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教育测试题库判断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801910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廉政教育测试题库判断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廉政教育测试题库判断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廉政教育测试题库判断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廉政教育测试题库判断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廉政教育测试题库判断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廉政教育测试题库判断题.docx

《廉政教育测试题库判断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廉政教育测试题库判断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廉政教育测试题库判断题.docx

廉政教育测试题库判断题

2014年廉政教育测试题库—判断题

1.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健全反腐败法律制度,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

(对)

2.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必须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

(对)

3.省纪委十届二次全会公报指出,要加大预防腐败工作力度,加强反腐倡廉教育,深入推进“五权”工作,强化对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的监督,推进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

(对)

4.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也是党生存、巩固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对)

5.要切实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决不允许散布违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意见,决不允许公开发表言论。

(错)

正确答案:

要切实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决不允许散布违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意见,决不允许公开发表违背中央决定的言论。

(见王儒林同志在省纪委十届二次全会上的讲话)

6.王儒林同志在省纪委十届二次全会上的讲话强调,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有利于提高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有利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对反腐倡廉工作的信心。

(对)

7.王儒林同志在省纪委十届二次全会上的讲话强调,要经常开展廉政法规教育、正反面典型教育和廉政提醒谈话教育,经常敲打敲打、经常提个醒,让干部少得“病”,不得“病”,不得“大病”、“不可救药之病”,这是对干部的最大爱护。

(对)

8.省纪委十届二次全会公报指出,全省纪检监察机关要始终坚持忠诚履职、依法履职、全面履职,始终做到敢于监督、善于监督、接受监督,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纪律要求自己。

(对)

9.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严明党的纪律,首要的就是严明政治纪律。

(对)

10.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公报指出,各级党委要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担负起反腐倡廉的政治责任。

(对)

11.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

(对)

12.党员对党的决议和政策如有不同意见,在坚决执行的前提下,可以声明保留,并且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

(对)(见《党章》)

13.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参加党委、党组的民主生活会。

不允许有任何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接受党内外群众监督的特殊党员。

(对)(见《党章》)

14.党组织讨论决定问题,必须执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决定重要问题,要进行表决。

对于少数人的不同意见,应当认真考虑。

(对)(见《党章》)

15.由领导机关任命的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职务是终身的,不能变动和解除。

(错)

正确答案:

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无论是由民主选举产生的,或是由领导机关任命的,他们的职务都不是终身的,都可以变动或解除。

(见《党章》)

16.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保证。

(对)(见《党章》)

17.《省委常委会关于落实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具体规定》中明确,严格控制会议规模,各部门召开全省性会议只安排与落实会议内容密切相关的部门参加,不请各市(州)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参加。

(对)

18.《省委常委会关于落实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具体规定》中明确,严格控制会议规模,不在部门任职的省委常委同志不出席各部门召开的工作会议。

(对)

19.切实改进会风,需要传达到县(市、区)的,要由市(州)传达,避免扩大会议规模。

(错)

正确答案:

切实改进会风,需要传达到县(市、区)的,要直接开到县(市、区),避免层层开会。

(见《省委常委会关于落实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具体规定》)

20.《省委常委会关于落实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具体规定》中明确,未经省委批准,不在地方任职的省委常委同志一律不出席市(州)举办的各类剪彩、奠基活动和庆祝会、纪念会、表彰会、博览会、研讨会及各类论坛、各种“节”会等,不出席与分管工作不相关的各类活动。

(对)

21.《省委常委会关于落实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具体规定》中明确,省委常委同志要带头严格遵守廉洁从政有关规定,在不造成浪费的前提下逐步换乘国产自主品牌汽车。

(对)

22.《省委常委会关于落实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具体规定》中明确,省委常委同志到基层调研,不集中或轮番到同一个县(市、区)、一个点去调研,不同时到同一个市(州)调研。

(对)

23.《省委常委会关于落实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具体规定》中明确,省委常委同志不得以任何名义进行一般性考察。

