5章 语义和语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第5章 语义和语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5章 语义和语用.docx

《第5章 语义和语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章 语义和语用.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5章 语义和语用.docx

第5章语义和语用

第5章语义和语用

 

5.1复习笔记

一、词汇和词义

(一)词和词汇

研究语言符号的意义一般都以词作为基本单位。

词汇和词义的研究在传统语言研究中是语义研究的主体。

1.词汇的含义

词汇是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和成语等固定用语的总汇。

2.词汇的分类

(1)基本词汇

①基本词汇里面的词是语言词汇的核心。

它们所表达的都是与人们世世代代的日常生活关系非常密切的事物或现象。

②基本词汇的主要特点有:

a.全民常用性;b.稳固性;c.构词能力强。

(2)一般词汇

①语言词汇中除了基本词汇以外的词构成语言的一般词汇。

②一般词汇的主要特点:

不是全民常用的,或者虽然在短时期内为全民所常用,但不稳固,构词能力比较弱。

(二)词的词汇意义

词汇意义的主体部分是词的“概念意义”,也称词的“理性意义”;此外,词汇意义还包含感情色彩、语体色彩、象征功能等其他与概念义相关的意义。

1.概念意义

词的概念意义是指说一种语言的人在对现实世界的认知中形成的共同的主观映像,是认知的成果。

这包含几个方面:

(1)它是对现实世界中各种现象的分类和概括反映;

(2)它对于说一种语言的所有人来说是共同的;

(3)它必须与某种语言的特定声音相结合。

词具有指称某类现实现象的功能,就在于它是作为语言符号的音义结合体,具有说这种语言的人共同认可的概念义(人们心理中的现实映像)和特定的语音形式。

2.其他意义

词的感情色彩等其他意义是附着在词的概念意义上的。

(1)感情色彩

对于同样的现实现象,人们的主观态度可以不同,因而在形成理性意义的时候可以带进人们的主观态度,这就给词义加上了一层感情色彩。

(2)语体色彩

语体色彩是应言语交际有多方面不同的“得体”需求而产生的。

(3)象征功能

词的象征意义常和语言的民族文化特征相关。

(三)词义的概括性

词义对现实现象的反映是概括的反映。

概括是词义的一个重要特点。

1.概括的含义

概括,同时也是对现实现象的分类,把有共同特点的现象归在一起,给以一个名称,使它和其他现象区别开来。

2.词义概括性的表现

(1)一般性

把特殊的、复杂的东西归成一般的、简单的东西,这是概括所完成的工作。

不经过这种由繁到简的过程,词义便无从形成,词也无法成为交际的筹码,用来指称同类事物中的各个具体的、特殊的东西。

(2)模糊性

经过概括而形成的一般的、简单的东西,本身往往带有一定的模糊性,它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没有明确的界限。

(3)全民性

在词义的概括性中还具有全民性的特点。

虽然语言社团中的人有年龄、性别、阶层、职业等社会身份的差异,但只要他们使用的是同一种语言,词的意义就是共同的。

二、词义的各种关系

(一)一词多义

一个词的意义可以只概括反映某一类现实现象,也可以概括反映相互有联系的几类现实现象,前者在语言中表现为单义词,后者表现为多义词。

1.多义词产生的原因

一个词在刚开始产生的时候大多是单义的,在使用中,有关的意义也逐渐用它来表达,它就变成了多义词。

语言所要表达的意义总是在不断增多,让一个词兼表几个相互有联系的意义而不必另造新词,符合经济的原则。

2.词义的分类

(1)本义

词的有历史可查的最初的意义称作本义,它是产生这个词的其他意义的基础。

(2)派生意义

由本义衍生出来的意义称作派生意义。

(3)中心意义

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本义可能逐步退居次要地位,让某一个派生意义占据中心的地位。

语言学中把这种意义称作中心意义。

3.词义派生的条件

(1)词义的派生首先要有现实的基础,这就是派生义和派生它的那个意义所指的事物的某一方面特征有联系。

(2)现实现象的这种联系怎么被用来作为派生新义的线索,那与语言社会的生活环境、劳动条件、风俗习惯以及人的思维活动、语言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等等有关,因而表达同一类现实现象的词义在不同的语言中各有自己的派生历程。

