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江西省赣州市高三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78943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28.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江西省赣州市高三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届江西省赣州市高三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届江西省赣州市高三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届江西省赣州市高三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届江西省赣州市高三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江西省赣州市高三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届江西省赣州市高三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江西省赣州市高三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江西省赣州市高三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届江西省赣州市高三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江西省赣州市2018年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

化学试题

1.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大量肥料和农药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

B.聚乳酸和聚氯乙烯常用一次性快餐盒的材料

C.矿物油溅在衣服上可用热纯碱溶液去除

D.补血剂硫酸亚铁片与维生素C同时服用效果更佳

【答案】D

2.三国时期曹植在《七步诗》中这样写到“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文中“漉”涉及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

A.过滤B.分液C.升华D.蒸馏

【答案】A

【解析】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意思是煮熟豆子来做豆豉而使豆子渗出汁水。

所以漉豉以为汁采用了过滤的方法把豆豉和豆汁分开。

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所以答案为A。

3.有机物m、n、P存在如下转化关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n不存在同分异构体,p存在多种同分异构体

B.m、n、p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m、n、p中所有原子可能共面

D.等质量的m、n、p,完全燃烧耗氧量不相等

【答案】C

【解析】A.n不存在同分异构体,根据m、p的不饱和度可形成链状的烯烃或炔烃等多种同分异构体,故A错;B.m是苯,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双键,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n含有碳碳三键、p含有碳碳双键,所以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故B错;C.m为苯所有原子共面,n为乙炔所有原子共线、p为苯乙烯,所有原子可能共面,故C正确;D.因为苯和乙炔的最简式相同,所以等质量的苯、乙炔完全燃烧耗氧量相等,故D错;答案:

C。

点睛:

考查碳碳双键,碳碳三键,苯环结构的区别。

碳碳双键,碳碳三键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苯环不能被氧化。

考查原子共面的知识。

根据苯环和乙烯所有原子共面,乙炔所有原子共线,烷烃基属于四面体结构进行判断。

4.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盛有KNO3和KOH混合液的试管中加入铝粉并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

试纸变为蓝色

NO3-被还原为NH3

B

将Fe(NO3)2样品溶于稀硫酸,滴加KSCN溶液

溶液变成红色

Fe(NO3)2 样品中一定含有Fe3+

C

向浓度均为0.1mol/L 的Na2CO3和Na2S混合溶液中滴入少量AgNO3溶液

产生黑色沉淀

Ksp(Ag2S) > Ksp(Ag2CO3)

D

向KI溶液中加入少量苯,然后加入FeCl3 溶液

有机层呈橙红色

还原性Fe2+>I-

A.AB.BC.CD.D

【答案】A

【解析】A.向KNO3和KOH混合溶液中加入铝粉并加热,管口放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试纸变为蓝色,说明NO3-被还原为NH3,A正确;B.因为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可以把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所以將Fe(NO3)2样品溶于稀硫酸后,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成红色,此实验不能证明Fe(NO3)2样品中一定含有Fe3+,B不正确;C.向浓度均为0.1mol/L的NaCO3和Na2S混合溶液中滴入少量AgNO3溶液,产生黑色沉淀,说明Ksp(Ag2S)< Ksp(Ag2CO3),C不正确;D.向KI溶液中加入少量苯,然后加入FeCl3溶液有机层呈橙红色,说明I-还原性强于Fe2+,D不正确。

本题选A。

5.空气污染物NO通常用含Ce4+的溶液吸收,生成HNO2、NO3-,再利用电解法将上述吸收液中的HNO2转化为无毒物质,同时生成Ce4+,其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由右室进入左室

B.Ce4+从电解槽的c 口流出,且可循环使用

C.阴极的电极反应式:

 2HNO2+6H++6e-=N2↑+4H2O

D.若用甲烷燃料电池作为电源,当消耗标准状况下33.6L 甲烷时,理论上可转化2mol HNO2

【答案】C

【解析】A、根据电解原理,H+由左室向右室移动,故A错误;B、空气污染物NO通常用含Ce4+溶液吸收,生成HNO2、NO3-,N的化合价升高,Ce4+的化合价降低,然后对此溶液进行电解,又产生Ce4+,根据电解原理,应在阳极上产生,即Ce4+从a口流出,可循环使用,故B错误;C、根据电解原理,阴极上得电子,化合价降低,HNO2转化为无毒物质,即转化为N2,阴极电极反应式为2HNO2+6H++6e-=N2↑+4H2O,故C正确;D、33.6L甲烷参与反应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33.6×8/22.4mol=12mol,理论上可转化HNO2的物质的量为12×2/6mol=4mol,故D错误。

6.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B、C、D、E均由上述元素组成的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单质,C是酸性氧化物,A的水溶液和C均具有漂白性,B是自然界最常见的液体,E是三元化合物,物质之间存在如右下图所示的关系。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离子半径大小关系:

Y>Z>X>W

B.YX2遇到蓝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C.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

Y>Z

D.Y与Z属于同一周期,与X属于同一主族

【答案】B

【解析】B是自然界最常见的液体,所以B为水;A是单质,C是酸性氧化物,A的水溶液和C均具有漂白性,可推断A为Cl2,C为SO2,E是三元化合物,则E为HClO。

因为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所以W、X、Y、Z分别为H、O、S、Cl。

A.离子半径大小关系:

S2->Cl->O2->H+,所以A正确;B.YX2为SO2,为酸性氧化物,遇到蓝色石蕊试液变红不会褪色,故B错;C.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

S2->Cl-,故C正确;D.Y为S,Z为Cl属于同一周期,X为O与S属于同一主族,故D正确;答案:

B。

点睛:

考查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相关知识。

根据物质的性质推断物质的组成,根据元素的种类推断元素的性质。

7.常温下,某酸H3A水溶液中含A的各种粒子的分布分数(平衡时某种粒子的浓度占各粒子浓度之和的分数)与pH关系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H2A水溶液呈碱性

B.H3A溶液中存在:

c(H+)=c(OH-)+c(H2A-)+c(HA2-)+c(A3-)

C.向H3A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至pH=5时,

D.向H3A溶液中加入氨水使PH从5→9发生的主要离子反应是:

H2A-+OH-=HA2-+H2O

【答案】C

..................

