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理论案例材料题.docx
《邓小平理论案例材料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邓小平理论案例材料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邓小平理论案例材料题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
2012年春论述分析复习材料
1.案例呈现:
1931年夏,邓小平进入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先后担任瑞金县委书记、会昌中心县委书记、江西省委宣传部长。
邓小平是毛泽东提出的“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坚定实践者,为此受到了当时“左”倾路线的迫害。
他和毛泽覃、谢唯俊、古柏等人拥护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坚决主张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反对“城市中心论”,反对“左”的土地分配政策,结果被当时党内的“左”倾领导者撤职,被打成所谓的“邓、毛、谢、古反党集团”。
这是邓小平政治生涯中的第一次严重挫折。
1966年,“文化大革命”一开始,邓小平就受到错误批判和斗争,被剥夺一切职务。
这是他政治生涯中的第二次严重挫折。
1969年10月,邓小平被下放到江西新建县,在当地拖拉机修造厂劳动。
在江西的三年,他读了许多马列著作和古今中外的书籍,并结合中国实际,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作了更深入的思考。
1971年9月,林彪反革命政变阴谋被粉碎。
1973年,毛泽东重新起用邓小平,并恢复其国务院副总理职务。
毛泽东称赞他“政治思想强”,“人才难得”,“柔中有刚,绵里藏针”。
邓小平受命于危难之时,再次从严重的政治挫折中崛起。
1975年1月,邓小平担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主持党、国家和军队的日常工作。
邓小平召集军队干部会、省市委书记会、农业会议、科学院会议,系统地提出了全面整顿的思想。
这些会议的中心议题都是“整顿”。
全面整顿,就是全面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四个现代化建设上来。
整顿实际上是后来改革的实验。
整顿的实质是系统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矛头直指“四人帮”。
由此,邓小平再次受到错误路线的打击,被指责为搞“右倾翻案风”,再次被错误地撤消党内外一切职务。
这是他政治生涯中的第三次严重挫折。
但是,整顿的业绩和他在整顿中表现出来的风骨,已经赢得了党心、民心、军心,为粉碎“四人帮”准备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在北京逝世,举国哀悼。
同年10月6日,“四人帮”被粉碎,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结束,举国欢腾。
悲喜之际,全国人民都关注着毛泽东之后中国的前途和命运。
在1977年3月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陈云、王震提出要邓小平出来工作。
7月,党的十届三中全会恢复了邓小平在1976年被错误撤消的一切领导职务。
邓小平第三次从严重的政治挫折中崛起。
案例思考:
邓小平“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给我们的教育是什么?
案例分析:
(1)邓小平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创立者。
他传奇式的“三落三起”的特殊经历,不仅使他对马克思主义有深邃而独到的理解,而且铸就了他的崇高品格和风范。
当他受到打击、处于逆境的时候,他从不消沉,总是无私无畏,不屈不挠,沉着坚韧,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贞,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充满信心,并总是由此更加深刻地思索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和根本规律问题,发愤要有新的作为。
这使他能够顺应历史和时势的要求,在经历逆境之后重新起来担当重任。
(2)特别是他在“文化大革命”中的起落,更引起他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深刻反思,从而使他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坚定的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开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3)在开拓新道路的进程中,他尊重实践,敏锐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契机,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既借鉴别国经验又不照搬别国模式,从中国的现实和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出发,去总结新经验,创新新办法,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2.请根据以下材料,阐释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2012年1月考的)
材料一: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5元,增长9.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53元,增长8.5%。
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3:
1。
而目前世界多数国家和地区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5-2:
1。
另外,在农村,不仅社保、医保普及面小、福利低,而且长期在城市从事建设和服务业的农民工也是同工而得不到同等的社保和医保。
截至2009年第二季度末,全国农村外出务工者达1.51亿人,其中参加养老保险者占15.88%,参加医疗保险者占27.5%,参加失业保险者占10.1%,参加工伤保险者也仅占33.5%。
按三人之家计算,1.5亿农民工涉及到4.5亿人的负担。
由于大多数农民收入低,加上缺少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消费能力被极度压抑。
材料二:
中国的土地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东部地区为102万平方公里,占全部国土面积10.7%,西部地区为663万平方公里,占69.1%;西部地区在资源方面,草原资源占全国94%以上,森林资源占51%,煤炭资源占50%;各种有色金属矿藏量占90%;而东部上述资源奇缺,占全国的3-8%左右。
应当说,西部地区在发展经济的自然条件上,有相当的优越性。
材料三:
据报载,2005年全国每万元GDP能耗为2.6吨标准煤,与2000年的2.77吨相比,5年来下降了7%。
而另一组数据又告诉我们:
2005年中国综合能源消耗相当于美国的3倍、德国的5倍、日本的近6倍。
这两组数字说明,纵比,我们同自己的过去比,“十五”期间经济增长方式有了新的进步,成绩是可喜的。
横比,我们同发达国家比,还存在很大差距。
中国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的现实国情,不允许我们继续走拼土地、拼劳力、拼投入资金的粗放增长的路子,否则能源、资源将难以为继,生态环境将不堪重负。
分析: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
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为不断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打下物质基础。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利益为本。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
