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债经济学归纳整理.docx
《公债经济学归纳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债经济学归纳整理.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债经济学归纳整理
第一章公债的概念
1、公债(名词解释):
广义的公债,指以公与私为分界线,把公共部门作为一个整体与私人部门发生的债务和债权关系,着重于社会产品在国有与非国有之间的借贷。
狭义的公债,是以政府和非政府作为分界线,把政府部门作为一个整体与其他经济部门发生债务和债券关系,即把政府等同于公共部门,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
2、公债的特征:
安全性、流动性、有偿性
3、公债的特殊性:
1、安全性最高;2、灵活性最好,变现能力强;3、收益性有保证;4、税收上享有优惠政策
4、公债的功能和作用:
(1)弥补财政赤字。
首要因素
(2)筹集建设资金。
主要目的
(3)公债的金融功能
——对于金融市场来说,公债市场是一个基准性市场;
——对于中央银行来说,公债是实施货币政策的主要操作对象,公债市场是贯彻货币政策的主要渠道和场所;
——对于金融机构和工商企业,发达的公债市场是实施流动性管理的基础;
——对于居民来说,一个具有深度和广度的公债市场,是他们建立有效的投资组合、进行风险防范的前提条件;
——降低政府的筹资成本;
(4)公债的宏观调控功能
——集中社会闲暇资金,通过公共支出的方式投资到公共工程建设中去,推动相关行业和配套产业的发展;
——调节货币供给和流通,优化资源配置和调节收入分配;
——集中社会闲暇资金,集中投入到经济发展最需要的地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速资本周转和资本市场的发展;
——将举借的公债再使用出去,促进投资和消费的相互转化
——公债是链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最佳结合点;
第三章公债的规模
1、分为宏观指标和微观指标
2、宏观指标:
用来衡量政府债务和国民经济增长等指标之间的关系;
微观指标:
通过政府债务和政府财政收支之间的关系来衡量公债规模的指标体系。
3、微观指标:
——公债依存度:
当年的债务收入与财政支出的比例关系(国际20%,中央30%)
国家财政公债依存度=当年的公债收入额/当年的全国财政支出额*100%
中央财政公债依存度=当年的公债收入额/当年的中央财政支出额*100%
——公债偿债率:
当年公债还本付息额与当年财政收入的比率(10%)
国家财政公债偿债率=当年的公债还本付息额/当年国家财政收入额*100%
中央财政公债偿债率=当年的公债还本付息额/当年中央财政收入额*100%
4、宏观指标:
——公债负担率:
指一定时期公债余额和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
(60%)
公债的负担率=当年公债累计余额/当年国内生产总值*100%
——赤字率:
指当年财政赤字额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
赤字率=当年财政赤字额/当年国内生产总值*100%
——居民应债率:
指公债余额占当年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比率
居民应债率=公债余额/当年国内生产总值*100%
——公债借债率=当年公债的增量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
公债借债率=当年公债的增量/当年国内生产总值*100%
5、影响公债规模的主要因素(论述)
——1、国民收入
多马公债模型:
——假定:
1、公债的负担指公债利息除以国民收入与公债利息收入之和的比值;
2、每年公债数量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为一个常数
