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技术管理制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82625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技术管理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工程技术管理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工程技术管理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工程技术管理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工程技术管理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技术管理制度.docx

《工程技术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技术管理制度.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程技术管理制度.docx

工程技术管理制度

工程技术管理制度

 

第一条施工调查

1、施工调查的组织

工程负责人于进场以前组织有关人员对该工程进展现场调查,具体内容应结合工程的特点,地区条件和要求制订详细的方案,按方案、按专业分工,把任务落实到人。

2、施工调查的主要内容:

〔1〕向业主或设计单位了解该工程修建的意义,技术标准和有关设计图纸、资料。

调查了解施工段内地形、地貌、地质、地下管线、水文、气象等情况。

(2)了解工程分布的特点及重点工程工程的施工条件。

(3)了解运输道路、电力、通讯、工程用水水源情况。

〔4〕调查了解该工程弃土场位置、场地情况以及环保、水利等方面的要求。

〔5〕了解该工程施工期间生活物资的来源。

(6)了解当地政府、业主对该工程的要求及相关文件。

3、编写施工调查报告

根据现场调查资料写出调查报告。

对该工程概况、施工条件、地理位置作说明,对施工力量安排、工作的任务划分、组织机构的设置,重点工程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临时设施的布置等提出意见,为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提供根底资料。

 

第二条交接桩、复测

 

施工准备阶段,现场工程师进场以后,请业主或设计单位现场交桩,作好施工准备。

〔1〕对设计单位布置的导线点或GPS点、水准基点,按交桩表〔图〕所示位置、编号〔里程〕逐桩现场核实。

对控制桩埋设标准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如:

标志不清、桩已松动、桩上无钉、铁心上无小孔〔十字线〕等桩不予接收。

请原测量单位处理好以前方能接收,或与测量监理协商解决。

〔2〕经双方交接确认无误后,办理交接桩手续,并报业主和监理工程师。

〔3〕工程部接桩后,负保护责任,应派人定期检查和定期复测,妥善保护,如靠近人行道路、公路边易受损坏的桩,在周围设标志或防护栏或护桩。

〔4〕工程部根据设计单位交付的导线网、水准点控制桩,在开工前组织复测。

当复测成果与原设计测量成果无误时,书面报送设计和监理工程师。

如复测成果与设计单位测量成果比拟误差超出标准要求,需再次复测,查明原因。

假设确因原控制测量有误应及时报告设计单位及测量监理,请设计单位重新复测,直至符合标准要求才能作为控制点加密测量的依据。

〔5〕因施工干扰设计单位交付的导线桩、水准基点必须移位时,应事先报告监理工程师,监理批准后由工程部组织移位、测设,其测量精度必须符合标准要求,并将移位后测量成果报监理工程师和设计单位。

(6)复测完成后进展控制点加密测量,作为后序围护构造及主体构造测量放线的依据。

点位应埋设在基底稳固,方便引线,不易损坏的地方。

 

第三条图纸会审

 

收到设计文件、图纸以后必须进展图纸会审,其目的是:

了解设计意图、掌握设计标准,通过对图纸的复核进而明确设计意图,以及对施工条件的要求,和施工水平、技术装备能否满足工艺的需求,对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报送业主及设计单位。

1、开工前由工程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现场工程师对设计文件、图纸进展复核,未经复核的设计图纸不得下发施工。

2、复核的内容:

(1)设计图纸是否齐全,有无缺页项。

(2)地质资料是否齐全。

〔3〕总平面图与施工图中各部位平面位置、几何尺寸、标高是否一致。

〔4〕专业设计与通用设计的建筑物位置是否一致,平、立、剖面之间是否有矛盾,标高、尺寸是否有遗漏或过失。

〔5〕地下管线位置与现场实测位置是否一致、构造预埋件位置是否表示清楚,是否与构造尺寸、钢筋有矛盾。

〔6〕根据构造尺寸、几何图形计算的数量与工程数量表是否相符,有无漏项。

〔7〕图中所示材料规格、型号与工程数量表所列是否一致。

对采用的新材料或其它有特殊要求的材料是否指定厂家。

(8)图纸所示工程量是否与构造设计一致。

3、复核方法:

〔1〕组织有关专业人员首先认真阅读设计文件和图纸,了解设计意图,设计标准和施工工艺要求。

〔2〕对设计图纸中构造尺寸、标高、坡度等进展详细的复核。

对一些关键工程,现场进展实测核对。

4、复核资料的整理上报

通过复核明确设计意图和技术要点,以及对技术装备、工艺等要求,做到目标明确,施工前心中有数。

对于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将资料汇总后书面上报监理部和设计单位,请予以解答、补充、完善。

