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培训教学文稿.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82597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培训教学文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培训教学文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培训教学文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培训教学文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培训教学文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培训教学文稿.docx

《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培训教学文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培训教学文稿.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培训教学文稿.docx

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培训教学文稿

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培训

要掌握辅助检查的正常值

和临床意义

1、心电图

正常心电图

室性期前收缩

窦性心动过速

窦性心动过缓

心房纤颤

急性心肌缺血

典型心肌梗死

2、X线片

正常胸部正位片

肺炎

气胸

正常腹部正位片

3、实验室检查结果

三大常规

血清钾、钠、氯、钙

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脂、脂蛋白

血糖

肝功能

肾功能

考试时间和分值

答题卡

病例摘要

赵某某,男,56岁,干部,2002-01-03初诊。

平素嗜好醇酒厚味,半年前因丧偶而郁郁寡欢,3个月前感口干舌燥,烦燥易激,饮水增加,小便小便量多,未予诊治。

近一周症状加重,且感倦怠乏力,体征减轻,皮肤出现反复疮疥,遂来诊。

T:

36°C,P:

85次/分,R:

18次/分,BP:

17.3/12kPa。

神志清,体态偏胖,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无力。

背部四肢皮肤可见较多的疮疖。

未见其它阳性体征。

实验室检查:

空腹血糖7.6mmol/L,2小时血糖12.3mmol/L,甘油三脂3.2mmol/L,尿糖(-。

主诉

主诉:

主症(或体征+时间

要求:

全面突出,简明扼要,反映疾病特征,并能导出第一诊断。

例:

烦渴多饮,小便量多3月,加重1周。

现病史

要求:

围绕主诉记录发病到就诊前起病病情、主要症状特点、演变情况、伴随症、疾病发展变化情况,结合中医十问记录目前情况。

例:

患者3个月前因饮食不节、情志刺激,逐渐出现口干舌燥,烦燥易激,饮水增加小便量多,未予诊治。

近一周上症状加重,且感体怠乏力,消瘦明显,背部及四肢皮肤反复出现疮疖,遂来诊。

现症见:

口干舌燥,烦渴多饮,尿频尿多,倦怠乏力,消瘦。

其它病史

既往史、个人史、过敏史、婚育史、家族史:

要求记录详细完整。

例:

既往史:

既往体健,无重要病史可载。

个人史:

平素嗜好醇酒、厚味。

过敏史:

无药物过敏史。

婚育史:

已婚,丧偶。

生儿育女(不详、略

家族史:

父母早逝,病在不详。

(略

体格检查

要求:

1、不要有漏项。

2、记录顺序规范。

(视、触、叩、听,望、闻、切

3、重要阳性或阴性体征。

例:

T:

36°C,P:

85次/分,R:

18次/分,BP:

7.3/12kPa。

整体情况:

神志清,精神可,面色白,体态偏胖,语言清晰,声音低,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无力。

体格检查

皮肤、粘膜、及淋巴结:

背部及四肢皮肤可见较多的疮疖,未见斑诊及瘰疬。

头面部:

头发欠光泽,头皮少量疮疖,眼、耳、鼻、口腔未见异常。

颈部:

无抵抗强直,无压痛及肿块,气管居中,无瘿瘤。

胸部:

胸廓对称,无畸形,双肺呼吸正常,无干湿啰音;心尖搏动及浊音界正常,心率85次/分,律整,未闻及杂音。

血管:

未见异常。

体格检查

腹部:

腹部平软,无压痛、跳痛及包块;肝脾未及,胆囊无压痛,肾无叩击痛。

二便及排泄物:

未见异常。

脊柱四肢:

脊柱无畸形、强直、叩击痛,运动不受限;四肢正常。

神经系统:

未见异常。

实验室检查:

空腹血糖7.6mmol/L,餐后血糖12.3mmol/L,甘油三脂2.2mmol/L。

尿糖(-。

辨病辩证依据

要求:

辨病辩证依据充分、完整,思路清晰、有条理,与病例临床资料相一致。

例:

平素嗜好醇酒厚味,致脾胃运化失职,积热内蕴,化燥伤津,加之情志刺激,气机郁结化火,消灼肺胃阴津而发消渴。

故临证可见口渴多饮,尿频量多、消瘦等消渴见证。

肺热炽盛,耗液伤津,故口干舌燥,烦渴多饮。

肺主治节,燥热伤肺,治节失职,水不化津,直趋于下,故尿频量多;燥热日久,耗伤气阴,气阴亏虚,可见倦怠乏力,脉细数无力;燥热内结,营阴被灼,脉络瘀阻,蕴毒成脓,发为疮疖;舌红少苔,脉细数为燥热伤津之象。