——结论:
1、每年国民收入保持不变,则公债占国民收入的比例会趋于无穷大,公债规模趋于100%;
2、如果国民收入以不变的绝对额增长,则公债占国民收入的比例也会无穷大,公债规模趋于100%;
3、如果国民收入保持某一不变的增长率,则公债占国民收入的比例会最终趋于一个稳定的值,公债规模也会趋于一个稳定的值。
——2、公债的发行利率
公债的利息税率与利率、举债比例成正比,与经济增长率成反比
公债的利率高于国民收入增长率,则政府通过发行公债来筹措资金会越来越困难,财政负担也会越来越重,最终陷入债务危机;
——3、公债的期限结构
6、公债规模的理论矛盾
——财政角度:
1、尊崇平衡预算原则,为了弥补赤字,债务规模越小越好
2、传统政府债务观点,债务刺激支出并减少储蓄,消费者支出增加使短期中的总需求与收入增加,但长期引起资本存量的减少和收入减少(亚当斯密);
3、从货币政策影响看,债务增加——利率提升——加大货币供应量——信用扩张——更高的通货膨胀和名义利率——提高物价水平——债权债务关系扭曲
4、国际影响看,政府债务水平提高会增加资本外逃的危险,导致通货价值狂跌和利率上升,导致金融危机;
——金融角度:
1、公债是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最重要的操作工具,是贯彻货币政策的主要渠道和场所;能够灵活吞吐货币,调整利率结构,不仅起到数量管制,还起到价格管制的作用;
2、公债市场形成利率结构期限,其中有一个基准利率处于利率体系的中心环节,能够反映市场参与者对利率变化的预期和长期利率趋势,使货币政策意图有效传导;
基准利率的三个条件:
一、无风险且波动小;二、市场影响大;三、便于中央银行调控
3、公债是连接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渠道;
4、公债有利于整个金融市场的发展;奖励不良资产
7、公债规模对社会总供求的影响(论述)
——社会供给总量
1、社会需求总量:
一、需求有两个条件,消费者愿意购买+消费者有能力支付;二、社会各个阶层个别需求的总和;三、是全社会对个别商品和劳务的需求总和;四、社会总需求的计算具有时效性,即某一时期的需求总和
2、社会供给总量:
价格水平、生产规模、生产效益、
——社会供求结构
1、指社会需求总量和社会供给总量之间的比例
2、影响因素:
货币流向和产业结构
——公债对社会需求总量的影响:
1、公债对货币流量的调节是其影响社会供求总量的关键,国内公债的发行与偿还所引起的货币增量,会扩大社会需求总量;货币供给量的大小直接代表社会购买力的大小,所以货币供应量增加,会导致相应的支付能力的需求增加,从而扩大社会需求总量;
2、政府通过债券市场的买卖活动,能调节货币流量,扩大或者缩减社会需求总量;eg,政府收购债券——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增加——信贷规模扩大——市场货币流量增加——社会总需求扩大
3、国外公债收入作为外汇储备,平衡国际收支,会扩大社会需求总量(银行投放一定量货币)
4、国内公债用于财政盈余,减少社会需求总量
5、用已经退出流通的货币购买公债,会增加当前社会需求总量(引起货币流通量的增加,将潜在购买力转化为现实的购买力)
——公债对社会供给总量的影响:
1、举借外债用于进口物资,会增加社会总供给,外币结算,不形成国内市场购买力
2、清偿外债,会减少社会供给量(实质是减少物资进口量)
3、公债的有效利用,能够促进生产发展,扩大社会供给总量
——公债对社会需求结构的影响:
1、公债的发行和使用会改变社会需求结构(消费需求向生产需求转化;生产需求向消费需求转化)企业投资需求——国家投资需求;单位和个人消费需求——国家生产投资需求;企业生产需求——社会公共消费需求;个人消费需求——社会公共消费需求
2、公债发行新增货币投向会影响社会需求结构;(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比例)
——公债对社会供给结构的影响:
1、公债通过生产结构的调节来影响社会供给结构;
2、举借外债进口物资的构成不同会影响社会供给结构;
第四章公债的分类(简答)