严格执行中央规定,控制在外停留时间和活动范围,严格控制出访随行人员。

(对)

24.对于应当经集体讨论决定的事项而未经集体讨论,也未征求其他成员意见,由个人或少数人决定的,除遇紧急情况外,应当区别情况追究主要责任人的责任。

(对)

25.《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的适用对象主要是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将乡科级干部是否纳入报告主体范围的权力赋予了各省(区、市)党委、政府。

(对)

26.《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中规定,领导干部辞去公职的,在提出辞职申请时,应当一并报告个人有关事项。

(对)

27.对于受到留党察看处分的党员,坚持错误不改或者又发现其他应受党纪处分的错误的,应当开除其党籍。

(对)

28.党员在政治、工作、学习等方面遇到重要问题需要党组织帮助解决的,有权向本人所在党组织、上级党组织直至中央提出请求。

(对)

29.党员有权在党组织讨论决定问题时按照规定参加表决,表决可以采用表示赞成或不赞成两种方式。

(错)

正确答案:

党员有权在党组织讨论决定问题时按照规定参加表决。

表决时可以表示赞成、不赞成或者弃权。

(见《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

30.对于受到留党察看处分的党员,留党察看期间确已改正错误的,期满后应当恢复其党员的权利。

(对)

31.党政领导干部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规定,导致用人失察、失误造成恶劣影响的,要对其实行问责。

(对)

32.由于政府职能部门管理、监督不力,在其职责范围内发生了特别重大事故,不论是否造成重大损失,都必须对部门领导干部实行问责。

(错)

正确答案:

政府职能部门管理、监督不力,在其职责范围内发生特别重大事故、事件、案件,或者在较短时间内连续发生重大事故、事件、案件,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

(见《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

33.受到问责的党政领导干部涉嫌犯罪的,问责决定机关可依法处理。

(错)

正确答案:

受到问责的党政领导干部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见《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

34.受到问责的党政领导干部,都要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错)

正确答案:

党政领导干部受到问责,同时需要追究纪律责任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见《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

35.《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

引咎辞职、责令辞职、降职的干部,在新的岗位工作一年以上,实绩突出,符合提拔任用条件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重新担任或者提拔担任领导职务。

(对)

36.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受到组织处理或者纪律处分,影响期满后拟重新任用的,在作出决定前应当征得同级组织人事部门的意见。

(错)

正确答案:

在作出决定前应当征得上一级组织人事部门的意见

37.党的各级领导班子决定重要事项,应当进行表决。

表决采用口头、举手、无记名或记名投票等方式。

(对)

38.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应当向党组织如实报告个人一般事项和重大事项,自觉接受监督。

(错)

正确答案:

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应当向党组织如实报告个人重大事项,自觉接受监督。

(见《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

39.党组织对于本地区、本系统、本单位事关全局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情况及重大问题,应当按照规定时限和程序向上级党组织报告或请示。

(对)

40.党的各级领导班子讨论决定事项,对于少数人的不同意见不予考虑。

(错)

正确答案:

党的各级领导班子讨论决定事项,应当充分发表意见,对于少数人的不同意见,应当认真考虑。

(见《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

41.要求提拔本人近亲属,或者指令提拔秘书等身边工作人员的,追究有关领导干部和人员的责任。

(对)

42.“三公”经费指政府部门人员在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所产生的消费。

(对)

43.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因违反《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获取的不正当经济利益,给国有企业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据国家或者企业有关规定承担经济赔偿责任。

(对)

44.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违反《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获取的不正当经济利益,应当责令清退。

(对)

45.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在企业拖欠职工工资期间,不得购买小汽车、添置高档办公设备,但可以装修办公室。

(错)

正确答案: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应当勤俭节约,依据有关规定进行职务消费。

在企业发生非政策性亏损或者拖欠职工工资期间,不得购买或者更换小汽车、公务包机、装修办公室、添置高档办公设备等。

(见《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

46.坚持全程控权,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和措施,严格监控权力运行,着力解决权力运行“暗箱操作”问题。