西医诊断依据

要求:

诊断依据充分完整,思路清晰,有条理,与病例临床资料相一致。

例:

1、年龄56岁,起病缓慢。

2、有多饮,多尿,消瘦等糖尿病症状。

3、空腹血糖7.6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3mmol/L。

入院诊断

中西医病名及中医证型诊断准确、全面规范、完整。

入院诊断

中医诊断:

消渴病

上消-肺热津伤

消渴病并疮疖-热毒蕴结

西医诊断:

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并发皮肤感染

治法

要求:

准确完整。

例:

清热润肺,解毒生津

方药

要求:

选方、用药(和/或选穴、手法等准确,药物剂量、用法正确,配伍合理。

例:

消渴方加减

花粉30g黄连10g生地黄15g

葛根15g麦冬15g知母10g

沙参12g双花15g公英15g

水煎服日1剂

针灸处方

处方:

肺俞膈俞胃脘下俞曲池鱼际血海太溪

只针不灸,背俞穴平补平泻,曲池、鱼际、血海穴用泻法,太溪穴用补法。

签名:

***

病历书写

要求:

1、病史书写规范,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案规范》(2000版有关要求;

2、条理清楚,语言通顺,重点突出,医学术语运用规范;病案内容客观,准确地反映患者的病情;

3、字迹工整,无涂改、无错别字。

病案举例

病案1

郭某,女,50岁,已婚,工人。

2001-06-08初诊。

2年前饱食后出现右胁疼痛,伴后背痛。

嗣后常因油腻饮食而诱发,未曾诊治。

l周前症状加重,不能自行缓解,于今日来诊。

症见:

右胁肋疼痛,伴后背疼痛,恶心,口苦,胸闷,纳呆,尿赤,便干。

平素喜食辛辣厚味。

T37°C,P80次/分,R18次/分,BP120/70mmHg,神志清楚,面红,墨菲氏征(+,无反跳痛及腹肌紧张,肝脾未触及,舌红苔黄腻,脉弦。

WBC10.8×109/L,中性78%,淋巴22%,Hb120g/L,B超示:

胆囊壁增厚。

肝功能正常。

辨病辨证依据:

平素喜食辛辣厚味,湿热蕴结肝胆,肝络失和,胆不疏泄,故右胁痛连背,口苦。

湿热中阻,升降失常,故胸闷纳呆,恶心。

热邪伤津,故尿赤,便干。

舌红,苔黄腻,脉弦为肝胆湿热之象。

针灸处方

处方:

日月期门阳陵泉行间侠溪

手法:

只针不灸,泻法。

病案2

李某某,男,10岁。

2001年10月9日初诊。

呼吸困难反复发作2年,受凉后再发2小时。

患者2年来每因受凉出现鼻痒,喷嚏,流涕,继则呼吸困难,以呼气为主,喉中哮鸣有声,干咳少痰,胸闷,移时自行缓解。

近半年来发作较前频繁,平均每月发作1次,未经系统治疗。

现患者呼吸困难,喉中哮鸣有声,胸膈满闷,面色晦滞,口渴喜热饮。

舌苔白滑,脉弦紧。

有青霉素、红霉素过敏史。

其母幼时有类似病史,已有20年未发作。

T37.8°C,P110次/分,R21次/分,BP130/75mmHg。

发育正常,口唇紫组,见三凹征,双肺叩诊呈过清音,满布哮鸣音,心律规整,心率110次/分,未闻及杂音,肝脾未及。

胸透两肺透亮度增加。

l年前查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

IgE0.05g/L(正常范围0.0001~0.099/L。

辨病辨证依据:

寒痰伏肺,遇感引发,痰升气阻,气道不畅,以致呼吸困难而哮鸣有声。

肺气郁闭,不得宣畅,则胸膈满闷。

阴盛于内,阳气不能宣达,故面色晦滞。

病因于寒,内无郁热,故口不渴而喜热饮。

舌苔白滑,脉弦紧,皆为寒盛之象。

针灸处方

处方:

中府天突膻中

孔最太渊偏历

手法:

针灸并用,泻法。

病案3

陈某某,男,43岁,干部,已婚。

222年2月8日初诊。

5年来每因劳累或饮食失调,导致胃院部隐痛或疼痛加重。

曾先后服用多种中西药物治疗,均无明显疗效。

7天前,复因劳累而出现胃院部隐痛,喜温喜按,大便溏薄,且感神疲纳呆,四肢倦怠,手足欠温。

遂来诊。

T:

36.1°C,P:

76次/分,R:

18次/分,BP:

120/75mmHg。

神志清,体态偏瘦,舌质淡,苔白,脉沉弱。

剑突下压痛。

胃镜示粘膜充血,水肿,呈花斑状,红白相间。

辨病辨证依据:

脾胃为仓廪之官,主受纳和运化水谷,由于反复的劳倦过度,或饮食失调,均能引起脾阳不足。

中焦虚寒,故胃痛隐隐,喜温喜按。

脾胃虚寒,则运化失常,故纳呆食少。

脾主肌肉而健运四肢,中阳不振,则健运无权,肌肉筋脉皆失其温养,所以疲乏、手足不温。

脾虚生湿,故大便溏薄。

舌质淡,苔白,脉沉弱,皆为脾胃虚寒,中气不足之象。

针灸处方

处方:

中脘气海内关足三里公孙

手法:

针灸并用,补法。

病案4

黄某,男,22岁,学生,未婚。

1998年4月日初诊。

因外出于途中感寒,回家后周身不适,发热恶寒,咽喉疼痛。

7天后发现眼睑浮肿,继则颜面四肢浮肿,小便红赤,请中医诊治。

症见:

发热,微恶风寒,肢体酸楚,无汗,口渴,心烦,咽痛,周身浮肿,尿少色黄,便秘。

T:

38.2°C,P:

100次/

分,R:

19次/分,BP:

130/80mmHg。

神志清,精神不振,面色略红,咽部充血,双攸扁桃体Ⅱ°肿大。

舌质红,苔黄腻,脉浮数。

尿蛋白++,红细胞++,颗粒管型0~1。

24小时原蛋白定量2.0g。

血常规无异常。

尿红细胞位相显微镜检查:

多形型占80%,均一型占20%。

BUN6.0mmol/L,SCr130μmol/L。

辨病辨证依据

3、消费“多样化”因外出感受风寒后,风邪外袭,内合于肺,肺失宣降,水道不通,以致风遏水阻,风水相搏,流溢肌肤,发为水肿。

风邪袭表,卫表失和,故见微恶风寒,肢体酸楚,发热;风寒化热,上攻咽喉,故见咽痛;邪热伤津,故见口渴、便秘;邪热扰神,则见心烦;邪热趋于下焦,热伤胞络,故见小便红赤。

舌质红,苔黄腻,脉浮数,均为邪热在表、水湿内停之征。

西医诊断依据:

(四)大学生对手工艺制品消费的要求1.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史。

§8-4情境因素与消费者行为2004年3月20日2.有眼睑颜面及全身浮肿、血尿等症状、体征。

3.尿蛋白++,红细胞++,颗粒管型0~l;24小时尿蛋白定量2.0g;尿红细胞位相显微镜检查示:

多形型占80%,均一型占20%。

2、Google网站www。

people。

com。

cn人院诊断:

中医诊断:

水肿

风水泛滥

西医诊断:

急性肾小球肾炎D

治法:

疏风清热,宣肺利水。

为了解目前大学生对DIY手工艺品制作的消费情况,我们于己于人2004年3月22日下午利用下课时间在校园内进行了一次快速抽样调查。

据调查本次调查人数共50人,并收回有效问卷50份。

调查分析如下:

方药:

越婢加术汤加减。

2003年,上海市总人口达到1464万人,上海是全国第一个出现人口负增长的地区。

麻黄10g生石膏30g(先煎杏仁10g

茯苓皮15g大腹皮10g生姜皮9g桑白皮10

虽然调查显示我们的创意计划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各种如“漂亮女生”和“碧芝”等连锁饰品店在不久的将来将对我们的创意小屋会产生很大的威胁。

泽泻10g赤小豆15g浮萍10g小蓟30g

自制性手工艺品。

自制饰品其实很简单,工艺一点也不复杂。

近两年来,由于手机的普及,自制的手机挂坠特别受欢迎。

白茅根15g白术10g甘草6g

水煎服日1剂

针灸处方

开了连锁店,最大的好处是让别人记住你。

“漂亮女生”一律采用湖蓝底色的装修风格,简洁、时尚、醒目。

“品牌效应”是商家梦寐以求的制胜法宝。

处方:

肺俞三焦俞水分水道

5、你认为一件DIY手工艺制品在什么价位可以接受?

委阳阴陵泉曲池列缺

手法:

以针刺为主,躯干部的腧穴用平补平泻,四肢部的腧穴用补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