1、按行政区域划分:
国内公债和国外公债
2、按偿还期限划分:
短期公债(1年以内)、中期公债(1-10)、长期公债(>10)
3、按债务主体划分:
国家公债、地方公债
4、按是否流通划分:
可转让公债(>70%)、不可转让公债
5、按举借方法划分:
强制公债、爱国公债、自有公债
6、按利息支付方式划分:
有息公债、无息公债、有奖公债、无奖公债、有奖有息公债
7、按票面形态划分:
无记名式公债、凭证式公债、记账式公债
8、按担保有无:
担保公债、无担保公债
9、按公债发行计量单位不同:
货币公债、实物公债
第五章公债的发行
1、发行面额(名词解释):
指公债的面值,包括面值的币种和面值的大小,面值的币种取决于发行者的需求和筹资的地点;内债的币种是本币,外债的币种是公债发行地的币种
2、发行价格的形式:
(名词解释)
——当采取价格竞争招标发行时,有可能是平价,也有可能是溢价或者折价;当采取利率竞争招标时,一般是平价发行
——平价发行:
按公债券标明的票面金额出售,政府按票面金额取得收入,到期按票面金额还本,前提条件一是市场利率和公债发行利率差异不大,二是政府信誉良好,值得投资者信赖
——折价发行:
按照公债发行价格低于票面金额出售。
——溢价发行:
公债券发行价格高于票面金额出售。
——贴现发行:
按照贴现率计算出贴现利息,用票面金额扣除贴现利息后的金额出售,公债到期时,按票面金额兑付,不再计算利息。
3、发行价格影响因素:
(简答)
——供求关系;基本因素
——通货膨胀预期,通货膨胀上升,公债发行价格降低
——非市场因素:
国家的信用状况、政局是否稳定、投资者的风险意识、经济周期
4、公债利率的构成要素:
(简答)
——基本利率
——通货膨胀率(预期的)
——时差利率(附加利率)偿还期限越长利率越高,中长期公债
——基础利率=基本利率+预期通货膨胀率
公债利率=基本利率+预期通货膨胀率+时差利率
中期公债利率=基础利率+时差利率*(偿还期-1)
长期公债利率=基础利率+时差利率*(级距数-1)
5、公债利率的表现形式:
——固定利率(繁荣期or萧条期)
——浮动利率
6、影响公债利率的因素(简答):
——金融市场的利率水平
——公债周边市场利率(银行储蓄存款利率、股票市场投资收益率)
——与公债发行制度有关
——利率管制
7、公债发行方式
——公募:
1、直接公募发行(发行期长、发行成本高、发行效率低、发行品种以储蓄债券为主)
2、间接公募发行:
代销(不能保证按当时的供求情况形成合力的公债发行条件;代销者积极性不高;因为有预约推销期的限制,发行期较长)承购包销;公开招标(价格投标、美国式招标、荷兰式招标;利率投标)公开拍卖(公开叫卖升序排列,公开叫卖降序排列)
——私募:
1、银行承受法:
中央银行or商业银行
2、特别发行法:
非银行金融机构
第六章公债的认购
1、公债认购主体的分类(简答)
——社会公众认购
——来源:
1、出自储蓄资金or原本用于投资的资金;
2、出自消费资金or原本用于消费支出的资金
——政府机构购买公债
——表现:
1、政府经费拨付的集中性和政府支出速率的均衡性,使政府机构在经费支出过程中形成一笔暂时存留的资金,投放于短期公债;政府内部的资金转移
2、政府管理的各种社会保障基金
3、政府掌握的财政资金和预算外基金可能出现盈余而处于闲置状态
——商业银行认购
——来源:
1、收回已向社会发放的贷款;
2、动用超额准备金
——中央银行认购
——原因:
1、中央银行作为货币政策执行机关,要通过公开市场上买卖债券来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息率
2、中央银行作为政府财政的支持者,在政府面临大量赤字的情况下,要通过认购一定数量的公债为政府提供资金帮助
——方式:
1、直接认购
2、间接认购
——中央银行直接认购公债最容易扩张社会货币供给量
2、外资进入我国公债市场的途径:
——公债一级市场
——公债二级市场
第七章公债的偿付(考优缺点和如何实现没整理,简答和论述)
1、公债清除
——原因:
1、国家破产;2、抵赖;3、停付or延期偿付;4、通货贬值;
2、到期一次偿付法:
——优点:
国家还本管理工作简单,易于操作,不必为国家债券的还本付息频发的筹集资金,便于投资者有计划安排资金流向;