 

第四条施工组织设计编制

 

1、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工程工程进展施工准备和正常施工的全面性技术、经济文件,是编制施工本钱实行工程管理的重要依据。

通过周密的调查研究,分析比拟,根据设计文件和施工合同工期的要求,全面地、有方案地、合理地安排施工顺序,选择最优的施工方法,提出劳动力、材料、机具设备和临时辅助设施的用量方案,做到有方案、有步骤,科学地组织施工,平安、优质地建成拟建工程工程。

因此开工前必须编制好施工组织设计,报请公司技术管理部和监理部审批后实施。

2、开工前一个月,由工程总工程师牵头,工程部长组织工程现场工程师按照施工合同和设计图纸要求,进展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

3、分部、分项工程开工前10天,工程部长牵头,组织工程现场工程师编制完成要求更高、内容更具体、更详细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工程经理部3天内审批完后报公司技术管理部审核,审核完毕后立即报监理部,工程部长催促监理部对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批。

4、分局部项工程施工方案由工程部长负责审核,技术交底由相应编制人负责,方案内容与现场情况不相符时由现场工程师报工程部长进展修改、调整。

5、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重大技术交底等必须在规定限期内上报监理部,超出规定限期上报的,根据方案紧急程度和对本工程生产、经营造成的影响,对相关责任人处以50~100元/天的处分。

 

第五条技术交底管理方法

1、开工前由技术负责人主持,根据设计图纸、施工标准有关文件,施工组织设计,编写工程工程的技术交底书,向参加施工的各分项管理人员进展全面的技术交底。

工序交底由各作业区主管工程师负责编写,报工程部审批后付诸实施。

2、技术交底方式

〔1〕书面交底:

召开技术交底会议,按上述内容逐项逐条讲解清楚,使参加施工的人员做到心中有数。

〔2〕现场交底:

根据现场地形、建筑位置、施工环境、施工条件、施工中考前须知等逐项说明、交待清楚。

〔3〕由现场工程师向班组长交底后,班组长再向参加施工的工人交底。

必要时现场工程师直接向参加施工的全体人员交底。

重要工序如特殊围堰段开挖支护、防水板焊接、止水带止水条安装等,必须按交底先培训后施工。

3、技术交底主要内容:

〔1〕交设计标准。

〔2〕交质量要求。

〔3〕交工程数量。

〔4〕交完成日期。

(5)交施工方法、工艺标准、施工顺序,使施工人员做到心中有数。

(6)交平安保证措施。

(7)交质量保证措施。

 

〔8〕交环境保证措施。

〔9〕交施工详图。

说明建〔构〕筑物构造的尺寸、位置、标高、预留孔、预埋件、钢筋弯扎、特殊问题的处理方案。

4、技术交底资料发到参加施工的有关人员,作为施工的依据并有签收手续,现场工程师将签收完备的技术交底书交工程技术部内业工程师存档。

5、交底时间:

工序〔分项〕工程开工前3天完成,每延误一天在当月工资中对指定交底人扣除100元/天,并对工程部长扣除50元/天。

6、未经技术交底的工程不得施工。

第六条开工报告管理方法

1、报告时间:

工程开工报告批准后,及时向监理编报单位工程开工报告;分部工程开工前10天、分项工程开工前5天向监理部报分部、分项开工报告。

2、单位、分部、分项工程划分及编号严格按?

单位、分部、分项工程划分表?

进展。

3、开工报告由工程技术部内业工程师负责编写并整理,测量组主管、试验主管按要求及时提供、完善各自资料。

资料员编制好开工报告后,必须交工程部长及工程技术负责人复核前方能报监理审批。

4、监理批准后的开工报告,交工程技术部内业工程师登记、存挡。

第七条施工测量管理方法

1、人员配备:

测量组设测量主管1名,负责全工程全面测量工作。

各作业区设测量小组长各1名,负责所在作业区的日常测量工作。

各作业区同时配4~6名测工〔含班组配备的配合测量的人员〕。

2、设备配备:

各作业区配备一台全站仪,一台精细水准仪。

3、各作业区测量组配一套相关测量标准,有关人员要熟悉标准主要内容。

4、测量复核制

〔1〕导线控制点需经业主指定的测量队复核无误的前提下,测量主管再组织测量组进展复核并形成书面资料上报监理。

〔2〕复核内容包括控制点的坐标关系、高程控制点复核、中线复核、曲线桩复核。

(3)复核包含计算资料,所有计算资料必须由测量主管负责复查。

(4)测量组每周对控制点进展复核,每半月由测量主管主持对控制点进展复核,复核结果上报工程部领导。

〔5〕各作业区测量组每月轮换互测一次,以减少人为误差,保证测量准确度。

5、施工测量

〔1〕主要控制点、曲线桩、加密控制点、高程控制点,在定位后必须及时进展护桩,护桩原那么上采用正交骑马桩,且同一方向不得少于6个桩点,特殊地段不少于4个,单侧方向不得少于3个,护桩时间不得超过定桩后两天。

中线点、水准点、导线点宜“三桩合一〞,有利于护桩和使用。

(2)根据加密控制导线点放样施工围挡以及临时设施的修建。

〔3〕在平行于构造轴线一定距离处布设一条施工用的偏移中线。

偏移中线点的间距大约50m左右,偏移中线点最好与加密控制导线点布设成一条闭合导线,经过测水平角和测距,然后平差,得出这些偏移中线点的坐标,与设计坐标比拟,两者的差值如没有超限,那么认为偏移中线是正确的。

否那么,应检查原因,重新计算和放样。

〔4〕根据偏移中线点,用直角坐标法放样出围护构造钢支撑的轴线位置。

〔5〕在构造施工时,直线段每10米施测一个轴线点或一个轴线偏移点以保证管廊侧墙连接圆顺。

〔6〕以加密水准点为基准高程点来进展管廊的基坑开挖、底板、侧墙、顶板施作的高程放样,即抄平,并在底板和顶板上埋设水准点。

经常以高等级水准点来复核基准高程点、底板和顶板上的水准点。

抄平常用的方法为往返测或变动仪器高法〔变幅范围要大于50mm以上〕,不允许出现支水准路线。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高程放样按纵、横10米一个点进展;管廊构造底板施工时可适当加密高程放样点,以保证底板的平顺。

(7)与其他工区间联测由测量主管组织或指定人员组织复测。

6、测量资料的计算、复核与归档

〔1〕一般中线、高程点、坐标点放样计算由测量技术员进展,测量主管复核。

〔2〕控制点、曲线桩、桩〔孔〕位中点、构造中线点的计算由测量主管计算、复核,没有复核或复核后没有签字的资料不准使用。

〔3〕测量资料应按单位工程分别归档,测量资料严禁涂改,原那么上采用黑色签字笔书写。

7、测量的施工交底制度

〔1〕测量资料向生产经理、工程部长、现场技术员及班组交底时,必须采用书面形式。

〔2〕交底书上写清工程名称、部位、所交底的内容〔包括中线、水平、尺寸〕,并有计算、复核、交接人签认手续,并至少留一份备查。

8、测量仪器的管理制度

〔1〕所有的测量仪器、工具应建立完整的台帐。

〔2〕所有的测量仪器、工具有专人负责保管、保养,由测量主管落实到人,以确保仪器的完好。

〔3〕仪器在使用后,保管人应及时去除污垢和灰层,以保持仪器的干净。

〔4〕为防止仪器人为损坏和丧失零部件,未经测量主管同意,任何人不得随意拆卸。

〔5〕仪器附件私人不得侵占,仪器转移时应当面清点,并填写仪器转移记录,记录必须有交、接双方的签字。

(6)测量仪器应定期进展自检,并严格按检定周期进展送检。

〔7〕测量仪器如出现问题应立即停顿使用,送往有检定资格的单位进展检测,检修合格后才能使用。

〔8〕测量仪器发生损坏事故后应立即上报,由主管单位及时查清原因进展处理。

9、测量纪律

〔1〕测量人员必须遵守测量纪律,严格按“测规〞要求进展中线、高程控制,所定点必须稳定、可靠、并到达相应精度。

 

(2)当出现测量错误或测量事故时,首先追究测量主管责任,其他相关人员承当对应的连带责任。

第八条现场技术管理方法

1、现场工程师对施工人员进展技术交底并进展现场指导。

特殊工序、关键部位施工,现场工程师必须跟班。

2、现场生产经理或管理人员按技术交底要求,负责现场具体施工指挥,实行跟班作业。

3、隐蔽工程施工,质检人员实行旁站,催促施工,发现违章操作及质量隐患,立即予以制止,勒令整改。

4、现场工程师、质检人员、现场值班经理等在现场工作期间,必须带齐设计图纸、技术交底、施工记录本及必要的量测、检验工具,如卷尺、线锤、水平尺、灰线等。

5、现场生产经理或管理人员、技术值班人员交接班时,必须办理交接班记录,交接班记录必须有交接班时间、天气情况、本班工、料、机的安排和使用情况,完成工作量以及下一班的平安考前须知和可开展的工序等。