4.词义派生的途径

派生意义产生的途径就是一般所说的引申,大体上可以分成隐喻和转喻两种方式。

(1)隐喻建立在两个意义所反映的现实现象的某种相似的基础上

(2)转喻的基础不是现实现象的相似,而是两类现实现象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这种联系在人们的心目中经常出现而固定化,因而可以用指称甲类现象的词去指称乙类现象。

5.多义词和同音词的区别

(1)同音词之间意义没有联系,是不同的词具有相同的语音形式;

(2)多义词的各个意义之间有内在联系,是同一个词的不同义项。

(二)同义关系

1.同义词的定义

在语言的使用中常常会碰到几个声音不同而意义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词,这就是一般所说的同义词。

同义词的各个意义所概括反映的现实现象必须是相同的,或者基本上相同的。

2.同义词的分类

(1)成对的词意义完全相同,又称等义词。

(2)成对的词之间在意义上还有细微的差别。

3.同义词中的差别

(1)词义所概括反映的侧面和重点有所不同,而这种不同又往往影响到搭配的习惯;

(2)词义的附加色彩方面有差异,而这种差异又往往影响到运用的范围。

4.同义词的作用

(1)同义词在语言的运用中为人们准确、细致地表达思想提供了多种选择的可能。

(2)正确地使用同义词是一种语言艺术,可以使言词准确、生动、活泼,避免同一词语的重复。

(3)在文学作品中,恰当地运用同义词能帮助作家更准确地描写现实生活,刻画人物性格。

(三)反义关系

1.反义词的定义

语言中有很多意义相反的词,称作反义词。

反义词是现实现象中矛盾的或对立的现象在语言中的反映。

反义词的意义所概括反映的都是同类现象中的两个对立的方面。

2.反义词的作用

反义词在修辞上有对比作用,可利用来揭露矛盾,突出对立面。

3.同义词和反义词的关系

(1)同义和反义中的“同”和“反”是对立的统一。

反义词必须以共同的意义领域为前提,没有“同”就无所谓“反”,“反”是“同”中的对立关系。

(2)同义词中也往往包含着反义的因素。

因为同义词要在基本意义相同的条件下显示出意义、色彩、用法上的细微的差别,在“大同”中显出“小异”来,而这“小异”往往反映着同一现实现象中的对立双方的细分。

(四)词义的上下位关系

词义的上下位关系指词义反映的现象之间具有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

上位义更具有概括性,所反映的现实现象比下位义更多。

词义的上下位关系是可以有层次的,作为下位词的词语还可以有下一级的下位词。

(五)词的语义特征和语义场

1.语义特征

各种有相互联系的词义关系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这些词的概念意义中有某种相同的语义特征。

语义特征基于这样的假设:

词义还不是最小的语义单位,它可以分析为更小的一束语义特征或语义成分。

2.语义场

语义特征的确定要看相互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词义的聚合。

这些具有相同的语义特征的词义所构成的集合就称作语义场。

同一义场内的词义相互有一定的制约关系,体现了词义的结构系统性。

语义场的构成是以共同的语义特征为基础,同时,语义特征的提取也离不开同一义场中词义的比较和辨析,二者相互依存。

三、句义

(一)词语的搭配和词义在句义中的实现

1.词语的搭配

词义的组合是通过词语的搭配(组合)来实现的。

词语的搭配一方面要受到语法规则的支配,另一方面也要受到语义条件的限制。

(1)词语的搭配要符合现实逻辑。

(2)词语的搭配还涉及每个语言词义系统内部义场的特征。

(3)词语的搭配还要考虑社会的使用习惯,即“惯用法”。

(4)词语的搭配还涉及词义的各种附加色彩和修辞效果。

2.词义在句义中的实现

词义在搭配组合中还会凸显一些语义特征,隐去一些语义特征。

词义的概括是把特殊的、复杂的现实现象变成一般的、简单的东西。

经过这番手续,词才能成为认识现实现象的一种工具,用来指称某类现象中的任何个别的、特殊的现象。

(二)句子的语义结构和人类经验的映像

1.句子的语义结构

句子的语义结构是依据语言成分与人类经验的映像关系得出的。

句子成分的搭配不仅要符合语法规则,还要符合语义规则。

(1)句中的名词与动词有不同的语义关系,语义学中称之为“语义角色”,语义角色是可以涵盖许多句子动一名关系的抽象角色。

(2)不同的语义角色可能需要具有不同的语义特征的名词来担任。

(3)不同语义角色与句子的语法结构有关联。

对于句子语义结构的研究,要涉及以上三个方面。

2.语义角色

“语义角色”是根据句中名词与动词的语义关系而抽象出来的,它们反映了人们对古往今来变动不居的人类经验中“物体”与“动程”多种多样具体关系的模式化抽象。

(1)“动程”可分为动作、性质或状态、使动三大类。

(2)与动程相配,“物体”则有如下常见的大类:

①施事:

自主性动作、行为的主动发出者。

②受事:

因施事的动作行为而受到影响的事物。

③与事:

施事所发动事件的非主动参与者,最常见的是因施事的行为而受益或受损者。

④主事:

性质、状态或发生非自主变化的主体。

⑤致事:

事件或变化的引发者。

(3)外围语义角色是句子可以选择但不是必须具有的成分。

外围语义角色主要有:

①工具:

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器具或材料。

②方所:

动作、行为发生或开始、结束的场所、方位或范围。

③时间:

动作、行为、事件发生或开始、结束的时间,延续的时段等。

3.语义角色和句法成分的关系

(1)语义角色必须在句子中体现,因此具体句子中的某个语义角色一定也同时担任句法结构中的某个成分。

(2)通观人类语言,施事与主语重合的句子占绝大多数,这说明各个民族对世界的认知有共性的一面。

(3)究竟哪些语义角色可以充任哪些句法成分,不同的语言也会有所不同。

还要说明的是,句子中可能出现哪些语义角色是根据谓语动词的类决定的,在实际说的句子中有时可能省略某个角色,但根据上下文或语境都可以补充还原。

(三)句法语义范畴和属于说话者的人类经验映像

具体的句子表达的都是属于说话者的人类经验的映像和交际要求。

句法语义范畴包括以下几种:

1.人称、时、指示

(1)“人称”是与说话者挂钩的名词性范畴。

(2)“时”是与“说话时”挂钩的范畴。

(3)“指示”是与“说话者位置”挂钩的范畴,许多语言中都用专门的指示代词来表示。

2.语气

语气是表达“句子的言语交际作用”的范畴。

几乎所有语言的句子都可以区分为“陈述/疑问/祈使”等不同语气。

(1)陈述语气表示“说话者要告知受话者信息”

(2)疑问语气表示“说话者向受话者询问信息”

(3)祈使语气表示“说话者要受话者做或不做某事”

3.情态

情态是体现“说话者对所言的主观态度”的范畴,主要由情态助动词、情态副词或“我认为/我相信/我肯定/我确信”等小句来体现。

(四)句子的真值和句义的蕴涵、预设关系

1.句子的真值

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看,词义表达的是“概念”,句义表达的则是说话者对真实世界中某个现象或事件的“判断”。

句子所表达的“判断”是否真实地反映了现实世界中真实的现象或事件,语义学中看作是“句子真假”或“句子的真值”问题。

2.蕴涵和预设

蕴涵和预设是句义之间真值的两种重要关系。

(1)蕴涵

句子真值的蕴涵关系就是,从一个句子的句义一定可以推导出另一个句子的句义,反向推导却不成立。

一对句子中相同语义角色的词如果词义有下位与上位的关系,则句义一定有蕴涵关系。

(2)预设

如果一个句子的肯定和否定两种形式都以另一句子的肯定式为前提,则另一句子是该句的预设。

四、语用

(一)语境与语境义

语境的含义有三个方面:

1.话语的物理语境

物理语境指话语的说话者/受话者、说话当时的时空及其这一时空中的所有存在,又称“言谈现场”。

话语需要与言谈现场的说话者、受话者以及说话时空及其存在正确地关联,才能准确地传递和被理解。

2.话语语境

话语语境是指一个连贯的言语事件中前面或后面的话语。

某些代词的指代对象,某些句中省略的内容,并不在话语的物理语境中存在,但可以从话语语境中推断出来。

3.说话者和受话者的背景知识

背景知识可以帮助受话者理解说话者要传递的意义,特别是言外之意。

(二)话题和说明

进入言语交际的句子在符合语法规则、语义规则的前提下,还必须符合语篇组织的需要,符合在特定语境中最有效地交流信息的需要。

1.话题和说明的定义与话题的有定性

(1)话题和说明的定义

说话者向受话者说话,一定是要向他传达一定的信息,这个信息一定是关于某个实体(包括特定时间、空间)的信息,可称作“信息的基点”。

一个句子中句义信息所关涉的那个实体是句子的“话题”,针对话题展开的句子其他部分是“说明”。

(2)话题的有定性

说话者所选择的信息关涉对象,一般是“有定”的。

所谓“有定”,是指“确定的、有具体所指的实体”。

这不仅是对于说话者来说的,而且是说话者认为对于听话者也同样适用的。

(3)话题的句法表现

①用专门的虚词来标记,

②用句子中特定的位置来标记。

(4)话题的意义

话题是句子所传达的信息所关涉的实体,选择不同的句子成分做话题则所传递的信息也不同。

2.话题的关联与篇章话题

(1)句子的话题是说话者选择的传递信息的基点,而这一选择跟说话者对整篇话语的信息组织结构有关。

整篇话语中各个句子的话题往往有内在的联系,组成“话题链”。

(2)相继出现的各个句子,如果话题或主话题相同,则后面句子的话题或者用代词指代或者省略。

指代和衔接也是语篇凝聚连贯为篇的重要手段。

3.话题与施事

话题体现说话者选择哪个句法成分作为向受话者传递信息的基点,并且与整篇话语的组织有关;施事则只体现句法成分与现实世界中的物体一动程关系的对应关系。

话题和施事都落到句子同一个成分上的情况比较多,但也有很多情况下两者不一致。

4.话题与主语

(1)话题与主语的联系

主语是单纯的语法范畴,在不少语言中由专门的格助词或名词的格变化标志出来。

在具体句子中,话题与主语常常落在同一个句子成分上,但相反的情况也不少。

(2)话题和主语的区别

从话题和主语有明确区分的语言看,除了话题的有定性外,话题和主语的区别是:

①主语与谓语动词有直接的密切关系,由担任施事、受事等中心语义角色承当;

②话题可以由担任外围语义角色的成分(时间、方所、工具等)承当,还可以与动词完全没有关系。

(三)焦点和预设

1.焦点和预设的定义

焦点是句子中说话者所认为的受话者所不知道的信息。

句子传递信息所依赖的、说话者设定为自己与受话者都知道的那些知识就是“预设”。

2.表现焦点的手段

(1)在会话中,焦点通过语调重音标示出来。

(2)焦点还可以用句法形式表现出来。

(3)在有些语言中,焦点用专门的句法虚化成分来标示。

(四)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的言内意外

1.日常生活中的言内意外

(1)会话双方要使自己的话语有参与交谈的共同目标或方向;

(2)所说的话应包含当前交谈目的所需要的信息而同时不要包括多于需要的信息。

此外,社会文化所决定的得体原则也在日常会话中起作用。

2.文学作品的言内意外

文学作品的语言,特别是诗的语言,都非常重视语言的暗示性和启发性,借此唤起读者的联想,以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五)言语行为

1.言语行为的环节

言语行为可以分为三个环节,分别是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

(1)言内行为是指说话人运用语言结构规则说出有意义的话语的行为;

(2)言外行为是指说话人的话语要达到的目的和意图;

(3)言后行为是说话人说出话语后达到的结果。

在这三个环节中,言语行为研究最关注的是言外行为,很多情况下,言语行为就是指言外行为。

2.言语行为的类型

言语行为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阐述、命令、请求、询问、感谢、道歉、祝愿、承诺、宣告等,这些不同类型的言语行为都是通过不同的句型结合说话时的语境体现出来的。