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需要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着力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让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必须坚持统筹兼顾。
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着力推进西部大开发,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形成东中西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格局。
3.请根据一下材料阐释党的思想路线的主要内容并说明为什么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
材料一: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我国取得的辉煌成就得益于改革开放。
而改革开放的每一步又离不开解放思想。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党在关键时刻作出的每一项重大决策,都体现了思想解放这一本质要求。
正是有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这一思想解放的大讨论,批判了“两个凡是”,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去掉了精神桎梏,才把全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为中国人民探索了一条能够解决温饱奔小康的路子。
正是以1992年邓小平同志发表“南方谈话”为指导,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思想,消除了长期束缚人们的许多困扰,使人们对于社会主义的认识获得了又一次思想大解放。
它的直接历史成果就是十四大,就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选择,就是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概括。
材料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制定了党的基本路线,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30年来,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取得巨大发展,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我国的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四,年财政收入达5万多亿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比1978年增长40倍和30倍。
30年来,我国政治、经济、科技、文教、军事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我们成功战胜了冰雪灾害,地震灾害、成功举办了奥运会等等,这些都是国家发展壮大的具体体现。
在30年的发展中,我们积累创造了许多新鲜经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与时俱进,不断进行理论创新。
材料三:
我们在充分肯定成绩、认真总结经验的同时,也要看到存在的问题,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如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比如:
如何更好地解决下岗、失业、待业、新增劳动力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等大量的待就业大军问题?
如何大力推动经济方式转变,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减少环境污染,?
如何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如何彻底解决上学难,实现教育公平问题?
如何推进新医疗改革,切实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如何推进户籍改革,逐步实现农民工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如何加快健全养老社会服务体系,让大家安心工作,放心消费?
如何加强反腐倡廉,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
这些诸多问题如得不到缓解,不仅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良性运行,而且可能引发政治问题,对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分析: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
上述材料表明: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尊重和承认客观事实及其发展规律,而不是从主观想象和本本出发,并且努力排除在实践和认识过程中的主观随意性。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都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理论联系实际,最重要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既要反对从书本出发,靠照搬照抄马克思列宁主义词句解决问题的教条主义;又要反对从狭隘经验出发,轻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满足于一得之功见的经验主义。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核心,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
没有思想的解放,观念的创新,就不可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
同时,解放思想也不是脱离实际的胡思乱想,不是主观的随心所欲,而必须从实际出发。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贯彻党的思想路线的必然要求。
我们是不是做到了实事求是,是不是达到了真理性的认识,判断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必须有解放思想的精神和勇气,敢于抛弃不合时宜的旧观念,以实践的发展来推进理论的发展。
总之,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坚持。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精神,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要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为各个方面的创新提供指导。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拥抱生机的源泉。
要解决上述材料中的各种问题,就需要我们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规定、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科学理论的指导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4.请根据以下材料,思考如何看待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
(2011年1月考的)
材料1:
“美国‘联合争取公平经济研究所’日前公布的一项报告表明,从1990年到2000年11年间,美国企业总裁的工资增长幅度高达571%,而普通工人工资的增长水平只有37%,扣除10年来的通货膨胀幅度32%,工人实际平均工资增长无几。
据美国《时代周刊》报道,目前美国老板的平均工资薪水是一般工人平均薪水的531倍!