第九条施工日志管理方法

1、施工日志分单位〔子单位〕工程填写,从单位〔子单位〕工程开场施工至竣工止,必须安排专人逐日记录,具体填写人为现场工程师。

2、施工日志要求格式统一。

3、施工日志填写要及时、真实,要求记载内容必须连续和完整,杜绝事后写回忆录的情况,以免造成遗漏。

4、施工日志的主要填写内容:

开、竣工日期,工序施工方法,劳动力组织,机械运行情况,每日完成工程量,材料消耗,变更设计,天气情况,工序报检检查情况,工作指令主要内容,工作指令反应情况,测量放线情况,监理、领导检查时提出问题处理方法,平安状况等。

5、施工日志应保持整洁,记载字体工整,内容详实。

6、所有施工日志分月组册,每月底由内业工程师进展收集、整理,过程中工程部长每周进展一次检查。

检查中每发现一次未及时进展记录的,对相关责任人在当月工资中扣除50元/天;施工日志遗失或损坏的,对相关责任人在当月工资中扣除200元/次。

 

第十条质量管理方法

施工现场工程师结实树立“平安生产、质量第一〞的思想,经常深入工地,帮助指导作业人员按设计、标准施工,加强监视检查,确保工程质量。

1、在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编制实施性质量方案和实施性质量管理方法,制定落实技术负责人、质检工程师、各级现场工程师在质量管理方面的职责,明确分工,各负其职,严格把好质量关。

2、在制定施工方案时,同时提出质量标准、工艺要求和保证质量措施,向参加施工的人员进展详细的技术交底。

3、工程技术部交付施工大样图纸、资料,必须认真复核,不得有过失,并有绘图、复核签字以后才能下发班组施工,杜绝图纸上错误造成质量事故。

4、测量组现场观测、记录、施工放样必须坚持复核制度,确保中线、水平无误,建〔构〕筑物构造尺寸符合设计要求,不得发生测量事故。

5、试验室对进场的工程材料、成品、半成品必须有厂家出厂合格证和抽样试验资料,并做好试验台账、试验报告资料的收集、整理、归类工作。

对砂、石料按规定进展物理性能试验。

砂浆、砼、喷砼按规定选择设计配合比,制作强度检查试件。

各种试验仪器必须经鉴定合格以后才能使用。

试验人员经常深入工地催促检查质量控制,关键工序、部位要坚持旁站。

6、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开展质量控制小组活动。

运用全面质量管理,推行ISO9000质量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

7、质量监视检查

〔1〕隐蔽工程检查:

被隐蔽的工序完毕时,现场工程师、班组长首先自检合格,到达设计要求后,报告质检工程师复查,经质检工程师复检合格后,填好工程隐蔽记录,并备齐有关附件,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并作好影像资料以后才能隐蔽。

〔2〕日常巡查:

质检工程师、技术负责人经常深入工地对工程质量巡查,未按设计要求、操作规程施工的及时纠正。

〔3〕重点抽查:

对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工序和关键部位,质检工程师、技术负责人按标准和设计要求重点抽查或指定现场工程师旁站监视。

〔4〕定期检查:

质量管理领导小组至少每周一次质量大检查。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工程技术部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并催促检查问题落实整改情况。

〔5〕旁站检查:

对重要构造部位的关键工序或可能造成施工缺陷和隐患后果的,质检工程师、现场工程师要进展旁站检查,当发现操作不良的立即纠正。

〔6〕竣工前检查:

竣工交验前,技术负责人、质检工程师对已完工程实体进展全面检查,如发现工程实体某些部位存在一些缺陷,应立即制定处理措施,组织力量修整完善,到达验交标准。

8、质量事故调查处理。

对工程质量不合格的部位,必须返工,并按“三不放过〞的原那么认真追查处理。

对质量事故行成书面报告,并召开事故分析会,查明原因责任到人。

技术部门制定出补救措施,经总工审核报公司审批通过后实施,直至到达合格标准。

第十一条现场工程量签证管理方法

在施工过程中,经常遇到需要业主及监理签证的情况。

凡需签证的工程,必须按业主和监理规定的流程办理签证手续。

1、主要签证的内容

(1)凡设计单位提供的施工白图〔非正式图纸〕,在施工中发现与实际不符,或有更好、更经济、更合理的方案,需进展设计变更的,经监理、设计、业主同意后进展变更签证。

(2)凡本工程按实结算的工程量及费用,如征地、拆迁、水电安装、施工便道、场地平整、临建等,需及时进展资料的收集和签证手续的办理。

2、进展签证时,必须填报技术核定签证表,并附必要的文字说明,详细记录签证发生的时间、部位、相关图纸、工程量计算清单及相应音像资料,由监理、设计、业主代表签认后,方可按规定报表上报工程量和计量。