一般祈使句表现命令或请求的行为,疑问句表现询问的行为,陈述句表现阐述的行为。

3.直接言语行为和间接言语行为

(1)直接言语行为

由基本句型或施为句明确体现出来的言语行为,可以称为直接言语行为。

(2)间接言语行为

现实中的话语,常常具有超越直接言语行为的其他的言语行为功能,这称为间接言语行为。

(3)直接言语行为和间接言语行为区别

直接言语行为通常为字面意义具有的行为功能,间接言语行为是非字面的意义具有的行为功能。

这两方面的意义都是听话者所能把握的,但后者为言语的真正目的。

(4)间接言语行为的目的

间接言语行为一个重要的目的是要符合会话中的礼貌原则,使说话者语气更委婉,从而维系听话者和说话者之间正常的人际关系。

 

5.2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一、填空题

1.词可以分为语法词和________,后者指主要用于指代物质、动作和性质等的词。

(中山大学2012年研)

【答案】词汇词

【解析】词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意义实在,即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是实词,不能充当句法成分、只有语法意义的就是虚词。

2.词汇的核心部分是________词汇。

(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

【答案】基本

【解析】词汇中最主要的部分是基本词汇,它和语法一起构成语言的基础。

基本词汇是基本词的总和,它包含的词比一般词汇中的词少,却很重要,它使用频率高,生命力强,为全民所共同理解。

其具有稳固性、能产性和全民常用性的特点。

3.基本词具有________性、_______性和________性。

(武汉大学2011年研;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研)

【答案】稳固;能产;全民常用

【解析】基本词汇是词汇中最主要的部分,它是基本词的总和,所包含的词比一般词汇中的词少,却很重要,它使用频率高,生命力强,为全民所共同理解。

4.“成功”和“得逞”的差别说明词义具有一定的________色彩。

(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

【答案】感情

【解析】感情色彩是词语的色彩义的一种,有些词表明说话人对有关事物的赞许、褒扬的感情,这就是词义中的褒义色彩,这样的词称作褒义词;有些词表明说话人对有关事物的厌恶、贬斥的感情,这就是词义中的贬义色彩,这样的词称作贬义词。

“成功”与“得逞”的差别即“成功”具有褒义色彩,是褒义词,“得逞”具有贬义色彩,是贬义词。

当然更多的词既没有褒义色彩,也没有贬义色彩,它们是中性词。

5.“明天”“明儿”词义接近,主要区别在于词的________;“成功”“得逞”词义接近,主要区别在于词的________。

(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研)

【答案】语体色彩;感情色彩

【解析】色彩义是附着在词的理性义之上表达人或语境所赋予的特定感受,包括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和形象色彩。

感情色彩是指,有些词表明说话人对有关事物的赞许、褒扬或厌恶、贬斥的感情,这就是词义中的褒义色彩或贬义色彩。

而更多的词既没有褒义色彩,也没有贬义色彩,是中性词。

语体色彩,又称文体色彩,有些词语由于经常用在某种语体中,变带上了该语体所特有的色彩,如书面语色彩和口语色彩。

6.大小属于________语义场,死活属于________,春夏秋冬属于________,桌子椅子属于。

(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研)

【答案】极性反义;互补反义义场;顺序义场;类属义场

【解析】语义场是指通过不同词之间的对比,根据它们词义的共同特点或关系划分出来的类。

“大——小”属于极性反义义场,处于这种语义场的两个词,肯定A,就否定B,肯定B就否定A,但否定A不一定就是肯定B,否定B也不一定就肯定A,因为还有C、D、E等其他意义存在的可能。

“生——死”属于互补反义义场,处于同一反义义场的两个词,肯定A必否定B,肯定B必否定A;同时,否定A,就必肯定B,否定B,必肯定A。

两者中间不容许有非A非B的第三者存在。

顺序义场的各成员按照某种固定的顺序排列,像“春——夏——秋——冬”。

类属义场的成员同属于一个较大的类,如“桌子一椅子”同属家具类。

7.当试图理解句子时,我们经常使用句子内本身并不直接包含的信息,这种信息被称为________。

(中山大学2010年研)