(错)

正确答案:

坚持全程控权,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和措施,严格监控权力运行,着力解决权力滥用问题。

(见省纪委九届八次全会工作报告)

47.坚持阳光示权,全面推进各项公开制度,着力解决权力滥用问题。

(错)

正确答案:

坚持阳光示权,全面推进各项公开制度,着力解决权力运行“暗箱操作”问题。

(见省纪委九届八次全会工作报告)

48.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批准可以在其他企业中兼职,但不能擅自领取薪酬。

(对)

49.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即使离职后也不得接受管理和服务对象提供的物质性利益。

(对)

50.巡视工作领导小组不能直接听取被巡视地区、单位有关整改情况的汇报。

(错)

正确答案:

巡视工作领导小组也可以直接听取被巡视地区、单位有关整改情况的汇报。

(见《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

51.巡视组对被巡视地区、单位干部群众反映强烈、属于巡视工作职责范围内的重要问题,疏于职守,应当了解而没有了解,应当报告而没有报告的,按照有关规定追究巡视组组长的责任。

(错)

正确答案:

巡视组对被巡视地区、单位干部群众反映强烈、属于巡视工作职责范围内的重要问题,疏于职守,应当了解而没有了解,应当报告而没有报告的,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人的纪律责任。

(见《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

52.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当将被巡视地区、单位的整改情况及时通报有关职能部门。

(对)

53.对巡视中了解到的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方面的重大问题,或者涉及重大政策调整、体制机制改革方面的问题,应当形成专题报告,报送派出巡视组的党组织。

(对)

54.被巡视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应当自觉接受巡视监督,积极配合巡视组开展工作。

(对)

55.《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中明确,在一趟因私出国过程中,停留多个国家的,除因飞机转机短暂停留机场外,每一个停留的国家和地区都应当填报。

(对)

56.《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中明确,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仍需要报告,并要填写担任的具体职务。

(对)

57.《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中明确,将非党员领导干部纳入了报告主体范围。

(对)

58.对县(市、区、旗)党委和同级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委员会党组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巡视,由其上一级党委确定。

(错)

正确答案:

对县(市、区、旗)党委和同级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委员会党组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巡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确定。

(见《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

59.《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明确,集体领导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之一。

(对)

60.《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明确,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

(对)

61.《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明确,对于犯了严重错误拒不改正或不称职的干部,党员有权建议罢免或调换。

(对)

62.《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明确,党员绝对不允许在报刊、广播的公开宣传中发表同中央的决定相反的言论;也不得在群众中散布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相反的意见,这是党的纪律。

(对)

63.《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明确,发扬党内民主,首先要允许党员发表不同的意见,对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真正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对)

64.巡视组应当通过回访等方式了解被巡视地区、单位的整改情况并向巡视工作领导小组报告。

(对)

65.党员有义务向巡视组如实反映情况。

(对)

66.巡视组对反映被巡视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重要问题,可以进行深入了解。

(对)

67.《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党内不允许有任何不受纪律约束的党组织和党员。

(对)

68.《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所称党和国家工作人员,包括党的工作人员和国家工作人员。

(对)

69.预备党员违犯党纪,情节较重的,应当取消其预备党员资格,同时应当给予其相应的党纪处分。

(错)

正确答案:

预备党员违犯党纪,情节较轻,尚可保留预备党员资格的,应当对其批评教育或者延长预备期;情节较重的,应当取消其预备党员资格。

(见《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70.某县团委书记是县监察局的监察对象。

(错)

正确答案:

某县团委书记不是县监察局的监察对象。

(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第二条、第十六条)

71.监察机关依法作出的监察决定,有关部门和人员应当执行。

(对)

72.监察机关和监察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赔偿。

(对)

73.公民对于任何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权向监察机关提出控告或者检举。

(对)

74.监察机关在调查违反行政纪律行为时,可以暂予扣留、封存能够证明违反行政纪律行为的文件、资料、财务账目以及其他有关的材料。

(对)