据计算,如果工人的工资从1990年开始也像企业领导那样增长,今天工人的平均年薪就应该是120491美元,而不是目前可怜的24668美元。
该研究所认为,美国的经济制度应该对那些低收入者更公平些。
该研究所和其他相关机构正在努力,要求美国国会尽快以立法形式,提高最低工资水平。
据统计,1990年,美国法定最低工资为每小时3.80美元,目前才提高到5.15美元,如果最低工资界限也以老板工资增长的速度那样上涨,今天工人的最低工资界限应该是每小时25.50美元。
实际上,民主党国会议员近年来不断推出议案,试图缩小工人和老板工资之间的差距,如肯尼迪参议员1999年曾提出议案,要求把每小时的最低工资提高到6.65美元,但由于国会一直由代表企业主利益的共和党把持,这类议案全被搁浅。
有经济专家指出,尽管民主党和民间学者正在积极推动提高工人工资,但在目前美国经济疲软,企业裁员日益加剧的情况下,工人将处于更为不利的地步,能不被裁减就算是万幸了,哪里还敢奢望在增加薪水。
在可预计的将来,工人和老板之间的工资差距,继续拉大的可能性更大。
”
上个世纪中期,虽然大多数工业化国家贫富差距有所缩小,但在近几年,贫富间的悬殊又进一步拉开了。
1979年全球富人的总收入是特贫阶层总收入的9倍,到1997年,已上升到了15倍。
1999年,英国国内的收入差距悬殊达到了40年的最高水平。
(《经济日报》2001年9月11日。
)
材料2:
据世界银行的报告,中国社会的基尼系数已扩大至0.458。
中国是世界上基尼系数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这显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成果未能被社会各阶层共享,绝大部分聚集在少数人手里。
中国国家统计局最新披露,内地最富裕的10%人口占有了全国财富的45%;而最贫穷的10%的人口所占有的财富仅为1.4%;财政部官员曾透露,银行60%的存款掌握在10%的存户手里。
这些都显示出中国贫富不均的严重程度。
统计局的报告并预言,贫富差距在未来十年还将进一步扩大。
分析:
1、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
(1)一方面,效率是实现公平的物质基础,只有通过提高效率创造越来越多的物质财富,才有可能实现分配的公平;
(2)另一方面,公平又是提高效率的前提,只有收入分配公平合理,才能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尽快增加物质财富。
(3)效率优先,即公平应当服从效率。
2、正确认识收入差距问题:
(1)社会收入差距的拉大是经济发展的双刃剑,合理拉开差距可以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但过大的差距则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因素。
(2)所谓公平虽然包含着十分复杂的因素与方面,但在现在的中国,从社会整体来说,就是由于贫富分化造成的“不公平”所引起的公平问题。
对于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如果说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发生很大矛盾时优先公平,则肯定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如果在这个矛盾中选择效率,则会使经济得到增长,但不顾及公平问题最终也会反过来损害经济的增长。
因此公平也必须围绕着效率来进行。
高效率最终也是为了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平利益,因此也是“立足公平”。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立足点。
总之,“立足公平”要有长远思想,要看到效率极大提高后所获得的大公平,这样它才有深远意义。
3、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1)正确认识“先富”与“后富”的关系。
平均主义是小生产的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同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科学观点是完全不相容的。
实行平均主义只能打击现金、鼓励懒惰后,严重挫伤人们劳动的积极性。
平均主义的泛滥必然会破坏社会生产力。
从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出发,如果不谈“先富”、只谈“共富”,不仅不可能为实现“共富”逐步创造物质基础,相反地,只能回到平均主义的老路上去,导致共同的贫穷。
当然,如果不谈“共富”,只谈“先富”,就可能导致两极分化,偏离社会主义的目标。
只有实行邓小平提出的这个大政策,才能逐步创造条件,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承认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允许收入差别的存在和在一定程度内的扩大,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越大越好,越大越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条件。
实行这个大政策,除了坚持只能允许以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的手段富裕起来外,还需要解决一个富裕程度差别的扩大不能导致社会产生两极分化的分体。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这就把公平问题提到了更突出的位置,公平问题不只是再分配要解决的问题,在初次分配中同样有一个要解决好效率和公平的问题。
。
只有在初次分配中使效率和公平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再分配才能更有效地发挥更加注重公平的功能。
总之,我们必须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实现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由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既要高度重视通过提高效率来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经济发展,又要高度重视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实现社会公平来促进社会和谐,坚持以人为本,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走共同富裕道路,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改革开放和社会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5.关于“三农”问题(2011年7月考的)
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下表反映的是我国2000年农业现状及2020年农业发展目标等方面的具体数字。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农业劳动力占总就业的比重
城镇化比例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00年
15.9%
50%
36.2%
6280元
2253元
2020年
11.5%
29%
56%
18000元
8000元
回答问题:
(1)请结合材料说明为什么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2)对比表中农业劳动力占总就业比重的数字,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来降低农业劳动的比重?