——缺点:
造成国家财政支出的急剧增加,给中央财政带来较大压力;
增加社会资金运转量,引起资金市场的波动,不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和通货的稳定;
投资者所持有的利息收入的是实际购买力下降;
3、抽签轮次偿付法:
——优点:
——缺点:
4、分期逐步偿付法:
(地方公债)
——优点:
分散公债对国库的压力;
迫使政府在发行公债时对其偿付做出通盘规划,从而产生较强的债务约束;
满足投资者对不同流动性的需求;
——缺点:
缺乏灵活性;
偿付期限不同,收益率不同,从而人为造成债券市场的价格不稳定;
5、提前偿付法:
——优点:
把握好时机,不仅可以减少政府支出,还可以维持国家债券价格稳定,甚至促使其上升;
给投资者提供了中途汇兑的可能性,并对国家债券的价格起促进作用,有助于增强对国家债券的信任和稳定感;
达到调节社会金融的目的;
——缺点:
政府需要为市场购销进行大量的工作,对相关工作人员要求有较高的素质
6、以新替旧偿还法:
——特点:
政府的债务数量没有增加,债务期限延长;
投资者货币资金没有增加,新的债券增加
——优势:
从中央财政角度看,公债可用一般预算资金偿还,又可以通过发行新债偿还,增加了筹措还债资金的灵活性;
从债券持有者角度看,拥有继续持有国家债券的优先权,提高国家债券的吸引力
——缺点:
公债持有者不能如期收回本息,不利于维护国家债券的信誉
7、公债还本付息的资金来源
——税收收入(主要来源)
1、广泛性、稳定性、持续性
2、公债无非用来弥补财政赤字或者用于建设,弥补财政赤字的资金应该来源于税收;
3、以债偿税不会影响市场货币总量,也不会影响市场物价水平;
——债务收入(以新还旧)
——财政结余(可行性不大)
——公债投资项目的投资收益
——偿债基金
——国有资产转让收入
8、公债偿付制度
——强制偿付制度:
优点:
1、定期偿付公债,可以维持国家的信誉;
2、使政府在发行公债时,在发行条件上做出更有利于政府的规定,从而使公众对公债的认购持更为积极的态度;
3、避免公债的过度积累,使财政免于困境;
缺点:
1、缺少灵活性,不适合国民经济发展状况额需要;
2、会导致国家发行高息债券以偿付低息到期公债
——自由偿付制度:
优点:
1、政府有行动的自由,选在在财政富余时进行公债的偿付,对政府和经济都有利;
2、政府可以选择适合国民经济状况的时机进行偿付,有利于国家宏观政策的发挥,也有利于增进国家信用;
缺点:
1、容易积累债务,以后更难偿付
——偿付期:
1、集中偿付:
财政部分4个月,邮政银行2个月
2、长年偿付:
半年
第八章公债的流通(简答和名词解释)
1、现货交易:
指公债买卖双方在成交一笔交易后马上办理付款交割手续的交易方式
——特点:
成交与交割上基本同时进行;
是实物交易,即卖方必须向买房转移债权;
现货交易是投资行为,
2、回购交易:
指在卖出一种公债券时,附加一定的条件,于一定期间后,以预定的价格或者收益率,由最初的出售者再将该债券回购的交易,也称返回够交易or逆回购交易;
——正回购&逆回购封闭式回购&开放式回购
3、公债期货交易:
指通过有组织的交易场所,以预先确定的买卖价格,而于未来的特定时间内进行钱款交割的交易方式
——特点:
买卖双方债权所有权的转让和货款的交割时间分开来,双方签订交易合同后,不是立即付款和交付债券,二是到了约定的交割时间才进行的买房付款,麦角支付债券
——功能:
显示和引导公债价格;
套期保值
投机获利
4、债券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之间的关系:
——二级市场的发展为一级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二级公债的收益率为新发型公债条件的确定提供了依据;
——新发行公债的条件影响公债二级市场的水平
5、公债流通市场的分类
——证券交易所公债市场(场内交易市场)
——银行间债券市场(场外交易市场)
——柜台交易市场
6、公债流通市场的功能
——调节社会资金的运行
——为投资者提供投资渠道
——对金融市场的师范作用
1、降低市场参与者的风险
2、提高金融市场的运行效率