3、涉及到签证的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现场工程师做好各种音像资料,具体由各作业面现场工程师负责,并每日向工程部长或技术负责人汇报整理、收集情况。

4、签证资料必须及时收集和上报,对本工程奉献较大的,工程部将酌情进展奖励。

对资料收集、上报不及时,影响本工程形象和效益的,工程部将进展严厉处分。

 

第十二条内业管理方法

1、工程技术部所有内业资料由内业工程师负责管理。

2、内业管理范畴主要有:

设计文件、标准、行业标准等技术资料的收、发、整理及归类;各单位工程施工日志的收集、整理;各项施工技术报表、隐蔽签证、地质述描、监控量测、音像资料及各施工记录的收集、整理;各单位、分部、分项工程开、竣工报告、验收记录等的收集、归类;工程技术部各上墙图表的填写等。

3、内业工程师在工程技术部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并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事宜。

〔1〕内业技术资料的实施,由工程技术部全体人员〔包括试验、测量、调度等〕完成。

〔2〕内业资料除综合资料局部外,所有单位〔子单位〕工程均按单位〔子单位〕工程分卷存放。

〔3〕施工日志、交接班记录等,由现场值班工程师和现场值班主管做好记录并签字,由内业管理人员完善、整理后每月在工程部归档一次。

工程大事记、学习记录由内业工程师进展记录并保存备查。

施工放样记录等由相应的专项技术负责人保存备查。

〔4〕试验资料由试验室主管单独保存,某分项工程完工后,该分项工程的相关试验资料统一在工程技术部归档。

〔5〕分项工程完工后,除涉及到砼、砂浆28天强度的资料外,其余资料在15天内完善。

分项工程完工一个月内,该分项工程的资料必须到达验工计价及竣工交验要求。

资料顺序整理〔含试验、测量资料的最后归档〕由内业工程师负责实施。

4、所有归档资料必须签字齐全,手续完善,否那么不予归档。

所有归档资料不得用铅笔、圆珠笔书写,字迹必须清晰工整。

 

第十三条音像资料管理方法

1、施工中的音像资料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照片、视频、录音带、光盘等为载体的历史记录,是施工技术档案资料的重要组成局部,均属音像资料的管理范围。

2、本工程音像工作除需满足公司对音像资料的相关规定和业主对音像资料的相关要求外,还需做到以下要求:

〔1〕工程建立中新技术的研究,新工艺的开发,新工法的运用必须保存系统详实的音像资料。

〔2〕工程施工中遇到的非人为困难、险情必须做到有音像资料可查。

(3)本工程重大事件如开工、重大节点、竣工典礼等必须进展摄制。

〔4〕工程各工序施工过程必须有音像资料。

〔5〕施工现场原地形地貌调查资料必须有音像资料可查。

(6)地市级以上领导视察工地必须进展摄制,留影像资料。

 

3、所有工程照片、录音、录象的拍摄由各作业面现场工程师负责,整理及归档由内业工程师负责。

 

第十四条竣工文件编制

1、竣工文件是竣工交接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局部,它反映和记载了工程施工的全部真实面貌及生产技术活动成果,不仅是建立工程竣工验收交接的重要技术档案,也能为今后维修、养护提供可靠依据。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指定专人负责,设专职内业工程师;从开工之日起收集、整理、积累资料,为及时、准确、完整的编制竣工文件作好准备。

2、竣工档案资料的整理应符合以下要求:

〔1〕技术资料的整理必须与工程施工进度同步。

应始于工程开工,终于工程竣工,真实记录施工全过程;按形成规律收集,按要求分类组卷。

〔2〕工程检验资料的整理应按单位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划分的顺序,分类组卷。

〔3〕竣工图的整理应根据情况按竣工验收的要求组卷。

〔4〕交付竣工验收的施工工程必须有与竣工资料目录相符的分类组卷档案。

工程部向甲方、城建档案馆和公司档案室移交竣工资料时,应按规定办理移交手续,检查验证签字手续是否完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