答案要点:
(1)表中数字表明,“三农”问题是现阶段的一个突出问题,农业劳动生产率低,50%的劳动力仅创造15.9%的GDP,城镇化水平低,只有36.2%,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仅有2253元。
这些问题说明无论是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民收入水平都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较大差距。
因此,“三农”问题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意义。
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全面进步,就没有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
所以,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2)解决好“三农”问题,降低农业劳动力的比重是一个关键的因素。
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措施有:
改变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非农产业,使更多的农民能够从事非农产业。
为农民进入城镇就业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加快农业劳动力的转移。
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使农民变为城镇居民,并通过这些措施使农民收入得到大幅度提高。
(若列举出降低农业劳动力比重的其他合理措施,也可酌情给分)
6.关于我国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问题
材料1
中国可利用的水资源占世界的7%,全国年人均淡水量24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而且长江以南的水资源占全国的80%,长江以北占20%,其人均占有量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20。
1999年全国年污水排放总量为606亿立方米,其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库。
缺水的北方农业,采用传统的漫灌方法,浪费十分严重。
1998年中国长江等流域发生特大洪灾,表面上是水多了,实质上是森林过度采伐,生态环境严惩恶化,蓄水保水作用减弱所致。
(摘自《光明日报》2001年5月21日)
材料2
当人类改造自然能力显著提高,有能力迅速将自然环境和物质转化为经济效益之后,就往往偏爱于眼前利益,忽略了所取得效益的由来和根本,演变为国家、地区、部门、集团对资源的竞相占有,甚至导致总体失控,进而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滥垦滥伐导致水土流失;围垦河湖滩地导致洪水泛滥;不注意珍惜和合理配置、节约、保护水资源导致干旱缺水;超采地下水导致地面下沉等,都是明显的例证。
(摘自水利部部长汪恕诚在全国水利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3
20世纪90年代以来,水资源危机日益突出,把海水转化为淡水的海水淡化工程日益获得广泛应用。
反渗透技术已相当成熟,并有约20年的经验积累,已成为海水制取饮用水最廉价的方法。
目前世界淡水日产量已达到2700万立方米,并以10%—30%的年增长率攀升。
实施此项工程的不仅有中东国家,还有美国、俄罗斯、日本、意大利等许多发达国家的部分地区。
其中美国有一家反渗透淡化厂规模就达到日产38万吨。
大型海水淡化吨成本一般在1美元左右或以下,在许多国家其价格与自来水价格相差无几或接近持平。
相比之下,我国海水淡化事业进展缓慢,在整个40年的发展过程中每跨一步都要经历10年之久。
1958年起步,1965年开始研究反渗透技术,1986年建设日产3000吨的海水淡化装置,1997年建成舟山日产500吨海水反渗透淡化装置,与国际水平相关甚远。
造成我国海水淡化进展缓慢的根本原因是思想不够解放,担心海水淡化技术不可靠成本过高等等。
(摘自《中国化工报》2001年3月10日)
材料4
甘肃省张掖自古并不缺水,历史上黑河充沛的水量,曾经浇筑了河西走廊的辉煌,而张掖就位于河西走廊的腹地,人称“金张掖”。
但是随着人口和耕地的增长,近几十年来,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了。
为了缓解水事矛盾,100多万张掖农民在调整农业结构的时候,把水的压力变为动力,以节水为出发点,选择节水而高效的种植业品种,不仅提高了农民收入,实现节水与增收双赢,而且转变了农业生产方式,使农业发展水平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并最终走向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摘自《人民日报》2001年5月22日)
回答问题:
(1)结合材料1、2,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的原理,分析我国水资源问题的产生原因。
(2)根据材料3,分析人们在解决水资源问题的过程中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矛盾转化原理。
(3)结合材料4,分析人类在应对从资源挑战的实践活动中主观目的和客观规律的关系。
答案要点
(1)人类社会与自然界是相互依存的。
因此,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应当协调发展,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我国所面临的水资源问题,直接原因是人们没有正确协调好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在利用自然资源时没有同时关爱自然界;而深层原因则是人们没有正确处理好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导致各个利益群体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
(2)解决水资源问题,就是促成矛盾的转化,使之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在材料3中,就是努力将不能直接利用的海水转化为