3、提高经济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第九章公债管理
1、公债管理(名词解释):
指政府部门未达到举债的预期目标,对公债的发行和流通、公债资金的投入使用和偿还等活动进行一系列的操作;
2、公债发行管理:
——确定适度的发行规模。
不管客观条件如何变化,确定公债规模主要应考虑发行对象的应债能力和发行主体的偿债能力,若应债能力不足,公债就无法顺利进行,而偿债能力不强,政府就会丧失继续发行公债的资格。
所以应债能力是发行公债的前提,偿债能力是发行公债的保障,在最大限度的需要和最小限度的可能之间求得适度的数额,是公债管理的首要任务。
——形成合理的公债结构。
1、合理的持有者结构
2、合理的期限结构:
一、社会闲置资金结构;二、债务收入的使用方向;三、货币政策的需求;
3、规定公债的发行程序。
1、规定申请发行的手续;
2、规定发行方式;
3、审查公债代理发行机构;
4、规定债券要素及音质送审制度;
4、公债流通管理
一个具有较高流动性和安全性的流通市场能够为新发公债发行条件的确定提供参照,而采用市场化的方式发行公债,又有利于提高流通市场的流动性
1、公债对流通市场的管理,证券交所、证券柜台公司、市场秩序
2、对上市公债交易的管理,规定允许交易的公债范围,规定交易价格基准和原则
5、公债收入使用的管理
——确定公债收入的使用方向;
——加强公债收入使用的财务管理,将公债收入和支出编成独立的预算,单独管理,积极回收公债收入的投资效益;
6、公债的偿付管理
——偿付资金来源的确定
——公债调换政策的制定
7、公债管理的意义
——有利于更好地利用公债为国家的经济建设筹集资金;
——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公债对国民经济的调节作用;
8、公债管理的目标:
(论述题)
——维护公债市场的稳定(标志:
政府债券可以随时按照市场价格发售出去;政府债券的价格无大起大落现象)
Howtodo?
一按市场价格确定新发行债券的收益条件;二官方对政府债券市场的直接干预;
——降低举债成本
Howtodo?
一按市场价格安排各种债券的构成;二尽量多采用公募拍卖方式发行债券;
——实现均衡的期限构成;
Howtodo?
一尽量按政府的现头寸状况安排债券的到期时间;二按有规律的时间模式发行公债;三按实现均衡期限构成的目标要求设计债券的期限;
——确保政府债券的顺利推销:
Howtodo?
一力求推销机构广泛多样性;二多种推销方式兼收并蓄
——派生目标:
资源合理配置、收入公平分配、经济稳定增长、
9、公债管理原则(简答题)
——(现代)1、政府债券必须是安全可靠的投资,到期必须立即偿还而且要随时能变现;
2、公债必须维持其货币加值,一避免通货膨胀or通货紧缩的影响;
3、公债应当尽可能广泛地为全体公众所拥有,以配合累进所得税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4、联邦支出、课税和举债的预算控制应当作为国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基本目标;
——(中国)1、坚持分级管理的原则,即坚持在宏观上集中管理和在微观上适当放权相结合的原则;
2、坚持平等互利、正确处理各方利益的原则;
3、坚持讲求经济效益原则,公债管理以经济效益为原则,非但取决于公债的偿还性,而取决于社会资源的有限性;公债的偿还,要求公债管理必须公债效益大于公债成本;社会资源的有效性,要求公债投资既考虑个体经济效率,又注意总体社会经济效率,是总体社会经济效益与总体成本之间的差额最大化。
10、公债管理手段
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技术手段
11、公债管理体制:
是根据公债管理的目标和原则的要求划分公债各级管理机构之间的管理权限及责任、利益的一项根本制度。
——横向&纵向
——类型:
*****财政部门独自管理公债的体制
*****财政、银行共同管理公债的体制
*****几个部门分工管理公债的体制(财政部、中央银行、公债管理局)
12、我国公债管理体制改革的构想
——主管机构:
财政部!