【答案】新信息

【解析】人们之所以要说话,是为了向对方传递他们所不知道的信息,也即新信息。

从信息的角度看,句子中的新信息是说话者所传递信息的重点所在,是说话者认为受话者不知道因此希望受话者特别关注的部分。

8.具有相同语义特征的词义所构成的集合叫________。

(中山大学2012年研)

【答案】语义场

【解析】语义场就是通过不同词之间的对比,根据它们词义的共同特点或关系划分出来的类。

属于同一语义场的各词义有共同的义素,表明它们同属一个语义场。

9.从语义场的类型来看,“领导和下属”是________,“手机和移动电话”是________。

(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

【答案】关系义场;同义义场

【解析】语义常由于各成员相互之间的关系不同,可以分出不同的种类。

关系义场一般由两个成员组成,二者处于某种关系的两端,互相对立、互相依靠。

同义义场是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组成的语义场。

 

二、选择题

1.以下各项中的词的引申义项通过隐喻方式获得的有()。

(中山大学2011年研)

A.眼:

“人眼”→“针眼”

B.领:

“领子”→“白领”

C.英语的pen:

羽毛→书写工具

D.英语的glass:

玻璃→玻璃杯

E.习:

鸟反复飞→复习、温习

【答案】AE

【解析】派生意义产生的途径就是一般所说的引申。

引申大体上可以分成隐喻和转喻两种方式。

隐喻建立在两个意义所反映的现实现象的某种相似的基础上。

A项针的窟窿像人眼,因而“眼”可以通过隐喻指针的窟窿;E项“习”的本义是“数飞”,从这个意义派生出“反复练习、复习、温习”的意义,这是因为“复习”“温习”是反复多次的行为,和反复地飞有相似的地方;BCD三项都是转喻方式获得的。

2.关于话题,正确的表述有()。

(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

A.话题是有定的。

B.话题可用虚词或句子中特定的位置来标记。

C.话题是说话者选择的传递信息的基点。

D.话题一定是施事。

E.句法上,话题总是跟谓语动词有密切关系

【答案】AB

【解析】句子的“话题”是一个句子中句义信息所关涉的那个实体。

说话者所选择的信息关涉对象一般都是有定的。

话题的句法表现最常见的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用专门的虚词来标记,一种是用句子中特定的位置来标记。

话题和施事、主语都落到句子同一个成分上的情况比较多,但是也有很多情况下两者不一致。

“信息的基点”是指,说话者向受话者说话,一定是要向他传达一定的信息,这个信息一定是关于某个实体(包括特定的时间、空间)的信息。

 

三、名词解释

1.词义的模糊性(北京大学2010年研)

答:

词义模糊性是指从客观事物和现象中抽象概括出来的词语意义的一种的特征。

词义对现实现象的反映是概括抽象的反映,概括是把特殊的、复杂的东西归为一般的、简单的东西。

经过概括而形成的一般的、简单的东西,本身往往带有一定的模糊性,它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没有明确的界线。

如语言中“早晨”和“上午”,“下午”和“傍晚”,“傍晚”和“夜晚”等都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相互间没有一个几点几分的明确界限。

即使像“人”这样的词义,尽管所指是明确的,但词义究竟应该包含哪些内容,每个人的回答也决不会完全一样。

这些例子说明,一般词的词义多少都带有模糊性。

2.联想意义(南开大学2011年研)

答:

联想意义是指一个词除了它的基本意义以外所具有的附加涵义。

如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和象征功能等。

(1)词的感情色彩等其他意义是附着在词的概念意义上的。

对于同样的现实现象,人们的主观态度可以不同,因而在形成理性意义的时候可以带进人们的主观态度,这就给词义加上了一层感情色彩。

(2)语体色彩是应言语交际有多方面不同的“得体”需求而产生的,如口语体和书面语体,前者适用于朋友之间等随意的、面对面的私人交际的场合;后者适用于教育、学术、宗教等领域和国与国之间、上下级政府或机构之间等严肃、正式的非私人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社交礼仪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