75.派出的监察机构或者监察人员对被监察的部门和人员违反行政纪律的行为可以进行调查处理。

(对)

76.受到改组处理的党组织领导机构成员,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后,还可以担任其原来的领导职务。

(错)

正确答案:

受到改组处理的党组织领导机构成员,除应当受到撤销党内职务以上(含撤销党内职务)处分的外,均自然免职。

(见《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77.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

(错)

正确答案:

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

(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78.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

(对)

79.根据《公务员法》规定,被辞退的公务员,可以领取辞退费但不可以再享受失业保险。

(错)

正确答案:

被辞退的公务员,可以领取辞退费或者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失业保险。

80.机关因错误的具体人事处理对公务员造成名誉损害的,应当赔礼道歉、恢复名誉、消除影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给予赔偿。

(对)

81.乡镇人民政府及其公务员属于县监察局的监察对象。

(对)

82.公务员晋升领导职务,视情况实行任职前公示制度。

(错)

正确答案:

公务员晋升领导职务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实行任职前公示制度和任职试用期制度。

(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83.公务员在定期考核中被确定为不称职的,按照规定程序降低一个职务层次任职。

(对)

84.公务员违纪的,应当由处分决定机关决定对公务员违纪的情况进行调查,并将调查认定的事实及拟给予处分的依据告知公务员本人,公务员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

(对)

85.《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

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一般应当从后备干部中选拔。

(对)

86.同一地方(部门)的党政正职一般不同时易地交流。

(对)

87.党政领导干部只能从党政机关选拔任用。

(错)

正确答案:

党政领导干部可以从党政机关选拔任用,也可以从党政机关以外选拔任用。

(见《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

88.《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中规定: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以合作开办公司或者其他合作投资的名义,没有实际出资和参与管理。

经营而获取“利润”的,以违纪论处。

(对)

89.《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规定,收受请托人财物后及时退还或者上交的,不是违纪。

(对)

90.行政机关公务员拒绝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命令,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对)

91.行政机关公务员受开除以外的处分,在受处分期间有悔改表现,并且没有再发生违法违纪行为的,处分期满后,应当解除处分。

解除处分后,晋升工资档次、级别和职务不再受原处分的影响。

(对)

92.行政机关公务员违反纪律应当给予警告处分,但又具有法定减轻处分情形的,免予处分。

(对)

93.违纪的行政机关公务员有《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中规定的从重、从轻情节的,应当在条例规定的处分幅度以外给予处分。

(错)

正确答案:

应当在条例规定的处分幅度以内给予处分。

94.行政机关公务员在受处分期间,不得晋升级别,但不影响职务晋升。

(错)

正确答案:

行政机关公务员在受处分期间不得晋升职务和级别,其中,受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处分的,不得晋升工资档次;受撤职处分的,应当按照规定降低级别。

(见《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

95.行政机关公务员受到开除处分的,不适用解除处分规定。

(对)

96.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可以补充规定《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中未作规定的应当给予处分的违纪违法行为。

(对)

97.对无正当理由拒不服从组织调动或者交流决定的,依照法律及有关规定就地免职或者降职使用。

(对)

98.担任县委书记、县(市)长职务以及县(市)纪检机关、组织部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门主要领导职务的,一般不得在原籍任职。

(错)

正确答案:

担任县(市)委书记、县(市)长职务以及县(市)纪检机关、组织部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门主要领导职务的,一般不得在本人成长地任职。

民族自治县另行规定。

(见《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

99.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符合把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具有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力,结构合理、团结坚强的领导集体的要求。

(对)

100.领导班子换届,由本级党委常委会根据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反馈的民主推荐情况,对考察对象人选进行酝酿。

(错)

正确答案:

领导班子换届,由本级党委书记办公会根据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反馈的民主推荐情况,对考察对象人选进行酝酿。

(见《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

101.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应当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组织(人事)部门作出任免决定,或者决定提出推荐、提名的意见。

(错)

正确答案:

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应当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党委(党组)集体讨论作出任免决定,或者决定提出推荐、提名的意见。

(见《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

102.某单位所属副局级干部职务被列入向上级党委(党组)备案的干部职务名单,因管理权限归该单位所有,可先任命,后向上级人事部门备案。

(错)

正确答案:

需要报上级党委(党组)审批的拟提拔任职的干部,必须呈报党委(党组)的请示并附干部任免审批表、干部考察材料、本人档案和党委(党组)会议纪要、讨论记录、民主推荐材料。

上级组织(人事)部门对呈报的材料应当严格审查。

(见《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

103.某单位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该单位行政一把手有权决定任命中层干部。

(错)

正确答案:

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应当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党委(党组)集体讨论作出任免决定,或者决定提出推荐、提名的意见。

属于上级党委(党组)管理的,本级党委(党组)可以提出选拔任用建议。

(见《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

104.各级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各级纪检机关(监察部门)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都承担有监督的责任。

(对)

105.违纪的党员主动退出违纪违法所得的,可以依照规定从轻或者减轻处分。

(对)

106.党员投敌叛变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对)

107.包养情妇的党员,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对)

108.党员在国外公开发表反对党和政府的言论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对)

109.党员干部因受贿给国家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从重或者加重处分,直至开除党籍。

(对)

110.挑拨民族关系制造事端或者参加民族分裂活动的党员,如果是骨干分子,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对)

111.撤销某党员党内职务的处分并不影响其担任党外组织的职务。

(错)

正确答案:

对于应当受到撤销党内职务处分,但是本人没有担任党内职务的,应当给予其严重警告处分。

其中,在党外组织担任职务的,应当建议党外组织撤销其党外职务。

(见《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112.不按照规定落实党纪处分决定和其他相关处理手续的,应当追究主要责任者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

(对)

113.对严重违犯党纪的党组织的纪律处理措施:

一是改组,二是解散。

(对)

114.携带挪用的公款潜逃的,不属于挪用公款行为,而属于贪污行为。

(对)

115.任免机关应当按照管理权限,及时将处分决定或者解除处分决定报公务员主管部门备案。

(对)

116.对违纪后下落不明的党员,应当一律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错)

正确答案:

对违纪后下落不明的党员,应当区别情况作出处理:

(一)对有严重违纪行为,应当给予开除党籍处分的,党组织应当作出决定,开除其党籍;

(二)除前项规定的情况外,下落不明时间超过六个月的,党组织应当按照党章规定对其予以除名。

(见《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117.执行党纪处分决定的机关或者受处分党员所在单位,应当在六个月内将处分决定的执行情况,向作出或者批准处分决定的机关报告。

(对)

118.行政机关公务员弄虚作假、误导、欺骗领导和公众,造成不良后果,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对)

119.对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经批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给予处分,参照《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有关规定办理。

(对)

120.《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所称领导成员,是指机关的领导人员,不包括机关内设机构担任领导职务的人员。

(对)

121.直接经济损失,是指与违纪行为有直接因果关系而造成财产损毁的实际价值。

(对)

122.对于违纪行为所获得的经济利益,应当收缴或者责令退赔。

(对)

123.党员领导干部参加民主生活会和述职述廉,要对照《廉政准则》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对)

124.各级党委(党组)要通过巡视、谈话和诫勉等监督制度,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执行《廉政准则》情况的监督检查。

(对)

125.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协助同级党委(党组)抓好《廉政准则》的落实。

(对)

126.党员领导干部违反《廉政准则》,涉嫌违法犯罪的,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对)

127.贯彻实施《廉政准则》,要坚持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相结合。

(对)

128.中央军委可以根据《廉政准则》,结合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规定。

(对)

129.《〈廉政准则〉实施办法》规定,有违反《廉政准则》行为的党员领导干部,能够主动检查纠正,情节较轻的,可以不予处分或者免予处分。

(对)

130.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要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的支持和参与。

(对)

131.党委常委会应当将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情况,作为向同级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报告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对)

132.纪检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