制定中长期发展战略;拟定有关公债管理的法律法规;确定公债管理的目标;对公债管理办公室进行监督管理;
——执行机构:
公债管理办公室!
承担国家每年的公债发行及偿付任务,确保政府债务的可持续性;在既定的政策框架内确定公债结构的具体调整方案并组织实施,负责偿债资金的筹建和管理,实现资金的增值保值;搜集与公债政策香瓜你的市场信息,为决策提供信息;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公债管理效率
——配合机构:
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
与公债管理办公室共同决定银行资金、证券资金、和保险资金的公债市场的准入标准;与公债管理办公室共同审批金融机构的公债的一级自营商资格;与公债管理办公室共同组织公债的招标拍卖和承购报销,受公债办公室委托组织金融机构进行公债的柜台销售;向财政部和公债管理办公室提出有关公债管理的建议;
第十章公债的效应(论述题)
——负效应理论
主张:
发对发行公债,发行公债会导致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增加税收、增加劳动者负担、引起资本从生产领域转移到消费性支出,不利于资本积累和经济发展
Eg.1、亚当斯密的公债理论:
一、公债的用途是非生产性的,是国内现有资本的扣除,会造成社会劳动和物质财富的非生产性耗费;
二、发行公债的原因之一是政府的非节俭性和奢侈浪费;
Eg2、大卫李嘉图的公债理论:
公债把一个国家中的生产资本变为不生产的消费支出,从而减少生产资本所带来的利润,公债对公民经济增长是无效率的。
强调的也是公债的非生产性;
Eg3、萨伊的公债理论:
政府支出和个人消费在本质上是一样的,是国家一部分的民间资本,从生产性投资转向非生产性消费,造成价值的毁灭和财富的损失,导致通货膨胀,进一步恶化资本的形成;限制政府举债,可以加大工商业的资本积累。
Eg4、西斯蒙弟的公债理论
Eg5、约斯穆勒的公债理论
保证公债的财源是从流动资本中即有雇佣生产工人的工资基金中扣得的,所以对劳动阶级不利,只对资本家有利
——正效应理论
Eg1、狄策耳的公债理论
==公债具有生产性,能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应该从公债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关系中去考察公债的效应;
==国家的存在通过提供公共物质资料会消除外来对生产的冲击,从而保证国民经济的顺利进行,因而不能认为政府的支出是非生产性的;
==由法官、官员保护国内公安秩序,而由军队保卫国家与国民经济抵御外敌;
==公债作为生产性的投资支出时,公债就不是非生产性的消费,而是资本性的支出;
==公债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信用经济的发展,
Eg2、瓦格纳的公债理论
==资本浪费在投机事业,能以公债来避免危机;(战争以后,增加就业)
==。
。
。
。
。
。
。
。
。
。
Eg3、凯恩斯学派的公债理论
==以公债支持赤字财政的实行可以直接or间接的扩大社会需求,从而消除经济危机和失业
==公债有害无益
==公债具有生产性,可以促使物质财富的增加;
==公债可以随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增长
==公债可作为国家调节、干预经济的重要杠杆,其作用不仅在于吸收通货膨胀时期的剩余购买力,增加经济萧条时期的需求,以稳定经济,还在于通过公债利率的确定引导社会资金的有效利用;
==公债不会造成下一代的负担
Eg4、马克思、恩格斯公债理论
==公债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强制的债,无非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所得税
==(批判)资本主义公债与公债相应的国家财政制度,在财富资本化及民众的剥夺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中性效应理论
(中心思想)政府的举债行为不会影响消费者的经济决策,由于消费者能够了解到政府举债与未来税收的替代关系,政府增加发债只会使储蓄增加,而消费不改变,因此增加公债发行既不会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