点睛:

解决此题的关键就是时刻把握题中给定的图像中曲线的变化情况,尤其是两条曲线的交点(共有3处),pH=2.2处为H3A和NaH2A的混合液,溶液显酸性;pH=7处为NaH2A 和 Na2HA 混合液,溶液呈中性;pH=12.4处为Na2HA和Na3A的混合液,溶液呈碱性。

8.实验室用绿矾(FeSO4·7H2O)为原料制备补血剂甘氨酸亚铁[(H2NCH2COO)2Fe],有关物质性质如下:

甘氨酸(H2NCH2COOH)

柠檬酸

甘氨酸亚铁

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两性化合物

易溶于水和乙醇,有酸性和还原性

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

实验过程:

I.配制含0.10mol FeSO4的绿矾溶液。

II.制备FeCO3:

 向配制好的绿矾溶液中,缓慢加入200mL 1.1mol/LNH4HCO3溶液,边加边搅拌,反应结束后过滤并洗涤沉淀。

III.制备(H2NCH2COO)2Fe:

 实验装置如下图(夹持和加热仪器已省略),将实验II 得到的沉淀和含0.20mol 甘氨酸的水溶液混合后加入C 中,然后利用A 中反应产生的气体将C 中空气排净,接着滴入柠檬酸溶液并加热。

反应结束后过滤,滤液经蒸发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产品。

回答下列问题:

(1) 实验I中:

 实验室配制绿矾溶液时,为防止FeSO4被氧化变质,应加入的试剂为____ (写化学式)。

(2) 实验II 中:

 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 实验III中:

①检查装置A 的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

②装置A 中所盛放的药品是_______(填序号)。

a.Na2CO3 和稀H2SO4b.CaCO3 和稀H2SO4c.CaCO3 和稀盐酸

③确认c 中空气排尽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

④加入柠檬酸溶液一方面可调节溶液的pH促进FeCO3溶解,另一个作用是_______。

⑤洗涤实验III中得到的沉淀,所选用的最佳洗涤试剂是___ (填序号)。

a.热水b.乙醇溶液c.柠檬酸溶液

⑥若产品的质量为17.34g,则产率为_____。

【答案】

(1).Fe

(2).Fe2++2HCO3-=FeCO3↓+CO2↑+H2O(3).关闭弹簧夹,从长颈漏斗注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内的水面高于具支试管中的水面,停止加水一段时间后,若长颈漏斗与具支试管中的液面差保持不变,说明装置不漏气(4).c(5).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6).防止二价铁被氧化(7).b(8).85%

【解析】

(1).Fe2+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成Fe3+,实验室配制绿矾溶液时,为防止FeSO4被氧化变质,应加入的试剂为Fe,加入铁粉后,Fe3+可被铁粉还原为Fe2+,且不引入杂质,故答案为:

Fe;

(2).Fe2+和HCO3-发生反应生成FeCO3沉淀、CO2和H2O,离子方程式为:

Fe2++2HCO3-=FeCO3↓+CO2↑+H2O,故答案为:

Fe2++2HCO3-=FeCO3↓+CO2↑+H2O;

(3).①.检查装置A气密性的方法是:

关闭弹簧夹,从长颈漏斗注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内的水面高于具支试管中的水面,停止加水一段时间后,若长颈漏斗与具支试管中液面的高度差保持不变,说明装置不漏气,故答案为:

关闭弹簧夹,从长颈漏斗注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内的水面高于具支试管中的水面,停止加水一段时间后,若长颈漏斗与具支试管中的液面差保持不变,说明装置不漏气;

②.装置A为固液不加热型制气装置,且具有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特点,所以应选择块状不溶于水的CaCO3,酸只能选择盐酸,若选择硫酸,生成的CaSO4微溶于水,阻碍反应的进行,故答案选:

C;

③.当C中充满CO2后,CO2开始进入D中,使D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时说明C中空气已经排尽,故答案为:

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④.由题中信息可知,柠檬酸具有强还原性,可防止Fe2+被氧化,故答案为:

防止二价铁被氧化;

⑤.因甘氨酸亚铁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所以应选择乙醇溶液作为洗涤剂,故答案为:

B;

⑥.含0.10molFeSO4的绿矾溶液中Fe2+的物质的量为0.10mol,因NH4HCO3溶液过量,所以生成(NH2CH2COO)2Fe的物质的量为0.10mol、质量为20.4g,则产率为:

×100%=85%,故答案为:

85%。

9.铍铜是广泛应用于制造高级弹性元件的良好合金。

某科研小组从某废旧铍铜元件(含BeO:

25%、CuS:

71%、少量FeS和SiO2)中回收铍和铜两种金属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

I.铍、铝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II.常温下:

Ksp[Cu(OH)2]=2.2×10-20、Ksp[Fe(OH)3]=4.0×10-38、Ksp[Mn(OH)2]=-2.1×10-13

(1)滤液A的主要成分除NaOH外,还有_____(填化学式),写出反应I中含铍化合物与过量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2)①溶液C中含NaCl、BeCl2和少量HCl,为提纯BeCl2,选择最合理步骤顺序______。

a.加入过量的NaOHb.通入过量的CO2c.加入过量的氨水

d.加入适量的HC1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